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金相图谱

合金钢金相图谱
合金钢金相图谱

合金钢金相图谱

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王元瑞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上海200437) 1材料:AC4CHV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极少量Mg2Si和S(Al2CuMg)+少量长条针状β(Al9Fe2Si2)相 抛光态形貌500× β(Al9Fe2Si2)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Mg2Si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2 材料:LY-12CZ 组织说明:α(Al)基体上有褐色的可溶的强化相S(Al2CuMg)和Al2Cu及不可溶的黑色的杂质相 Al6(FeMnSi),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抛光态形貌500× 腐蚀态(混合酸水溶液)形貌 500× 3 材料:A390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S(Al2CuMg)及少量针状(Al-Fe-Si)等杂质Fe相 抛光态形貌500× S(Al2CuMg)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Al-Fe-Si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4 材料:T B -2 M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 +鱼骨状 Mg 2Si 和蜂窝状S(Al 2CuMg)+少量细短针状 Β(Al 9Fe 2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Mg 2Si 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S(Al 2CuMg)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5 材料:ADC-1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Al 2Cu+少量Mg 2Si+杂质AlFeMnSi 和细针状T(Al 2Fe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FeMnSi 相(混合酸) 500× Mg 2Si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6 材料:YL10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块状初生Si+杂质针状β(Al 9Fe 2Si 2)相和粗针状Al 3Fe 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 3Fe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β(Al 9Fe 2Si 2)相(0.5%HF 水溶液) 500×

变形铝合金金相图谱

总论 属于防锈铝的有铝-镁及铝-锰系合金。属于硬铝的有铝-铜-镁及铝-铜-锰系合金。铝-锌-镁-铜系为超硬铝。铝-镁-硅-铜及铝-铜-镁-铁-镍系合金为锻铝。 铝-铜-镁-铁-镍及铝-铜-锰系合金与铝-铜-镁系中的L Y6、LY2合金有较好的耐热性,所以也称为耐热铝合金。 在常用的合金元素中,铝和锌、镁、铜、锂、锰、镍、铁在靠铝一边形成共晶反应,和铬、钛形成包晶反应,在铝-铅系中出现偏晶反应。它们在铝中的固溶度以锌、镁、铜、锂最大;锰、硅、镍、钛、铬、铁次之;以铅最小。 合金中的铜、锂、硅等元素以及合金中的化合物Mg2Si、MgZn2、S(CuMgAl2)相等,由于随温度高低有较大的固溶度变化,经淬火及时效后使合金显著强化。 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中,以Al-Cu-Mg、Al-Mg-Si、Al-Mg-Zn系为基的合金用途最广。 第一章工业纯铝 纯铝具有比重小,导电性好、导热性高、熔解潜热大、光反射系数大、热中子吸收截面较小及外表色泽美观等特性。铝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具有较好的抗蚀性。

第二章铝-镁系合金较高的抗蚀性、良好的焊接性及较好的塑性。 表1铝-镁系合金的化学成分

表2 镁含量对铝-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当镁含量超过5%时,抗应力腐蚀性能变坏;镁含量超过7%时,合金塑性降低,焊接性能变坏。 锰有利于合金的抗蚀性,提高合金的强度。加入少量钛和钒能细化晶粒。在LF3合金中加入硅改善了合金的焊接性能。 热处理特性 在不同温度下,镁在铝中虽有较大的固溶度变化,但实际上合金没有明显的时效强化作用,这是由于在淬火、时效时形成的新相β和基体不发生共格强化。一般为退火或冷作硬化状态。 铝-镁合金退火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当温度升高到某一较高温度后,即使退火温度继续升高,组织和性能仍较稳定。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与镁含量有密切关系。镁含量由2%增高到5%时,再结晶温度随镁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镁含量由5%增高到9%时,再结晶温度随镁含量的增加反而上升。 表3 工业铝-镁系合金部分产品的再结晶温度

《最新有色金属金相图谱大全》

《最新有色金属金相图谱大全》 [编著]: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卷册数]:四册 [光盘数]:一张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06年 [定价]:¥960.00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铸造铝合金金相图谱 第一章铸造铝合金概述 第二章铝-硅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三章铝-铜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四章铝-镁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五章铝-锌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六章铝-稀土金属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七章铸造铝合金标准金相图片 第二篇钛合金金相图谱 第一章钛及其合金的组织分析方法 第二章最重要的钛基系统状态图 第三章钛合金的性能与相组成的关系 第四章铸及其合金的典型组织 第五章钛合金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的关系 第六章工业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第七章热强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第八章缺陷的金相 第三篇镍基合金金相图谱 第一章变形镍基合金金相图谱 第二章镍基铸造合金金相图谱 第四篇其它有色金属金相图谱 第一章铜合金金相图谱 第二章镁合金金相图谱 第三章硅及硅合金金相图谱 第四章锌及锌合金金相图谱 第五章锰及锰合金金相图谱 第五篇有色金属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与显微镜的操作及应用第一章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第二章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 第三章偏振光显微镜 第四章干涉显微镜 第五章相衬金相显微镜 第六篇有色金属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显微摄影技术 第一章有色金属金相制样设备及技术 第二章有色金属金相试样的截取与镶嵌 第三章有色金属金相试样的磨光与抛光 第四章有色金属金相试样显微组织的显示 第五章有色金属金相显微摄影及暗室技术

第七篇有色金属金相组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一章有色金属材料金相评析标准 第二章有色金属材料的物理检测 第三章有色金属材料的缺陷分析 第四章有色金属定量金相 第五章显微硬度在有色金属相研究中的应用第六章有色金属金相热处理检测标准

材料人网-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1材料:AC4CHV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极少量Mg2Si和S(Al2CuMg)+少量长条针状β(Al9Fe2Si2)相 抛光态形貌500× β(Al9Fe2Si2)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Mg2Si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2 材料:LY-12CZ 组织说明:α(Al)基体上有褐色的可溶的强化相S(Al2CuMg)和Al2Cu及不可溶的黑色的杂质相 Al6(FeMnSi),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抛光态形貌500× 腐蚀态(混合酸水溶液)形貌 500× 3 材料:A390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S(Al2CuMg)及少量针状(Al-Fe-Si)等杂质Fe相 抛光态形貌500× S(Al2CuMg)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Al-Fe-Si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4 材料:T B -2 M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 +鱼骨状 Mg 2Si 和蜂窝状S(Al 2CuMg)+少量细短针状 Β(Al 9Fe 2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Mg 2Si 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S(Al 2CuMg)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5 材料:ADC-1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Al 2Cu+少量Mg 2Si+杂质AlFeMnSi 和细针状T(Al 2Fe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FeMnSi 相(混合酸) 500× Mg 2Si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6 材料:YL10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块状初生Si+杂质针状β(Al 9Fe 2Si 2)相和粗针状Al 3Fe 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 3Fe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β(Al 9Fe 2Si 2)相(0.5%HF 水溶液) 500×

铝合金金相

铝合金金相 一、纯铝的金相 多细杆、长条、针状组织 二、铝硅类合金 2.1 AJ12----Si-10.3%, Fe-0.12%, Mn-0.1%, Cu-0.01%,经变质处理 2.1.1 砂模浇铸,经变质处理后,Ⅱ-9发现α固溶体初晶(白色)作枝晶状,在晶界及枝间布有α与Si二相共晶体。Ⅱ-10中灰色颗粒为Si,由于合金经 放大后:

2.1.2 铁模浇铸,经变质处理后,Ⅱ-11发现组织亦由α固溶体初晶与Si二相共晶体所构成。但因用铁模浇铸,冷速较大,故组织分布较砂模浇铸者为细,Ⅱ

2.2 AJ12----Si-11%, Fe-0.65%, Mn-0.1%, Cu-0.02%, Zn-0.1%,未经变质处理砂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本试样中硅和铁道含量接近于三相共晶成分,因此Ⅱ-13可发现α固溶体初晶极少,而组织几乎全部为α与Si二相共晶体以及α、Si与T2(Al9Fe2Si2)三相共晶体,但图中二相共晶区域与三相共晶区域不易划分。由于成分的局部偏析关系,试样中并有少量呈多面体状的初晶Si发现。又因合金是用砂模浇铸,冷却较慢,且未经变质处理,故全部组织

2.3----Si-17.1%,砂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 Ⅱ-14可发现,呈多面体状者为初晶Si,基体为α与Si的共晶体。由于合金是用砂模浇铸,冷却较慢,且未经变质处理,故全部组织甚为粗大。此合金的硅含量超过一般铝硅合金中所采用的范围,故作为中间合金用。 Ⅱ-15为同样的成分采用铁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可发现组织亦由初晶Si 2.4 ----Si-21.22%,Fe-0.19%,铁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

铝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及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铝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4种加工工艺对铝合金的组织特征的影响; ⒉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深入了解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材料生产制造环节中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内容 分别观察:(1)铸造,(2)固溶处理,(3)轧制,(4)时效处理后铝合金的金相组织; 三、实验过程 1. 样品制备 每一位同学根据名单选取相应工艺的样品,根据《光学技术实验平台》中对于金相样品制备的学习,按照金相样品制备的一般要求进行制样。样品涉及4种工艺,参看下表: 磨光在M-2型预磨机上进行,依次使用200、400、600、800等四种牌号的水砂纸,然后进行抛光、腐蚀。 铝合金比较软,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磨光的力度,以减少砂粒的嵌入,减轻样品表面内部损伤层的厚度。同时,样品上应当保持一个方向的划痕。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样品的倒角一定要始终保持,特别是抛光阶段。 为了保证样品在磨光过程中尽量不出现歪斜,请按照下面示意的实线磨削方向进行磨光操作,避免沿虚线示意的方向进行。 铸锭、固溶处理样品的磨光方向 轧制、轧制时效样品的磨光方向

制样的要点: A 缩短在砂纸上停留的时间 B 挡水盘距离盘面1cm,请节约用水 C 样品抛光前必须在粗砂纸上修出倒角 D 抛光膏的使用原则是微量、多次;注水少量、恰当 E 抛光时,用力避免过大,应当适中,可以任意方向抛光 腐蚀:腐蚀剂采用HF1.0%、HCl1.5%、HNO 2.5%、水95%的混合试剂;腐蚀时间为5 3 分钟左右。为了保证腐蚀效果,样品避免放置在腐蚀液中长时间不动,应当每隔20~30秒钟移动、按动(在脱脂棉上),以保证金属面所接触腐蚀液的效力。 2. 组织观察 5×50× 一 号 样 二 号 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