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浅谈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表演 是 由演 员扮 演角 色 ,创 作人 物 形象 的 艺术 。演 员 以 自 身为 媒介 ,进 行 人物 创造 ,这是 表 演艺 术 的核 心 ,是 戏剧 表演 根本 特性 。表 演 艺术 区别 于 其他 艺术 门类 ,演 员是 自身扮 演角 色用 自己的 身体创 造 出栩 栩 如生 的人 物形 象 ,演 员 本身 即是创 造者 ,又是 创 造材 料和 工具 。 演员 的创 作 是 以剧本 为 依据 ,并 忠 实 于作 家笔 下创 造 的人 物 , “ 实 ”不 是机 械 的翻 版 ,而是 生 机勃 勃 的 “ 忠 再创 造 ” , 个 称职 的 演员 是正 通过 再 创造 ,给剧 本 “ ”角 色 ,赋 予 了 死 “ ” 活 的生命 , 员在 表演 过程 中时刻 支配 着角 色 的行 为活 动 , 演 角 色 的塑造 渗 透 着对 剧本 中人物 形象 的理解 、对生 活 的感 知 , 所 以 没有 演 员 、就 没 有角 色 ,没 有演 员 的二 度创 作 就没 有 角色 的诞生 。 演员如 何 体验 角色 演 员 在 舞 台上 , 在 角 色 的 生 活环 境 中 , 角 色 一样 正 确 要 和 的 , 乎逻 辑 的 , 顺 序 的 , 活 生生 的人 那样 去思 想 , 合 有 像 去行 动 。 演 员 只有 达 到 这 一 步 以后 , 能 接 近他 所 饰 演 的 角 色 , 始 与 才 开 角 色 同样 的去感 觉 。体 验并 不 是 目的 , 我们 不 能为体 验 而体 验 。 体 验 人物 的思 想感 情 是 为 了达 到表 演 的 充实 , 真实 , 强 烈 的 有 感染 力 , 人物 的内心 活动 最终 要准 确 , 明 , 鲜 细致 地 表达 出来 使 观众 感 受 到 的 。我们 说 , 里没 有 充 实 的 内在感 受 去 装腔 作 势 心 地表 演 , 被称 作 “ 这 表演情 绪 ”, 坦尼 曾说 过要 从 “ 斯 自我 出发 ” 去 “ 验角色”, 体 只是 假 设 自己是 角 色 , 体 验 角 色 应 该 体 验 去 的, 而演 员所 体 验 的是角 色 真正 所体 验 的吗 ?我 遇 到这样 的事 情 我会 这 样 去 做 , 而剧 中的 角 色 毕竟 不 是 我 , 们有 着 不 同的 我 性格 , 背景 , 遇到 同样 的事 情会 和 我一样 处 理 吗 所 以从 “ 和 他 自 我 出发 ”, 验 的 只 是 自己 , 不是 体 验 的 角色 . 体 而 因此 , 或 单 如 纯把 自己放在 剧 中去 考虑 、 去体会 , 何 “ 验” 任 体 都会 有 “ 现 ” 表 , 这就 需要 我们 演员 具备 一定 的表演 能力 。 二 、 在创 作 角色 时体 验 的重 要性 只有 富 于情 感 的演 员才 能抓 住 观众 。当演 员 毫无 感情 的时 候 , 管 他 怎 么装 模 作 样 , 们 也 看得 出他 是 毫 无情 感 的 。 体 不 我 现 固然非 常 的重 要 , 演 员 不 能仅 凭 自己的形 体 , 但 声音 去 表演 , 他必 须 要 投入 自己的 思想 , 心灵 和感 情 。 一个 冷 漠 的 , 乏 热 缺 情 的 人不 会成 为 一个 好 演员 。在 我 国戏 曲表 演 中 十分 注重 表 演 的外 在 形 式 , 炼 出各 种 细 腻 , 美 的 表 演 程 式 , 一 点肯 定 锤 优 这 是表 现派所 赞 赏 的 , 但是 戏 曲表演 恰 恰 主张 既要形 似 又要 神似 ,
浅谈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

浅谈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1. 引言1.1 戏剧演员的角色塑造意义戏剧演员的角色塑造意义在戏剧表演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角色是戏剧作品的灵魂,是表演的核心。
只有通过角色的真实、生动的塑造,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引起情感共鸣,让观众在情节中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变化,从而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整个剧情。
戏剧演员通过对角色的塑造,能够将文字融入到角色的情感、生活中,让角色更加鲜活而有血有肉。
角色塑造也是演员展现自身表演才华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演员可以挖掘出角色的内在矛盾与冲突,使表演更加立体和具有感染力。
戏剧演员在演绎角色时要注重对角色的塑造,不断探索和呈现角色的多面性,用心灵与情感打磨角色,让观众在角色中找到共鸣,达到表演的最高境界。
1.2 戏剧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戏剧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演员对角色以及剧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演员需要通过对角色的背景、性格、经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演员需要通过分析角色的情感赋予,将角色的情感进行真实而细致的表达,使角色更具有生命力和鲜活感。
角色的语言和动作也是塑造角色的重要方面。
演员需要通过细致的表演技巧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来塑造角色的语言和动作特点,从而更好地展现角色的个性和特点。
角色与剧情的互动也是塑造角色的重要环节,演员需要通过角色的行为和情感表达与剧情紧密相连,使角色与剧情有机结合,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角色的内心表达是塑造角色的关键。
演员需要通过表演技巧和情感投入,准确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角色更加立体和深刻。
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是一个全情投入的过程,需要演员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才能真正地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是戏剧作品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对角色的全面理解和表演,才能为观众带来真实而动人的戏剧体验。
2. 正文2.1 角色研究与分析角色研究与分析是戏剧演员塑造角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演员的力量他们如何塑造角色的深度与魅力

演员的力量他们如何塑造角色的深度与魅力演员的力量:他们如何塑造角色的深度与魅力演员,作为舞台和影视作品中的关键角色,扮演着将故事情节传达给观众的重要角色。
他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仅是呈现剧本中的情节,更是赋予角色以深度和魅力。
那么,演员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力量,塑造角色的深度与魅力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情感共鸣的力量演员通过情感共鸣的力量,将自身的情感与角色融为一体,从而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中。
只有在深入了解角色的同时,才能真正理解和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内心矛盾。
通过情感共鸣,演员能够准确地理解角色的感受和思考方式,从而创造出更加真实和生动的角色形象。
例如,著名演员李连杰在电影《霍元甲》中饰演霍元甲一角,通过情感共鸣,在表演中流露出角色对武术的热情和执着,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
观众可以通过他的表演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感波动,进而与角色产生共鸣。
二、体验式的研究与观察除了情感共鸣,演员还需要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式研究和观察,深入理解角色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
他们会通过寻找与角色相似的经历或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著名演员阿尔·帕西诺通过对盲人角色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准确地表达了角色对香味的敏感和准确嗅觉的描述。
观众通过他的表演,真切地感受到了盲人角色的独特感知能力和内心世界。
三、肢体语言的运用除了表情和语言,演员还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传达角色的深度和魅力。
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示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
例如,在电影《黑天鹅》中,娜塔莉·波特曼通过精湛的肢体语言,将角色内心的冲突和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观众可以通过她的精彩演技,直观地感受到角色身体和内心之间的冲突与共鸣。
四、声音与音调的表达除了肢体语言,演员的声音和音调也是塑造角色深度与魅力的重要助力。
通过语调的变化和音色的调整,演员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状态。
浅谈戏曲演员舞台角色的塑造

浅谈戏曲演员舞台角色的塑造1. 引言1.1 戏曲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性戏曲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性在整个戏曲表演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角色是戏曲作品中的灵魂,是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桥梁。
戏曲演员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能够引导观众参与到戏曲的世界之中。
角色的塑造需要演员深入理解剧本内容,深入研究人物性格,以及通过自身的表演技巧和经验来完美演绎角色。
只有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走进舞台。
戏曲演员在角色塑造过程中需要倾注大量心血和时间,不断探索和尝试,创造出更加立体和具有感染力的角色形象。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汲取经验,戏曲演员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将经典戏曲传承下去,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舞台表演。
1.2 戏曲表演的特点戏曲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戏曲演员不仅仅是扮演角色,更是通过自身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戏曲表演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旋律韵律感:戏曲表演注重旋律的运用,歌唱部分和念白部分之间的配合,表现出独特的韵律感。
演员需要准确把握节奏和音调,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2. 舞台动作:戏曲表演强调舞台动作的大气和细腻,演员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
不仅要注重动作的准确与美感,还要注意动作与台词的融合,使表演更加自然。
3.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在戏曲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通过面部神态的变化来展现角色的情绪和性格特征。
精湛的面部表情技巧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4. 生动的对白:戏曲表演以念白为主要表现形式,演员需要通过精准的台词演绎,将角色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清晰地呈现出来。
台词的演绎技巧直接影响到角色形象的塑造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戏曲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演员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提高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浅谈演员塑造角色时的技巧----内在主观和外在辅助对演员的帮助

浅谈演员塑造角色时的技巧-----内在主观和外在辅助对演员的帮助命题由来:通过大学四年,各位老师对我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
加上自己本身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回顾,我深刻的意识到,演员在塑造角色中,外在辅助条件和内在主观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成败责任,本文浅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关系。
一、演员在塑造角色时,自身内部主观和外部辅助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一) 自身内部主观内部主主观是指一种存在于自身的一种心理效应,在进行相应的行为表现的时候是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意识,实际上任何行为的表达都会带有一定的自身的内部主观。
其实自身内部主观主就是一切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将发生在自身具有的条件之上的一种作用力。
自身内部主观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也是比比皆是的。
最简单的,我们常说的人物角色的本色表演其实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肢体内涵就是主观意识,其余的陪衬不过就是进一步说明主观意识是正确的,那么这会通过客观的表现吸引观众或改变观众的看法。
不论多么客观,只要能给出某种主观意识的表现,嘴上说的再客观都不是真正的客观。
(这一段我不知你从哪里借鉴而来,希望你还是依据表演的专业术语来定义。
)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这是演员的基本特征。
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个性鲜明的、生动真实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演员的一生中要扮演很多人物形象,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可谓无所不有。
演员与角色应该是统一的,因而演员在塑造人物时,需要努力寻找与角色相适应的性格特征,深刻体验角色的精神生活,由内到外、由外到内地反复体验,使自己的心与角色的心零距离接触,在自己身上建立起角色的自我感觉,这样演员才能以角色的心态生活在规定情景当中,说角色的话,做角色的事,即“我”就是“他”,这时“我”与“他”,演员与角色也就统一起来了。
演员只有完成从“我”走向角色这一过程,最终与角色统一起来,才能塑造出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
演员与角色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
演员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要用心灵去感受,用形体与声音去体现,也就是说角色要依赖演员去体现;反之,演员也离不开角色,一切的创造都要以角色为本,不断了解角色的情感,揣摩“他”的音容笑貌,更不能离开“他’的历史背景、性格特征。
浅谈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浅谈演员如何塑造角色一个演员拿到剧本,刚接触到的是角色的书面形象。
但书面形象离舞台形象尚有很大距离,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创作工作,要去揣摩剧本,体验角色,然后体现角色,最终塑造角色。
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需要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别人的心声,成为那个人。
演员在角色塑造过程中,从微观上分析有六个过程,即“形成角色意识”——“继续探索和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深入体验角色”——“角色的外部体现”——“综合汇流”——“产生影响”。
反应到艺术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塑造角色的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认识阶段,体验阶段,体现阶段。
一、认识阶段这是一个准备阶段,需要认真分析剧本与角色,做好大量的案头工作。
剧本是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与依据,演员认识和塑造角色形象都是从剧本的书面形象开始的。
形象地、感性地、真实地分析剧作家的剧本与角色是演员进入人物形象塑造的第一步。
在这个步骤中,演员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的角色意识。
一般来说,剧作家提供给演员剧中的角色形象是比较抽象的。
演员要想把剧本中的角色鲜活地立在舞台上,首先要做大量的阅读和案头工作。
在认真阅读剧本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理清人物关系,分析自己扮演的角色命运,评价和自己角色相关的其他角色,写人物小传,写出剧本中提供角色生活的那段时期和那个空间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要理清剧中角色与角色的关系,哪怕你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个小角色,也要了解这个角色在剧中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与其他角色的矛盾冲突等。
弄清楚了这些才不至于演“糊涂” 戏。
有可能的话,还要通过设想写出剧本中没有提供的角色以前的历史以及角色未来的发展趋向。
在此基础上,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贯穿主线、剧作家的创作意图。
也就是说,要通过剧作接触剧中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与情境,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逐步从角色的外部深入到角色的内心生活,从对事件、冲突的剖析升华到理解剧作的主题与底蕴。
浅谈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

浅谈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话剧表演是一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手段,在舞台上演绎人物故事的艺术形式。
而人物角色在话剧表演中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剧情的发展和观众的接受。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表演技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来谈谈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话剧表演中的关键环节。
一个好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观众迅速地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而更好地理解剧情。
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演员需要关注角色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
外在特征主要包括容貌、着装和动作等方面,而内在特质则涉及到角色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等。
演员可以通过服装、化妆和体操等手段来突出人物的外在特征,比如通过穿着朴素的衣服、化一些浓妆来表现一个高傲的女主人公;而通过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挺胸、扬眉、颔首等动作,则能够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表演技巧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话剧表演中,演员们需要通过声音、语气、表情和动作等手段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声音是演员最为基本的表演手段,通过调整音量、音调和语速等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变化。
语气则是表演者在发声时所产生的情感色彩,它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情绪和态度。
而表情和动作则能更直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它们可以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眼神的交流和身体的动作等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变化。
当角色面临悲伤的情绪时,演员可以通过落泪、颤抖的声音、身体的颤动等方式来表现出角色的痛苦和悲伤。
与观众的互动是话剧表演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话剧表演中,演员们需要将观众作为演出的目标,并与观众进行紧密的互动。
演员可以通过直接对视观众、与观众的视线交流等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而更好地传达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内核。
通过与观众的情感互动,演员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浅谈演员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

浅谈演员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摘要演员塑造人物的方法,总的来说起来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解人物形象,第二个是用肢体语言体现人物。
肢体语言体现人物,就是用肢体语言把人物表演出来,也就是利用足以深刻表现人物内在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上有能力在各种演出中完美地表现这个角色,从而达到让观众感动的效果。
利用肢体语言表演就是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在不同的情绪下所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是各种各样的。
所以,演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从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情绪、人物经历等。
至于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演员可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刻理解与真实体验,从形似到神行统一的结合。
关键字:肢体语言;角色塑造;人物心理目录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2选题背景 (1)1.3选题的研究现状 (2)第一章肢体表现力的范畴 (2)第二章肢体语言对角色塑造的探索 (3)2.1 肢体语言在角色塑造中的重要地位 (3)2.1.1 肢体语言的作用 (3)2.2 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控制方法 (3)2.2.1 控制在肢体语言中的重要性 (3)2.2.2 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内外部控制 (4)2.3 肢体语言对角色的塑造 (5)2.3.1 肢体语言从人物年龄方面对角色进行塑造 (5)2.3.2 肢体语言从人物性格方面对角色进行塑造 (6)2.3.3 肢体语言从人物的经历等方面对角色进行塑造 (6)第三章肢体语言如何表现角色 (8)3.1 肢体语言三方面表现角色 (8)3.1.1肢体语言根据剧情的发展来表现角色 (8)3.1.2肢体语言根据演员的内心变化来表现角色 (9)3.2演员如何运用肢体语言 (9)第四章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绪论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如果演员要在表演中成功的塑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那么演员在肢体语言的表现上就要掌握一个度,过于夸张的肢体语言会让人们感觉不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摘要] 角色的塑造渗透着对剧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对生活的感知,所以没有演员、就没有角色,没有演员的二度创作就没有角色的诞生。
演员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一样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去行动。
演员只有达到这一步以后,才能接近他所饰演的角色,开始与角色同样的去感觉。
[关键词] 演员塑造角色体验角色创造角色
表演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创作人物形象的艺术。
演员以自身为媒介,进行人物创造,这是表演艺术的核心,是戏剧表演根本特性。
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演员是自身扮演角色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演员本身即是创造者,又是创造材料和工具。
演员的创作是以剧本为依据,并忠实于作家笔下创造的人物,“忠实”不是机械的翻版,而是生机勃勃的“再创造”,一个称职的演员是正通过再创造,给剧本“死”角色,赋予了“活”的生命,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时刻支配着角色的行为活动,角色的塑造渗透着对剧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对生活的感知,所以没有演员、就没有角色,没有演员的二度创作就没有角色的诞生。
一、演员如何体验角色
演员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一样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去行动。
演员只有达到这一步以后,才能接近他所饰演的角色,开始与角色同样的去感觉。
体验并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为体验而体验。
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为了达到表演的充实,真实,有强烈的感染力,人物的内心活动最终要准确,鲜明,细致地表达出来使观众感受到的。
我们说,心里没有充实的内在感受去装腔作势地表演,这被称作“表演情绪”,斯坦尼曾说过要从“自我出发”去“体验角色”,只是假设自己是角色,去体验角色应该体验的,而演员所体验的是角色真正所体验的吗?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这样去做,而剧中的角色毕竟不是我,我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背景,他遇到同样的事情会和我一样处理吗所以从“自我出发”,体验的只是自己,而不是体验的角色.因此,如或单纯把自己放在剧中去考虑、去体会,任何“体验”都会有“表现”,这就需要我们演员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二、在创作角色时体验的重要性
只有富于情感的演员才能抓住观众。
当演员毫无感情的时候,不管他怎么装模作样,我们也看得出他是毫无情感的。
体现固然非常的重要,但演员不能仅凭自己的形体,声音去表演,他必须要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
一个冷漠的,缺乏热情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演员。
在我国戏曲表演中十分注重表演的外在形式,锤炼出各种细腻,优美的表演程式,这一点肯定是表现派所赞赏的,但是戏曲表演恰恰
主张既要形似又要神似,认为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神似就是要把人物的精神气质,内心情感体现出来,这只靠模仿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不到的。
三、演员怎样去表现人物
作为一名演员该怎样去体现出一个鲜活的角色,这就需要借鉴表现派的创作方法了:格哥兰的理论是―“演员先要根据剧本角色构思人物形象,然后把所构思的人物形象在自己身上体现和表现出来.”他还为演员怎么才能把形象构思好做了重要的补充:“演员应该为他将要创造的人物进行观察,研究和搜集资料”。
其实一个人物要使她鲜活,生动不能只有一个面,人是具有多面性的,所以创造出一个和好的人物必定是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此类人的特点与性格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去多多的查看书籍,和观察人物。
着重观察人物外部的动作,习惯、语言,而后慢慢充实内心,使人物”丰满”.由外而内抓住人物.从外部着手切入,一旦有了外形,在演的时候,你有时会觉得这个瞬间就是角色了。
其实人的思想感情的活动总是要通过相应的表情,动作表现出来.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讲:“表演起来,就要真演戏,发于内,形于外,出于自然,不可矫揉造作,但也要靠脸部有深厚的基础功夫,才能把复杂的内心活动通过眼神眉宇之间,如实地,有层次地表达出来.”这个道理对于话剧演员同样是适用的.虽然话剧的表演同戏曲的表演不同,它不能使用舞蹈化,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但这仅仅是艺术形式上的不同,但实质是相通的,都要求“情动于衷而形于外”。
相对于戏曲表演来说来说,话剧表演要更难一些,因为它不像戏曲,它没有一定的程式可遵循,要求我们的表演要非常真实,非常生动,人物更应当是准确,鲜明,生动,典型的。
这只能靠我们从生活中苦心观察,揣摩,从中提炼和精心设计能够最好地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动作,探索最能鲜明体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符合人物性格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动作.
四、表演中体验与表现的关系
内在情感要通过外部动作表露出来,外部动作又总是有其内心活动的依据,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
内在情感有时能够激发产生相应的外部动作,而外部动作也能反过来激发产生相应的内在情感.我们在表演时可以通过外部动作来帮助自己,准确的动作再加上与对手真实的交流,认真的感受,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唤发情感的作用的。
可是体验是感性的体会,表现是理性的分析与外化,我们应把这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虽然我们要去尽量的体验角色,生活于剧作的规定情境之中,同时又要有高度的控制力。
萨尔维尼说:“演员必须勤于感受,但他也必须像一个熟练的骑师驾驭烈马似地引导和控制他的感受,因为他要完成双重的任务;仅仅自已有所感受是不够的,他必须使别人有所感受,而如果他不运用抑制,就办不到这一点”。
所以要把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体现相结合起来去创造角色才是最正确的创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全集》〔M〕林陵、史徒敏译北
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04.
[2] 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03.
[3] 关瀛,《表演创作素质训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07.
[4] 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