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下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常见疾病防治:尿路感染

背部压痛点
肋脊点 肋腰点
尿路感染压痛点
六、尿路感染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
尿外观混浊伴腐败味; 白细胞为主及其管型; 肉眼或镜下血尿,为均一形红细胞; 微量蛋白尿。
(2)尿白细胞排泄率
Addis 计数: 白细胞<20万个/小时为正常; >30万个/小时为阳性; 20万-30万个/小时为可疑。
症状消失,尿白细胞和细菌阴性,停药后2、 6周再行尿细菌培养,两次尿培养阴性为临床 治愈。
3、无症状性菌尿:
孕妇 学龄期儿童
要治疗
老年妇女(不治疗)
肾移植受者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泌尿系统解剖或结构异常
糖尿病
7天疗法
十一、预 防
1、多饮水,每2~3小时排尿1次,是最有效 的预 防方法;
2、经常注意会阴部的清洁; 3、尽量避免导尿或使用尿路器械检查,如
输尿管插管获得尿液培养细菌 尿沉渣检查抗体包裹细菌(ACB):阳性多为
上尿路感染,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理想。 尿NAG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Tamm-
Horsfall蛋白。
目前还没有一种令人满意 的实验室定位方法。
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的区别
体温 腰痛 压痛、叩痛 膀胱刺激征 白细胞管型 肾小管功能损伤 尿培养
Qid;氧氟沙星 0.2 Bid, 羟氨苄0.5克, Qid。
注意:(1) 适用于单纯性膀胱炎;
(2) 男性,复杂尿感和肾盂肾炎不用; (3) 孕妇不用。
复诊时处理:停抗菌药7天后
(1)已没有尿频等症状,仍需做清洁中段尿 细菌定量培养:
① 结果仍为阴性:治愈,1月后复诊
② 结果≥ 105/ml,且为同一致病菌,尿感 复发,为肾盂肾炎,14天抗菌治疗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

1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 绝大多数由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 膀胱甚或肾盂而引起。细菌进入膀胱后,约30% -50%可经输尿管上行而致肾盂肾炎。其机制与 多种原因引起的膀胱输尿管返流以及某些致病菌 的菌毛附着于尿路粘膜再上行至肾盂有关。
2020/11/14
12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革兰阳性杆菌
粪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10%
2020/11/14
9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无症状细菌尿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首次发生的尿感发的尿感 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
2020/11/14
粪链球菌、变形杆 菌、克雷白杆菌和 绿脓杆菌
1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
病案
女性,26岁,已婚。尿频、尿急、尿痛3天。 患者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
痛症状,小便每小时2~3次,每次尿量30~ 100ml且尿液混浊,排尿灼热疼痛感明显,于 2007年4月1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无家族性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肝炎、结 核病史,无疫水接触史,无手术及输血史, 无过敏史。
白,有抗细菌粘着作用,膀胱黏膜可分泌IgG、IgA及 通过吞噬细菌的作用而杀菌;
2.血行感染 细菌从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 肾脏及尿路引起感染。此种途径少见,低于尿感 的3%。金黄色葡萄球茵败血症患者常见血源性肾 感染。此外,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类链球菌偶 可经血流引起肾孟肾炎。
3.淋巴道感染 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特别是升结 肠与右肾的淋巴管相通,因此,盆腔器官炎症时, 细菌可能藉以进入肾脏。
泌有机酸及IgA、尿PH值等有关。
2020/11/14
16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尿路感染的症状及治疗原则

尿路感染的症状及治疗原则尿路感染的症状的临床表现比较广泛。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有什么样的症状也有区分,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临床表现症状:(1)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
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尿路感染的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
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路感染的症状,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4)尿路感染的症状,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5)尿路感染的症状,尿细菌培养阳性。
★尿路感染的症状及治疗遵循以下原则:尿路感染治疗原则一:尿路感染治疗一定要做药敏试验,不可盲目用抗生素,盲目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尿道炎反复,菌群失调,不易治疗。
尿路感染治疗原则二:中西药结合,标本兼治,西药快速治标,中药彻底治本,才是尿道炎用药的最佳组合,可以用含有桑寄生的大复方中药治疗,三分治七分养,更好的治疗尿道炎,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伤肝肾对于尿路感染治疗是很重要的用药选择标准。
尿路感染治疗原则三:尿路感染治疗用药期间要注意,在饮食上应注意多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汤类以及各种水果。
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作用的食物,如荠莱、马兰头、冬瓜等。
多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增强利尿作用及肾脏的免疫功能。
禁食葱、韭菜、蒜、胡椒、生姜等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忌烟、酒,忌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和油腻食物等。
天热女性防治尿路感染要得法

天热女性防治尿路感染要得法作者:张洪军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05期近日,40多岁的张女士烦恼不已,频频尿急跑厕所,但尿量并不多,小便时还感到热辣辣的很不舒服……忍无可忍之下她跑到医院泌尿科求助,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医生结合她的症状诊断为尿路感染,嘱其服用抗生素一周,多喝水、禁欲,一周后复查。
炎热的夏天是尿路感染的高发季节。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表现为排尿时有疼痛或灼热感、尿频、下腹部疼痛、尿液混浊或有异味等。
如果女性朋友在夏季的某一天出现了尿急、尿频、尿痛的症状,有时还伴有腰酸和小腹胀痛,那么十有八九是患上尿路感染了。
女性易发尿路感染,与女性的生理结构有一定关系。
因为女性的尿道较短而直,尿道口在会阴部和肛门附近,细菌容易侵入尿道;加上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女性的外阴部汗腺又特别丰富,如果穿的内裤因面料质地选择不当,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此时细菌繁殖得特别快,乘虚而入引起尿道发炎。
其次,月经和性生活也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导致女性会阴部细菌繁殖;性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
此外,有很多慢性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及附件炎等),其分泌物等可污染尿道引起尿路感染。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因素是憋尿。
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如有少量细菌侵入,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并侵入组织。
解决之法是不憋尿,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
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尿路感染也容易发生。
妊娠怀孕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膀胱和输尿管,利于细菌侵入和繁殖而致病。
50岁以上的女性,随着绝经期到来,阴道分泌物偏碱性,又缺乏抗炎因子,难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造成尿路感染。
虽然特殊的生理状况无法改变,但是女性尿路感染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生活当中要注意细节,最重要的就是要多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实用有效的方法。
尿道感染如何自我缓解

尿道感染如何自我缓解1.尿路感染怎么办2.尿路感染急救小方法3.出现尿路感染怎么办4.尿路感染应该如何治疗?尿路感染治疗方法有哪些?5.尿道感染怎么办尿路感染怎么办治疗原则消灭致病菌,缓解症状,去除诱发因素,防止肾功能损害及感染的扩散。
临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
一般治疗多饮水,勤排尿,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有利于炎症产物排出。
治疗期间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食物,抵抗力弱者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感染反复发作的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去除诱发因素。
急性期治疗多喝水,多排尿,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时,可采用冷敷、酒精擦浴等措施进行物理降温,并进行抗感染治疗;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和避免血凝块形成。
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可抑制细菌的成长和繁殖,起到抑菌、杀菌作用。
对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阿米巴等具有广泛抑制和杀灭作用。
适用于所有尿路感染患者。
一般口服抗菌药物即可,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通常需要静脉给药。
必要时需联合用药。
临床上通常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米诺环素等;以及其他,如呋喃妥因、磷霉素等。
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热、肝损害、肾损害等。
喹诺酮类不宜用于儿童及孕妇;妊娠期患者应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呋喃妥因);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原则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持续到症状消失,且尿细菌培养转阴后2周,以免停药出现复发。
若有感染史、尿路梗阻等诱因者,必须延长用药时间。
调节尿pH的药物可调节尿液酸碱性,抑制细菌生长。
女性尿路感染,指南教你如何用药

女性尿路感染,指南教你如何用药发表时间:2020-08-11T07:10:12.2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作者:罗怡[导读] 尿路感染也叫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因细菌侵入尿路上皮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女性的常见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近10%左右,该病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现象,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那么女性尿路感染,该如何用药进行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尿路感染也叫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因细菌侵入尿路上皮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女性的常见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近10%左右,该病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现象,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那么女性尿路感染,该如何用药进行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什么是女性尿路感染?女性尿路感染是在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一种因病原微生物异常繁殖在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等处所导致的急性/慢性炎症。
根据女性特有的状态,可将其分成妊娠尿路感染、非妊娠绝经期尿路感染、绝经后尿路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成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发无症状性菌尿、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以及尿道综合征;根据解剖部位又可分成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以及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
二、关于尿路感染的病因及诱因据相关资料显示,有95%以上的尿路感染都是由单一细菌引发的,且最为常见的就是大肠埃希杆菌,其诱因诸多,如: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妊娠、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等)、梗阻原因(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结石)、医源性原因(尿道扩张、留置导尿管等)以及女性的生理因素。
由于女性尿道较短,所以也比较容易发生上行感染,特别是更年期、经期或性交时;妊娠期女性,因为内分泌和机械性的原因,输尿管口会发生松弛、扩张,从而易发生感染;阴道炎、尿道口畸形等也是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1.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对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审其主次缓急,兼顾治疗。
2.辨证论治(1)膀胱湿热证证候:小便频数,灼热刺痛,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见恶寒发热,或腰痛拒按,或见口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可重用生大黄,加枳实;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可加竹叶、甘草以清心火、利湿热;舌苔厚黄腻者,可加苍术、黄柏;湿热伤阴者,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光红等,去大黄、加生地黄、牛膝等。
中成药:甘露消毒丸,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
(2)肝胆郁热证证候:小便灼热刺痛,小便不畅,有时可见血尿,少腹胀满疼痛,烦躁易怒,口苦口黏,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舌质暗红,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通淋。
方药:小柴胡汤合石韦散加减。
加减:少腹胀满疼痛,痛引阴器,加川楝子;湿热伤阴,口干,舌红少苔,加知母、生地黄、白茅根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小蜜丸每次6~12g(30~60丸),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脾肾亏虚,湿浊缠绵证证候: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每于劳累后发作或加重,尿热,或有尿痛,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水,舌质淡,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健脾,清利湿浊。
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
加减:兼脾虚气陷,肛门下坠,少气懒言,可合补中益气汤;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可合金匮肾气丸。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证候:小便频数,滞涩疼痛,尿黄,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加减:小便灼热刺痛,加瞿麦、萹蓄、滑石;骨蒸潮热,加鳖甲、青蒿;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加黄芪、党参、白术。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口服,水蜜丸每次6g(30粒),每日2次。
治疗尿路感染应如何用药

视点锦囊·妙计Family life guide -31-黄纯玉(富顺县人民医院)尿路感染在临床上也被称为泌尿系统的感染,在尿路中各种病原微生物增殖,引起炎症的疾病,通常伴随着菌尿和脓尿。
女性比男性患尿路感染的几率更大,尤其是育龄女性。
由于长期卧床或久坐、免疫系统衰弱、尿路异常导致尿路感染的风险越大。
临床上将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两种,引发尿路感染的通常为细菌、病毒、真菌等。
一般情况下,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那么,治疗尿路感染应该如何用药呢?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呢?尿路感染的症状尿痛或烧灼感,频尿或急尿,尿少,血或粉红色,尿混浊,强烈的尿味,骨盆或耻骨疼痛,痉挛(尤其是女性)。
上尿路感染的症状为背部或侧面疼痛、发烧、发冷、恶心或呕吐,如肾盂肾炎。
老年患者可能有非典型症状,如精神状态改变、嗜睡、虚弱等。
尿路感染的原因尿路感染中95%的女性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UTI 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
这是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而且靠近肛门,所以大肠杆菌等细菌容易进入。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pH 值上升也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女性在发生性行为后,使用横膈膜或杀精剂避孕时也容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导管使用、尿路结构异常、糖尿病和免疫系统抑制。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式治疗尿道感染的药物在接受相关治疗前需要明确诊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病原学治疗:对致病菌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相应的药物种类。
(2)对症疗法:缓解频尿、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状,常用药物含碳酸氢钠。
(3)中成药治疗:中成药能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尿路感染周期。
除上述药物外,患者还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多喝水、加强会阴卫生等。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尿路感染的治疗首先应确定疾病类型,是急性还是慢性感染,此外,还需要确定是上尿路感染或下尿路感染,是由什么样的致病细菌和病原菌性敏感程度如何,对肾脏功能造成多大影响,有没有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以及其他诱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下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写在课前的话治疗尿路感染应首先明确病情是急性还是慢性,还要明确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是由何种致病茵引起的及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如何,对肾功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有无泌尿系统梗阻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诱因等。
本文主要讲述了女性下尿路感染的诊治原则。
一、下尿路感染的概述(一)下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下尿路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具欧美的调查,美国每年大约有800万人患下尿路感染,每年费用大约有10亿美元。
该病多见于女性,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0倍,而且每年大约有10%的女性会出现下尿路感染的症状,50%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有尿路感染发生。
此外女性在24岁之前会有1/3因为下尿路感染,而口服抗生素。
在性活动期的女性每人每年有0.5~0.7次的尿路感染。
此外对于女性生育期的女性和绝经后的女性的感染因素是不同的,生理期女性主要是性活动引起的下尿路感染。
而绝经期的女性属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和排尿障碍引起的下尿路感染。
根据美国做的统计,女性随着年龄的上升,下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会明显的升高。
(二)下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下尿路感染的致病细菌非常多见,既有革兰氏阴性菌又有革兰氏阳性球菌,还包括真菌、病毒等,最常见的还是大肠埃希氏菌。
(三)下尿路感染的诱因下尿路感染的诱因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引起尿流率下降的因素,包括膀胱出口梗阻、水摄入不足、尿道狭窄、膀胱内异物,对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需要不同考虑。
第二类是导致细菌逆行感染增加的因素,包括留置导尿、粪失禁、尿失禁、膀胱壁缺血。
第三类是促进细菌种植的因素,比如应用杀精剂、性活动、雌激素降低、滥用抗菌药等。
(四)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临床症状一般所谓的膀胱刺激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或每次排尿量的减少,患者出现排尿费力,有部分病人会出现血尿和尿液异味。
患者耻骨上区可以出现不适,但是很少有病人出现寒战和发热,因为寒战和发热一般提示有菌血症和脓毒败血症的存在,但是细菌性膀胱炎一般只存在膀胱黏膜的浅表层,所以一般没有发烧和感染。
2.体征从体征上来说一般没有阳性体征,因此需要注意鉴别的是阴道炎、生殖器疱疹和尿道疾病如尿道憩室。
尿道憩室并不多见,是一种先天的结构异常但发病年龄在30~40岁左右。
年轻时可能会有反复的泌尿系感染但时间较短,而且有感染时尿道会有脓液流出。
婚后尿道感染可能会更加反复,而且脓液也会更多。
检查发现阴道前壁可摸到囊性的肿物,而挤压尿道会有脓液。
尿道憩室可能会有尿道旁腺的囊肿,这种情况与下尿路的尿道炎和膀胱炎加以鉴别,因为尿道憩室和尿道旁腺囊肿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完全治愈,而细菌性膀胱炎通过抗生素治疗就能治愈。
(五)下尿路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升高,此外尿培养可以发现细菌,无症状菌尿,要求连续两次发现同一细菌,而且菌落数要大于105才能认为是膀胱或尿道炎。
有症状的泌尿系感染,一次培养≥105cfu/ml。
对于单纯性膀胱炎一般不需要进行尿液培养,只有对于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才需要尿培养检查。
反复发作一般指的1年之内反复发作超过3次或半年之内反复发作大于2次的病人。
尿培养的方式有中段尿培养、无菌导尿培养和耻骨上穿刺抽尿培养,从细菌污染的情况来说耻骨上穿刺污染的最少,目前是尿培养的金标准,因为它是有创检查所以临床上应用很少。
(六)下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引起排尿症状的其它感染类疾病,疱疹、衣原体、滴虫、真菌引起的阴道炎;性传播性尿道炎如淋病,引起尿道不适的非感染性疾病,如膀胱肿瘤、放射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
下尿路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阐述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下尿路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二、细菌性膀胱炎的诊治原则(一)单纯细菌性膀胱炎单纯细菌性膀胱炎年轻女性最多发,病程一般非常短,小于3个月。
一般只需要检测尿常规,检查尿液里有红白细胞增多,有临床症状,患者有性生活、饮水减少等诱因,这时完全可以治疗不需要做尿培养检测。
单一选用一种敏感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头孢菌素、呋喃妥因(除大肠杆菌外,对其他需氧的阴性杆菌效果不佳)。
单纯膀胱炎3天单药治疗。
但是目前从尿培养检查结果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来看,喹诺酮类药物在国内可能存在大量的耐药,所以对于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病人需要做尿培养,明确应用哪种抗生素对患者的副作用最少、敏感性更高。
单纯细菌性膀胱炎对无症状的女性一般不需要随访,一般对于男性、老年女性或存在诱因的患者,7天后复查,必要时泌尿系统评估。
单纯性膀胱炎如果症状继续存在,首先考虑是否存在症状的迁延,如慢性细菌膀胱炎、复杂细菌性膀胱炎、难治性细菌膀胱炎或复发性细菌膀胱炎。
此外还需要考虑有炎症的增生期(有些细菌性膀胱炎在治愈后尿里细菌消失、膀胱急性炎症消失但膀胱处在炎症修复期,黏膜没有完全修复时同样存在症状)。
此外还要明确是否是非感染性的疾病(二)复杂性细菌性膀胱炎复杂性细菌性膀胱炎是由于尿路结构异常或者是耐药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膀胱炎。
可能的病因有功能性或结构性尿路狭窄、近期应用尿路器械、近期应用抗生素、糖尿病、免疫抑制剂、妊娠、医院获得性感染。
复杂性细菌性膀胱炎常见细菌:大肠杆菌最常见,占40~50%;肺炎克雷伯,肠球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氏菌属,产脲酶的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和B族ß溶血性链球菌;假丝酵母菌(糖尿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治疗时间应用1周以上敏感抗生素。
严格随访,治疗7天后复查,必要时泌尿系统评估。
(三)难治性膀胱炎难治性膀胱炎是初步治疗后,患者症状和/或尿路细菌无法完全消失。
病因有细菌耐药、细菌由敏感菌转为耐药菌、混合细菌感染,抗菌谱不交叉、新的耐药菌的再次感染、氮质血症、肾乳头坏死、鹿角状结石。
难治性膀胱炎的治疗,复查尿培养;按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7天时复查尿培养;培养发现所应用药物适用于治疗致病菌;明确患者的肾功能是否正常;影像学检查评估下尿路的结构和功能对炎症增生期的治疗,在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步减轻但有些患者尿路会持续有轻度的刺激症状和下腹区不适,尿常规可能有1~2红、白细胞。
但尿培养一般都是阴性,这种情况有些患者持续时间会很长,大部分患者在3个月之内症状缓解,这时不要滥用抗生素要等待观察,在等待观察的过程中患者的症状会逐步减轻乃至消失。
如果患者症状没有减轻,可以对证应用一些药物,比如抗组胺的药物缓解肌肉痉挛。
(四)复发性膀胱炎原病原菌持续存在,症状出现间隔时间短。
新病原菌导致感染,症状出现间隔时间长,一般患者存在血尿、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肾结石、尿瘘、尿失禁、药物滥用、糖尿病、绝经后女性等。
需要与非细菌性膀胱炎疾病如尿道炎,阴道炎,间质性膀胱炎鉴别。
复发性膀胱炎的治疗,尿培养后抗炎治疗;评估是否存在尿路反复感染病因;预防再发生。
(五)无症状菌尿无症状菌尿比较多见,无尿路感染症状但尿培养两次有同样的致病菌。
一般不推荐应用抗生素治疗,但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方案。
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并不能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同人群组患者随访和治疗的推荐方案,妊娠女性、绝经期非妊娠女性推荐用药治疗。
糖尿病女性、老年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免疫抑制和器官移植患者及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前两天应用抗生素)不推荐用药治疗。
(六)妊娠期菌尿妊娠期菌尿是最常见的妊娠期感染并发症,不会自行消退,常引发肾盂肾炎(20~40%),常在妊娠末期3个月发生(60%~75%),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妊娠期菌尿的病因是妊娠期解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肾脏体积增大;集合系统和膀胱的平滑肌张力降低,如增大子宫导致的机械性梗阻和黄体酮增高导致平滑肌张力下降;膀胱受压、向前上方移位;膀胱壁增厚;尿道黏膜鳞状化生;肾功能增加,如心输出量增加和肾小球率过滤升高。
对于妊娠期的女性一旦在出现菌尿之后如果不治疗会导致胎儿早产和早死,而且长期的慢性感染会引起孕妇贫血。
治疗的原则,必须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抗生素对胎儿和母体的毒副作用。
可选用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
呋喃妥因(G6PD的患者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
禁用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七)老年患者的细菌性膀胱炎老年患者的细菌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比较高,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2:1。
病因是多因素的,免疫力降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粪失禁或尿失禁引起的会阴部位污染;尿管留置机会增多;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环境改变。
老年患者的细菌性膀胱炎的特点,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抗生素抵抗;症状易被伴随疾病掩盖,且需要同时治疗伴随疾病(如糖尿病);症状容易缺失,即使严重上尿路感染,仍无发热或血象改变。
老年患者的细菌性膀胱炎的治疗,一,不推荐无症状菌尿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治疗不会降低症状出现的比例;不延长生存时间;而且增加花费;增加再感染率;增加细菌抗药的机会;增加药物副作用。
二,存在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应用7天抗生素。
三,存在严重症状或发热的患者应用10~14天抗生素。
四,应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易产生毒副作用。
五,需要同时治疗伴随疾病。
六,对Β-内酰胺、磺胺、呋喃妥因的敏感性降低。
七,可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但需要注意其会导致QT间期延长。
(八)尿管留置引起的细菌性膀胱炎尿管留置引起的细菌性膀胱炎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占40%。
每年100万以上的患者需要留置尿管,每留置尿管一天,患者感染的几率就增加10%。
多为无症状菌尿。
尿管留置引起的细菌性膀胱炎的病因,导尿时带入细菌;细菌延尿管和尿道之间的腔隙逆行感染;引流袋中的细菌延尿管腔逆行感染。
细菌分为尿液中的细菌和尿管表面的细菌。
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少部分出现耻骨上疼痛、发热等表现。
预防及治疗措施,严格在无菌术下导尿;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每日清洁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及时更换尿管;避免应用抗生素引起细菌耐药;出现症状需要按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症状控制48小时后停药。
拔除尿管的注意事项,拔除尿管前行尿液分析,如异常行尿培养;拔除尿管前口服抗生素并维持2天;拔除尿管后7天复查尿培养。
细菌性膀胱炎分为好多种类,简述每种的特点?如何治疗和注意事项?关于老年患者的细菌性膀胱炎说法错误的是()A. 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环境改变B. 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C. 症状容易缺失,即使严重上尿路感染,仍无发热或血象改变D. 推荐无症状菌尿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正确答案:D解析:不推荐无症状菌尿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治疗不会降低症状出现的比例;不延长生存时间;而且增加花费;增加再感染率;增加细菌抗药的机会;增加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