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口角(jué)匹(pǐ)配当(dāng)机立断 B.勉强(qiǎng)联袂(mèi)垂涎(yán)三尺 C.龟(jūn)裂给(gěi)予否(pǐ)极泰来 D.抨(pēng)击赝(yàn)品揠(yǎn)苗助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象赡养噤若寒蝉徇情枉法 B.暴戾幅射煞费苦心前倨后恭 C.校勘陷阱黯然消魂棉里藏针 D.魁梧缥缈天花乱坠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冰心老人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以一贯的从容和,燃烧自己,烛照世间的人。 ②这种难度极高的动作,受过专门训练,一般的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③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出了一点道理:古代散文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 A.幽雅除了琢磨B.优雅除非琢磨 C.幽雅除非捉摸D.优雅除了捉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条路原先设计路宽50米,最后专家们还是从长计议 ....,决定改为60米。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 C.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嘻嘻哈哈的,但只要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哪怕是一 点点,他也会老羞成怒 ....。 D.他已经逃到美国,你叫我们在国内找,这和海底捞月 ....有什么两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条浅溪萦绕着村落,平添了几分灵气:清泉山中来,淙淙溪流,汩汩.(gǔ)有声,鱼虾嬉 戏水藻间;近处的田地瓜蔓.(màn)繁茂,生机勃勃。 B.在现代化的都市里,钢筋水泥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zhì)比,然而许多人却成了雨天 的匆匆过客,忘了咂.(zá)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C.文学延展了我们的人生:它能够裹挟着你恓惶的内心左奔右突,能够重建你坍圮.(pǐ)的阅 读视界,能够帮助你摆脱生活的桎梏.(gù)。 D.在民生凋蔽、饿殍.(piǎo)遍野的魏晋时代,琐碎、迂腐、荒唐、既无学术效用又无理论价 值的谶.(chèn)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终于垮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甲】关于 ..女性和妇女解放的话语或多或少是两幅女性镜像间的徘徊:秦香莲——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花木兰——逾越男权社会的女性规范、报效祖国的女英雄。 【乙】或许时至今日,我们仍难以真正估价“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毛泽东语)作为彼时的权威指令与话语,对中国妇女解放产生了怎样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句 家喻户晓 ..,进而支持并保护了妇女解放的实现。 ....的口号确实有力地保障了妇女权力 然而,一个在回瞻的视域中渐次清晰的另一侧面是,【丙】“男女都一样”“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话语及其社会实践在颠覆性别歧视的社会体制与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历史造就的男性、女性间深刻的文化对立与被数千年男性历史所写就的性别文化差异的遮蔽。女性的话语与自我探究,由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性别差异的消失,成为非必要的与不可能的。 这将“女性”变为一种子虚乌有 ....,让女性在挣脱了历史枷锁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性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关于 B.家喻户晓 C.权力 D.子虚乌有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保护好松茸生长环境,实现松茸生态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不仅是一道生态保护命题,更 关系到当地脱贫攻坚的顺利实现和全面小康的质量成色。 B.如何将科幻类型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化、情感范式、价值观念、美学标准进行有机嫁接、融合, 是我们这一代创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C.党员干部要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齐心协力图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 彩的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学生倘若只知道运用题海战术,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目睹语文沦为一种工具,并让学生的主 体精神迷失在功利和标准化的漩涡中。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最新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 (120分钟,共120分) 注意事项: 1。试题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机读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或蓝色签字笔全部填写到语文答题卷上。 3。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洁净,书写欠工整、卷面不整洁不清晰的酌情扣分(1-5分). Ⅰ卷(共15题,34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声名雀起恪尽职守烘云托月摩挲 B.明星荧荧一筹莫展磬竹难书慰籍 C.震撼人心匮不成军额手称庆邂逅 D。妃嫔媵嫱饥肠辘辘羽扇纶巾萦绕 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窸窣.(sū)荒芜.(wú)宿.命(s ù)剥.蚀(bāo) B.炫.耀(xuàn)坍圮.(pī)嘈.杂(cáo) 蝉蜕.(tuì)? C.熬.夜(áo)肆.意(s ì)灼.烈(zhuó)譬.如(pì)D。隽.永(juàn)炽(zhì)烈步履.(lǚ)教诲.(hu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 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3(?)女人的手指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A.启示傲然震动 B.启事傲然振动?C.启示毅然振动 D.启事毅然震动?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我不住内心的悲痛,无声地流下泪来。 ②八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内的一切,难道你只凭一双肉眼,就能出来吗? ③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战时饱受痛苦的伦敦妇女穿上节日的盛装,前去参加活动。 A.克制辨别庆祝 B.抑制辨认庆祝 C.抑制辨认祝贺 D.克制辨别祝贺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A.第二天的夜晚,戏剧文学中的许多高大形象争先恐后 .... B.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 。 .... C.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 ,演得真是绝了。 .... 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 .. 。 学子 ..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风雨同舟A。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 ....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B.“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厂、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 ,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 .... 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读书,更接近真正的生活吗? C。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理喻 的洋流 ....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2020年4月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保密★启用前 2020年4月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我形象地使用“会话”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信息内容在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能存在的。我并不是说,火灾战争这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将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于会话的工具。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另一种方式讲述同样的事情。虽然文化多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摘编自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材料二: 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UC新闻坊对2286篇相关报道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

2019年建平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建平2019上半年高三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中吕·__________·潼关怀古》) (2)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七则》) (3)姜夔《扬州慢》上阕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扬州凄凉现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对联与所表达人物对象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B.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诸葛亮 C.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D.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格非在《文学的邀约》一书中指出:“______________。如果你在书场里听人说书,遇有疑惑不解之处,也许可以向说书人提问,______________。……即便你和作者见了面,______________。作者写作的理由,当然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但他要说的话却是通过故事、人物所编织起来的语言中介而呈现的。______________。叙事者在他的舞台上,用一层布幔将作者与读者隔开了。我们似乎一直看见作者的身影影影绰绰,但却不够真切。” ①我们只能发现叙事者,却看不见作者 ②对于读者而言,作者是一个缺席的存在 ③但绝大部分文学文本的读者却无此权利 ④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解释,也不一定是标准答案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到乡村去找生活和灵魂 熊培云 ①这些年,南北西东,颠沛流离,因为学习、工作或旅行的缘故,我到过一些地方。然而能让我有望乡之痛的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我在中国的乡村老家,另一个则是法国巴黎。除了在两地度过的难忘时光,想来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它们都流淌着一种从容、悠闲的乡村主义。而这种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或多或少,它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高三第二学期三模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14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第I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辨别)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坐.高山,上上下下,裹 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 ..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流出/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 (撒/抛)在回旋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 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 ...咤.,,。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透 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 ..的景色。 我们沿着西溪,翻山越岭,穿过果香扑鼻的苹果园,在黑龙潭附近待了老半天。山势和 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合谐 ..。 1. 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绮丽(qǐ) 坐 B. 嶙嶙(lín)合谐 C. 喑恶叱咤(chà) 渡 D. 崔嵬(wéi) 瑰奇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辨识流出抛 B. 辨别跃出抛 C. 辨识跃出撒 D. 辨别流出撒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似有千军万马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 第Ⅰ卷(共42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休憩修葺铺砌风光霁月 B.勖勉酗酒牲畜长吁短叹 C.汤匙舐犊谥号有恃无恐 D.屹立翌日肄业自怨自艾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即使有着再美丽的脸蛋、再窈窕的身材,若胸无点墨,那也不过是花瓶,而秀外惠中的淑女大都知书达理,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内在智慧使她的谈吐超凡脱俗。 B.巴塞罗那在城乡接合部的广袤土地上建造许多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巨型超级市场,这些中心和市场光是停车场就有一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C.中国人是懂得享受的民族,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诸般的闲情逸志在时时闪现,融幽默、睿智、机敏、闲适于一身,上至王公卿贵,下到贩夫走卒,生活中的艺术俯拾皆是。 D.一个披星带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炒股的辩证法阐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股票冷得结冰的

时候买,在股票热得烫手的时候卖。(牢不可破) B.诗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都是音乐美,诗歌和音乐是息息相关的。(休戚相关) C.麻雀从不长途飞行,也无鲲鹏之志,要说能在大海上看见麻雀,那就有点信口开河了。(信口雌黄) D.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无所回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历的那些暴君和独裁者,在当政之日无不把能否有效地镇压和禁锢人类思想,看作巩固其统治的头等大事。 B.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重视培养书法人才,发掘整理了魏晋遗墨,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为唐代的书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C.如果说辉煌的唐王朝亡于藩镇割据,繁荣的宋王朝亡于蛮族的轮番入侵,暴虐的元王朝亡于其暴虐,那么明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则是由党派内讧,阉党擅权造成的。 D.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显然不是急于推出那些人有我无的金融创新产品,而是深度研究美国过度金融创新引爆金融危机的教训。 5.对下列古诗中加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运用白描手法,画出一幅山村雨景图,营造了一种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段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 段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一个蜂巢中的蜂王、雄峰、工蜂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下列有关甲型H1N1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都是非细胞形态结构的生物B.都必须寄生在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C.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D.都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细菌和洋葱表皮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核膜 D.有无DNA 4.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5.构成生物大分子骨架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B.DNA分子C.碳链D.肽链 6.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A. 48 B. 49 C. 50 D. 51 7.下列物质中,属于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8.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A.催化——抗体 B.运输——唾液淀粉酶 C.调节——胰岛素 D.免疫——血红蛋白 9.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B.组成核酸的碱基只有4种 C.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单体都是脱氧核苷酸 10.人体细胞的DNA分子中,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A.5种、8种B.1种、2种C.4种、4种D.8种、8种 11.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B.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C.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小的细胞观察 D.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观察12.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时,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 A.消毒B.洗去浮色C.清洗装片D.易于染色

2020届 广东省广雅中学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广东省广雅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由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电影设置了科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 C.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D.《本草纲目》“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分液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H2O、H2CO3、NH3都是氧化物 B.食用醋、冰红茶、加碘盐都是混合物 C.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D.液氧、氨水、铁都是常用纯净物 3.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B.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C.当0<V(HCl)<10 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 4.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Fe x S,S为﹣2价)与1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2.4g硫单质、0.425mol FeCl2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溶液中无F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25 mol?L﹣1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模拟练习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模拟练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编辑推荐]高三的生活是紧张的,大家要好好把握住高三,认真复习,备战高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现代文阅读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网路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

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思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九周综合练习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十九周数学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若复数z 满足3)6i z i =(i 是虚数单位),则z =( ) A .32- B .32- C .32+ D .32- 2. 函数x e x f x ln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是( ) A.)1(2-=x e y B.1-=ex y C.)1(-=x e y D.e x y -= 3. 函数2))(2(a x a x y -+=的导数为( ) A .)(222a x - B .)(322a x + C .)(322a x - D .)(222a x + 4.对于ab b a R b a 2,,≥+∈+ ……大前提 x x x x 121?≥+……小前提 所以21≥+x x ……结论 以上推理过程中的错误为( ) A .大前提 B .小前提 C .结论 D .无错误 5. 已知函数322()f x x ax bx a =+++在1x =处有极值10,则(2)f 等于( ) A.11或18 B.11 C.18 D.17或18 6. 已知m x x x f +-=2362)((m 为常数)在[]2,2-上有最大值3,那么此函数在[]2,2-上的最小值为( ) A .37- B .29- C .5- D .11- 7.函数3()1f x ax x =++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 ( ) A .0a > B .0a < C .0a ≥ D .0a ≤ 8. 双曲线04422=-+t ty x 的虚轴长等于( ) A.t 2 B .-2t C .t -2 D .4

9. 函数ln x y x =的最大值为( ) A.1e B .e C .2e D .103 10. 过双曲线22221(0,0)y x a b a b -=>>的左焦点F 作圆222x y a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双曲线左顶点为M ,若0120AMB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 D . 2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 已知椭圆22 12516 x y +=上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12. 曲线sin x y x =在点(,0)M π处的切线方程为 . 13. 已知1)6()(23++++=x a ax x x f 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 为 . 14. 设0a <,2 ()97a f x x x =+-, 若1)(+≥a x f 对一切..0x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15. 某商品每件成本9元,售价30元,每星期卖出432件,如果降低价格,销售 量增加,且每星期多卖出的商品件数与商品单价的降低值x (单位:元,030x ≤≤)的平方成正比,已知商品单价降低2元是,一星期多卖出24件,当定价为 元时,才能使一个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 三、解答题(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推理过程) 16.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34)(21)y x x x =-+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

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

2021届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 化学

聊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半学期开学模拟考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B 1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Zn 65 Mn 5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丝绸、宣纸及尼龙的主要成分均为合成纤维 B. 港珠澳大桥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装缆绳,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磨、耐腐蚀的优点 C. “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 “奋斗者号”潜水器使用的浮力材料,由空心玻璃微球填充高强树脂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 CO2 + H2O= 2HCO3- B.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 +H2O +ClO-= SO42-+ Cl-+ 2H+ C. 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 + 2Fe2+ = 2Fe3+ + 2Cl- D. C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Ca2+ + OH-+ HCO3-= CaCO3↓+ H2O 3.科学家利用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其所在周期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元素的金属性在其所在周期中最强 B.W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YH2CO3 B. 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 C. 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2016朝阳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2016.1 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山河故人》不是一部晦涩的艺术片,而是一部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情感电影。导演贾樟柯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味客观地展现中国社会的尴尬和悲怆,而是在片中寄予了时代感。 影片选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点,讲述晋生、涛、梁子等人,或因为感情,或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终离别的故事。影片以人物的离合为主线,片中?离别?的场景随处可见,无论是好友为争夺爱人反目、夫妻因感情失和而离异,还是年迈的老父突然因病逝世、亲生骨肉远走他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都被逐渐放大,引发观众共鸣。?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句印在电影《山河故人》宣传海报上的台词,将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欢聚与离别凝聚起来,展现在观众眼前。影片中的情感动人心弦,让众多观影者开始反思自己与父母和家庭的关系:?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彼此伤害,比如父母、爱人?,?离开了‘山河’的人,不知是否也会与‘故人’越来越远?,?每个人都要有一把回家的钥匙?……除了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对这三个时间点的生活状态描绘,也暗含着对中国社会过去、当下、未来的对比、想象及思考。 《山河故人》是一部完全着重表现内在情感的电影。拍的也是贾樟柯一直迷恋并坚守的主题——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带给人的生存危机和情感困惑。贾樟柯通过结构、剪辑和视觉语言的探索,用了大量时空留白和抒情特写长镜头来丰富人物的个性。 (取材于陈彦蓉《山河故人,岁月呼啸而珍重在心》) 文意的一项是(3分)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符合 ... A.《山河故人》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用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跨度几十年的故事。B.宣传海报上的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特别能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和反思。C.《山河故人》是着重表现内在情感的电影,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一起,动人心弦。D.虽然影片中用了大量时空留白和抒情特写长镜头,但《山河故人》并不是一部艺术片。2.电影《山河故人》中的“时代感”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材料二 北青艺评:我看完影片后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有种挥之不去的?乡愁?。从早期的?故乡三部 曲?到《世界》《三峡好人》《海上传奇》,?乡愁?可以说是您电影一以贯之 ....的主题。《山河故人》的创作初衷也是有意追求?乡愁?的表达吗?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54级高一中段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32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拘泥/泥古济贫/无济于事切肤之痛/文不切题 B.弹壳/甲壳炮烙/如法炮制一年半载/载歌载舞 C.桂冠/冠军哄抢/一哄而散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D.伺机/伺候鲜活/鲜为人知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kě)方遒(qíu) 摭拾(zhē)啮噬(niè)绿林豪客(lǜ) B.吮吸(shǔn)愀然(qiǎo)刹那(chà)提防(dī)按捺不住(nài) C.偌大(ruò)涮羊肉(shuā)雾霭(ǎi)蛰居(zhé)悄无声息(qiāo) D.丰腴(yú)赭色(zhě)扁舟(piān)给予(jǐ) 冯虚御风(píng)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急燥哈密瓜怨天忧人汗流夹背 B、寒喧蜉蝣苍海一粟各行其事 C、竹蒿勾消金碧辉煌良晨美景 D、沉湎明信片入不敷出一如既往 4.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难的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②从他那斯文的气质和文雅的谈吐中,不难判断他是一个知识的人。 ③王局长只是随便地在下级送来的文件上画了个圈,并未写任何。 A、境遇渊博评语 B、处境广博评语 C、境遇广博批语 D、处境渊博批语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决不能因某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 ....,就此满足。

B.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C.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以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 7.下面句子和成语中加点的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久假.不归 B.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言懿行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学无术. 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言危.行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知不可乎.骤得,相与枕藉乎.舟中 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 9. 下面的句子中与其他几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而今安在哉? B.何陋之有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 下面加点的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

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