我国静脉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静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静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摘要】本文就制约我国静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即整体上有效管理制度的缺失、运行机制的不完善、项目建设中的投融资困境与运行效率低下以及参与主体单一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静脉产业管理极度运行机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废弃物治理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我国诸多城市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环境质量问题严重,城市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呈现的不协调现象频繁上演;另一方面,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带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依然主导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供给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上述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之间如何权衡,如何协同,静脉产业治理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解决之道。
一、静脉产业的概述所谓静脉产业,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循环的角度提出的,从原料生产到产品制造、流通、消费,这一过程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动脉”部分,消费之后,物品回收、处置、再利用则构成了“静脉”部分。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就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认为地球犹如航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其所能依赖的物质皆来自自身所载,如果一味消耗,则一旦物质耗尽,地球生态系统便会随之崩溃,因此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历史尽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必须注重循环利用。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加快了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静脉产业兴起,其中日本、德国等在静脉产业发展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供其他国家借鉴。
日本静脉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推进措施: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的静脉产业经济制度、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社会回收组织在静脉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德国,“绿点公司”是一家主要负责管理全国包装废物回收再利用的非赢利民间组织,该组织对德国静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已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静脉产业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静脉产业园3.0发展模式规划路线研究

济作者简介:徐俊虎(1989-),男,湖北鄂州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徐俊虎,夏丽华,程小波,毛俊(1.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2.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摘要:通过调研整理和咨询分析国内外静脉产业园在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政策、投资、技术、监管、运营等方面制约因素和风险,采用技术提升和规划引领的方式重构静脉产业评价标准体系,达到提质增量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在静脉产业园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强制分类、仓储管理、低碳经济”理念,形成上下游产业关系,完善垃圾收费补贴制度,规避普遍存在的“高投资、低运营”等隐藏风险。
研究成果能为拟建、在建和已建的静脉产业园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升级和规划导向服务,为定量分析和科学评价静脉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静脉产业;垃圾分类;发展模式;产业链;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F062.2;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912(2018)09-0003-05中国静脉产业园3.0发展模式规划路线研究1静脉产业园定义及模式静脉产业是生态安全下,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核心目标,择选先进的生产科技,将产品制造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变为可再生的中间物料,打通废物到产品间的循环,形成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加工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静脉产业的实践形式,是以从事静脉产业生产工厂集群为主体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自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5—2006)以来[1],我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静脉产业园已达60余座。
静脉产业园区的生产物质主要涉及生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类别废物,通常包括生活垃圾、废旧家电、工业危废、医疗垃圾、废旧电池、电子废物和建筑(装修)垃圾等(图1)。
欧美国家静脉产业是在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压力下,通过静脉产业技术手段形成的新兴产业,而国内静脉产业园是将垃圾生产和处理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共享污染治理设施、选址生态屏障,并尽可能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以期达到废物资源化。
静脉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静脉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Introduction: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Vein industrial parks are specialized areas that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vein-related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with a focus o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Current Market Situation: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has witnessed a steady increase in demand for vein-related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The rising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has led to a greater need for advanced vein-related solutions. Additionally, the growing aging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vein-relatedtreatments and therapies.In terms of market segmentation, 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main segments: vein imaging and diagnostics, vein treatment and therapies, and vein-related product manufacturing. Vein imaging and diagnostics segment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driven by the demand for accurate and non-invasive methods of vein assessment. The vein treatment and therapies segment is also growing rapidly, with advancements in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 and innovative treatment options. The vein-related product manufacturing segment is witnessing a surge in demand for products such as vein access devices and vein support stockings.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arket:Several factors are influenc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driving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vein-related products and treatments. Additionally,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has led to the introductionof new and improved vein-related solutions.Government initiatives and regulations also impact the industry. Supportive policies, funding, and incentives provided by governments have encouraged the establishment of vein industrial par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ein-related technologies. Moreo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ngent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vein-related products has boosted consumer confidence and market growth.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Looking ahead, 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witness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Several key trends are likely to shape the industry's development:1.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Continued advancements in ima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3D vein mapping and augmented reality-based vein imaging, will enhanc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vein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procedures.2. Personalized Medicine: The integration of personalizedmedicine approaches, such as genetic profiling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s, will revolutionize 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Tailored treatments and therapies will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satisfaction.3.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 The trend towards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 will continue to gain momentum. Innovations in laser-based treatment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nd sclerotherapy techniques will offer less invasive and more effective options for vein-related conditions.4. Digitalization and Telemedicine: The adop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elemedicine platforms will enable remote monitor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ein-related conditions. This will enhance accessibility to vein care, particularly in underserved areas.Conclusion:The vei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is poised for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coming years, driven by increasing demand for vein-related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Technologicaladvancements, personalized medicine,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 and digitalization are key trends that will shape the industry's future. The industry players need to stay abreast of these trends and inves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capitalize on the emerging opportunities in this rapidly evolving market.。
2023年静脉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静脉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静脉产业园区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将传统工业园区转型为以静脉电子商务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
目前静脉产业园区在国内刚开始兴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下:
1. 行业发展趋势:静脉产业园区未来将呈现出多层次、多形态、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龙头产业。
园区将逐步形成创新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和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2. 行业特点: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园区内实行“一站式”综合服务,提供从创业咨询、经营培训、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同时,园区会将设备、技术、人员等共享给入驻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行业机遇:随着国内电商市场的迅速发展,静脉产业园区将成为新的机遇所在。
政策的加大力度、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创新,都为静脉产业园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4. 行业挑战: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静脉识别技术本身的技术短板和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导致产业规模不大;其次,园区的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亟需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标准;最后,资金运作、政策扶持等方面亦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难点。
总之,静脉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逐步加强与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并注重创新、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仅是初步的市场现状分析,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静脉产业园发展趋势

静脉产业园发展趋势静脉产业园发展趋势引言:近年来,静脉识别技术在安全领域和生物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密码和指纹识别技术。
静脉识别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安全性、易于采集和长效性等优势,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热烈追捧。
为了发挥静脉识别技术的潜力,静脉产业园正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行业应用、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静脉产业园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1. 多模态识别技术的融合:静脉识别技术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将静脉识别技术与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2. 远程识别技术的提升: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识别技术将成为静脉识别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远程识别技术,用户可以在不接触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识别,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3. 硬件设备的创新:在硬件设备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静脉识别设备将越来越小巧、便携、便于安装和维护。
同时,设备的成本也会逐渐降低,使得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可以使用和推广静脉识别技术。
4. 数据隐私保护的加强:静脉识别技术涉及到个人敏感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因此数据隐私保护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技术层面上,通过加密和密钥管理等手段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在政策层面上,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企业和机构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二、行业应用趋势1. 金融领域:静脉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在银行、支付、券商等金融机构中应用静脉识别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欺诈和非法访问,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公共安全领域:在公共安全领域,静脉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边境口岸、机场、车站、地铁等人员管控场所,实现对人员身份的快速确认和监控,以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3. 医疗健康领域:静脉识别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年静脉产业园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静脉产业园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静脉识别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静脉识别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高度安全性、辨识准确性等。
静脉产业园作为静脉识别技术应用的一种形式,将产业与静脉识别技术相结合,为相关企业提供便利的办公环境和高效的管理手段。
本文将从市场前景的角度,对静脉产业园的发展进行分析。
2. 静脉产业园的现状目前,静脉产业园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些产业园不仅提供了高效的办公设施和服务,还配备了静脉识别系统,使企业员工可以通过静脉识别技术进行出入登记、打卡等操作。
静脉产业园的设立有效解决了传统办公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打卡考勤系统的作弊、门禁系统的安全性等。
并且,静脉产业园的管理手段更加先进,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员工管理和安全保障。
3. 市场需求分析3.1 高安全性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信息安全和物理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静脉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办公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企业对于高安全性的需求将是静脉产业园市场的一大驱动力。
3.2 高效管理需求传统的办公管理方式多存在效率低下、流程繁琐等问题。
而静脉产业园提供的静脉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的员工出入管理、考勤管理和访客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随着企业对于高效管理的需求增加,静脉产业园市场的潜力将会越来越大。
4. 市场规模预测根据市场调研数据,静脉产业园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预计到2025年,静脉产业园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
这一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高安全性和高效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5.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静脉产业园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一方面,传统的办公楼和园区正在逐渐引入静脉识别技术,以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专门从事静脉产业园建设和管理的企业也在不断涌现。
静脉产业园案例研究140619

静脉产业园发展概况及案例分析目录一、静脉产业概况 (3)(一)背景 (3)(二)定义 (3)(三)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的关系 (4)(四)经营模式 (5)(五)相关政策 (6)(六)市场规模 (6)(七)国内外主要静脉产业园 (7)二、国内重点案例 (8)(一)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9)(二)苏州静脉产业园 (10)(三)湘潭静脉产业园 (12)三、国外重点案例 (13)(一)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13)(二)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 (16)(三)加拿大伯恩赛德生态工业园 (20)(四)美国切塔努嘎生态工业园 (20)(五)日本静脉产业的先驱企业同和集团 (21)四、综合分析 (22)(一)静脉产业园优劣势分析 (22)(二)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23)一、静脉产业概况(一)背景环保行业发展目前面临两个大的瓶颈,一个是“土地”,一个是“资金”。
而静脉产业园或“类静脉”(即把环保相关项目聚集在一起形成类似的静脉产业园)可以较好地化解这两大难题,通过规划静脉产业园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环保项目征地问题,通过特许经营、招投标等引入民营或社会资金进入,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并可保证后续稳定经营。
(二)定义静脉产业,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专家们形象地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行业称为“静脉产业”——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
上个世纪80 年代,日本就开始建立了静脉产业生态园。
静脉产业是指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
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包含有色、建筑建材等行业)相对应,加在一起就是目前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构架,是目前国家推广循环经济的一个方向。
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第四产业”。
其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当今世界发展所遇到的两个共同难题--“垃圾过剩”和资源短缺,“变废为宝”,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最终使自然资源退居后备供应源的地位,自然生态系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2023年静脉产业园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静脉产业园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静脉产业园是一种集静脉血管创新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人才培养等综合功能的产业园区。
随着静脉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静脉产业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兴产业。
一、市场概况静脉产业园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等领域。
目前,世界范围内静脉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静脉产业园的市场潜力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静脉产业园数量已经达到数十家,其中以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或地区为主要发展地区。
二、市场特点1. 技术创新:静脉产业园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只有不断推动静脉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业园的竞争力。
因此,对于静脉产业园而言,技术研发成为核心竞争力。
2. 产业配套:静脉产业园需要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与融合,例如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药研发机构、医疗机构等进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 人才培养:静脉产业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包括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市场销售人员等。
因此,人才培养也成为静脉产业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市场机会与挑战1. 机会:静脉产业园是一个新兴产业,因此在市场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机会。
随着静脉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静脉产业园将能够满足市场对于静脉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2. 挑战:静脉产业园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需要不断地投入与支持,需要具备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
其次,静脉产业园需要与相关产业进行密切合作与融合,这对于园区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人才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了静脉产业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市场前景目前,静脉产业园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随着静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静脉产业园将有望成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对于静脉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这为静脉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20, 10(3), 480-486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journal/sdhttps:///10.12677/sd.2020.103060Research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of Vein Industrial Park in ChinaXiusi Zheng, Fangyuan Li, Yifan XuHe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nter, Zhengzhou HenanReceived: Jun. 29th, 2020; accepted: Jul. 22nd, 2020; published: Jul. 29th, 2020AbstractVein industry refers to the industry that recycles the wast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Vein Industrial Park is a new type of park which mainly uses solid waste as re-source.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Vein Industrial Park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Re-stricted by laws, policies, 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it has not yet formed a mature and unifie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dea.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Vein Industrial Park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ein Industrial Park in our country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early stage of problem discovery and active planning, based on the long-term, targeted.KeywordsMunicipal Wastes, Vein Industrial Park,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我国静脉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郑修思,李芳远,许艺凡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河南郑州收稿日期:2020年6月29日;录用日期:2020年7月22日;发布日期:2020年7月29日摘要静脉产业是指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
静脉产业园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新型园区。
目前,我国静脉产业园建设尚处在起步初期,受法律、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规划建设思路。
静脉产业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索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
郑修思等前期做好问题的发现和积极筹划,立足长远,有的放矢,是推动我国静脉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废弃物,静脉产业园,高质量发展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前言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形成共识的今天,静脉产业已经跃然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发展静脉产业不仅是践行生态文明观,解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它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助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也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
静脉产业通过回收废弃资源中的材料与能源,变废为宝,使废品成为再生品或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矿山中的“宝藏”,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
规划建设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等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静脉产业园,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通过促进废弃物协同处理,实现了发展循环经济,缓解了资源约束矛盾,在解决垃圾问题的同时,从根本上树立了城市新面貌,提升了城市生态文明水平。
它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具有直接利民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然而,在静脉产业园实际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关键问题,如何解决规划选址、建设标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立足于高起点规划建设,才能充分协调好建设过程中的与民关系,保障好建设的可持续性,发挥好静脉产业园建设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国静脉产业园的高质量发展[1]。
2. 国内外静脉产业的发展历程2.1. 国外静脉产业静脉产业通过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对循环经济的有效推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物约为80~100亿吨,数量巨大,污染严重。
自1992年里约的“环境与发展”会议第一次确定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世界各国在固废处理方面作了很多努力。
其中,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以固废为中心探索和尝试了建立以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为主导的静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并由此形成了新的概念,即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并存而且相互关联,既要解决由动脉产业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要把动脉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发展静脉产业,以解决废弃物再资源化的问题。
2.1.1. 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北九州市1963年由九州北部5个中小城市合并而成,是日本重要的煤炭资源地,也是日本重工业的发祥地。
但重化工企业的排放物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域,北九州一度成为以“7色天空”和“死海”闻名的日本污染城市的代表。
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北九州市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评选为世界“环境500强城市”、“环境首都”和“环境未来城市”。
郑修思等在建设模式上,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地方为主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辅助和管理,企业、研究机构、行政部门积极参与,形成了“官、产、学一体化”的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和运作模式,企业与研究机构、政府之间进行强有力的合作。
在政策方面,北九州市各级政府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补偿金制度,制定了产业废弃物征税条例。
北九州市制定的“北九州市公害防止条例”,其标准比国家规定更为严格;北九州市政府与市内的重要企业签订了“公害防治协议书”。
在信息公开方面,北九州政府向社会和市民公开信息,加强与市民之间有关风险方面的信息交流。
企业也做到信息、设施公开,与市民共享信息,并制定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力争避开或降低风险,最终消除市民的不安感、不快感与不信任。
在人才方面,自1994年北九州市就开始构建“北九州学术研究城”,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目前已有早稻田大学、北九州大学、英国克拉菲尔德大学等多所研究机关和新日铁公司等40多家企业进驻城内。
目前,北九州工业园已成为日本环境学习基地之一,对日本公众开放并接受参观,同时还成为世界环保人才的培养基地[2]。
2.1.2. 丹麦卡伦堡生态园丹麦卡伦堡生态园是世界上最早和目前运行最为成功的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园。
卡伦堡市地处丹麦北部,距离首都哥本哈根西边大约一百公里,远离欧洲腹地相对孤立,靠近海边缺乏淡水,居民约5万规模并不大。
自然区位条件的严峻形势促使了园区的形成,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三十余条生态产业链的循环型产业园区。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成功依赖于其功能稳定、可以高效利用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企业群落。
园内由五家大企业和十余家小型企业形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共生系统,分别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石膏制版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其中,Asnaes发电厂是整个生态工业园区核心中的核心,除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电能以外,为卡伦堡约5000个家庭提供热能,为炼油厂和制药厂提供工业蒸汽,电厂的冷却水为当地农业提供热能,发电站的脱硫设备生产石膏销售给石膏板厂,产生的粉煤灰被水泥厂回收利用,产生的大量飞灰提供给土壤修复公司用于生产水泥和筑路等。
Statoil炼油厂是丹麦最大的炼油厂,多余的可燃气体供石膏板厂和发电厂生产使用,经过生物净化处理的废水供给电厂,产生的脱硫气供应给电厂燃烧,产生的副产品硫代硫酸铵用于生产液体化肥。
Novo Nordisk制药公司是丹麦最大的制药公司,原材料土豆粉、玉米淀粉发酵产生的废渣、废水以及污泥等废弃物,经杀菌消毒后用作肥料,胰岛素生产过程的残余物酵母被用来喂猪等。
Gyproc石膏制板厂同煤电厂合作,使用煤炭脱硫后生成的碳酸钙代替从西班牙进口的石膏原矿。
2.2. 国内静脉产业我国静脉产业出现的比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时人们尚未把它当成一种产业发展,只是处于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阶段,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静脉产业。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国家为了扶持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再生资源的经营逐渐放开,民营企业不断介入废旧物资的回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个体私人回收大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循环经济理念被引入我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静脉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几十个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聚集区,包括天津子牙、浙江宁波、广西梧州等十余个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河北保定、河北大成、浙江永康、湖南汨罗等十余个区域性再生资源产业基地。
这些自发形成的产业聚集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法律缺失、技术落后、资金缺少、管理不当等原因,出现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
郑修思等2.2.1. 苏州光大国家静脉产业示范园区苏州市从2005年开始探索城市固体废物集中处理模式,授权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在木渎镇建设静脉产业园。
以产业价值链理念为指导,构建以“核心区–缓冲区–保障区”组成的项目集群式的综合性生态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