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传输基础知识
移动传输基础知识

98年
2002年以后
容量增加/业务多样化
94年
99年
高锟提出 光传输理论
PDH产品开始 规模使用
SDH逐步成为 传输主力设备
DWDM规模建 设,全光网试验
PDH:准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OXC:光交叉连接系统;
SDH: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OADM:光分插复用系统;
A
3
传输网-网络层次
A
35
传输网-基本物理拓扑类型
(a) 链形
(b) 星形
(c) 树形
(d)环形
(e)网孔形
A
36
同步数字复接体系统(SDH)
SDH自愈环 自愈是指网络发生故障时,无需人为干预,网络自 动地在极短的时间内(ITU-T规定为50ms以内), 使业务自动从故障中恢复传输,使用户几乎感觉不 到网络出了故障。其基本原理是网络要具备发现路 由并重新建立通信的能力。 如:单向通道保护环;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等。
A
21
SDH网络架构
传统的SDH网络的对外业务接口一般为E1/E3/E4/STM-1,并对接入业 务进行透明传送和调度,提供良好的传输质量监控和业务保护措施。
CATV
ATM交换机
155M
C&C08
E1
34M/45M
SGW
E1
SDH汇聚层
E1
DDN iSIPP(OLT)
节点交换机
E1
155M
34M/45M
PDH设备上承载的业务全部中断。
A
20
同步数字复接体系统(SDH)
SDH的基本概念
是一整套可进行同步数字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 标准化数字信号的等级结构。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1.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在移动中实现通信,也就是说,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运动中或暂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
特点:⑴移动通信的传输信道必须使用无线电波传播⑵电波传播特性复杂⑶干扰多而复杂⑷组网方式灵活多样⑸移动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以下类型:⑴无线电寻呼系统⑵公用移动电话通信系统⑶无绳电话系统⑷集群移动通信系统2.“阴影”效应会使信号发生慢衰落;多径传播会使信号发生快衰落。
移动台从一个小区驶入另一个小区时,需进行频道切换,亦称为过境切换。
3.移动台从一个蜂窝网业务区驶入另一个蜂窝网业务区时,被访蜂窝网亦能为外来用户提供服务,这种过程称为漫游。
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包括:单向的单工方式,双向信道的单工,半双工和双工方式。
5.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是利用载波开携带话音编码信号,即利用话音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当载波的频率按照数字信号“1”、“0”变化而对应地变化,这称为移频键控(FSK);当载波相位按照数字信号“1”、“0”变化而对应地变化,则称之为移相键控(PSK);当载波的振幅按照数字信号“1”、“0”变化而相应地变化,则称之为振幅键控(ASK)。
6.电磁波从发射机发出,传播到接收天线。
主要的传播方式有(1)地波;(2)天波;(3)直射波;(4)散射波7.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有下列几点特性:(1)电波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2)能量的扩散与吸收。
所以离开天线的距离越远,空间的电磁场就越弱(3)反射与折射(4)电波的干涉。
由同一波源产生的电磁波,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接收点,则该就收点的场强由不同路径来的电波合成。
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也称作多经效应。
(5)电波的绕射。
电波的绕射能力与电波的波长有关,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则绕射能力越弱。
8.当移动台对于基站有相对运动时,收到的电波将发生频率的变化,此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
1-OTN基础知识

精品课件
6
OTN理论基础介绍
➢OTN与传统DWDM 的区别:
1)大颗粒宽带IP业务的传送能力 2)有效的监视能力--OAM&P和网络生存性能力 3)灵活的光/电层调度能力和电信级的、可管理可运营的组网能力
➢OTN与SDH(MSTP)的区别:
SDH 是在电域对客户信号进行复用、选路、监控和保护,在光纤 (或微波) 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的方式。
OTN理论基础介绍
➢OTN标准体系架构
OTN 传输层面协议
OTN 控制层面 (ASON)协议
精品课件
9
OTN理论基础介绍
➢OTN分层结构
➢ 将整个光层细分为: 光信道层(OCh)、光复用段层(OMS)、光传输段层(OTS)
➢ 光信道层又分为三个电域子层: 光信道净荷单元(OPU)、光信道数据单元(ODU)、光信道传送(OTU) (ODU表示传送颗粒的大小,ODU1表示2.5G,ODU2表示10G,ODU3表示40G)
OTN理论基础介绍
➢系统总体结构
客户层
WDM 电传 送层
SWS
业务适配 子波长 交叉连接
线路适配
UNI
网 络 适 CLI 配
CSI
CSI
FTTH技术简介 业务单元 POS … LAN
UNI
UNI
SWS
CLI
OTU
网 络
业务/网络适配
CLI 适 配
线路适配
业务适配 ODUk 交叉连接
线路适配
CSI
CSI
处
理
其它高速 接口
线
光
路
复
接
用
口
段
处
处
理
理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一、引言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培训旨在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移动通信基本原理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交换中心和传输系统等组成。
移动台包括方式、平板等移动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信号传输,交换中心负责处理呼叫控制和用户鉴权等功能,传输系统则负责将信号从一个基站传输到另一个基站或交换中心。
2.无线信号传输(1)发射:移动台将语音或数据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2)传播: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衰减、多径效应等。
(3)接收:基站接收到无线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4)解调:基站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还原为原始的语音或数据信号。
3.无线信号调制与解调无线信号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三、移动通信关键技术1.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的关键技术。
常见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2.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是通过扩展信号带宽来降低信号功率谱密度,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
常见的扩频技术有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等。
3.信道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而进行的编码处理。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出原始信号。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
4.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调制、解调、信道估计等,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四、移动通信发展趋势1.5G技术5G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主要特点包括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
中国移动传输知识

❖ 1、光缆埋深:验收时可采用路由探测放音验收埋深。深度按 设计文件验收。
❖ 2、标石:验看编号、直线标石疏密度,不超过100米。转弯 标石是否标明转角方向。
❖ 接头标石埋设是否正确(接头盒正上方)。预留标石埋设是否 正确(预留光缆盘缆圆心正上方)。
❖ 3、排流线是否按设计布放。 ❖ 4、堡坎:超过80厘米高度要做堡坎,宽不小于50厘米,光缆
左右两边长不小于60厘米。
❖ 高度超过1.5米的要做放坡收阶处里,每阶高度为 50厘米,顶阶宽度不小于50厘米,每收一阶上阶 比下阶小10厘米。堡坎入土深度在本土层(一般 为高度的3分之一)。要验看是否为“糖包心”的 劣质工程。
❖ 严查不规范放缆,避免光缆布放过程中产生小绞。
❖ 5、过涵洞、公路、踩石场、坟场墓地是否有保护 措施(过公路时钢管应超出公路路肩50厘米)。
❖ 6)、平档护墩要验看是否为“糖包心”的劣质工程。
顶、吊、角杆的辅助装置照片
❖ 7)、拉线下把应有15厘米长的另缠,另缠部分 要刷防锈漆。不能全部用花蓝锣栓固定
❖ 8)、拉线棒出土部分不能超过50厘米。
❖ 9)、角杆拉线应在线路夹角平分上延长线,左右 偏差不能超10厘米。
❖ 10)、防强电和防雷地线只能另缠不能自缠。落 雷区地线均为延伸式地线。
到场指挥。 ❖ 5缆吊牌用光功率计判断营业厅、基站收光纤序; 2、把割接前的光缆及尾纤标签进行比较,找出对应发光纤序,与对应基站及营业厅联系并测试收光光
纤; 3、将恢复后的光纤标签做好详细记录并更新标签。
❖ 故障总结 :
在今后的传输光缆割接之前务必将纤芯使用情况落实清楚,割接前后的纤序做好标记,一旦割接失 败及时恢复原纤芯,并进一步分析割接失败原因,制定措施后重新安排排查及割接。
基本传输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本传输知识点总结大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传输,无论是信息传输、能量传输还是物质传输。
这些传输形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在工业、科学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了解基本的传输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提高工作效率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基本传输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信息传输、能量传输和物质传输。
一、信息传输信息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息传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最常见的包括电信传输、无线传输和光纤传输。
1. 电信传输电信传输是通过电信设备和电信网络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的过程。
常见的电信传输设备包括电话、传真机、电报机等,而电信网络则包括电话网络、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络等。
在电信传输中,信息会被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信号传输到接收端,然后再转化为信息。
电信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速度快、传输内容广泛,但也存在受限于线路和设备的缺点。
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通过无线信号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的过程。
无线传输通常使用电磁波来传输信息,包括无线电、微波、红外线等。
常见的无线传输设备包括无线电、手机、卫星通信等。
无线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不受地理限制、维护简单,但也存在受天气、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的缺点。
3. 光纤传输光纤传输是通过光信号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的过程。
光纤传输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光纤传输设备将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
光纤传输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但也存在设备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等缺点。
二、能量传输能量传输是指将能量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能量传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最常见的包括电能传输、热能传输和机械能传输。
1. 电能传输电能传输是指通过电力线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的过程。
电能传输通常使用输电线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变电站,然后再通过配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用户。
电能传输的优点是传输效率高、传输距离远、使用灵活,但也存在输电损耗、安全隐患等缺点。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

2、无线电传播特性
多径信号不但显著地分散了信号的能量,使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能量仅 是发射信号能量的一部分,并且因为多径信号到达移动台所传输的路径 不同和到达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相位的不同。这样多径信号之间就会产 生相互抵消的效应,造成极其严重的衰落现象,使信号的信噪比严重下 降,影响接收效果。 另外,如果是宽带通信,信号的频谱较宽,还会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这主要是因为针对不同的多径情况,不同频率产生的衰落深度也不同, 造成有的频率分量完全被多径抵消掉。所谓的瑞利衰落是指信号的电场 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瑞利概率分布的多径衰落。另一个对瑞利衰落 的主要贡献者则是多普勒频率效应。 在移动通信中,多径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它严重干扰通信,但人们也可 以对其加以利用。比如当移动台移动到大型建筑物后面,进入信号阴影 区的时候,无线信号只能通过反射信号到达移动台,人们可借以这种反 射波和/或绕射波来保证语音的连续性。在GSM和CDMA移动通信中针对 多径传输的技术措施分别是时域均衡和分集接收。
1、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1.4 CDMA系统介绍 CDMA发展历程
1、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CDMA技术的特点 • 频谱利用率高 – 频谱复用系数为1 • 系统容量大 • 多种分集方式解决多径衰落 – 时间分集:符号交织、卷积编码等 – 频率分集:正交扩频、1.25MHz宽带传输 – 空间分集:RAKE接收 • 话音质量好
1、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MSC主要功能:
•控制呼叫建立、连接、释放,呼叫选路; •计费,提供补充业务,处理SMS业务; •与HLR进行通信,如在呼叫到MS时HLR要求MSC提供路由信息; •与VLR进行通信,如在呼叫建立期间要求VLR提供用户信息; •与其他MSC进行通信,如在两个MSC间进行小区切换; •控制与其连接的BSC; •直接接入Internet;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调幅(AM)广播、全向信标、海事及 航空通讯
7
高频 〔HF)
3~30兆赫Leabharlann (MHz)短波 100~10米
民用电台
8
甚高频 (VHF)
30 ~ 300兆赫 (MHz)
超短波
10~1米
调颜(FM)广播、电视广播、航空通 讯
9
特高频 〔UHF)
300 -~ 3000兆赫 (MHz)
10
超高频 (SHF)
3 ~ 30吉赫(GHz)
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已达到了26tbps
灵活性和便携性:无线通信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无需依赖有线连接,具有很高的
灵活性和便携性。可以在不受限制的范围内进行通信,例如无线电话、移动通信等。
覆盖范围广:无线通信可以通过基站或卫星等设备实现远距离通信,覆盖范围广。这使得无
线通信在偏远地区、山区、海洋等无法布线的地方也能实现通信。
9米单管塔,造价低,覆 盖距离0.7公里左右,对 选址位置要求高,容易 被树林、山包阻挡,用 于农村小范围盲区补点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介绍----常见基站塔型介绍-室分
有源室分,支持 3.5&2.1&1.8多个频段, 覆盖能力一般,容量大, 造价高,用于商圈、高校、 交通枢纽等高流量区域
传统室分,采用RRU设备+ 无源器件方式,覆盖能力较 好,容量一般,造价较低, 用于大型住宅小区地停、电 梯、写字楼等流量较小的区 域
• 提供低速数据业务
− 100kbps速率
3G
• 互联网应用
− 互联网应用开始出现
• 以语音业务为主
− 移动电话业务仍然应用广泛
• 数据业务开始发展
− 几十Mbps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7网
数字同步网 电信管理网
光传送网(SDH/DWDM)
A
公用数据
业
通信网
务
网
支 撑 网
传
送
网
2
传输网-光网络传输的应用
实用化 产品出现
SDH标准完善, PDH仍为主力
DWDM 开始建设
Metro城域网兴起 OADM、OXC将
会逐渐使用
1976 1966
90年代初 80年代
A
6
传输设备(2)
1、PDH方式
逐渐淘汰,目前主要为2M
2、SDH方式(同步传输体制)
目前的主要传输速率 155M、622M、2.5G、10G
3、WDM(波分)
目前的主要传输速率 2.5G、10G 其三者的关系主要为:WDM承载SDH,SDH承载PDH。 整体上采用SDH+DWDM的传输技术
A
7
光传送网络发展趋势
PDH设备上承载的业务全部中断。
A
20
同步数字复接体系统(SDH)
SDH的基本概念
是一整套可进行同步数字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 标准化数字信号的等级结构。
SDH产生的社会背景
通信网传输、交换、处理大量信息,向数字化、综 合化、智能化、个人化发展。 作为通信网的承载体传输网要求:
2、通信线路
承载、传递信号的媒体。目前主要为光纤、光缆即有线方式
3、传输网管
监控网络运行状况
4、辅助设备
A
5
传输设备(1)
PDH传输设备(光纤准同步数字体系) SDH传输设备(光纤同步数字体系) DXC设备(数字交叉连接系统) WDM设备 (波分复用设备) PCM设备(脉码调制设备) 同步时钟设备(BITS) 会议电视、电话设备
光传送网络向大容量、宽带化发展:
传输业务激增,导致光网络速率不断提升,由155/622-2.5G--10G--320G(波分)---更高。目前的骨干网基本是基于波 分复用的传输网络。
多种业务接入MSTP:
数据业务的迅速增加,使SDH/DWDM与ATM/IP技术日趋融合, 光网络成为统一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 组网方式。
ST M -1
Wireless SWITCH
ST M -1 S BS 155/622
S T M -1 ST M -1
S T M -1 S B S 1 55 /622
( RSU )
C&C0 8SWITCH
HO NET AN
I S D N Terminal
A
4
传输网络的组成
1、传输设备
对各种业务信号进行处理,为其提供各种速率的透明的 传输通道并保证通道的畅通与质量。其传输方式主要为:PDH、 SDH、WDM;速率主要有:2M、155M、622M、2.5G、10G等
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
提供分层分级的网管管理平台
网络保护机制完善,兼容不同的同步数字传输体制
PP、MSP、SNCP、DNI多种网络保护方式并存
兼容SDH/SONET体制,全球适用
光传送网络向智能化、全光化发展的特征日趋明显
A
8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概念 就是把时间分成一些均匀的时间间隙,将各路信号的 传输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隙内,以达到互相分开互不 干扰的目的。 合路门 -> 量化编码 -> 解码 - > 分路门
D
数据交换机
D
F
架
局端小光端机机框
客户设备
用户端台式小光端机
用户端台式小光端机
A
16
光纤分配架(ODF)图示
A
17
数字配线架(DDF)图示(120欧姆)
A
18
数字配线架(DDF)图示(75欧姆)
A
19
PDH传输设备的组网方式及特点
组网方式:
• 点对点形 • 线形
特点:
• 对承载的业务没有保护。 • 如两个局(站)间的光缆阻断,将导致该
A
9
脉冲编码调制 (PCM)
PCM 框图
话音 抽 量 编 PCM 再生 PCM 再 解 低 话音 信号 样 化 码 信号 中继 信号 生 码 通 信号
A/D
信道
D/A
A
10
数字信号的复接(PDH)
PCM 复用:将多路模拟信号抽样、合路、量化编码的 复用方式称为PCM复用,如:PCM30/32, PCM24。
98年
2002年以后
容量增加/业务多样化
94年
99年
高锟提出 光传输理论
PDH产品开始 规模使用
SDH逐步成为 传输主力设备
DWDM规模建 设,全光网试验
PDH:准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OXC:光交叉连接系统;
SDH: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OADM:光分插复用系统;
A
3
传输网-网络层次
终端设备,也就是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
A
12
PDH传输系统
按传输速率分:
一次群即基群光端机(2M) 二次群光端机(8M) 三次群光端机(34M) 四次群光端机(140M) 五次群光端机(565M)
A
13
PDH复用设备
按数字信号之间工作的等级分:
2/8数字复用设备 8/34数字复用设备 34/140数字复用设备 2/34数字复用设备(跳群)
数字复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路数字信号按时分 复用的方法汇接成一个单一的复合数字信号。
一次群(基群):PCM30/32 30路
二次群:4*PCM30/32
120路
三次群:4*4*PCM30/32 480路
四次群:4*4*4*PCM30/3 1920路
A
11
PDH 光端机
什么是光端机?
光端机即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传输
骨干网
D X C4/4 STM-16
6
Backbone DX C 4 /4
STM-16 STM-16
D X C4/4 STM-16
D X C4 /4
本地网
Relay
ST M -4 ST M -4
S T M -4 ST M -4
S T M -4
接入网
5 /622
ST M-1
S T M -1 622
ACCESS
A
14
PDH传输设备承载业务介绍
普通语音话路(与电话程控交换机相连) DDN数据电路(与数据交换设备连接) 党、政、军及集团客户专线电路 小灵通、移动基站电路
A
15
PDH传输设备业务连接示意图
电话交换机
A局
B局
电话交换机
数据交换机
客户设备
PDH
D
O
D
D
F
F
架
架
局端小光端机机框
PDH
O D F 架
传输基础知识培训
江苏省电信培训中心
25.03.2021
1
25.03.2021
A
1
光传送网络在通信网中的作用
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N-ISDN) 接入网(AN) 智能网(IN)
公用数字数据网(DDN)
公用交换分组数据网(PSPDN/FR)
Internet/interanet
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