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市场调查报告模板(实用版)

合集下载

2024年肉类(包括杂碎)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肉类(包括杂碎)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肉类(包括杂碎)市场调查报告1. 摘要肉类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涉及到各种类型的肉类和杂碎。

本调查报告对肉类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消费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肉类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

•鸡肉和猪肉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肉类产品,而牛肉和羊肉的消费量相对较低。

•杂碎产品在肉类市场中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受到特定群体的青睐。

•未来肉类市场的发展将受到健康、品质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2. 引言肉类是人类主要的食品之一,具有高蛋白质、丰富营养和美味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肉类市场由各种类型的肉类产品组成,包括牛肉、猪肉、鸡肉和羊肉等主要肉类,以及杂碎产品如肝脏、心脏和肾脏等。

肉类市场的调查对了解市场需求、监测市场动态和指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方法本次市场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互联网搜索和数据采集等。

我们团队对多个城市的肉类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市场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同时,我们还通过在线调查问卷收集了消费者对肉类市场的看法和偏好。

最后,我们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统计数据和市场报告,用以支持我们的分析和结论。

4.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肉类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特别是对于鸡肉和猪肉的需求。

牛肉和羊肉的消费量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

杂碎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仍然受到特定群体的青睐。

5. 供需情况肉类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目前市场上的供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和特殊场合。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肉类产品的供应能力。

6. 消费趋势与特点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和特点。

首先,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猪肉市场检查情况汇报

猪肉市场检查情况汇报

猪肉市场检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安排,我们对本地猪肉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对市场内的猪肉来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走访和调查,我们了解到市场内的猪肉主要来自本地养殖场和外地批发市场。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小型养殖场存在无证经营、饲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这可能会对猪肉质量造成影响。

同时,部分外地批发市场的猪肉进货渠道不够透明,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次,我们对市场内猪肉的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

经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市场内部分猪肉存在硝化亚胺等添加物超标的情况。

这些添加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同时,部分猪肉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细菌超标,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再次,我们对市场内的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查。

发现一些经营户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卫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如地面清洁不及时、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

这些不良卫生习惯可能会对猪肉的卫生安全造成影响。

最后,我们对市场内的价格进行了调查。

发现猪肉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季节因素影响。

同时,一些商贩存在恶意哄抬价格的情况,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综上所述,市场内猪肉的来源、质量、卫生和价格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和权益,我们建议加强对养殖场和批发市场的监管,加大对猪肉质量的抽检力度,加强市场内卫生管理,同时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希望领导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市场内猪肉的质量和安全,为市民营造一个放心食用的环境。

谨此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还请领导批评指正。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近期,我市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明显,我们深入生猪规模养殖大户、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围绕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及收益情况,生猪出栏、存栏、能繁母猪数量,生猪价格后期走势及原因,当前我市养猪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展开专题调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目前我市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明显。

我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自2022年4月下旬止跌转涨,生猪价格连续2个月温和震荡上扬,7月初,生猪价格在连续上涨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随着9月开学季到来,猪肉需求的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猪价高位运行达到年度高点。

在国家采取了提醒告诫、约谈和储备肉投放等一系列调控举措下,生猪价格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上涨后,自11月初起,猪价从上涨态势转为下跌态势,价格连续11周下跌,跌至养殖成本以下。

目前,我市生猪出栏价格为7.2-8元/斤,白条肉价格为9.5元/斤,精瘦肉价格为14元/斤,生猪出栏价格和去年10月份14.1元/斤相比下跌了43.3%,白条肉价格和去年10月份17.6元/斤相比下跌了46%,精瘦肉价格和去年10月份22元/斤相比下跌了36.4%,猪仔价格从去年7月份1180元/头跌到现在450元/头,下跌了61.9%。

不到半年时间生猪和猪肉价格近乎腰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一定实惠,但是养殖户利润骤减,不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生猪、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市场供应充足,前期二次育肥、压栏惜售猪源集中释放,养殖端出栏数量增加;二是受疫情政策优化调整的影响,餐饮消费和腌腊消费均大幅减少,消费对猪价的支撑不足;三是春节过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需求下降,供应过剩;四是屠宰企业屠宰生猪数量较春节前有所减少,部分屠宰场有圈存猪,收猪积极性不高,且压价收猪较多。

(二)目前生猪养殖收益处于亏损状态。

通过调查,我市生猪从仔猪收购到饲养出栏(300斤为标准出栏),按目前生猪出栏收购价7.5元/斤来计算,每头收入约2250元,其中仔猪成本450元、饲料成本1800元、防疫成本80元、人工成本等300元,合计养殖成本为2630元,每养一头生猪亏损380元,从当前行情来看,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猪肉市场调查报告

猪肉市场调查报告

猪肉市场调查报告概要:猪肉一直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肉类之一。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猪肉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猪肉市场的状况,本报告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分析。

市场供应与需求: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之一。

每年的猪肉消费量大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

然而,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猪肉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市场供应紧张,猪肉价格不断上涨。

消费者偏好与品质标准:消费者对猪肉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传统的选肉方式(如颜色、纹理和气味)之外,现代消费者还更加关注猪的品种、饲养环境、饲料配方和添加剂使用情况。

对于一些追求健康和有机食品的消费者来说,有机猪肉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零售市场与网络销售: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在线渠道购买猪肉。

根据调查,网购猪肉的消费者主要关注点是价格、品质和配送服务。

一些电商平台也通过线下门店和快递服务提供更便捷的购买体验。

食品安全与监管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由于近年来猪肉质量问题频发,政府加大了对猪肉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现在,猪肉企业需要获得合格的资质证书,并且进行定期的食品安全检测。

此外,消费者也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并更多地选择购买有合格标志的猪肉产品。

行业竞争与发展趋势:猪肉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取得优势,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促销活动。

一些企业加强了与养殖户的合作,建立起完整的肉类供应链。

此外,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一些研发机构开始研究可替代肉类的新产品,例如植物肉和虫肉。

结论:猪肉作为中国重要的肉类消费品,不断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需求增长。

市场上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但消费者对于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和创新的产品将逐渐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趋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价格调研报告四篇

价格调研报告四篇

2020年价格调研报告4篇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我县猪肉价格首次出现异常波动,猪肉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精瘦肉,下同)上涨到15元/斤,涨幅25%,而且上涨后的价格一直维持至今。

为了了解和掌握全县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动态,我们进行了市场调查。

一、我县生猪养殖、存出栏及价格变化情况我县生猪供应来源主要是农村散养户和少量小规模养殖户,约各占85%和15%,全县没有大型生猪养殖场,XX年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约20万头。

今年以来,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以13%比例逐月下降,6月份全县生猪存栏量约6.2万头,比去年同期约16万头下降158%,从6月30日以来,县食品公司已累计从、等地组织调入生猪860头(当地收购价5.5—6元/斤),有效缓解生猪短缺现象,目前县屠宰厂屠宰的生猪本地猪仅占35%。

由于生猪存栏下降,市场供应严重减少,全县生猪屠宰也急剧减少,6月份全县生猪屠宰量2742头,比去年同期6080头下降122%,其中县城日屠宰量20—25头,比正常日屠宰量55—65头下降约168%。

自从去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猪肉价格维持在12元/斤水平,一直处于高价位状态,生猪收购价格是4.00—4.50元/斤左右,到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县城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猛涨到15元/斤,增幅25%,生猪收购价格也由原来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涨幅及价位。

二、我县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1、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发生,致使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供应货源短缺。

今年来,全国一些省市相继出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我县从5月份一些乡镇也出现了疫情,而且传染比较强,一量发生疫情相邻的村庄都受到影响,生猪死亡率达40%,有的甚至出现全庄生猪毁灭性死亡。

这样,造成全县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收购价格快速上涨,生猪价格由原来的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

猪肉价格下跌调研报告范文

猪肉价格下跌调研报告范文

猪肉价格下跌调研报告范文 - 调研报告据我局市场监测,近期以来,受“猪流感”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

为此,我局针对这一现象对全县局部乡镇屠宰场、生猪活体储藏点、县内局部农户、县城农贸市场和局部超市进展了一次较为全面详细的调查摸底,对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情况进展调查分析^p ,并对下一步市场趋势作了一个初步预测,现将有关情况简要如下:一、价格情况目前我县生猪收买价格:良种瘦肉型生猪为480-490元/100斤、土杂猪为460-470元/100斤;较上个月的同种类生猪收买价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11%和11.3%;较去年同期同类生猪收买价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35%和28%。

目前我县猪肉价格:县城及大局部乡镇屠宰场的鲜肉批发价格为13-15元/公斤。

市场零售价格为18-20元/公斤,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一是受“猪流感”影响,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但在全国大局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影响。

二是*等地因我省生猪注射瘦肉精过多等原因一直在减少甚至回绝收买我省的生猪,导致猪外购受阻,内销渠道呈饱和状态从而压低了生猪收买价格。

三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2022年全国生猪养殖业进入低谷,2022年开场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刺激养猪业开展,进展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规模场补助、养殖大县补贴等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刺激了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猪产量较往年增加但销售渠道狭窄。

三、下一步走势目前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已在下跌空间彷徨,但实际情况是如此种现象继续下去的话,我县屠宰场及大局部农户特别是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已根本无利可图,小养猪场和散养户已进入亏损状态。

待等到“猪流感”冷却后,价格有可能回落。

但据省商务厅从省级储藏基地调查,2022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到达顶峰,导致母猪大量补栏,按生猪消费周期12月左右计算,大规模商品猪上市恰好集中在2022年上半年,因此2022年生猪价格仍将保持较大下降压力,这期间虽然不排除一些波动,但总体价格回转需要等到今年年底。

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各方密切关注和协同应对。
05
调查总结及建议
Chapter
生产销售环节的问题与挑战
01
生产环节问题
在生产环节中,存在养殖技术不规范、饲料质量不稳定、防疫措施不到
位等问题,导致生猪生长缓慢、发病率高,在销售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导致养殖户收益不稳定,甚至亏损。
销售规模及渠道
销售规模
本次调查显示,生猪销售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主要集中在大型养殖企业和中 小型养殖户。
销售渠道
生猪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活猪市场、屠宰企业、超市和线上平台等。其中,活猪市 场和屠宰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销售价格及波动因素
销售价格
根据调查,生猪销售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需求、季节性变化、饲料价格、政策调控等。
波动因素
市场需求和季节性变化是影响生猪销售价格的主要因素。同时,饲料价格和政策调控也对生猪销售价 格产生一定影响。
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
在销售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市场竞争力不足、销售渠道有限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生猪产业的 进一步发展。
建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增加线上销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生猪存栏量、出栏量、饲料产量及价格、养殖成本及收益、屠宰 加工及销售情况、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同时,还对政府监 管、政策措施、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
02
生猪生产情况调查
Chapter
生产规模及分布
01
02
03
总体规模
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规 模持续扩大,以满足日益 增长的市场需求。

肉类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肉类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肉类市场行情分析报告近期肉类市场行情分析报告1.全球肉类市场概况全球肉类市场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但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今年市场遭受了一定冲击。

然而,随着疫情的逐渐得到控制,肉类市场正在逐渐恢复,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机会。

2.中国肉类市场概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家之一,肉类市场规模巨大并以增长速度较快著称。

近年来,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肉类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趋势,包括高品质肉类、进口肉类等。

3.需求趋势尽管COVID-19疫情对肉类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人们对肉类的需求整体上并未减少。

然而,消费者对于肉类的品质、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趋于提高,这对于市场推动可持续发展、优化供应链和提高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供应局势近年来,肉类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些国家和地区加强了监管力度,提高了气候和环境保护要求,这对于肉类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影响。

此外,新兴的植物肉和人工肉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对传统肉类市场构成一定的竞争。

5.价格变动肉类价格的波动对于市场参与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受疫情和供应链问题的影响,肉类价格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所波动。

此外,天气状况、季节性需求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调整也将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6.进口和出口情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之一,对于进口肉类的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中国市场对于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等国家的肉类进口需求一直较高。

同时,中国的肉类出口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市场的出口需求。

7.预测和建议根据市场趋势和需求变化,未来肉类市场可能呈现出一些新的机会和挑战。

在市场参与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肉类市场有望实现良性发展。

同时,抓住新兴市场和出口机会也是市场参与者应该关注的重要领域。

综上所述,肉类市场在疫情影响下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趋势仍然向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肉价格市场调查报告模板(实用版) Pork price market survey report template (practical vers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猪肉价格市场调查报告模板(实用版)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
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从收购价格来看,我市1月生猪的收购价格为16元/公斤左右,2月收购价格为14元/公斤左右,3月收购价格为12元/公斤
左右,目前收购价格为10.6-10.8元/公斤,一路呈下跌趋势。

从批发价格来看,我市猪肉1月份的批发价格为19.8元/公斤,2月份的批发价格为18.5元/公斤,环比下降6.57%,3月份
批发价格为16.88元/公斤,环比下降8.76%。

截止到4月24日,我市猪肉的批发价格为15.5元/公斤,较1月份下降
21.7%。

从零售价格来看,1月份我市猪肉零售均价为24.1元
/公斤,2月份零售均价为23.51元/公斤,环比下降2.45%,3月份零售均价为22.89元/公斤,环比下降2.64%,截止到4
月24日,我市猪肉的零售均价约为19元/公斤,较1月份零
售均价下降21.16%左右。

二、猪价持续下跌的原因
近期猪肉价格下滑属全省乃至全国趋势,我市猪肉价格下跌主要受生猪养殖业壮大,猪肉加工产业发展较快,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此外,受生猪节后波动效应影响,造成猪肉价格下降,加之公款消费、赈酒风得到遏制,造成餐饮行业对猪肉消费需求不旺。

1.生猪出栏增加导致供大于求。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在养殖方面投入的增加,一些生猪养殖大户和养殖场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极大的提升了广大养殖户的养殖信心。

规模养殖户剧增,生猪养殖户积极补栏,生猪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而生猪及猪肉的市场需求却相对稳定,从而导致供过于求,从市场规律来讲,供大于求必然会引起价格下跌。

2.市民消费结构转变导致需求量降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肉类商品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逐渐从以猪肉为主的消费转向以牛羊肉、鸡肉等肉制品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猪肉消费量。

加之春节刚过,许多家庭都还储备有大量的腌腊肉品,对新鲜猪肉的需求量减少,也是造成猪肉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3.餐饮行业对猪肉的消费量下降。

自20xx年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禁令,对公款消费、赈酒宴
都进行了严格整治,我市也积极响应,各种茶话会、团拜会、升学宴、生日宴已基本取消,加之从中央到地方的厉行勤俭节约之风,我市的餐饮行业尤其是高端餐饮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猪肉消费的需求量。

三、后期预测
目前生猪价格可能会跌入谷底,并在谷底持续一段时间
震荡。

预计随着农忙季节的来临,腌腊制品的逐渐减少,猪肉需求量会有所增加,猪价会缓慢回暖,并持续一段时间。

加之国家对猪肉储备和外销的增加,将会拉动猪肉消费,生猪需求总量将会上升,从而带动生猪价格逐渐回升。

四、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在生猪产业化经营中要加大指导和调节功能,防止出现周期性价格波动;要大力扶持发展生猪产业协会
和生猪专业合作社,并积极指导和发挥其作用。

二是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合机制,发
挥带动作用,要求并帮助农头企业建立自身加工原料基地,实行订单和受控生产,要体现优质优价,使养殖户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建立起龙头企业和养殖户,养殖基地紧密相连,互利共赢的利益联合机制。

三是要针对生猪疫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疫病风险增大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调控工作。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