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合集下载

1921年7月: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7月: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July, 2021 / QIANXIAN 89
RenWen ShiKong
◎人



巡捕搜查虽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但会议不
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
能继续在这里开了。有人提议到杭州开,但也有 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我党定名为‘中国共
人认为杭州比较繁华,容易暴露目标。李达的夫 产党’”,明确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
7 月 27 日、28 日和 29 日,连续 3 天举行 3 次会议, 党纲草案,巡捕认为是一张无关紧要的碎纸,连
对党的纲领和决议进行详细讨论。
看都不看。密探们仔仔细细搜查一番后,除了查
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 45 到一些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外,并没有发
岁,最年轻的刘仁静 19 岁,与会者的平均年龄 28 现其他可疑的东西。
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 没有来,大家刚刚在长方形大餐桌四周坐定,马
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 林准备讲话时,从虚掩的后门忽然进来一个穿灰
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齐聚上海 布长衫的中年男子。
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
李汉俊问道“:你找谁?”
们在旅馆稍事休息后,登上事先租好的画舫。
道 。 但 是 ,中 国 的 伟 大 事 变 在 实 质 上 却 开 始 了 。
这天上午 11 点多,下起了蒙蒙细雨,游人渐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近代
渐散去,秀丽的南湖显得格外清静优雅,会议在缓 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
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了。下午,天气渐渐转晴。 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2年7月在上海召 开中国共产党第二 次代表大会,代表 有陈独秀、张国焘、 李达、杨明斋、罗 章龙、王尽美、许 白昊、蔡和森、谭 平山、李震瀛、施 存统。
摘自:新华社北京2001年5月31日电
地点:今上海兴业路76号 (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的一画舫上)
主要人物: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 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 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 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 惠僧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1921年7月23 日 陈上海独秀为书记
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 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 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 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知识分子转向的呢?
•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 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 人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是在装满 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1879-1942) 安徽怀宁人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真理的路径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 吴玉章回忆说:辛 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 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 光明,当时人们是多 么欢欣鼓舞啊!但是, 转瞬之间,袁世凯窃 取国柄,把中国重新 投入黑暗的深渊,人 们的痛苦和失望,真 是达到了极点,因此, 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 道路.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 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 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答:之所以将中国共产党成立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是因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这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发起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之所以屡遭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

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给饱受侵略欺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从此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胜利,极大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使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变化。

自此之后,世界上许多被压迫国家和民族获得独立和
解放,并兴起社会主义运动高潮。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回望过去,百年征程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了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党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开辟新的历史伟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上:军阀黑暗统治,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激化。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两不相容。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盲从,切中时弊。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而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偏心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民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偏重于对国民性的改造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3、偏向于片面的观察问题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持有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的原因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中国产生了什么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

中国产生了什么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

中国产生了什么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
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十分混乱,各地分裂,互
相抗争,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此时,一位叫做商鞅的政治家出现了,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即“开天辟地”。

他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以统一国家,消除分裂,恢复和平。

商鞅的政治思想得到了当时的诸侯国的普遍支持,他们纷纷接受了他的政治制度,并将其称为“开天辟地”。

在商鞅的领导下,各诸侯国结成一个联盟,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消除
分裂,恢复和平。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它使中国从一个分裂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中国从一个混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稳定的国家,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发达的国家。

它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它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

它为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它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制定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 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 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 方法。
中 共 二 大 宣 言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掀起了第一个工 人运动高潮。 2.开始从事发动农 民的工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进行独立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 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再次,他们也 没有把孔学说 得一无是处。
首先,他们指出,孔学 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其次,他们并没有否 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 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 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 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 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 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 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其代表为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杨 匏 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7.交流红船精神的传承:一页小船,开启了红船
精神,红船精神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前行。


望着这一页小小的红船,老师不禁想到了焦裕禄,因
为他艰苦奋斗、一心为民,还想到了雷锋,因为他一
辈子做好事、无私奉献,同学们,你们想到了谁?
设计意图:以漫画视频《党的诞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一大”召开的不容易,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从而引出“红船”及“红船精神”的内涵。

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传承“红船精神”的中华儿女,从抽象到具体感悟“红船精神”的内涵。

环节四:激发少年梦想
教师活动
1.说梦想:少先队员们,在红船精神的感召之下,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2.结语:同学们,愿你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学生活动:
1.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设计意图:通过说梦想、诵梦想环节激发学生争做红船精神的传承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将“红船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6.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新文化运动(一)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科学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陈独秀:1879.10.9-1942.5.27 清末秀才。

参加反清活动,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

1915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蔡元培:1858-1940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1904年创立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年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迁到北京改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 -----《敬告青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痛陈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号召青年们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一次思想上的革命。

胡适:1891-1962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文学革命,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图为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1881-1936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初,任《新青年》编辑,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礼教。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陈独秀认为,要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必须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封建迷信;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科学。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是由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开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公元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标志性的年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绝不是偶然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必须把视野放到更长远的历史中去,透过风云变幻和波澜壮阔,看清历史的趋势,明晰历史的必然。

(一)
1840年,一个民族屈辱记忆深刻的年份,被称为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对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地位和社会性质,使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因而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任务。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近代以来历史大背景。

从1840年到1905年的66年中,中国的上空一直笼罩着西方列强侵
略战争的硝烟。

比较大的战争有:1840年到1842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到1885年法国侵略中国的战争,1894年到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等。

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列强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与侵略战争始终紧密相伴的,是妥协和退让,是割地和赔款。

英国割去了香港,日本占领了台湾,沙皇俄国攫夺了中国东北西北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

侵略战争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让清政府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仅此一项,中国就损失白银十几亿两。

而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不过8000多万两。

在国内,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占有60%~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的贫民和雇农,却没有或有很少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近代中国革命理所当然面临两大根本任务: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推翻他们对中国的统治;反对封建主义,推翻他们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

事实上,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掠攫夺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的同时,中国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风起云涌。

同时一批先进中国人率先醒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驱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也产生了一批主张改良革新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掀起变法维新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