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二章 曲艺音乐 第二节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唱腔类别

合集下载

音乐鉴赏项目二 曲艺艺术

音乐鉴赏项目二 曲艺艺术

知识链接
弹词演出形式 弹词是一种综合艺术,前辈艺人曾把弹词的表演形式总结为“说”、 “噱”、“弹”、“唱”。苏州弹词的演出形式很灵活,传统的演出形式分 单档、双档。单档即演员自弹自唱,双档分“上手”和“下手”,上手为主要 说唱者,自弹三弦,下手弹琵琶。后来发展了三档甚至小组唱的形式。 苏州弹词的体裁有长篇、中篇、短篇和开篇之分。传统的弹词多为长 篇,即大部头书目,分回连日说唱,常可连续几个月;中篇是后来兴起的,通常分 三、四回说唱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一场演完;短篇为半小时至一小时内说完 一个故事。 弹词开篇为近年来大为发展的一种形式。它源于诗赞,常作七言,故又名“唐 诗开篇”。
唧“唧机声日夜忙,木兰是频频叹息愁绪长。惊闻可汗点兵卒,又见兵书十数行。” 这开头四句是典型的丽调唱腔,旋律 以舒缓的下行级进为主,行腔低回婉转,妩媚秀丽, 既呈现了本段“机房叹息”的基调,也描摹出了木兰从军前的女子形象, 为中段的形象对比作了铺垫。
本段共四对上下句,这四对上下句之间并非原样重复,而是根据唱词内容变化了曲调,其中饶有兴味的变化是第五句:“卷 卷都有爹名字”,这里没有用传统的上句腔,而代之以被称为“丽调特性唱句”的转调乐句(转向上五度宫调)。以一句曲 折委婉的低腔将木兰对年迈的爹爹的爱怜之情勾画出来了。如果说前面是概述木兰看到兵书后的自叹,这里则是点题,点 出父女之情,为后段“代父从军”埋下伏笔。
2. 代父从军
这是全篇的重点部分,集中展现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要表现木兰女扮男装、跃马横枪、征战疆场的英雄气慨,无论采用传 统的丽调还是原样借用其他弹词流派的唱调都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徐丽仙在这里突破了固有的曲调和风格的束缚,进行 了大胆创新。这部分可分为从军、征途、鏖战和荣归四个小段落,其中变换了多种音乐手法,从不同的侧面塑造木兰的英 雄形象。

曲艺唱腔特点

曲艺唱腔特点

曲艺唱腔特点
曲艺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它以演唱和说唱为主要表达方式。

曲艺的唱腔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江南地区的曲艺唱腔以江浙沪地区的吴侬软语为主,以柔和、婉转、缓慢的声调为特点。

而北方地区如京剧、评剧等曲艺则以豪放、激昂、爽朗的唱腔风格为主。

2. 曲艺的唱腔通常需要有较高的音乐技巧,包括音调的变化、节奏的掌握、音域的拓展等。

每个曲艺门类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点,如相声的吐字清晰、普通话准确,评书的音调抑扬顿挫等。

3. 曲艺的唱腔注重对情感的抒发,不仅要通过声音传达文字的内容,还要通过音乐表达演员的情感状态,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角色。

4. 曲艺的唱腔中常常伴有一些口技、音乐技巧或表演技巧,如变调、续腔、连白等,让演员的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总体来说,曲艺的唱腔特点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曲种、地域和风格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它们都力求通过音乐表达文字,抒发情感,让观众体验到独特的艺术魅力。

曲艺音乐 PPT

曲艺音乐 PPT

• 河南坠子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 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长期以来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 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书目,以 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 有长篇、中篇、短篇 200余种,保存了不少 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髢髢》、 《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 等。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曲艺所综合的艺术门类很多,主要有文学、 音乐、表演三种,有时还包括舞蹈、口技、 杂耍等
• 三、曲艺音乐的三个基本特征: • 1、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2、叙述者思想感情的生动体现 • 3、与民俗文化的密切联系
• 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1)唱中有说 • (2)似说似唱 • (3)半说半唱 • (4)说唱交替
曲艺音乐Βιβλιοθήκη • 一、概念•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 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 合的中国传统艺术。
• 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 二、基本特征 • (一)曲艺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梅花大鼓的主要特点:
• 梅花大鼓各个艺术流派的共同特点,是长于在叙 事中抒情。
• 梅花大鼓多为一人演唱,有的传统节目如《湘子 上寿》,新编节目《秋江》、《张羽煮海》等也 可以二人对唱。
• 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 及扬琴等。梅花大鼓传统曲目中有不少取材于 《红楼梦》,如《探晴雯》、《劝黛玉》、《黛 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
• 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 《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 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 《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的唱腔,按说 与唱的两种成分相结合 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半 说半唱、唱中夹说和似 唱似说三种情况。
曲艺则常常是一人身兼 数角,在演唱中既可以 第三人称描叙情节、剖 析人物,也可以第一人 称来说唱故事。因此, 曲艺演员在刻画不同人 物时,主要是通过不同 声音的造型来表现。
曲艺与戏曲
二、曲艺音乐的基本特征
作品
欣赏
布谷鸟儿咕咕叫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 20 —
曲艺与戏曲
一、戏曲音乐概述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它是 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 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 标志。
戏曲作为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因素的综合 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 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拔头》、《代面》、《踏摇 娘》等。
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曲艺与戏曲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赏析:这段唱腔是由豫西调的慢二八板及二八板组成,前慢后快,中 间插入散板性的“飞板”,生动地讲述了当年“边关紧,军情急”替 父从军的事实经过,表现了花木兰乐观、豪爽而又羞怯、温柔的性格。 特别是末尾两句衬腔的运用,形象地刻画了花木兰有口难言的神态, 极富生活情趣。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赏析:唱段在优美、明快的笛声中开始,而后是七仙女与董永的上下 句对唱,采用传统唱腔中一人一句的花腔对板,情调欢快,表达了两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尾处以自由模仿、复调手法发展而成 的男女声二重唱,音乐清晰爽健,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风格。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曲艺音乐:又叫说唱,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的功能为主,兼有抒情的功能。

按照艺术风格,汉族的曲艺种类分评话,鼓曲,快板,相声;说唱音乐部分根据主奏器乐、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归纳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宋元时期,曲艺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曲艺音乐的特点:1在唱词与曲调方面,说与唱相结合,形成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以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半说半唱、数唱、数板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2在表演形式方面,表演形式分为:单口唱(峡北说书、浙江道情)、对口唱(河南坠子)、帮唱、拆唱(广东粤曲)、群唱、走唱(二人转)。

3在唱腔结构方面,分为板式变化体,曲牌连套体、单曲体和主插体四种类型结构。

板式变化体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

它具有对比鲜明而丰富的节奏、板眼速度和腔调的变化,能够表现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

曲牌连套体有多种不同的唱腔组成。

单曲体的唱段由一个基本曲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

主插体是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形成。

4在调性结构方面,大多数作品为单一调式或同宫系统转调,也有移宫犯调现象。

5在伴奏乐器方面数量一般较少,多数为弦乐器与节奏性乐器,而且由演唱者自己掌握。

曲艺音乐的类型:1鼓词类,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

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

大鼓以演唱者自击鼓极为特点。

其他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

琵琶等。

2弹词类,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说唱形式,原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后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一带。

如苏州弹词。

伴奏以琵琶,三弦多弹拨乐器为主,有演唱者兼操。

其音乐曲调性很强,擅长表现长篇故事,也有抒情的“开篇”小段。

3道情类,又叫渔鼓道情,源于唐代。

后流布于南方的道情多成为说唱曲种,流布与北方的道情则多发展为戏曲形式。

曲种有湖北渔鼓,河南坠子等。

伴奏乐器主要是渔鼓和简板。

唱腔大多比较简单,吟诵性强。

曲艺音乐(课堂PPT)

曲艺音乐(课堂PPT)

• 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 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弦子书以小 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 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后 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 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
• 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演出时,定名为“西 河大鼓”。
• 以后,数十年间随着艺人的流动,传播各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曲艺所综合的艺术门类很多,主要有文学、 音乐、表演三种,有时还包括舞蹈、口技、 杂耍等
• 三、曲艺音乐的三个基本特征: • 1、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2、叙述者思想感情的生动体现 • 3、与民俗文化的密切联系
• 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1)唱中有说 • (2)似说似唱 • (3)半说半唱 • (4)说唱交替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曲艺以说或唱故事的方式进行表演,通过 对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讲述,书法感情, 阐述事例,给群众以娱乐和审美的享受。
• 注:“曲艺不是演故事而是讲故事”,是 区别戏曲艺术的主要标准。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曲艺的语言,是人们说话的口头语言。是 以声音的形式存在的。
曲苑与流行风
日照第三实验中学 音乐组
• 一、概念
•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 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 合的中国传统艺术。
• 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 二、基本特征 • (一)曲艺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30
弹词开篇:
是在长篇弹词前演唱的一个小段,可以 叙事也可以抒情,以苏州弹词开篇最富 有特色。演出形式有单人、双人(对口 形式)等多种形式。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 第二十章 曲艺与戏曲(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 第二十章  曲艺与戏曲(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2. 越剧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在浙江一带的山歌小调与余姚秧歌班的 影响下发展形成的。 伴奏乐器:二胡、扬琴、三弦、笛、箫及打击乐器 特点: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幽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 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题材以“才子佳人”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3. 黄梅戏 黄梅戏是流行于安徽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它也运用民间小 曲,属于板腔体、曲牌体二者综合的体式。 曲调: “花腔”、“彩腔”、“主调”
(2)念白 戏曲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除了通过唱腔的形式唱出之外,就是念白。 “念”和“白”在戏曲中是有区别的。
2. 器乐部分 器乐在戏曲中除了用作唱腔的伴奏,还有配合舞蹈、武打表演,并有控制舞台 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的作用,同时它还影响到一出戏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文场 文场是指乐队的管弦乐曲部分。它除为唱腔伴奏外,还演奏器乐曲牌、过 门等过场音乐。在文场中,许多剧种都用拉弦乐器为主奏乐器。 (2)武场 武场是指乐队的打击乐器部分。武场所使用的乐器,通常由不同类型的鼓、 板、大锣、小锣、铙钹构成主体,有时加用堂鼓、星子、云锣等。在武场中, 以鼓、板为领奏乐器。
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 《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发展历程:(1)宋代,我国的戏曲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2)杂剧在元代达到了鼎盛。 (3)16世纪末出现了四大声腔争奇斗妍的场面,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发展。 (4) 到了清代,以梆子腔和皮黄腔影响最大,一直流传至今,为许多剧种所采 用。
(3)“泪飞顿作倾盆雨”句中的“顿作倾盆雨”作了强音处理,使字音铿 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激情。
3. 山东琴书《梁祝下山》
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的曹县,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华北、东 北、西北等地。。

曲艺

曲艺

本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征
曲艺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如 戏曲艺术的本质特点是“以歌舞演故事”,曲艺艺术的本质特征当是“以口语说唱故事”。这是曲艺有别于其他 艺术门类的本质属性。因为主要的艺术手段是“口语说唱”,所以曲艺的艺术形式相对地比较简单:由一人或几 人说演;或者由一人或几人演唱,辅以小型乐队(往往是三、五件乐器)伴奏。又因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 所以其表演方式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民间以第一人称的模拟代言。这样,在舞台表演上便体现出“一人多 角”、“跳出跳入”、“一人一台大戏”的特点。从而与戏曲、话剧、影视等表演艺术的“角色扮演式表演”大 异其趣,即所谓“说法中现身”与“现身中说法”之别。
曲艺
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
01 基本概况
03 本质特征 05 表现形式
目录
02 历史发展 04 艺术特征 06 艺术手法
07 主要代表
09 时调小曲
目录
08 音乐 010 走唱类
011 杂曲类
013 地位
目录
012 传承发展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 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
弹词类曲种的音乐为板腔体结构。唱腔大多旋律性强,细腻优美、清丽委婉、精致流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不少曲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辈出、流派份呈。弹词类曲种演出形式多样,传统形式为单档、双档和 三人档。
又称鼓词或大鼓书。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一些南方省市也有流传。鼓曲类曲种历史悠久,与宋代的"鼓子词 "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演员自击鼓板演唱,伴奏乐器主要为三弦、四胡、琵琶、扬琴等。如木板大鼓、京韵大鼓、 西河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钱片大鼓、京东大鼓、东北大鼓、潞安鼓书、襄垣鼓书、山东大鼓、胶东大鼓、 安徽大鼓、景德镇大鼓、河洛大鼓、湖北大鼓等。早期曲目长篇居多,有说有唱、散韵结合,后期曲目多为中短 篇,以唱为主或只唱不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曲艺音乐
第二节 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唱腔类别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马文
第二节 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唱腔类别
一、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以叙述性见长,保持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二)音乐与语言紧密结合,突出唱腔的音韵美 (三)独特的演唱方法与润腔技巧
• 二、唱腔分类及其特点:
• 曲艺音乐的主体是唱腔。
第一,侧重于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表达人物的自我 咏叹。 第二,侧重于叙事,可以是第三者的叙述,也可以是 人物的述说或对话。 第三,具有独特的润腔方法。
(三)说书调与唱书调的相互关系 说书调与唱书调的结合形式常见的有: 1、板式、曲牌的灵活运用。 2、片段的互相插入。 3、句子内部的对种。
• (一)说书调:
• 第一,似说似唱,吐字发音更接近于口语
• 第二,善用短腔,节奏较为紧凑,尾腔一般不拖长
• 第三,主要运用语言、语调、语气的各种夸张了的动态和 节奏的缓、急与声音力度的强、弱等手法,使唱腔在这些 对比因素的相互调整中得到流动与发展。
(二)唱书调 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