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与技术法规体系分析
国外车辆管理制度

国外车辆管理制度在各个国家,车辆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车辆注册、车辆安全、车辆税费、驾驶证要求等等。
这些制度旨在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有序,并保护驾驶员和行人的权益。
本文将就国外几个主要国家的车辆管理制度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
中国中国的车辆管理制度非常严格。
首先,所有的汽车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注册。
申请车辆注册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车辆注册后,需要办理车辆牌照。
在中国,车辆牌照不仅是一种标识,也是一种限制。
比如,一些城市规定,只有特定的牌照才能进入市区行驶。
此外,对于一些城市,又有一些限行政策,比如根据尾号限行或者根据工作日进行限行。
中国的车辆管理制度还包括车辆安全检测和强制车险。
每辆车都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上路行驶。
此外,中国还规定,每辆车主都需要购买强制车险,以保障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欧洲在欧洲,车辆管理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
不同国家之间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有相似的规定。
首先,所有的汽车都需要进行注册,注册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支付注册费用。
在一些欧洲国家,还需要缴纳车辆税,在有的国家,车辆税费是按照车辆的排放量来收取的。
在欧洲,车辆的安全检测也是非常严格的。
不同国家的检测标准有一些差异,但总的来说,都需要针对车辆的各个部分进行检测,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同时,欧洲的一些国家还规定,每年都需要进行定期的车辆安全检测。
另外,欧洲的一些国家还有车辆管理制度中的低排放区、限行区等,以保护环境和空气质量。
低排放区是指在这些区域内,只有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才能进入。
限行区是指根据车辆的尾号或者工作日进行限行。
美国美国的车辆管理制度也有其特点。
首先,每辆车都需要进行注册,注册后领取车辆牌照,这个过程与中国和欧洲的情况类似。
不同的是,美国的车辆管理制度在严重程度上略有不同,各州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在美国,一些州会要求车主购买车辆保险,但并非所有的州都有这个规定。
国外汽车认证制度及其启示

国外汽车认证制度及其启示祖明【摘要】世界各国针对汽车产品贸易陆续出台了许多新的技术贸易措施,这给我国汽车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产生了重要影响.美欧日和金砖国家的汽车认证制度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汽车认证制度已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贸易壁垒之一;我国汽车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面临不小的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对汽车产品存在特殊性要求;我国汽车企业应树立研发—标准—产业相互同步的理念,促进成果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同时实施差异化的海外目标市场选择战略.【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1)006【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汽车企业;汽车认证制度;启示【作者】祖明【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1.1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已出口到世界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在内的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从产品类型上看,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主要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而汽车整车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
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突破百万辆,达到105万辆。
其中,轿车出口占整车出口的比例为45.3%。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汽车整车产品出口分布情况如下:中东地区(指西亚和北非部分国家)占41.72%,南美地区占24.02%,欧洲地区占12.79%,亚洲地区占11.8%,其他地区占9.67%。
可见,我国汽车整车产品出口的市场分布并不均衡。
2013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 211.68 万辆、2 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8%和13.9%,再次刷新全球纪录。
至此,我国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
201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跌破100万辆大关,出口量为97.73万辆,同比下降7.5%。
其中乘用车出口59.63万辆,同比下降9.8%;商用车出口38.10万辆,同比下降3.5%。
浅谈欧盟车辆认证法规和车辆管理体系

浅谈欧盟车辆认证法规和车辆管理体系摘要:在汽车产品管理上主要使用的管理体系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以欧盟为主的认证以及召回,第二种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我认证以及强制召回,其它的管理体系基本都是以这两个体系作为基础,搭建适合国内市场特点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浅谈;欧盟车辆认证法规;车辆管理体系引言在上个世纪由于欧洲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车辆法规,在汽车行业交易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促进欧洲汽车一体化发展,使贸易开展更加方便,需要搭建完善的汽车法规以及认证体系,因此欧盟将各个国家与汽车相关的法律与法规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的欧盟车辆认证法规,实现欧洲共同体发展。
1欧洲汽车管理法规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洲联合国委员会的干预下,完成对汽车相关法规的制定,制定的主要内容有汽车零部件规范化生产以及驾驶安全等,在各国家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互利互惠的方案,这个法规也被很多欧洲或者欧洲以外的国家应用。
我国从2000年开始,参与全球汽车技术法规的制定工作中。
1.1欧洲联盟指令首先需要由各成员国组成的工作小组提出指令,或者对现有指令的修改,然后欧盟理事会会对提议进行研究,决定是通过还是否决,通过的指令需要在成员国无理由执行。
目前,欧盟的车辆验证指令总计133条,这些指令涉及到部件、系统以及整车等所有方面,但是操作性指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指令都要不断进行修改,经过多年的发展并逐步修改已经形成完善的欧盟车辆认证法规以及成熟的体系。
1.2经济委员会法规联合国的经济委员会由5个区域组成,每个区域都会设置委员会进行管理,法规的制定需要其下属工作小组负责并修正。
从相关法规制定协定书内容上来看,所有法规的制定以及修正都需要超过三分之二的总数才能通过,最后由欧洲经济委员会发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车辆认证法规已经越来越成熟,并且更加的深入。
2欧洲汽车产品管理体系2.1汽车管理模式在欧洲,采用的管理模式为欧盟型式批准制度,这个制度刚开始仅对乘用车进行限制,直到后来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对M、N以及O类型的车辆都有相应的认证标准,对车辆的性能以及技术条件进行审核,并将其作为型式批准的参考条件,而产品认证采用的是第三方认证体系。
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最新发展状态

I 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最新发展状态
Re en c tDev op en fAm er an Te nial el m to i ch c c Regult s on Au om o ie Sa et ai t on t f y v
撰 文 中 国 汽 车 技 术研 究 中心 朱 毅
下方面 : 1 4 4 5 2 万辆 ;2 0 年 为 1 4 ,3 6 08 92 3 美 国作 为世 界上 最典 型 的法制 由汽 车生产 厂家 对其 进入 市场 万辆 ;2 0 年 美 国汽 车 销 量 下滑 化 国家 ,在对 汽车产 品和市 场准 入 的产 品 自行 负责 ,即 美 国对 汽 车 09
“0 0 机 动 车 辆 安 全 法 ” 21年
美 国联 邦政 府 对汽 车 产 品 的准 数 据 库 。
此 次 修 法 的 宗 旨 包 括 : 对 车
法 规( 型 车 欧 V和 欧 V 排 放 法规 ) 术法 规构 成 了汽车 产 品进入 美 国市 在 讨论 对 《国家交通 及机 动车 安全 轻 1
就借 鉴美 国 的管理 模式 强化 对在 用 场 必 须满 足 的基本 条件 。本 课题 主 法 》进行 修 改 ,新 的 法案 名称 为 : 车 的监 督和 管理 ; 人管理 上 ,平 行地 分 为两部 分 ,汽 要 由美 国运 输 部国 家公 路交 通安全 体系分类 管理局 ( OTNHT A 负 责 ;汽车环 D / S) 要 针对 美 国联 - > 车技 术 法规 建立 7 - -  ̄ I 3
本文对美国汽车市场产品准入管理和技术法规的特点,以及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的最新发展状态进行了
系统介绍。
Ths a t e mak s a s sema i n r du t n o h h r t r t s o u o pr du t i ri cl e y t t ito c i n t e c a ac e i i fa t o c s mare c e s c o sc k ta c s
热点海外汽车市场准入制度和汽车技术法规-201308

附件E
附件F 附件G
后视镜
安全玻璃 防止阳光 耀眼
农机交通
排放和VIN 的定义 汽油机排放
附件T
附件U 附件2
国家道路安全
碰撞事故及 记录 违法与制裁
10
阿根廷车辆零部件认证(1)
• 除了整车认证,阿根廷对汽车零部件和装置建立了完整的安全 认证批准体系(CHAS)
序号 汽车零件和/或部件的 安全项目 IRAM标准 国际通用法规 南共市法规 其他认可 的标准/指令
• 对于汽车整车的准入管理是由巴西运输部(DENATRAN) 负责。
– DENATRAN是巴西负责车辆安全性能的政府监管部门。车辆分别获 得安全和环保测试认证后,DENATRAN颁发车辆的型式批准证书 (CAT证书:Certificado de Adequecao a Legislacao de Transit),只有 获得该证书的车辆才允许在巴西销售。
6
阿根廷汽车产品准入法律法规体系
• 道路交通法:24.449号法; • 道路交通法规(法令779/95); • 针对旅游大客车的额外要求(法令); • 公共乘客运输车辆的批准(法规);
• 针对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的技术法规(安全)
– (决议 Res. 838/99);
• 相配套的技术标准:IRAM标准
12
南共市制定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
• 南共市自1991年成立后,即开始对汽车产品制定统 一的技术法规----MERCOSUL决议; • 具体工作由共同市场组(GMC)下属的第3工作分 组:SGT 3 ―技术法规和一致性评估”进行; • SGT3下设不同的委员会,负责不同领域和产品的技 术法规和一致性评估的协调统一:
16
阿根廷汽车排放法规最新发展
美国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与技术法规

2.1-3 FMVSS中的车辆系统和零部件
轮胎 /轮辋
FMVSS 109、110、117、119、120、129、139 / 110、120
制动软管 /制动液 FMVSS106 / 116
灯具/回复反射装 FMVSS108 置和相关装置
玻璃材料
FMVSS205
儿童约束系统 / 地板举升系统
压缩天然气容器/ 摩托车头盔
车辆选择性达标审核SEA
EPA发现某些新车产品不能符 合EPA排放技术法规的要求, 尽管这些车辆的原型样车符合 法规要求并已通过EPA认证, 因此EPA制定实施了一套生产 线终端抽取样车或发动机进行 达标测试的方案,
4. 2 美国对在用车排放的管理
SIP计划
使未能达到美国 法律规定的六种 空气限值指标的 州达标的计划,
3
4
确实
定验
实室
验报
室告
实验室
产品召回
汽车生产厂家
注
:
34
另
提 确责
有交 认令ຫໍສະໝຸດ 因认 不召车
证 符回
辆
资
安
料
全
美国运输部DOT
缺 陷
12
而
购 符发
责
买 合现
令
新 性不
召
车 试符
回
验
独立实验室
美国汽车产品进口程序及其所涉管理部门
3.1 美国汽车产品安全认证及进口程序
1 指定代理
2 向NHTSA提交VIN码
4. 1 美国对在用车的管理
车辆在用验证试验IUVP
EPA除了对汽车产品进行市场准入 前的审查、试验和认证外,要求对 已进入市场的车辆分别在已运行最 少10000英里 1年 和已运行最少 50000英里 4年 时进行车辆在用验 证试验,以检验车辆是否仍能满足 技术法规所规定的排放耐久性要求, 该试验同样由车辆生产厂家自行进 行,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刘佳仪;董坤【摘要】欧盟是当前国际上最大、发展最为完善的一体化市场,它现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法律基础,对包括传统车辆和新能源车辆在内的汽车产品建立了统一的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欧盟型式批准体系,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是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务需求.为此,文章重点介绍近年欧盟最新法规的重要动态,为中国汽车行业在认证法规与研发规划方面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44)009【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欧盟;汽车法规;型式批准【作者】刘佳仪;董坤【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天津 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天津 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99前言欧盟型式批准体系,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是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务需求。
欧盟为减除内部认证和技术壁垒,在欧盟内推行统一的欧盟整车型式批准(EU WVTA)和欧盟法规,使欧盟汽车产业获益于统一的欧盟汽车市场。
同时,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及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 WP.29)框架下,推进欧盟法规与联合国法规(联合国已将原ECE法规统一称为联合国法规)的协调一致,使得欧盟汽车产业可以更好地进入全球汽车市场。
为增强汽车产业竞争力,欧盟在《CARS 2020行动计划》确定的行动计划主要基于4个领域,其中3个与标准法规相关:欧盟法规简化、国际法规协调、双边法规对话。
标准法规对于产业汽车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可见一斑。
而伴随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欧盟汽车技术法规也变化较快,经常有法规更新或新项目的强制实施,是我国汽车产业进入欧盟及全球汽车市场的重点研究对象。
1 框架指令近年,鉴于“空调制冷剂事件”(使用老制冷剂R143a)和“大众排放门事件”(柴油车安装“欺骗装置”)的违法行为,暴露了欧盟现行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指令2007/46存在如下重大不足:市场上不符合、不安全产品的追溯困难,进口商、分销商等供应链主体的责任缺乏明晰性;不同国家政府部门之间技术法规协调执行的责任与合作缺乏界定(特别是型式批准、市场监管和边境控制部门);不同技术服务机构,在执行型式批准和生产一致性评估任务时,严格程度和质量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欧盟成员国的主管部门在安全保障措施和启动召回程序方面,缺乏严谨明晰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生产一致性的控制程序存在缺陷;型式批准与市场监管要求的协调执行上,缺乏欧盟层级的协调和监督。
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及准入管理制度

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及准入管理制度摘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该地区汽车产品需求量大,但一直依赖进口。
GCC地区内部对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的准入管理制度,并使用GSO标准作为实施管理的统一技术法规。
本文首先对GCC地区内部汽车技术法规体系进行了介绍,随后对该地区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及最新技术法规动态做出了分析。
通过对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阐释,尽可能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可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GCC;GSO;技术法规;准入管理;发展动态Automobile Technical Regulation System and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in GCC AreaYin Fengxuan, Li Wen(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Tianjin 300300)Abstract: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al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in the Gulf region. There is a large demand for automobile products in this region, but it has alwaysrelied on imports. The GCC region implements a unified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obile products, and uses GSO standards to implement the unified technical regulation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internal automotive technical regulation system in GCC region, then analyzes the market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latest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utomotive products in this region.Through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omotive technical regulation system in GCC region,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provide China's automotive product export enterprises with information that can beused for reference when dealing with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Keywords: GCC; GSO;technical regulations; acces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ends引言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81年5月,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美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与技术法规体系分析王永新(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摘要】简要介绍了欧盟和美国的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着重分析了欧盟EEC/EC指令及UN/ECE法规体系、美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FMVSS&EPA)和全球技术法规体系(GTR)三大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主题词】法规汽车分析一套完备的汽车产品管理体系必须包括3个部分: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完整的技术法规体系和经认可的检测机构。
其中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是汽车产品管理体系的基础,是检测机构对汽车产品进行检验的依据。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两大类:(1)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公告等,(2)依据相关法律制定的涉及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项目的强制性标准、技术要求等。
目前国际上汽车技术法规主要分三大体系:欧洲体系(EEC/EC指令和UN/ECE法规)、美国体系(FMVSS&EPA)和全球技术法规体系(GTR)。
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主要也是参照UN/ECE法规和欧盟EEC/EC指令建立的。
1欧美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盟和美国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汽车产品管理体系,并由一个或几个政府部门组织实施。
1.1欧洲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欧盟实施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并对生产厂家的生产一致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欧盟对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的整车产品形式批准制度(WVTA)。
经欧盟成员国内的技术服务机构(如德国的TUV、荷兰的TNO、法国的UTAC、意大利的CPA等)测试,收稿日期:2008一∞一∞上海汽车2008.1l确认产品满足有关的EEC/EC指令要求,并满足生产一致性要求,则批准该型式的产品。
由欧盟成员国政府交通部门向生产厂颁发型式批准证书和标志,又称e标志,并通知其他欧盟成员国。
1.2美国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美国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分为安全节能和环保两部分,分别由联邦运输部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DOT/NHTSA)和联邦环境保护署(EPA)实施。
安全技术法规的实施采取制造厂自我认证,政府事后监督抽查的管理制度,制造厂自行进行认证试验,符合联邦汽车法规要求的,在每一辆新车上贴符合法规要求的标签,即可上市销售,不再需要其他任何检验。
自我认证试验的频率取决于厂家本身的质量控制水平和产品性能与法规要求之间的差距。
美国汽车环保实施EPA认证,与安全技术法规实施的自我认证不同,类似政府的强制性形式认证。
制造厂首先向联邦环境保护署提出EPA认证的申请,同时附上车辆相关的说明书、技术参数、试验规程、试验报告的数据和资料,并提交车辆排放控制装置8.045万km或l500h耐久试验的结果。
EPA审查有关资料后,按发动机种类选择EPA试验室或认可的厂家试验室进行EPA法规要求的试验,符合法规要求则可以发放EPA认证并给与官方公布。
·43·万方数据2欧洲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欧洲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包括欧盟指令(EEC/EC指令)和联合国《1958年协定书》(UN/ECE法规)两大体系。
EEC/EC指令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实施的强制性指令,是对机动车整车及涉及安全的零部件和系统进行认证测试的标准依据。
截至2008年7月,欧盟EEC/EC汽车及挂车(M、N、O类)指令共61项,另外还有100多项修订指令。
其中,1970年2月613颁布实施的70/156/EEC指令《关于协调各成员国有关机动车及其挂车型式认证的各项法律》,是EEC/EC汽车法规体系的最基础指令,最近的一次修订是2001年11月20日实施的2001/116/EC指令。
e标志是欧盟委员会依据EEC/EC指令强制成员国使用的机动车整车、零部件及系统的认证标志。
获得e标志认证的产品各欧盟成员国都将认可。
各成员国的证书有相应的编号:如德国e1、法国e2、意大利e3、荷兰e4、英国e11等。
1958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为了促进欧洲汽车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制定了《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装备和部件并互相承认此批准的协定书》简称《1958年协定书》,由UN/ECE/WP29(车辆结构工作组)具体运作,制定全欧洲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一EcE法规。
截至目前{1958年协定书》的缔约国共45个,包括25个欧盟国家和其他13个欧洲国家以及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
美国、中国不是该协定的缔约国。
每个缔约国有一个形式批准代号又称E标志,如:德国El、法国E2、意大利E3、荷兰E4、英国E11、俄罗斯E22、13本E43、韩国E51等。
到目前为止,ECE法规有126项,可分为安全和环保与节能两大类。
安全方面法规包括一般安全性法规(视野、车身结构、操纵指示、车速表、安全玻璃、防盗等)、主动安全性法规(灯光及信号、转向、制动、轮胎等)、被动安全性法规(碰撞防护、座椅及头枕、安全带等)。
环保与节能方面法规可·44·分为污染控制法规(排放、噪声、无线电干扰)、节能法规、新能源法规。
UN/ECE法规体系,是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法规体系。
欧盟2005年12月公布CARS21(2l世纪更具竞争力的汽车法规体系),将有38项EEC/EC指令直接由UN/ECE法规替代。
最终由UN/ECE法规体系替代EEC/EC指令体系,是欧盟未来汽车法规发展的趋势。
3美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美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由两部分组成,汽车安全及节能技术法规,由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DOT/NHTSA),依据国会通过的有关法律授权制定并实施,联邦汽车环保法规,由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属(EPA)依据国会通过的有关法律授权制定并实施。
美国的汽车技术法规都收录在联邦法规集(CFR)中。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FMVSS)分5大系列,共计57项,其中主动安全27项,被动安全23项,其他7项。
汽车节能技术法规,主要规定制造商在各车型年内必须遵守的车辆平均燃油经济性指标,即CAFE指标,单位是英里每加仑。
联邦环境保护署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节能的汽车技术法规,主要规定了燃料经济性的试验规程、计算规程、标识等方面的内容。
联邦汽车环保法规由EPA制定,按照不同的车型及不同车型年的车辆分为不同的法规部分。
美国加州实施汽车环保地方法规,由加州空气资源局制定并实施,该法规对汽车排放的控制严于联邦法规。
4全球技术法规体系全球技术法规体系(GTR),即联合国{1998年协定书》。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由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牵头,开始进行国际汽车技术法规的协调与统一工作,以打破世界各国、各地区历史上已形成的汽车技术壁垒。
上海汽车2008.11万方数据在当时情况下,UN/ECE/WP29成了开展这种世界范围内汽车技术法规协调和统一工作的主要组织。
1998年6月25日,WP29在日内瓦制订《全球性汽车技术法规协定书》,简称《1998年协定书》,世界各国以此协定书为法律框架,共同制修订全球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
我国是《1998年协定书》的正式缔约国。
《1998年协定书》在法律地位上明确了原UN/ECE/WP29作为开展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调和统一工作的国际组织,UN/ECE/WP29的名称随之更改为:“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orldFo.rumforHarmonizationofVehicleRegulations),仍简称为WP29,开始按照《1998年协定书》中规定的程序规则制定全球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同时WP29继续运作《1958年协定书》,继续制修订ECE法规。
目前,WP29在《1998年协定书》的法律框架下正在组织制订的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共计17项。
2004年11月18日,《关于门锁和车门保持件的全球技术法规》草案,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上接第34页)能要求每个车门或天窗都要配备一个摇窗机或天窗控制模块以及霍尔传感器。
对于这些车辆来说,增加一键式遥控集成关窗功能只需要将车身控制模块或中央门锁控制模块进一步扩展,将集成关窗控制模块集成在其中,并将摇窗机和天窗控制模块也进行功能性扩展,使其可以接受集成关窗指令。
这些功能性的扩展所需成本不高,一般不超过几十元。
所以一键式遥控集成关窗系统可以在具有单个车窗自动上升、下降功能的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摇窗机或天窗控制模块、霍尔传感器以及电子集成控制模块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该系统韵应用前景会更加广泛。
一键式遥控集成关窗系统不但允许驾驶员同步地关闭所有尚未关闭的车窗和天窗,操作简单上海汽车2008.11坛(UN/WP29)第134次会议的《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定书》缔约国大会上,获得了通过。
待联合国批准生效后,该法规成为首个正式出台的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
这一天,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意义更加重大,该法规的表决通过意味着从这一天起,中国的汽车技术法规正式与国际接轨。
作为《1998年协定书》的正式缔约国,我国享有对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从立项到审查批准全过程的投票表决权利,同时也有义务采用该技术法规,将其引入中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中。
AbstractThe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ystemofEUandUSAautomobileproductsisbrieflyintroduced.Andthreeautomobilesystemsarefocused,includingEuropeanEEC/ECdirectivesandUN/ECEregula-tion,USAautomotivetechnicalregulationsystem(FMVSS&EPA)andtheglobaltechnicalregulationsystem(GTR).方便,并且该系统开关全部采用弱电,开关电流负荷很小,一般0.2~0.5A,比起传统的5—10A的开关电流开关寿命长、故障率低、安全可靠。
AbstractDifferentwithtraditionalclosewindowfunction.anewonetouchremotegiobalclosewindowsystemisintroduced.mssystemincludeswindowregulatorandsunroofsystem,whichbothhavecontrolmoduleandHall—effectsensor.theyworktogetherwithre-motecontrolsystem.W1lenthedriverisoutofCarandengineisoff,itcanrealizeonetouchremoteglobalcloseallwindowsfunctionwithRFremotecon-trolsystem,andthedoorsaxealsolockedatthesanletime:、·45·万方数据欧美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与技术法规体系分析作者:王永新, Wang Yongxin作者单位: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刊名:上海汽车英文刊名:SHANGHAI AUTO年,卷(期):2008,(11)引用次数:0次1.会议论文孙林国内外汽车噪声法规和标准的发展1998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自60年代起就对汽车噪声带事的环境问题难事予了足够的重视,制定的许多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