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药理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题签)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 . 药物转运包括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排泄 )。
2 .复方新诺明的组成成分有(SMZ )和(TMP )。
3 .( a)受体阻断药可使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出现翻转 。
4 .大多数药物消除的类型是( 恒比,一级动力学) 。
5 .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不同,继续增加剂量,亦无(麻醉 )作用。
6 .氨基糖苷类的主要毒性反应有(肾毒性 )和(耳毒性 )。
7 . 癫痫小发作首选( 乙琥胺 )。
8 .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 副作用)。
9 .呋塞米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细胞膜 Na + -K + -2Cl - 共同转运载体。
10 .阿司匹林又称为( 乙酰水杨酸),苯妥英钠又称为( 大仑丁)。

二、单选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治疗心脏骤停的常用药物是 c
A .去甲肾上腺素 B .间羟胺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麻黄碱
2 .评判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是 c
A . ED 50 B . LD 50 C . LD 50 /ED 50
D . LD 5 E . LD 95
3 .下列哪个症状提示为中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D
A .恶心、呕吐 B .流涎、出汗 C .尿频、尿急
D .肌束颤动 E .腹痛、腹泻
4 . 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方式是A
A .简单扩散 B .易化扩散 C .胞饮
D .主动转运 E .膜孔扩散
5 . 下列哪一项不是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A
A .耐药金葡菌感染 B .百日咳 C .军团菌
D .结核病 E .支原体肺炎
6 .治疗量的阿托品不能引起 B
A . 口干 B . 降眼压 C . 扩瞳
D . 胃肠平滑肌松弛 E . 视远物清楚
7 .可用于青光眼的药物是 D
A . 肾上腺素 B . 酚妥拉明 C . 阿托品
D . 匹罗卡品 E . 新斯的明
8 .不属于哌替啶的适应症是 D
A . 术后疼痛 B . 人工冬眠 C . 麻醉前给药
D . 支气管哮喘 E . 心源性哮喘
9 .药物的半衰期长,则说明药物 C
A . 作用快 B . 作用强 C . 消除慢 D . 消除快 E . 作用慢
10 .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 D
A . 肠粘膜 B . 血液 C . 肌肉 D . 肝 E . 肾
11 . 胆碱能神经兴奋时不能引起 B
A . 心率减慢 B . 扩瞳 C . 出汗 D .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E 、眼压降低
12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B
A . 硫酸镁 B . 安定 C . 苯妥英钠 D . 丙戊酸钠 E . 苯巴比妥
13 .氯霉素限制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D
A . 胃肠道反应 B . 二重感染 C . 肝损伤 D . 骨髓抑制 E . 灰婴综合征
14 . 对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宜选用 E
A .利血平 B .肼苯哒嗪 C .二氮嗪 D .哌唑嗪 E .可乐定
15 . 常用的脱水药 D
A .呋噻米 B .安

体舒通 C .氨苯喋啶 D .甘露醇 E .氢氯噻嗪
16 .药物的首过消除常发生于 A
A . 口服给药 B . 吸入给药 C . 舌下给药 D . 静脉注射 E . 肌注给药
17 . 速尿不能与下列何药联用 C
A .西地兰 B .肼苯哒嗪 C .庆大霉素 D .安体舒通 E .氨苯喋啶
18 .氯丙嗪对下列何症效果最好 B
A . 躁狂症 B . 精神分裂症 C . 焦虑症 D . 抑郁症 E . 焦虑症
19 .下列何药可用于重度房室传导阻滞 E
A . AD B . NA C . 麻黄素 D . DA E . ISP
20 .四环素类药物首选治疗哪一种病原体无效 A
A . 立克次体 B . 寄生虫 C . 细菌 D . 真菌 E . 病毒

三、多选题(请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15 分)
1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 ABCDE
A . 副反应 B . 毒性反应 C . 后遗效应
D . 停药反应 E . 过敏反应
2 .糖皮质激素禁用于 ABCDE
A . 病毒感染 B . 重症高血压 C . 骨折
D . 结核性胸膜炎 E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3 .度冷丁代替吗啡用于ABDE
A . 内脏绞痛 B . 术后疼痛 C . 慢性钝痛
D . 晚期癌痛 E . 创伤性锐痛
4 .可引起低血钾的利尿药有 AD
A . 呋噻米 B . 螺内酯 C . 氨苯喋啶
D . 氢氯噻嗪 E . 阿米洛利
5 .强心甙可用于治疗 ABCD
A . 慢性心衰 B . 心房颤动 C . 心房扑动
D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室性心动过速
6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ABCD
A . 胃肠道反应 B .凝血障碍 C .水杨酸反应
D .过敏反应 E .失眠
7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有ABCDE
A .红霉素 B .氯霉素 C .四环素
D .林可霉素 E .庆大霉素
8 .氯丙嗪阻断的多巴胺神经通路有 ABCD
A .阻断中脑 - 边缘系统的多巴胺神经通路
B .阻断黑质 - 纹状体的多巴胺神经通路
C .阻断中脑 - 皮质的多巴胺神经通路
D .阻断下丘脑 - 垂体的多巴胺神经通路
E .阻断皮质 - 边缘系统的多巴胺神经通路
9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特点 BDE
A .不可口服 B .高效 C .不耐酶
D .广谱 E .低毒
10 .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有 BCD
A .中枢第二脑室 B .中枢第三脑室 C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D .边缘系统 E .脊髓胶质区
11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有 ABCDE
A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B .严重感染 C .自身免疫性疾病
D .过敏性疾病 E .休克
1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 BCE
A .氨苄西林 B .红霉素 C .罗红霉素
D .林可霉素 E .阿奇霉素
13 .可产生高血钾的利尿药有 ABE
A .氨苯喋啶 B .螺内酯 C .呋噻米
D .氢氯噻嗪 E .阿米洛利
14 .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有BC
A .多巴胺 B .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酚妥拉明
15 .心

得安常用于下列哪些疾病的治疗 ABCE
A .心律失常 B .心绞痛 C .高血压
D .抑郁症 E .甲亢

四、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药酶诱导剂 是指增强药酶活性或使药酶合成增多的药物
2 .人工冬眠 在物理降温措施的配合下使用氯丙嗪、度冷丁、异丙嗪组成的冬眠合剂,使病人的体温降至 34 度以下,处于类似动物的冬眠状态。
3 .血浆半衰期 在物理降温措施的配合下 使用氯丙嗪、度冷丁、异丙嗪组成的冬眠合剂,使病人的体温降至 34 度以下,处于类似动物的冬眠状态。
4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也可人工合成。
5 .首剂现象 病人首次使用哌唑嗪的 90 分钟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消失。

五、判断题( 对的打 √ 、错的打 × ,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苯妥英钠是治疗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
2 .药物消除的主要类型是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 √
3 .异丙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均有比较强的兴奋作用。×
4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强大,但无抗菌作用。√
5 .氟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 RNA 合成酶而产生作用。×
6 .硝酸酯类药物常用药是硝酸甘油。√
7 .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抗菌作用机制相同,但作用比青霉素类强。 √
8 .阿米洛利是醛固酮受体的拮抗药×。
9 .甲硝唑常用于厌氧菌感染。 √
10 .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均属于 M 受体阻断药。√

六、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 硝酸甘油为什么降低心肌氧耗量?
降低心肌氧耗量:舒张全身静脉 ,大部分血液储存在静脉系统,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容积减少,降低心室壁张力 ;舒张全身动脉 ,降低心脏射血阻力,使心室内压力降低,降低心室壁张力,使心肌氧耗量降低
2 .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特点?
增强心肌收缩效能:心肌收缩敏捷而有力,收缩期缩短,舒张期延长,有利于心脏休息。
增加衰竭心脏的排出量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
3 .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作用机制?
抑制胆碱酯酶;直接兴奋 N 2 受体;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 Ach
4 . WHO 推荐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有哪几类?
利尿降压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肾素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药)。
5 .临床常用何药治疗心源性哮喘?此药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度冷丁;治疗机制:镇静作用、抑制呼吸中枢对 CO 2 的敏感性、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消除肺水肿
七、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
氯丙嗪中枢神经系统的

药理作用?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 ?
答:①抗精神病作用。
②安定作用。
③镇吐作用。
④对体温中枢的调节作用。
⑤加强中枢抑制药作用。
表现有:震颤麻痹、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 15 分,每空 1 分 , 答对得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 )
1. 吸收、分布、排泄 2. SMZ TMP 3. α 4. 恒比(一级动力学) 5. 麻醉
6. 肾毒性、耳毒性 7. 乙琥胺 8. 副作用 9. 粗段 10. 乙酰水杨酸 大仑丁

二、单选题(共 20 分,每题 1 分 , 答对得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 )
C C D A A B D D C D B B D E D A C B E A

三、多选题(共 15 分,每题 1 分 , 答对得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 )
1.ABCDE 2.ABCDE 3.ABDE 4.AD 5. ABCD 6. ABCD 7.ABCDE 8.ABCD
9.BDE 10.BCE 11.ABCDE 12.BCE 13.ABE 14.BC 15.ABCE

四、名词解释(共 10 分,每个 2 分)
1 .药酶诱导剂:是指增强药酶活性( 1 分)或使药酶合成增多( 1 分)的药物。
2 . 人工冬眠:在物理降温措施的配合下( 0.5 分)使用氯丙嗪、度冷丁、异丙嗪组成的冬眠合剂( 1 分),使病人的体温降至 34 度以下( 0.5 分),处于类似动物的冬眠状态。
3 .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用的时间( 1 分) , 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 1 分)。
4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 1 分)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 1 分),也可人工合成。
5 .首剂现象: 病人首次使用哌唑嗪( 1 分)的 90 分钟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消失。 ( 1 分)

五、 判断题(共 10 分,每个 1 分)
×√×√× √√×√√

六、简答题(共 20 分,每题 4 分)
1 . 降低心肌氧耗量:舒张全身静脉 ( 1 分),大部分血液储存在静脉系统,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容积减少,降低心室壁张力 ( 1 分);舒张全身动脉 ( 1 分),降低心脏射血阻力,使心室内压力降低,降低心室壁张力,使心肌氧耗量降低 ( 1 分 )。
2 .增强心肌收缩效能:心肌收缩敏捷而有力,收缩期缩短,舒张期延长,有利于心脏休息。
( 2 分)增加衰竭心脏的排出量( 1 分)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 1 分)
3 .抑制胆碱酯酶( 2 分 );直接兴奋 N 2 受体( 1 分 );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 Ach ( 1 分 )。
4 .利尿降压药( 0.5 分)、钙通道阻滞药( 1 分)、β受体阻滞药( 1 分)、肾素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1 分)、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药( 0.5 分)。
5 .度冷丁( 1 分);治疗机制:镇静作用( 1 分)、抑制呼吸中枢对 CO 2 的敏感性( 1 分)、扩张外周血

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消除肺水肿( 1 分)。

七、论述题( 10 分)
①抗精神病作用( 2 分)。
②安定作用( 2 分)。
③镇吐作用( 1 分)。
④对体温中枢的调节作用( 1 分)。
⑤加强中枢抑制药作用( 1 分)。
表现有:震颤麻痹( 1 分)、静坐不能( 1 分)、急性肌张力障碍( 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