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设备重置成本的估算

第四章 机设备重置成本的估算
第四章 机设备重置成本的估算

第四章机器设备重置成本的估算

第一节:机器设备评估的特点

一、机器设备及其分类

(一)机器设备的特点

1、主要劳动手段,属于固定资产

评估时注意:功能的适用性和可能的风险性

2、动产类资产

评估值的高低与所处地域不具有直接关系

3、有形资产

评估时要考虑附着于机器设备中的无形资产

4、更新换代比较快、经济性贬值

(二)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机器设备与土地房屋及构筑物的关系

(1)机器设备评估时要考虑其对土地房屋及构筑物的影响

(2)评估具有独立功能的物业时,应附属配套设备列入评估范围内

(3)除大型设备的基础要单独作为构筑物评估外,机器设备的基础可含在其价值中2、机器设备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1)对单台设备或通用性较强的无形资产应单独评估

(2)成套设备、机组和负载的检测设备中含有的无形资产与设备一同评估

3、机器设备与流动资产的关系

构成机器设备价值的原材料、配件及技术培训费与机器设备一同评估

(三)机器设备的分类

1、按(GB/T14885-94)标准分类

(1)通用设备(2)专用设备

(3)交通运输设备(4)电气设备

(5)电子及通信设备(6)仪器仪表

2、按会计制度规定(使用特性)分类

(1)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

(2)非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

(3)租出机器设备

(4)未使用机器设备

(5)不需用机器设备

(6)融资租入机器设备

3、按机器设备的组合程度分类

(1)单台设备(独立设备)

(2)机组

(3)成套设备(包括生产线)

4、按机器设备的来源分类

(1)自制设备

(2)外购设备(国内购置、国外购置)

二、机器设备评估的特点

1、一般不具有独立的获利能力:市场法、成本法

2、对整体性的机器设备的评估,整体价值不是单台设备价值的简单加总

3、确定实体性贬值确定需要逐台检查、鉴定

4、除存在实体性贬值外,还存在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三、机器设备评估的程序

1、明确评估目的;

2、检查机器设备,明确评估对象;

3、进行必要的鉴定,确定其适用性、可用度、重要技术参数;

4、研究确定评估方法、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资料

第二节:机器设备的核查与鉴定

一、机器设备的核查

(一)逐项清查(风险性较小,核查工作量大)

(二)抽样核查

对机器设备的一般采用分层(类型)抽样

1、归类分组

按规格型号、使用条件及环境、购置年代等作为样本标志值,把标志值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组

2、根据抽样要求确定抽样比例

3、确定抽样调查指标

4、随机抽样

5、抽样结果分析

在评估报告中应说明:抽样方法、抽样比例

抽样误差、抽样风险

二、机器设备的鉴定

机器设备的鉴定按其工作阶段分为统计性鉴定和判断性鉴定

(一)统计性鉴定

是按照资产类别预先设计一套能够反映资产现时及历史状况的项目或指标,进行逐项登记,属于调查摸底。

1、宏观鉴定

对机器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整体型机器设备的评估,宏观鉴定都是非常必要的。

(1)生产的产品;(2)产品怎么生产;(3)企业生产能力

2、微观鉴定

是识别设备个性调整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单台设备。

(二)判断性鉴定

是指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机器设备的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判断。

1、新旧程度:

总体鉴定新旧程度和分结构鉴定新旧程度

2、剩余经济寿命

第三节:机器设备评估的成本法

机器设备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一、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的构成

(一)国内设备的成本构成

1、现行购置成本:买价

2、设备运杂费:采购、运输、保管、装卸等费用

3、设备基础费:

4、设备安装费:

5、建设单位管理费:

6、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

7、工程监理费:

8、研究实验费:

9、勘察设计费:

10、工程保险费:

11、联合试运转费:

12、施工单位迁移费:

13、建设期资金成本:

(二)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

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进口从属费用

(1)海外运费(2)海外保险费

(3)进口关税(4)增值税

(5)公司代理手续费(6)银行手续费

(7)海关监管手续费(8)商检费

二、机器设备重置成本的估算

(一)重置核算法

1、外购设备的重置成本

(1)外购单台不需要安装的国内设备的重置成本=基准日的公开市场交易价格+运杂费=基准日的公开市场交易价格×(1+运杂费率)

(2)外购单台需要安装的国内设备的重置成本=基准日的公开市场交易价格+运杂费+安装调试费=基准日的公开市场交易价格×(1+运杂费率+安装调试费率)

(3)外购国内车辆的重置成本=车辆买价+购置附加费+证照费

(4)外购单台不需要安装的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

=(FOB价格+途中保险费+国外运杂费即CIF价格) ×基准日外汇汇率+进口关税+增值税+手续费+国内运杂费

例1:2005年底评估某合资企业的一台汽流纺机。该机2002年从德国进口,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格是20万马克,评估人员在询价过程中,了解到该型号的汽流纺机已不再生产,取代它的是新型号的数控汽流纺机,现行FOB价格为35万马克,实际成交价为FOB的80%,旧型号汽流纺机的生产能力仅为新型号生产线的70%。评估基准日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为1.7:1,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5.8∶1。境外运杂费按FOB价格的5%计,保险费按FOB 的0.5%计,免征增值税和关税。银行手续费按CIF价格的0.8%计算,

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银行手续费)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已包含在价格中,由厂方派人安装调试,不另付,计算汽流纺机的重置成本。

(1)FOB价格=35×80%×70%÷1.7=11.53(万美元)

(2)境外运杂费=11.53×5%=0.58(万美元)

(3)保险费= 11.53×0.5%=0.058(万美元)

(4)CIF=11.53+0.58+0.058=12.168(万美元)

(5)银行手续费=12.168×0.8%=0.097(万美元)

(6)国内运杂费=(12.168+0.097)×3%=0.368(万美元)

(7)汽流纺机重置成本=(12.168+0.097+0.368)×5.8=73.271(万元人民币)

(5)外购单台需要安装的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单台未安装进口设备重置成本+安装调试费

+人员培训费+其他费用

(6)外购成套需要安装的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单台未安装进口设备重置成本总和+单台未安装国产设备重置成本总和+工器具重置成本+安装工程成本+工程监理费+软件重置成本+设计费+贷款利息

(6)进口车辆的重置成本=车辆价格(CIF)+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证照费

进口设备(含车辆)从属费用的确定

(1)国外运杂费(海运费)=货价×海运费率费率标准:远洋5%-8%;近洋3%-4% (2)国外运输保险费=(货价+海运费)×保险费率费率标准:0.4%

(3)进口关税=关税完税价格(CIF)×关税税率

(4)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或=[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消费税税率

(5)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或=[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6)银行财务费用=货价×费率费率标准:0.4%-0.5%

(7)外贸手续费=到岸价×外贸手续费率费率标准:1%-1.5%

(8)海关监管手续费(费率标准:3%)①免税设备海关监管手续费=到岸价人民币×费率

②减税设备海关监管手续费=到岸价人民币×费率×减税百分率

(9)车辆购置附加费=(到岸价人民币+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费率

例2:某企业对一辆进口汽车进行评估,已知评估基准日相同规格的汽车的到岸价5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7.7,该汽车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为30%,消费税税率为8%,增值税税率为17%,国内运杂费2000元,证照费为800元。该汽车的重置成本是多少?(1)关税完税价格=5×7.7=38.5(万元)

(2)进口关税=38.5×30%=11.55(万元)

(3)组成计税价格=(5×7.7+11.55)/(1-30%)=71.5(万元)

(4)进口环节消费税=71.5×8%=5.72(万元)

(5)进口环节增值税=71.5×17%=12.155(万元)

(6)汽车重置成本=38.5+11.55+5.72+12.155+0.2+0.08 =68.205(万元)

自制设备的重置成本

(1)自制标准通用设备重置成本运用替代原理合理确定

(2)自制非标准通用设备重置成本P=(Cm1÷Km+Cm2)×(1+Kp)×(1+Kt)×(1+Kd÷n)

其中: Cm1:主材Cm1 =∑(某主材净耗量÷该主材利用率)×不含税市场价格Cm2:主要外购件费Cm2 =∑(某外购件数量×不含税市场价格)

Km:成本主材费率Kp:成本利润率Kt:销售税金率Kd:非标准设备设计费率

例3:某非标准三室清洗机,其主材为钢材,净耗量为3.8吨,评估基准日钢材的不含税市价为3800元/吨,主要外购件不含税费用为21470元,成本主材费率为47%,成本利润率为16%,设计费率为15%,产量2台,销售税金率为18.7%。

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1)Cm1= 3.8÷90%×3800=16044(元)

(2)设备的评估值=(16044÷47%+21470)×(1+16%)×(1+ 18.7%)×(1+15%÷2)=82037(元)

3、大型复杂设备的重置成本

采用概算方法估算

采用重置核算法评估机器设备时应考虑的因素

(1)市场价格的多样性

(2)报假与价与成交价的差异

(3)折扣因素

(4)市场价格的时间性与地域性

(5)替代产品与评估对象品质、性质的差异

(6)同类型设备的品质差异

物价指数法

1、国产设备重置成本的估算

重置成本=设备历史成本×定比(环比)物价指数

例4:某设备于2000年购置,原始成本为38000元,2005年评估该设备的重置成本。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103%,2005年的物价指数为115%。

该设备的重置成本=38000×(115%/103%)=42427(元)

例5:某设备2002年历史成本为30000元,环比物价指数为:2003年1.9%,2004年1.8%,2005年2.7%。计算2005年设备的重置成本。

该设备的重置成本=30000×(1+1.9%)×(1+1.8%)×(1+2.7%) =31961(元)

进口设备重置成本的估算

重置成本=账面原值中以外币(即按CIF)折算的人民币金额/进口时的外汇汇率×评估基准日外汇汇率×(1+进口设备生产国同类资产价格变动指数)×(1+现行进口关税税率)×(1+其他税费率)+账面原值中支付的人民币价格×(1+国内同类资产价格变动指数)

或=账面原值中以外汇折算的人民币数额÷设备进口时的外汇汇率×(1+设备生产国从设备出口到评估时点的价格变动率)×评估基准日外汇汇率

例6:某被评估进口设备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80%为外汇支付,进口时的外汇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评估基准日的外汇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进口设备生产国同类资产价格变动指数为20%,国内同类资产价格变动指数50%,现行进口关税税率为20%,其他税费率为10%,国外运杂费为10万美元,境外途中保险费为设备支付外汇部分的0.5%,计算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

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1000×80%÷8×8.3×(1+20%)×(1+20%)×(1+10%)+1000×20% ×(1+50%)=1614.12(万元)

例7:某企业2002年从美国引进一条生产线,当年投入生产,进口设备总金额为90万美元,其中,进口设备的主机价值为75万美元,进口设备备件价值15万美元。另外,国内配套设备的价值为45万元人民币,国内运费、安装费和其他费用价值为18万元人民币。2005年评估时,进口设备的主机在其生产国价格变化率为上升50%,进口设备备件价格变化率为上升30%,国内配套设备的价格上升60%,国内运费、安装费和其他费用的价格上升50%,进口设备的关税税额为30万元人民币。评估基准日的外汇汇率为1美元=5.8元人民币。计算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

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

=[75×(1+50%)+15×(1+30%)]×5.8+45×(1+60%)+18×(1+50%)+30=894.6

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参照物设备的重置成本×(被评估设备的年产量/参照物设备年产量) 例8:某被评估的化工设备,生产能力为月产20吨化工产品,目前市场上没有相同生产能力的的同种设备。生产能力为月产30吨的同类设备,市场价格150万元。经测算,该类型生产设备的规模效益指数为0.65 。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设备的重置成本= 150×(20/30)0.65 =115(万元)

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及其估算

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设备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设备重置成本×(1-实体性成新率)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率(成新率)的测算

(一)使用年限法

1、实际使用年限法

成新率=设备尚可使用年限/设备总使用年限

贬值率=设备实际已使用年限/设备总使用年限

其中:

①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②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设备利用率

③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工作时间/设备额定工作时间

例9:某设备2005年评估时,已使用10年,预计尚可使用5年。该设备额定工作为每天8小时,而实际每天工作7.5小时。

(1)资产利用率=7.5/8×100%=93.75%

(2)实际使用年限=10×93.75%= 9.375(年)

(3)总使用年限= 9.375+5= 14.375(年)

(4)设备实体性成新率=5÷14.375×100% =37.375%

(5)设备实体性贬值率=9.375÷14.375×100% =65.22%

2、加权投资年限法

成新率=设备尚可使用年限/(设备加权投资年限+设备尚可使用年限)

贬值率=设备加权投资年限/(设备加权投资年限+设备尚可使用年限) 其中:

①加权投资年限(实际使用年限) =∑(加权重置成本)÷∑(重置成本)

②加权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已投资年限

③设备重置成本=原始投资成本×物价变动指数

例10:某设备购建于1995年,原始价值为30000元,2000年和2003年进行两次更新改造,投资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2005年对该设备进行评估,假设从1995年至2005年的每年物价变动指数均为10%,该设备尚可使用6年。

(1)设备重置成本(更新成本

1995年投资的重置成本=30000×(1+10%)10 =78000(元)

2000年投资的重置成本=3000×(1+10%)5 =4830(元)

2003年投资的重置成本=2000×(1+10%)2 =2420(元)合计:85250(元

(2)加权重置成本

1995年投资的加权重置成本=78000×10=780000(元)

2000年投资的加权重置成本=4830×5=24150(元)

2003年投资的加权重置成本=2420×2=4840(元)合计:808990(元)

(3)加权投资年限=808990/85250=9.5(年)

(4)成新率=6/(6+9.5)×100%=39%

(5)贬值率=9.5/(6+9.5)×100%=61%

3、工作量(使用量)法

成新率=设备尚可完成工作量/(设备尚可完成工作量+设备已完成工作量)

贬值率=设备已完成工作量/(设备尚可完成工作量+设备已完成工作量)

(二)观察分析法

(三)修复费用法

贬值率=(可修复性实体性贬值额+不可修复性实体性贬值额)/设备重置成本

例11:一台数控车床,重置成本150万元,已使用2年,经济寿命为20年,现该车床数控系统损坏,估计修复费用为16.5万元,其他部分正常。

(1)设备可修复部分实体性贬值=16.5(万元)

(2)设备不可修复部分实体性贬值=(150- 16.5)×2/20×100%=13.35(万元)

(3)实体性贬值率=(16.5+13.35)/150×100%=19.9%

4、机器设备功能性贬值及其估算

(一)超额投资成本形成的功能性贬值功能性贬值额=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二)超额运营成本形成的功能性贬值

1、分析比较被评估机器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的因素;

2、确定被评估机器设备的剩余寿命,计算超额运营成本;

3、计算净超额运营成本;净超额运营成本×(1-所得税税率)

4、确定折现率,计算净超额运营成本的现值。

功能性贬值额=∑(被评估资产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折现系数)

例12:某电焊机与新型电焊机每年多耗电6000度,每度电单价1.2元,该电焊机预计尚可使用10年,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折现率为10%。确定该电焊机的功能性贬值。(1)超额运营成本=6000×1.2=7200(元)

(2)净超额运营成本=7200×(1-25%)=5400(元)

(3)功能性贬值额=5400×6.145=33183(元)

5、机器设备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一)因生产能力降低造成的经济性贬值

1、经济性贬值率=[1-(实际使用生产能力/额定生产能力)X]×100%

2、经济性贬值额=(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率

例13:某发动机专用生产线,原设计生产能力为25000台/年,现已使用10年,预计尚可使用5年,目前,因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变化,造成该生产线开工不足,实际年产量为15000台,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68。该生产线的重置成本为100万元。确定该生产线的经济性贬率和经济性贬值额。

(1)经济性贬值率=[1-(15000/25000)0.68]×100% =29%

(2)实体性贬值率=10/(5+10)×100%=66.67%

(3)实体性贬值额=100×66.67%=66.67(万元)

(4)经济性贬值额=(100-66.67)×29%=9.67(万元)

(5)评估值=33.33-9.67=23.66(万元)

(二)因收益减少造成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年收益损失额×(1-所得税税率)×年金现值系数

例14:某生产设备年生产能力生产A产品5000台,因该设备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瑕疵,导致企业每年减少利润20000元。该设备预计尚可使用5年, 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投资收益率为10%,确定该设备的经济性贬值额。

经济性贬值额=20000×(1-25%)×3.791=56865(元)

(三)因收环境保护限制而造成的经济性贬值

1、限制生产污染的设备使用年限;

2、生产污染的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但要交罚金;

3、必须立即纠正和治理污染,否则不准使用。

例15:评估人员对B公司一条生产线的续用价值进行评估时,对经济性贬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1)该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6;

(2)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

(3)评估时,正值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使得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若不降价,则年产量会减至800吨;若每吨降价100元,则可保持正常的年生产能力。估计调控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会持续3年。

要求:请帮助评估人员计算

(1)该生产线的经济性贬值率;

(2)该生产线的经济性贬值额。

1)经济性贬值率=[1-(800/1000)0.6]=12.53%

(2)经济性贬值额=1000×100×(1-25%)×(P/A,10%,3)=75000×2.4869=186517.5(元)

第四节:机器设备评估的市场法

一、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基本步骤

1、对评估对象进行鉴定,获取评估对象资料

2、进行市场调查,选取市场参照物

3、因素比较

4、计算评估值

二、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比较因素分析

1、个别因素

2、交易因素

3、时间因素

4、地域因素

例16:对某企业CA6140×1500普通车床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选取的参照物有关资料如下:

资产评估历年试题

1、被评估设备购建于1997年11月,账面原值为1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价80万元,基础及安装费用18万元,运杂费2万元。2000年11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现收集到以下数据资料(12分):

(1)2000年该类设备的购置价比1997年上涨了50%,基础及安装费的物价上涨了30%,该设备的运杂费用达到3万元。

(2)由于开工不足,该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60%,尚可使用5年。

(3)与同类技术先进设备相比,该设备预计每月工人成本超支额为1000元。

(4)该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所得税率为25%。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和各项贬值指标。

(2)计算被估设备的评估值。(02年4月)

(1)重置成本=80×(1+50%)+18×(1+30%)+3=146.4(万元)

(2)实体性贬率=3×60%/(5+1.8)×100%=26.47%

(3)实体性贬值额=146.4×26.47%=38.75(万元)

(4)功能性贬值额=12×0.1×(1-25%)×3.7908 =3.41(万元)

(5)评估值=146.4-38.75-3.41=102.24(万元)

2、某型号压力机购置于1990年12月,账面原值为40万元,其中,压力机的购买价为35万元,基础及安装费4.5万元,运杂费0.5万元。评估基准日为2000年12月20日。经过调查得知,该类压力机的定基价格指数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30%、150%,基础安装费10年间上涨了100%,评估基准日的运杂费为1.1万元。该压力机前5年的利用率为120%,后5年的利用率为95%,预计尚可以使用3年。与同类设备相比,该设备的操作需要5个工作人员,而同类设备需要3个工作人员,操作人员的年工资及福利费用为2万元/人。所得税税率为25%,折现率为12%。(11分)(03年4月)

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2)计算该设备的实体性贬值额。

(3)计算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额。

(4)计算该设备的评估价值。03年4月

(1)重置成本=35×(150/130)+4.5×(1+100%)+1.1=50.48(万元)

(2)实体性贬值率

=(5×120%+5×95%)/(5×120%+5×95%+3)×100%=78.18%

(3)实体性贬值额=50.48×78.18%=39.47(万元)

(4)功能性贬值额=2×(5-3)×(1-25%)×2.4018 =7.21(万元)

(5)评估值=50.48-39.47-7.21=3.8(万元)

3、已知某厂的一台设备仍有10年使用寿命,但由于技术原因出现了一种新型设备,其功能相同,但每生产100件产品可节约A材料2公斤,预计该厂未来10年内年产量20万件,A 材料前5年的价格保持20元/公斤,从第6年起将上涨20%,试确定该设备功能性贬值(适用折现率为15%,所得税率为25%)(3分)(03年7月)

功能性贬值额

=[(20×2×20×3.3522×(1-25%)]÷100

+[(20×2×20×(1+20%)×3.3522×0.4972)×(1-25%)]÷100=20.11+12=32.11(万元)

4、评估某企业一套自制非标设备。该设备购建于1990年12月,评估基准日为2000年12月30日。根据设计图纸,该设备的主材为钢材,耗量为15吨,评估基准日钢材的不含税市价为3850元/吨,主要外购件不含税费用为55000元,成本主材费率为55%,成本利润率为15%,设计费率为14%,产量1台,销售税金率为18.7%。另外,经工程技术人员现场鉴定,该设备还可使用10年。与该企业最近生产的同类设备相比,被评估设备每个月多耗电500度,每度电0.5元,该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该企业所在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0%。(12分)(04年4月)

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2)计算该设备的成新率和功能性贬值额;

(3)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1)重置成本=(15×3850÷55%+55000)×(1+15%)×(1+18.7%)×(1+14%)=248985.12(万元)

(2)设备成新率=10/(10+10)×100%=50%

(3)功能性贬值额=500×0.5×12×(1-25%)×6.1446=12350.46(万)

(4)设备评估值= 248985.12×50%-12350.56 =112142(万元)

5、某化工厂购入一座反应塔,耗费20万元,又支出25万元安装成本,设计生产能力为20吨/年,使用年限为10年,到评估基准日已使用3年,由于市场变动,对该厂产品需求仅为18吨/年,已知物价调整指数为20%,功能性贬值为0,规模效益指数为0.7,试评估该反应塔的价格。(4分)(04年7月)

(1)重置成本=(20+25)×(1+20%)=54(万元)

(2)实体性贬值率=3/10×100%=30%

(3)实体性贬值额=54×30%=16.2(万元)

(4)经济性贬值率=[1-(18/20)0.7]×100%=7.1%

(5)经济性贬值额=(54-16.20)×7.1%=2.68(万元)

(6)反应塔评估值=54-16.2-2.68= 35.12(万元)

6、被评估成套设备购建于1992年12月,账面价值100万元,1997年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投资20万元,2002年12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1)从1992年到1997年,每年该类设备价格上升率为10%,而从1997年至2002年设备价格维持不变;

(2)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000元;

(3)被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所得税率为25%;

(4)该设备在评估前使用期间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80%,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12分)(05年4月)

要求:

(1)计算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及各项损耗;

(2)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1)更新成本=100×(1+10%)5+20=100×1.6105+20=161.05+20=181.05(万元)

(2)加权更新成本=161.05×10+20×5=1701.5(万)

(3)加权投资年限=1710.5/181.05=9.45(年)

(4)实体性贬值率=9.45×80%/(5+9.45×80%)×100%=60.19%

(5)实体性贬值额=181.05×60.19%=108.97(万元)

(4)功能性贬值额=12×0.2×(1-25%)×3.7908 =6.82(万元)

(5)评估值=181.05-108.97-6.82=65.26(万元)

7、某设备购建于1998年5月,账面原值200万元,2002年5月对该设备进行了一次技术改造,投资20万元,2004年5月评估,恰在评估之前,由于工人操作不当造成该设备传动齿轮严重受损。经评估人员检测认定该设备更换传动齿轮后仍可继续使用10年。损坏的传动齿轮价值占设备重置成本的2%,传动齿轮的现行购买价为4.4万元,调换费用约1万元,评估人员经进一步调查了解以下情况:(10分)(05年7月)

(1)从1998年5月到2004年5月国内该类设备价格没有明显变化;

(2)由于该设备在2002年经过技术改革,因此在功能上与新近出厂的设备没有什么差异。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2)计算该设备的有形损耗额;

(3)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1)重置成本=200+20=220(万元)

(2)加权重置成本= 200×6+20×2=1240(万元)

(3)加权投资年限=1240/220=5.64(年)

(4)不可修复实体性贬值率=5.64/(5.64+10)×100%=36.06%

(5)不可修复实体性贬值额=220×(1-2%) ×36.06%=77.75(万元)

(6)可修复性贬值额=4.4+1=5.4(万元)

(7)有形损耗额=77.75+5.4=83.15(万元)

(8)设备评估值=220-83.15=136.85(万元)

8、被评估的设备购建于2000年6月,账面原值为120万元,2002年6月对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用了某种新型技术,改造费用为15万元,2004年6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评估人员经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资料:

(1)从2000年至2004年,该类设备的定基价格指数分别为102%、105%、103%、106%、108%;

(2)由于使用了新型技术,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社会普遍运用的同类设备节约5000元;

(3)该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该企业为正常纳税企业;

(4)该设备在评估基准日前利用率仅为60%,评估基准日后,预计利用率可达80%;

(5)经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8年。(12分)(06年4)

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2)计算该设备的加权投资年限与成新率;

(3)计算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额;

(4)计算该设备的经济性贬值额;

(5)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1)更新成本=120×(108/102)+15×(108/103)=127.06+15.73=142.79(万元)

(2)加权更新成本=127.06×4+15.73×2=539.7(万)

(3)加权投资年限=539.7/142.79=3.78(年)

(4)实体性贬值率=3.78×60%/(3.78×60%+8)×100%=22.09%

(5)实体性贬值额=142.79×22.09%=31.54(万元)

(4)功能性增值额=12×0.5×(1-25%)×6.1446=27.65(万元)

(5)经济性贬值率=[1-(80%)0.7] ×100%=14.46%

(6)经济性贬值额=(142.79-31.54+27.65)×14.46%=20.08(万元)

(7)评估值=142.79-31.54+27.65-20.08=118.82万

8、某企业1990年底从国外进口了一条生产线,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格是l5万美元,2000年底对该生产线进行评估。评估人员在询价过程中,了解到该型号的生产线已不再生产,取代它的是新型号的同类生产线,新生产线的报价是20万美元。但评估人员了解到最近国内有一家企业刚购得该新型号生产线。成交价为16万美元。评估人员又了解到旧型号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仅为新型号生产线的80%。评估基准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8.3∶1。境外运杂费按FOB价格的5%计,保险费按FOB的0.5%计,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银行手续费按CIF价格的0.8%计算,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银行手续费)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已包含在价格中,由厂方派人安装调试,不另付。其他情况:

(1)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

(2)由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长期供大于求,因此生产线利用率仅为80%,此种状况在评估基准日后将一直延续下去;

(3)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企业所在行业的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生产线的重置成本;

(2)计算该生产线的实体性贬值额;

(3)计算该生产线的经济性贬值额;

(4)计算该生产线的评估值。(12分)(06年7月)

计算过程:

(1)FOB=16×80%=12.8(万美元)

(2)运费=12.8×5%=0.64(万美元)

(3)保险费=12.8×0.5%=0.064(万美元)

(4)CIF=12.8+0.64+0.064=13.504(万美元)

(5)关税=13.504×10%=1.3504(万美元)

(6)增值税=(13.504+1.3504)×17%=2.5252(万美元)

(7)银行手续费=13.504×0.8%=0.108(万美元)

(8国内运杂费=(13.504+0.108)×3%=0.4084(万美元)

(9)设备重置成本=(13.504+1.3504+2.5252+0.108+0.4084)×8.3=148.54(万元人民币)

(10)实体性贬值率=(10×80%)/(5+8)×100%=61.54%

(11)实体性贬值额=148.54×61.54%=91.41(万元)

(12)经济性贬值率=[1-(80%)0.7] ×100%=14.46%

(13)经济性贬值额=(148.54-91.41) ×14.64%=8.26(万元)

(14)生产线评估值=148.54-91.41-8.26=48.87(万元)

9、评估人员对甲公司的一台生产控制设备进行评估时,了解到以下情况:

(1)该设备与目前同类新式控制设备相比,额定操作人员多2名;维护费用每年多支出4000元,其他方面大致相同。

(2)经测定该设备尚可使用3年;确定的折现率为10%。

(3)操作人员年均工资2.6万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

要求:请帮助评估人员计算(10分)(07年4月)

(1)该设备的年超额运营成本;

(2)该设备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

(3)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

(1)年超额运营成本:2×2.6+0.4=5.6(万元)

(2)年净超额运营成本=5.6×(1-25%)=4.2(万元)

(3)功能性贬值=4.2×(P/A,10%,3)=4.2×2.487=10.45(万元)

例10:2006年12月,评估人员对A设备评估时,了解到以下情况:

(1)A设备购建于1996年12月,其账面价值20万元,2001年12月和2004年12月进行过两次技术改造,添置自动控制设施,分别支出5万和3万元。

(2)A设备经鉴定,尚可使用7年。经调查,A设备购建以来,其每年的价格上升率为10%左右,评估基准日前A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为90%。

要求计算:

(1)A设备的重置成本;

(2)A设备的加权更新成本;

(3)A设备的加权投资年限;

(4)A设备的成新率。(08年4月)

(1)重置成本=20×(1+10%)10+5×(1+10%)5+3×(1+10%)2=20×2.5937+5×1.6105+3×1.21 =51.87+8.05+3.63=63.55(万元)

(2)加权更新成本=51.87×10+8.05×5+3.63×2=566.21(万元)

(3)加权投资年限=566.21/63.55=8.91(年)

(4)实体性成新率=7/(7+8.91×90%)×100%=46.61%

例11:B设备5年前购置,账面价值为30万元。评估时该型号的设备已不再生产,被新型设备所取代。经调查了解,评估时,其他公司购置新型设备的价格为40万元。评估人员从功能上鉴定:B设备与新型设备生产能力之比约为0.8;B设备剩余使用年限为8年。(10分)(08年7月)

要求:

(1)估算B设备的重置成本。

(2)估算B设备的成新率。

(3)估算B设备的评估价值。

(1)B设备的重置成本=40×0.8=32(万元)

(2)B设备的成新率=8/(5+8)×100%=61.54%

(3)B设备的评估值=32×61.54%=19.69(万元)

二手车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详解

二手车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详解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一辆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即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该被评估车辆的各种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车辆现时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 (一)基本计算公式: (1)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重置成本是购买一辆全新的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车辆所支付的最低金额。 重置成本有两种形式: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指用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材料,制造标准、设计结构和技术条件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置相同的全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指利用新型材料,新技术标准、新设计等,以现时价格购置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全新车辆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在进行重置成本计算时,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 如果不存在更新重置成本,则再考虑用复原重置成本。

影响车辆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机动车辆的实体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也叫有形损耗,是指机动车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而导致的车辆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 (2)机动车辆的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车辆贬值,即无形损耗。 (3)机动车辆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车辆贬值。 外部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通货膨胀、环境保护等。 外界因素对车辆价值的影响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车辆价值影响还相当大,所以在旧机动车的评估中不可忽视。 (二)重置成本法的估价计算 1、估价模型 模型1: 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主要指软件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工作量及相应的代价。不同与传统的工业产品,软件的成本不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主要是人的劳动的消耗。另外,软件也没有一个明显的制造过程,它的开发成本是以一次性开发过程所花费的代价来计算的。因此,软件开发成本的估算,应是从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到认证测试,整个开发过程所花费的代价作为依据的。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的经验模型 1.Putnam 模型 1978年Putnam提出的,一种动态多变量模型。 L = Ck * K1/3 * td4/3 其中: L-----------源代码行数(以LOC计) K-----------整个开发过程所花费的工作量(以人年计) td-----------开发持续时间(以年计) Ck----------技术状态常数,它反映“妨碍开发进展的限制”,取值因开发环境而异,见下表

从上述方程加以变换,可以得到估算工作量的公式: K = L3/(Ck3*td4) 还可以估算开发时间: td = [L3/(Ck3*K)]1/4 2.COCOMO模型(constructive cost model) 这是由TRW公司开发,Boehm提出的结构化成本估算模型。是一种精确的、易于使用的成本估算方法。 COCOMO模型中用到以下变量: DSI-------源指令条数。不包括注释。1KDSI = 1000DSI。 MM-------开发工作量(以人月计) 1MM = 19 人日 = 152 人时 =1/12 人年TDEV-----开发进度。(以月计) COCOMO模型中,考虑开发环境,软件开发项目的类型可以分为3种: 1.组织型(organic): 相对较小、较简单的软件项目。开发人员对开发目标 理解比较充分,与软件系统相关的工作经验丰富,对软件的使用环境很

重置成本的估算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重置成本的估算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重置核算法。是指按资产成本的构成,把以现行市价计算的全部购建支出按其计入成本的形式,将总成本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来估算重置成本的一种方法。直接成本是指直接可以构成资产成本支出的部分,间接成本是指为建造、购买资产而发生的管理费,总体设计制图等项支出。间接成本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计算。 (1)按人工成本比例法计算,计算公式为:间接成本=人工成本×成本分配率成本分配率=间接成本额/人工成本额×100% (2)单位价格法,计算公式为:间接成本=工作量(按工日或工时)×单位价格/工日或工时 (3)直接成本百分率法,计算公式为:间接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百分率 2、物价指数法。这种方法是在资产历史成本基础上,通过现时物价指数确定其重置成本,计算公式为: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资产评估时物价指数/资产购建时物价指数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1+物价变动指数) (1)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仅考虑了价格变动因素,因而确定的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既考虑了价格因素,也考虑了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化因素,因而可以估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2)物价指数法建立在不同时期的某一种或某类甚至全部资产的物价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核算法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建成本费用核算的基础上。一项科学技术进步较快的资产采用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往往会偏高。物价指数法和重置核算法也有其相同点,都是建立在利用历史资料基础上。 3、功能价值法,也称生产能力比例法。这种方法是寻找一个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为参照物,计算其每一单位生产能力价格或参照物与被评估资产生产能力的比例,据以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计算公式为: 被评估资产重置成本=被评估资产年产量/参照物年产量×参照物重置成本 前提条件和假设是资产的成本与其生产能力成线性关系,生产能力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是成正比例变化。 4.规模经济效益指书法。由于规模经济效益作用的结果,资产生产能力和成本之间只成同方向变化,而不是等比例变化。计算公式为: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参照物资产的重置成本×(被评估资产的产量/参照物资产 x的产量) x 是一个经验数据,成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 5、统计分析法 在用成本法对企业整体资产及某一项同类型资产进行评估时,为了简化评估业务,还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法确定某类资产重置成本。 第一,在核实资产数量的基础上,把全部资产按照适当标准化分为若干类别。 第二,在各类资产中抽样选择适量具有代表性资产,估算其重置成本。 第三,依据分类抽样估算资产的重置成本额与帐面历史成本,计算出分类资产的调整系数。根据调整系数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四)实体性贬值及其估算 实体性贬值的估算,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计算公式为:资产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成新率) 2.公式计算法。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预计残值)/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 (1)预计残值是指被评估资产在清理报废时净收回的金额。在资产评估中,通常只考虑数额较大的残值,如残值数额较小可以忽略不计。(2)总使用年限指的是实际已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之和。计算公式为: 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名义已使用年限是指资产从购进使用到评估时的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是指资产在使用中实际损耗的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与名义已使用年限的差异,可以通过资产利用率来调整。资产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资产利用率=截至评估日资产累计实际利用时间/截至评估日资产累计法定利用时间×100% (五)功能性贬值及估算 功能性贬值是由于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的贬值。功能性贬值的估算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被评估资产的年运营成本与功能相同但性能更好的新资产的年运营成本进行比较。 2、计算二者的差别,确定净超额运营成本。净超额运营成本是超额运营成本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3、估计被评估资产得剩余寿命。 4、以适当的折现率将被评估资产在剩余寿命内每年的超额运营成本折现,这些折现值之和就是被评估资产功能性损耗(贬值),计算公式为:被评估资产功能性贬值=∑(被评估资产年净超额运营成本×折现系数) 此外,功能性贬值的估算还可以通过超额投资成本的估算进行,计算公式为:功能性贬值=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 (六)经济性贬值及其估计:经济性贬值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造成资产的贬值。 (七)成新率及其估算成新率反映评估对象的现行价值与其全新状态重置价值的比率。成新率的估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2.使用年限法。计算公式为:成新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预计尚可使用年限)×100% 3.修复费用法。计算公式为:成新率=(1-修复费用/重置成本)×100% 4.折旧年限估算成新率是不正确的。 (1)折旧是由损耗决定的,但折旧并不就是损耗,折旧是高度政策化了的损耗。但不具有实际磨损意义上的个别性或特殊性。其一,折旧年限是一个平均年限,同一类型中的任何一项资产均适用;其二,它是在考虑损耗的同时,又考虑社会技术经济政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时甚至把它作为经济杠杆,体现对某类资产的鼓励或限制生产政策;其三,它是以同类型中各项资产运转条件均相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而评估中的成新率则是根据资产的具体运转状态、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等确定的,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特征。 (2)折旧年限的确定,以资产的维修是为了保证资产正常运转为前提的。资产的维修在保证资产正常运转的同时,具有更新的性质,可以增加资产的效用和功能,资产评估更注重资产运转的实际效能。但成新率确定不是资产运转中费用增减的反映,而是运转过程中更新、修理费用发生结果在资产性能、使用期限等方面结果的体现。只有为可修复性损耗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从而影响成新率变化才是应予考虑的。 (3)折旧年限的确定与评估中成新率确定的基础-----损耗本身具有差异性。确定折旧年限的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实体性贬值)和无形损耗;而评估中确定成新率的损耗,包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其中,功能性贬值只是无形损耗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无形损耗的全部。经济性贬值则是资产外部原因引起的,为评估过程所特有。

项目成本费用估算表构成明细

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地价款; 2、征地补偿费:适用于划拨地; 3、拆迁安置补偿费:适用用拆迁用地; 4、土地交易费:契税,按地价的3%计收; 二、前期工程费: 1、地籍测绘费: 按土地面积元/平米左右计;(可忽略不计) 2、总体规划设计费: 经验值:土地面积2元/平米左右;(注:通常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均委托一家,又未采取方案招标的,此笔费用可不支出) 3、地质勘察费: 地勘均是根据钻点数及钻探深度来计取费用,每米单价根据土质情况及工程量大小不等(50-90元/米),无固定经验值,因总价较小,不对指标产生影响,地质较均匀的可按间隔25米至30米取1个孔,每孔深度平均可按20米估计,每米单价70元左右; 4、建筑设计费: 有设计收费标准规范,但实际市场因竞争都未按此计收;收费标准是按不同档建安造价按费率计取;通行按建筑面积每平米15元计取;(普通住宅18~25元/平米左右,小区内单体较雷同的,设计收费会更低) 5、工程招标代理咨询费: 有专门的计价标准,但市场通行打折较多,通常招标代理及编制标底费:建安造价的‰~‰; 6、质量安全监督费: 根据文件规定收取; 7、工程监理费: 有物价局的定价标准,市场通行打五折,通常工程监理费:建安造价的%~%;总造价越大,费率越低。 8、建设综合配套费: 在北京市为元/平米; 9、人防费: 人防异地建设费:如果项目自身确无法建人防面积,则应按应建人防面积,每平米1640元左右(各地人防办有专门计价标准)缴纳异地建设费;(有些地市会加收人防设计费按人防面积每平米30元左右) 10、施工图审查费: 建筑面积2元/平米;

11、报建费: 办理施工许可证时需建设单位缴纳的费用。但此笔费用实际已包括在建安工程预算成本中,但因需要提前缴纳,故有些估算表中考虑前期投入资金会列此笔费用;北京市主要有以下几项: A.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元/平米; B.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8元/平米; C.电气防火检测费:元/平米(普通住宅) D.避雷装置检测费: 元/平米(普通住宅) 三、建安工程费:(均按北京概算取全费估算,费率26%左右) 1、小高层住宅(8层~13层):1720~1820元/平米,其中: 土建1450元/平米;[含结构、公共区域精装、户内粗装] 安装315元/平米;[含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智能综合布线] 2、高层住宅(13层~33层):1850~2150元/平米,其中: 土建1520元/平米[含结构、公共区域精装、户内粗装] 安装385元/平米[含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智能综合布线] 3、底层商业建筑(框剪结构):3100~3500元/平米,其中: 土建2000元/平米[含结构、公共区域精装、营业部分初装] 安装1100元/平米[含电气、自动扶梯、给排水、采暖通风、中央空调、消防、智能综合布线] 4、学校等其他公用建筑(4层框架)2050~2200元/平米,其中: 土建1750元/平米[含结构、室内外简装] 安装300元/平米[含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智能综合布线] 5、会所等公用建筑(框剪):3800~4200元/平米,其中: 土建3000元/平米[含结构、初装] 安装800元/平米[含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智能综合布线] 四、其它建安设备费: 1、电梯设备费:(电梯安装费:设备费的10%); 电梯主要根据载重吨位、时速以及品牌和配置不同,价位差别较大,通常时速提高一档,价格提高较多;市场上通用的品牌,如西奥、富士达、广日等价位基本同,以上述品牌电梯为例: A. 800kg~1000kg,s~s,30万元/台左右; B.1000kg,2m/s,23层23站,45万元/台;

软件开发费用计算

.1软件项目价格评估书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交易市场日趋成熟规范, 我方参照《软件开发和服务项目价格构成及评估方法》,以及,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也比较科学的估算方法是采用功能点分析方法,使用此方法能够真实、准确地计算出计算机软件的价值以作为市场交易价格的参照依据. 1.价格评估公式: 项目建设费Q=咨询服务费P+项目建设费M(软件开发费D+实施费S+维护费W)+验收测试费C+工程监理费G 2.项目建设费计算公式: 软件开发费D=工作量(人月)*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 =(项目功能点*开发成本系数/7.5/22)*(3.23B) 开发成本系数:3000个功能以下3.5人工时/FP-4.0人工时/FP 3000-8000个功能以下4.0人工时/FP-4.5人工时/FP 实施费S =工作量(人月)*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 =(项目功能点*实施成本系数/7.5/22)*(3.23B) 分布式实施项目的系数 实施成本系数=开发成本系数*(0.2+(n-1)*k) 比例因子K:0.08<=k<=0.15具体按项目实施难度而定 维护费W=工作量(人月)*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 =(项目功能点*维护成本系数/7.5/22)*(3.23B) 维护成本系数=(开发成本系数+实施成本系数)*p

比例因子P一般为15%-20% 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工资+奖金+福利+办公成本+资源储备+基础建设+税收利润)*(1+管理费用百分比)=3.23B ?软件开发费D: 软件开发费用指对项目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方面的工作而需支出的费用,取费主要依据项目规模(功能点),开发成本系数和软件人员月人工费,我方根据(附录四:软件功能说明表),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分析认为:软件项目难度一般,由于各单位对报表的需求不一,所以编制报表的工作量较多,按照软件规模的大小,我们设定软件开发成本系数为4. 1.软件功能点计算 复杂加权因子表(Complexity weights Factor) 系数范围 采用系数 用户输入数EI 3-6 4 用户输出数EO 4-7 5 用户查询表EQ 3-6 5 内部逻辑文件 数ILF 7-15 12 外部接口文件 数EIF 5-10 6 1.软件功能表 数据表 接口 文件 外部 查询 逻 辑表 报 表数

(项目管理)项目成本费用估算表中可变成本包括哪些费用

项目成本费用估算表中可变成本包括哪些费用? 项目成本费用估算表中可变成本包括哪些费用?具体费用应该用什么基数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 (一)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计算公式为: C2=(C1/Q1)*Q2*f C1—已建类似项目的投资额; C2—拟建项目投资额; Q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估算误差较大,可达±30%。此法只能是粗略地快速估算,由于误差大,应用该估算法时需要小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地方性。建设地点不同,地方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两地经济情况不同;土壤、地质、水文情况不同;气候、自然条件的差异;材料、设备的来源、运输状况不同等。 (2)配套性。一个工程项目或装置,均有许多配套装置和设施,也可能产生差异,如: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厂外工程和生活福利工程等,这些工程随地方差异和工程规模的变化均各不相同,它们并不与主体工程的变化成线性关系。 (3)时间性。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不一定是在同一时间建设,时间差异或多或少存在,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在技术、标准、价格等方面发生变化。 2.生产能力指数法 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C2=C1(Q2/Q1)X*f 式中 X-生产能力指数。 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上式表明,造价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单位造价随工程规模(或容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正常情况下,0≤x≤1.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国家和不同性质的项目中,x的取值是不相同的。比如化工项目美国取x=0.6,英国取x=0.66,日本取x=0.7. 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1与Q2的比值在0.5-2之间,则指数x的取值近似为1. 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x的取值约在0.6-0.7之间;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x的取值约在0.8—0.9 之间。 指数法主要应用于拟建装置或项目与用来参考的已知装置或项目的规模不同的场合。 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尽管估价误差仍较大,但有它独特的好处:即这种估价方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其次对于总承包工程而言,可作为估价的旁证,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 3.系数估算法 系数估算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费为基数,以其他工程费占主体工程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估算项目总投资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精度较低,一般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系数估算法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类型。 (1)设备系数法。以拟建项目的设备费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的建筑安装费和其他工程费等占设备价值的百分比,求出拟建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进而求出建设项目总投资。其计算公式如下:C=E(1+flpl+f2p2+f3p3+.。。。。。) +I 式中C-拟建项目投资额;

软件开发费用计算方法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软件开发项目计算方法 (V2.0) 广东软件行业协会 二○○六年八月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软件项目建设类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名词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软件项目费用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阶段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各阶段费用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费用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各项费用取费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咨询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建设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服务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附加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需求变更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工作量估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开发阶段工作量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实施阶段工作量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维护阶段工作量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人月成本估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6其他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最终合同金额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付款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评估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评估之重置成本法

汽车评估之重置成本法 摘要:重置成本法在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中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指标的计算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为此,本文从重置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出发,探讨了有关指标的内涵,并提出了原则性的计算方法,为提高重置成本 法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计算依据。 关键词:重置成本旧机动车鉴定评估 应用重置成本法,一般要有四个前提条件: (一)购买者对拟行交易的评估对象,不改变原来用途。 (二)评估对象的实体特征、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用必须与假设重置的全新资产具有可比性。 (三)评估对象必须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复制的,不能再生、复制的评估对象不能采用重置成本法。 (四)评估对象必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陈旧贬值性的资产,否则就不能运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根据重置成本法的特点,最适用的范围是没有收益、市场上又很难找到交易参照物的评估对象。例如:学校、医院、教堂、公路、桥梁、涵洞等。这类资产既无法运用收益现值法,又不能运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唯有应用重置成本法才是可行的。 1 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1.1重置成本的构成 更新重置成本=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购置全新的同种车型时直接可以构成车辆成本的支出部分。 它包括现行市场购置价格,加上运输费和办理入户手续时所交纳的各种税费,如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入户上牌费、保险费等。 间接成本是指购置车辆时所花费的不能直接计入购置成本中的那部分成本。 如购置车辆发生的管理费、专项贷款发生的利息、洗车费、美容费、停车管理费等。 在实际的评估作业中,间接成本可忽略不计。

1.2重置成本的估算 直接询价 A.直接询价法:查询当地新车市场上,被评估车辆处于全新状态下的现行市场售价。 B.帐面成本调整法:对于那些无法从现行市场上寻找到重置成本的车型,如淘汰产品或是进口车辆,也可根据汽车市场的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得到旧机动车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帐面原始成本×(车辆鉴定估价日的物价指数/车辆购买日的物价指数) 重置成本=帐面原始成本×(1 + 车辆购买日到鉴定估价日的物价变动指数)1.3 成新率的估算方法 成新率是指被评估车辆新旧程度的比率。 旧机动车成新率是表示旧机动车的功能或使用价值占全新机动车的功能或使用价值的比率。它与有形损耗一起反映了同一车辆的两方面。 成新率和有形损耗率的关系是: 成新率=1-有形损耗率成新率的估算方法 (1)使用年限法 (2)综合分析法 (3)行驶里程法 (4)部件鉴定法 (5)整车观测法 (6)综合成新率法 2 使用年限法 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100% 车辆已使用年限是指从车辆登记日到评估基准日所经历的时间(进口车辆登记日为其出厂日)。 车辆规定使用年限是指《汽车报废标准》中规定的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计量的前提条件是车辆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正常使用强度。在实际评估中,运用已使用年限指标时,应特别注意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不是简单的日历天数。例

总成本费用的构成

总成本费用的构成 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 (一)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 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 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4.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单位附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维简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环境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二)期间费用的构成 期间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直接体现为当期损益。 1.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公司经费(工厂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顾问费、交际应酬费、税金(指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研究发展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等。 2.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簿记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3.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摊销以及其他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包装费、委托代销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等。三、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为便于计算,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将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利息支出进行归并后分别列出,“其他费用”是指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维简费、利息支出后的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一)外购原材料成本的估算 原材料成本是总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成本=全年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 式中,全年产量可根据测定的设计生产能力和生产负荷加以确定,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是依据原材料消耗定额及单价确定的工业项目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耗用量较大的、主要的原材料为估算对象(耗用量小的并入“其他原材料”估算),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经验数据估算原材料成本。 (二)外购燃料动力成本的估算 燃料动力成本=全年产量×单位产品燃料动力成本 公式中有关数据的确定方法同上,有关测算内容如下表所示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辅助报表4 单位:万元序年份合计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号项目外购原材料 439(5 1 7650 325.5 765 765 765 765 765 765 765 765 外购燃料及动力 2 64 3 3.4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工资及福利 3 820.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 修理费 4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折旧费 5 1480 148.15 148.15 148.15 148.15 148.15 148.15 148.15 148.15 148.15 148.15 摊销费 6 88.00 8.80 8.80 8.80 8.80 8.80 6.80 6.80 6.80 6.80 6.80 其他费用 7 5543 554.32 554.32 554.32 554.32 554.32 554.32 554.32 554.32 554.32 554.32 销售费用 7.1 2088 208.80 208.80 208.80 208.80 208.80 208.32 208.80 208.80 208.80 208.80 其他制造费用 7.2 215.20 21.52 21.52 21.52 21.52 21.52 21.52 21.52 21.52 21.52 21.52 其他管理费用 7.3 3240.00 324.00 324.00 324.00 324.00 324.00 324.00 324.00 324.00 324.00 324.00 其他财务费 7.4 总成本费用 8 244700000 5884.44 7451.53 9002.27 8955.40 8945.31 8943.31 8943.31 8943.31 8943.31 8943.31 其中:1、固定成本 1250 1154.31 1144.68 1118.71 1071.84 1061.75 1059.75 1059.75 1059.75 1059.75 1059.75

二手车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详解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一辆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即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该被评估车辆的各种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车辆现时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 (一)基本计算公式: (1)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 实体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 (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x成新率 重置成本是购买一辆全新的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车辆所支付的最低金额。 重置成本有两种形式: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指用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材料,制造标准、设计结构和技术条件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置相同的全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指利用新型材料,新技术标准、新设计等,以现时价格购置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全新车辆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在进行重置成本计算时,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如果不存在更新重置成本,则再考虑用复原重置成本。影响车辆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机动车辆的实体性贬值实体性贬值也叫有形损耗,是指机动车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而导致的车辆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 (2)机动车辆的功能性贬值功能性贬值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车辆贬值,即无形损耗。 (3)机动车辆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车辆贬值。 外部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通货膨胀、环境保护等。 外界因素对车辆价值的影响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车辆价值影响还相当大,所以在旧机动车的评估中不可忽视。 (二)重置成本法的估价计算 1、估价模型 模型1: 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 实体性贬值- 功能 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模型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x成新率 模型3: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x成新率 x(1-折扣率) 模型 1 中,除了要准确了解旧机动车的更新重置成本和实体性

项目成本费用估算表构成明细

项目成本费用估算表构成明细 一、土地费用: 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地价款; 2、征地补偿费:适用于划拨地; 3、拆迁安置补偿费:适用用拆迁用地; 4、土地交易费:契税,按地价的3%计收; 二、前期工程费: 1、地籍测绘费: 按土地面积0.3元/平米左右计;(可忽略不计) 2、总体规划设计费: 经验值:土地面积2元/平米左右;(注:通常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均委托一家,又未采取方案招标的,此笔费用可不支出) 3、地质勘察费: 地勘均是根据钻点数及钻探深度来计取费用,每米单价根据土质情况及工程量大小不等(50-90元/米),无固定经验值,因总价较小,不对指标产生影响,地质较均匀的可按间隔25米至30米取1个孔,每孔深度平均可按20米估计,每米单价70元左右; 4、建筑设计费: 有设计收费标准规范,但实际市场因竞争都未按此计收;收费标准是按不同档建安造价按费率计取;通行按建筑面积每平米15元计取;(普通住宅18~25元/平米左右,小区内单体较雷同的,设计收费会更低) 5、工程招标代理咨询费: 有专门的计价标准,但市场通行打折较多,通常招标代理及编制标底费:建安造价的1.8‰~2.5‰; 6、质量安全监督费: 根据文件规定收取; 7、工程监理费: 有物价局的定价标准,市场通行打五折,通常工程监理费:建安造价的0.8%~1.2%;总造价越大,费率越低。 8、建设综合配套费: 在北京市为元/平米; 9、人防费: 人防异地建设费:如果项目自身确无法建人防面积,则应按应建人防面积,每平米1640元左右(各地人防办有专门计价标准)缴纳异地建设费;(有些地市会加收人防设计费按人防面积每平米30元左右) 10、施工图审查费: 建筑面积2元/平米; 11、报建费: 办理施工许可证时需建设单位缴纳的费用。但此笔费用实际已包括在建安工程预算成本中,但因需要提前缴纳,故有些估算表中考虑前期投入资金会列此笔费用;北京市主要有以下几项: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0.69元/平米;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8元/平米; 电气防火检测费:0.5元/平米(普通住宅) 避雷装置检测费: 1.1元/平米(普通住宅)

软件项目开发成本估算案例分析

软件成本估算应用案例分析 本文以某公司开发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例来讲解软件成本估算的方法及过程。 项目需求: 某甲方需要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软件企业想要去投标,甲方单位业务部门人员列出了比较原始的业务需求,具体需求描述如下: 1)组织架构管理 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维护和图形化显示,包括部门、岗位等信息。可以对部门进行新建、修改、删除、合并、改变归属关系、设定岗位人数并根据已录入的档案信息自动显示实际岗位人数。支持部门、岗位信息的EXCEL模板导入功能。可以对岗位进行新建、修改、查询、删除等,岗位信息包括岗位说明、相关联工资级别等。 2)招聘管理 对于空缺岗位生成招聘申请,人力资源主管和部门主管审批后自动发布到外部招聘渠道。可以查询招聘信息或删除已过期的招聘信息。对应聘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将得到的简历、面试情况录入到系统并进行维护。 3)档案管理 对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岗位、电话、邮件等)、家庭档案信息、培训记录、工作记录。还包括员工照片、社保号码等。授权用户可以对员工档案进行查询或进行修改(如调动、离职、绩效考

核信息填写等) 4)人力地图 将公司的全部或某部门组织架构图显示出来,并可查看员工的基本信息。本人可以维护部分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个人主页地址、个人说明等。 5)培训管理 制订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进行管理,并对每次公司级培训建立培训记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提供年度培训计划的建立、修改、审核、审批等功能。对每次培训进行管理,可自动发送培训通知,培训后填写培训满意度、培训总结。可以对某时间段内的培训或选定培训进行培训效果的比较和分析 6)人力资源分析 包括基于人数的分析和基于部门的分析。基于人数的分析包括统计各岗位、各部门、各学历、各年龄段的人数、各岗位/部门实际人数和空缺人数等。基于部门的分析包括分析各部门到岗率、入/离职情况、岗位构成、学历构成、年龄构成等。 7)报表中心 授权用户可查看或打印员工基本信息、培训信息、工作情况、考核情况、并提供人力资源常用模板(如离职申请、培训申请等)的下载和打印。 软件项目成本估算: (1)测算规模 基于上述的业务需求,用预估功能点方法进行规模测算。测算出来的调整后功能点规模是260。具体如表D-6所示:

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为便于计算,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将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利息支出进行归并后分别列出,“其他费用”是指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维简费、利息支出后的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一)外购原材料成本的估算 原材料成本是总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成本=全年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 式中,全年产量可根据测定的设计生产能力和生产负荷加以确定,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是依据原材料消耗定额及单价确定的工业项目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耗用量较大的、主要的原材料为估算对象(耗用量小的并入“其他原材料”估算),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经验数据估算原材料成本。 (二)外购燃料动力成本的估算 燃料动力成本=全年产量×单位产品燃料动力成本 公式中有关数据的确定方法同上,有关测算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7-8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成本估算表

(三)工资及福利费的估算 工资及福利费包括在制造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之中。为便于计算和进行项目评估,需将工资及福利费单独估算。 1.工资的估算 工资的估算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按项目定员数和人均年工资数计算 年工资总额=项目定员数×人均年工资数 人均年工资数=人均月工资×12个月 (2) 按照不同的工资级别对职工进行划分,分别估算同一级别职工的工资,然后再加以汇总。一般可分为五个级别,即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等。若有国外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要单独列出 2.福利费的估算 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务经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不包括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一般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计提。 (四)折旧费的估算 折旧费包括在制造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为便于进行项目评估,需将折旧费单独估算和列出。 所谓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 计提折旧是企业回收其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手段。按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制度,企业把已发生的资本性支出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去,然后通过产品的销售,逐步回收初始的投资费用。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为:企业的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结合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可将企业固定资产分为3大部分,22类,按大类实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