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甲虫简介

马铃薯甲虫简介
马铃薯甲虫简介

马铃薯甲虫简介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世界有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原产在美国,后传入法国、荷兰、瑞士、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东欧、美洲一些国家,是中国外检对象。寄主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

1.简介

拉丁文名: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英文名: potato beetle,Colorado potato beetle

中文别名:蔬菜花斑虫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叶甲亚科。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原发生于北美落基山区,为害茄科的一种野生植物Solanum rostratum(中文名:刺萼龙葵)。随着美洲大陆的开发,当马铃薯的栽培向西扩展到落基山区时,立刻遭到这种甲虫的严重为害。此后,这种甲虫又向东扩散,速度很快。现已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都有发生。成虫体长10毫米,卵圆形。橘黄色,头、胸部和腹面散布大小不同的黑斑,各足跗节和膝关节黑色,每鞘翅上有5个黑色纵条纹,相当艳丽。成虫在地下越冬。在春季马

铃薯出土时,越冬成虫出现,产卵于叶子反面,每雌产卵300~500粒。老熟幼虫入土化蛹。一年发生1~3代。除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灾害外,还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茄科植物。

2.分布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上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原发现于北美洲落基山脉,最初为害野生茄科植物具角茴,19世纪初,随着新大陆的开拓,向该地移民的增多,贸易渠道形成,该虫开始在美洲传播。1817年,智利的栽培马铃薯引入北美。1855年发现马铃薯甲虫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严重为害马铃薯。1860年至1880年,马铃薯甲虫在美国的发生面积激增到400万平方公里,占据了美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9/10。1877年马铃薯传播到德国的莱茵河以北的谬里豪森市。1878年蔓延传播到荷兰、波兰等国。1920年传播到法国,在法国开始蔓延为害,到1938年蔓延到法国全境,并扩展到法国的四邻国家的比利时、西班牙、瑞士等国。1943年-1948年传播扩展到意大利、葡萄牙、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到达苏联边境地区。1949年在苏联的乌克兰的里沃夫首先发现了此虫,在乌克兰为害蔓延到1968年,每年扩展速度达到120

公里,传播到白俄罗斯,每年扩展速度达到150公里。在60年代的后半叶,扩展到了乌拉尔斯克地区,至此该虫占据了

几乎苏联的欧洲部分地区,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曾有过发生马铃薯的情况报道,近年来在俄罗斯滨海边区也有发生。现已广泛分布于欧美和亚洲的40多个国家。

马铃薯甲虫

3.为害特点

种群一旦失控,成、幼虫为害马铃薯叶片和嫩尖,可把马铃薯叶片吃光,尤其是马铃薯始花期至薯块形成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严重的造成绝收。

马铃薯甲虫是一个分布最广、为害最甚的马铃薯害虫。成虫和幼虫贪食,常常将马铃薯的叶子全部吃光。在许多国家,造成马铃薯减产30-50%,最严重的地方甚至减产90%。该虫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1)是自然传播,包括风、水流和气流携带传播,自然爬行和迁飞。(2)人工传播,包括随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携带传播。来自疫区的薯块、水果、蔬菜、原木及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均有可能携带此虫。

4.形态特征

成虫

马铃薯甲虫成虫

体长9~11.5mm,宽6~7mm。短卵圆形,体背显著隆起,红黄色,有光泽。鞘翅色稍淡,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带5条。头下口式,横宽,背方稍隆起,向前胸缩入达眼处。唇基前缘几乎直,与额区有一横沟为界,上面的刻点大而稀。复眼稍呈肾形。触角11节,第一节粗而长,第二节很短,第五、六节约等长,第六节显著宽于第五节,末节呈圆锥形。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隆起,宽为长的二倍。基缘呈弧形,前角突出,后角钝,表面布稀疏的小刻点。小盾片光滑。鞘翅卵圆形,隆起,侧方稍呈圆形,端部稍尖,肩部不显著突出。

足短,转节呈三角形,股节稍粗而侧扁;胫节向端部放宽,外侧有一纵沟,边缘锋利;跗节显4节;两爪相互接近,基部无附齿。

幼虫

马铃薯甲虫幼虫

1、2龄幼虫暗褐色,由3龄开始逐渐变鲜黄色、粉红色或橙黄色。背方显著隆起。

马铃薯甲虫卵

长卵圆形,长1.5~1.8mm,淡黄色至深枯黄色。

马铃薯甲虫蛹

离蛹,椭圆形,长9~12mm,橘黄色或淡红色。

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和品种

马铃薯的品种和特征 和定西独特的自然条件相结合,我们按照无公害、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主攻“新大坪”系列和“陇薯”系列两大产品,还引进了“夏啵蒂”等很多新品种。其中最能吸引商家眼球的是一种叫“黑金刚”的新品种马铃薯, 黑金刚是在黑美人的基础上新培育出的,个头与普通土豆差不多,外皮乌黑,切开里面呈紫黑色,主要原因是花青素含量很高。 马铃薯最新培育品种,株型开展,分枝较多,株高68厘米左右。茎和叶绿色,花淡白色,花冠淡紫色,雄蕊黄绿色,花粉不育。块茎扁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中浅。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产量表现一般亩产3200—3800公斤。

马铃薯用途 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炸、炒,作粮食或蔬菜。世界各国也十分注重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等。 马铃薯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更特别是它具有延缓衰老、减肥、美容护肤的效用。这个女士们听了肯定很感兴趣,那我就再详细说说吧。 延缓衰老 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泛酸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质淀粉等营养元素。经常吃土豆的人身体健康,老得慢。 减肥 土豆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中,比较少见的同时含有大量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每148克土豆产生的热量仅为100卡路里,真正的淀粉含量不到2%,而且不含脂肪,能有效控制人们日常饮食中脂肪总量的摄入。 吃土豆不必担心脂肪过剩,因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饥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每天多吃土豆,可以减少脂肪摄入,可以让身体把多余脂肪渐渐代谢掉,消除你的心腹之患。 美容护肤 土豆有很好的呵护肌肤、保养容颜的功效。新鲜土豆汁液直接涂敷于面部,增白作用十分显著。人的皮肤容易在炎热的夏日被晒伤、晒黑,土豆汁对清除色斑效果明显,并且没有副作用。 土豆对眼周皮肤也有显着的美颜效果。将熟土豆切片,贴

噻虫啉简介

噻虫啉简介 CAS号:111988-49-9 英文名称:Thiacloprid 化学名称:(3-((6-氯-3-吡啶基)甲基)-1,3-噻唑啉-2-亚基)氰胺; 其他名称:CGA293343,Actara、Cruiser 分子式:C10H9ClN4S 分子量:252.72 结构式: 理化性质:原药为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136℃,相对密度(20℃)1.46,蒸气压3.0×10-7Pa(20℃),分配系数(正辛醇/水,20℃)为18.0,溶解度(20℃,mg/L)水185,正己烷100,二甲苯300,丙酮64000,乙酸乙酯9400。分解温度270℃,在50℃时可稳定贮存2周。 毒性:急性经口LD50:200/171(雌/雄mg/kg);急性经皮LD50:3690/4300(雌/雄mg/kg) 大鼠急性口服LD50=836mg/kg;大鼠急性经LD50(24h)=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4h)≥2535mg/m3;对兔皮肤、眼无刺激;慢性、长期和基因毒性显示阴性。虹鳟急性毒性LC50(96h)=30.5mg/l;水藻EC50(72h)=97mg/l;鹌鹑急性毒性LD50=2716mg/kg;蚯蚓LD50=105mg/kg soil;蜜蜂LD50(口服)5.3mg/头;土壤半衰期DT50=7-21天。

残留规定(mg/kg):莴苣2.0,甜椒、豌豆、1.0,茄子、番茄、草莓0.5,黄瓜、桃、石榴、杏0.3、甜瓜0.2,李0.1,其他油料作物、茶叶0.05,其他蔬菜,水果、种子等0.02。 作用特点及杀虫谱:噻虫啉(Thiacloprid)原药由德国拜耳农化公司和日本拜耳农化公司合作开发,是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其它传统杀虫剂有所不同。它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接合后膜,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积累,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与常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没有交互抗性,因而可用于抗性治理,是防治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高效药剂之一。作为杀虫剂,噻虫啉对外部影响很小,具有以下优点: 1.对人畜安全。噻虫啉对松褐天牛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但其毒性极低,对人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而且药剂没有臭味或刺激性,对施药操作人员和施药区居民安全。 2.对环境安全。由于其有效成分的蒸汽压低,噻虫啉不会污染空气。由于半衰期短,噻虫啉残质进入土壤和河流后也可快速分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 3.对水生生物安全。噻虫啉对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性也很低,通常情况下对水生生物基本上没有影响。噻虫啉对有益昆虫的影响非常小,特别是对蜜蜂很安全,在树木和作物花期也可以使用。 噻虫啉对棉花、蔬菜、马铃薯和梨果类水果上的重要害虫有优异的防效。除了对蚜虫和粉虱有效外,还对各种甲虫(如马铃薯甲虫、苹果象甲、稻象甲)和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树上潜叶蛾和苹果蠹蛾)也有效,对相应的作物都适用。对刺吸口器害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对于一般杀虫剂难以防治的松褐天牛以及其他多种天牛,具有快速的杀灭效果,可有效切断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抑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江西天人集团率先将噻虫啉应用于松褐天牛防治,试验表明,噻虫啉对松褐天牛的触杀效果十分明显,施药后2小时天牛开始大量死亡,24小时后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根据作物、害虫、使用方式的不同,推荐用量为48~180g有效成分/hm2做叶面喷施,也有推荐20~60g有效成分/hm2。

(整理)全球十大杀虫剂市场与展望

全球十大杀虫剂市场与展望 在全球农药市场中,杀虫剂占了28%的市场份额,2011年销售额达到了140亿美元。在这些杀虫剂中,销售额排在前10位的品种占据着重要地位,其销售额合计超过了杀虫剂市场的40%,占全部农用化学品市场11.4%的份额。 1 十大杀虫剂概况 目前全球销售的主要杀虫剂品种有180多个,已经明确作用机理的超过25种。从应用作物分析,与除草剂有所不同,水果和蔬菜是杀虫剂的最大市场,非农作物市场也是杀虫剂的主要市场,具体市场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杀虫剂市场按作物分布情况 目前应用的杀虫剂品种中,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品种有38个。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毒死蜱、氯氟氰菊酯、噻虫胺、阿维菌素、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成为排在杀虫剂销售额前10位的品种,其销售额均超过了3亿美元。十大杀虫剂品种2007年销售额合计为37.1亿美元,而在2011年达到了57.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3.4%,在

这十大杀虫剂品种中,氯虫苯甲酰胺、烟碱类品种和氟虫腈是近年来在杀虫剂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种。 十大杀虫剂品种,主要由跨国公司所开发和经营,虽然有些品种多个公司同时在经营,但根据品种开发和经营现状主要分为先正达公司和拜耳公司各3个品种,杜邦公司、道化学公司巴斯夫公司、富美实各占1个品种。十大杀虫剂品种的销售额、上市时间和主要经营公司情况见表1。 表1 十大杀虫剂品种销售额情况 从品种数量分析,十大杀虫剂品种仅占到杀虫剂品种数量的5.6%,但其销售额却达到了杀虫剂市场份额的41%,在十大杀虫剂品种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发的品种占了半壁江山。从化合物专利情况分析,氯虫苯甲酰胺还在专利期内,其他9个品种都已过了专利保护期。 2 十大杀虫剂特点及市场变化情况 2.1 噻虫嗪

马铃薯品种鉴别

鉴别马铃薯品种的几个标准是什么? 鉴定马铃薯品种的主要依据有:①株型和植株高度,②块茎:皮色、芽眼的深浅、肉色;③叶:叶的颜色、排列次序、着生对数、小叶的有无;④花:花冠的大小、颜色;⑤熟性:生育期的长短; ⑥抗性:对于病虫害和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鉴定马铃薯品种的次要依据有:①生长势、叶上着生的茸毛;②花序总梗、花柄节、柱头开裂程度、雌雄蕊的孕性;③芽:半光生幼芽的颜色;④结薯习性、块茎的休眠期长短、块茎的储藏性;⑤块茎的品质:食味、加工特性(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粗蛋白质、维生素; ⑥栽培特点、品种所具有的生产量特点和增产潜力。 品种名称:中薯13号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植株枯死95天。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32厘米,分枝数少,枝叶繁茂,茎色绿带褐色,叶绿色、复叶大,花冠白色,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扁长圆形,表皮光滑,芽眼浅,黄皮、黄肉,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0%。 人工接种鉴定:植株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 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20.5%,淀粉含量12.9%,还原糖含量0.12%,粗蛋白含量2.24%,维生素C含量12.4毫克/100克。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早熟冬作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1676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36.08%。2006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2009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56.7%。 栽培技术要点: 1.应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株行距根据当地的栽培耕作习惯,每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 2.冬作区10~12月份播种,次年春季2~4月份收获。 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灌排水,防止因肥水过多而徒长;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 4.生长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霜冻。 5.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品种,适宜在福建、广西、广东、湖南冬作区种植。

土豆简介

以北方为例,五月份左右播种,种子是上年收获的马铃薯,切成块状,每块保留一个芽眼。十天左右出芽,两三个月地下开始结小马铃薯,地上部分开花,中途要中耕除草两次,十月左右成熟收获. 土豆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详!) 问题补充: 不要百度上找的,不要大篇幅的从网上拉下来 2008-11-12 21:39 最佳答案 世界土豆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土豆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甘肃定西盛产土豆,当地人多称“洋芋”,是当地的主食之一。2006年4月上旬甘肃定西当地政府向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提出申请,命名该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4月6日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兼中国特产报社社长刘真、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翔等一行5人来定西县实地考察论证后,报请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同意命名定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山东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作物有323个品种,动物有145个品种。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土豆种植基地。普通栽培种土豆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世界各地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因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土豆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土豆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土豆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 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土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土豆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马铃薯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马铃薯 申请马铃薯品种登记,申请者向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品种登记申请,填写《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马铃薯》,提交相关申请文件;省级书面审定符合要求的,再通知申请者提交种薯(试管苗)样品。 一、申请文件 (一)品种登记申请表 登记申请表(附录A)的相关内容,应当以品种选育情况说明、品种特性说明(包含品种适应性、品质分析、抗病性鉴定、转基因成分检测等结果),以及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报告的结果为依据。 (二)品种选育情况说明 新选育的品种说明内容主要包括品种来源以及亲本血缘关系、选育方法、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描述,栽培技术要点等。单位选育的品种,选育单位在情况说明上盖章确认;个人选育的,选育人签字确认。 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的地方品种或来源不明确的品种要标明,可不作品种选育说明。 (三)品种特性说明 1.品种适应性:根据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试验点数量与布局应当能够代表拟种植的适宜区域)的试验,如实描述以下内容: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宜种植区域(县级以上行政区)及季节,品种主要优点、缺陷、风险及防范措施等注意事项。 2.品质分析:根据品质分析的结果,如实描述以下内容:品种的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等含量,以及食味品质描述。 3.抗病性鉴定:对品种的晚疫病、病毒病以及其他区域性重要病害的抗性进行鉴定,并如实填写鉴定结果。 晚疫病抗性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分5级:免疫(IM)、高抗(HR)、中抗(MR)、中感(MS)、高感(HS)。 病毒病抗性分6级:免疫(IM)、高抗(HR)、抗病(R)、中抗(MR)、感病(S)、高感(HS)。 4.转基因成分检测:根据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如实说明品种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四)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报告 依据《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马铃薯》进行测试,主要内容包括: 光发芽:形状、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基部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基部茸毛多少、基部根尖数量;植株:生长习性、生育期;茎:翼波状程度、颜色、花青甙显色;小叶:边缘波状程度、顶小叶形状;花冠:形状、大小、内侧花青甙显色强度、内侧花青甙显色

十大类最常用杀虫剂详解

十大类最常用杀虫剂详解 杀虫剂分类有以下几种方式: 1、按作用方式可分类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杀虫剂; 2、按毒理作用可分类为: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特异性杀虫剂; 3、按来源可分为:无机和矿物杀虫剂、植物性杀虫剂、有机合成杀虫剂、昆虫激素类杀虫剂; 4、按化学结构可分类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辛硫磷、毒死蜱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异丙威、灭多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杀灭菊酯等;有机氯杀虫剂,如硫丹等;杀螨剂类杀虫剂,如哒螨灵、克螨特等;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如虫酰肼、抑食肼等;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如杀螟丹、杀虫双等;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如除虫脲、噻嗪酮等。此外,还有根据有效成分物质来源划分的植物源类杀虫剂,如鱼藤酮、烟碱等;微生物源类杀虫剂,如BT、多角体病毒等。下面咱们按化学结构分类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新烟碱类杀虫剂 1、吡虫啉 具有优良的内吸性、高效、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等特点。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根部内吸活性、胃毒和触杀作用。吡虫啉是内吸作用杀虫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蓟马等。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土壤处理。 2、啶虫脒 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速效好、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用于防治蔬菜、果树、马铃薯、烟草等作物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等。对甲虫目害虫也有明显的防效,并具有优良的杀卵、杀幼虫活性。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3、噻虫嗪 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马铃薯甲虫、跳甲、线虫等害虫及对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广泛应用于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橘等。 4、烯啶虫胺 具有低毒、高效、残效期长和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等特点。对各种蚜虫、粉虱、水稻叶蝉和蓟马有优异防效,对用传统杀虫剂防治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也有良好的活性。适宜的作物为水稻、蔬菜、果树和茶叶等。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5、噻虫啉 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速效好、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特点。对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树上的潜叶蛾和苹果蠢蛾也有效。茎叶处理,种子处理。 6、噻虫胺 具有杀虫谱广、触杀、胃毒和内吸性等特点。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果树、棉花、茶叶、草皮和观赏植物等作物上的半翅目、鞘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等害虫。茎叶处理,土壤、种子处理。 7、氟啶虫酰胺 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主要用于防治果树、棉花、蔬菜、土豆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粉虱等。 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大豆害虫天敌昆虫的研究概况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3):33~36,40 Journal o 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大豆害虫天敌昆虫的研究概况 刘新茹1X ,孙晓玲2,任炳忠2 (1.北华大学理学分院,吉林吉林132013;2.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害虫天敌昆虫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以期为广大农业、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害虫;天敌昆虫 中图分类号:Q9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684(2002)03-0033-04 A Su rvey of Studies on Natura l Enemy Insects of Soybean Pests LI U Xin-ru1,SUN Xiao-ling2,RE N Bing-zhong2 (1.College o f Science,Beihua U niversity,Jilin,Jilin132013,China;2.College o f Li f e Science, Northeast No 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s in this field,the paper presents a survey of the studies on nat-ural enemy insects of soybean pests.It also prospects the future trends with the intention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people engaged in agr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Key words:soybean;pest;natural enemy insects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粮食和轻工业原料作物,是人类食品的重要蛋白质来源,有着广泛的工业用途和医学价值,同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维持能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它以独特的优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几十年来,大豆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迅速增长,大豆害虫防治同时也迅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化学防治在世界大豆生产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具有:1能够引起害虫的抗药性;o杀伤天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并引起大豆害虫再猖獗或次要害虫大发生;?污染环境、产生残毒等弊端,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必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大豆害虫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1],其中又以天敌昆虫的利用为重要手段之一。豆田中蕴含丰富的天敌昆虫资源,如何把大量宝贵的自然天敌资源合理地利用起来,是摆在农业和植物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0的提出,大豆害虫天敌的研究愈来愈引起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笔者就大豆害虫的天敌昆虫的研究利用概况综述如下。 1理论基础研究 1.1植物信息素在大豆食叶性害虫天敌选择寄 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昆虫和植物从远古就因营养、繁殖、保护、防卫、扩散等需要而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双方在所建立的关系中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经亿万年的演化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关系[2]。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一些分子量在100~200的有机化学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醛类、 X作者简介:刘新茹(1954-),女,讲师,主要从事动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1-10-20

马铃薯品种及生长特性

马铃薯的种类及特性 2009-12-1 13:55: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一、概述 马铃薯别名又叫山芋、土豆、洋芋、地蛋、荷兰薯等,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等地,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每年大约有6000 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却每年需花l 亿多美元从国外进口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表l 列举了我国马铃薯每年的生产概况。表 2 列举了全球马铃薯鲜薯(potatoes) 的贸易概况(1999) 。 二、生物学特性 1、根 要栽培好马铃薯,就要知道它与栽培有关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态建成过程中生长发育的规律。 马铃薯根茎叶花等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品种、判断植株生长好坏和采取合理技术措施的重要标志。 马铃薯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时,根的形态不相同。用块茎种植,块茎萌芽后,当芽长了3--4 厘米时,从芽的基部发出根来,构成主要吸收根系,称初生根。以后随着芽的伸长,围绕着匍匐茎发生了3-5 条根,长20 厘米左右,称匍匐根。初生根先水平生长,约到30 厘米,然后垂直向下生长。大部分品种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下40 厘米,一般不超过70 厘米,在砂质土壤中根深可达1 米以上。匍匐根主要是水平生长。

早熟品种的根系一般不如晚熟品种发达,而且早熟品种根系分布较浅,晚熟品种根系分布广而较深。所以种植时要根据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属性和根系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株、行距,才能获得高产。 用种子种植时植株有主根和侧根,根的分枝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多。主根为圆锥形伸入土中,若生长条件好,用种子种植的植株(实生苗)的根系也很发达。 根起源于茎内,由靠近维管系统外围的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的分裂活动发生,若芽组织老化则更深入到较内部的维管形成层附近才发生。由于马铃薯根的这种内生性,所以它的发芽期占时很长,春播一般在播后30 天左右出土;秋播即使用3-4 厘米长的大芽播种,也要10 天左右。发芽期对土壤的温、湿、气要求也较严格。播种后若遇雨或浇水造成土壤板结、憋气,则根系发生和生长缓慢,常成为影响栽培成败的关键。 2、茎 马铃薯的茎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茎绿色或附有紫色素,主茎以花芽封顶而结束,代之而起的为花下两个侧枝,形成双叉式分枝。茎上有棱3-4 条,棱角突出呈翼状。茎上节部膨大,节间分明。节处着生复叶,复叶基部有小型托叶。多数品种节处坚实,节间中空。马铃薯每个叶腋中都能发生侧芽,形成枝条。早熟品种分枝力弱,一般从主茎中部发生1-4 枝;晚熟品种分枝多而长,一般从主茎基部发生。株势的强弱反映种薯质量、栽培条件、技术合理程度等。 马铃薯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茎节都可发生不定根,每节的腋芽都可形成新的枝条。在生产中,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剪秧扒豆、育苗掰芽、剪枝扦

常见害虫天敌图谱大全

常见害虫天敌图谱大全 引言——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灭虫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有些种类的天敌已被应用于农田、果园、林场和牧场等地控制害虫的发展和蔓延。 一、捕食性天敌指专门以其他昆虫或动物为食物的昆虫。这类天敌直接蚕食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刺入害虫体内吸食害虫体液使其死亡。1、螳螂螳螂可捕食40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蛾蝶类及其幼虫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虫,蝉、飞蝗、螽斯等大型昆虫。可作为蚜虫、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害虫的天敌。螳螂2、草蛉 草蛉能捕食多种害虫。据初步统计有粉虱、红蜘蛛、棉蚜、菜蚜、烟蚜、麦蚜、豆蚜、桃蚜、苹果蚜、红花蚜等多种蚜虫,另外该种还喜欢吃很多种害虫的卵,诸如棉铃虫、地老虎、银纹夜蛾、甘兰组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的卵,都在其食物范围之内。(草蛉卵)(草蛉) 3、瓢虫科瓢虫科昆虫的食性大致可分为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三大类。捕食性瓢虫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盔唇瓢虫捕食蚧壳虫)

(小毛瓢虫捕食粉虱、叶螨) (小艳瓢虫捕食粉虱、叶螨) 植食性瓢虫取食茄科、葫芦科和豆科植物,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菌食性瓢虫以真菌(白粉病的菌丝及孢子)为食。食菌瓢虫(二十星菌瓢虫成虫) 食菌瓢虫(二十星菌瓢虫幼虫)4、蝽花蝽科、盲蝽科、姬猎蝽科的蝽可捕食叶蝉、飞虱、蚜虫、蓟马、叶螨及棉蛉虫卵等害虫。(花蝽若虫捕食叶螨) 5、食蚜蝇食蚜蝇中的捕食性种类以幼虫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正在捕食的食蚜蝇幼虫) 6、捕食螨捕食螨是一种以红蜘蛛、锈壁虱、二斑叶螨等植物叶螨为主要食物的一种杂食性益螨。(钝绥螨) 二、寄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按其寄生部位来说,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寄生性天敌按被寄生的寄主的发育期来说,可分为卵寄生、幼虫寄生、蛹寄生和成虫寄生。1、赤眼蜂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赤眼蜂)2、茧蜂茧蜂大多是益虫,它们寄生于许多重要的害虫,对害虫的发生数量起一定的控制作用。麦蛾茧蜂,寄生于米蛾、印度谷斑螟、烟草粉斑螟、地中海粉螟、紫斑谷螟等幼虫体外,在仓库和家庭中常可见到;红铃虫甲腹茧蜂,寄生于红

马铃薯简介.

马铃薯简介 一、历史渊源 1.名称由来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 (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2.历史起源 马铃薯何时从何地传入中国,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时马铃薯已传入中国。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安第斯山脉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区可能是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马铃薯。

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 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他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650年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1719年由爱尔兰移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 十八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

吡虫啉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吡虫啉 产品性能: 玉金刚一次拌种一季有效防治玉米整个生育期蚜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具有提高发芽率,促根壮苗,防虫防病有独特功效,对玉米粗缩病效果显著,提高作物产量20%以上。使用技术和方法: 1、用农贝得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0克兑水30-40 克搅拌,再加入10毫升赠品助剂稀释均匀。 2、将准备好的4-5斤玉米种子倒在盆内淋上药液,翻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药液,阴晾一个小时即可播种。理化性质 【通用名称】吡虫啉(英文:imidacloprid 日文:イミダクロプリド) 其它名称在我国的商品名称很多,如海正吡虫啉、一遍净、蚜虱净、大功臣、康复多、必林等。 【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 【分子式】C9H10ClN5O2 【分子量】255.7 【理化性质】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熔点143.8℃(晶体形式1)136.4℃(形式2),蒸气压0.2μPa(20℃),密度1.543(20℃),KowlogP=0.57(22℃),溶解度水0.5lg,L(20℃),二氯甲烷50-100,异丙醇1-2,甲苯0.5-1,正己烷<0.1(g/L),20℃),pH15-11稳定。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26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蚜虫 【制剂】70% WS, 10% WP, 25% WP, 12.5% SL,2.5%WP 剂型 2.1%胶饵,2.5%和10%可湿性粉剂,5%乳油,20%浓可溶性粉剂。 【毒性】低毒。 编辑本段作用特点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

马铃薯品种介绍讲解

马铃薯品种介绍 1.陇薯3号: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1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较紧凑,株高60-70cm。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白色,天然偶尔结实。薯块扁圆或椭圆形,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并呈淡紫红色。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7块,大中薯重率90%以上。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品质优良。食用口感好,有香味。特别是淀粉含量比一般中晚熟品种高出3-5个百分点,十分适宜淀粉加工。抗病性强,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具有田间抗性。产量高,多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亩产2793.2公斤,适宜高寒阴湿、二阴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2.陇薯4号:该品种中晚偏早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55—60cm,花冠白色。出薯快而齐,幼苗生长势强,植株较繁茂。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薯块大而整齐,大中薯率80%以上,薯形椭圆,皮色淡黄,薯肉白色,芽眼深浅中等。食味较好,品质优良,适宜粮,菜和食品加工多种用途。 该品种抗旱性强,抗病毒退化,对晚疫病抗性中等。适应性广,产量较高,稳定性好,适宜我县半高山地区种植。 3.陇薯5号:该品种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60-70cm,幼苗生长势强,成株繁茂。茎绿色,叶片墨 1

绿色,花冠白色,不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5个,整齐度高,大中薯数率85%左右,大中薯重率94%左右。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皮较光滑,芽眼较深。薯块大,单薯直径一般为8-12cm,单薯重普遍为150-500g。薯块休眠期较长,耐贮性中等,食用品质好。是一个优良的菜用型品种,也可用作淀粉加工原料。植株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有较好的田间抗性。亩产是2363.5-3415.0㎏,适宜于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4.陇薯6号:该品种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株型半直立,主茎分枝数多,株高70-80cm,幼苗生长势强,成株繁茂。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乳白色,无天然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8个,大小整齐,大中薯重率90-95%。薯块扁圆形,淡黄皮白肉,芽眼较浅。薯块休眠期中长,较耐贮藏,食用与加工品质优良。既适宜淀粉加工,又适宜全粉加工的马铃品种。 抗病性强,植株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具有很好的田间抗性。丰产性好,西北片平均亩产1686.3kg。适应范围广,不仅适宜高寒阴湿、二阴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还适宜河川地区推广种植。 5.陇薯7号:生育期120天左右。该品种幼苗生长势较强,植株繁茂,茎绿紫色,叶片深绿色,株型半直立,株高65-70厘米,花冠白色,天然不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8个,大中薯重率 2

2018马铃薯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应用

马铃薯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应用 中国的马铃薯栽培可能始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最早由欧美传教士从南北两条路线传人,一条是从海路传人京津和华北地区,另一条是荷兰人从东南亚引种至台湾、后经福建传人大陆。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据统计2001年栽培面积为471.88万hm2.总产量645.4亿kg,单产每hm213.7kg。马铃薯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根据各地栽培耕作制度、品种类型及分布,中国马铃薯栽培区域划分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中原及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等4个。其中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和西南一二作垂直分布区是主产区。在中国的各省(区)中,常年栽培面积在40万hm2以上的有内蒙古、贵州、和甘肃,30万hmz以上的有重庆、黑龙江、陕西、四川和云南。由于缺乏各类优质专用型品种,在消费中,鲜食占总产量的50%以上,淀粉等初加工占15%左右,出口及饲料占14%,种薯占10%,损耗10%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工业的发展,尤其在加入WTO后,马铃薯作为加工原料、出口创汇产品,日见重要,播种面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中国的马铃薯育种研究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过程,据统计在过去的60多年中共育成了170多个品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忽略品质育种,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是加工品种奇缺,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出口创汇和机械化操作的需要。因此,重视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加强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研究,选育鲜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淀粉加工用等专用型品种的是现阶段中国马铃薯育种的主要目标。 1 中国马铃薯育种进程 1.1早期的引种选育 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马铃薯品种改良工作,经历了引种到育种的过程。1934--1936年,管家骥教授搜集整理了全国马铃薯的地方品种,并从英国和美国引进14 个品种,选出了Katahdin、Chippewa、Warba和Golden等4个优良品种在江苏、陕西等地进行示范推广。这时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6万hm"。1941-1942年间姜诚贯先生在贵州研究了天然授粉和人工杂交技术。1939- 1940年杨鸿祖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后,从美国、前苏联引进了马铃薯自交种子、杂交组合和野生种,在四川开展了马铃薯的杂交育种和种间杂交育种工作。1942年美国T.P.Dyksira博士因邀来华协助马铃薯改良,带来了52个品种,并从中选出了Houma、Sebago、Red Warba和Chippewa等4个品种进行推广示范。从1936 - 1945年,中国搜集了800多份地方材料,先后5次从英、美、苏等国引种74个品种(系),杂交种子62个组合,自交种子45份,野生种16个,先后鉴定出Triumph、Katahdin等6个品种在各地推广。1947年杨鸿祖从美国育种学家F.J.Stevenson引进了

马铃薯甲虫简介

马铃薯甲虫简介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世界有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原产在美国,后传入法国、荷兰、瑞士、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东欧、美洲一些国家,是中国外检对象。寄主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 1.简介 拉丁文名: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英文名: potato beetle,Colorado potato beetle 中文别名:蔬菜花斑虫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叶甲亚科。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原发生于北美落基山区,为害茄科的一种野生植物Solanum rostratum(中文名:刺萼龙葵)。随着美洲大陆的开发,当马铃薯的栽培向西扩展到落基山区时,立刻遭到这种甲虫的严重为害。此后,这种甲虫又向东扩散,速度很快。现已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都有发生。成虫体长10毫米,卵圆形。橘黄色,头、胸部和腹面散布大小不同的黑斑,各足跗节和膝关节黑色,每鞘翅上有5个黑色纵条纹,相当艳丽。成虫在地下越冬。在春季马

铃薯出土时,越冬成虫出现,产卵于叶子反面,每雌产卵300~500粒。老熟幼虫入土化蛹。一年发生1~3代。除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灾害外,还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茄科植物。 2.分布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上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原发现于北美洲落基山脉,最初为害野生茄科植物具角茴,19世纪初,随着新大陆的开拓,向该地移民的增多,贸易渠道形成,该虫开始在美洲传播。1817年,智利的栽培马铃薯引入北美。1855年发现马铃薯甲虫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严重为害马铃薯。1860年至1880年,马铃薯甲虫在美国的发生面积激增到400万平方公里,占据了美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9/10。1877年马铃薯传播到德国的莱茵河以北的谬里豪森市。1878年蔓延传播到荷兰、波兰等国。1920年传播到法国,在法国开始蔓延为害,到1938年蔓延到法国全境,并扩展到法国的四邻国家的比利时、西班牙、瑞士等国。1943年-1948年传播扩展到意大利、葡萄牙、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到达苏联边境地区。1949年在苏联的乌克兰的里沃夫首先发现了此虫,在乌克兰为害蔓延到1968年,每年扩展速度达到120 公里,传播到白俄罗斯,每年扩展速度达到150公里。在60年代的后半叶,扩展到了乌拉尔斯克地区,至此该虫占据了

有关马铃薯的介绍

有关马铃薯的介绍 1、《马铃薯育种学》 孙慧生 本书是结合了作者30多年来的育种科研和实践积累,以及“六五”至“九五”期间参与国际马铃薯育种攻关各单位的科研成果,并吸取了国外近年来的先进理论与技术编著的。本书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马铃薯资源和育种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马铃薯育种的一般原理,丰富的育种资源,并根据中国马铃薯生产中急需解决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丰富的育种资源,并根据中国马铃薯生产中急需解决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详述了对真菌性晚疫病、细菌性青枯病、多种主要病毒,以及马铃薯实生种子和杂种优势利用。在育种方法方面,介绍了远缘杂交,分解育种法,轮回选择与群体改良育种和生物工程等新的育种途径。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明确,立论科学,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引用文献广泛。适宜于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马铃薯育种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农业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2、《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 赖凤香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专家编著。主要内容包括: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马铃薯与环境的关系,马铃薯品种简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害及其防治,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马铃薯多熟制搭配栽培技术及马铃薯的产业开发等。内容系统丰富,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农民、受精科技推广人员、农村基层干部阅读,也可作为农业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3《马铃薯淀粉生产技术》 陈奇伟 本书由黑龙江省讷河市银河淀粉集团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奇伟等编著。书中介绍了马铃薯及其淀粉的特性与经济价值;马铃薯的预处理、解碎、浆料加工、清浆精制、精浆脱水、淀粉干燥整理、参量控制、防止褐变、用水处理和质量监控等生产技术;马铃薯淀粉生产线的设计方法,

马铃薯各品种产量对比

高产型品种 1、紫花白 紫花白是一个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出苗一成熟。下同。干物质18.1%淀粉13%。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整齐。植株生长速度快,结薯集中,薯块膨大速度快,商品薯率极高。是目前加工薯条、快餐食品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食用薯和南方城市的菜用薯之一。该品种较抗PVX、PVY病毒,中抗晚疫病、环腐病。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合我区大部分地区种植。抗旱性:极强,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栽培,是目前我区马铃薯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最高可达4000公斤以上。 2、克新一号 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干物质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维生素C14.4毫克/100克。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高抗PLRV。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合我区大部地区种植,抗旱性强,特别适于干旱地区栽培。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3、底西芮 荷兰品种,中晚熟,生育天数110天左右。因其产量较高、适应性和抗旱性较强,近年来在生产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植株生长繁茂,结薯早,块茎膨大快,商品薯率较高。该品种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极强。块茎椭圆形,红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品质坚实,口味甜绵。干物质23.5%,淀粉16.6%,还源糖0.4%,鲜薯油炸色泽较好,适于炸片生产、淀粉加工和鲜食。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水、旱地均可种植,特别适合旱地栽培。一般亩产2500公斤,最高可达3500-4000公斤。 4、台湾红皮 台湾红皮,荷兰品种,中晚熟,生育天数115天左右。适应性和抗旱性较强。植株生长繁茂,结薯早,块茎膨大快。淀粉含量为14%左右。该品种对马铃薯A 病毒免疫。块茎短椭圆形,红皮、黄皮,表皮较粗糙,芽眼浅,品质坚实、口味好,油炸色泽较好,适于炸片生产和鲜食利用。该品种因其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特别是抗旱性较强,在生产上有一定种植面积。在马铃薯消费市场上,因其

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郭文超1,吐尔逊1,许咏梅2,刘建1,许建军1,王佩玲3,何江1, 夏正汉4,付文君4,景新跃5,张冬梅 4(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2.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3.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 832002; 4.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伊宁 835000; 5.特克斯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特克斯 835500) 摘 要: 目的 探索一套适宜于发生区生产实际的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及传播。 方法 通过秋耕冬灌、轮作倒茬评价马铃薯甲虫防治效果,筛选新型化学药剂,对生物防治、防虫栽培技术和防治指标等进行研究。 结果 马铃薯甲虫秋翻越冬死亡率可达33.3%~76.4%,轮作可降低虫口基数29.4%~84.3%,推迟成虫发生期4~7d;天敌以捕食性为主,其中捕食幼虫的占总数89.2%。筛选出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农药14种,药后20d 后田间防效均达90.0%以上;提出了提高马铃薯耐害性施肥技术和覆膜加滴灌栽培防治马铃薯甲虫技术,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耐害性,降低马铃薯甲虫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使产量提高10.5%~24.8%;越冬代成虫和一代低龄幼虫防治指标分别为24和106头/百株。 结论 提出了适宜我国马铃薯甲虫发生区生产实际的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兼备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调控、生物防治、保健栽培和与环境相容的化学防治等,经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新疆 中图分类号:S43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11)02-0197-07 收稿日期:2010-12-22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题 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200803024) 作者简介:郭文超(1966-),男,河北人,研究员, 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项目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农作物害虫生物防治及农业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E-mail)g w c1966@https://www.360docs.net/doc/7b9562826.htm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Sustained an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of Colorado Potato Beetle GUO Wen-chao 1,Tuerxun 1,XU Yong-mei 2,LI U Jian 1,XU Jian-jun 1,W ANG Pei-ling 3, HE Jiang 1,XIA Zhen-han 4,FU Wen-jun 4,JI NG Xin-yao 5,ZHANG Dong-mei 4 (1.Institute o f Plant Protection ,Xinjiang Academ y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rumqi 830091,China;2.Institute o f Soil and Fertilizer &Water -saving,Xinjiang Academy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s,Urumqi 830091,China;3.College o f Agronomy ,Shihhotze University ,Shihhotze Xinjiang 832002,China;4.Station o f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Extension in Ili,Ili Xin jiang 835000,China;5.Station o f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Extension in Te Kers County o f Xinjiang,Ili Xinjiang 8355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and Method In terms of the evalution of later fall ploughing,overwinter irrigation rotation to controlling CPB,and also research on its biological control,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be the better sustained and inter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of C olorado Potato Beetl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da mage and dispersal of CPB effectively Result Later fall ploughing &overwinter irrigation could result in mortality of overwintered adult of CPB by 33.3%-76.36%,rotation could caused 29.4%-84.3%reduction of overwintered adult of CPB population and also postponed occurrence of overwintered adult of CPB 4-7d,most of natural ene mies were predators,the total numbers of natural ene mies of CPB were 89.2%.CPB threshold for the control was 14overwintered adults of CPB per hundred potato plants or 106stars larvae of first generation of CPB per hundred potato plant,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several kinds of pesticides reached more than 90.0%in 10days after their applica tion. C onclusion The sustained and intergrated techniques included the ecological &biological control,cultival techniques and chemical control by friendly enviromental pesticides etc.were involved.The technique with advance and operation well adapted to potato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place where CPB ocurred in 新疆农业科学 2011,48(2):197-203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