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与作品欣赏[2]PPT课件
摄影ppt课件

将两个或多个影像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特 殊的视觉效果和故事性。
摄影艺术流派
印象主义
重视光影变化和色彩的运 用,强调画面的氛围和情 感表达。
写实主义
以真实、客观的方式记录 生活和自然,强调画面的 质感和细节。
抽象主义
打破传统绘画和摄影的规 则和情势,以自由、创新 的方式表达内在感受。
超现实主义
介绍Lightroom的照片管理功能和编 辑工具,如调整曝光、对照度、白平 衡等,以及如何批量处理照片。
04
摄影艺术与创意
创意摄影技能
逆光摄影
利用强烈的逆光效果,突出被摄物体的轮 廓和质感,营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
夜景摄影
利用夜间光线和环境元素,如灯光、星空 等,创造出梦幻、神秘的画面。
微距摄影
通过近距离拍摄细微的物体或生命,展现 出肉眼难以察觉的美感和细节。
的影响。
风景摄影实践
01
02
03
季节与时间选择
了解不同季节和时间(如 晨曦、傍晚、雨后)对风 景拍摄的影响,以及如何 捕捉不同季节的特点。
构图与布局
学习如何通过构图和布局 突出风景的美丽,如使用 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层次 感,以及色彩搭配技能。
自然元素运用
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元素( 如山、水、云、树木等) 创造视觉冲击力,以及如 何捕捉自然奇迹。
构图技能
规则三分法
将画面分为三等分,将重要的元素放在 这些分割线的交点或线上。
前景与背景
利用前景和背景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 深度。
重复与对称
利用重复的元素或对称的布局来创造视 觉上的和谐。
色彩与调色
利用色彩对照、饱和度和色调来引导观 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摄影ppt课件

特殊效果:HDR、黑白、复古等
HDR
通过合成不同曝光度的照片来增 加照片的动态范围和细节。
黑白
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照片,以增 加照片的简洁感和层次感。
复古
通过调整颜色和亮度等参数来模仿 复古照片的风格。
05 摄影作品的分享 与展示
作品的分享平台与途径
社交媒体平台
如微信、微博、抖音等,这些平 台具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 互动功能,方便作品的传播和分
4. 注意构图:在夜景摄影中,要注意构图和取景角度 ,以突出夜晚的美感和特点。
04 摄影后期处理
照片的导入与整理
导入
将拍摄的照片导入到电脑中,以便进 行后期处理。
整理
将照片按照主题、场景等进行分类整 理,方便查找。
基本调整:亮度、对比度、色温等
01
02
03
亮度
增加或减少照片的整体亮 度,使其更加明亮或暗淡 。
享。
摄影网站论坛
如蜂鸟、中关村等,这些论坛为 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交 流平台,可以分享作品并获取其
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实体展览
通过在画廊、摄影节等场所举办 实体展览,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 作品,同时可以与观众进行面对
面的交流和互动。
作品的展示技巧与策略
选取合适的主题和素材
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引起共鸣的主题和素材,通过精准的拍摄和 后期处理,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移动设备与摄影的结合
手机摄影
随着手机摄像头的不断升级,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摄影方 式。未来手机摄影将继续朝着高像素、大光圈、多摄像头等方向发 展。
手持稳定器
手持稳定器是移动设备与摄影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大大提高 手机或相机的拍摄效果,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产品出现。
2024年度全新摄影课件ppt完整版

全新摄影课件ppt完整版目录•摄影基础知识•摄影器材与设备•摄影技术与技巧•摄影艺术与创作•摄影实践与应用•摄影后期处理与制作CONTENTSCHAPTER01摄影基础知识摄影的定义与分类摄影的定义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包括传统胶片摄影和数码摄影。
摄影的分类根据拍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摄影可分为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纪实摄影、商业摄影等。
从18世纪中叶的暗箱到19世纪初的达盖尔银版法,是摄影术的萌芽和初创时期。
早期摄影术胶片摄影时代数码摄影时代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以胶片为记录媒介的摄影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
20世纪末至今,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摄影逐渐取代传统胶片摄影成为主流。
030201摄影术的发展历程光圈、快门和感光度景深与焦距构图与用光色彩与影调摄影的基本要素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感光度影响成像质量,三者共同决定曝光效果。
构图是照片的布局和安排,用光是营造氛围和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
景深指被摄主体前后清晰范围的大小,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亦然。
色彩影响视觉感受和情绪表达,影调则通过明暗对比塑造立体感和空间感。
CHAPTER02摄影器材与设备高画质、快速连拍、丰富的镜头系统,适合专业摄影。
数码单反相机小巧轻便、高画质、固定镜头,适合旅行摄影。
高端便携相机便携性、智能功能、社交分享,适合日常拍摄。
手机摄影照相机的类型与选择镜头的种类与特性定焦镜头固定焦距,成像质量高,适合风光、人像等题材。
变焦镜头可调节焦距,方便构图,适合旅行、新闻等题材。
微距镜头近距离拍摄,呈现微观世界,适合花卉、昆虫等题材。
其他摄影辅助器材稳定相机,减少抖动,适合长时间曝光和夜景拍摄。
补光、造型光,提升画面质感,适合人像、静物等题材。
补光、消除阴影,使画面更加柔和自然,适合人像、风光等题材。
改变光线色彩和影调,增强画面表现力,适合风光、建筑等题材。
三脚架外置闪光灯反光板滤镜CHAPTER03摄影技术与技巧1 2 3光圈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通过的装置,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可以控制进光量,从而影响照片的曝光和景深。
著名摄影大师及作品欣赏 ppt课件

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的瞬 间”——揭示事物本质的一刹 那——的美学理论,对摄影家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摄影家 必须同环境融为一体,这样就不 致影响被摄对象的行为,有助于 悄悄地偷拍和不引人注意。长期 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 名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 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 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 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 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 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 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 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 像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 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布勒松 摄于北京,1958年 1958年,布列松曾再次来华摄影采访。在一个科 技展览会里,一群观众,好奇而又精神专注地观看着
电视图象,布列松不动声色地拍下了当时的真情实景。 照片中人们的精神状态与前一幅的愁苦面容截然不 同,
有鲜明的反差。他说:“我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别 人看了我的作品而感到真实。”
杜瓦诺热爱巴黎,热爱生活在他周 围的平民百姓,是一个平民摄影家。 他喜欢跟普普通通的市民们在一起 泡酒店,喝咖啡,谈天。人们不但 不怕杜瓦诺身边的相机,甚至还心 甘情愿地充当他某些镜头中的模特。 杜瓦诺说:"我喜欢平平常常的老 百姓,尽管他们身上可能会有这样 那样的毛病,但我并不在乎。我们 会在一起谈得融洽,挺热乎,亲如 一爱"。在跟这些平民百姓来往和 接触中,杜瓦诺挖掘出一幅又一幅 精彩的杰作。
1927《壳》
1929年,韦斯顿来 到了加利福尼亚西海岸 的洛沃斯岬。在这个远 离尘嚣的地方,他发现 在大自然无比丰富奇妙 的现实中,有他拍不尽 的题材。
为了充分凝住事物的 质感,追求阳清晰、最 细腻的影纹效果,他采 用最小的光圈“F64”, 并与亚当斯等组成了 "F64"小组,倡导通过 集中精神观察事物的表 面质感与形态来触及生 命的核心。
摄影特技与摄影专题ppt课件

四、B门连闪法
• B门连闪法拍得的照片是多影像的,各个影像 既有衔接挪动的朦胧感,又明晰可辨。用此 法拍得的提示物质运动规律〔如自在落体运 动〕的照片,真实、笼统,令人叹服;舞台 上演员的急剧翻腾,旋转表现得栩栩如生。 要求闪光灯能快速连闪,如能运用频率可调 的频闪灯那么效果更好。
第二节 微距摄影
四、微距摄影的实际
〔一〕光线的运 用 1、逆光的运用: 逆光下轮廓会更 加清楚,遇上透 明的物体时更分 发出诱人的魅力。
拍摄要点:尽量将主 体放于一个平面,不 论是运用中心对焦或 者手动选择对焦点, 主体全部都是明晰的。 逆光下进入镜头的强 光线偏多,通常要添 加一些曝光补偿以使 曝光正确。
2、侧光的运用: 主要是加强立体感,使主体笼统更丰满。 拍摄要点:手动选择对焦点,使焦点落在主体 的眼睛上。
佳能 EF 2X II 增倍镜
镜头前加近摄镜片
标头反接
加近摄接圈或皮腔
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
运用公用微距镜头
二、微距摄影的其他附件
由于微距拍摄时影象的放大倍率比较大, 对调焦的要求比较严厉,所以需求一些公用的 微距附件才干有效地进展微距拍摄任务。 1、弯角取景器和放大取景器:其作用是精细 调焦; 2、三脚架;巩固的三脚架在拍摄微距时几乎 是必备用品; 3、微距架;可以方便地进展微调。
三、变焦拍摄法
• 变焦拍摄:在按下 快门的同时推进变 焦镜头的变焦目, 使镜头焦距由长变 短。用这种方法能 使较慢的动作出现 “加速〞效果,极 富于戏剧性。主体 的轮廓沿对角线方 向从画面中心向周 围扩展,好似朝着 相机爆炸开来。
变焦爆炸效果如何产生?
• 先将相机支在稳定的三脚架上,以便推拉变焦镜头时顺滑流畅,不 致晃动,确保构图不会改动。
摄影ppt课件

摄影术的影响
摄影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记 录历史、传承文化、促进 旅游等。
摄影的基本分类
纪实摄影
以记录现实、传递信息为 主要目的,如新闻报道、 历史记录等。
艺术摄影
以表达摄影师个人情感、 审美观念为主要目的,如 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等。
商业摄影
以宣传商品、服务或品牌 为主要目的,如广告摄影 、时尚摄影等。
摄影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摄影的艺术性
通过构图、色彩、光影等元素来 表现主题和情感,引发观众的共 鸣和思考。
摄影的技术性
运用相机、镜头、灯光等设备和 技术手段来实现摄影师的创作意 图,如曝光控制、焦点选择等。
02
摄影器材与设备
相机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风景摄影拍摄技巧
01
观察天气变化
注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和色 彩变化,如日出、日落、阴雨天 等,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拍摄。
03
运用前景与背景
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元素,如 树木、山峦、水面等,增强画面
的空间感和深度。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取独特视角
尝试从不同角度、高度进行拍摄 ,如俯拍、仰拍、航拍等,展现
风景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04
调整曝光与对比度
根据风景的明暗对比,调整曝光 和对比度,使画面更加细腻、丰
富。
静物摄影拍摄技巧
选择合适主题
确定拍摄主题和风格,如美食、花卉、珠宝 等,以展现静物的独特魅力和质感。
布置拍摄场景
为背景、道具等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和布置, 营造与主题相符的氛围和情境。
调整光线与影调
摄影课件 ppt

作品分享及心得交流
建立摄影分享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站等途 径,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分享 作品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
作品并互相交流心得。
组织摄影展览
线下或线上举办摄影展览,邀请摄 影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设置观众 互动环节,让观众能够参与讨论和 评价。
开展摄影讲座
邀请有经验的摄影师进行讲座,分 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同时也可以 展示他们的作品,供观众学习和欣 赏。
实和感动。
02
CATALOGUE
摄影技术
曝光控制
曝光基础知识
了解什么是曝光,掌握曝光三要素——光圈 、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曝光补偿
讲解如何使用曝光补偿来调整画面的明暗程 度。
曝光模式
介绍常见的曝光模式,如手动模式、光圈优 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等。
测光与测光模式
介绍测光的概念及常见的测光模式,如点测 光、中央平均测光等。
摄影的种类和风格
人像摄影
以人物为主要题材,通过捕捉 人物的姿态、表情和情感,以
表现人物的特点和魅力。
风景摄影
以自然风光为主要题材,通过 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以 表现自然风光的美感和意境。
静物摄影
以静止的物体为主要题材,通 过捕捉物体的细节和质感,以 表现物体的美感和特点。
纪实摄影
以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通过 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事件 和人物,以表现现实生活的真
人像镜头
具有柔和的焦外效果,适合拍摄人 像。
04
三脚架、闪光灯等辅助器材的使用
01
02
03
三脚架
用于稳定相机,适合低光 条件下的长时间曝光拍摄 。
闪光灯
用于照亮暗处或填充阴影 ,也用于拍摄人像。
摄影作品欣赏 ppt课件

• 拍摄参数: 曝光:Manual 光圈:F5.6 快门:1/250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PPT课件
22
• 拍摄参数: 光圈:F11 快门:8.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PPT课件
11
摄影器材拍:摄佳参能数:EO曝S光35:M0Dan(EuOalS光R圈eb:Fe1l 0XT快)1(门配:118/4-5050msmec镜IS头O套:2机00)
(查看该器材所有样张) 曝光补偿:0 EV
• 拍摄参数: 光圈:F8 快门:4.5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PPT课件
17
摄影器材拍:摄佳参能数:EO曝S光35:M0Dan(EuOalS光R圈eb:Fe2l 2XT快)7(门配:118/1-5255msmec镜IS头O套:4机00)
(查看该器材所有样张) 曝光补偿:0 EV
作品赏析
这些作品都是来自网络,是一些摄影爱好者的作品, 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根据摄影者给出的技术参数和 作品的主题、构图,对这些作品进行一些思考。
PPT课件
1
摄影器材拍:摄佳参能数E:O曝S 光35:0MDa(nEuOaSl 光R圈eb:eFl1X0T快)1(配门1:180-5.05msemc镜IS头O:套10机0)曝(查光看补该偿器:0材E所V 有样张)
• 拍摄参数: 光圈:F22 快门:1/125 sec ISO:400 曝光补偿:0 EV
PPT课件
18
摄影拍器摄材参:数佳:能曝E光O:SM3a5n0uDal(EeOxpSosRuerebe光l X圈T:)8F(配8 1快8门-55:1m/8m0镜se头c 套IS机O:)2(0查0 看曝该光器补材偿所:0有EV样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照相机的种类 2-影像载体 3-照相机的构件与附件
第一节 照相机的种类
35mm照相机 数字照相机 中画幅照相机 中画幅数字后背 大画幅照相机
2
照相机种类
35毫米照相机 24mm×36mm
中画幅照相机
60mm ×45mm 60 mm×60mm 60 mm×70mm
49
变焦镜头
变 焦 比: 变焦镜头的最长焦距值与最短焦距值之比称为该 镜头的变焦倍率,简称变焦比。
变焦方式: 自动变焦 手动变焦 单环推拉式
双环旋转式
(一般而言,旋转式多见于短焦距变焦镜头,推拉式则多见 于长焦距变焦镜头。)
51
Nikon AF 80-200/2.8 ED
单环推拉式 按照 200/80 = 2.5,该镜头的变倍比(变焦倍率)为2.5X。
焦距比标准镜头短,视角比标准 镜头广阔的镜头
焦距比标准镜头长,视角比标准 镜头窄的镜头
36
37
38
标准镜头 (Standard lens)
焦距值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之为标准镜头。 视角范围在45°左右。 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其所拍摄画面中景物之间
的透视关系,与人眼视角所感受到的景象非常相似, 没有透视变形。 最大光圈通常比较大。
影像传感器
影像传感器的种类:CCD和CMOD 像素 等效感光度
28
存储系统
29
第三节 照相机的构件与附件
镜头 快门 取景器 调焦器 常用摄影附件
30
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31
镜头
定焦镜头 变焦镜头 特殊镜头
35
定焦距镜头
标准镜头 广角镜头 长焦镜头
焦点距离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的 长度;视野张角约等于人眼
52
特殊镜头
移轴镜头 鱼眼镜头
53
Nikkor 6/2.8 Fisheye
54
55
56
移轴镜头(PC、TS、Shift lens)
透视控制镜头可在照相机机身和胶卷平面位置均不改变的前提下,使整个摄 影镜头前端镜组的主轴平移、甚至倾斜和旋转,从而达到控制影像透视关系 的目的。又称透视调整镜头、移位镜头等。
大画幅照相机 125 mm×100mm 150 mm×200mm
3
35mm袖珍照相机
4
Olympus全自动傻瓜相机
5
35mm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
6
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7
Sigma半自动相机
8
袖珍数字照相机
9
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
10
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3
中幅照相机
14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UV镜:UV镜的作用是在户外拍摄时吸收掉使照片 模糊不清的紫外线,是一个多用途的适合彩色和黑 白摄影的滤光镜,也可以作为镜头保护镜片,一直 装在镜头前。
71
滤光镜
72
三脚架
73
快门控制件
74
照明设备 反光板 柔光板
测光表 电池手柄
76
摄影包
77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四章 摄影基本技术曝光控制 对焦控制 景深控制 影调控制 色彩控制
78
曝光控制
曝光与曝光值 影响曝光的因素 测光方法 设定曝光
79
曝光与曝光值
曝光是指光线投射在物体上,其反射光通 过照相机镜头聚焦于感光胶片上,产生光 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看不的潜影。
曝光值通常用EV (Exposure Value)表示, 它是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值按照一定标准组 合的一组数值,也是胶片感光度或被摄物 亮度的综合评价。
小40%,可冲洗三种不同画幅照片。
22
感光胶片
银盐型胶片相机 先进摄影系统(APS)
23
35mm胶片
24
负片和正片
25
胶片感光度
感光度是衡量胶片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 曝光的数值。
胶片感光度一般用ISO(国际标准协会)值表示, 数值越大,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越强。
26
胶片感光度
27
其主要功能是调准焦点,使结像清晰。 对照相机内部来说,调焦器是调节镜头与
感光片之间的像距。
62
光圈
63
调焦不准
调焦准确
64
光圈大小
65
光圈与景深
66
67
68
常用摄影附件
滤光镜 三脚架 快门控制件 照明设备 反光板和柔光板 测光表 电池手柄 摄影包
69
滤光镜
光学滤光镜:也称效果滤光镜,它们只对影 像进行处理,改变画面的几何形状或构成等, 而不改变画面的颜色,如柔光镜、梦幻镜、 中灰密度镜和多影镜等。
颜色滤光镜:能改变画面的色彩构成,如带 颜色的补色镜、渐变色镜等。
70
天光镜:在户外进行彩色拍摄,特别是在晴朗的天 空下拍摄时,使用天光镜可以消除多余的蓝色色调。 该滤光镜所吸收的波长在胶片绿色频谱的范围内, 从而使色彩平衡,比如在拍摄人像时,能防止因树 荫等边上物体的彩色反光,保持自然皮肤色调。
39
标准镜头
Canon EF 50/1.4 USM
40
广角镜头
Canon EF 15/2.8 Fisheye
41
24mm广角镜头拍摄效果
42
43
44
望远镜头
Nikkor AF 85/1.4D
45
46
47
显微镜头
Canon MP-E 65/2.8 Macro
48
Minolta AF 200/4 APO G Macro
57
使用普通广角镜头、并采 取仰角拍摄建筑物时,因 胶卷平面与建筑物垂直面 不平行,而使垂直线有向 上汇聚的趋势,产生了近 大远小、下大上小的透视 关系。
通过调整透视控制镜头的主 轴和倾斜度,可以使汇聚的 透视关系尽量减弱,使建筑 物的垂直线不再倾斜。这类 镜头所依据的是沈柏 (Scheimpflug)原理,即当 物体平面、影像平面与镜头 平面三个平面共同交于一线 时,可获得全面清晰的影像。
大画幅照相机
18
大幅照相机
19
第二节 影像载体
感光胶片 影像传感器 存储系统
20
感光胶片
胶片画幅 负片和正片 日光片和灯光片 胶片感光度
21
胶片画幅
35mm胶片,画幅24*36mm. 120胶片,画幅6*6cm到6*17cm 先进摄影系统(APS),胶片面积比35mm
快门
控制镜头通光时间,即控制感光片感光时 间长短的装置。
标记1、2、4、8、15、30、60、125… 等。
分为镜间式和焦点平面式。
60
取景器
单镜头反光
曝光取景同一个镜头
旁轴平视取景 独立取景器
双镜头反光
取景、曝光各有独立 镜头
61
调焦器
又称测距器,是调节镜头与被摄体之间距 离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