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
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解决方案

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解决方案一、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对多个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解决方案,旨在解决企业在分布式数据中心环境中面临的挑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该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对多个数据中心的资源、性能、安全等方面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所探讨的《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心管理体系。
该方案不仅关注单个数据中心的优化管理,更侧重于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协同管理和资源整合,以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提升。
通过对多个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业务挑战,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数据安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该解决方案的实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和分配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环节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具备实用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解决方案。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该方案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
1. 介绍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如数据管理复杂性、资源分配问题、安全性等。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数据中心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量的日益增长,数据中心的复杂性、资源分配问题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日益凸显。
数据管理复杂性是数据中心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大型数据中心中,管理海量数据、确保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存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数据中心的运维团队需要应对不同来源、格式和类型的数据,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成为了一大挑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数据中心的架构和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变革,对数据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两地三中心

0保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包 括访问控制、入侵检测、日志管
理等。
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部署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 网络审计系统等,防范外部攻击和 内部威胁,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终端安全策略
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防 病毒、防恶意软件、防黑客攻击等 ,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访问控制策略
身份认证
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法,如动 态口令、数字证书等,确保只有 授权用户能够访问数据中心网络
。
访问授权
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控制用 户对数据中心的访问,确保只有 合法的用户能够执行特定的操作
。
访问监控与审计
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和审计,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行 为,确保数据中心网络的安全性
挑战与目标
挑战
如何构建一个稳定、可靠、可扩展的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同时满足业务需 求和跨地域容灾的需求。
目标
设计一个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网络 架构,实现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业 务连续性。
02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概述
什么是两地三中心架构
两地三中心架构是一种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它包括两个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的城市 (称为“两地”)和三个数据中心(称为“三中心”),其中每个城市各有一个 数据中心,另一个数据中心位于两个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称为“中”数据中心 )。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两地 三中心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项目背景 •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概述 • 网络拓扑结构 • 设备选择与配置 • 安全策略与访问控制
目录
• 网络管理与监控 • 容灾与备份计划 • 电力与环境设计 • 部署与优化策略
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案

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也越来越重要。
一个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高效优化的数据中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数据中心的需求出发,探索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案。
1. 数据中心的需求数据中心是由一系列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管理软件组成的整体系统,它可以为企业、机构、政府等提供存储、计算、网络等服务。
而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加速推进,数据中心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1.1 高性能数据中心需要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提供更高的计算速度、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
数据中心的性能表现不仅关系着业务流程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转型升级。
1.2 高可用数据中心需要保证24小时正常运转,能够随时处理业务的增减以及突发情况,这就要求系统具备高可用性。
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停机或者信息泄露等情况,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1.3 安全可靠数据中心处理的数据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如果数据丢失或被窃取,将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
而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数据损失或数据泄露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要求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1.4 可扩展性现代企业的业务扩张速度非常快,数据中心要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支持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
如果数据中心的设计不开放、变更困难、扩展难以实现,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2. 数据中心的设计方案在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方案是构建高效数据中心的关键所在。
在此我们探讨一些核心的设计方案:2.1 合理的机房布局机房的布局是数据中心设计的基础。
可以考虑采用模块化、标准化、模板化的布局设计方案,以便于灵活扩容、增量部署。
同时可以通过热和冷走廊管理和大量的通风设备、隔离墙等手段控制机房的温度、湿度。
2.2 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对于超级计算和处理大数据的要求,在数据中心设计中,我们需要选择性能更高并且技术更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电信运营的网络优化策略了解如何优化网络性能和提高服务质量

电信运营的网络优化策略了解如何优化网络性能和提高服务质量电信运营的网络优化策略:了解如何优化网络性能和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电信运营商需要不断优化网络性能和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电信运营的网络优化策略,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优化、资源调度优化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
一、网络基础设施优化要提高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首先需要优化网络的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硬件设备、传输线路、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
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 增加网络带宽:随着用户对高带宽应用的需求增加,电信运营商可以购买更高带宽的网络线路,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2. 更新网络设备:定期更新和升级网络设备,采用更高性能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设备,提高网络处理能力和安全性。
3. 扩充数据中心:增加数据中心的硬件设施,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资源调度优化在网络运营过程中,合理调度和管理网络资源是提高网络性能的关键。
资源调度优化主要包括带宽分配优化、网络流量调度优化和负载均衡优化等方面。
1. 带宽分配优化: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特点,合理分配带宽资源,确保每个用户获得公平和稳定的网络接入体验。
2. 网络流量调度优化:通过网络流量监测和分析,优化网络流量的调度策略,合理分配网络带宽和流量,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3. 负载均衡优化:在服务器集群中,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实现对服务器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三、服务质量提升提升服务质量是电信运营商优化网络的重要目标。
在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网络故障和服务中断对用户造成的不便。
2.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采用安全防护措施,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安全。
3. 定期维护和更新网络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网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现代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与优化

现代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与优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各方面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需要进行一番设计和优化。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是解决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问题的一种综合惠民性体系,它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如何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让城市公共服务真正服务于人民,成为了很多城市管理者和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设计需以市民为中心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必须从市民的需求出发,以市民为中心进行设计。
在这个大趋势下,各项公共服务都应围绕着市民的实际需求来设计。
例如,医疗服务机构的空间布局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养老、儿童照顾等情况。
公共交通服务也应考虑到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市民需求,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
以市民为中心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设计,还要注意不同市民群体的需求差异。
例如,老年人需要的特别医疗服务、残疾人使用的特殊设施、孕妇和儿童的照护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中体现出来。
二、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提高效率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和优化,也需要提高其效率。
在运作过程中,各项服务都应该加强协调,避免重复建设、重复人员。
比如,我们可以在整个城市中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的公共服务设施,这样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另外,在优化和设计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时候,我们也要逐步提高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单独服务、人力输入和重复检查等步骤被消除,重点服务都可以快速进行和协同完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以下措施:(1)降低建设成本: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建设成本,同时合理缩减规模,利用先进的建筑、能源技术优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方案,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降低建设成本。
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与优化

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与优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中,大规模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与优化对于数据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很重要。
因此,了解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定位于关键地位。
一、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在以前,数据中心都是由单一的服务器构成的,它们只通过单一的网络连接和存储设备进行通信。
但是现代数据中心的规模和应用为每个机房提供了更高的资源和服务可用性,进一步增加了整个机房内部网络的交互和流量。
人们越来越需要大型的数据处理任务和协作,并需要将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而可靠的传输。
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网络交换机很难应付如此大规模的数据需求,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结构的重要性就是在于如何高效运作。
二、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根据网络结构的布局、维护和连接方式进行分类。
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结构:1、对称结构对称结构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数据中心拓扑结构,它的中央交换机和服务器是构成完全对称的。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通过树状结构与中央交换机相连,这种模式可以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和低延迟,但需付出的价钱是存储能力、成本高昂。
2、背包式结构背包式结构是一种较新的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其特点是每个服务器均可通过更多的交换机进行连接,实现二十四个四端口和两十四个四端口的互相传输。
3、星型结构星型结构是一种类似于对称结构的拓扑结构,但它没有中央交换机,而是通过明确的通信协议直接连接每个服务器和网络。
这种模式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但与对称结构相比,其延迟更高。
4、曲线结构曲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它是基于曲线形拓扑来构建的。
它可以提供较高的速度和可靠性,并具有更好的回绕性和可扩展性。
三、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在大型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中,网络流量的控制和管理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采取优化措施,实现高度的负载均衡,提高网络容错和效率。
大型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

大型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一、引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数据中心网络作为数据流动的基础设施,其拓扑结构的设计和性能的优化对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常见的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1. 三层结构三层结构是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最常见的拓扑结构,它将数据中心按照不同的功能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不同汇聚层之间的数据传输,汇聚层负责将不同接入层的数据整合到核心层,接入层是服务器与网络互连的层次。
这种拓扑结构简单直观,在小规模数据中心应用较为广泛。
2. 带换芯机制的胖树结构胖树结构在三层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交换机的概念,将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之间的网络连接由路由器替换为交换机。
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网络的延迟,提高带宽利用率和网络容量,适用于中大型数据中心。
3. 二分布式核心结构二分布式核心结构将核心层划分为两个子核心层,并通过高带宽的链路进行互连。
这种结构能够减少网络的单点故障,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对网络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大型数据中心。
三、大型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要点1. 带宽优化在大型数据中心中,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量巨大,因此网络的带宽成为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者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带宽需求,合理规划网络的带宽分配,避免网络拥塞和性能瓶颈的发生。
2. 网络拓扑的可扩展性大型数据中心网络的规模通常会不断扩大,因此网络拓扑的可扩展性十分重要。
设计者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选择适合扩展的拓扑结构,并合理规划网络设备的布局。
3. 网络的负载均衡大型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流量负载往往不均匀,少数高流量的服务器可能会造成网络瓶颈。
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设计者应采取负载均衡策略,将流量均匀分布到各个服务器和网络链路上。
四、大型数据中心网络性能优化的方法1. 多路径路由技术多路径路由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容错能力。
网络拓扑设计与优化的关键要点

网络拓扑设计与优化的关键要点网络拓扑设计和优化是现代网络架构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通过合理的拓扑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网络拓扑设计与优化的关键要点,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要点。
一、网络拓扑设计的基本原则1. 高可用性:确保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避免单点故障。
可通过冗余设备、链路和路径来实现。
2. 可扩展性:考虑网络未来的增长和变化,设计具备扩展性的拓扑结构。
采用模块化的架构和标准化协议,便于添加新设备和服务。
3. 简化结构:减少网络层级,降低管理和维护的复杂性。
选择适当的网络层次结构,避免冗余和混乱。
4. 合理划分:将不同功能和安全要求相似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区域或子网中。
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安全隔离。
二、关键要点详解1. 分布式拓扑设计:采用分布式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单一故障点,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此类拓扑通常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数据在不同汇聚层之间的传递,汇聚层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接入层连接终端设备。
2. 冗余设计:引入冗余设备、链路和路径,以防止某个组件故障时网络中断。
例如,使用冗余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设备冗余;通过多路径技术(如OSPF、BGP等)实现链路冗余。
3. VLAN划分: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以将不同部门或功能的设备隔离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逻辑上的隔离可以防止广播风暴、减少冲突域。
合理的VLAN划分还可以提高网络的管理效率。
4. QoS设置:通过实施合适的服务质量(QoS)策略,可以确保关键应用数据的优先传输,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QoS设置包括带宽限制、优先级队列、流量调度等。
5. 安全设计: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拓扑设计中,应考虑安全性要求,如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虚拟私有网络(VPN)等技术。
通过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列表(ACL)对网络进行保护。
三、网络拓扑优化的关键要点1. 流量分析: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监测,了解不同应用和服务的使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统 工 程 学 报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Vol.27 No.2 Apr. 20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
冯 博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为解决具有多个需求节点和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 如何在预算约束条件下设计与优化服务网络的服务中 心配置, 使得服务网络运营的总效率最高的决策问题, 本文对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优化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描 述, 并构建了服务网络设计的优化模型, 同时证明了该服务网络优化问题是一个NP – 完全问题; 进一步, 针对优化 模型的特点, 设计了求解模型的混合拆分遗传算法, 进行了大规模仿真实验并与传统的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了比 较, 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求解效率和效果; 最后, 通过例子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服务网络; 服务中心; 优化模型; NP – 完全; k – 子集拆分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5781(2012)02−0177−08
收稿日期: 2010 − 03 − 29; 修订日期: 2011 − 01 − 2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01027; 71090403);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78
系 统 工 程 学 报
第 27 卷
及技术支持中心等) 配置问题、 农村科技服务网络的科技站设立问题以及移动信息服务网络的营业厅设置 问题等等. 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问题可描述为针对一个服务中心可为 k 个重要性程度不同的需求节点提供 服务的情形, 如何在预算约束条件下优化配置多个服务中心, 使得服务网络运营的总效率最高. 该方面的研 究对于最小化服务中心的数量、降低服务网络运营成本、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提高服务网络运营效率 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关于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问题的研究文献所见甚少, 已有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 文献 [7] 研究了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树形网络结构中的服务中心设置问题; 文献 [8] 研究了针对油田区域的油 井如何配置炼油厂以及两者之间的所属关系问题; 文献 [9] 给出了关于横向并购初期固定位置策略下的销 售服务网络结构优化的算法; 文献 [10] 在文献 [8,9] 的基础上, 研究了并购后销售服务网络的优化问题, 其 中服务中心的位置在优化过程中可以变更或增加. 上述文献为研究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问 题, 在理论基础和问题求解复杂性分析方面, 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参照. 但需要指出的是, 文献 [8–10] 在问 题建模时, 考虑的是服务中心设立位置使得服务区域内距离服务中心最远节点到达服务中心不出现最差情 形 (worst case), 而非区域网络的整体服务效率最高. 此外, 由于服务需求节点的规模、 优先权以及收益价值 等存在差异, 且其重要程度存在不同, 这将影响到服务中心在网络节点中的设置, 需要在建模中给予考虑; 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中不同节点的地理位置、 商务环境等存在差异, 这样就使得设置服务中心的成本不同.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则是研究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问题, 构建相应的优化模型, 并设计求解 模型的算法.
2
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问题的描述
考 虑 一 个 多 需 求 节 点 和 多 个 服 务 中 心 的 服 务 网 络 设 计 与 优 化 问 题. 设 需 求 节 点 集 合 为 M = {m1 , m2 , . . . , mn }, 其 中 mh 是 服 务 网 络 中 第 h 个 服 务 需 求 节 点, h = 1, 2, . . . , n; 需 求 节 点 的 权 重 向 量为 W = (w1 , w2 , . . . , wn ), 其中 wh 是网络中第 h 个服务需求节点的重要程度, 其可通过专家或者决 策 者 的 评 价 得 到, h = 1, 2, . . . , n. 现 考 虑 在 服 务 网 络 中 设 置 一 些 服 务 中 心, 使 其 能 够 对 k 个 需 求 节 点提供服务 2 k n. 设 Mi = {mi1 , mi2 , . . . , mik } 表 示 第 i 个 服 务 区 域 及 对 应 的 服 务 节 点, 这 样, 服 务 网 络 又 可 描 述 为 M P = M1 ∪ M2 ∪ . . . ∪ M n/k , Mi ∩ Mj = Ø, 其 中 n/k 是 一 个 固 定 的 整 数, M R = {|M1 |, |M2 |, . . . , |M n/k |} 也是固定的, 且 M P = M, i, j = 1, 2, . . . , n/k . 对于子集 Mi = {mi1 , mi2 , . . . , mik }, 需 求 节 点 mif 与 mig 之 间 的 欧 氏 几 何 距 离 为 d(mif , mig ), mif , mig ∈ Mi ; f, g ∈ ∗ ∗ {1, 2, . . . , k }. 为便于分析, 记需求节点 mig 的权重为 wig . 设服务中心集合为 M ∗ = {m∗ 1 , m2 , . . . , m n/k }, ∗ ∗ ∗ 则服务中心与需求节点的所属关系可描述为 m∗ 1 ∈ M1 , m2 ∈ M2 , . . . , m n/k ∈ M n/k , 服务中心 mi 与其 所服务需求节点的距离为 d(m∗ i , mig ), i = 1, 2, . . . , n/k , g = 1, 2, . . . , k . 基于上述分析, 1) 若 n 和 M R = {|M1 |, |M2 |, . . . , |M n/k |} 是固定的, 则称这种问题为定形拆分(shapedpartition)问题 [11] ; 2) 若满足 Mi ∩ Mj = Ø, 则为有序拆分(ordered partition)问题 [12] . 若同时满足 1)和 2), 即 一个服务中心能够服务的需求节点的最大数量 k 是固定的, 则该问题被定义为 k −子集拆分(k −Partition, k P)问题. 若 M P 是 M 的一个 k − 子集拆分, f : M → M P , 则 f 具有如下性质 [10] .
模型 OP1 中, 目标(1)表示一个集合内的需求节点距离对应服务中心总的加权距离最短, 其实质上包含 了 n/k 个子目标. 但与传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相比, 目标之间不具有权衡(trade-offs)的特性, 因而模型求 的解算法可同时优化目标(1)包含的多个子目标; 约束(2)为建设服务中心的总成本小于预算; 约束(3)保证对 需求节点的拆分为定型拆分, 同时也要求建设服务中心的总数量最少; 约束(4)保证网络内所有需求节点同 时被考虑; 约束(5)保证对需求节点的拆分为有序拆分; 约束(6)保证一个服务中心最多为 k 个需求节点提供 服务, 即小于等于其最大运营能力. 下面基于文献[10]的研究, 进一步对模型 OP1 做出分析.
图1 Fig. 1
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
An illustration of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a service network with multiple service centers
第2期
冯
博: 多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
n/k
Abstract:This paper addressed the decision problem of how to locate service centers in a service network with multiple demand nodes to achieve the highest operation efficiency with certain constraints. This work firstly described and formulated the problem of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a multiple-service-center network. It then built an optimization model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mode is proved to be NP-complete. Furthermore, it developed a hybrid partition genetic algorithm (HPGA) to solve this model 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odel. Extensive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HPGA with the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MOGA).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observed in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dditionally, an example wa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Key words: service network; service center; optimization model; NP-complete; k -partition
性质 1
对于一个有序拆分问题 OP, 总存在一个最优的有序拆分策略 OOP, 即 OP = OOP.
上述的多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设计与优化问题可用图 1所示的网络图进行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 图 1 中
f
M = {m , m ,L,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