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骨骼肌

合集下载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生理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生理

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
球蛋白掩盖;原肌球蛋白:静息
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白:
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
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
ppt课件完整
11
(二) 骨骼肌的肌膜系统
横管系统: T管(肌膜内凹而成。肌膜
AP沿T管传导)。 纵管系统:
L管(也称肌浆网。肌节两 端的L管称终池,富含Ca2+)。
ppt课件完整
23
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ppt课件完整
24
ppt课件完整
25
(三) 肌长-肌张力关系
肌肉遇到的负荷有两种:
前负荷:使肌肉具有一定的初长度 后负荷:不增加肌肉的初长度,但能阻止肌肉的缩短
只有在具有一定后负荷的条件下进行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才能有效做功
肌钙蛋白的构型 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 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ppt课件完整
按任意键 飞入横桥摆动动画
14
横桥周期:
结 合
解 离
摆 动
ppt课件完整
15
肌丝滑行几点说明: 1)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的缩短,并不是肌丝本身 缩短,而是细肌丝向肌节中央(粗肌丝内)滑行。因①相 邻Z线靠近,即肌节缩短;②暗带长度不变,即粗肌丝长 度不变;③从Z线到H带边缘的距离不变,即细肌丝长 度不变; ④明带和H带变窄。
ppt课件完整
3
第一节 骨骼肌生理
骨骼肌是机体最大的组织,接受神经纤维的 支配,因而能将神经信号转变为肌细胞的收 缩。过程涉及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 号间的转换,最后表现为骨骼肌收缩。
ppt课件完整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册生物第5单元第15章第2节(第2课时骨骼、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册生物第5单元第15章第2节(第2课时骨骼、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

A.肌腹
B.肌腱
C.血管
D.肌细胞
知识点三 躯体运动的形成
7.屈肘和伸肘运动的形成 (1)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 收缩 ,使肘关节弯曲,前臂上 提,此时肱三头肌呈 舒张 状态;
(2)伸肘运动时肱三头肌 收缩
,使肘关节伸直,前臂下
垂,此时肱二头呈 舒张 状态。这两组肌肉协调伸缩,牵
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臂的骨绕着肘关节产生运动。
(1)图1是运动员利用低位拉力器锻炼上肢肌肉的示意图。此 时,运动员的肱二头肌处于 收缩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舒张 状态。
(2)运动员掷冰壶时,身体下蹲,以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 冰壶从本垒圆心推壶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滑向营 垒中心(如图2)。上述动作的完成,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 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 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③④①② (选填序号)。
A.图乙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 白色的部分是①肌腱 B.甲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此时肱三头肌处收缩状态 C.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D.屈肘和伸肘都是简单反射,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D
22.(2018 东城区期末)(读图理解题)2018 年 11 月 18 日,北京市 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 19 支球队、 91 名青少年选手参加。冰壶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需要在日常练习中锻炼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和机体协调能力。
20.(2019广州模拟)游泳是锻炼身体的很好方式。在下列相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游泳时,只有神经调节起作用 B.游泳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C.游泳过程中是由消化系统直接提供能量的 D.人一旦学会游泳就会终生不忘,可见游泳是人的一种本能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三节-骨骼肌1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三节-骨骼肌1

盆膈和尿生殖膈 骨盆下口两膈封 肌肉一块膜两层
盆膈在后夹提肛 尿膈在前夹深横
(三) 上肢肌
分部:上肢带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1
肩肌
1
(1) 三角肌 (deltoid)
三角肌
锁骨的外侧段、肩峰 起点: 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外展肩关节到90
三角肌的起点恰 是斜方肌的止点

后面
臀中、小肌 后群 梨状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股方肌
(1)前群 1.)髂腰肌 (iliopsoas) 1
组成
腰大肌: 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 起自髂窝 结合 腰大肌
止点: 股骨小转子
髂肌
屈髋(主要肌肉),使其旋外 作用:
2)阔筋膜张肌
(2)后群 1)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臀大肌 起点: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伸髋,使髋关节旋外
肌的分类构造辅助结构 长短扁肌轮匝肌 肌腹肌腱两相依 筋膜腱鞘滑膜囊 辅助减少摩擦力
二头肌
半羽肌
羽肌
腹直肌
扁肌
轮匝肌
肌的命名
按其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纤维方向、作用
等来命名。 eg:三角肌
胸大肌 腹外斜肌
按其形状
按其位置和大小 按其位置和纤维方向
1、胸锁乳突肌 2、肱二头肌
构造 肌腹 belly 腱 tendon
二 各论
根据部位可分为: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一) 躯干肌
• 分部: 1背肌 2胸肌 3膈 4腹肌
1 背肌——浅群肌肉
(1) 斜方肌trapezius
1
为项背部三角形扁肌,作用于肩胛骨。 全部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最新版人体解剖图解

最新版人体解剖图解
(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 对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的 标志。
2.肋:共十二对。
(1)形态分部 前部为肋软骨,后部为肋骨,末端有肋头, 内面下缘处有肋沟. (2)肋的连结 1)肋的后端连结:肋的后端连于胸椎。 2)肋的前端连结:肋的前端连结不尽相同。 ①第一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柄。 ②第二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角。 ③第3~7肋借肋软骨与胸骨体相连。 ④第8~10肋借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 ⑤第11、12肋前端游离于腹肌之中,称浮肋。
在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分科方法很多,巨视解剖学,微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的组成 (一)细胞 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组织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 (三)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 (四)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按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 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统、神经系统、内分 泌系统。
最新版人体解剖图解
共十二章
第一章 绪论
一、人体的组成 二、常用解剖术语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及骨连结 第二节 骨骼肌
第三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消化管
第二节 消化腺
第四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二节 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第五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胱 第四节 尿道
第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2)胸椎特点: ①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 ②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
3)腰椎特点: ①椎体大。 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

解剖学基础第四章《运动系统—肌肉》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四章《运动系统—肌肉》PPT课件

(一)背肌
1.斜方肌
斜方肌
背阔肌
呈三角形,位于项部和 背部浅层,使肩胛骨向 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 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 使肩胛骨下降
瘫痪时,产生“塌肩”
2.背阔肌
斜方肌
背阔肌
面积最大的扁肌,呈三角形,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3.竖脊肌 :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
竖 脊 肌
维持身体直立,使脊柱后伸和头后仰
`
(二)胸肌
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肋间外肌,肋间内肌
胸小肌
胸大肌
前锯肌 肋间肌
(1)胸大肌
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 6 位肋软骨,止于肱骨的大结 节嵴,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屈,也可提躯干和提肋助呼吸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2)胸小肌
(三)肌的起止点、配布及作用
固定骨上的附着点--- 起点(定点) 拮抗肌 --------作用相反的肌 协同肌 --------功能相同的肌
移动骨上的附着点--- 止点(动点)
肌的命名法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止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方向:腹外斜肌,腹横肌
(四)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浅筋膜和深筋膜
股骨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血管、神经走行
深筋膜(固有筋膜)
肌间隔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形成肌间隔、腺体被膜和血管神经鞘
2.滑膜囊:多位于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骨面之间
关节面 (关节软骨)

01骨骼肌与运动

01骨骼肌与运动

1、兴奋-收缩耦联:
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三联体兴奋引
起Ca2+释放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解除位阻效应,横桥 与肌动蛋白结合。
2、横桥运动 ——肌丝滑行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二、防治
1、锻炼安排要合理。 2、局部热敷和涂擦药物。 3、牵伸肌肉、按摩、运动可减轻酸疼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适当服用维持肌肉结构的蛋白类营养补剂: 维生素E、C β-胡萝卜素、支链氨基酸、 谷氨酰胺、铜、锌、锰 等。
运动性肌肉痉挛
3、肌肉的舒张
肌膜电位复极化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肌浆[Ca2+]↓ Ca2+与肌钙蛋白解离 原肌凝蛋白复盖 横桥结合位点
骨骼肌舒张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分析
一、肌肉的收缩形式
缩短收缩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动收缩
拉长收缩
(一)缩短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大于外加阻力时,其长度缩短的收缩。
(二)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结构
接头前膜
接头间隙 接头后膜
2、传递过程
1.运动神经未稍去极化,膜对Ca++的通透性增高
2.Ca++进入接头前膜内,引起前膜释放N递质
3.N递质与终板膜结合,产生肌膜终板电位,然后 肌膜(接头后膜)兴奋
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源自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第二节骨骼肌

第二节骨骼肌
(三)躯干肌
1.背肌: 浅群:斜方肌和背阔肌; 深群:骶棘肌等 2.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外肌 3.膈肌 4.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四)四肢肌 1.上肢肌 (1)上肢带肌:三角肌 (2)上臂肌 前群:肱二头肌、肱肌; 后群:肱三头肌 (3)前臂肌:分前后两群 (4)手肌:位于手掌侧
(三)肌辅助装置
1.筋膜:分 皮下筋膜—浅筋膜(由疏松 结缔组织构成)位于真皮下
固有筋膜—深筋膜(由纤维 结缔组织构成)位于肌表面
2.滑液囊:肌腱与骨接触处 形成的密闭小囊
3.腱鞘:是套在肌腱外的双层 鞘管
(四)肌的命名
二、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况
(一)头肌:
分表情肌和咀嚼肌
(二)颈肌:
分颈浅肌群(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 肌群和颈深肌群。
当特杯饮水时,肘关节之所以能够屈到一特定的程度, 有赖于屈肌的适当收缩和伸肌的适应放松,它们在神 经系统支配调节下,彼此协调,相辅相成完这样准确 的动作.
身体各部肌群配布的多少与该部关节运动轴的多少 密切相关
如双轴的烧腕关节周围配布着屈,伸、收、展四组 肌;
三轴以上的关节除屈、伸、收、展肌外,还有排列 在垂直轴相对侧的旋内和旋外两组肌。与这些关节 有关的肌往往和两个以上的轴发生关系,能作两个 以上的动作,如前臂前内侧的尺侧腕屈肌能屈挠腕 关节,也能使挠腕关节内收,所以当屈腕时,它属 于屈肌组;当腕内收时,又属于收肌组。
(二)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骨骼肌一般附着于邻近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 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使两骨彼此位置移动 而产生关节的运动。
肌在运动中比较固定的一端称起点,活动较大的一端 称止点。但是起止点是相对的,随着运动情况的变化 往往可以相互转化。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二章骨骼肌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二章骨骼肌
外侧群——鱼际 内侧群——小鱼际 中间群——蚓状肌
骨间肌
36
(二) 下肢肌
阔筋膜张肌
髋肌、大腿肌、小腿 肌、足肌
1、髋 肌
(1)前群:3块肌
髂腰肌 腰大肌 髂肌 作用:使髋关节屈和旋外。
腰大肌 腰小肌 髂肌
37
(2)后群 臀肌,有7块
1.臀大肌 (肌注部位) 肌质丰厚,无重要血管、神 经经过,是临床肌注的常用 部位。(外上部位) 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 2.臀中肌 3.臀小肌 作用:二肌作用相同,使髋 关节外展和髋关节旋内。 4.梨状肌 (臀中肌下方) 作用:使髋关节外展和旋外。
两个口 腹股沟管深(腹)环 腹股沟管浅(皮下)环[腹外斜肌腱膜]
四个壁 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 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通行结构 男性 —精索 女性 —子宫圆韧带
腹股沟管深(腹)环
27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股沟 韧带 腹股沟 管浅(皮 下)环 腹横筋膜
参与吞咽运动
12
2、深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
肌与第1肋之间 的空隙,有锁骨 下动脉和臂丛通 过。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13
臂丛
前斜角肌 锁骨下动脉
三、躯干肌
背、胸、膈、腹、会阴肌
(一)背肌
1 .浅群
(1)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形态:一侧三角形,两侧斜方形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
·肋间内肌
作用:降肋助呼气。
19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三) 膈 为向上膨隆的扁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是两者的分界
中央部为腱膜称中心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