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中医药防治

合集下载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栏素材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栏素材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栏素材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传染病的防治方面,中医药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栏素材,以供参考:素材一: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医药自古以来就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人体内有正气和邪气两种力量,只有在正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抵抗外邪的侵袭,预防和治疗传染病。

同时,中医药还强调个体的整体平衡,通过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目的。

素材二: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方法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膳食:中医药强调养生,饮食调养方面尤为重要。

合理搭配食物,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草药防疫:许多中草药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功效,可以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常见的如连翘、金银花等,可以用来制作中药煎剂、药膳等。

3.中药材消毒:中医药中的一些药材具有较强的消毒作用,可以用于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4.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素材三: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实例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有丰富的应用实例。

例如,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临床经验,中医药可以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传统中药方剂如清肺排毒汤、补中益气汤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素材四:中医药传染病防治的现代科学验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疗效也得到了一定的科学验证。

研究表明,中药中的一些有效组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等作用,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作用。

此外,中医药对人体的免疫调节和整体调理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通过以上素材,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方法。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医药防治一、前言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的相关内容。

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2、传染病的分类三、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原则1、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基本原则2、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的特点3、中医药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四、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1、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防治1.1 中医药在流感预防中的应用1.2 中医药在流感治疗中的应用2、肺结核的中医药防治2.1 中医药在肺结核预防中的应用2.2 中医药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3、性肝炎的中医药防治3.1 中医药在性肝炎预防中的应用3.2 中医药在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五、中医药在传染病应急中的应用1、中医药在传染病应急防治中的作用2、中医药在传染病应急响应中的应用3、中医药在传染病应急资源保障中的应用六、中医药在传染病预防中的推广与应用1、中医药在传染病预防中的推广策略2、中医药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推广3、中医药在传染病科普宣教中的作用附件:本文涉及的相关研究报告、临床案例、专家意见等附件详见正文中相应章节。

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是指用预防和控制手段,采取早期发现,预防扩散,减少疾病个例和疫情发生,坚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免疫者发病率及社会危害,消除或控制传染病的法规措施。

2、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总称,包括中草药、中成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3、传染病应急响应:是指在传染病爆发或疫情突发时,和相关部门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以控制疫情,保护公众健康。

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措施

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措施

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有一些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目标是调整机体的防御能力、提高免疫力,以及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防治传染病的常见措施:1.中医药预防:●中药预防:一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例如,黄芪、甘草、党参等常用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中药汤剂:中医药理论中有一些方剂被认为对于预防传染病有一定效果,如麻黄汤、桂枝汤等,具体的药物组合会根据病情和体质而有所不同。

2.食疗调养:●中医强调调整饮食,使之符合个体的体质和病情。

例如,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适当食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藕、黄瓜等。

●根据病情,中医还可能推荐一些特定的饮食疗法,例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3.针灸和拔罐疗法:●针灸和拔罐被认为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一些穴位和拔罐技法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体质。

4.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热量,对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调理气血、温暖身体的效果。

有些中医认为艾灸有助于提高体温、增强体内阳气,从而对抗外邪。

5.中医养生:●中医强调合理的作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等方面的养生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体体质来调整,而且中医疗法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证据相对较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谨慎,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传染病,现代医学的防治方法,如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仍然是主要手段。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作为辅助措施,但不应替代现代医学的有效手段。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含多款)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含多款)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含多款)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一、概述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预案旨在阐述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原则、方法和措施,为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二、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注重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辨证论治: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根据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不同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发挥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3.整体观念: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整体观念,调和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4.三因制宜: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根据地域、季节、气候、人群等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防治方案。

5.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要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高防治效果。

三、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1.预防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改善生活环境卫生:加强水源、食品、公共场所等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3)增强体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人体免疫力。

(4)预防接种: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采取相应的疫苗接种措施。

2.治疗措施(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地域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中药治疗:根据病因、病机,选用具有抗病原体、调节免疫、改善症状等作用的中药。

(3)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4)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的抗病原体、抗炎、抗病毒等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四、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的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高度重视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培训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培训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培训总结范本传染病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新型传染病的爆发和疫情暴发频繁,对传染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提高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我参加了____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培训,以下是我对培训的总结。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防治策略和疫情应对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学习中医药的经典著作和现代研究成果,我对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培训过程中,我经历了理论学习、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等环节。

尤其是在临床操作中,我有机会与实际患者接触,并观察了老师们的诊疗过程,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同时,通过病例分析,我对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发掘了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在培训中,我学习到了中医药药物的运用与剂量调配、针灸与推拿等技法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操作能力。

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独特优势,如透表解毒、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通过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和康复速度。

除了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本次培训还注重了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在讨论和分组研究的过程中,我与其他培训人员共同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培养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见解,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在本次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备丰富的防治传染病经验和优势。

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中医药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速度。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中医药的精华和智慧,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传染病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的挑战与对策(2)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的挑战与对策(2)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的挑战与对策挑战一:观念上的抵触与误解长期以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人仍然对中医药持有怀疑甚至抵触的态度。

他们认为中医药缺乏科学依据,无法有效防治传染病。

这种观念上的抵触与误解,使得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信任。

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同时,积极推动中医药研究成果的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挑战二:科研水平与技术创新虽然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新型传染病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对策:加大投入,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的投入,支持中医药机构开展科研工作。

同时,鼓励中医药界人士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还要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挑战三:中西医结合的难题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但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诸多难题。

一方面,中医药与西医药在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实现有效融合。

另一方面,中西医结合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相对匮乏。

对策:加强中西医结合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设置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课程,培养具备中医药知识和西医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身能力。

还需完善中西医结合的制度体系,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优势互补。

挑战四: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虽然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但在传染病防治方面,中医药仍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

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传染病时,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4篇)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4篇)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传染病防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下面我将围绕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一份3000字的中医药防治预案。

一、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原则1. 个人卫生意识的培养:要培养每个人的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饮食卫生,注意食物的新鲜和熟透程度;注意居住环境的整洁,消毒和通风。

2. 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加强卫生教育,普及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建立预测和预警机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3. 高度重视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控制:传染源是传染病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严格控制传染源,不随地吐痰、封掉可能存在传染源的地方;传染途径是传染病传播的桥梁,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传播途径。

二、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1. 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来预防和治疗流感。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如黄芪、党参、板蓝根等。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汤、洋葱、大葱等。

2.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菌能力来治疗肺结核。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化痰的中药,如百合、五味子、补骨脂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3. 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来治疗腮腺炎。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连翘、金银花、鱼腥草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艾灸等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4. 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来治疗水痘。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贴敷等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5.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来治疗手足口病。

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方案

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方案

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方案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深受人民群众的青睐和信赖。

在传染病防治方案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方案的内容。

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认为,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能力,当外界致病因素入侵时,人体内部会发生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加强体质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目的。

二、中医药参与传染病的预防1.养生保健:中医药倡导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养生保健措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中药药物预防:中医药历来注重调理人体内外环境,可以通过中药的调节作用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例如,常用的板蓝根、连翘、银花等中药都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病毒。

三、中医药参与传染病的治疗1.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将传染病分为热毒、寒湿、风热、风寒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病毒性感冒,中医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通过调理人体内部环境,促使病毒尽快排出体外。

2.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加快康复。

例如,对于乙型流感,中医可以采用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药物,具有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

3.中医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在传染病防治中,针灸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和提高患者免疫力的作用。

在传染病防治方案中,中医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医药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类型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
(一)生活起居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远离患者,减少集聚;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3、“起居有常”,作息规律,运动适量,勤洗手,居室常通风。

4、“精神内守”,正确认识疾病与疫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二)饮食调理
1、汤类:举例: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2、凉拌菜:举例:鲜鱼腥草(或鲜败酱草、或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

3、粥类:举例1:赤小豆、绿豆、白扁豆各30g,洗净,加水500ml,煮熟食用;举例2:红皮花生仁、红小豆、红枣各30g,洗净,加水500ml,煮熟,加入适量红糖食用。

4、茶类:举例:绿茶、菊花、生甘草各3g,开水冲泡饮用或金莲花3至5朵代茶饮。

上述饮食调理方法,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适当适时选用。

(三)药物预防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或选用生黄芪15g、白术
10g、防风6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者。

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3g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者。

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3、桑叶10g、金银花10g、白茅根15g
适用人群:口、鼻时有干燥,小便黄者。

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适应人群:常有口黏、腹胀、便溏者。

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5、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适应人群:易夹食夹滞的儿童。

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6、金银花3g、大青叶3g、薄荷3g、生甘草3g
适应人群:易患咽喉疼痛者。

煎服方法:每日1服,沸水泡饮,含漱或代茶饮,3~5服为宜。

7、鱼腥草5g、金银花5g、菊花5g、苏叶3g、芦根10g
适应人群:发生群体流行期间,上述各方适应人群症状不明显者。

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注意事项:
1.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2.不宜长期服用;
3.服用后感觉不适者,暂停服用并咨询医师;
4.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四)其他
1、香囊:可用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萘、草果等。

2、香薰:公共场所可用中药香薰,如山楂核研细末制成盘香燃烧。

3、中药空气消毒剂。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处方
(一)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1、鲜贯众3kg,鲜银花藤3kg,薄荷3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一次每人服150-200ml,每日2次,用于春季预防。

2、藿香2 kg,扁豆花3 kg,香薷茶1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服100-150ml,每日2次,用于夏季预防。

3、鲜芦根3 kg,野菊花2 kg,前胡2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服100-150ml,每日2次,用于秋季预防。

4、鲜贯众3kg,紫苏2 kg,板蓝根2 kg,生姜1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服100-150ml,每日2次,用于冬季预防。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野菊花2 kg,金银花2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服100-150ml,代茶饮。

2、贯众3kg, 板蓝根2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服100-150ml,代茶饮。

3、贯众3kg, 野菊花2 kg,甘草500 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服100-150ml,每日2-3次分服。

上述各方在流行期间可连服3-5日,间隔几天再服。

(三)痢疾
鲜马齿苋3 kg,鲜刺苋菜300g,鲜藿香3 kg,扁豆花2 kg,加水50L,煎成
30L,供100人服用。

每次每人100-150ml,一日服2次。

(四)传染性肝炎
1、茵陈3 kg,田基黄3 kg,白毛根300g,鲜芦根3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次每人100-150ml,一日服2次。

2、板蓝根3 kg,金钱草3 kg,柴胡2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次每人100-150ml,一日服2次。

(五)流行性腮腺炎
1、板蓝根3 kg,金银花2 kg,紫花地丁3 kg,连翘2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次每人100-150ml,一日服2次。

2、蒲公英3 kg,紫花地丁3 kg,野菊花3 kg,薄荷2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次每人100-150ml,一日服2次。

(六)麻疹
1、葛根2 kg,紫苏2 kg,白花蛇舌草2 kg,蝉蜕500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成人每次100-150ml,一日服2次。

小儿每次30-50ml,一日服2次。

2、鲜白毛根3 kg,野菊花2 kg,金银花2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成人每次100-150ml,一日服2次。

小儿每次30-50ml,一日服2次。

(七)非典型肺炎
1、生活、工作场所通风。

2、注重个人卫生,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3、不与患者和疑似患者接触。

4、金银花2 kg,板蓝根2kg,贯众3kg, 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100-150ml,一日服2次。

连服3-7天。

5、贯众3kg, 野菊花3 kg,鲜芦根3 kg,加水50L,煎成30L,供100人服用。

每人每次100-150ml,一日服2次。

连服3-7天。

(八)禽流感
1、食烹熟的禽鸡蛋。

2、食烹熟的禽鸡肉。

3、鲜活家禽市场、饲养和宰杀人应有恰当的防护服和其他装备。

4、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贯众10g,鲜开水泡服,代茶饮,一日1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