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检疫介绍
蜜蜂蜂群疾病预防技巧大全

蜜蜂蜂群疾病预防技巧大全蜜蜂是非常重要的传粉媒介,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蜜蜂蜂群疾病是蜜蜂饲养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蜂群的健康和生产力。
为此,本文将介绍一些蜂群疾病的预防技巧,以帮助蜜蜂饲养者有效管理蜜蜂蜂群的健康。
一、新蜂箱消毒与检疫新蜂箱的消毒和检疫工作是预防蜂群疾病的重要环节。
在引进新的蜂箱时,应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包括清洗、热蒸汽消毒或化学药物消毒等。
同时,要对新引进的蜜蜂进行健康检疫,确保其不携带疾病。
二、定期巡查与观察定期巡视蜜蜂蜂群的健康状况是预防蜂群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饲养者应该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蜂箱,观察蜜蜂的行为、数量、翅膀的状态以及蜜蜂蜂群的整体活跃度。
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合理饲养与疫情调控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蜜蜂蜂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饲养者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蜜源情况,合理安排蜜蜂蜂箱的密度和摆放位置,避免过度密度或过度饲养引发蜂群疾病的发生。
在蜂群疫情调控中,可以通过控制蜜蜂数量、蜂群健康治疗等措施来减少疾病的传播。
四、保持蜂群的整洁与卫生保持蜜蜂蜂群的整洁与卫生也是预防蜂群疾病的重要措施。
饲养者应定期清理蜂箱,清除废弃物和死蜜蜂等,避免蜂群中的污染和感染源。
此外,定期更换蜂箱底板和蜂群饲料,做好蜜蜂巢穴的消毒和更换工作,确保蜜蜂蜂群的清洁与卫生。
五、合理用药与防治措施在蜜蜂蜂群饲养中,合理用药与防治措施也是预防蜂群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确诊蜜蜂蜂群感染疾病时,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合理的药物防治措施,如喷洒药物消毒、予以蜂群健康调理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使用说明,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综上所述,蜜蜂蜂群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对于蜜蜂的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定期的观察巡查、蜂箱的消毒与检疫以及防治措施的采取,饲养者可以提高蜜蜂蜂群的健康指数,减少蜜蜂蜂群疾病的发生,确保蜜蜂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蜜蜂疫病预防技术大全

蜜蜂疫病预防技术大全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蜜蜂也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害,这对蜂农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蜜蜂的健康,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下面将介绍一些蜜蜂疫病预防的技术。
一、蜂群管理1. 巡视检查:定期对蜂群进行巡视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状况,如蜜蜂数量减少、蜂箱内有异常呈现等。
及时发现问题是预防疫病的关键。
2. 蜂群分离:在蜂群发现感染疫病的情况下,可以将感染严重的蜂群与健康蜂群进行分离,避免病菌的传播。
3. 蜂箱清洁:保持蜂箱内部的干净整洁,定期清理底板、蜂蜜和蜂蜡残渣,防止病菌滋生。
4. 蜜蜂养殖环境:为蜜蜂提供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并控制适宜的温度。
这可以帮助蜜蜂抵抗疫病。
二、疫病防治技术1. 疫病病原菌检测:定期对蜂群的蜂蜜、蜜蜂躯体或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及早掌握病情,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药物防治:在疫病发生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防治。
但是要注意使用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避免对蜜蜂和产品带来不良影响。
3. 生物控制:利用其他有益的昆虫或生物杀菌剂进行防治,如使用寄生性蜂类控制蜜蜂疫病,或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益生菌进行喂养,增强蜜蜂的免疫力。
4. 环境调控:改变蜜蜂养殖环境,减少疫病的传播风险。
例如,在蜜蜂常出没的区域建立禁食区,避免野生蜜蜂与养殖蜜蜂的接触,减少病源的输入。
5. 培养抗病种蜜蜂:通过选育抗病种蜜蜂,提高蜜蜂族群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预防疫病的发生。
三、健康养蜂技巧1. 蜜源管理:提供丰富多样的蜜源,确保蜜蜂摄取均衡的营养,增强蜜蜂的身体素质,减少疫病的发生。
2. 蜜蜂合理养殖密度:避免蜂群数量过多或过少,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避免因蜜蜂过度竞争而造成的疫病传播。
3. 合理喂养:为蜜蜂提供高质量的蜂蜜和花粉,增强蜜蜂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疫病发生。
4. 蜜蜂健康监测:定期对蜜蜂进行健康监测,观察蜜蜂的外观、行为、蜂群状态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蜜蜂疫病监测技术大全

蜜蜂疫病监测技术大全蜜蜂是重要的传粉媒介和蜜源提供者,然而,在蜜蜂群体中存在许多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对蜜蜂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蜜蜂疫病的及时监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蜜蜂疫病监测技术。
一、病蜂取样监测蜜蜂疫病的第一步是采集病蜂样本进行检测。
病蜂取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疫病的特点和监测需求来选择。
常用的取样方法包括粘虫板法、虫体取样法和活体采样法。
1. 粘虫板法粘虫板法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式取样方法,适用于监测蜜蜂螨虫和寄生虫等外部寄生虫病。
方法是将一块粘虫板放在蜂箱底部,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检查板上粘附的寄生虫数量。
2. 虫体取样法虫体取样法适用于监测蜜蜂病毒和细菌感染等内部疾病。
方法是将有疑似病征的蜜蜂取出并密封在小瓶中,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
3. 活体采样法活体采样法适用于监测对蜜蜂生存和繁殖能力产生直接影响的疫病,如蜂螨病和翅硬化病。
方法是通过观察蜜蜂的行为和外貌特征来判断是否感染疾病。
二、病原学检测病蜂取样后,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以确定蜜蜂是否感染了特定的病原体。
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1.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蜜蜂体内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确定是否感染了疾病。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蜜蜂疫病监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取蜜蜂样本中的DNA或RNA,利用PCR技术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来检测蜜蜂感染的病原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
三、数据分析与统计在监测蜜蜂疫病后,需要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疫病的传播和发生规律。
常用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监测数据进行总体统计和描述的方法,可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率分布等指标,以便更好地了解蜜蜂疫病的发生情况。
蜜蜂检疫规程实验室检测方法

附录蜜蜂检疫规程实验室检测方法1.美洲蜜蜂幼虫腐臭病从蜂群中抽取部分封盖子脾,挑取其中的死幼虫5 10条,置研钵中,加2 3ml无菌水研碎后制成悬浮液㊁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在1000 150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发现大量革兰氏阳性的游离状的杆菌芽孢,培养出的单菌落经PCR扩增后测序鉴定,判定为美洲幼虫腐臭病㊂实验室PCR鉴定方法:挑取培养的单菌落至20μL0.2M的NaOH,消化8min;取上述2μL消化液至98μL无菌水,制备PCR模板;扩增16S rRNA,PCR 扩增体系为:㊀㊀㊀㊀㊀㊀㊀DNA模板㊀㊀㊀4μL㊀㊀㊀㊀㊀㊀㊀27F2.5μL㊀㊀㊀㊀㊀㊀㊀1492R2.5μL㊀㊀㊀㊀㊀㊀㊀聚合酶Mix25μL㊀㊀㊀㊀㊀㊀㊀ddH2O16μL扩增条件为:94ħ,10min;30个循环(94ħ,30s;Tm-5ħ,30s; 72ħ,45s;);72ħ,10min㊂66引物序列:27F:AGAGTTTGATCCTGGCTCAG1492R:TACGGCTACCTTGTTACGACTT电泳:1%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1.5kbp条带,则送测序公司测序,与幼虫芽孢杆菌的序列相似性大于97%,即可判断为幼虫芽孢杆菌㊂2.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从蜂群中抽取部分未封盖2 4日龄幼虫脾,挑取其中的死幼虫5 10条,置研钵中,加2 3ml无菌水研碎后制成悬浮液㊁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在1000 150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发现0.5ˑ1.0μm呈革兰氏阳性的单个㊁短链或呈簇状排列的披针形球菌,同时有许多杆菌和芽孢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培养出的单菌落经PCR扩增后测序鉴定,判定为欧洲幼虫腐臭病㊂实验室PCR鉴定方法同美洲幼虫腐臭病㊂3.蜜蜂孢子虫病在蜂箱门口与蜂箱上梁处避光收集8日龄以下的成年工蜂60只,取出30只(另30只备用)消化系统,置研钵中,加2 3ml无菌水研碎后制成悬浮液,置干净载玻片上,在400 60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检查,若发现卵圆近米粒形,边缘灰暗,具有蓝色折光的孢子,判定为蜜蜂孢子虫病㊂76。
蜜蜂检疫技术

蜜蜂检疫技术在我们平时开展的动物检疫中,主要进行家畜家禽的检疫,蜜蜂的检疫国家没有一定的检疫规范,致使放蜂兄弟的经济利益受损 , 同时也降低了对各种农作物、果树孕蕊结果也起到很好的授粉作用。
现将蜜蜂检疫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予以推广。
1 蜜蜂的疫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96 号规定 , 蜜蜂二类病有 :美洲蚴虫腐臭病、欧洲蚴虫腐臭病、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螨病、大蜂螨病、白垩病。
2 蜜蜂检疫环节2.1 到达卸车检疫每年4月底5月初,蜂农由南向北来我区放蜂 , 卸车后我们立即到场(货场) 检疫。
首先查验有无放蜂许可证、运输检疫证和消毒证 ,并对所有蜂群进行全面检疫。
目的是及时发现在装车地和运输途中蜜蜂有无被染疫 ,便以就地控制 ,防止扩散 ,保证蜂群、蜜源不被污染。
2.2 放养期间监督观察蜂农选择好周围蜜源丰富的地方驻扎后 ,蜜蜂开始正常采集工作。
由于蜜蜂误采有毒、有害的寄生虫的花粉、花密 , 可导致疾病发生。
因此 , 检疫人员定期跟踪监督检查 , 有情况及时通报 , 发现病情立即指导救治 , 确保蜂势强劲和蜂蜜的质量。
2.3转运发送检疫在装车前对所有的蜜蜂开箱检疫 ,蜂箱外消毒 ,合格后装运。
主要是检出病蜂、控制病蜂外流、带入其他目的地。
3 蜂检疫方法3.1 向蜂农了解蜜蜂疫情在有关证件齐全时 , 为了掌握蜜蜂全面情况 , 向蜂农了解转来前的采集地、当地的气候、有无疫情、路途时间等 , 蜜蜂有无病史、采蜜量、防治用过何种药物、喂过何种蜂粮。
3.2 全群检查(1)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做到稳、准、细、快接触蜂群时,站在蜂箱侧面,视力集中。
对可疑病蜂仔细检查,找出典型症状进行辨别分析,量后确诊2)检查病蜂:病蜂一般被健康驱赶到果门口或者附近地面上,所以检疫时把准巢门附近的蜂多查细看,病蜂一般出现抖、跳跃,行动失调等现象,也有的胸、部绒毛脱躯体颜色异常,翅的形状不完整或者发育不完全。
(3)检查死蜂:死蜂大都集中在蜂箱周围,应仔细观察死蜂的日始、数量、姿态、颜色,的完整性及是否伸出等。
怎样做好蜜蜂的检疫工作

2 主 要蜜蜂疫病的检疫要点
21 美洲幼 虫腐 臭病 美洲幼虫腐臭 病是幼虫芽孢杆菌 . 引起 的蜂的一种 传染力很 强的疫病 。其检疫要 点是封盖
子 脾 出现 蜡 盖 油 光 、 湿 润 , 并 有 针 尖 大 的 穿 孔 ,用 镊 子 从 穿孔 封 盖 房 内抽 出 幼 虫 尸 体 , 看 到 死 亡 幼 虫 呈棕 色 至 咖 啡 色 , 挑 取 时 有 黏 性 , 能拉 成 细 丝 ,有 鱼 腥 臭 味 , 有
一
块 质 地 疏 松 的 垩状 物 ,体 表 覆 盖 一 层 白茵 丝 ,工 蜂 可
将 这 种 干 枯 尸 片 拖 出 巢 房 ,一 般 在 箱 底 和 巢 门 外 的 地 面
可 看见石灰 块状 尸体 。病严重 的蜂群失去产浆 和产蜜能
力 ,甚 至 造成 全 场 死 亡 。
23 蜜蜂孢子 虫病 .
引起 的 。其检 疫 要 点是 蜜蜂 白垩 病 只 要是侵 害 蜜蜂 幼
虫 ,而 雄 蜂 幼 虫 最 易 感 染 , 其 原 因是 雄 蜂 幼 虫 多 在 巢 脾 边 缘 之 故 。 幼 虫 发 病 后 呈 深 黄 色 或 白 色 , 继 后 发 生 石 灰 化 ,逐 渐 变 为 灰 白 色 或 黑 色 , 死 亡 幼 虫 尸 体 干 枯 后 变 成
的病蜂爬 在巢脾框梁 上。有 的病 蜂在蜂箱巢 门前和场地 上无力爬行 。病蜂体 色较正常蜂 暗淡 。中肠 灰 白色 ,环 纹 模糊 ,失去正常弹 性。患此病 常在蜜蜂巢 门 口出现黑
头 黑 尾 、腹 部 膨 大 或 不膨 大 、两 翅 颤 抖 , 失 去 飞 翔 能 力
现就蜜蜂 的检疫工作作一介绍。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和 消费意识 的不断提 高 ,蜂 蜜、
蜜蜂检疫规程讲稿

• 简化了实验室检测方法。蜜蜂的实验室诊断有镜检、微生 物培养、凝集实验、核酸识别等多种方法,但考虑到大多 数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条件,且 蜜蜂大部分疫病通过镜检可确诊,所以本《规程》所有实 验室检测方法均以镜检为主,必要时进行微生物培养。
规程基本内容
• • • • • • • • • 适用范围 术语和定义 检疫对象 检疫合格标准 检疫程序 检疫结果处理 监督检查 检疫记录 附录:实验室检测参考方法
检疫对象
• • • • • 美洲幼虫腐臭病 欧洲幼虫腐臭病 蜜蜂孢子虫病 白垩病 蜂螨病
– 包括蜂螨病、瓦螨病、亮热厉螨病 – 蜂螨病是否列入检疫对象的争议
检疫程序 检疫程序
检疫申报 检疫受理 临床健康检查 实验室检测 检疫结果
检疫申报
• 蜂群自原驻地起运前和自最远蜜粉源地起运前, 货主应提前3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幼虫腐臭病 病原
• 美洲腐幼病病原为幼芽虫孢杆菌,长椭圆形,长2-5微米, 宽0.5-0.8微米,革兰氏染色阳性。周缘生鞭毛,能运动, 能生成芽孢。芽孢卵形,较小,约0.8微米x1.5微米。幼 虫芽孢杆菌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以在自然环境下 生存35年以上;在100摄氏度沸水中能存活13分钟,在福 尔马林溶液中也能存活6小时。这为防治美洲幼虫腐臭病 造成很大困难。
起草过程
• 2009年6月在蜜蜂养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蜜蜂检 疫工作现状,形成了《蜜蜂检疫规程》初稿。 • 2009年7月邀请地方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蜜蜂养殖 企业人员,召开了3次专家研讨会,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 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 2009年9月将《规程》发农业部内有关司局、直属兽医事 业单位、各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征求意 见,同时在中国动物卫生监督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 各地和网上征求意见情况,对《规程》做了认真修改。
蜜蜂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技术大全

蜜蜂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技术大全蜜蜂是重要的花粉传播媒介和蜜源生产者,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蜜蜂也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严重影响着其数量和生产力。
为了保护蜜蜂的健康和促进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蜜蜂疾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帮助饲养者更好地保护蜜蜂。
一、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1. 蜂螨病蜂螨病是蜜蜂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会导致蜜蜂体力下降、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预防与防治蜂螨病的关键是定期检查蜜蜂群体健康情况,发现蜂螨后及时采取措施。
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醋酸、草酸和冰醋酸的滴注,以及有机酸的蜜饵喂养。
2. 翅膜病翅膜病是由寄生性肺形体引起的传染病,蜜蜂感染后翅膀会变形,严重影响蜜蜂的飞行能力。
预防与防治翅膜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检疫新引进的蜜蜂种群、清除病废材料、保持蜂箱干燥通风等。
二、细菌疾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1. 纤维素依赖性腐烂病纤维素依赖性腐烂病是由蜂蜡小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病,会导致蜜蜂幼虫死亡。
预防与防治该病的主要方法包括消毒工具和设备、合理管理蜂箱温湿度、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等。
2. 蜜蜡疾病蜜蜡疾病是由蜡盘孢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病,会导致蜜蜂蜂蜡出现渗漏、变黑变臭等现象。
预防与防治蜜蜡疾病的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腐坏的蜂蜡、保持蜂箱的清洁卫生、使用消毒剂对蜂箱进行消毒等。
三、病毒疾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1. 蜜蜂瘟疫蜜蜂瘟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会导致蜜蜂大量死亡。
预防与防治蜜蜂瘟疫的关键是提高蜜蜂的抗病能力,包括饲喂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饲料、确保蜜蜂群体的营养均衡、增强蜜蜂的免疫力等。
2. 粉斑病粉斑病是蜜蜂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会导致蜜蜂腹部出现黑色斑点并最终死亡。
预防与防治粉斑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蜂群健康情况、对病蜂进行及时清除、合理管理蜜蜂饲料等。
四、其他疾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1. 蜜蜂蛰伤症蜜蜂蛰伤症可导致人体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检疫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防止蜜蜂某些危险性疾病传入或传出而采取的一系列防御措施。
通常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两种。
对内检疫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所规定的检疫对象,禁止其传入或传出。
第二,对在局部地区已发生的某种危险性疾病划出疫区和保护区,控制其传播蔓延(“疫区”是指某种传染病正在流行的地区;“保护区”是指未发生某种传染病的一定区域)。
第三,一旦发现新的危险性疾病,立即封锁疫区,控制病害。
对内检疫对象,由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蜂群已发现和尚未发现的某些危险性疾病的种类确定。
对外检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根据本国所规定的检疫对象,禁止其从其他国家传入。
第二,根据其他国家的要求和规定,禁止本国的某些检疫对象传出。
根据国际上蜜蜂疾病发生的种类和我国尚未发现的疾病种类,检疫部门规定美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武氏蜂盾螨(气管壁虱)、蜂虱及白垩病作为对外检疫对象。
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按法定程序行使检疫权,养蜂者应主动申请报告,并配合检疫部门做好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
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颁发了《养蜂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中第七条对蜜蜂检疫做了明确规定。
规定指出:“对出省放蜂的蜂群,在出省前要检疫。
蜜蜂检疫由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单位负责进行,并将检疫情况如实填写在养蜂证的…检疫记事‟栏内,检疫有效期为3个月。
凡在省内放养的蜂群一般不检疫。
检出患有检疫对象疾病的蜂群,就地治愈后方可出境。
检疫对象为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麻痹病、蜂螨等。
实行现场检疫办法,可按蜂场的实际蜂群数量核收检疫费。
”防止传染病传播的紧急措施隔离与封锁隔离病群和可疑感染的蜂群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此,在传染病流行时,应首先查明蜂群的感染程度,然后将蜂群分为健康群、病群和疑似病群。
病群应集中隔离于蜂场2000米之外,进行消毒和治疗。
养蜂员要减少在蜂场与隔离区两地来回活动的次数,隔离区内的蜂具与杂物,未经彻底消毒处理,不可带回蜂场;未发现任何症状,但与病群曾有过密切接触的蜂群,属于疑似病群。
这类蜂群有可能处在潜伏期,并有排菌、排毒的危险,有条件的也应隔离,密切观察,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经过一定时间,不发病的可取消限制。
当暴发某种传染病时,应对疫区进行封锁。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内,疫区内的蜂群不能离开疫区,而疫区外的蜂群也不得进入疫区。
其目的是把传染病控制在封锁区内,尽快消灭。
封锁区内的病群要进行治疗,对污染的蜂具、杂物、饲料要严格消毒,蜂尸和各种垃圾要焚烧或深埋。
根据该病潜伏期的长短,从最后一群蜂发病算起,超过该病潜伏期的时间,再出现蜂群发病,经过全面消毒后,即可解除封锁。
解除封锁后有些耐过的蜂群在一定时间内为带菌(毒)者,仍在排菌(毒),因此,这些蜂群最好暂不调回安全区,可观察1个月左右再说。
药物防治药物防治也称为集体治疗,就是指包括没有症状的蜂群在内全部治疗,某些传染病采用此种方法可以收到可靠的效果。
但是如果经常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影响治疗效果。
而且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也会造成蜂产品的污染。
因此,目前并不提倡经常使用化学药物防治,而重点应放在加强饲养管理、培育抗病品种、增强蜂群自身抗病力方面。
消毒在讨论消毒之前,先介绍几个常用的名词。
灭菌指杀死一切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和孢子,使物体上无任何存活的微生物。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某些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在养蜂生产中,我们进行消毒工作的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一般将消毒分为3种形式。
一是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蜂场、工作间、仓库、蜂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在每年晚秋蜂群进入越冬之前和早春蜂群陈列之后,都应对蜂箱、蜂具及场地等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二是随时消毒,为在发生传染病时及时消灭刚从病蜂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消毒的对象包括蜂场场地、蜂箱及其他各种蜂具,可能被污染的饲料、物品等,要定期多次消毒。
第三种为终末消毒,是在解除对发病蜂场的隔离之前,为了消灭病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包括场地、房屋、蜂箱、蜂具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机械性消毒用机械的方法如清扫、清理、铲刮、洗涤等,随着这些污物的清除,大量的病原体也被清除。
机械性清除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必须配合其他消毒方法进行。
清除的污物应进行焚烧或深埋。
清扫后的地面、房舍还需要喷洒化学消毒药或用其他办法,才能将残留的病原体消灭干净。
通风亦具有消毒的意义。
它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在短时间内使室内空气交换出去,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如在80平方米的房间内,当无风与室外温差为20℃时,约9分钟就能交换一次空气;而温差为15℃时,就需11分钟。
通风时间视温差大小可适当掌握,一般不少于30分钟。
物理消毒阳光和干燥: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其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阳光的灼热和蒸发水分引起的干燥亦有杀菌作用。
一般病毒和非芽孢性病原菌,在直射的阳光下几分钟至几小时可以杀死,就是抵抗力很强的细菌芽孢,连续几天在强烈的阳光下反复暴晒,也可以变弱或杀灭。
因此,阳光对于蜂场、蜂具等的消毒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但阳光的消毒能力大小取决于很多条件,如季节、时间、纬度、天气等。
因此利用阳光消毒要根据情况掌握,并配合其他方法进行。
此外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很差,利用阳光消毒时,被消毒物体的表面要清理干净,否则影响消毒效果。
高温:火焰的烧灼和烘烤是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但其缺点是有些物品由于烧灼而被损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
当传染病流行时,被病蜂污染严重的巢脾,清扫的蜂尸、杂物都可以进行焚烧,蜂箱和金属蜂具可以用喷灯烧灼或火焰烘烤消毒。
煮沸消毒:是经常应用而又效果确实的方法。
大部分非芽孢病原微生物在100℃的沸水中迅速死亡。
大多数芽孢在煮沸后15分钟~30分钟内亦能致死。
煮沸1小时~2小时可以有把握地消灭所有的病原体。
各种金属蜂具、部分木质蜂具、玻璃用具、衣物等都可以进行煮沸消毒。
将煮不坏的物品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物品即可。
如果加1%~2%的苏打、0.5%的肥皂等,可以防止金属生锈,提高沸点,增强灭菌作用。
蒸汽消毒:相对湿度在80%~100%的热空气能携带许多热量,遇到消毒物品凝结成水,放出大量热量,因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这种消毒方法与煮沸消毒的效果相似,但蒸汽消毒所用时间是煮沸时间的1倍以上。
这种方法用于一些不能直接与水接触的物品等的消毒。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的效果决定于许多因素,例如病原体抵抗力的特点、所处环境的情况、消毒时的温度、药剂的浓度、消毒时间长短等。
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考虑对该病原体的消毒力强、对人和蜜蜂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的物体、易溶于水、在消毒的环境中比较稳定、价廉和使用方便等。
下面介绍几种蜂群消毒方面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杀菌力强,对病毒也有灭活作用,蜂场常用来浸泡被病毒和细菌污染的蜂箱及巢脾,常用浓度为0.1%~0.5%。
甲醛: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市售的福尔马林为40%左右的甲醛水溶液。
福尔马林水溶液可用于杀灭蜂箱和巢脾的细菌、细菌芽孢、原生动物、病毒等。
2%~4%的福尔马林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房屋、地面等。
4%福尔马林水溶液可用以浸泡消毒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蜂箱、隔板和巢脾等物。
消毒前先将需要消毒的物体清洗干净,消毒液盛在木桶、缸或搪瓷盆内,被消毒物体在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后提出,放入清水中浸泡3小时~4小时,捞出晾干,如果是巢脾,用分蜜机将水摇出备用。
如果气味过大,可用清水清洗数遍,或用1%氨水喷洒,再清洗后即可晾干。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前先将需消毒的巢脾或其他蜂具洗净,并适当喷水润湿。
再按每只继箱体装巢脾8个,每5只箱体为一叠,最下层用一空箱体做底。
安装好之后,用纸条将所有缝隙糊严。
先将福尔马林与热水加入容器并混匀,从揭去铁纱的纱窗孔放入空巢箱内,再加入高锰酸钾,并立即推紧纱窗挡板,用纸糊严,进行密封熏蒸。
经一夜后取出巢脾,放通风处晾2天~3天后即可使用。
冰醋酸:冰醋酸的蒸汽对蜂螨、孢子虫、阿米巴及蜡螟的幼虫和卵,具有很强的杀灭力,可用来消毒蜂箱、巢脾和蜂具等。
消毒时的准备工作同福尔马林熏蒸方法,最上层巢脾框梁上铺些破布、棉花、草纸等物,然后洒上冰醋酸,立即密封熏蒸。
冰醋酸的用量:含量在98%以上的,每个继箱体用80毫升;含量为80%的,每个箱体用100毫升。
气温在18℃以上,熏蒸数小时至一夜即可取出通风;温度较低,需熏蒸3天~5天。
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或具微黄色的液体,易燃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此药可杀灭蜡螟的卵、幼虫、蛹和成虫。
蜂场常用于消毒巢脾,每个继箱体用药5毫升~10毫升,具体做法与冰醋酸消毒法相同。
硫磺:为黄色粉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杀死蜂螨、螟蛾、巢虫和真菌。
用硫磺熏治巢虫应每隔7天一次,因为硫磺不能杀死螟蛾的卵和蛹。
每个继箱放8张巢脾,5个箱体为一组,最下面放一个空巢箱,其内放一瓷容器,糊好蜂箱缝隙。
使用时,将燃烧的木炭放入容器内,立即将硫磺撤在炭火上,推上纱窗挡板,密闭熏蒸24小时以上,每个箱体用药2克~5克。
饱和食盐溶液:以每千克水加食盐360克制成饱和食盐溶液,用于浸泡巢脾等蜂具,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对细菌、真菌、孢子虫、阿米巴和巢虫都有杀伤作用。
漂白粉:对病毒、细菌有杀灭作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消毒剂。
常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喷洒地面、工作室等,用5%的水溶液浸泡各种蜂具2小时左右,可以杀灭病毒、细菌。
10%水溶液可以杀死芽孢。
但一般使用浓度为5%,因为漂白粉对金属物品、棉织品有腐蚀和脱色作用。
漂白粉水溶液要现配现用。
新洁尔灭:短时间内可杀死细菌,对部分真菌和病毒也有杀灭作用。
常用浓度为0.1%。
用于喷洒或浸泡巢脾、其他蜂具,也可用于手的消毒。
碳酸钠:又称苏打和食用碱,对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杀灭作用。
应用2%~5%的溶液洗刷小型蜂具及工作服等,在煮沸盖布及工作服时加入1%的苏打,可以使消毒效果更可靠。
石灰乳:用生石灰1份加水1份制成熟石灰,然后用水配成10%~20%的混悬液用于消毒。
配制石灰乳时,要随配随用,以免失效。
石灰乳有很强的消毒作用,不但能杀灭细菌和细菌的芽孢,还可杀灭病毒和真菌。
石灰乳适于粉刷工作室的墙壁、地面等;也可用生石灰1千克加水350毫升混合而成的粉末,撒布在阴湿地面进行消毒。
如果直接将生石灰粉撒布在干燥地面,起不到消毒作用。
10%石灰乳可用于浸洗蜂箱等蜂具消毒。
草木灰水:用新鲜干燥的草木灰15千克加水50千克,煮沸20分钟~30分钟(边煮边搅拌),去渣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