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次作业答案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次作业答案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次作业答案篇一: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次作业答案《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1、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2、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3、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

4、政治的含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5、权威性分配是指,在大多社会,由拥有权威的权力的政府机构去做决定。

二、填空(每题1分,计25分。

)1、广义素质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2、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

3、素质教育激励机制是一种引导过程。

它包括四个环节(导向环节)(检测环节)(分配环节)(反馈环节)。

4、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传统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后行为主义时期)5、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

6、主要的国家观有(国家神权说)、(社会契约说)、(国家暴力说)、(国家要素说)。

三、简答题(每题8分,32分。

)1、素质教育哪些基本特点: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未来性2、什么是政治社会化?答:政治的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学基础》作业一

《政治学基础》作业一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59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平时作业一( 第一至第二章)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2、孙中山先生是(A)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4、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C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5、我国政治学分为(D)等。

A 政治学理论B 中外政治制度C 行政管理D 国际政治6、中国古代的法家强调(C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A 法B 势C术 D 变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B 文学C 历史D 社会伦理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D)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C 利益D 人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2018年江苏开放大学-公共政策分析-第一次

2018年江苏开放大学-公共政策分析-第一次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评阅教师第次任务共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公共政策分析》形成性考核作业1(1-3单元)1、被誉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的是( B )A.德洛尔B.拉斯韦尔C.雷斯曼D.威尔达夫斯基2、一个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采用各种研究或者论证的方法,产生和转变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这个是关于( B )的定义。

A.政策周期B.政策分析C.政策执行D.政策变迁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政策科学发展的成就( C )A.公共政策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步B.公共政策的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C.政策科学学科分化日趋成熟D.知识的应用已经起步且前景看好4、根据( C )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政策四种类型。

A.政策层次的角度不同B.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及其问题的不同C.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D.政策分配利益的种类5、根据(B )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A.政策层次的角度不同B.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及其问题的不同C.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D.政策分配利益的种类6、在我国,( C )是权利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是我国的政策制定以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结构。

A.人民法院B.国务院C.人民代表大会D.公安部7、“公共政策由国家和国家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国家内制度化并由国家来仲裁”这是( B )的核心观点。

A.多元主义B.法团主义C.公共选择理论D.议题网络8、( D )的主要职责是将政策方案(理想)转变为政策效果(现实)A.决断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监控子系统D.执行子系统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政策研究及咨询的著作是( D )A.《史记》B.《资治通鉴》C.《孙子兵法》D.《战国策》10、作为一个正式学科的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开始出现是在( B )A.20世纪60年代中期B.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9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次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次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张婷婷课程代码 110073课程名称中国政府与政治(专)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六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任务内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代议制政府》的作者是英国自由主义理论家()。

A.卢梭B.孟德斯鸠C.洛克D.密尔2.“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是()的名言。

A.亚里士多德B.孟德斯鸠C.霍布斯D.休谟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

A.政府职能问题B.国家权力问题C.政府选举问题D.政党政治问题4.提出“政治学是研究受权力分配和运用的影响下的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B.威廉·布卢姆C.戴维·伊斯顿D.罗伯特·达尔5.()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6.政府组织具有()共同特征。

A.权威的广泛性B.成员的非自愿性C.暴力的垄断性D.权力的合法性7.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阶级的社会有()阶段。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于()年。

A.1954B.1975C.1978D.19829.人民主权原则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提出来的。

A.孟德斯鸠B.戴伊C.卢梭D.马基雅维利10.与西方国家以分权制衡原则作为国家组织及其活动的方式不同,我国的国家组织及其活动方式是()。

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B.人民主权C.民主集中制D.行政首长负责制11.我国到目前为止出现过()部宪法。

A.“五四宪法”B.“七五宪法”C.“七八宪法”D.“八二宪法”12.宪法的一般性质是()。

A.规范性B.自愿性C.强制性D.科学性13.宪法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

A.至上性和根本性B.原则性和全面性C.民主性D.规范性和强制性14.我国宪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

A.人民主权原则B.基本人权原则C.法制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15.中国宪法的特点是()。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一、多选题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BC)。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C、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张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张2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张。

分权的基本内容(ABCD)。

A、辟官B、莅位C、理财D、治军9、章太炎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议会民主,原因是(AB)。

A、中国人口多B、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差D、西方国家不允许10、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BCD)。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1、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实权的中上层,一类是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

下列人物中属于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有(BC)。

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曾国藩12、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有(ABC)。

A、战舰B、火器C、养兵练兵之法D、量天尺13、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___中国政治思想史实践作业1

___中国政治思想史实践作业1

___中国政治思想史实践作业1中国政治思想史实践作业1是一门旨在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历史的实践性课程。

该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核心思想,加深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理解。

该作业将涉及以下主要内容和目标:研究不同时期的中国政治思想,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思想;探讨中国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如儒家、法家、墨家等;分析中国政治思想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决策的指导作用。

通过完成中国政治思想史实践作业1,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这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中国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研究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这个时期诞生了众多思想家和学派,如___、___、老子以及合法、道家等。

在秦汉时期,法家、儒家和道家成为主要的政治思想流派。

法家注重法律和权力的运用,儒家则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建立,而道家则强调自然和个人修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___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也日益增长。

___强调解脱和修行的道路,并在政治思想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唐宋时期的到来,理学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流派。

理学强调人性的善恶和权力的合法性,对政治治理和社会伦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上述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的简要介绍。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学说,对中国历史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作业要求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实践作业1,并提供了具体要求和考核重点。

在解析该作业要求时,可以讨论其中哪些内容更具挑战性,并分享自己对实践作业的理解和准备。

实践作业1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历程。

作业中可能包含以下要求和考核重点:分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探讨不同学派的核心理论观点和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演进和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中国政治思想史对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新)江开大中国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新)江开大中国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56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第三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平时作业三( 第九至第十一章)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宋代功利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李靓B.王安石C.陈亮D.叶适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在富国方面,颁发了(ABCD )等。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免役法D.市易法3、宋明理学的政治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宋代主要以(ABCD )为代表。

A.张载B.程颐C.朱熹D.王阳明4、张载从改革时弊的愿望出发,把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与北宋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出了(ABC )等思想主张,这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

A.为生民立道B.仁道及人C.足民D.安民5、朱熹不满于南宋的偏安一隅的局面和社会腐败积弊,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政治主张,首先要改革军制,另外还提出了(BCD )等措施。

A.爱民厚生B.打击豪强C.防止兼并D.减轻赋役6、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

A.至相权以分君权B.设学校以监视朝政C.设方镇以去集权之弊D.正人心厚风俗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张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张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张。

分权的基本内容是(ABCD )。

A.辟官B.莅位C.理财D.治军9、王夫之以民本思想为基础,提出(AB )的治国策略。

A.宽以养民B.严以治吏C.行教化D.爱民厚生10、唐甄认为,贤君治国应该具备(ABCD )条件。

A.君主要抑尊B.君主要向天下人求教C.君主应该以节俭示天下D.君主要知人善任,尚贤与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1、宋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是功利思想,以李靓为发端。

2、李靓认为天道与民心是一致的,君主要顺应天意,体察民心,把安民、“养民”作为首要的政务。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天命不常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

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

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

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

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

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

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

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7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5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一( 第一至第五章)
评语:
评阅时间:年月日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
B.要体察民情
C.要慎用刑法
D.要礼法并用
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
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
C.崇尚仁义
D.以孔子为师
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礼治与正名
B.举贤才
C.实行平均主义
D.愚民政策
4、孟子提出的关于实行仁政的具体设想是(ABC )。

A.制民之产
B.平均赋税
C.保护工商业
D.礼法并用
5、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表现在(AB)
A.人的感官欲望
B.权势欲望
C.生存欲望
D.社会环境的影响
6、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内容有(AC )。

A.物无贵贱
B.物有贵贱
C.无是无非
D.有无相兼
7、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ABCD )等主张。

A.非攻
B.尚贤
C.尚同
D.节用
8、法家思想的特点是(ABCD )。

A.重视法律的作用
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D.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历史
9、商鞅对于实行法治提出了如下的一下原则(ABC )。

A.要刑无等级
B.要明法利民
C.要轻罪重罚
D.要法胜民
10、韩非提出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是(ABC )。

A.法一而固
B.以其所重禁其所轻
C.法不阿贵
D.法不责众
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
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3、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4、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5、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荀子。

6、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7、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

8、墨子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

10、韩非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简要评述。

答: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惟命不于常”。

(2)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3)敬天保民。

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周公用“民情
可见”的观点去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

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地依赖天命,甚至明确提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发展道路。

另外,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视,这一思想实际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2、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及其评价。

答: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无为是最高境界。

老子的无为而治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不尚贤,使民不争。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4)慎征伐。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他反对战争,反对专制国家的横征暴敛,这些思想主张表明老子是一个关注社会下层民众疾苦的思想家。

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本质上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着想的,按照老子的观点,无为仅仅是治理国家的手段,而“无不为”才是目的。

无为是以扼杀民智为目的的,无不为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的。

老子以无为而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

3、墨子的兼爱主张及其评价。

答:兼爱是墨子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

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的境界。

墨子把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方法。

墨子寻求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望是善良的,但墨子显然没有真正地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1、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评价。

答: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
(1)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这主要是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孔子认为,克己忍让是最高尚的道德的具体体现。

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都能够不计个人得失,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便迎刃而解了。

(2)从克己忍让的认识出发,孔子认为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至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孔子认为,如欲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其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一个人只有不断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才能和人和睦相处。

(4)孔子认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应该是与世无争的。

孔子把克己与忍让作为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灵丹妙药,即使是对那些残忍的统治者,孔子也不主张反抗,而是提倡回避那些无道的政治统治者。

孔子的人生哲学,尽管对于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主导的方面,他并不是教育人们去积极地改造社会,不是倡导对于恶的政治势力进行抗争。

所以,孔子人生哲学的消极影响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2、试述韩非的法术势理论及其评价。

答: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

韩非认为,法、术、势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和条件。

韩非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利益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

韩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集法家之大成,在吸收儒道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又以人性好利为出发点,把政治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这是韩非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巨大贡献。

韩非法术势兼用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