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种植规程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种植卫生管理制度

绿色食品种植卫生管理制度

绿色食品种植卫生管理制度一、绿色食品种植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1、场地要求:绿色食品的种植场地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远离工业区和城市污染源,无废弃物、废水以及其它环境卫生问题。

土壤应该保持富饶、肥沃、适宜种植的特性,不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

2、种子、苗木要求:种植使用的种子、苗木应该是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质的农作物品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

3、施肥、施药和用药要求:施肥、施药和用药应该遵循农业生产上的标准和规定,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和激素的,能够保障产出的产品无残留有机合成物质。

4、灌溉要求:灌溉水应该是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不含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5、采收、加工和保存要求:采收的绿色食品应该遵照标准的工艺和方法进行,加工的过程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和规定,保存的环境需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无异味。

6、追溯体系要求:每一批次的绿色食品都应该有追溯体系,能够将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确保有记录,对产品进行追踪。

7、认证和标志要求:绿色食品的产出需要通过相关机构的认证和标志,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二、绿色食品种植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和健全绿色食品种植卫生管理制度。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生产、加工标准和规定,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

对种植场地、种子、施肥、灌溉、采收、加工等环节进行审核,合格的才能参与绿色食品的生产。

3、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

对种植环境、农作物、产品和相关的环节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达到符合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4、健全追溯体系。

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对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和追溯能力。

5、宣传和教育。

对种植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加强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了解绿色食品的好处和重要性。

6、认证和标志。

对通过审核的绿色食品进行认证和标志,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三、绿色食品种植卫生管理制度的意义1、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技术规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辣椒种植技术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昱恒农业公司达到绿色食品辣椒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昱恒农业公司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NY/T 393-201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13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三、产地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NY/T 391-2013?)。

四、生产技术管理1、立地条件选择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没有工业厂矿污染的地块,作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土壤条件前茬为非茄果类蔬菜作物,土壤耕作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中有效氮、磷、钾的含量水平高,有益微生物菌群丰富、活跃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棕壤土。

3、品种选用当地多年筛选的优良品种。

4、基地管理4.1生产基地标明了地理位置图,每块地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以提供辣椒生产活的溯源记录。

4.2隔离防护基地周围建立了隔离网、隔离带等,以保护基地,防止外源污染。

4.3整地施肥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并常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压低有害生物基数。

整地要求达到深、平、细、净、墒。

深翻土壤25cm以上,使用机械耕翻,避免土壤板结,维持土壤结构。

4.4开沟起垄采用起垄栽培,以利于灌溉和管理。

开沟起垄标准:土碎、面光、沟净、顺畅。

单行或双行栽培,单行栽培时,行距50-60cm,穴距35-40 cm;双行栽植时,大行行距70-80 cm,小行行距45-55 cm,穴距25-35 cm。

4.5基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播前结合耕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500kg,氮磷钾复合肥40kg,施用的厩肥和土杂肥等有机肥经过充分的沤制和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

4.6育苗与定植4.7种子质量标准中2级以上要求。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黑豆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黑豆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黑豆种植操作规程为了保证所生产的黑豆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达到优质、安全、营养的目的,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一、茬口选择选择正茬,杜绝重茬,避免迎茬。

二、选用和种子处理1、品种选用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用熟期适宜、优质、抗逆性强,特别要选用抗病毒病、灰斑病、线虫病的高产优良品种。

2、种子精选种子播种前要做到精选,剔除病残粒、虫食粒、杂质等。

种子质量达国家一级种子标准,即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85%以上。

3、种子处理播种用种子在阳光下照射8-10小时,达到杀菌的作用。

三、整地与播种1、除尽茬子,起垄播种。

2、地温稳定通过8℃时开始播种,春播在5月5日~5月10日进行。

3、播种方法:等距精量点播,做到种肥分离,下种均匀一致,覆土3~5cm,播后镇压。

4、种植密度每亩播种量3.5kg~4kg。

条播,株距11cm。

每亩保苗约1.5万株。

四、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在真叶展开后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定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

2、铲趟除草:当豆苗拱土显行后,进行铲前深松“趟一犁”,以灭草、活土和提高地温。

在整个生产期间,于黑豆封垄前进行2、3次铲趟,秋后人工拨一遍大草。

3、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施1500kg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硫酸钾复合肥5kg。

初茬期追施尿素5kg,结合趟地培土掩埋。

4、病虫害防治首先是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如果发生病虫害,我地一般是在7月~8月份发现大豆食心虫时,如果发生每亩放置赤眼蜂卵卡2片~3片,防治食心虫。

防治效果不理想时可用4.5%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喷雾。

五、收获待叶落,秆、荚变褐黄色,豆粒归圆时为收获适期。

要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堆放、单脱粒,确保绿色食品黑豆与普通黑豆不混杂。

六、其他绿色食品黑豆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绿色食品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河南农业2022年第13期绿色食品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规程息县农业农村局 胡国富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一、范围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的基本环境条件、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原则、品种利用和栽培控制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的种植。

二、产地环境条件产地周围3 km 以内,主导风向5 km 以内没有工矿污染源;农田土壤、灌溉用水、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2021的规定;产地内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早涝保收;稻田耕作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土壤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三、生产技术(一)茬口安排前茬油菜(小麦)收获后,移栽中稻,即油(麦)—稻1年2熟制,轮作换茬采用水稻前茬油菜与小麦轮作。

(二)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的迟熟珍珠糯。

(三)规程要求1.苗床要求。

根据现有的条件选择机械插秧塑盘育秧,播种量常规稻为每盘90~110 g。

2.秧田耕整与施肥。

依据茬口类型,空闲田适当提早翻耕或旋耕,以耕作灭茬除草为主;前茬为油菜、小麦、双季早稻茬的田块,在机械收获时同步秸秆粉碎还田,并添加秸秆腐熟剂及时耕旋,适当施用少量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

提倡一年深翻耕、二年旋耕,旋翻结合、加深耕层。

实行旱耕旱整,适时泡田耙平,田面高度差≤3 cm,结合整地每667 m 2苗床施800~1 000 kg 腐熟的农家肥做底肥。

3.播种期。

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迟不迟于5月15日。

4.肥水管理。

一是水分管理。

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下雨天平沟水,3叶期后半寸水。

二是肥料管 理。

大田深耕2遍时每667 m 2施有机无机混合肥料(17-17-17),用量20 kg。

(四)大田准备前茬油菜(小麦)收获后,应及时耕整,达到田平、草净。

(五)移栽1.移栽期。

5月上中旬移栽机插、秧龄不超过35 d。

2.移栽密度。

实行宽行窄株栽培,一般株行距13.3 cm×30 cm 或13.3 cm×26.7 cm,每667 m 2大田移栽1.67万~1.88万穴,基本苗(茎、蘖苗)5万~7万。

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种植操作规程

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种植操作规程

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种植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香生产的名词术语、环境产地条件、原料使用条件、栽培香菇的工艺流程及出菇管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三、生产条件要求1.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2.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1)茬口安排结合我县环境条件,我合作社采用春茬栽培,气温在8℃以上的早春季节,播种期为3月中旬。

(2)品种选择及菌种选择①品种选择根据香菇出菇温度和栽培季节的不同,我合作社选择耐高温出菇的兴香1号品种。

②菌种选择选用菌种时要求不退化,不混杂,从外观看菌丝洁白、绒毛状,生长致密、均匀、健壮、无污染的适龄品种。

(3)香菇菇棚的建造根据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我合作社选择建造棚室作菇房,采用一场两用,即是菌丝培养室又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出菇室。

菇房棚高3.0m,棚内培养架采用木杆、竹杆分层搭设,架高2.0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m~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0.8m~道。

(4)栽培工艺流程培养料的配制一装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管理一越夏管理一出菇管理一采收①培养料配制培养料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

培养料配方:木屑78%,麦麸17%,玉米面3%,石膏1%,糖1%,将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搅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原料的干湿,使含水量达55%,以手握紧成团,渗水不滴下,手松料微散为宜。

②装袋灭菌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料,规格为折径20cm,厚0.04em,长40cm。

装袋前先用绳折扎袋口一端,以不漏气为准,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松紧度适中,扎紧另一端袋口。

装袋与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刺破菌袋引起杂菌污染。

绿色食品玉米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玉米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玉米种植规程徐州市康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玉米种植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玉米生产的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本规程适用于我县绿色食品玉米生产。

2 种子及其处理2.1 品种选择选用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优良品种。

2.2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

2.3 种子处理试芽~播前15天进行发芽试验。

3 选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4 施肥每亩施用腐熟得畜禽粪有机肥4000公斤~播种前一次施入。

5 播种5.1 播期在6月上旬麦收后根据墒情及时播种。

5.2 播深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5.3播量人工播种~每埯2-3粒种子~并施带种肥磷酸二铵2.5千克/亩。

6 田间管理6.1 前期管理6.1.1 查田。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补种用种或预备苗。

6.1.2 补栽。

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

6.1.3 铲前深松趟地。

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

6.1.4 定苗。

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6.2 中期管理6.2.1 铲趟~头遍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

6.2.2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室玉米螟~7月初发生初期用人工手捏捕杀,7月中旬发生量大~平均100株玉米有虫150头时进行防治。

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用量20ml拌毒土灌心叶防治一次。

6.2.3 追肥5-6叶期追碳酸氢铵30千克/亩,拔节期追硫酸钾10公斤/亩,抽穗期追施过磷酸钙40千克/亩,追肥部位离植株8-12 cm ~深度10-15 cm 。

绿色食品桑葚种植规程标准

绿色食品桑葚种植规程标准

绿色食品桑葚种植规程标准绿色食品桑葚种植规程标准包括以下步骤:1.立地条件:桑葚适应性强,无论栽植在黄绵土、沙壤土或壤土上都能健康生长。

水肥、光照越好产量越高,一般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均可利用栽培。

2.品种选择:桑葚以鲜食为主,宜栽无籽大十和红果2号。

以加工桑果汁为目的,宜选用红果1号、红果2果、8632等。

无论栽哪个品种都必须配置5~10%的授粉树。

3.栽植密度:桑葚品种不同栽植密度也不相同,无籽大十的枝条较软、树形松散,每亩370株左右。

其他品种枝条直立、树形紧凑,栽植密度相对可大些。

4.适时定植:桑葚在秋末落叶后至第二年开春发芽前为栽培时期,整平土地,施入土杂肥和磷肥,将结果树与授粉树合理搭配布局,栽后要浇足定根水。

5.合理修剪:桑葚于开春发芽前距地面40厘米高处平剪,6月初对生长健壮的枝条留15~20厘米平剪,采果后要对桑树定形修剪,每株选留3~4个粗壮枝成为支干。

6.科学施肥:桑葚施肥以满足树体生长和果实良好发育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为标准,施肥的原则是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夏伐抽芽肥为主,其他为辅,N、P、K要适当搭配。

7.病虫害防治:为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定期检查桑葚园,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同时要保持桑葚园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采收和储存:桑葚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过度成熟导致果实腐烂。

采收后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以上是绿色食品桑葚种植规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实际种植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达到绿色食品番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项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于朝阳天宁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绿色食品番茄的生产、栽培及田间管理。

二、规范性应用领域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655-2021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1055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三、要求3.1产地环境挑选空气清新、地下水质清澈、土壤富饶未受到污染,并靠近工业区,农业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合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建议。

3.2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茬口精心安排:一年一茬,每年7月下旬耕作,9月中旬幼苗,下一年1月中旬已经开始播种,下一年6月拉秧。

品种选择:番茄选择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优抗98、瑞特粉娜、奥菲、贝利、新百利等。

3.3培育壮苗采用基质工厂化育苗,苗龄30-35天左右。

耕作前,先用室温水预浸种子2~3小时后换水反反复复洗涤把种皮粘液晒干年才,然后将种子放入纱布袋放进100℃水中泡5-10秒钟,并不断搅乱,然后立即迁入冷水中加热,反反复复3-5次。

由于相同品种的耐磨力相同,事先必须展开试验,以免影响发芽率。

处置回去后用整洁烫毛巾裹至恒温箱丫蕊,内要12小时擦拭用30℃温水淋湿毛巾一次,并使之熔化光滑,以利幼苗齐壮,种子阴之木即可收割。

壮苗标准:子叶完整、茎杆粗壮、叶片深绿、无病斑、无虫害、节间短、株高在16-18cm、5-6片叶、根系布满基质,可以移栽。

3.4栽植:栽植前,将棚内作物彻底清除,广施有机肥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15kg。

裂稃土壤,高温闷棚10-15天后,按大行距80cm、大行距50cm起至垅,垄高15-20cm,株距40cm,行距40-45cm,密度为每棚3000-3200株。

下午3点后已经开始幼苗,幼苗后浇足幼苗水,覆膜,使用遮阳网遮阴,遮挡时间长短以当时光照高低而的定,推动快速出现新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XXXX 县XXXX 专业合作社
黄皮辣椒种植技术规程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育苗
在25鸡粪上覆降低一般苗龄33.1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吨,饼肥0.8吨。

3.2定植与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温室大行距70cm 、小行距60cm 、株距35cm ,亩定植2880~3000株。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密闭温室提高地温,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0℃,缓苗后,昼夜温度降低5℃,加大通风。

4田间管理
4.1采收前管理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农家肥100kg,并浇小水。

然后松土促根控秧。

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

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打杈、疏枝。

4.2收获期管理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

门椒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

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农家肥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
5
按照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

6、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辣椒产品成熟度分批及时采收。

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XXXX县XXXX专业合作社
美人辣椒种植技术规程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美人辣椒品种。

2育苗
2.1种子选择
根据种植季节和方式,选择使用未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

杜绝使
在25
鸡粪
上覆
降低
一般苗龄
3
3.1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吨,饼肥0.8吨。

3.2定植与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温室大行距70cm、小行距60cm、株距35cm,亩定植2880~3000株。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密闭温室提高地温,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0℃,缓苗后,昼夜温度降低5℃,加大通风。

4田间管理
4.1采收前管理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农家肥100kg,并浇小水。

然后松土促根控秧。

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

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打杈、疏枝。

4.2收获期管理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

门椒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

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农家肥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
5
按照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

6、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辣椒产品成熟度分批及时采收。

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XXXX县XXXX专业合作社
苦瓜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我县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本规程适用于我县绿色食品黄瓜保护地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一般矢高3m~3.5m,跨度7m~8m,长度50m~70m。

4.3塑料棚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

棚室规格:
塑料小棚:矢高0.6m~1m,跨度1m~3m,长度不限。

塑料中棚:矢高1.5m~2m,跨度4m~6m,长度30m~50m。

塑料大棚:矢高2m~3m,跨度6m~9m,长度40m~60m。

4.4冬春茬栽培
指在9月中、下旬育苗,次年1月初上市的茬口。

4.5早春栽培
5.
℃后
85%
,尿素
30cm~40cm,土肥充分拌匀,后将余下的30%施于定植行内,也可一次性基施。

施肥深翻(30cm~40cm)后,耧耙整平地面,然后做成宽100cm,高15cm~20cm高畦。

畦面中间留10cm~15cm的“V”型水沟,沟一头稍高,以备膜下暗灌,整个垄面覆盖地膜。

5.2.3扣棚
扣棚应在定植前7d~10d结束。

5.3定植
5.3.1定植适期
达壮苗标准即可定植。

越冬栽培的苦瓜宜于9月底定植,此时定植可在春节前后上市。

5.3.2定植方法、密度
”型
光,℃~32
白天
低于82℃,
℃~30℃,夜间12℃~14℃。

4月份以后,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可在温室前上部或棚两侧昼夜通风。

使棚(室)内温度不超过30℃。

一般棚(室)内温度达30℃时开始通风。

5.4.2光照管理
合理安排揭盖草帘时间,尽量早揭帘晚盖帘,揭帘后扫除棚膜表面灰尘、草屑;雨雪天应进行人工补光;选择流滴性、消雾性好,透光率高的
薄膜材料。

5.4.3肥水管理
10月底11月初,定植后至活株时,浇一次腐熟的稀粪水每亩1000kg;缓苗后至初花期不发生旱情不浇水;坐果初期至盛期,每5d~10d浇一次水。

浇水均应坚持膜下暗灌或滴灌,不能大水漫灌。

苦瓜坐瓜前不追肥,根瓜坐住后结合浇水每666.7m2施硫酸钾10kg,过磷酸钙10kg。

型绑
6
6.3物理防治
一般使用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糖醋液、杀虫板、杀虫灯等方法灭杀害虫。

?
6.4化学防治
按照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

7. 采收
根瓜要及时采收。

瓜秧生长旺盛,叶大茎粗可迟收,反之瓜秧长势弱的应尽早采收,以利其它瓜生长。

XXXX县XXXX专业合作社
青皮荷兰豆种植操作规程
1、产地环境条件
指影响荷兰豆生长和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土壤等自然条件。

产地要
5
15—20—20厘米。

6、施足底肥
结合整地,在种植沟内每亩施腐熟细碎农家肥2000—3000千克、复合肥(12:12:18)4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0:10:10)40千克、硫酸钾8—10千克、多元素硼肥2—3千克作底肥,施肥用8—10厘米厚的细土将肥盖严。

7、播种
未进行药剂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每10千克种子用100克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拌种后晒1天即可播种。

南非中荚豆株距15厘米,四川大荚豆株距4—5厘米。

播种深2—3厘米,也可先将种子摆好,再用细土覆盖2—3厘米。

每穴播2—3粒,每条种植沟内种1行。

8、中耕除草、培土
后55
提苗
25
0.3%
11、及时搭架
豆苗长至10—15厘米时搭架,及时引豆上架。

烤烟田可用烟杆做立柱,水稻田墒面两头和中间用木杆和竹子作立柱,其余部分用细竹竿支撑,架材高度1.5米。

横梁用竹竿和细铁丝与立柱捆扎牢固,再用缝纫机线从横梁至豆苗根部来回缠绕,线段松紧适度。

12、病虫害防治病虫草害管理
精心整理
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应用生物技术,实行倒茬轮作,加强肥水管理,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保持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

12.1农业措施
结合间作、中耕除草等管理措施,及时销毁病虫枝叶及容易滋生病虫的杂草等寄生体。

12.2生物防治
按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