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手册第2册-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手册第2册-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手册第2册-风险评估

xx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第二册风险评估

二O一八年二月

修订记录类别: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一、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1)

(一)风险的定义 (1)

(二)风险的分类 (1)

(三)风险评估定义 (2)

(四)风险评估程序 (2)

(五)风险评估的目标 (2)

二、职责分工 (2)

(一)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2)

(二)主责部门 (2)

(三)协作部门 (3)

三、风险评估程序 (3)

(一)目标设定 (3)

(二)风险识别 (3)

(三)风险分析 (4)

(四)风险应对 (7)

四、风险评估范围 (9)

(一)单位层面风险评估 (10)

(二)业务层面风险评估 (10)

五、风险评估操作流程 (12)

(一)成立风险评估组织 (12)

(二)计划阶段 (12)

(三)风险评估阶段 (12)

(四)整改阶段 (13)

一、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一)风险的定义

风险,通常是指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本手册所关注的风险主要包括:经济活动不合法或不合规的风险;国有资产流失、资源使用效益低下的风险;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风险;发生舞弊或腐败现象的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二)风险的分类

单位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层面风险。

单位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组织架构风险: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导致的风险。

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工具方法、内部审计等不健全导致的风险。

经济决策风险:经济活动决策的决策、执行、监督等未能有效分离,重大事项缺乏集体决策机制、决策机制不科学,决策程序不合理或决策未执行导致的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岗位职责不明确,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关键岗位不相容职务未分离,未进行定期轮岗或补偿性检查、监督等控制措施不足等导致的风险。

会计机构:会计机构不健全,未落实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未实行会计电算化等导致的风险。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未归口管理,关键岗位用户权限不适当,重要数据未定期备份,未落实防毒防泄密措施等导致的风险。

安全管理风险:安全防范不到位,未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未制定安全管理机机制产生的风险

业务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政府采购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建设项目风险、合同管理风险,教学管理风险等。

(三)风险评估定义

风险评估是量化测评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及其造成的后果,识别及分析影响单位控制目标实现的因素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在风险评估中,既要识别和分析对实现控制目标具有阻碍作用的风险,也要发现对实现目标具有积极影响的机遇。

(四)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流程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五)风险评估的目标

识别与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提升单位整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二、职责分工

(一)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是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工作的决策机构,由局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分管副局长,以内部控制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

1、审议批准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2、审议批准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工作成果;

3、批准内部控制整改方案;

4、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5、指导、监督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中各部门的工作。

(二)主责部门

计划财务科作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办公室,在风险评估流程中承担的主要职责包括:

1、拟定风险评估的标准,报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批准;

2、拟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报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批准;

3、依照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指导和监督本单位各部

门开展流程梳理及风险评估工作;

4、协调外部中介机构、本单位各部门在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关系;

5、负责汇总整理流程梳理及风险评估结果;

6、负责组织外部中介机构针对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内部控制整改措施;

7、负责组织本单位各部门针对内部控制整改措施展开讨论和意见反馈;

8、负责拟定风险评估相关的工作报告及内部控制整改方案,并向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汇报;

9、负责组织落实本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方案。

(三)协作部门

本单位内其他各部门作为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成员,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应接受计划财务科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按照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本部门的流程梳理及风险评估工作;

2、与外部中介机构就风险评估结果及初步的整改措施进行沟通、确认;

3、做好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信息收集及传递工作;

4、按照审批后的内部控制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三、风险评估程序

(一)目标设定

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首先应当确定各项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各项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总体上与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相一致,都包括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但由于各项业务活动各有特点,所以各项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也有所侧重。

(二)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本单位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梳理、汇总,形成风险点清单。本单位设计和选择适当的风险识别方法,分别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动态识别影响本单位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带负面影响的因素代表风险,需要对其分析和应对;带积极影响的因素代表机遇,在制

定目标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对其加以考虑并把握。

单位层面风险识别主要从组织、机制、制度、岗位和信息系统入手,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内部管理制度和制衡机制的建立、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情况,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等。

业务层面风险识别从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入手,主要内容包括:各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是否清晰合理,流程中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每个环节的授权审批是否科学完整,相关信息是否得到全面记录;各项管理要求是否在内部管理制度中予以明确,各项制度的执行是否有效,关键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三)风险分析

识别风险后,需要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以便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选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的可能性分析和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分析的目的就是对识别的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内部控制需要重点关注和优先控制的风险点。单位应当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内部控制建设阶段,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内部控制评价阶段,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定性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由专人主持的工作访谈和调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包括统计推论、计算机模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风险的可能性分析及评价标准

对风险的可能性分析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定性及定量评估方法。定性方法主要从日常管理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确定不同的可能性尺度。定量方法主要是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出一定时期内风险发生概率作为标准进行评估。

按照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定五个级别,分别是:几乎不可能、不太可能、可能、很可能、几乎确定五个级别,依次对应1至5分。具体的划分标准如下表: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标准

风险影响程度及评价标准

风险影响程度是指风险事件发生对单位所造成的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对于风险影响程度也确定五个级次,分别为不重要、次要、中等、主要、重大五个级别,依次对应1至5分。

对风险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从法律法规的遵循、对其他日常管理控制目标的影响及资产损失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考虑法律法规的遵循及其他日常管理控制目标的影响时,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确定风险影响程度的级别;考虑资产损失时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以造成的资产损失的金额大小为参照指标,确定风险影响程度的级别。具体的划分标准如下表:

风险影响程度评估标准

对风险的排序

对风险的排序采用风险坐标图的方法,风险坐标图主要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

绘制风险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接的比较,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险发生可能性

风险的影响程度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的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在风险坐标图可将识别的风险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五个区域。针对相关风险在风险坐标图中的坐标,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四)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所存在的风险提出各种风险解决方案,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风险应对的策略一般有四种: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选定应对策略以后还应当有针对性的选择控制

方法。

1、风险规避策略

风险规避策略即通过评估后,对于超出可承诺范围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当风险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的净收益予以抵消时,避免风险是最可行、最简单的办法。

风险规避策略优势:有效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可以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风险效益比更佳的项目上。

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

只有风险可以避免的情况下,避免风险才有效果;

有些风险无法避免,如市场风险、政治影响等;

有些风险虽然可以避免,但成本过大;

事事都采取避免风险的态度可能对单位产生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风气。

2、风险降低策略

风险降低策略是指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降低风险主要有两方面:

控制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设置应急机制,一旦发生风险,降低风险损害程度。

3、风险分担策略

风险分担策略是指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风险分担与风险降低类似,也要将剩余风险降低到与期望的风险相协调的水平。

风险分担策略主要措施:包括业务分包、保险、出售以及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

4、风险承受策略

风险承受策略是指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风险承受方式:

无计划的单纯自留,主要是指对未预测到的风险所造成损失的承担方式;

有计划的自发保险,是指对已预测到的损失的承担方式,如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坏账

准备的提取、对待处理的市场价值很小的一些设备可不采取保管措施等。

风险承受的优势:成本较低,有利于资源的运用。

风险承受的劣势:

可能的巨额亏损;

可能更高的成本费用;

获得服务种类和质量的限制;

可能造成员工关系紧张。

5、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

根据风险坐标图中对风险的排序,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为:

针对低风险区域:承担该区域中的各项风险并不再增加控制措施。

针对中风险区域:严格控制该区域中的各项风险并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

针对高风险区域:确保规避和转移该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四、风险评估范围

风险评估的范围应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分别确定:一是单位层面风险评估,二是业务层面风险评估。

(一)单位层面风险评估

单位层面风险评估指站在单位的整体上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机制建设、制度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单位层面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是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使具体内部控制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进行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是否健全,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协作部门等的职责是否明确;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否完善。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分别建立、健全重大及一般事项的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内部管理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关键岗位是否建立岗位责任制;有关的不相容职务是否进行识别并进行有效分离;关键岗位是否定期轮岗,不具备轮岗条件的是否进行定期的检查、监督;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等。

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和报送预决算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

其他情况。

(二)业务层面风险评估

业务层面风险评估指对单位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各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的评估,对业务层面进行的风险评估,需要从梳理各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入手,进行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预算管理情况。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内部批复、预算执行、决算和绩效评价等环节。在预算编制环节,主要的风险是认为预算编制仅是财会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不参与其中,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业务活动与其财力支持相脱节。在预算内部批复环节,主要的风险是没有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审批下批,内部预算追加调

整程序不规范。在预算执行环节,主要风险是未按照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预算,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产生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等情形。在决算和绩效评价环节,主要的风险是决算编制和绩效评价不及时、不准确,决算结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没有起到事后控制的效果。所以对预算业务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合、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与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等。

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收入是否按收费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有关收入和支出的不相容职务是否有效分离;有关收入的合同、票据等是否及时提供给财会部门进行核对以确保“应收尽收”;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事前审核是否严格;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支出的审核职责、审批权限是否明确,审核流程是否合理;是否按照规定使用的会计准则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等。

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包括采购、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部门是否缺乏沟通协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合理;采购需求审核是否严格;采购业务是否归口管理;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采购方式、采购价格、供应商的选择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资产管理情况。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主要考虑是否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资产处置是否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资产是否实现归口管理;资产的使用和保管责任是否明确;资产验收的程序是否恰当;资产的入库及领用发出是否进行登记、统计;资产是否进行实物标识和台账控制;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形成盘点报告;对账实不符的资产、滞留无用的库存是否有相应的处置程序。

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前期研究论证是否充分;施工设计和项目投资是否有效管控;竣工验收是否规范;是否按照概预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合同管理情况。包括合同是否实现归口管理;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是否明确;合同签订前是否进行法律审核;合同签订是否经预算审核;合同审批权限、签署权限是否明确;合同用印是否规范,并进行用印登记;合同纠纷是否处理得当;是否有效监控合同

履行情况;合同归档是否及时、完整。

其他情况。

五、风险评估操作流程

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的评估。国家政策法规及部门规章、外部经济环境、单位内部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随时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重估。

(一)成立风险评估组织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确定由计划财务科牵头,发起召开会议,成立本单位的风险评估组织,包括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及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其职责分工参见前述部门职责分工中的有关内容。

(二)计划阶段

风险评估工作由计划财务科牵头组织实施。计划财务科于每年第一季度末,制订当年度的《20XX年度风险评估工作计划》,征求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意见并经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组长审核后,上报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组织开展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

《20XX年度风险评估工作计划》内容应涵盖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架构及相应的职责、定期的联络和沟通机制、年度风险评估的工作目标、实施范围、工作内容及重点、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等。

(三)风险评估阶段

各部门按照前述流程梳理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开展业务流程梳理、初始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等工作。

1、流程梳理

各部门在计划财务科的指导下,广泛收集和整理本单位的管理和业务流程、配套的管理制度文件、业务表单、未成文或成文的业务处理规则等,对其进行归类、分级,并对其全面性、有效性及是否需要修改做出判断后,交由计划财务科汇总,形成本单位的流程目录。

完成上述工作后,计划财务科及各部门在社会中介机构(如需要)的指导下,根据流程目录,绘制相应的业务流程图。

2、风险识别

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计划财务科及各科室在社会中介机构(如需要)的协助下,围绕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广泛、持续地收集与之相关的风险信息和案例,并对照本校业务流程,识别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风险。

3、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

完成上述工作后,计划财务科及各部门在社会中介机构(如需要)的协助下,使用《风险评估工作底稿》,按照前述风险评估的方法,对本单位业务相关的风险,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排序后,根据排序结果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制订适用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由计划财务科汇总,并组织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讨论。

风险评估过程中,发现重大风险和缺陷(风险排序为“极高”)的,计划财务科应随时发起报告,经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讨论,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组长审核后,及时向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报告,由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进行确认并立即作出整改措施。

计划财务科于当年度第二季度之前,组织各部门完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的讨论,形成本单位的《20XX年度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措施草案》,经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组长审核后报本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审议。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计划财务科及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对风险评估、制订内部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解释与指导,确保各部门及时完成风险评估工作。

(四)整改阶段

计划财务科根据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实施的成本效益原则,拟定《20XX年度内部控制措施整改计划》,经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讨论确认、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组长审核后,上报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审批。各部门按照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审批后的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20XX年度内部控制措施整改计划》应落实整改措施的实施部门、整改完成时限、检查部门等,确保整改责任得到明确落实并具有可执行性。

各部门自整改工作开始后,每隔两月向本单位计划财务科书面报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经计划财务科审核汇总后,向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组长、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汇报。

计划财务科不定期抽查各部门对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对照相应流程节点的控制目标,评估内部控制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

质量风险评估管理规程(总7页)

质量风险评估管理规程(总7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xxxx限公司GMP文件 目的:制定质量风险的管理规程,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产品符合质量的要求。 范围:适用于产品质量风险的管理。 责任:总经理、质量副总、生产副总、质量部、生产部、输液车间、供应部、销售部执行。 内容: 1、原则: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2、风险定义:是指不确定因素对目标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出现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结果。 3、质量风险管理定义: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质量风险管理要求: 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目标任务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审核、回顾的系统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风险管理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并使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消除、降低和控制 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质量风险管理方法使我们主动地识别并控制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保证和加强产品、工艺和服务的质量。 质量风险管理的投入水平、正式程度及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与存在风险的程度、水平和级别相适应,最终的目的在于保护患者的利益。

企业质量保证体系风险评估报告

企业质量保证体系风险 评估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企业质量保证体系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质量保证体系风险评估 一、目的 对质量保证体系的风险进行预先性评估,以及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达到质量保证体系的规范化,将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范围 对咸阳分公司五个品种炎热清片、百癣夏塔热片、止痢宁片、薏辛除湿止痛胶囊、益肾灵胶囊质量保证体系的风险评估。 三、概述 对质量保证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查找排列,再对各风险点进行风险系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各风险点作相应的处理。 四、风险管理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1、使用的工具: 失败模式分析(FMEA) 2、风险优先度RPN的定级标准 风险主要由三个因素组成:伤害的严重性、风险发生几率、检出伤害的能力。

风险优先度RPN(风险指数)=严重性×发生频率×可测量性,风险指数数值越高说明该风险的优先度越高。 RPN﹤16为低风险水平,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额外的控制措施; 16≤RPN ﹤24为中等风险水平,可根据风险的严重性确定是否需采取控制措施; RPN≥24为高风险水平,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验证应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 3、风险各因素评分标准如下: 3.1、严重性系数 3.2、可能性系数

3.3、可识别系数 五、内容 见《质量保证体系风险评估表》。 质量保证体系风险评估表 编码: 2、风险评估小组和其他资源要求 风险评估小组 组长:孙彦杰 成员:王姣姣、卢娅维、吴小婷、上管延萍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 序(新编版)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0目的 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获得清晰的认识和评价,通过控制策划,降低或消除各类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应用範圍 公司内所有生产制造部门和化学品管理部门,如生产、塑胶、货仓、行政及人事部 職責 xxxx負責编制和维护本程序; 行政及人事部-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程序的执行。 參照 综合管理体系手冊章節7产品实现和运行控制 名詞解釋 暂不适用

內容危险源的识别 6.1.1从公司现在及过去有关的活动、过程、服务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规及 其他要求中获得线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常规生产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2)工作场所内自有设施及外界提供的设施。 公司各相关部门在本部门的业务系统范围内进行识别,且每年对该部门的危险源进行再评估;识别的结果记录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表》中。 风险评价 6.2.1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D=L×E×C D----风险值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计算机系统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概述: (2) 2.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及主要职责 (3) 3.基本定义和方法 (3) 3.1基本定义与概念 (3) 3.2风险等级: (3) 3.3计算机系统验证风险评估标准: (4) 4.风险评估: (4) 4.1风险管理流程图: (4) 4.2风险识别: (5) 4.3风险评估: (7) 4.4风险控制与沟通: (13) 4.5风险的沟通: (22) 1.概述:

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对质量控制实验室的计算机化系统进行风险评估,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前瞻将要发生的质量风险,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规避风险的发生,以保证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2.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及主要职责 3.基本定义和方法 3.1 基本定义与概念 严重性:危险可能后果的量度。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 可检测性:发现或测定危险存在、出现或事实的能力。 3.2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和可检测性的程度,将每一项标准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分别赋值以数字1分、2分、3分,则

每一项标准(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就会有一个对应的数字作为该项的风险得分。 3.3清洁风险评估标准: 根据该项目每一项标准(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的得分,用公式(风险总分=严重性得分×可能性得分×可检测性得分)计算出风险总分,按照风险总分将风险分为高、中、低、微小四个水平,其中低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中和高风险水平是不能接受的,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 4.风险评估: 4.1 风险管理流程图:

关于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XXX制药有限公司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项目: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 编号: 起草人: 年月日审核人: 年月日批准人: 年月日

目录 1.概述 2.目的 3.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4.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5.风险识别 6.风险分析及评价标准 7.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 8.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9.风险评估报告审批

1. 概述 我公司纯化水系统采用二级反渗透法制备。反渗透是依靠反渗透膜在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下,使水通过反渗透膜变成纯化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使其制备的水质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的质量标准。 1.1系统基本情况 项目 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 10-17bar 原水压力 进预处理 2-4bar 进R.O 设备 1.4-3.4bar 一级系统工作压力 10-17bar 二级系统工作压力 10-17bar 1.2 制水工作流程图 2.目的 2.1为降低和控制车间纯化水系统相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纯化水系统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2为车间纯化水系统的验证确认活动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3为车间纯化水系统日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3.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2 2010版GMP 实施指南 原水箱 原水增压泵 多介质过滤器 活性碳过滤器 紫外消毒 一级RO 系统 中间水箱 二级RO 系统 纯化水箱 纯水泵 软水器 精密过滤器 用水点

安全健康风险评估

青岛威斯丽精密五金有限公司安全、健康和卫生条件风险评估1.目的 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所有作业或活动的安全、健康和卫生风险,并对鉴别出的安全、健康和卫生风险进行区分,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加以控制。 2.范围 一切具有安全、健康和卫生风险的作业或活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噪声、触电、燃烧、爆炸、打击、坠落、碰撞、刺割等危险因素。 3.权责 3.1由安全主管会同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定期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 3.2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 3.3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 3.4安全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 3.5社会责任委员会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 4.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 5: 法律及法规要求 本公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基础,并充分参考了我国政府已经批准签署或加入的涉及社会责任规范的国际公约同时遵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历次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6.目标 6.1因工伤亡事故为零; 6.2特大、重大、一般火灾事故为零; 6.3重大机械事故为零; 6.4急性中毒事故为零; 6.5因工负伤频率控制在千分之六以内; 6.6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重大安全事故为零; 6.7重大责任交通事故为零。 7.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 为实现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目标,按照BSCI《职业安全、健康和卫生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制定本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落实公司职业安全卫生的目标和要求。 7.1、领导作为本单位全体员工职业安全卫生的第一责任人,为单位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审批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资源。 7.2、领导、各班组长、负责人带头执行职业卫生与保健规范,并根据本单位岗位分配表的规定各负其责。 7.3、各级员工应认真完成职业安全卫生培训任务,特别是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一不伤害自己,二不公约伤害对方,三不被对方伤害”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达到本质健康、安全。 7.4、各级员工应积极参与改善单位安全卫生工作的讨论、协商;单位确保各方面员工在安全卫生事务上的代表性。 7.5、执行公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任务与要求,全体员工按规定享受保健费、参加文体活动、定期接受体检、参加有关培训。 7.6、单位每半年进行单位内部自检;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

某业务运维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X X X业务运维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文档控制 版本信息 所有权声明 文档里的资料版权归江苏开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开拓”)所有。未经江苏开拓事先书面允许,不得复制或散发任何部分的内容。任何团体或个人未经批准,擅自观看方案将被认为获取了江苏开拓的私有信息而遭受法律的制裁。

目录

1.评估项目概述 1.1.评估目的和目标 对XXX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系统的脆弱性、所面临的威胁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给出安全控制措施建议。 风险评估范围包括: (1)安全环境:包括机房环境、主机环境、网络环境等; (2)硬件设备:包括主机、网络设备、线路、电源等; (3)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监控软件、备份系统等; (4)网络结构:包括远程接入安全、网络带宽评估、网络监控措施等; (5)数据交换:包括交换模式的合理性、对业务系统安全的影响等; (6)数据备份/恢复:包括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的数据备份/恢复机制; (7)人员安全及管理,通信与操作管理; (8)技术支持手段; (9)安全策略、安全审计、访问控制; 1.2.被评估系统概述 1.2.1.系统概况 XXX信息系统主要由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以及医保、大屏、合理用药、折子工程等业务系统、内外网安全服务器、双翼服务器、OA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以及安全控制设备等构成,内外网物理隔离,外网为访问互联网相关服务为主,内网为XXX生产网络。 2.风险综述 2.1.风险摘要 2.1.1.风险统计与分析 经过风险分析,各级风险统计结果如下:

计算机系统风险评估

计算机系统风险评估 概述: 我公司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主要包括化验室的HPLC工作站、GC工作站等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系统以及IPC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多数为不可配置的计算机化系统。为确保将风险管理贯穿到计算机化系统,尤其是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需要从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的角度考虑,对本公司的所有计算机化系统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识别风险并将其消除或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并以此作为后续的验证和数据完整性、评估纠偏措施或变更的有效性、确定定期审查的频率以及供应商审计方式等各系统选择适合生命周期活动的基础。 目的 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理解业务流程与业务风险评估、用户需求、法规要求与已知功能领域的基础上,对GMP相关活动中使用的所有类型的计算机化系统进行的最初的风险评估,并确定系统的影响。根据不同系统的风险性、复杂性与新颖性,如进行的五步骤风险管理流程中的后续风险管理活动,均是以本风险评估的输出内容为基础进行的。正常情况下,该输出内容是一直有效并可在其他情况下适当利用。 本评估方案是在目前所有**套计算机化系统中进行的,对以后新增的计算机系统,应在制定用户需求同时或在其后,按照本报告的模式进行确认和评价,根据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后续的该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包括使用供应商评估的结果来帮助制定计划以使系统符合法规和预定用途,包括决定是否需要供应商的参与。 人员组织 风险评估由公司成立计算机系统初步评估小组,小组人员的组成和所负职责如下:

组长:由质量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成立评估小组,确定部门成员,参与风险评估,对评估过程的总体协调和评估结果的批准工作。 副组长:由质量保证部部长担任,负责对评估过程的组织协调,参与风险评估,风险的回顾与评价,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进行审核。 QA:参与识别、分析、评估风险,确定法规的符合性,确保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关SOP的规定。 小组成员:由生产部、和质量控制各部部长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具体人员由各部门部长指定,负责和参与各自业务范围以内的风险识别和分析、评价等,确保符合公司生产技术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各部门部长负责审核风险评估报告。 计算机化系统情况说明 本次评估涉及的计算机系统和其相关信息: GMP关键性评估 按照ISPE GAMP5(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指南),系统确定后,应对系统是否受GMP的监管,对系统进行GMP关键性评估后,再对关键系统实施GMP影响分级。故该步骤首先对重要的风险进行评估,如GMP和业务流程所面临的风险,而不是具体的功能和技术风险。按照以下问题以此进行说明和评估: 1.GMP监管与否的决定:是否在GMP要求的范围以内? 确定该系统是否接受GMP的监管,如是,应列出具体的法规条例,并说明系统的哪些部分受监管。

(完整版)质量风险评估表

质量风险评估二O一五年

目录 一、公司基本经营情况--------------------------------------------------------------3 二、质量管理体系--------------------------------------------------------------------4 三、人员与培训-----------------------------------------------------------------------7 四、电子计算机系统------------------------------------------------------------------9 五、设施设备-------------------------------------------------16 六、温湿度监测系统-------------------------------------------21 七、验证与校准-----------------------------------------------23 八、药品采购-------------------------------------------------26 九、收货与验收-----------------------------------------------29 十、储存与养护-----------------------------------------------33十一、出库与运输-------------------------------------------37十二、销售与售后服务---------------------------------------

APP项目风险评估

A P P项目风险评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APP项目风险评估 本分析主要针对本APP开发涉及到的风险,以及营销推广,软件管理,包括在软件开发周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软件实施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的风险等进行评估。在文中对所提到的风险都一一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回避措施。 由于风险是在项目开始之后才开始对项目的开发起负面的影响,所以风险分析的不足,或是风险回避措施不得力,都很有可能造成软件开发及项目的失败。风险分析是在事前的一种估计,凭借一定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经验,基本能够对项目的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经过慎重的考虑提出可行的风险回避措施,是避免损失的重要环节。 项目环境分析 (1)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没有时间做饭,但又不喜欢餐厅的口味或环境,同时又有很大部分的自由职业者及宝妈有足够的同时做饭,同时愿意分享 美食给其它人。 (2)繁忙的工作及社会工作压力,使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交友,但同时又对社交充满渴求。 (3)本项目是基于同社区分享美食集社交交友为一体的服务型软件。能同时解决都市人吃饭问题和交友问题。是时代的需求。 技术风险 软件的开发:其主要风险均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软件管理,二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产品的开发是工程技术与个人创作的有机结合。软件开发是人的集体智慧按照工程化的思想

进行发挥的过程。软件管理是保证软件开发工程化的手段。软件体系结构的合理程度是取决于集体智慧发挥的程度和经验的运用。 APP软件管理将影响到软件的下列因素: APP软件是否能够按工期的要求完成:软件的工期常常是制约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很多情况下,软件开发商在工期的压力下,放弃文档的书写,组织,结果在工程的晚期,大量需要文档进行协调的工作时,致使软件进度越来越慢。软件的开发不同于其他的工程,在不同的工程阶段,需要的人员不同,需要配合的方面也不同,所有这些都需要行之有效的软件管理的保证。 APP软件需求的调研是否深入透彻:软件的需求是确保软件正确反映用户的对软件使用的重要的文档,探讨软件需求是软件开发的起始点,但软件的需求却会贯穿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软件管理需要对软件需求的变化进行控制和管理,一方面保证软件需求的变化不至于造成软件工程的一改再改而无法按期完成;同时又要保证开发的软件能够为用户所接受。软件管理需要控制软件的每个阶段进行的成度,不能过细造成时间的浪费,也不能过粗,造成软件缺陷。 APP软件的实现技术手段是否能够同时满足性能要求:软件的构造需要对软件构造过程中的使用的各种技术进行评估。软件构造技术通常是这样:最成熟的技术,往往不能体现最好的软件性能;先进的技术,往往人员对其熟悉程度不够,对其中隐含的缺陷不够明了。软件管理在制定软件开发计划和定义里程碑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并做出合理的权衡决策。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全面、充分并有效地识别、评价和更新各部门、项目部在生产活动及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并拟定控制措施,以便实施有效控制。 1.2 适用于院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和现场项目部生产活动及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控制措施策划、更新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管理手册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院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 3.2 综合管理处负责组织全院各类生产活动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院办公大楼区域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指导、审核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并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落实实施监督管理。 3.3 院安全评价责任部门协助综合管理处审核院级不可接受风险因素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 3.4 工会办公室负责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调查员工职业健康状况,

协助辨识、评价引起健康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参与相关控制措施的拟定工作。 3.5 院部各责任部门/项目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控制;负责外出活动或工程现场服务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确保持续有效。 3.6 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项目部负责生产/服务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确保持续有效。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 流程形成的文件、记录

4.2 危险源辨识 4.2.1 危险源辨识范围 (1)院本部(含兰州办公场所)工作场所;勘察、岩土施工、工程监测、工程项目管理、监理、检验和试验、工程总承包、工地服务等各类现场;员工在差旅途中或在客户处工作。 (2)所有的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检修、抢修活动等)。 (3)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本院员工、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4)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院或是外界所提供的)。 4.2.2 危险源辨识依据 危险源辨识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但不限于此: (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管理方针及目标。 (3)院和类似组织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的信息。 (4)设施、过程和活动的信息。 (5)工作场所环境条件,有毒、有害部位。 (6)内外部审核结果、管理评审的信息。 (7)现场踏勘、安全检查时获得的信息。 (8)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协商和沟通的信息。 4.2 3 危险源辨识方法

公司管理系统安全系统风险评估报告材料

实用标准 XX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单位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目录 一、本企业基本情况 (2) 二、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描述 (2) 三、风险及隐患治理、报告与应急处置措施 (6) 四、结论 (12)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强化本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xx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组织了对公司安全生产危险因素、风险因素、作业环境等进行了风险评估,以强化责任落实为重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编制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以此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本企业基本情况 xx分公司,位于xxxx,东临xxxx,西临xxxx,其中北侧办公楼x层,占地面积xxx 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消防出口3处(东、南、北);南侧移动大楼xx层,占地面积xxxx平方来,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消防出口4处;员工人数 xxx人。生产楼一处位于xxxx号,共用xx机楼二处:、xxxx物资仓库。 二、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描述 公司各单位应对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经营系统、部位、装置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根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来确定危险目标、等级及影响范围。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全面、有序进行,防止出现漏项。 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在对公司危险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公司主要危险源及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经营部位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 ㈠高压配电室火灾危险性分析 高压配电室的一些装置(变压器等)都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液体(变压器油),在高温和电弧作用下或遭遇雷击,都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火灾、触电等; ①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 ②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超载运行; ③检修、维护不及时,设备或导线处于带病运行; ④短路、电弧和火花短路的主要原因是载流部分绝缘破坏,如: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械强度下降,过电压使绝缘击穿,错误操作或将电源投向故障线路,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造成线路金属连接。短路点、与导线连接松动的电气接头会产生电弧或火花。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

文件名称: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BJ/SM03-18-A/0 版 本:A/0 编 写 人:宋敬年 审 核 人:娄艳敏 批 准 人:姬全武 受控状态: 生效日期: 2015-09-01 分发号: 会签部门 部 门 综合管理部 品质保证部 生产部 技术部 设备部 市场部 财务部 资材部 审 核 V V V V V V V V 宋 敬 年 穆 旺 花 冯 学 玲 席 湘 君 王 裕 俊 朱 伟 范 海 燕 姬 宝 贤 数量(份) 1 1 1 1 1 1 1 1 河南佰嘉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HENAN BAI JIA NEW ENERGY-SA VING MATERIAL CO.,LTD

生效日期2015/09/01 文件修改履历 BJ/SQ02-001-01 修改时间版本修改内容生效日期修改人2015/08/17 A/0 起草编写 2015/09/01 宋敬年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

生效日期2015/09/01 1.目的 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获得 清晰的认识和评价,通过控制策划,降低或消除各类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适用范围 公司内所有生产制造部门和化学品管理部门,如生产、仓库、品质部 3、职责 综合管理部负责编制和维护本程序; 综合管理部、生产部、资材部、品质部及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 程序的执行。 4.内容 4.1 危险源的识别 4.1.1 从公司现在及过去有关的活动、过程、服务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规及其 它要求中获得线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公司常规生产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2)工作场所内自有设施及外界提供的设施。 4.1.2 公司各相关部门在本部门的业务系统范围内进行识别,且每年对该部门 的危险源进行再评估;识别的结果记录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表》中。 4.2风险评价 4.2.1 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D=L×E×C D----风险值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计算机化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计算机化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目的 (2) 2、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3) 3、范围 (5) 4、风险评估工具 (5) 5、风险识别 (5) 6、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风险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分析的风险及评价的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9、风险控制 (13) 10、风险接受 (14) 11、风险的沟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2、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姓名职务部门 质量副总质量保证部 设备工程部长设备工程部 质量保证部长质量保证部 生产技术部长生产技术部 质量控制部长质量控制部 车间主任口服液体制剂车间 车间主任前处理提取一车间 车间主任前处理提取二车间 车间主任口服固体制剂一车间 车间主任口服固体制剂二车间 车间主任口服固体制剂三车间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编号:SY-AQ-0319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Health an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0目的 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获得清晰的认识和评价,通过控制策划,降低或消除各类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3.0权责 品质部负责编制和维护本程序; 行政及人事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程序的执行。 4.0程序 4.1危险源的识别 4.1.1从公司现在及过去有关的活动、过程、服务和职业健康安

全的法规及 其他要求中获得线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常规生产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2)工作场所内自有设施及外界提供的设施。 4.1.2公司各相关部门在本部门的业务系统范围内进行识别,且每年对该部门的危险源进行再评估;识别的结果记录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表》中。 4.2风险评价 4.2.1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D=L×E×C D----风险值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工业控制系统(以下简称“工控系统”)被誉为工业生产的大脑,是工业行业关键基 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工业行业关键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做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对于保障工业生产高效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与依据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使得工控系统及产品越来越多地采用通用协议、硬件和软件,并以各种方式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连接。同时 , 病毒、木马等威胁正在向工控系统扩散, 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1)评估目的 风险评估作为实现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纵深防御的前提,其主要作用就是准确地评估工控系统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和潜在风险,其风险评估结果正是工控系统安全防护与监控策略建立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同时,工控系统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应用于各重点行业及领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风险评估重点也有所不同。故工控系统的风险评估,应该从设备的采购、运行、维护、报废阶段分别进行。 (2)评估依据 我国颁布的 GB/T 32919-2016《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控制应用指南》和 GB/T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这两项标准较详细及专业地对工业控制系统的风险评估进行了描述,所以,依据这两项标准能够较好地把握风险评估的过程及方法,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评估。 ●GB/T 32919-2016 该标准给出了工控系统安全控制列表、明确了工控系统安全控制选择方法、规范了工控系统安全程序,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具体安全的解决方案。根据已有的安全措施,从环境和人为因素分析工控系统面临的威胁,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工控系统存在的

2021新版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 风险管理程序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新版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 序 1.0目的 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获得清晰的认识和评价,通过控制策划,降低或消除各类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应用範圍 公司内所有生产制造部门和化学品管理部门,如生产、塑胶、货仓、行政及人事部 職責 xxxx負責编制和维护本程序; 行政及人事部-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程序的执行。 參照

综合管理体系手冊章節7产品实现和运行控制 名詞解釋 暂不适用 內容危险源的识别 6.1.1从公司现在及过去有关的活动、过程、服务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规及 其他要求中获得线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常规生产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2)工作场所内自有设施及外界提供的设施。 公司各相关部门在本部门的业务系统范围内进行识别,且每年对该部门的危险源进行再评估;识别的结果记录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表》中。 风险评价 6.2.1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物流部仓储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启动表 风险内容 风险项目名称:物料、产品储存及转运方式 拟定风险管理小组 其它资源要求:操作标准、管理规程、相关记录、物组长: 料及产品质量标准、再验证文件、相关法律法规 成员: 申请理由: 根据新版GMP对物料、产品的要求以及物料本身的储存要求,对目前物流部的物料及产品的储存、转运方式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若物料在转运过程发生偏差会直接给员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若储存方式达不到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甚至是造成产品报废给公司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物料转运用的工具主要是圆桶叉车、半自动叉车,物料及产品的储存主要采取了风机、空调、喷淋装置、防爆照明灯、有机气体浓度探测仪、人员巡检等措施。 实施计划 计划开始时间:2013年03月06日计划完成时间:2013年03月25日 申请部门物流部申请日期2013年02月28日 申请人申请人岗位仓储管理员 部门负责人审核:日期: 是否启动风险评估? □是(由质量保证部编制风险分析编号)□否 质量管理负责人:日期: 质量风险分析编号:质量体系员/日期:

质量风险评估表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风险项目名称:物料、产品储存及转运方式质量风险分析编号: 目的:通过对物料性质及储存方式的梳理以及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存在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同时使用FMEA 表对现目前物料及产品的储存条件及转运方式等评估是否存在影响质量及安全的风险及确定目前制定的控制范围及控制方式能否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确保物料、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以及降低物料、产品转运过程的安全隐患风险。 范围:适用于物料、产品的储存及转运方式的风险评估 第二部分风险评估 风险确认与分析: 根据人、机、料、环、法对物料、产品的转运及储存方式进行风险识别,应用FEMA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确认风险源,汇总于FEMA风险评估分析表1中. 附件确认: 签名/日期: 风险评价(该风险是否可接受): 经FMEA评估发现共有25项风险源,无严重风险源,22项为低风险源在可接受范围内,有3项中度风险分别是风控系统、库房大小、电动叉车,考虑控制成本及目前的控制方式,建议加强控制方式进行风险控制,无需进一步采取整改措施 □是(直接进入第五部分风险关闭)□否(需进行风险控制)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 编号实施的措施负责人签名/日期完成时限完成标准 01 对风机的效果进行确认 02 对库房重新画区规划物料的码放 03 制定电动叉车使用及维护保养SOP 04 风机使用及维护保养SOP 以上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行?□是□否 质量管理负责人:日期:

体系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实施报告

体系风险与机遇评估及应对措施实施报告 一、风险与机遇评估目的 识别、评估公司在质量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与机遇,并选择最佳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持续改进,把握最适宜发展的机遇,永续经营。 二、风险与机遇评估日程安排 2019年12月3日~6日 三、风险与机遇评估小组 1.风险与机遇评估小组由管理部、各部门主管、工厂技术人员等组成。 四、评估方法综述 1.风险与机遇评估依据《风险控制程序》; 2.风险与机遇评估准备,由管理部组织成立风险与机遇评估小组,负责对公司风险 与机遇进行评估; 3.识别各部门重要过程的风险以及现有控制措施; 4.结合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风险发生频率,以及风险严重程度进行赋值; 5.根据前面的赋值,采取算法得出的风险值,继而得出风险等级; 6.根据可能的风险评估机遇的可能性、适宜性。 五、风险与机遇评估概况 1.评估涉及的部门: 公司体系运行的各职能部门。 2.风险情况: ①风险等级方面:本次评估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涉及15个过程,共评估出160 个风险,其中高等级风险共1个、中等级风险共6个,低等级风险共154个。 ②风险处理方面:对其中153个低风险选择风险接受,;对6个中风险选择风险 降低,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对1个高风险选择风险规避,也制定了“风 险控制措施”。 ③可能的机遇方面:本次评估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涉及15个过程,共评估出28 个机遇。 六、风险与机遇数量 3种不同风险等级的数量,所占比例:

七、风险处理 1.各种处理方式的数量 a)各种处理方式按风险分类 b)各种处理方式按责任分类 2.风险控制措施完成情况分布:

IT运营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在IT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概括性阐述了风险评估工作在保险类行业中的运营管理模式,简要说明了风险评估工作中所包含的几个基本工作阶段和各阶段所需要注意的项目要点,在如何把风险评估工作的各项流程融合到企业IT治理的大环境、大框架中,如何使用风险控制的管理思路,改善企业IT基础架构的运营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1、项目背景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第六家全国性寿险公司,自从2002年全面恢复国内经营人身保险业务以来,被誉为"中国保险界的一颗新星"。 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保险市场的大力推动和发展,保险行业开始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作为企业正常业务支撑基础设施的IT基础架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IT基础设施在企业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重大,大量的核心和支持业务系统都运行在IT设施上;另一方面,IT设施的建设也必须能够迅速平稳的发展,才能够稳健的支持企业传统业务的升级和新业务的拓展。在这样的前提下,IT设施的运营保障开始成为企业巩固和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诸如IT安全保障和业务持续性计划之类的问题成为IT系统运营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 为了对太平人寿的信息安全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太平人寿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考察和交流,最终选择了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未来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合作伙伴,并且和太平人寿共同做好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安全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在本次项目中,天融信公司作为太平人寿的安全顾问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这次安全评估,充分分析了太平人寿目前安全现状和现有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并以此为依据和太平人寿共同制定了未来几年信息安全规划。 2、组织现状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寿险经营企业,在国内复业几年以来,迅速根据国内的市场情况推出了多种保险受理业务,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也发展到数十个。在公司业务发展和开拓的过程中,IT基础设施良好的支撑公诉主要业务的运作,同时随着业务发展,IT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迅速扩展,并且越来越深的结合到企业的核心业务运营过程中。到今天,太平人寿已经建立了横跨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各地营业部的业务数据集中化管理,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包含数十个业务系统和上百台台服务器,并且目前正在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市政桥隧工程 施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一、工程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环境..................................... 二、项目部组织机构 ................................................................. 第二章质量风险评估......................................................................... 一、质量风险识别..................................................................... 二、质量风险分析..................................................................... 三、质量风险评价..................................................................... 四、质量风险控制..................................................................... 五、应急预案编制及组织体系 ................................................... 六、重大质量风险应急预案.......................................................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一、质量目标............................................................................ 二、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三、质量检测程序..................................................................... 四、质量保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