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报送上海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报送上海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7.03.23•【字号】沪水务〔2017〕279号•【施行日期】2017.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报送上海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水利部办公厅: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的通知》(水资源〔2016〕379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组织有关力量编制上海市的实施方案,健全双控行动指标体系,强化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请提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情况的函》(办资源函〔2017〕197号),市政府要求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办理,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组织编制上海市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市水务局和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农委、市规土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上海市双控行动主要目标,市、区两级政府对本地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负总责,建立了指标分解和责任考核体系,并从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推进各行业节水、严格地下水管理、统筹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和重点用水单位计量监管等方面细化了重点落实任务,并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确保上海市双控行动方案顺利推进和完成。
二、明确双控行动主要目标明确了上海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9.3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3%和2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38以上,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用水总
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3.14
•【文号】水节约〔2022〕 113 号
•【施行日期】2022.03.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
水节约〔2022〕 113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发展改革委:
为持续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根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相关要求,水利部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制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现印发你们,请严格贯彻执行,并于2022年4月底前将各个年度的用水强度控制目标(含非常规水源利用量)报水利部备案,逾期未备案的按五年平均降幅(增幅)考虑。
各个年度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同“十四五”期末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水利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2年3月14日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严格用水强度控制实施方案

严格用水强度控制实施方案一、宣传教育阶段1.制定宣传计划,包括宣传内容、形式和宣传渠道。
2.制作宣传资料,并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等。
3.开展水资源教育活动,组织水资源知识讲座、水资源节约宣传月等。
4.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节约活动。
二、规范用水行为阶段1.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各单位和个人在用水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2.加强对用水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建立用水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针对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和领域,制定用水配额制度,限制其用水量。
4.通过加装节水器、更换节水设备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开展水资源管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和居民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技术支持阶段1.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用水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3.积极开展科研合作,推动水资源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阶段1.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和技术。
2.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推进严格用水强度控制工作。
3.开展用水情况调研和评估,评估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奖惩机制阶段1.建立用水量监测和核查机制,对超过用水配额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2.鼓励节水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表彰、奖励等形式激励他们在用水节约方面的表现。
3.制定水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将水资源利用效率作为单位和个人的考核指标。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水强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推动严格用水强度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水利工程双控机制方案

水利工程双控机制方案一、前言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水利工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灾害等问题。
因此,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就必须要借助双控机制,既能够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又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双控机制的概念双控机制是指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中,同时进行水量控制和水质控制,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水量控制主要是指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质控制则是指加强水污染治理,防止水质恶化,保护水资源的环境和生态功能。
双控机制即通过对水量和水质进行双向调控,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三、双控机制的实施原则1. 综合考虑水资源供求关系,合理分配水资源。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综合考虑水资源供求关系,根据不同用水需求,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实现供水用水的协调发展。
2. 实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
对于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不同类型的用水,要实行分类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维护水体的生态功能,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 推动水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要推动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水资源再生利用等新型水利工程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5. 强化水污染治理,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要强化水污染治理,加强水体环境监测和评估,控制排放污染物,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四、双控机制的具体实施1. 加强规划引导。
要加强水资源规划工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规划文件,明确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和重点,引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是生命之源。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水资源日益受到威胁和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紧急措施,推动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一、整治目标1. 根据国家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规划要求,制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核算制度,实行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水质监测监控,有效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3. 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提高水资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二、整治重点3. 防治水资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维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健康。
4. 加强水资源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水资源节约意识和水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参与水资源节约利用。
三、整治措施四、整治效果评估1. 制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估。
2. 分析评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五、结语水资源是珍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环境,推动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束】。
第二篇示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天水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措施探讨

天水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措施探讨摘要:天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本文通过对天水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天水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总量;强度;探讨1.水资源概况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土地总面积14317km2。
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流域渭河水系,面积11695km2,占总面积的81.7%;南部地区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面积2622km2,占总面积的18.3%。
全市海拔700—2100米,年均气温11.4℃,正常年景降水量500毫米。
全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5.4647亿m3,其中黄河流域9.8551亿m3,占全市的63.7%;长江流域5.6096亿m3,占全市的36.3%。
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9.4271亿m3。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60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70m3。
全市人均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低,调蓄能力差,是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城市。
2.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2017年全市实际用水总量为40320万m3,分行业为:农业用水27901万m3,工业用水3193万m3,生活用水8621万m3,生态环境用水605万m3。
从供用水情况分析,全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值为43540万m3,用水总量低于目标值3220万m3。
全市供水调蓄能力低,目前城镇工业生活主要依赖地下水供水,各行业用水量中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
2.2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2017年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6.1%,人均综合用水量120.7m3。
全市灌区全部为中小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
从用水效率现状情况分析,2017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目标分别为70m3/万元、26.5m3/万元、0.52,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任务,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用水效率不够高,行业、县区之间不平衡等问题。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水是生命之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较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针对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
2.严格水资源管理,规范取水行为,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
3.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整治重点1.工业节水:加强对高耗水行业的监管,推动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城镇生活节水: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提高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4.生态补水: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重点生态区域的用水需求,提高生态用水效率。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
3.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认识和重视。
4.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节水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5.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取水、浪费水资源等行为。
6.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对整治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问责。
四、保障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
2.加强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民等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4.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五、时间安排1.专项整治工作自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
2.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最新)

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为切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控制水资源消耗,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X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4.3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X年降低37%、38%;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显著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8以上。
双控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双控措施有效落实,双控目标全面完成,初步实现城镇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协调发展。
二、目标责任(一)健全指标管理体系。
严格总量指标管理,在市政府确定的X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4.31亿立方米以内的目标基础上,健全区、镇(街道)二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完成镇(街道)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制定年度控制目标。
严格强度指标管理,X年底前,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解到各镇、街道,明确区域用水强度控制要求(详见附件),制定年度控制目标。
鼓励企业积极执行《X省行业用水定额》,严格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强化行业和产品用水强度控制。
责任单位:区水利局、经信局、发改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二)强化目标责任制度。
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突出双控要求,建立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主管部门对政府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建立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责任追究制,对落实不力的镇(街道)和部门,采取约谈、通报等措施予以督促;对因盲目决策和渎职、失职造成水资源浪费、水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责任单位: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三、重点任务(三)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
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X 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X〕14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制度等政策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制,严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为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目标
到X年,全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双控措施有效落实,初步实现城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协调发展。
各县(市、区)区域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得到有效管理。
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7.98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
22.7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5.9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2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双控指标体系。
严格总量指标管理,以省政府下达的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有序推进市域内跨县(市、区)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年度并区分地表和地下,研究制定水资源用途管制指导意见,落实水资源用途管制措施。
严格强度指标管理,把“十三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行业用水等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县(市、区),明确区域强度控制要求。
(二)统筹配置水资源。
按照合理有序使用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积极利用非常规水的要求,认真落实《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X〕44号),积极做好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工作。
(三)深入推进节约用水。
进一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省级水美乡村建设,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力争X年底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X年底力争达到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标准。
(四)充分利用地表水。
发挥境内X、X院、X、X及在建的X水库等大型水库和X、X、X等主要河流的水资源优势,加快实施引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引X入X、引X等水利工程,到X年,引用X
水达到2.5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利用量控制在11.454亿立方米以内。
(五)加强地下水综合治理。
编制完成全市地下水位水量双控方案和中深层地下水保护规划,实施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管理,强化地面沉降区地下水管理,加强地下水压采工作,限期完成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封井(特殊用水除外)任务。
加快完成国家和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实现地下水动态监测。
(六)鼓励水循环利用。
鼓励利用再生水,开发非常规水资源,出台非常规水价格政策及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促进使用非常规水,鼓励工业、洗车、市政及城市绿化等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
制定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开展雨水蓄积利用示范工作,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再生水管网建设,力争X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以上。
(七)推进水权水市场建设。
加快明晰区域和取用水户初始水权,稳步推进确权登记,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
借鉴国家水权试点先进经验,研究区域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水权交易形式,因地制宜探索水权交易。
(八)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完成国家和省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
在规模以上取水户监控基础上,完善市水资源监控平台,实现水资源监控全覆盖。
结合大中型灌区建设与节水配套改造、小型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和科学计量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负总责,将双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落实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任务分工,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双控目标实现。
市水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建委、农业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双控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县(市、区)政府要将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和各有关部门。
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要突出双控要求,建立双控工作责任追究制,对落实不力的地方,采取约谈、通报等措施予以督促;对因渎职、失职造成水资源浪费、水环境破坏的相关责任人,由监察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三)创新支持方式。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投入,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重大节水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综合示范、取用水计量监控等双控重点任务落实。
各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社会资本准入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节水、水污染处理、水生态修复等领域。
(四)夯实管理基础。
研究制定地下水管理等相关法规,完善取水许可、节水管理、计划管理等制度和技术标准。
加强基层水资源管
理能力建设,健全管理队伍,保障工作经费,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水资源管理与社会服务能力。
(五)强化公众参与。
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和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依法公开水资源信息,及时发布水资源管理政策,健全听证等公众参与制度,对涉及群众用水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提高决策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