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茶树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茶树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茶树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在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符合市场喜好的同时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光照、地形都各有不同,所以选择时要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适合生长才能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

2、选地育苗:茶树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的肥力是有一定要求的,茶树的种植要选择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且种植坡度要低于25度,同时还要对种植地进行合理规划。

3、肥水管理: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肥料的均衡搭配以及肥量适中,最好使用由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混合配置的混合肥料,适量施撒在土层中,有助于茶树的生长
二、管理:
1、在进行茶树种植管理时,要重视病虫害的威胁,控制病虫害对茶树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2、茶树生长到旺盛时期需要进行轻修剪与深修剪,对树冠面的枝条进行调整,控制树高,刺激发芽,调整枝条密集程度。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卫生质量。
05
茶文化与茶产业
中国茶文化
茶史与起源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2000年左右。茶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饮品,还具有 文化、宗教、政治等多重意义。
茶艺与茶道
中国茶道是一种生活艺术,讲究泡茶、品茶的技巧和礼 仪,以及茶具的使用。茶艺表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04
茶叶加工与贮藏
茶叶加工工艺
鲜叶采摘
根据茶叶种类和采摘时间,选择合适的采摘方法,保证 鲜叶质量和数量。
晒干或晾干
将采摘后的鲜叶晾晒在清洁的场地,使其自然干燥。
杀青
通过加热或化学方法,使鲜叶中的酶失活,固定外形。
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用手或机器搓揉成条状。
干燥
经过揉捻后的茶叶需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茶叶中的水 分含量。
茶叶种类与特点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如龙井、普洱、铁观音等。
世界茶文化
英国下午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广下午茶的国家之一,下午茶文化在英国社 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茶文化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有自己的茶叶种植和加工 工艺,以及独特的茶文化。
美国咖啡文化
美国虽然不是茶叶生产大国,但咖啡文化却十分盛行,与茶文化有 相似之处。
引种来源
从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海拔地区引入茶树种子或苗木 。
驯化方法
通过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采取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使引 入的茶树适应新的环境。
茶树良种繁育
1 2
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短穗扦插、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方法进行茶树繁殖。
良种选择
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茶树品种进行繁殖,如发 芽早、芽叶重、产量高、品质优良等。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茶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其育种和栽培技术对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茶树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茶农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茶树育种技术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一种常用的茶树改良方法。

通过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获得更优良的后代。

一般而言,优质茶叶需要具有耐寒、耐旱、抗病虫害和丰产等特点。

因此,选择适应性强的、抗病虫害的茶树进行杂交是十分关键的。

同时,杂交育种还可以提高茶树的抗逆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

2. 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指通过特殊处理或辐射诱变等方式,引发茶树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一些新的性状。

这些突变性状有时可以给茶树品种的改良和创新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突变育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突变后的性状不一定都是有益的,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性状的出现,所以在进行突变育种时需要慎重选择和评估。

3. 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技术为茶树种质资源利用和改良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可以获得一些具有特殊性状或功能的茶树品种。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抗虫基因导入到部分品种中,从而增强茶树的抗虫能力。

然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还面临一系列伦理和风险评估问题,需要进行科学和谨慎的研究。

二、茶树栽培技术1. 土壤要求茶树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在4.5-6.5之间最为适宜。

土壤应有较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同时要有一定的肥力。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和排水情况,以便合理调整土壤条件。

2. 茶树的繁殖茶树可以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方法,但茶树的种子萌发率较低,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

扦插繁殖和嫁接可以保留良好的品种特性,并且繁殖后的茶树生长较快,但对技术要求较高。

3. 茶树的管理茶树栽培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包括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茶树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其栽培管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涉及到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茶树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为茶农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育苗是茶树栽培的基础环节之一。

优质的种苗对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茶树育苗过程中,选用有好的生长条件的苗圃,选择强壮、三年生的有良好营养底基和偏硅农业区为繁殖基地,采用优质茶种,进行地力培养和施肥杀菌等工作,将能确保育苗成功率以及后续的茶树生长。

茶树种苗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茶树的生长状况和抗病虫害能力。

其次,移栽是茶树栽培的重要一环。

移栽时,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保证移栽后的茶树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在选址上,优先选择具有适宜的土壤条件和充足的阳光照射的地方。

对于移栽过程,应注意将树苗根部湿润,区分别根苗和带泥根苗,移植后对茶树进行浇水以及培土增厚,并适当修剪病虫害健康的根及叶子,促进其快速恢复生长。

第三,施肥是茶树栽培管理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适量的施肥可以促进茶树的生长和发育,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上,根据土壤的性质和茶树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时间。

施肥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供茶树吸收,同时注意避免过度施肥,以免导致土壤无法吸收和茶树的生长受阻。

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合理搭配可以发挥最佳效果,同时注意使用有机肥料时要避免生草害事。

第四,病虫害的防治是茶树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病虫害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重大影响。

茶树常见的病虫害有茶褐斑病、茶红蜘蛛、茶象甲等。

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处理。

茶园周围的假树木和枯树应及时清除,茶树周围的杂草要勤除,保持茶树周围的干净环境。

病虫害存在时,及时发现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合适的农药或天敌控制,以保证茶树的生长和产量。

最后,修剪是茶树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修剪可以控制茶树的生长形态和提高茶叶的产量。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5、苗木出圃与装运
2)起苗 起苗前一天将土壤浇透,这样可多带泥土,少伤细根 起苗的最佳时间:阴天或早晨与傍晚
3) 包装 外运茶苗,途中需用二天以上的必须包装。将茶苗每
100株捆成一束,用泥浆蘸根,然后用稻草捆扎根部,上 部约一半露出外面。再把5-10束绑成一大捆。起运前用水 喷湿根。如长远运输,最好外面再用竹篓或篾篓等装载。
微发亮
附有水珠,为水浸 泡过的茶籽,应立即播种或
贮藏于砂中。
干稻草 03-10-2
室内分层沙藏法
10cm茶子 3~5cm细沙
干稻草
干稻草 干稻草 茶籽 细沙 通气筒
室外沟藏法横剖面
03-10-2
排水沟
室外畦藏法外形示意图
畦藏法示意图
畦宽:1.3m,高13~17cm.
3、有性繁殖
2)适时播种 适播期为11月至翌年3月,一般而言秋、冬播比春播提
4、无性繁殖
2)短穗扦插技术-采穗枝条的选择与剪取 枝梢标准:新梢大部分已木质化,呈红色或黄绿色。 剪取时期:清晨。此时空气温度大,枝叶含水量多,
易于保持新鲜状态。 采下枝梢的处理: ⑴ 最好是当天剪穗,当天扦插; ⑵ 异地取枝需要贮运的,应贮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
注意浇水,运输时要放在透气的竹筐中,充分喷水,枝条 铺放厚度以5~10cm为度。贮运不能超过3天。
5、苗木出圃与装运ຫໍສະໝຸດ 4)运输途中的管理 运输过程中,茶苗不要互相压得太紧,注意通气,避
免闷热脱叶,防止日晒风吹。 5)假植
选择避风背阳的地段,掘沟25-30深,一侧的沟壁倾斜 度要大,将茶苗斜放在沟中,然后用土填沟并踏实。覆土 的深度以占全株的一半或盖至茶苗根茎部上面4-5cm处为 度。茶苗排放的密度,根据苗木的数量、苗体大小及假植 的时间而定,一般5-6株茶苗为一小束即可。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一种主要用于制茶的植物,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茶树的栽培技术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很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茶树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育苗、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采摘。

一、土壤要求茶树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格。

它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4.5至6.5之间。

土壤应该有良好的排水性,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同时,土壤应富含有机质和矿质元素,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茶树生长。

二、育苗育苗是茶树栽培的第一步。

茶树的种子应该选择肥大、有萌发力的种子。

在播种前,种子需要先进行发芽处理,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水中24小时,然后移至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发芽。

发芽后的种子可以种植在育苗床上,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一般为20-25摄氏度。

三、栽植当茶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进行栽植。

选择适合茶树生长的地块,需要避免盐碱地和积水地。

在栽植前,土壤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除去杂草和病虫害。

栽植的季节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这样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四、施肥茶树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来保持健康的生长和高产量的茶叶。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

在栽植前,可以施入底肥,一般使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在茶树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追肥,一般每年进行2-3次。

追肥时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水溶性肥料,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

五、病虫害防治茶树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如蚜虫、红蜘蛛和茶叶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迹象。

2.合理使用农药,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保持茶园的通风和日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合理控制茶树的密度,避免茶树间的拥挤,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六、采摘茶叶的采摘时间对茶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茶叶的嫩芽和嫩叶品质最好,可以采收用于制作高档茶叶。

采摘时应选择晴天,避免雨水的冲刷。

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对茶叶造成损伤。

茶树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茶树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茶树的栽培与种植技术一、茶叶基地建设(一)园地选择茶园位于本品种适宜区域,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

总体要求:无公害茶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1、土壤土壤透水蓄水性良好,水源较近,排水良好,呈酸性或微酸性,PH 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壤含石灰0.2%以下。

2、规划应以水土保护为中心,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统一规划,茶林、农牧区合理布局,道路、水沟、水池、水库统一安排,路旁设沟,园内植树,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道路设置道路设置应路路相通,并尽量利用瘦薄地段建路,因地制宜设置机耕道、工作道、步道。

(二)茶园开垦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

翻垦深度50cm。

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 1.5m,然后翻垦。

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

初垦深度达50cm,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

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cm。

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

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三)茶树种植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平阳特早茶、乌牛早、龙井43等茶树品种,苗高20cm以上,苗粗3mm以上,达到国家二级苗木。

2、种植时间:秋季种植时间在10--11月,春季种植时间在2-3月。

以秋季种植为好。

3、定植密度:双条栽大行距15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每亩种植茶苗4000-6000株左右。

4、施足基肥植苗行确定后,按植苗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667m2(亩)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40-60担,加饼肥100-150公斤,施后覆土。

距种植时间不应少于10d。

5、茶苗移栽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茶叶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产物之一,是亚洲文化的标志之一。

茶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南和川渝地区,其中,茶树的育种与栽培技术是茶叶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茶树育种技术茶树育种技术是指通过选育茶树品种、混合改良、群体育种等技术手段,提高茶树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茶树品种的选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理环境、生长条件、气候状况和人工干预的程度等。

茶树的品种选择应顾及产量、品质、适应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

混合改良是指通过杂交自然或人工方式,筛选出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芽头,然后繁殖出新的茶树品种。

群体育种是指通过对不同茶树品种进行大规模的组合,选择出高产、高品质、高抗逆性的优良品种。

茶树群体育种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开花授粉、鲜芽接枝、组培以及转基因等。

二、茶树栽培技术茶树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肥料管理、灌溉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制茶技术等方面。

肥料管理是指应用化学肥料,使茶树达到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供给。

灌溉管理是指根据茶树生长需要,在炎热干旱的季节进行适量的灌溉。

土壤管理是指通过施肥、转作和翻耕等管理措施,调节土壤酸碱度、提升土壤肥力,增强茶树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能力。

病虫害防治是茶树栽培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草地病、红蜱和毒力脱叶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制茶技术是指茶树采摘后的茶叶加工技术,包括杀青、卷曲、发酵和干燥等过程。

制茶技术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既要尊重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又要抓紧采收制茶的时间,使之达到最佳品质。

三、茶树育种与栽培的现状和展望由于我国种茶历史悠久,技术对茶叶品质的控制能力较强,因此我国在茶树育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同时,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逐年增大,茶树育种和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例如,目前转基因茶树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容易提高茶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茶树育种和栽培技术是茶叶产业链上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种植茶叶的效益和质量也将逐渐提高,进而保证我国的茶叶产量和品质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地作畦示意图
100~120cm 40cm
03-10-2
8~10cm
15~20m
3、有性繁殖
1)茶籽品质标准 发芽率不低于75%; 嫩籽、瘪粒和虫蛀的茶籽及其它夹杂物不超过1%; 种子含水量为22~38%; 粒径要求在12mm以上,但有的品种茶籽粒径较小,
可以适当放低。原则上大叶种高于中小叶种。小于10mm 的茶籽,不宜作种子材料。
早10~20天出土。
3、有性繁殖
3)茶籽处理 秋冬播种不需进行特殊处理,春播前需进行处理。 清水选种、浸种: 将茶籽浸在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并搅拌3~4次,2~
3天后,除去浮在上面的种子,取出下沉的种子作为播种 材料。经过此处理的茶籽可提早发芽。
3、有性繁殖
3)茶籽处理 催芽: 将已浸过的种子取出放入盘中,先在盘内铺上3~4
1、繁殖的种类及特点
2)无性繁殖 优点:⑴ 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比较一致,
便于机采,采摘功效高;⑵ 繁殖系数大,有利于迅速扩 大良种茶园;⑶ 能克服某些不结实良种在繁殖上的困难; 有利于名优茶开发。
缺点:⑴ 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所费劳力和成本较多, ⑵ 容易引起母株病虫害的传播;⑶ 对母树的茶叶产量 有一定的影响。
3)苗圃地规划设计 可将苗圃划分为营养繁殖区、种子繁殖区,根据不
同的品种再分小区。 如果育苗数不多,苗圃面积小,或采用单一繁殖方
式,可以不分区,而以畦为单位,分别培育不同的品 种,然后按田间规划设计,进行苗圃地的整理。
苗圃由主道(4~5m)、支道(1.5~2m)、小区 和畦(长:15~20m;宽:1~1.3m)组成。
4、无性繁殖
4)短穗扦插技术-扦插密度 一般行距7~10cm,株距以叶片互不遮叠为宜(中小叶
种一般2~4cm)。深度以露出叶柄为宜,稍微倾斜,避免 叶片贴土。
4、无性繁殖
5)短穗扦插技术-扦插方法 ⑴ 喷湿苗畦:在扦插前4~5小时,或前一天傍晚,先
将苗畦充分洒水,待水分下渗透后,土壤呈“湿而不黏” 的松软状态时,进行扦插最为适宜,不仅可防擦破茎皮, 而且插穗的下端也容易与泥土密合。如果苗畦的土壤太潮 湿,扦插时容易黏手、质量差、工效亦受影响
4、无性繁殖
3)短穗扦插技术-插穗处理 适宜浸拌的生长素浓度 α-萘乙酸80ul/L , 2,4-D50ul/L, 增产灵30ul/L , 三十烷醇8-12ul/L α-萘乙酸50ul/L+吲哚丁酸50ul/L 适宜速浸的剂量:为上述药剂浓度的10倍,并用50%
乙醇配制。ABT生根粉的用量:100~300mg/kg
率分别高11.9%和10.7% 微量元素处理: 使用含铜、钼、硼、硫、锌等溶液处理。如:硫酸铜
10~100ul/L,钼酸铵和硼酸500~1000ul/L,对茶子萌 发出土和茶苗生长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超声波处理: 22kHz处理已浸种的茶籽10min,发芽快,出苗齐,
种苗强壮。
3、有性繁殖
4)适当浅播和密播 茶子脂肪含量高,当种子萌发时,脂肪被水解转化为
4、无性繁殖
2)短穗扦插技术-采穗枝条的选择与剪取 枝梢标准:新梢大部分已木质化,呈红色或黄绿色。 剪取时期:清晨。此时空气温度大,枝叶含水量多,
易于保持新鲜状态。 采下枝梢的处理: ⑴ 最好是当天剪穗,当天扦插; ⑵ 异地取枝需要贮运的,应贮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
注意浇水,运输时要放在透气的竹筐中,充分喷水,枝条 铺放厚度以5~10cm为度。贮运不能超过3天。
于引种驯化和提供丰富的选种材料;⑵茶苗主根发达,入 土深、抗旱、抗寒能力强,繁殖技术简单;⑶苗期管理方 便、省工,种苗的成本低,比较经济易行;⑷茶子便于贮 藏和运输,有利于良种推广。
缺点:⑴植株间经济性状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 一,不便于管理;⑵鲜叶原料粗细不匀、嫩度不一,不便 于加工和名优茶的开发;⑶结实率低的茶树品种,难以用 种子繁殖
土壤和品种特性不同,扦插效果有一定差异。 春插 夏插 秋插 冬插
4、无性繁殖
1)扦插时间 春插: 时间:华南茶区:2~3月; 江南茶区:3~4月; 江北茶区:4月间 插穗:上年秋梢或春季修剪的枝条 优点:苗圃利用周转快。 缺点:成活率不高,矮苗和瘦苗的比率大。原因: 枝条中营养物质较少,地温低。
4、无性繁殖
cm的细沙,沙上铺茶子7~10cm厚,茶籽上盖一层沙, 沙上盖稻草或麦秸,喷水后置于温室中,室温保持在 28~30℃,催芽时间约15~20天,当有40~50%茶籽露 出胚根时,即可取出播种。经催芽的可提早出苗,生长整 齐。
3、有性繁殖
3)茶籽处理 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100ul/L赤霉素或乙烯利浸种48小时,可比对照出苗
二、建立新茶园
1、生态茶园的概念及建设标准 2、茶园规划 3、园地垦辟 4、茶树良种选用 5、茶树种植 6、茶树幼苗期管理
二、建立新茶园
1、生态茶园的概念及建设标准 概念 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充分利用光、 热、水、气、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 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循 环和能量循环,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达到优质、高 产、高效益的一种崭新种植模式。
茶树苗圃布局示意图
畦宽1~1.3m
15~20m
03-10-2
支道宽1.5~2.0m
长15~20m 主道宽4~5m
2、苗圃的建立
4)苗畦的整理 整地:先剔除杂草,耙碎土块,耙平,按整地作
畦规划根据地形、道路、排灌系统、田间管理要求等 来确定苗床排列布置,尽可能与道路垂直,以便管理; 苗床宜东西向,以减少阳光从苗床侧面射入;
4、无性繁殖
2)短穗扦插技术-采穗枝条的选择与剪取 剪穗的标准:3~4cm长的短茎,带有一片成熟的叶片
和1个饱满的腋芽。剪口必须平滑,并稍有一定的倾斜夹 角,腋芽和叶片要完整无损,不可剪坏。
4、无性繁殖
2)短穗扦插技术-采穗枝条的选择与剪取 剪穗的标准:节间太短的,可把两节剪成一个插穗,
并剪去下端的叶片和腋芽
5、苗木出圃与装运
4)运输途中的管理 运输过程中,茶苗不要互相压得太紧,注意通气,避
免闷热脱叶,防止日晒风吹。 5)假植
选择避风背阳的地段,掘沟25-30深,一侧的沟壁倾斜 度要大,将茶苗斜放在沟中,然后用土填沟并踏实。覆土 的深度以占全株的一半或盖至茶苗根茎部上面4-5cm处为 度。茶苗排放的密度,根据苗木的数量、苗体大小及假植 的时间而定,一般5-6株茶苗为一小束即可。
糖类,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另外,茶籽的子叶大,萌发时 顶土能力弱。因此播种时盖土不宜太深。
播种深度:一般为3~5cm。秋冬播比春播深,沙土比 黏土深,旱季亦适当深播。
播种密度:穴的行距:15~20cm,穴距:10cm左右, 每穴播茶籽3~5粒。
4、无性繁殖
1)扦插时间 茶树全年都可进行扦插繁殖。但由于各地的气候、
4、无性繁殖
5)短穗扦插技术-扦插方法 ⑵ 扦插:按株行距要求把插穗直插或稍斜插入土中,
露出叶柄,避免叶片贴土,叶片朝向应视扦插当季风向而 定,必须顺风,从叶基到叶尖吹过,否则,母叶易受见吹 而脱落,影响成活。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 密接,有利于发根。
4、无性繁殖
5)短穗扦插技术-扦插方法 ⑶ 浇水:插后应立即浇水,要浇到插穗基部所达土层范
5、苗木出圃与装运
2)起苗 起苗前一天将土壤浇透,这样可多带泥土,少伤细根 起苗的最佳时间:阴天或早晨与傍晚
3) 包装 外运茶苗,途中需用二天以上的必须包装。将茶苗每
100株捆成一束,用泥浆蘸根,然后用稻草捆扎根部,上 部约一半露出外面。再把5-10束绑成一大捆。起运前用水 喷湿根。如长远运输,最好外面再用竹篓或篾篓等装载。
2、苗圃的建立
2)苗圃地规划设计 面积:一般每公顷苗圃所育的茶苗,可满足40~50公
顷单行条列式茶园的需要。
新建或换种茶园的计划面积(G)×密度(D) 苗圃面积=
每公顷苗圃的产苗量(Y)
茶苗的培育周期为1~2年,长期育苗的苗圃必须 实行轮作,规划的面积应较每年的实际育苗面积大一 倍左右。
2、苗圃的建立
苗床大小:宽100 ~130cm;长15 ~20m;高度 取决于地势和土质条件,凡地势较低、土壤黏重、排 水不良的可以高些。用作短穗扦插育苗的畦比种子育 苗要低约5cm,以备铺心土,畦间留沟道,底宽40cm 左右。
施基肥:饼肥:0.4 ~0.5kg/m,腐熟的厩肥或堆 肥:在饼肥的基础上增加10倍;茶子育苗需施过磷酸 钙600 ~750kg/公顷,扦插育苗则按需施用,施过基
二、建立新茶园
1、生态茶园的概念及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
茶区园林化 茶树良种化 茶园水利化 生产机械化 栽培科学化
2、茶园规划
1)园地选择 (1)茶树适宜生长的生态条件
温度:年平均温度13℃以上,活动积温在3500℃以上 空气湿度:在茶树生长期间,以80-90%为最好,小于 50%时,将影响茶树生长。 降雨量:1500mm左右,生长期间月降水量最好达到 100mm以上 土壤:pH4.0-6.5之间,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有:映山红、 铁芒箕、杉木、油茶、马尾松等。石灰性紫色土和石 灰性冲积土不宜种茶。 无污染:大气、水质和土壤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环境 标准。
1)扦插时间 夏插: 时间:6月中旬至8月上旬 插穗:当年春梢或夏梢 优点:发根快,成活率高,幼苗生长健壮。 缺点:管理周期长,生产成本较高。
4、无性繁殖
1)扦插时间 秋插: 时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 插穗:当年夏梢或夏秋梢 优点:成活率高,管理周期较夏插短,成本较低。 缺点:
4、无性繁殖
1)扦插时间 冬插: 时间:10月中旬至12月间 插穗:当年秋梢或夏秋梢 优点:可充分利用枝梢 缺点:对冬春季管理要求较高。
微发亮
附有水珠,为水浸 泡过的茶籽,应立即播种或
贮藏于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