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三、结论
三、结论
综合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资本结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 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风险控制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方法和背景不同, 这些理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 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权衡理论是在MM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企 业债务的增加会带来财务风险的增加,因此企业应该选择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 组合,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债务的增加可以带来税盾 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会随着债务的增加而递减,同时财务风险也会增加。因此, 企业应该选择最优债务水平,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西方资本结构理论
1、MM理论
1、MM理论
MM理论是Modigliani和Miller于1958年提出的,该理论假设市场无摩擦,企 业的税收环境为无税,以此为基础得出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的结论。1963 年,这两位学者对原来的模型进行了修正,考虑了税收的因素,发现由于债务利 息的抵税作用,企业价值会随着债务的增加而增加。
1、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力 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包括技能、知识、健康和经验等,这些因素对经济 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深入研究, 形成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
2、人力资本的计量与评估
2、人力资本的计量与评估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目录
01 一、西方资本结构理 论
03 三、结论
02
二、国内资本结构理 论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述评

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述评

其次,需要拓展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范围。例如,可以探究其在环境保护、 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丰富和完善社会资本理论。
最后,需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例如,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制 定、教育等手段来增加社会的信任、网络等社会资本要素,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 效能和发展水平。
结论
总的来说,社会资本理论作为解释社会现象的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 意义。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实践,以推动社会资本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社会资本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通过研究社 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我们可以理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作用,以及这些和作 用如何促进或阻碍社会发展。
其次,社会资本理论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例如,政府 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投入,增加社会的信任和网络,从而提高社会 资本的积累,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论
通过对述评一和述评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外心理资本研究 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 探讨的问题。具体来说,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强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 这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供支持等方式实现。
访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可以通过与被试进行深入交流,更 好地了解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然而,访谈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访谈 过程中可能存在引导性或暗示性问题,从而影响被试的回答。
实验法则是近年来开始兴起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可以通过操纵某些变量,观 察其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然而,实验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环境与现 实环境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实验结果难以推广到现实生活中。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简介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简介

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与 权益资本 的比例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 响。 在西方 国家 , 先后 出现过净收益理 论、 营业净 收益理论 、 折衷 理论 、 现代 资本结构 理论 和新 资本结构 理论 , 其 中以现代资本 结构理论 和新 资本结构
理论 的影响最 大 , 其核心为 MM理论 。
阶段 , MM理论 的提出 , 而 一方面极大 地丰富 了财务理论 ;另一方面也具有 极其重要 的方法论意义 。在这一理论 引导下 ,陆续 出现 了资本结构的权衡
( 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未 2 ) 来的息税前利润估计完全相同 ,即投 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这些收益风险
的预期是相等的 。
理论 、 不对称信息理论等 , 使西方资本
结构理论 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
段。
( ) 理论 - MM
当前 被称 为最 有影 响的资本 结构 理论便是 MM理论 ,它是由美国金融 经济学家 、财务学 家莫迪格莱尼 与米 勒提出和创建的 ,是现代西方 资本结
构理论的基础。 1MM理论的假设 、
值和资本成本 确有影 响 ,企业可 通过 杠杆程度的高低而影响其资本成本的
高低 , 从而影响企业价值 的大小 。 杠杆 程度越高 , 企业价值越大 , 当企业负债
影响企业 的价值和资本成本。
3 修正 的 M 、 M理论 M M理 论的无税模型虽然 在逻辑
所谓最初的 MM理论 ,是指莫迪
维普资讯
资本结构理 论研究简介
口 闫登峰 李雅娟
所谓资本结构 , 狭义地说 , 是指企 业 长期负债 和权益 资本的 比例 关 系 ; 广义 上则 指企 业 各种 要 素 的组合 结 构 。资本结构不仅仅体现 了企业 资本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财管1001班冯永恒 20105570在财务管理实务中,企业在一定时期采用各种筹资方式组合筹资的结果,就形成了一定的资本管理结构。

因此,资本管理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

资本管理理论是关于公司资本结构,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

它是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资本结构决策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早期的资本理论结构代表人物:大卫·杜兰特(David·Durand)1952年,美国的大卫杜兰特把当时对资本结构的见解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净收益(NI)理论、净经营收益(NOI)理论和传统折中理论。

由于这三种理论都没有经过统计数据的分析验证,因此并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认可。

(一)净收益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

按照这种观点,公司获取资本的来源和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债权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

(二)净经营收益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多寡,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价值就没有关系。

按照这种观点,公司债权资本成本率是固定的,但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公司的债权资本越多,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股权资本成本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经加权平均计算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变,是常数。

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

从而,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

(三)折中理论除了上述两种极端的观点以外,还有一种介于这两种极端观点之间的折中观点,我们称之为传统观点。

按照这种观点,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

文献:大卫·杜兰特(David·Durand)1952年发表的《企业债务与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问题》刘爱东.公司理财[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二、旧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一)MM理论1.最初的MM理论由美国的Modigliani和Miller (简称MM)教授于1958年6月份发表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所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的构建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健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结构一直是财务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出发,对资本结构研究领域进行一次综述。

1.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是资本结构研究的基础。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包括财务杠杆理论、股权成本理论、税收理论和信号理论等。

财务杠杆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减少成本,提高企业价值;股权成本理论强调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到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的权衡;税收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倾向于使用债务融资以减少税收负担;信号理论则认为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理论为资本结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资本结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行业特征、所有权结构、股东治理结构、宏观经济环境等。

在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对资本结构有着显著影响,而所有权结构和股东治理结构也对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产生影响。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成为了资本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的理论认为,适度的财务杠杆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和盈利能力。

实际研究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适度的财务杠杆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过度的财务杠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资本结构研究一直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资本结构理论》课件

《资本结构理论》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理成本理论的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负债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提高企业价值。但过高的负债会导致破产 风险增加,反而会提高代理成本。因此,企 业应权衡负债的利益和风险,合理选择资本 结构。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是 普遍存在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可能 无法充分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和风险,导致 股票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这种情况下,企 业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向市场传递 积极的信号,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研究深度和广度
中国资本结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 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不仅涉及理 论探讨,还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 实证分析。
政策与实践结合
研究开始更加注重与政策和实践 的结合,为企业融资决策和政府 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国际化趋势
中国资本结构研究开始与国际接 轨,借鉴国际先进理论和方法, 同时也为国际学术界贡献了中国 经验。
传统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在权衡债务的税收优惠和财务风险之间找到 一个平衡点。
详细描述
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适度的债务融资来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因为债务可 以带来税收优惠,但过多的债务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这种理论强调了资本结 构决策的重要性,并为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有税状态下的MM理论
总结词
有税状态下,MM理论认为负债可以为企 业带来税收抵免收益,从而提高企业市 场价值。
VS
详细描述
在有税状态下,MM理论认为负债可以为 企业带来税收抵免收益,从而增加企业的 市场价值。具体而言,负债的利息支付可 以作为企业的免税支出,降低企业的实际 所得税率。因此,在有税状态下,高负债 企业的市场价值会高于低负债企业。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杨长汉1资本结构理论是证券投资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体系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中长期债务资本的构成比例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同时试图为企业找出最为合适的资本结构、融资方式或者融资工具。

一、资本结构理论概述资本结构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资本结构就是指长期的资本结构,即长期资本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和构成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结构。

而广义的资本结构是由Masulis(1988)提出的,他认为资本结构涵盖了一个公司的各种负债,包括公募证券、私募证券、银行借款、纳税义务、养老金支出、往来债务、租约、管理层和员工的递延补偿、绩效保证、产品的售后服务以及其他的或有负债。

Masulis(1988)对资本结构的定义代表了一个公司资产的主要权利,这些资产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

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包括净收入理论、净经营收入理论、折中理论等。

美国著名的金融学家莫迪里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于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理财和投资理论》中提出的MM定理正式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诞生。

MM定理承接了前面的净收入理论、净经营收入理论以及折中理论等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同时后面的学者在研究中逐渐放松MM定理中的假设条件,针对不同的影响企业总价值的因素发展出了形形色色的资本结构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登上了学术舞台,他们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资本结构理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抛弃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只注重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信号、动机、激励以及契约等内部因素来分析资本结构的构成。

新资本结构理论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最大继承和贡献就是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权衡理论成功地转化为了结构或制度设计等问题。

第08章 资本结构分析

第08章 资本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
古典资本结构理论
美国的学者将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资本结构理论归纳 为“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952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把当时对资本结构的见解划分为三种:净收 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 理论。
净收益理论
存在证券交易成本;
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公司与个人的信用状况不同,借贷利率不同,投资方向上 所受到的限制也不同;
……
MM定理的发展——Miller模型
MM理论的所有假设不变,在考虑公司和个人所得税 的情况下,无负债企业的公司价值为:
VU
EBIT (1 TC )(1 TS ) RSU
对于负债企业来说,
VL
VU
[1
(1 TC )(1 TS ) ] B 1 TB
第三节 权衡理论与利益相关人 理论
主要内容:
权衡理论 利益相关人理论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资本结构理论
权衡理论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在履行偿债义务方面遇到了极大 的困难,暂时或永久无法履行某些偿债义务。财务危 机风险对应财务危机成本。
假定:(1)当企业融资结构变化时,负债的资本成本 和权益的资本成本均不变,且公司获取资本的来源和 数量不受限制;(2)由于债权的投资报酬率固定且债 权人有优先求偿权,所以债券投资风险低于股权投资 风险,债务融资的税前成本比股票融资成本低。
根据以上假定,当企业增加债券融资比重时,融资总 成本会下降。由于降低融资总成本会增加企业的市场 价值,所以,随着债务融资数量的增加,企业的加权 平均资本成本将趋于下降,企业市场价值会趋于提高。
公司U 2,000,000
0 2,000,000 800,000 1,200,000 1,20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odigliani和Miller(1963)引入税收制度对MM定理进 行了修正。类似地其他学者,比如Farrar(1967)、 Stapleton(1972)等人也引入税收制度和各类税收差 异对资本结构进行了研究,从而形成了“税差学 派”。Stigliz(1969),Baron(1974)等人引入破产成 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而形成了“破 产成本学派”。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8
权衡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 1986年美国《税收改革方案》的实施。在新 的税收制度下,原来固定资产投资所享有的 投资税减免和各种相关的税收补贴将被逐渐 取消,DeAngelo和Masulis笔下的非负债税 收利益不复存在,修正后的权衡理论好不容 易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完全垮掉了。从此, 权衡学派也开始淡出主流资本结构学派。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11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 代理成本理论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财务契约理论 ▪ 其他进展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12
代理成本理论
▪ 代理成本理论引入“信号”、“动机”、“激励” 等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展开对资本结构问题的 分析。这样就把资本结构的权衡难题转化为结构或 制度设计问题。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9
权衡理论的继续发展
▪ 由于静态的权衡理论的困境,学者们开始研 究动态的权衡理论。Fischer、Heinkel和 Zechner(1989)以及Goldstein、Ju和 Leland(2001)提出了投资和分配原则外生情 况下的动态权衡模型。Brennan和 Schwartz(1984)、Titman和Tsyplakov(2003) 则分析了投资内生情况下的动态权衡模型。
▪ Miller(1977)对权衡理论进行了尖刻地批评, Miller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企业负债的税收利 益正好被个人负债的税收付出所抵消。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7
权衡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 De Angelo和Masulis(1980)、Bradley(1984) 等人将负债的成本从破产成本进一步扩展到 代理成本、财务困境成本等方面,同时,另 一方面又把税收利益从原来的负债税收利益 引申到非负债税收利益方面,实际上扩大了 成本和利益所包含的内容,把企业最优资本 结构看成是在税收利益与各类与负债相关成 本之间的权衡,从而形成了修正后的权衡学 派。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14
代理成本理论
▪ Jensen(1986)认为公司引入债务,可以减 少管理者可以挥霍的自由现金流。因此,债 务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从而 降低管理者过度投资的倾向。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10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发展主 要沿着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和财务契约方向继续 向前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控制权及控制权转移 问题、不完全合同理论、证券设计理论等成为了财 务契约理论新的研究课题;产业组织理论也开始运 用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产业组织理论被用来研究公 司资本结构与公司在产品市场中竞争时的战略之间 的关系,同时还被用来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产 品投入或投入的特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行为金融 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被应用于资本结构的研 究。
2022/3/23Βιβλιοθήκη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6
二十世纪80年代前的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 Scott(1976)、Myers(1984)、Krause(1973) 等人将“税差学派”和“破产成本学派”的 观点融合,认为最优资本结构取决于企业债 务所带来的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之间的权衡, 从而形成了“权衡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报告人:曹志广 2006年6月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1
资本结构——概念澄清
▪ 资本结构不仅仅指负债率或负债和负债与权 益之和的比例,它还包括以下外延内容:企 业家与外部股权投资人的权益比例关系;不 同到期期限、不同面值、不同优先等级的债 券比例关系及相应的各种条款内容;大股东 或企业内部控制人股权与公众股权比例关系、 其它例如期权等复杂证券所规定的各主体的 权益关系等内容。
代理成本理论
▪ 如果保持管理层在公司中的投资不变,增加公司中 的债券融资比例,则可以增加管理层的持股比例, 从而减低第①种代理成本。所以第①种代理成本与 股权比例呈递减函数关系。
▪ 虽然增加公司的债务融资比例可以减低第①种代理 成本,但这会导致第②种代理成本的增加-资产替代 效应。理性的债权人会预计到这种状况,因此在债 券发行时,债券持有人会通过提高债券利率将成本 转嫁到股东身上。公司融资的债券比例越高,这种 转嫁到股东身上的第②种代理成本也越高。所以第 ②种代理成本与股权比例呈递增函数关系。
▪ Jensen和Meckling(1976)将企业代理成本分为两部 分:①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成本,来源于管 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冲突;②在所有权结构中引入债 务所产生的代理成本,这来源于股东与债权人之间 的冲突。总代理成本即为这两种代理成本之和。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13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2
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脉络
MM理论
税差理论
破产成本理论
权衡理论
代 理 成 本 理 论
信 息 不 对 称 理 论
财 务 契 约 理 论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3
资本结构研究的领域
公司治理结构
资本结构 产品市场
金融市场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4
资本结构理论进展
▪ 二十世纪80年代前的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2022/3/2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曹志广
5
二十世纪80年代前的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 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MM理论:在一定假设条 件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