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高新区名单

国家级高新区名单
国家级高新区名单

2011年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名单

2011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 01 中关村科技园 0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03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04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05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06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07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08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09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0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 广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电谷 2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27 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 28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2 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3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5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6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0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 包头稀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6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7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8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9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2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3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54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7年1月8日新增) 55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6 南阳高新技术开发区(2010年9月26日新增) 57 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9月26日新增) 58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59 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60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1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9月26日新增)

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

何为高新区呢? 高新区时指: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的范围包括: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其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高新技术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补充和修订。 高新区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具备国家科委《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规定的条件。认定工作由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手续是,兴办者向开发区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核定后报省、市科委批准。高新技术产业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性政策。如享受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优惠,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领进口证,经批准可设立技术进出口公司,享受外贸经营权,可通过银行发行债券以筹集资金,基本建设投资可优先纳入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免购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可以自行制定产品试销价格或自行定价,可以对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仪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五年内企业交税收新增部分可用于开发区建设,安排劳动就业和招收职工时可得到优先考虑等,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优惠政策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也会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负责统筹管理及招商等。 高新区创业的历程 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 截至2010年,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量达到了69个,其中有13个是在2010年由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高新区鲜明的特色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普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要进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2012年最新国家级高新区名单

2012年最新国家级高新区名单(105家) 2012-10-09 | 分类:【城市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 2012年9月,17家省级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至此,国家级高新区总数达到105家。 按国务院批复时间排列 1988年 1家 1991年26家 1992年26家 1997年 1家 2007年 1家 2009年 2家 2010年26家 2011年 5家 2012年17家 1988年批复1家 1、中关村科技园 1991年批复26家 2、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3、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20、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批复26家 28、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3、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5、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6、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 40、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6、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7、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8、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9、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1、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52、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3、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批复1家 54、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07年批复1家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发表时间:2010-09-12 11:58:00 阅读次数:184 所属分类:新三板专题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如下: 中关村科技园区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州市科技园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湽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报告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报告一王树海? 2008年,国际经济形势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三全球消费需求出现萎缩,国际资本投资偏向保守,世界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三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导向为主的高新区也受到较大冲击,外商投资规模略有下降,产品出口难度开始加大,但是,从总体上看,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54个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在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千方百计寻找出路,大部分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营业总收入二上缴税收等经济指标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三 ?王树海,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统计处处长三 332

一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一)整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突破6万亿元,达到65985.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5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7%三据对高新区52632家企业的统计,2008年,年末从业人员达716.5万人;工业总产值52684.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实现50382.5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2507.0亿元;实现利润3304.2亿元,实现上缴税额达到3198.7亿元;进出口总额为3308.5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1293.3亿美元,出口创汇2015.2亿美元(见表1)三 表1一2008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单一一位企业 (家)工业总产值 (亿元)营业总收入 (亿元)工业增加值 (亿元)出口创汇 (亿美元)净利润 (亿元)上缴税额 (亿元) 北京184373805.111022.24一719.30207.35604.72503.96天津30711321.901736.78239.8441.75151.0298.28石家庄510648.74822.17175.094.8135.5233.55保定158390.39406.4280.7518.2034.1723.64太原846876.21949.07223.793.7235.0558.43包头559784.19762.27238.115.3215.2727.07沈阳825106.431300.34241.519.8578.1969.40大连18111146.131407.91315.4550.4767.1554.44鞍山443556.45644.09130.821.8929.9730.97长春8711608.961660.90327.431.1694.42142.30吉林712791.06830.45221.172.5528.1741.34哈尔滨4781051.311123.11202.205.2158.2955.98大庆390630.77658.96171.011.0732.7933.68上海8682790.813950.68635.14209.01197.38168.32南京2322354.752480.40276.8072.5930.7477.83常州9751007.231005.62227.3031.01055.3938.91无锡7162327.812351.38470.78173.47107.6364.75苏州7801845.341941.14480.99236.1687.7663.58杭州13251020.111444.34208.3044.5585.0080.31宁波327626.63848.26152.5838.2140.6330.38 432

国内各类国家级经济区域梳理2018-10-17

国内各类国家级经济区域梳理 自我国批准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大经济特区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众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区域,这些国家级经济区域在不同的时间点成立,具有不同的名称、级别和规模,同时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国家级经济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基于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创建了国家级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多种经济区域,下面对上述经济区域进行分类梳理。 一、国家级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其实质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经济特区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当前,国内有7大经济特区,具体名单如下: 二、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属于副省级行政单位,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各地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依据各自明确的发展定位,设立各自目标并逐步

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分布

2019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及分布情况分析 一、不同类型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分布情况 自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我国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国家级开发区有552家。 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审核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有552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最多,达到219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为156家和135家;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与其他类型则数量较少,分别为19家和23家。 1.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8年,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分布在30个省市(仅山西省暂未设立国家级经开区)。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河北、福建国家级经开区超10家。江苏最多,共计26家,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18年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0

强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8年,全国共有156家国家级高新区,分布在29个省市(仅山西省和西藏暂未设立国家级高新区)。其中,江苏、山东、广东三个地区的高新区数量最多,分别为17家、13家和12家,合计占比26.92%。

3.海关特殊监管区 2018年,全国共有135家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分布在27个省市(山西、青海、宁夏和西藏暂未设立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其中,江苏海关特殊监管区最多,共计21家。广东和上海排名第 4.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 5.其他类型园区 2018年,全国共有23家国家级其他类型园区,分布在12个省市。其中,福建国家级其他类型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关于升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政策及文件的清单

关于升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政策及文件的清单 1—关于请组织报送省级高新区的有关情况通知(国科高函【2010】17号);2—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2006】43号); 3—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发改外资【2013】2343号); 4—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13】70号);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发改外资【2005】1521号文);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委国科发明字061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 8—关于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9—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 10—关于加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11—关于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探索与思考(陈军); 12—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政府角色; 13—省级高新区升级情况介绍; 14—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二); 15—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程序及条件; 16—省级高新区升级需提供材料清单; 17—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18—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介绍; 19—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申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 20—烟台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申请过程全揭秘); 21—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情况汇报。

国家级高新区的申报程序和需提供的材料(简本)

国家级高新区的申报程序和需提供的材料 一、申报程序 申报流程图如下: 成立机构 ●市政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市科技局、发改局、住建局、国土局分别与省对口部门沟通,争取 支持 挂号工作 ●市政府向省政府行文提出相关请示 ●省政府转省科技厅征求发改委、住建厅、国土厅意见 ●省政府出文向国务院提出相关请示 编写申报材料 ●主汇报材料 ●发展战略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科技部、火炬中心要求的附件材料 汇报沟通 专家考察 ●专家评审意见 ●整改提升建议(高新司或火炬中心下发) ●整改提升方案/培育计划(高新区向高新司或火炬中心汇报) 整改提升 (6个月至1年) 复审确认 ●整改提升工作成绩显著,通过科技部复审 ●科技部上报,国务院组织科技、发改、国土、建设等部门联合审批 ●通过联合审批,挂牌,升级成功

二、省级高新区升级需提供材料清单 (一)、文件资料 1、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请示及有关情况的补充函。 2、高新区所在市政府设立高新区管委会的有关文件(包括机构性质、级别、职能、财政设立情况)。 3、高新区总体规划(简版)。 4、高新区所在省、市政府关于支持高新区创新环境建设和扶持高新区企业创新创业、金融支撑、人才引进、知识产权制度、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政策的措施文件。 5、开发区所在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国土资源部的对高新区升级用地情况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区依法依规用地情况;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确认,并附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汇总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表F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汇总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表G5)。 6、经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验收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 7、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高新区通过规划审核及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的确认说明。 8、省级高新区通过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发区审核的公告材料(附经依法批准的所在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图纸,在图纸明示高新区位置及四至边界)。 9、高新区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统计数据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名单按时间排列截至2015年底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名单 (按时间排列,截至2015年底) 1988年批复1家 1、中关村科技园 1991年批复26家 2、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3、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9、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20、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批复26家 28、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9、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3、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4、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5、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6、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7、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8、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9、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40、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1、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2、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4、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5、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6、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7、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8、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9、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0、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1、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52、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批复1家54、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07年批复1家 55、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9年批复2家 56、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7、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批复26家58、烟台高新技术开发区59、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1、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2、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3、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4、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5、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6、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7、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8、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9、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0、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1、蚌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2、景德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3、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4、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5、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6、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7、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8、绍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9、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0、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1、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2、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3、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批复5家84、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5、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6、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7、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8、益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批复17家89、吉林长春净月高新区90、浙江温州高新区91、湖南衡阳高新区92、四川乐山高新区93、福建莆田高新区94、山东泰安高新区95、河南新乡高新区96、云南玉溪高新区97、陕西榆林高新区98、辽宁本溪高新

加速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

加速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 【核心提示】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发区特别是各地的国家级高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已成为本地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是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孵化、辐射和引领带动的重要作用。另外,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较大影响,各项经济指标下滑。然而,高新区,尤其是国家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指标却呈现较高的增长。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得到一致认可,并能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大的科技引擎。因此,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汉市高新区作为国家级“中国?广汉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中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重装基地三大主体园区之一,已建成的全国最大的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食用油加工基地西南最大、医药产业基地全省县级区域聚集度第一;而且广汉市高新区位于“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经济带”中心地带,拥有“南融成都、北接德阳”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如此优越的经济地位和区位优势,使得广汉市高新区具有了发展国家级高新区的良好基础。 一、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广汉市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开发区顺利完成26.65平方公里扩区调位工作,通过省级高新区评审认定。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6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户。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1.6亿元,同比增长25.0%,销售收入434.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亿企业87家,实现利润33亿元,实现利税47亿元。 (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开发区先后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0多亿元,完成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近20平方公里,动迁农户8000户,建成城市化道路100多公里,铺设雨、污水管道170多公里,供电、供水、供气、邮电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300多公里。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2万吨白荡污水处理厂1个,形成以大新科技园、阳山科技工业园、出口加工区、高新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商贸服务配套区、高新区报关报检中心等比较完善的配套服务网络。 (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齐头并进,成为拉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形成了精密机械、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

国家级高新区名单145家

国家级高新区名单145家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 天津市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西省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省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市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建省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 申请过程全揭秘

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申请过程全揭秘 近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烟台高新区传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烟台高新区与其他12个省级高新区一同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至此,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高新区达到70个。 烟台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5月,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0家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高新区设立以来,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先导,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体制进行调整理顺,赋予其市级管理权限。次年3月,高新区举行“二次创业”启动仪式,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号角正式吹响。 为进一步推动高新区发展,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烟台高新区向国家科技部递交了升级国家级的申请。今年9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包括烟台高新区在内的全国13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至此,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高新区达到70个,其中省内国家级高新区达7家,分别位于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烟台、济宁。 目前,高新区围绕确立的产业重点,实施产业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和高校院所招大引强,先后引进了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拓普邦生物科技园、东方智能科技园、山东正元地理信息产业园、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目前,投资80亿元的科技中央商务区(CBD)、投资6亿元的拓普邦生物科技园、投资5亿元的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等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投资10亿元的东方智能科技园等项目也将于近期陆续开工。晋级“国家队”后,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还将落户烟台高新区,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 烟台高新区凭啥晋升“国家级”? 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奠定了高新区的根基 一年半?国家级?!9月26日,高新区正式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书写了国内高新区晋升“国家级”的耗时新纪录。在让人惊呼“高新速度”之时,也不禁产生疑问:一个单独设区不满两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对国内27家地级市高新区的竞争,何以脱颖而出并成功晋级? 昨日,YMG记者就高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前景、园区创业环境等各方因素,采访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对高新区晋升“国家级”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 特色产业符合“高新区发展方向” “高新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明显的区位优势,具备了‘国家级’的发展活力和升值潜力。”高新区科技与信息产业局局长李宝清受访时表示,高新区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大连遥相呼应,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高新区具备了开展国际经济与科技的交流合作的良好条件,“这是升级国家级的‘先天条件’”。

国家级开发区大对比13

融入长三角打造新平台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战略部署。随着杭州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和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逐步形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造新平台 激发集聚效应 结构水平优化 内资外资并重 保持稳步增长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战略部署。?随着杭州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去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和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逐步形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造新平台。

杭州开发区重视特色优势产业的培植和发展,通过建立新药港产业基地、机电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专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并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两港五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生物医药、食品饮料、防止化纤等主导产业,投产工业企业179家。 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微电子、移动通信、光电产品、笔记本电脑等产业基础。引进了摩托罗拉、三菱、东芝、台湾富士康、华宇电子、士兰集成电路、立昂电子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形成了年产手机3000万台、年产笔记本电脑240万台的生产能力。 医药工业已形成生物基因工程,天然药物及制剂、医疗器械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引进九源基因、美国眼力健、中肽、澳亚、康乐莱特、等一批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 汽车零部件及专用产业引进了精工、爱知专用车、中策橡胶、横滨轮胎、矢崎配件、仪表机电、世宝方向器等一批骨干企业。 家用电器工业引进了伊莱克斯、松下电器、等知名企业。轻工食品形成了食品饮料、纺织化纤、化妆品为主体的产业基础,

引进了娃哈哈、中萃食品、康师傅食品饮料、等全国著名企业。 电子通信行业、医药行业塑料橡胶行业及化学制品行业增长迅速,占全区总产值比重较大,推动全区工业结构水平逐步提升。电子通信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支柱地位凸现,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06亿元,同比增长57.6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0.96%,实现出口交货值68.45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区出口交货值的69.76%。塑料橡胶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48.07亿元、24.08亿元、11.78亿元,其合计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5.42%。这些行业和电子通信行业一起,推动工业结构水平的优化。 技术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推进技术结构逐步升级,开发区现有的22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态势迅猛,完成工业总产值140.95亿元,产值比重为42.69%。如在2003年新投产的工业项目中,企业规模最大的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2003年产值达到34.0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0.31%,并且带动东芝家电技术电子有限公司、东芝(杭州)有限公司等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笔记本电脑为中心的产业链。 引进外资取得新突破。2003年开发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3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发展分析(一)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发展分析(一) 开发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从世界范围来看,开发区一般可以分为自由港(含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3大类型。20世纪中叶以来,开发区在全球的蓬勃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重视。近20多来年,在改革开放政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中国陆续创建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开发区,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中国开发区的两种不同形态,它们交相辉映,在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主体结构、整体功能、宏观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异点。本文将以世界开发区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为背景,以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革为主线,从整体上对中国两类国家级开发区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进而提出两类开发区未来创新的总体设想和发展模式。 1世界开发区的历史演进 开发区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区域载体,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科学技术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开发区的历史演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孕育、生长、发展3个时期。 1.1孕育时期(16世纪以前) 开发区最早的历史发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的腓尼基。为了扩大贸易往来,善于航海和经商的腓尼基人,曾将其南部海港提尔及其北非殖民地迦太基划为特殊商业贸易地区,并为进出该地区的外国商船提供安全通行的保障,使其不受任何干涉和限制。这便是世界上开发区最初的萌芽和雏形。 1.2生长时期(16~20世纪中叶) 从16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中海沿岸的悄然兴起,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出现了以自由港为特征的开发区形态。世界上最早以自由港正式命名的开发区是1547年意大利创建的热那亚湾雷格亨(今里窝那)港。雷格亨自由港的创建,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开发区终于在世界诞生。17~18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1661年)、法国的马赛(1669年)、西班牙的直布罗陀(1705年)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辟建。 19世纪,丹麦的哥本哈根、葡萄牙的波尔图、德国的不来梅和汉堡(1882年)等城市先后被宣布为自由港或划出一部分地方为自由贸易区。 20世纪初,瑞士、希腊、瑞典等国相继设立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美国也从193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具有自由港特征的对外贸易区。1948年巴拿马辟建了科隆自由贸易区。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世纪中叶,全世界有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5个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它们大大促进了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 1.3发展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 从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世界范围相继出现了以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工业园区为特征的两种新型的开发区形态。 20世纪70年代,波及全球的石油危机以及随之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迫使许多出口加工区不得不寻求转型,一些条件较好的出口加工区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化,逐渐发展成为科学工业园区。 科学工业园区最早起源于美国。1951年斯坦福研究园的诞生,不仅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开创了世界各国建设科学工业园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历史先河。从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工业园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据有关

国家级高新区名单

国家级高新区名单 截止2013年,最新105家国家级高新区名单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保税区 国家级开发区│边境合作区 │出口加工区 │旅游度假区 ┖物流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 2012年9月,17家省级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至此,国家级高新区总数达到105家。 按国务院批复时间排列 1988年批复1家 1、中关村科技园 1991年批复26家 2、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3、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9、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20、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批复26家 28、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3、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5、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6、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 40、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6、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7、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8、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9、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1、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52、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3、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批复1家 54、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07年批复1家 55、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批复2家 56、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7、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批复26家 58、烟台高新技术开发区 59、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0、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1、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2、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3、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4、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5、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6、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9家国家高新区(按批复时间、地区分类)

按国务院批复时间排列 1988年1家、1991年26家、1992年26家、1997年1家、2007年1家、2009年2家、2010年26家、2011年5家、2012年17家、2013年9家,2015年14家 1988年批复1家 1、中关村科技园 1991年批复26家 2、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3、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9、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20、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批复26家 28、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3、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5、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6、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 40、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6、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7、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