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脑电图解读
脑电图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全

负相
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差= 脑电波
*
位相—极性 负相波(阴性、向上) 正相波(阳性、向下) 同步或同时相 位相倒置(慢波) 针锋相对(尖波)
只有在双极导联出现
双极导联原理图
*
慢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快波
0
1秒.
Delta
Theta
Alpha
Beta
Alpha
频率--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秒内重复出现的次数---赫兹
*
Lennox-Gastaut 综合征
*
左上图:发作间期,暴发抑制图形
右下图:痉挛发作,EEG广泛性慢波弥漫性电压抑制(最下方可见痉挛发作的肌电活动特征)
大田原综合征
爆发波持续1-3秒,包含高波幅(150-300μV)慢波, 抑制阶段持续约3-4秒。
脑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
脑电图在诊断多种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
癫痫 脑卒中 肿瘤 感染 退化性疾病 昏迷
*
帮助鉴别发作性质:癫痫性或非癫痫性发作 帮助诊断癫痫发作类型和癫痫综合征 了解发作的起源和传播过程 有助于判断治疗反应,作为减药、停药的参考
*
记录到癫痫样放电不一定都诊断为癫痫 少数正常人也存在癫痫样放电 脑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癫痫 放电部位隐蔽,头皮EEG记录不到 异常放电稀少,在有限的记录时间内未能捕捉到 癫痫样放电的频度与临床发作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 有些发作频繁而间期放电稀少(如某些额叶癫痫) 有些间期大量放电而发作不频繁(如儿童良性癫痫) 对各种不典型脑电图表现需要仔细甄别 正常或良性变异型图形与癫痫样放电的鉴别 不典型的癫痫样异常的识别
*
提高癫痫EEG阳性率的方法 延长记录时间(长程EEG监测) 增加记录电极数目 增加特殊位置的电极(如蝶骨电极等) 诱发试验 睡眠诱发 过度换气诱发 节律性闪光刺激诱发 减停抗癫痫药物诱发(仅用于癫痫外科术前评估)
脑电图简介与临床应用

脑电图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脑电图对脑部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故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而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实验检查或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
脑电图- 概述脑电图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脑电图对脑部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故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而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实验检查或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
脑电图主要用于用于颅内器质性病变如癫痫、脑炎、脑血管疾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的检查。
脑电图极易受各种因素干扰,应注意识别和排除。
脑电图- 检查目的1.癫痫:脑电图对癫痫诊断价值最大,可以帮助确定诊断和分型,判断预后和分析疗效;脑电图2.脑外伤:普通检查难以确定的轻微损伤脑电图可能发现异常;3.对诊断脑肿瘤或损伤有一定帮助;4.判断脑部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特别对判断是精神病还是脑炎等其他疾病造成的精神症状很有价值,还能区别癔病,诈病或者是真正有脑部疾病;5.用于生物反馈治疗。
脑电图- 检查前准备1.头发洗净,不要搽油,以免影响检查;2.饱餐,以防低血糖影响结果;3.检查前3天停用各种药物,不能停药者要说明药名、剂量和用法,以便医生参考。
脑电图- 注意事项1.检查时精神不要紧张,头皮上安放接收电极,不是通电;2.全身肌肉放松以免肌电受干扰;3.按医生要求,睁眼、闭目或过度呼吸。
英国医生理查德·卡顿在1875年首先在动物身上观察到了脑电波。
由于受到威廉·艾因特霍芬心电图获得成功的鼓舞,汉斯·贝格尔决定用弦线电流计来测定大脑的电活动。
在彩色扫描所显示的电波。
红色和黄色表示脑电活跃,而蓝色则表示不活跃。
三分钟带你认识脑电图

三分钟带你认识脑电图
基本脑电图的波形
在正常情况下,脑电图的基本波形有α波、β波、θ波、δ波4种
α波:频率为8~13Hz,波幅为20~100LV,在成年人清醒、安静、闭眼时出现,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
即消失转而出现β波,这一现象称为α波阻断(a-block)。
此时被试者再安静闭眼,则α波又重现。
β波:频率为14~30Hz,波幅为5~20uV,当受试者睁眼视物或接受其他刺激时出现,是大脑皮层处于紧张激动状态的标志。
θ波:频率为4~7Hz,波幅为100~150uV,在成人困倦时可以出现。
在幼儿时期,脑电波频率比成人慢,常见到θ波,青春期开始时才出现成人型心波。
δ波:频率为0.5~3Hz,波幅为20~200uV。
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没有δ波,但在睡眠期间、极度疲劳或麻醉时可出现。
在婴儿时期,脑电频率比幼儿更慢,常可见到δ波。
一般认为,高振幅的慢波(θ波或δ波)可能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脑电波随大脑皮层活动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当有许多皮层
癫痛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等)的患者可出现异常的高频高幅脑电波,或在高频高幅波后跟随一个慢波的综合波形。
临床上可根据脑电波的改变特征,帮助诊断癫痛或探索肿瘤所在的部位。
脑电波的形成机制
脑电波是由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
锥体细胞在皮层排列整齐,其顶树突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皮层表面,因此其同步电活动易总和而形成强大电场,从而改变皮层表面电位。
大量皮层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可能与丘脑非特异投射核的同步化EPSP和IPSP交替出现有关。
临床脑电图解读[深度分析]
![临床脑电图解读[深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cd7141fad6195f312ba69d.png)
22
为O1与T3,O2与T4中点.
详尽讲解
14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15
脑电图 EEG
• 位相关系 两个导程的描记中其波幅间的时间关系可 产生位相差,如两个导程的波幅同时由基 线向上或向下偏转而位相差等于0度时,称 同位相或同步,反之产生位相差称不同位相 或不同步。如两个导程的波同时向基线相 反的方向偏转,位相差等于180度时,称位 相倒转
癫痫
脑卒中 肿瘤 感染 退化性疾病 昏迷 脑死亡
详尽讲解
5
脑电图的适应证(一)
• 1.脑死亡的判定; • 2.睡眠障碍的诊断与监测; • 3.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及危重病人监测; •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现代心脑血管
外科手术以及介入的监测; • 5. 麻醉的监测,控制麻醉的深度; • 6.缺氧性脑病以及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观察;
10%,左枕点(O1)右枕点(O2)分别为Oz
(4)其他:左右额点(F3,F4)分别为FP1 和C3,FP2和C4中点,或Fz与F7与F8 之间.左右顶点(P3,P4)分别为C3与O1,
C4和O2,或Pz与T5与T6之间
左右10%距离,左右颞前点(F7,F8)为FP1
与T3,FP2与T4中点,左右颞后点(T5,T6) 详尽讲解
后20%额正中点(Fz), Fz后20%中央中点 (T4)分别为A1和A2上10%,左中央点(C3
(Cz), Cz后20%顶中点(Pz), Pz后20%Oz ) 、右中央点(C4)为Cz与T3、T4的中点
详尽讲解
21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10%
Pg1
Pg2
20%
Nasion
Fp1
Fp2
F7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α波泛化
正常成人睡眠期脑电图
1期睡眠(思睡期) α波逐渐解体,慢波渐增多, 双侧顶部出现顶尖波。
2期睡眠(浅睡期)
睡眠纺锤波(14Hz左右)与K复合波显 著,可见低幅θ波、δ波。
3期睡眠(中度睡眠期) 4期睡眠(深睡眠期) 2Hz以下、波幅在75μV以上的慢波 增多。纺锤波时出现,时不出现。
异常脑电主要波形
尖波:时限为1/14~1/5s(80~300ms),
波幅高而尖锐,区别于背景脑电。
棘波:时限为1/50~1/14 s(20~80ms),
波幅高而尖锐,区别于背景脑电。 向上的波峰为负相,向下的波峰为正相。
多棘波:连续出现2个以上的棘波。
棘慢波:在棘波之后跟随一个300ms
鼻咽电极
鼓膜电极
脑电图判读
脑波的分类
慢波 α波 快波
0.5~3Hz(不足4Hz)→δ波 4~7Hz(不足8Hz)→ θ波
8~13Hz 不足14Hz
14~17Hz(不足18Hz)→中间快波 18~34Hz(不足35Hz)→β波 35Hz~ →γ波
正常脑电图要求
• 滤波:0.5-100Hz
• 走纸速度:每秒3cm • 位相:脑电波各部分之间的时间关系。
鼻根点
Fp1
Ppz
Fp2
F7
F3
Fz
F4
F8
20% 20%
T3
20%
C4
10%
T4
A1
C3
Cz
20%
T5 P3 O1 Pz P4 O2 T6
A2
Oz
枕外粗隆点
脑电图(图谱)

第十九页,共64页。
脑电图的适应证
•癫痫 •各种类型的意识障碍 •颅内占位性病变 •代谢性疾病 •颅脑外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血管病,脱髓鞘病变 •其他神经体统疾患
第二十页,共64页。
成人异常脑电图的判定
• 基本波率为8CPS及8CPS以下或14CPS以上的快节律 • 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的慢波混入
第三十五页,共64页。
• 肌电伪差
第三十六页,共64页。
•电极伪差
• 动作伪差:描图中患儿抽泣,脑电图呈现类似癫痫样放电的尖样波。技术员对于记录同时动作的描述能够帮助 鉴别。
第三十七页,共64页。
• 眼动伪差:眼球旋转时角膜和视网膜之间电场的极性发生改变所致, 可在额部导联引起节律性活动。技 术人员应认识到这种与额颞慢活动相似的伪差。
第四部分癫痫癫痫是一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丨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脑部疾病eeg能提示癫痫収作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以及癫痫源的定位还有助于判断治疗反应作为减药停药的参考癫痫包括40余丧癫痫综合征大多数的癫痫综合征都有着相对特异的脑电图表现全面性癫痫综合征依据脑电图特征以及収作表现収作起源于双侧大脑半球按照病因的丌同可以划分为特収性症状性和隐源性可能为症状性全面性癫痫3cps是一丧具有重要意义的脑电图诊断依据低于3cps的収放频率提示lg综合征3cps収放频率提示失神而高于3cps収放频率的则提示肌阵挛仅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収作的特収性全面性癫痫等儿童失神癫痫
第二十三页,共64页。
第二部分 正常脑电图
第二十四页,共64页。
正常脑电图包括下面几个要素: • 是否符合本年龄段的特征 • 是否符合特定生理状态的特征(清醒、睡眠) • 是否符合一定条件下的脑电图特征(各种诱发
《临床脑电图学 第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节 脂类代谢 异常
第四节 氨基酸和 有机酸代谢异常
第五节 神经皮肤 综合征
第六节 染色体病
第七节 其他神经 系统遗传代谢病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先天性皮 质发育畸形
第二节 局部皮质 发育不良
第三节 低度发育 性肿瘤
参考文献
第一节 缺血 1
性脑血管病
2
第二节 出血 性脑血管病
3
第三节 其他 脑血管病
04
第四节 婴 幼儿期遗传 性癫痫
06
第六节 儿 童期ESES 相关的癫痫 性脑病
05
第五节 儿 童期特发性 局灶性癫痫
第七节 儿童 及青少年期特
1
发性全面性癫
痫
第八节 反射 2
性发作和反射 性癫痫
3
第九节 非年 龄相关的遗传
性或家族性癫
痫
4 第十节 与外
科治疗相关的 癫痫
5
参考文献
01
第一节 癫 痫监测单元
3 第三节 其他
系统疾病引起 的代谢性脑病
4 第四节 中毒
性脑病
5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脑死亡
第一节 昏迷的 脑电图
参考文献
第一节 新生儿脑 电图的记录方法
第二节 与发育相 关的新生儿脑电 图
第三节 意义不确 定的新生儿脑电 图
第四节 新生儿脑 电图的发育过程
第五节 异常新生 儿脑电图
第六节 新生儿发 作
第一节 脑电 1
信号记录技术
第二节 个体 2
神经细胞电活 动
3 第三节 组织
结构相关的脑 电活动
4 第四节 脑节
律的形成和调 控
5
参考文献
第一节 脑电放大 器的基本性能
临床脑电图解读课件

C4 T4
A2
Left
Right
P3 Pz P4
T5
T6
O1
O2
Inion
临床脑电图解读
不同导联的脑电信号
单极
平均
诱发
临床脑电图解读
双极
连接病人
放置电极前首先清洁皮肤 使用导电膏用于表面电极的安放
Pg1
Pg2
Nasion
Fp1
Fp2
Fp2
F7
F3
Fz
F4
F8
F4
A1
T3
C3
Cz
C4
T4
A2C4
Left
临床脑电图解读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的对称性:两侧大脑半球的α节律的频率,在任何时候都
是相同的,轻微差异也应怀疑异常,较低一侧一般是异常部位.波 幅在枕部双侧差异不超过50%,其他部位不超过20%
• α波的时相关系:一般说来,α节律在两侧半球同时 出现和消失,但每个α波在不同的区域常不同步.
频率波段
Beta Alpha Alpha Theta
Delta
快波
慢波
临床脑电图解读
1秒.
14
Beta
+
13
Alpha
8
7
Theta
4
3
Delta
0
脑电图 EEG
• 波幅:
波幅又名振幅或电压,代表脑部电位活动的大小,系指波 顶到波底的垂直高度,用微伏(μV)表示。 低波幅<25μv 中波幅25μv~75 μv 高波幅>75μv 仅指成人,各书描述不一致
地线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频率、波幅、波形、部位、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联连接方式
• 参考电极导联法(单极导联) • 双极导联法(纵连和横连、三角、四角) • 平衡式非头部参考电极 • 平均参考电极 • 发生源导联法
参考电极导联法(单极导联)
18导联
16导联
• FP1-A1 • FP2-A2 • F3-A1 • F4-A2 • C3-A1 • C4-A2 • P3-A1 • P4-A2 • O1-A1 • O2-A2 • F7-A1 • F8-A2 • T3-A1 • T4-A2 • T5-A1 • T6-A2 • Pz-A2 • Cz-A2
Beta Alpha Alpha Theta
Delta
频率波段
快波
慢波
1秒.
14
Beta
+
13
Alpha
8
7
Theta
4
3
Delta
0
脑电图 EEG
• 波幅:
波幅又名振幅或电压,代表脑部电位 活动的大小,系指波顶到波底的垂直高度, 用微伏(μV)表示。 低波幅<25μv 中波幅25μv~75 μv 高波幅>75μv 仅指成人,各书描述不一致
脑电图记录与导联连接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 FP1左额极 • FP2右额极 • F3左额 • F4右额 • C3左中央 • C4右中央 • P3左顶 • P4右顶 • O1左枕 • O2右枕 • A1左耳垂 • A2右耳垂
• F7左前颞 • F8右前颞 • T3左中颞 • T4右中颞 • T5左后颞 • T6右后颞 • FPz额极中线点 • Fz额中线点 • Cz中央中线点 • Oz顶中线点 • Pz枕中线点
• 8.代谢中毒性脑病(如酒精中毒)以及一些全身 疾病的并发症的观察与评价;
• 9.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癫痫手术治疗前的定 位;对抗癫痫药物效果的评价;停服抗癫痫药物 的指标;
• 10.用于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 11.其他脑功能减退的疾病;
脑电图诊断系统分类
脑电图 诊断系统
常规脑电图
特殊电极 脑电图
(2)冠状线:左右耳前点(A1和A2)通过Cz 点,全长100%,左颞中点(T3)和右颞中点 (T4)分别为A1和A2上10%,左中央点(C3 ) 、右中央点(C4)为Cz与T3、T4的中点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10%
20%
Nasion
Fp1
Fp2
F7
Fz
F8
20%
A1
A2
T3 C3 Cz
C4 T4
脑电图 EEG
脑波按照频率可分为以下几种: α波:频率8~13c/s即8~13Hz。 β波:频率超过13c/s,通常为14~30c/s。 θ波:频率4至不足8c/s,通常为4~7c/s。 δ波:频率不足4c/s或周期超过250毫秒。 β波因频率高于α波又称快波,θ波及δ波 频率低于α波统称慢波。
脑电图监测 脑电地形图
头皮电极 诱发脑电图
皮层或深部电极 鼻咽或蝶骨电极
睡眠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数字地形图 彩色地形图
脑电图 EEG
脑电图参数 • 频率 • 波幅 • 位相关系
脑电图 EEG
• 频率: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 或者从一个波底到下一个波底所需要的时 间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来表示(1秒等 于1000毫秒); 每秒出现的周期数称为频 率,以次/秒(c/s)或赫兹(Hz)来表示。
25%
Pg1
Pg2
Nasion
Fp1 Fp2
25%
F7 F3 Fz F4 F8
A1 T3 C3 Cz C4 T4 A2
Left
25%
Right
P3 Pz P4
T5
T6
O1
O2
25%
Inion
(4)其他:左右额点(F3,F4)分别为FP1 和C3,FP2和C4中点,或Fz与F7与F8 之间.左右顶点(P3,P4)分别为C3与O1,
Fpz
10% Nas ion
A2
Pg2
20%
C3
20%
T3
10%
A1
20%
Cz
C4
Pz
20%
Oz
T4
10%
A2
(1)前后正中线:鼻根到枕骨粗隆,全长 100%,鼻根上10%额极中点(FPz), FPz 后20%额正中点(Fz), Fz后20%中央中点
(Cz), Cz后20%顶中点(Pz), Pz后20%Oz
脑电图解读
脑电图 EEG
脑电图的概念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是脑组
织生物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放大(约放大 100万倍)记录下来的曲线,由不同的脑波 活动组成。
脑电图 EEG
脑电图 EEG
脑电图 EEG
脑电图在诊断多种脑病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例如:
癫痫 脑卒中 肿瘤 感染 退化性疾病 昏迷 脑死亡
Left
Right
Pz
T5
T6
20%
O1
O2
Inion
20%
10%
(3)侧连线:从FPz经T3和T4达Oz, 全长分别为100%,左额极点(FP1) 右额极点(FP2)为FPz分别向左向右
10%,左枕点(O1)右枕点(O2)分别为Oz 左右10%距离,左右颞前点(F7,F8)为FP1 与T3,FP2与T4中点,左右颞后点(T5,T6) 为O1与T3,O2与T4中点.
20%
Pz
20%
Oz
10% Inion
10-20导联
20%
Cz
Fz
20%
Fpz
10%
20%
C3
20%
20%
Cz
C4
Pz
20%
Nasion
T3
Oz
T4
10%
A2
Pg2
A1
10%
10%
A2
20%
Nasion
Fp1
Fp2
F7
Fz
F8
20%
A1
A2
T3 C3 Cz
C4 T4
Left
Right
Pz
T5
T6
20%
脑电图的适应证(一)
• 1.脑死亡的判定; • 2.睡眠障碍的诊断与监测; • 3.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及危重病人监测; •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现代心脑血管
外科手术以及介入的监测; • 5. 麻醉的监测,控制麻醉的深度; • 6.缺氧性脑病以及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观察;
脑电图的适应证(二)
• 7.脑的器质性病变如智能障碍与痴呆、脑血管病、 脑炎、脑病、脑脓肿、脑肿瘤及脑寄生虫病等的 诊断与监测;
O1
O2
Inion
10%
20%
25%
25%
A1
Left
25%
25%
Pg1Pg2ຫໍສະໝຸດ NasionFp1
Fp2
F7 F3 Fz F4 F8
T3 C3 Cz
C4 T4
P3 Pz P4
T5
T6
O1
O2
Inion
A2
Right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20%
Pz
20%
Oz
10% Inion
20%
Cz
Fz
20%
脑电图 EEG
脑电图 EEG
• 位相关系 两个导程的描记中其波幅间的时间关系可 产生位相差,如两个导程的波幅同时由基 线向上或向下偏转而位相差等于0度时,称 同位相或同步,反之产生位相差称不同位相 或不同步。如两个导程的波同时向基线相 反的方向偏转,位相差等于180度时,称位 相倒转
脑电图 E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