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研究

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导电剂与活性物质的配比量及极片 的面密度、压实密度对提高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有很大的帮 助。a 类电池每个电极上均采用双极耳,活性物质配比及电极 压实密度等参数均采用目前普通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参 数( 如普通手机锂离子电池)。本文经过反复实验确定的具体 改变方案如表 2 所示。通过改变方案,研制的 b 类电池( 此类 电池每个电极均采用双极耳)放电曲线如图 5 所示。电池的 8 C 放电曲线已经呈现出非常好的形状,曲线放电平台平滑,5 C 放电时电池于 3.4 V 截止电压下放电容量达到 800 mAh 以上, 首次充电容量为 964 mAh,放电容量为 955 mAh,放电效率为 99.1%。8 C 放电 3.2 V 截止电压下放电容量也达到 880 mAh 以上,首次充电容量为 954 mAh,放电容量为 946 mAh,放电效 率为 99.2 %。两类电池 100 次循环的放电曲线如图 6 所示。由 图 6 可以看出 a 类电池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放电情况越来越 差,电压峰越来越明显,曲线杂乱,中值电压比较低。b 类电池 放电曲线平滑,平台平坦,电压平台较高,多次循环容量衰减较 小,曲线密集集中。
当前,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 锂离子电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动汽车市场展现出蓬勃的 发展势头[1 ̄4],需要放电电流较大、功率较高的锂离子电池,许多 小型电器也要求能够高倍率放电,小电流放电锂离子电池已不 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氢镍电池高倍率放电研究发展 较早,但是其电压较低,质量比容量及体积比容量与锂离子电 池相比均较低,因此,在一些对电池电压、质量、体积等要求严 格的电器中,都对锂离子电池寄予厚望。
1 实验
1.1 电极制备
正极活性物质 LiCoO2,与鳞片石墨、碳黑、乙炔黑混合,以 聚偏氟乙烯( PVDF)作为粘结剂配制成浆料。负极活性材料为 石墨,添加乙炔黑,以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为粘结剂,混合 制成浆料。将正、负极浆料分别涂布于铝箔、铜箔上,然后干燥 辊压制成正、负极片。电解液为 1.0 mol/L LiPF6/ 碳酸乙烯酯 (EC)- 碳酸二甲酯(DMC() 1∶1)(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 限公司),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膜 (Celgard2400),厚度为 0.025 mm。

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

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

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摘要:1.锂离子电池的概述2.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概念3.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的影响因素4.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的应用领域5.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研究方面的进展正文:【锂离子电池的概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

锂离子电池在现代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它们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概念】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是指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与电池的额定容量之比。

它反映了锂离子电池在短时间内能够释放的能量。

通常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在0.5C 至2C 之间,其中C 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

【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的影响因素】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电池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等都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

2.电池结构:电池的厚度、电极的尺寸和连接方式等都会对最大放电倍率产生影响。

3.工作温度:锂离子电池在最大放电倍率方面,有一个最佳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10℃至40℃。

【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的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1.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需要电池具有高最大放电倍率以满足短时间的大电流需求。

2.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需要高最大放电倍率的锂离子电池来提供快速加速和制动回收等性能。

3.储能系统:对于需要高功率输出的储能系统,如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等,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研究方面的进展】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最大放电倍率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优化电池材料、改进电池结构和提高生产工艺等方法,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倍率。

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充放电
随着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等优点,成为了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

然而,锂离子电池在大倍率充放电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和寿命下降等问题。

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探索锂离子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

其中,一些研究表明,使用新型电解液和正极材料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使其在高倍率充放电时表现更加稳定,同时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优化电池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可以提高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

例如,采用多层片状正负极片和微孔隔膜等技术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大倍率充放电性能。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进一步满足人类对于电池高性能的需求。

- 1 -。

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因素

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因素

第一作者简介:宋怀河,男,1967年6月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困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化学工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先进发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具体方向包括沥青基炭材料、碳蚋米材料、复合材料、储能炭材料(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用炭材料)和介孔炭材料等。

多次作为骨干和项目负责人承扭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在(Caem.Comm.:》,(Langmuir),(Carbon),<JPowerSources),(ElectrochemCommtm),《ch眦Phys.Let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SCI/EI收录100余篇),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通过部委鉴定成果2项。

为<新型发材料》、《炭素技术>、<炭素>和<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缡委,1999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0年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本文其他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联系人:宋怀河,e-mail:songlah@1mil.bucLedu.cn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因素宋怀河,杨树斌,陈晓红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性能的因素很多。

包括电池设计、电极组装、电极材料的结构、尺寸、电极表面电阻以及电解质的传导能力和稳定性等。

为了探究其原因和机理,本文主要从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材料三方面对它们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讨论了利于高倍率充放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的发展方向。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无记忆效应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器的同时,在电动车、卫星、战斗机等大型电动设备方面的应用也备受青睐【l-2】。

美国LawrenceLiVermore国家实验室早在1993年就对日本SONY公司的20500型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考察其用于卫星的可能性嘲;我国中科院物理所也早在1994年承担福特基金项目时就开始了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叼;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进行了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制和生产,如德国瓦尔塔公司研发的方型锂离子电池,容量为60Ah,比能量为115Wh/kg,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80%DOD的比功率高达800W/kg[51,国内深圳的比亚迪、雷天、天津力神、河南金龙、湖南晶鑫等公司也研制生产出容量在10Ah以上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性能分析

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性能分析

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性能分析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用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车辆等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等需要大功率输出的应用中。

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能够在高负载条件下稳定输出高功率,因此成为电动汽车等领域的首选。

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是指在高倍率放电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和电池结构等。

首先,电极材料是影响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典型的电极材料包括锂铁磷酸盐(LiFePO4)和钴酸锂(LiCoO2)等。

锂铁磷酸盐由于其稳定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高倍率放电性能优秀的电极材料。

钴酸锂虽然具有较高的比能量,但在高倍率放电下容易发生结构破坏,导致容量衰减和循环寿命下降。

其次,电解液也对高倍率放电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在高倍率放电时容易发生电解液过热和气体生成等问题,限制了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而采用固态电解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在高倍率下提供稳定的离子传输通道,保证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另外,电池结构的优化也是提升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关键。

传统的电池结构采用了多层叠压组装,存在接触电阻大、电流分布不均等问题,限制了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发挥。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三维电流收集网络结构,通过纳米导电材料构建连续网络,提高电流的集电和分配能力,从而改善高倍率放电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具有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瞬时加速、快速充电等高功率需求。

然而,要进一步提升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材料的研发和优化。

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Key words :Li2ion battery ; rate discharge ; polarization ; diffusion
电动工具 、电动赛车及航模玩具等对电池的高倍率放电 性能的要求较高 ,具备高倍率放电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在这些 领域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1 ] 。目前 ,对大功率锂离子电池高 倍率放电影响因素的研究 ,主要是包括电池结构 、电池材料 等在内的单一因素[2 - 3 ] 。
Abstrac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igh 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18650 type Li2ion batteries were researched1 The battery
using LiMn2O4/ LiCoO2 or LiMn2O4/ LiNi1/ 3 Co1/ 3 Mn1/ 3O2 had higher discharge capacity retention compared wit h t he battery using LiFePO4 ,t he electrolyte conductivity had significant effect to t he high 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1 The battery using LiNi1/ 3 Co1/ 3 Mn1/ 3O2 wit h D50 = 9μm and electrolyte added conductive lit hium salt had gentle discharge flat voltage platform at 25 C rate ,t he discharge capacity was 1 246 mAh ,t he cycle performance was fine1

锂离子电池不同充电倍率下的能量效率研究

锂离子电池不同充电倍率下的能量效率研究

锂离子电池不同充电倍率下的能量效率研究【摘要】目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已发布使用的行业标准是QCT/743-2006,其规定的锂离子通用的充放电电流为C/3(C为电池的标称容量),沿用参考的是国际标准ISO WD12405-1-2011,所以目前大多数电池厂家给定的标准充电方法为:以恒定电流速率(C/3)对电池充电,直至达到充电截止电压上限,然后保持该电压级别,同时充电速率会降至涓流充电。

而本文通过测试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能量效率,综合比较各种充电倍率下的优缺点,从而积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相关充电特性数据,分析得出一种最优的充电策略。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不同倍率;充电效率1.引言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作为化学电源的一种能源形式,具有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安全性好等优点,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被看好可以作为未来普遍使用的新能源之一,尤其是在电动汽车以及混合电动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1]。

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放电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如何设计出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率的充电方式,也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行业研究的热潮,目前国内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厂家非常多,虽然每种不同的电池都有各自的充电策略,但普遍使用的充电方式为CCCV(即恒流恒压充电),恒流充电的电流若过大,虽然节省了时间但同时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过热,电池过充等问题,恒流充电选取的电流若过小,虽然保护了电池,但会严重降低充电效率,所以选取一个合适的充电电流值,在保证电池寿命及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的提高充电效率及能量的利用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以磷酸亚铁锂电池作为充放电的测试对象,采用美国A V (AeroVironment)公司生产的MT-30电池测试设备以及SmartGuard采集器,以恒流恒压充电方式测试单体电池在不同倍率充电电流下的能量往返效率、充电时间,综合评价不同倍率充电的优缺点。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及高倍率放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及高倍率放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及高倍率放电性能刘小虹【摘要】就正极中导电剂含量和功能电解液对电池的快速充电及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重点考察了导电剂和功能电解液对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快速充电高倍率放电循环性能的协同效应。

结果表明,增加正极中导电剂含量和使用功能电解液,可以提高电池的快速充电及高倍率放电性能;正极中导电剂含量和功能电解液对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快速充电高倍率放电循环性能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通过优化组合,得到的电池20 C放电容量可达1 C放电容量的95.1%;4.5 C 充电9 C放电循环300周后,电池容量仍然保持在89%以上,具有优异的快速充电高倍率放电循环性能。

【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年(卷),期】2011(035)007【总页数】4页(P768-771)【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高倍率;功能电解液;协同效应【作者】刘小虹【作者单位】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9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被广泛地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等领域,也被认为是EV、HEV以及PHEV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快速充放电发展的需要,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性能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1-5]。

在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Li-CoO2、LiMn2O4、LiFePO4以及三元材料 LiMn x Ni y Co z O2等。

Li-CoO2因其价格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只限于在小型倍率电池上使用;LiMn2O4因其高温稳定性差,循环性能不好,限制了其在倍率电池上的普遍应用;LiFePO4由于其电压低,低温性能差,在倍率电池应用上有其局限性。

比较而言,三元材料LiMn x Ni y Co z O2(三元材料)因其优良的循环性能以及其他综合性能,成为高倍率电池材料的重要选择之一。

本文在前期电池结构设计、材料匹配等的基础上,就正极中导电剂含量和功能电解液对电池的快速充电及高倍率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重点考察了导电剂和功能电解液对快速充电前提下高倍率放电循环性能的协同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C 放电
图 3 电池内阻( R)示意图 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battery internal resistance
2006.5 V ol.30 N o.5
384
8 C 放电
图 4 两类电池不同倍率放电容量- 电压曲线 Fig.4 Discharge curves in different rate for two batteries
率放电条件下,高倍率放电初期电池内部就会有多个区域内阻
较小,电流密度较大,反应速度较快,从而缓和单极耳情况下的
剧烈反应。其实,当电极上焊接有多个极耳时,就相当于几个小
电池并联而形成了一个大电池,电池电压 U 不变,
U=U1=U2=U3=…
( 1)
而大电池电阻 R 就由几个小电池电阻 R1、R2、R3…等并联
升有所缓和,电池表面温度降低。
如图 4 所示,电池以 5 C 放电时,单极耳电池放电容量达 到 1 060 mAh 左右,双极耳电池的放电容量约为 1 030 mAh 左 右,比单极耳电池略低。但是,双极耳电池的初始放电电压较单 极耳电池高,放电平台不如单极耳电池平坦。分析认为,我们是 以一定型号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增加了极片上的 极耳数量就必然增加了电池的厚度( 由于极耳点焊于电极片 上会占用一部分电池的厚度),所以,对于固定型号尺寸的锂 离子电池,这种双极耳的电池相对来说容量会略有降低。因此, 双极耳电池比单极耳电池的放电容量低。电压平台下降较快并 不是因为双极耳电池电化学性能差而导致,而是由于增加了电 池的极耳,就必然增加了电池的厚度,减少了极片的长度,从而 减少了活性物质的使用量而导致。本文是以 063465 软包装锂 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当电池型号变大、电池的尺寸变大时,由 于极耳数量引起的厚度增加会相对减小,此时单、双极耳电池 所用的活性物质量相当,电池容量也会差别不大,电池放电曲 线更加平滑。381530 和 063465 型号的电池,分别采用单、双极 耳技术的容量变化如表 1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容量变化对 小型号电池的影响更大。综合分析认为增加了电池的极耳数量 确实能改善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而且,尤其适合应用于大 型号、大尺寸的软包装电池。从电池的 8 C 放电曲线我们可以 清晰的看到,在高倍率放电性能方面,双极耳电池确实比单极 耳电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从电池的放电曲线可以看到,双 极耳电池的初始放电电压较高,放电曲线较平滑,只是放电容 量较低。另外从单极耳电池的放电曲线上可以发现,单极耳电
本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导电剂与活性物质的配比量及极片 的面密度、压实密度对提高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有很大的帮 助。a 类电池每个电极上均采用双极耳,活性物质配比及电极 压实密度等参数均采用目前普通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参 数( 如普通手机锂离子电池)。本文经过反复实验确定的具体 改变方案如表 2 所示。通过改变方案,研制的 b 类电池( 此类 电池每个电极均采用双极耳)放电曲线如图 5 所示。电池的 8 C 放电曲线已经呈现出非常好的形状,曲线放电平台平滑,5 C 放电时电池于 3.4 V 截止电压下放电容量达到 800 mAh 以上, 首次充电容量为 964 mAh,放电容量为 955 mAh,放电效率为 99.1%。8 C 放电 3.2 V 截止电压下放电容量也达到 880 mAh 以上,首次充电容量为 954 mAh,放电容量为 946 mAh,放电效 率为 99.2 %。两类电池 100 次循环的放电曲线如图 6 所示。由 图 6 可以看出 a 类电池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放电情况越来越 差,电压峰越来越明显,曲线杂乱,中值电压比较低。b 类电池 放电曲线平滑,平台平坦,电压平台较高,多次循环容量衰减较 小,曲线密集集中。
1 实验
1.1 电极制备
正极活性物质 LiCoO2,与鳞片石墨、碳黑、乙炔黑混合,以 聚偏氟乙烯( PVDF)作为粘结剂配制成浆料。负极活性材料为 石墨,添加乙炔黑,以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为粘结剂,混合 制成浆料。将正、负极浆料分别涂布于铝箔、铜箔上,然后干燥 辊压制成正、负极片。电解液为 1.0 mol/L LiPF6/ 碳酸乙烯酯 (EC)- 碳酸二甲酯(DMC() 1∶1)(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 限公司),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膜 (Celgard2400),厚度为 0.025 mm。
Research on high rate discharg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TANG Zhi-yuan1, TAN Cai-yuan1, CHEN Yu-hong1,CUI Yan1,XUE Jian-jun2 (1.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收稿日期:2005-08-21 作者简介:唐致远(1946—),男,安徽省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 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化学。 Biography:TANG Zhi-yuan(1946—),male,professor.
1.2 电极及电池设计
以 063465 软包装液态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制作两类 电池(: 1)正、负极片分别焊接一个极耳( 本文称为单极耳电 池)。( 2)正、负极片分别焊接两个极耳( 本文称为双极耳电 池)(。 如图 1 所示)。单极耳和双极耳电池的封口处侧视图如 图 2 所示。
实业有限公司)。
内阻测试:
BS- VR 电池内阻测试仪( 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
2 结果与讨论
2.1 极耳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在高倍率放电的条件下,电池的放电电压曲线会出现电压
峰,同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也有所增大。通过红外热成像的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比较细致的研
究表明: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各个区域的电极反应是非常不
研究发现,增加了电池的极耳数量确实有效的减小了电池 的内阻( 对大型号电池,如 063465 明显),但是增加了极耳的 数量导致能够使用的电池的活性物质减少( 如表 1 所示)。最 终,我们确定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双极耳技术研究锂 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本文称此类电池为 a 类电池)。
减少,电池容量减小。所以必须调整电极敷料的压实密度,减小 电极的电阻以利于电池大电流放电。
图 1 双极耳电池电极片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de patch
a.极耳;b.极耳胶
A.极耳胶 1;a.极耳 1; B.极耳胶 2;b.极耳 2
图 2 两种设计电池封口处侧视图
Fig.2 Side view of battery seal
383
2006.5 V ol.30 N o.5
组成( 如图 3 所示),近似表示为:
R= 1/(1/R1+1/R2+1/R3…+ 1/Rn)
( 2)
R 必定小于 R1、R2、R3、Rn…之中任何一个,如果电池只有
一个极耳,那么
R=R1+R2+R3+…+ Rn
( 3)
结果是并联之后电池总内阻大大降低。在大电流放电情况
下,电池温度上升很快,点焊多个极耳的电池由于内阻较低,温
2. Great Power Battery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d on high 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 in lithium ion battery. Battery design influenced on the high 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 sincerely, then a new design about lithium ion battery came forth. The electrode material ingredient, surface density and thickness of electrode were researched. This paper found a favorable high 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 lithi- um ion battery, which had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flat voltage, preferable cycle performance and low temperature when dis- charging. A rule on discharge capacity was found, and a charge and discharge system for high rate discharge lithium ion battery was recommended. Key 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high rate; discharge; lead
研究与设计
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研究
唐致远 1, 谭才渊 1, 陈玉红 1, 崔燕 1, 薛建军 2 (1.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天津 300072; 2.广州鹏辉电池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电池设计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 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研究了电极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的配比,电极片的面密度、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 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种高倍率放电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放电容量高,放电平台平滑,平台 电压较高,循环性能较好,且电池放电时表面温度不高。分析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循环曲线时发现了放电容量变化的 一个规律,给出了针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的一种充、放电制度。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极耳 中图分类号:TM 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7 X(2006)05-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