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及其提取
青蒿素的发现提取及一系列发展应用解读

青蒿素的发现提取及一系列发展应用解读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物,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在1960年代中期发现。
青蒿素的提取和开发应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蒿素的发现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正遭受着严重的疟疾流行。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开始研究传统中药青蒿,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疟疾的成分。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最终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一种被命名为青蒿素的物质。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具有明显的抗疟疾活性,并为之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和研究。
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复杂且艰辛的过程。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最终发现醋酸乙酯为青蒿素的最佳提取剂。
该提取剂通过分离、结晶和纯化的过程,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为后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青蒿素最初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特别是对抗疟原虫的两种主要株系,间日疟和恶性疟。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青蒿素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了其他疟疾株系,并被证明对一些抗药性强的疟疾株系同样有效。
此外,青蒿素还被发现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寄生虫病和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和巴西扁虫病。
它们还显示出对一些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具有抗病毒的潜力。
此外,青蒿素还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并被应用于治疗一些类型的癌症。
青蒿素的发现和开发应用对全球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疟疾是全球范围内致命的传染病之一,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对抗疟疾的能力。
青蒿素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疟疾流行地区。
总而言之,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晶。
青蒿素的提取和开发应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为全球对抗疟疾和其他寄生虫病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对全球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寻找更多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启示。
提取青蒿素用的操作方法

提取青蒿素用的操作方法
提取青蒿素的操作方法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青蒿素提取物的制备:将青蒿(Artemisia annua)植物的叶片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 溶剂选择:选择适当的溶剂进行提取,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等。
3. 浸提过程:将青蒿粉末与溶剂混合,进行浸提。
可以采用常温浸提、加热浸提或超声波辅助浸提等方法。
4. 批量提取: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提后,将提取液与固体分离,可使用离心机或过滤器进行分离。
5. 水解:将提取液进行水解处理,加入酸性溶液(如稀硫酸或盐酸)进行水解,将青蒿素酯类化合物水解为青蒿素。
6. 化合物分离:通过萃取、溶剂分配或色谱技术等方法,将青蒿素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7. 结晶:将得到的青蒿素进行结晶,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青蒿素晶体。
8. 进一步纯化:经过结晶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工艺,如洗涤、再结晶、过滤和干燥等。
上述步骤中的具体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青蒿素提取工艺流程

青蒿素提取工艺流程
青蒿素是一种从青蒿植物中提取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
以下是青蒿素提取的一般工艺流程:
1.采集青蒿植物:青蒿素主要来源于青蒿植物,因此首先需要采集新鲜的青蒿植物。
最佳的收割时间通常是在植物的花朵开始开放但尚未完全开放的阶段。
2.晾晒:采集的青蒿植物需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以降低植物的水分含量。
3.粉碎:干燥后的青蒿植物需要被粉碎成细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提取过程。
4.溶剂提取:将青蒿植物颗粒与适当的溶剂(通常是乙醚或丙酮)混合,并进行提取。
这一步骤有助于将青蒿素从植物中分离出来。
5.过滤:提取后的混合物需要经过过滤,以去除植物残渣和其他杂质。
6.溶剂蒸发:过滤后的溶液需要进行溶剂蒸发,使得青蒿素在残留物中沉淀。
这通常通过加热溶液并使溶剂挥发来完成。
7.结晶:蒸发后,青蒿素开始结晶。
这些结晶可以通过进一步处理和提纯来得到更纯净的青蒿素。
8.干燥:提取和结晶后的青蒿素需要经过干燥过程,以去除残留的水分。
9.提纯:最终的产品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纯步骤,以确保
青蒿素的纯度达到药品标准。
10.包装:最终提纯的青蒿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包装,以便在制药、医疗或其他应用中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青蒿素的提取工艺可能会因生产厂家和提取规模而有所不同。
在工业生产中,可能采用更复杂的提取和纯化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药品标准。
青蒿素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青蒿素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青蒿素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富含亚硫酸盐,被实验证明具有显著的抗菌、杀虫、杀
真菌、防病毒、抗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天然保健品领域。
青
蒿素的提取和分离是利用其特殊的生物活性进行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因此提取分离技术
对青蒿素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青蒿素提取分离技术有溶剂萃取法、萃取法和常压下液体萃取法等,但这些技
术均存在强度低、分离杂质多等不足之处。
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型提取分离工艺来弥补上
述不足。
一种常用的新型提取分离工艺是超声波提取法。
该提取法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
能量,破碎植物组织,使有效成分与溶剂间发生有效接触,从而提高有效成分浓度和对体
外环境的敏感性。
它具有快速、低成本、方便操作和有效成果等优点;同时,它的无毒性、无污染性和分离度高也得到了验证。
多种联合技术也可以提取青蒿素。
例如,水蒸气萃取-分子筛吸附-二次萃取等联合技
术是一种高效率、低温、无毒无污染的提取工艺,其对环境无影响,可以提取出高纯度青
蒿素。
总之,青蒿素的提取分离工艺是青蒿素有效运用的关键技术。
超声波法和其他联合技
术可以较好地提取和分离出高纯度的青蒿素,是一种绿色技术,受到广大科学家的关注。
青蒿素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

青蒿素的提取⼯艺及含量测定青蒿素的提取⼯艺及含量测定摘要:青蒿素是⽬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本⽂采⽤热提取的⽅法对药⽤植物青蒿进⾏提取,提取收率为4%,此法⼯艺简单,操作容易,周期短,成本底,收率⾼。
在测定时主要采⽤薄层层析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对其进⾏定性定量的测定,含量为98.59%,达到国家药典的标准。
实验证明:热提---柱层析法具有可应⽤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青蒿;青蒿素;含量测定Abstract: Artemisinin as specific drug for the malaria at present. Through , thermal extraction method of medicinal plants for extraction of artesunate in this paper,with a yield of 4% , it is a simple method that operates easily 、cycle short 、 becomes the background 、 receiving rate is high. De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TLC and its spectrophotometer for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 The content is 98.59%, Achieves the national pharmacopoeia the standard,It is proved that the heat raises --- the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law to have may the application and may be operational by experiment. Key words: Artemisin , Artemisinin , Content determination青蒿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民间⽤于消暑、退热、治感冒等,青蒿还具有抗疟、抗⾎吸⾍、抗病毒与增强机体免疫等作⽤。
青蒿素的工业提取原理

青蒿素的工业提取原理
青蒿素的工业提取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集青蒿:选择品质良好的青蒿植株,进行采集。
通常采集花期较长的植株以获取较多的青蒿素。
2. 破碎:将采集到的青蒿进行破碎处理,通常采用粉碎机将青蒿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3. 浸提:将破碎后的青蒿颗粒与适量的溶剂(如乙醇、醚等)混合,进行浸提。
浸提的目的是将青蒿中的有机物溶解到溶剂中,其中包括青蒿素。
4. 滤液分离:将浸提液进行滤液分离,分离出提取溶剂和青蒿中的有机物。
通常使用过滤设备或离心机进行分离。
5. 浓缩:将滤液中的溶剂进行浓缩,通常采用蒸馏或加热蒸发的方式,使溶剂蒸发,留下溶剂中的有机物。
6. 结晶:将浓缩后的溶液进行冷却结晶,使青蒿素从溶液中析出。
结晶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冷却速度来控制青蒿素的结晶质量和纯度。
7. 分离和干燥:将青蒿素与溶剂分离,并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残留的溶剂,得
到纯化的青蒿素。
整个工业提取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溶剂、控制溶剂的比例、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可以提高青蒿素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纯化和结晶来提高青蒿素的纯度。
青蒿中青蒿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青蒿中青蒿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青蒿素是一种由青蒿植物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出色的抗疟疾活性。
自1972年青蒿素被发现以来,其提取工艺的研究不断深入。
本文将介绍青蒿素的分类、特点,以及从传统到现代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青蒿素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青蒿素、青蒿素甲、青蒿素乙、青蒿素丙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四环结构,但侧链不同。
青蒿素具有出色的抗疟疾活性,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疟原虫的表膜和线粒体功能,从而起到抗疟作用。
传统的青蒿素提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利用青蒿素在不同溶剂或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挥发性的差异,将其从植物中分离出来。
但这些方法的提取效率较低,且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提高青蒿素的提取效率,人们不断改进提取方法。
例如,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先进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加速青蒿素从植物中的溶出,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离子液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等也逐渐应用于青蒿素的提取。
这些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等优点,为青蒿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青蒿素提取工艺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以下优化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值得:结合新型技术和传统工艺:将新型提取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青蒿素的提取效率。
例如,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溶剂萃取法相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环保的青蒿素提取。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发绿色环保的青蒿素提取工艺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通过选用环保型溶剂、降低能耗和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实现青蒿素提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资源利用:除了从青蒿植物中提取青蒿素,还可以考虑从其他资源中发掘含有青蒿素的化合物。
例如,真菌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可能含有与青蒿素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为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开发提供新的资源。
工业化生产:优化青蒿素提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化生产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青蒿素提取方法

青蒿素提取方法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广泛应用于全球疟疾的治疗。
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介绍青蒿素提取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1.1 现代化半制备法现代化半制备法是通过青蒿素的快速提取和改进萃取技术来实现的。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草杆蒸后剪碎,浸泡于乙醇中,提取和蒸馏。
1.1.1 草杆的蒸馏将青蒿的草杆去除杂质,洗净并切碎。
将草杆放入蒸馏桶中进行蒸馏,蒸馏时需要加水。
蒸馏后的草杆取出,用水洗净。
1.1.2 乙醇浸泡将草杆放入含40%乙醇的容器中,充分浸泡12-24小时,振动抽取浸液使之均匀分布。
1.1.3 静置将乙醇提取液置于室温下2-3天静置,使青蒿素充分沉淀。
对浸液进行过滤,滤液将乙醇挥发殆尽。
将残渣加入水中,然后进行蒸馏。
收集和凝结的蒸馏液体即为青蒿素。
1.2 石油醚提取法将青蒿的草杆快速提取,将提取液过滤。
1.2.2 沉淀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加入20%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反应后沉淀出青蒿素。
将青蒿素加入蒸馏瓶中,进行蒸馏操作,蒸馏后的液体即为纯青蒿素。
1.3 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是利用具有选择性的溶剂和青蒿素的分配系数来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制备草杆醚提取物,草杆醚提取物和苦苣酮的混合萃取,分离青蒿素并回收溶剂。
1.3.2 溶剂的配制以苦苣酮作为溶剂,配制出来的苦苣酮溶液用于提取青蒿素。
将草杆醚提取物和苦苣酮混合,加入适量的NaOH,通过搅拌,分离出青蒿素。
利用蒸馏方法,回收苦苣酮溶液。
优点:(1)提取效率高,可以快速提取出青蒿素。
(2)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可达到500克/小时。
(3)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可以全年不断地进行青蒿素的提取。
(1)使用乙醇会导致环境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
(2)提取成本难以控制,与乙醇价格的波动有关。
(3)存在挥发后青蒿素含量较低的问题,影响提取效率。
(2)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过程。
(3)石油醚是易于挥发的,能够完全挥发掉提取液中残留的石油醚,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半合成
③
全合成
④
组织培养
钱国平 黄花蒿中提取与纯化青蒿素的研究 2007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4 青蒿素的历史
菊科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在我国作为抗疟药己有二千多年 的历史,青蒿入药,最早见之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公元 前168年左右)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在《神农本草 经》、《大观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均有收录。
邢华斌 ,青蒿素的超临界流体吸附基础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 论文 2003
青蒿素的照片
2.3 青蒿素的来源
青蒿素在抗疟中日益显 出其重要性,目前青 蒿素的来源有以下几 种:
目前除黄花蒿外尚未发 现含有青蒿素的其它 天然植物资源。目前 商业用的青蒿素主要 来自植物黄花蒿的提 取
① 从植物黄花蒿中直接提取
黄花蒿的照片
2.5青蒿素的功能作用
1 主要功能是抗疟,对鼠疟、猴疟
、人疟均有抗疟作用
2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研究发现,
青蒿素有抗血吸虫作用
3
抗肿瘤
4
增强和调节吞噬作用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6 利胆、祛痰、镇咳、平喘、抗孕
3. 现状及前景展望
3.1 青蒿素的研究现状
3.1.1中国关于青蒿素的文献有912篇,其中2007年发表的就有85 篇。
青蒿素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药物,被 WTO称为“世界上目前唯一有效的 疟疾治疗药物”。它的抗疟机理 特殊,对抗氯哇的恶性疟和脑型 疟具有:
1 高效、低毒、速效
2
有效干扰疟原虫的表膜— 线粒体功能
3 阻断了以宿主红细胞浆为营
养的供给,直接杀伤疟原虫
4 调节或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郑全芳,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兽药杂志,2006, 40 (1) : 40~44
青蒿素及其提取
内 容
1
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2
青蒿素简介
3
现状及前景展望
4 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流程
5
分析方法
6
市场调研及经济技术分析
1. 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青蒿素
可能 治疗 方法
艾滋 病
多传
新的 药物?
染性 疾病
禽流感等
疟疾
庞 诚 青蒿素——书写21 世纪的传奇 科学前沿 赖强 贺彩丽 青蒿素2007 之变医药经济报/2007 年/5 月/23 日/第001 版
技术发展较快。
3.2 前景展望
在今后的几年里, 青蒿素的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深入 研究:
(1) 野生青蒿资源的勘察, 高产系的筛选; (2) 具有高效抗疟活性的青蒿素衍生物开发; (3) 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
植物学研究表明黄花蒿系一年生草本植物,3月上旬至中旬出
苗,4~7月植株营养生长旺盛,其中5~6月抽苔分枝,7月下旬 至8月上旬孕蕾,8月中旬至9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结实,11月倒苗。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开花前期最高,开花后 迅速降低,估采摘时间应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
李子颖等,青蒿素提取技术研究进展,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 4(2)
3.1.3 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水蒸气蒸馏、 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CO2提取、大孔树脂提取等
3.1.4 关于青蒿素的专利 持续增长的趋势
从右图可以看出,在我国青 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相关申请 大致可分为制剂、合成和提 取三大主要类别,并以制剂 为主。在占申请总量近50% 的药物制剂申请中,有21 项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 疟疾类复方制剂,其中国内 申请有19 项,占绝大多数 。表明复方制剂是青蒿素类 药物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其
钱国平 黄花蒿中提取和纯化青蒿素的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论 文 2007
关于黄花蒿
“黄花蒿”是一年生植物,大约 120天就可供提取青蒿素。这种植 物容易采集,生命力旺盛,繁殖力 强,不仅自身能抵御各种病虫侵袭, 而且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并且还 会在夏秋之交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黄花蒿虽然系世界广布种,但青 蒿素含量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据 迄今的研究结果,除我国重庆东部、 福建、云南、广西、海南部分地区 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黄花 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无生产 价值。因此,我国具有明显的资源 优势。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 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 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 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 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 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疟疾的典型症状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 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 流行。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 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 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伊斯坦布尔第十届国际化疗会议上名各国医坛专家公认青蒿素为治疗
疟疾的中国神药,是世界医药史上的创举,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因 而对青蒿素的研究很快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课题。
. 青蒿素简介
2.1青蒿素的分子结构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复合花 序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 种无色针状晶体,分子式为 C15H22O5,是一个含过氧基团 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具有过氧 键和δ—内酯环,有一包括过 氧化物在内的1,2,4-三呃烷 结构单元,青蒿素这在自然中 是十分罕见的。
邢华斌 青蒿素的超临界流体吸附基础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3
2.2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 丙酮、乙酸乙醋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热石油醚,微溶 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 对热不稳定,在150℃以上分解。青蒿素在近紫外区没有吸收, 但其末端(203nm)有吸收,可用于色谱定量分析。
3.1.2 ①21 references were found containing "Extraction of Artemisinin" as entered ②14 references were found containing "preparation of Artemisinin" as e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