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个性的塑造
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

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摘要】在一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设计与塑造是创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同影视片当中的演员一样重要,它担负着演绎故事、展示空间、形象表演、揭示主题等任务,具有独特的性格魅力的角色是构成动画片整体风格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近九年的动画教学与创作总结出角色形象塑造的几个关键点,方便于以后的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角色形象塑造无论是商业动画还是艺术类动画短片的创作,角色是影片中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它的出现对于整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创作中角色的塑造能更为有利的将剧本中故事内容更好的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想要打动观众不能单单依靠故事的情内容节,同时还需要要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
众所周知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这部经典的动画片及动画形象到如今也能深刻的印在每个人的印象里,原因就在于这部动画片剧本的选择出现的这两种角色形象,再加上角色的夸张表演等一系列的塑造,才使得这部动画片家喻户晓。
其创作者就是运用了动画中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角色的形象与性格,使之具有独特的行为、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从而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见,角色形象是一部动画作品的支柱,形象的塑造则直观地传递出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等,无论是在商业动画片还是艺术类短片创作中就尤其重要。
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述(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念动画角色设计是指在动画片中一切物的造型。
众所周知,许多动画造型曾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所不能代替的,也正是动画艺术形象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特征。
而动画角色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角色设计的风格类型动画角色设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形象创造,最终确定故事需要的形象的过程。
理解动漫中的角色建模

理解动漫中的角色建模动漫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在塑造角色方面有着独特的创造和表现方式。
通过角色建模,动漫角色不仅仅是平面形象,而是拥有个性、故事和情感的立体存在。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动漫中角色建模的奥秘吧!角色的外在形象动漫中的角色建模首先表现在外在形象上。
动画画面通常非常精美,角色的服饰、发型、五官等细节设计都有其独特之处。
比如,经典的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主角漩涡鸣人的标志性服装和头带,通过简洁又富有个性的设计,使他在众多角色中独具辨识度。
角色的性格塑造动漫角色的性格塑造是角色建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开朗大胆的少年,还是内敛善良的少女,角色的性格特点需要通过言行举止、处世态度等方面来展现。
借助剧情设置、台词铺陈等手法,角色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丰富的心理世界,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关注。
角色的情感表达动漫角色的情感表达是角色建模中的灵魂所在。
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爱恨情仇,角色的情感需要真实、细腻地呈现出来。
通过表情、动作、眼神等细节刻画,角色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深化,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角色的内心世界。
角色的成长轨迹动漫中角色建模也包括了角色的成长轨迹。
从一个平凡普通的少年,到最终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角色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
这种成长轨迹的呈现,不仅展示了角色的坚韧与成长,也为观众传递了积极的生命力量和成长信念。
通过以上对动漫中角色建模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角色建模在动漫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个成功的角色建模不仅仅是形象的堆砌,更需要深入挖掘角色背后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只有如此,动漫中的角色才能真正融入观众的心灵,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
愿我们在欣赏动漫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角色建模的精妙之处,感受到动漫带来的情感冲击和启发!。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一、概述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角色造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角色造型设计,动画制作人员可以创造出生动、有个性的角色形象,从而赋予动画作品更加吸引人的魅力。
而要进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1. 角色定位在进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动画作品的整体定位和风格。
根据作品的题材和受众群体,确定角色的气质、外貌特征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熊出没》这部动画作品以搞笑、温馨为主题,因此角色造型设计上就会更加可爱、夸张。
2. 角色个性塑造每个角色都应该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在进行角色设计时,要注意突出角色的个性特征,比如通过服饰、造型、动作等方面来体现。
要注意表现角色的内心感情和情绪,使其更具有辨识度和亲和力。
3. 角色情节契合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应该与作品情节相契合,这包括角色的外貌特征、服饰风格、表情动作等都应该符合作品设定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发展。
4. 动画特色表现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中,要考虑到动画本身的表现特点,比如动作的夸张程度、表情的生动性、色彩的鲜艳度等,都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5. 角色动态性动画角色本身是要进行动态表现的,因此在造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角色的动态性和可塑性。
通过设计不同的动作姿态、表情表现等,来体现角色在动画中的丰富性和活跃性。
三、个人观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角色造型设计的把握,可以使得动画作品更具特色和个性,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在我的看来,角色造型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创作的艺术。
只有在对角色的个性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把握,才能塑造出真正具有魅力的动画角色形象。
总结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角色定位、个性塑造、情节契合、特色表现和动态性考量。
在进行角色造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作品的整体风格和定位,注重角色个性的塑造,保持与情节的契合性,注重动画特色的表现,以及考虑角色的动态性。
角色塑造的一些关注点

角色塑造的一些关注点
在写故事的时候,尤其是做漫画、动画故事剧本,还有小说,通常需要先进行角色塑造,赋予他鲜活的性格,成为栩栩如生的一个人,那么一个角色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身体、衣着打扮、说话、对事情的反应
1.首先是外在的穿衣打扮
发型、衣着穿戴、配饰
2.动作
大动作:走路、跑动、坐下,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各种肢体动作。
精细动作:手脚的、腰的、腿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
3.表情和眼神
表情直接反应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态度,但这个也可以伪装;而眼神则很难伪装,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这两个直接反映了内心的波动。
4.说话
不管是实际中还是影视中,“说话”最体现一个角色的性格,
说与不说,
直接说与含蓄说,
大声说与微声说,
一直说与简单说,。
动画设计中的角色塑造与表现技巧

动画设计中的角色塑造与表现技巧角色塑造与表现技巧在动画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角色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吸引人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角色的个性和表现力。
这篇文章将探讨一些动画设计中常用的角色塑造与表现技巧,以帮助动画设计师更好地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角色。
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应该有独特的外貌特征。
通过设计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貌特征,观众能够轻松地辨认出角色。
例如,米老鼠的大眼睛和大耳朵成为了他的标志性特征。
但是,外貌特征仅仅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一个成功的角色还需要有深度的个性。
第二,角色的性格和个性是塑造角色的关键因素。
通过准确刻画角色的性格特点,观众能够更好地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熊大和熊二是《熊出没》中非常受欢迎的角色,熊大是懦弱而胆小的,而熊二则是勇敢和好胃口的。
这种对比性格的设计使得观众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更容易记住他们。
第三,角色的动画表现力对于传达角色情感和意图非常重要。
通过动画的姿势、表情和动作,动画设计师能够让角色更加生动和有趣。
例如,当角色感到开心或兴奋时,设计师可以让角色跳跃或舞动,以展现其喜悦的情感。
相反,当角色感到悲伤或失望时,设计师可以让角色低头或垂下肩膀,以传达出情感的落寞和无助。
第四,音效和配乐也是表现角色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适当的音效和配乐,设计师能够增强角色的表现力。
例如,当角色遇到困难时,设计师可以加入紧张的音效和激烈的音乐来传递紧张感和挑战性。
而当角色获得胜利或取得进展时,设计师可以选择欢快和激动的音效和音乐,以强调角色的成功和成长。
一个成功的角色设计应该具有可塑性。
这意味着角色在不同情境下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特质。
角色的行为和表现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个刻板的角色设计会限制故事的发展和角色的进步。
因此,动画设计师应该为角色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展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质。
综上所述,角色塑造与表现技巧对于动画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独特的外貌特征、深入的个性描绘、生动的动画表现、恰当的音效与配乐以及可塑的特质,设计师能够创作出令人难忘和引人入胜的角色。
动画剧本创作之角色性格的塑造

戏剧性 需求就 是驱使 主要角 色贯 串整个 故事线
索 的东西 。在大多 数 情况 下 , 们 可 以用 一 两 句话 我 来说 明戏剧 性 需 求 。像 动 画片 《 鸡 快 跑 》 的戏 小 中
据 调查显示 , 这些 动 画明 星受 到欢 迎 的 一个 最大 原 因就是其 角色性格 受 到 观众 的 喜爱 。所 以 , 能否 成 功 塑造 角色性格 对 于影 片来 说 是 至关 重要 的 , 是 也
进故事 的方式是通 过聚焦 于角色 的动作 。编剧创 作
能飞行之后 , 戏剧性 需求就 改变 了 , 必须靠 自己的力
量 战胜 主人 。在《 马达加斯 加 》 , 开始 的戏 剧性 中 一 需 求是 找 回斑马 , 来 他 们被 送 到 马达 加斯 加大 森 后
的重 中之重 就是 塑造 和刻 画角色 , 角 色生 动鲜活 , 使 具体 可感 , 呼之欲 出。一般说 来 , 故事 中 的角 色形象
1 戏剧性 需求 .
观众解 释些什 么 。动 片是用声 音与 画面来呈现 故
事 的, 们必须 表现 角 色在 他或 她 面对 必 须 克服 的 我 事 件时会做 出什 么样 的动 作 和反应 。角色 的行 为 , 包 括动作 和语 言 , 是构 成 角色 性 格最 重 要 的外 化形
首先 , 定戏 剧性 需 求 。即在 这 个故 事 的 讲述 确 过程 中 , 明确 主要角 色 想要 达 到 的 日的或 得 到 的东
t
l≯ | |
镰
。 || | I 蕾 _ t 甍 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譬 4期
“ _l 《麟 l | *
人物动画制作中的角色设计与塑造

人物动画制作中的角色设计与塑造动画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其最大的魅力之一便是丰富的角色形象。
在一部动画作品中,角色的塑造不仅直接关系到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也是观众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此,对于动画制作来说,角色的设计与塑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角色的外形设计1. 造型设计在动画制作中,角色的外形设计通常是一个小组合作完成的。
设计师们首先会依据角色的性格、背景设定,进行一定的素材收集和创作,之后通过调整线条、肢体比例、服装颜色等元素,来打造一个满足剧情需要且与众不同的角色形象。
例如,在《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中,铁人的造型设计鲜明明快,线条明快而富有节奏感。
肢体比例上,头比较大,肩膀及胸部也比较宽大。
这些造型上的设计,让铁人形象充满活力与魅力,显示出了他作为一名超级英雄的能力与性格。
2. 色彩设计在角色造型的基础上,色彩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不同的色彩可以表达出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内在情感,增强观众的情感沉浸感。
以《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为例,海绵宝宝的黄色外表代表着活力与善良;而蟹老板的红色代表着贪婪和多产;章鱼哥的灰色外表则代表着内向和神秘。
这些明显的色彩差异,更容易让观众对不同的角色有直观的、情感上的认识。
二、角色的个性塑造1. 物理特征与性格在动画中,角色的身体特征通常互相对应着性格特征。
例如,身体强壮的角色通常拥有勇气、决心和冒险精神;而身材温柔的角色则更容易被视为柔情似水、温柔可人。
当然,这种对应也不是完全刻板的。
动画角色的个性塑造还需要考虑到更加细微的因素,例如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发音、语言模式等等。
例如,卡通人物芝士大侠(cheese crusader)是一只老鼠形象。
芝士大侠的胖小圆形象代表了他善良、调皮,并以他的专业领域——厨房工作为出发点安排了他的角色性格:他时常关心自己做的食品能否令人满意,同时他的调皮行为也让人想起了老鼠偷食的习惯。
美国动画中的角色个性设计探究

美国动画中的角色个性设计探究动画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它博大,且又包罗万象。
而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动画大国之一。
美国动画片的历史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从历史上看,既有商业动画成功的制片厂,如:梦工厂、福克斯公司、迪斯尼公司等,又有世界一流的动画大师,如:迪斯尼。
美国动画有着鲜明的特点: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动作夸张、语言幽默,所以深受各国观众的喜爱。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能够受到普遍的欢迎是由许多因素影响的。
如:角色的造型、色彩、动作,配音、故事情节等等,都是为了突出角色个性而设计的。
造型设计首先要符合故事剧本内容,其次要体现角色的个性特点。
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设计的越复杂越好。
比如曾获得全美儿童电视动画片收视冠军,每个月都有将近6000万观众收看,除了儿童观众以外,还有一半观众都是成年人的动画片《海绵宝宝》,以及动画电影《棉球方块历险记》中的海绵宝宝以及他最好的朋友派大星的造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用造型简单来形容,但这并不妨碍这两个小家伙成为众多动漫迷喜爱的对象。
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身上带有很明显的孩子气个性,两个小家伙单纯,乐观,积极向上,又富有冒险精神。
这也是许多人喜欢这两个小角色的原因。
从色彩上来看,海绵宝宝大面积的黄色,加绿色点点,以及派大星的浅粉色给人以亲近感,阳光、温馨、干净,清淡明快的色调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而大海的蓝色给人以平和,安详的感觉。
根据文化社会学原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是其它别的社会所没有的,所以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动画片中人性化的设计,虽然正面角色有着很大的优点,他们身上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但每个角色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小缺点,小毛病。
而这些角色身上的小缺点小毛病不但没有丑化正面角色,反而使得这个角色变得更加可爱,更加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11 6 2011年第()l期
文施艺束翌鬯』型
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形象的塑造,而塑造角 色形象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角色性格的塑造。角色性格的刻画 通常都融入了作者对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事物的独特观察视角和 感悟,体现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只有这样,塑造出的角色才能 够个性鲜明且富有生命力,让观众更加容易认同和喜爱。要想 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角色性格基调 所谓角色性格的基调是指作者对所要描绘的角色性格的定 位,即这是一个怎样的角色?这是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 作者灵感的体现。一个动画角色的确立,不仅要求角色外形要 独具匠心,对白和动作要生动鲜活,更重要的是对角色性格基 调的定位与把握,它是创造一个成功动画角色的前提条件。 成功的动画角色通常都是性格特征非常鲜明的形象,具有 非常典型的个性,比如在韩国动画系列片《倒霉熊》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子。主人公倒霉熊的造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非 常简单,但这并不妨碍这个胖胖的小家伙成为众多观众喜爱的 对象。该片作者对倒霉熊性格的定位是一方面乐观、单纯,富 于冒险精神,另一方面又非常爱占小便宜,动不动就喜欢欺负 弱小。角色身上的小毛病小缺点不但没有令人讨厌,相反,正 是由于这些性格上的缺陷使得角色本身更加真实生动,显得越 发可爱。 《怪兽电力公司》中阴险狡诈的蓝道,《冰河世纪》中为 了得到松果宁可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小松鼠……这些我们耳熟能 详的动画明星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从而形成了各自 鲜明的性格特征,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形象才深深地印在了我 们的脑海里。由此可见,角色性格基调的定位在展示角色个性 魅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角色个性的塑造手法 1.符号化 动画片中的角色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思 维方式必定来源于现实生活,所表现m的行为举止必定是“人 性”的一部分,动画角色的性格也要从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 某些人身上去概括和提炼。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性格是复杂而多 变的,而动画角色的个性特点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就 要求作者在塑造动画角色时要进行简化,尽量选择那些最具典 型性,最鲜明和最富有表现力的个性特征。这样的人物性格特 征有限且鲜明,使观众容易把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符号化。 《怪物史莱克》中那只整日喋喋不休、语速很快的驴子,几乎 没有停止过说话,哪怕是面对可怕的巨型火龙——这正是他的 性格特征,这种性格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都能 找到原型。 符号化人物性格就好比是画速写,速写要求用简练的线条 将对象的轮廓进行概括性的勾勒,如果没有抓住一个角色的性 格特征,就无法将角色的个性魅力进行充分的展示。尤其在处 理次要角色的时候,为了将其与主要角色区分开,完全可以对 其进行符号化处理,因为没有主次就会喧宾夺主。 2.大胆夸张 角色性格的塑造光靠概括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现实生 活往往过于平淡,不够戏剧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通常也不够 典型,这时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群的性格特征集中到 一个角色身上,同时加以艺术夸张、放大,甚至到极致。这时 我们所塑造出的角色就会变得性格鲜明、独具匠心。动画片尤 为注重对角色性格的夸张描绘,这样的动画角色才能给观众留 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例如曾风靡一时的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就是在角色 性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夸张。片中主角小新是个还在上幼稚园 的孩子,但是作者却尝试着将他的性格刻画成了“最无耻”的 小孩:喜欢和漂亮姐姐搭讪,喜欢看泳装美女写真集,喜欢光 着屁股跳大象舞……这些好像与儿童毫不相称的所作所为,正 是作者为小新精心设计的独有性格特征,让观众不得不佩服作 者在进行角色性格定位时的大胆。也正是南于这一夸张的性格 特征的塑造,使得小新成了最个性张扬的卡通人物的代表,深 受小朋友和童心未泯人士的欢迎。 3.学会变化 动画片通常是在讲一个故事,当故事结束的时候,对角色 性格的刻画也就完成了。在此过程中,有的角色性格自始自终 都很鲜明,不曾改变;有的角色的性格可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 的转变,与之前截然不同。这种角色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这也是符合观众审美意愿的,没 有观众喜欢一成不变的角色。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角色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可能会 发生转变。梦工厂的经典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史莱克一 开始就非常讨厌那头喋喋不休,整天围着他转的小毛驴,经常 对他大吼大叫,巴不得那头小毛驴立刻从他眼前消失。但当他 们一起冒险闯关,为解救公主并肩作战之后,使得史莱克对眼 前的小毛驴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最终他们还变成了最好的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怪物史莱克的性格也由最初的自卑、自闭变得 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千与千寻》中的千寻一开始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小女孩, 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后来由于想要救回因贪吃而被变成了猪 的父母,无意间闯入了汤婆婆控制的人类禁地。期间千寻也曾 害怕和彷徨过,但是因为对父母的爱,以及后来锅炉爷爷和小 白对千寻的鼓励使得胆小的千寻克服困难,最终在逆境中成长 起来,并成功完成自己的使命。 由于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能让角色的性格 发生变化,就会创造出更加丰满的角色形象。 4.奇思妙想 对于观众而言,动画角色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他们身上 的想象力元素。大多数成功的的商业动画片,也是在这方面做 的比较突出。要想让整部影片充满想象力,就必须首先赋予角 色富有创意的个性特征。 动画角色富于创意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要突破常规的角色 性格设计框架,在塑造角色性格时注入想象的元素。这种想象 力在角色身上的体现,正是动画创作中角色塑造的一个独有的 特色。动画片的形式和表现力上的特点,都和幻想的内容很契 合,这也体现在角色的个性塑造上面。正如迪斯尼所说的:“幻 想和夸张”是动画的本性,而剧中的角色更是要体现这一点。 在动画片中,角色身上富于想象力的个性特征,往往会成 为主宰剧情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例如《虫虫特工队》中的蚂蚁 菲利,已经成年,却酷爱发明创造,经常会利用身边的小物件, 制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发明,如用草叶和露珠做的望远镜, 先进的高效收割机等等。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 力。故事最后,正是由于菲利爱幻想的特点,才让他想到用树 枝和叶片做假鸟的点子,最终打败了敌人。菲利的这一性格特 征对剧情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动画角色的诞生过程,其中很重要的 因素就是对于角色性格的塑造。可以说独特的性格魅力是一个 动画角色的灵魂,动画角色的人气高低与其个性魅力有着密切 的联系。只有准确定位角色个性,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的概 括和夸张,创造出的角色身上才会有以往的角色所没有的特质, 才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角色的个性魅力。 参考文献: [1]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方,史春艳.影视动画剧本创作[m].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9. [3]孙立军,李捷.现代动画设计【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前言 动画片是通过对角色形象和性格的刻画来深入主题的。对
于一部动画片而言,无论是素材的收集、题材的敲定,还是主 题的提炼都不能离开对角色性格的塑造而单独进行。一部动画
自反腐作品诞生开始,反腐小说就成为新世纪前后一个不 容忽视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文学渐渐边缘化的当下,反腐小 说仍能赢得如此高度的关注,反腐小说自身生成过程中所带有 的现实经验和以反腐真案大案类似的故事情节,必将进一步推 动反腐小说向经典迈进。纯文学的脱离现实已经满足不了人们 在现实中遭遇的种种疑问,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对现实更加一针 见血的描写、铿锵有力的质疑以及指导性的解答。 (一)通过引人深思的描写,诉求探索腐败的深层次根源。 当前的反腐小说,都视惩奸伐恶为己任,在揭批形形色色的腐 败现象时,重在挖掘产生腐败的根源,以期引发社会疗救的注 意。让读者在体会雷默内心世界的同时,忍不住探寻腐败的“人 治”根源。 (二)通过全面细致的描写,诉求体现民众利益重要追求。 在揭批和否定腐朽思想、腐败行为的同时,反腐小说还积极颂 扬匡扶正义的人间壮举,体现出守护民众利益的人本情怀和“底 层”观念。 (i)通过全面公正的描写,诉求呼唤整个社会和谐秩 序。无论是惩奸伐恶还是匡扶正义,反腐小说的核心价值目标 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在党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 三、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同,是反腐小说成为经典的外在要 求 腐败问题不仅困扰着政府,百姓也深受其害。反腐败问题 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现实问题。反 腐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宣传着“反腐败”这一 政治政策。作家们渴望用他们的文字给政府给百姓一个答案, 一个希望。在他们的答案中,结果永远是光明的,永远是胜利的。 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使反腐小说成为经典的外在要求不断内化。 兴起于当代中国的“反腐小说”,其文学的社会属性则与 之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所立足的基点不是对社会制度的究问, 而是植根于在反映党中央反腐倡廉在各个社会层面展开的决心 与行动,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的痛恨和反腐斗争的热切 期望,通过树立一系列的反腐斗士形象,展开错综复杂的反腐 过程,反映了反腐的艰巨性、曲折性与胜利的必然性。 四、文学作品的自我完善,是反腐小说成为经典的内在需 要 反腐小说是世纪之交十分重要的文学现象,应该说是继新 写实小说以后的又一个文学浪潮。这个文学浪潮规模之大、时 间之久、参与者之多、影响之广,足以值得写进新时期以来的 文学主潮史中。这--4'说浪潮同“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 文学、改革文学一样,涂着特定时代鲜明的政治色彩,具有不 可重复的历史独特性。但是,目前的反腐小说,也还存在着不 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不能简单地“迎俗”。作家要 把生活中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作为创作对象加以描画,把 事物发展的声势,历史前进的趋势,社会发展的动力深刻而形 象地反映和表现出来。不能仅仅简单地守真,拘泥于事件的框 框,刻板地、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描摹,应当能动地、客观地、 富有创新地塑造人物,构筑文本。唯其此,才不致于充当书记 员的角色,方不致于肢解历史,逃避现实;唯其此,才能反映 社会生活的“真”,表达人间情怀的“善”,表现现实生活之 “美”;唯其此,才能使文艺充当民族精神的火炬和号角之作用。 第二,充分注意作品的社会效应,在“群众性”和“当代 性”的交叉点上作文章。文学作品应当凝聚一种力量,以一种 独特的方式去接近现实,触摸现实,反思现实,感悟现实,从 而孕育出对人生、社会、理想的理性思考和审慎批判,对真善 美的颂扬和召唤,对道德境界的一种导引,对人生体验的一种 启迪和警戒。而这一切的一切,须关注文学的接受者——读者, 注意与他们的结合,注重为他们呐与喊,尽力从他们的视角切 入,呼唤他们的真挚的情感,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群众性” 必须和“当代性”结合起来,必须塑造出我们时代的鲜活的英 雄人物,刻画鞭斥腐败众生相,从而真正地歌颂来自底层的人 民群众,歌颂他们的公平、正义和充满良知的人性美,从而表 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腐败的理想和愿望,提高自信心,增 强广大人民反腐倡廉的决心,歌颂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取得 的各种成果。这样进方向的精神食粮。 第三,警惕“反腐败”题材的泛化和“模式化”创作。反 腐败题材契合中国百姓在特定时期对腐败现象的痛斥之情,切 入点很好,但是既不要事实上形成“现实=反腐”的观念,又 不能模式化地定势地写反腐败斗争,总是以权利、金钱、女人 之间的交易,高官受金钱诱惑收受贿赂——反贪查办,巨网难 拆——更大的高官出面,最后腐败分子落网。更不能简单地将 素材移植到小说中,类似于新闻式地抒写。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创 造出“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充满生活气息,震撼读者心 灵,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只有扎实地深人生活、深入基层、 深人群众,始终以反映时代为己任,始终保持为人民群众而写 的创造方向,始终抱定与时代同行的信念,才能使文学艺术永 葆青春的活力,才能使文学真正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承载 参考文献: [1]邵国义.反腐败文学的难题: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的纠 结【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2]邵国义.两个纠缠不清的命题: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J】. 社会科学家,2005,6. f31吴永红.对现实政治的观照与反思——试论周梅森的长 篇政治小说[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