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紫外线纺织品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需求分析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需求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不容小觑,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到达地面的主要是 UVA 和 UVB。
纺织品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
一些纤维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紫外线吸收能力,比如聚酯纤维和尼龙。
而通过在纺织品的后整理过程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涂层,可以增强其抗紫外线性能。
此外,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颜色等也会影响其抗紫外线效果。
一般来说,织物越紧密、厚度越大、颜色越深,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那么,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有哪些呢?运动服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是常态,因此他们对服装的抗紫外线性能要求较高。
例如,专业的登山服、骑行服和跑步服通常都采用了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面料,并经过特殊处理,以保护运动员的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防晒服也是近年来颇受欢迎的产品。
这类服装通常轻薄透气,同时具备出色的抗紫外线功能,适合在夏季日常穿着。
此外,泳装、遮阳帽、遮阳伞等也是常见的抗紫外线纺织品。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相关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常见的有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紫外线透过率(T(UVA)AV 和 T(UVB)AV)。
UPF 值越大,表示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一般来说,UPF 值大于 40 且UVA 透过率小于 5%的纺织品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材料研究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材料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户外活动的增加以及对健康意识的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具有潜在的伤害,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研发具有高效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材料成为了纺织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及纺织品防护的重要性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 (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通常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
而 UVB 能够导致皮肤晒伤和红斑,UVA 则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和色素沉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户外活动、运动、旅游等场景中。
此时,纺织品作为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物品,其抗紫外线性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有效的抗紫外线纺织品能够大大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为人们提供必要的防护。
二、抗紫外线纺织品的作用原理抗紫外线纺织品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吸收紫外线某些材料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消耗掉。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有机化合物,它们能够与紫外线发生作用,从而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2、反射紫外线通过在纺织品表面添加具有高反射率的物质,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其穿透纺织品的可能性。
3、散射紫外线利用纺织品的纤维结构或添加特殊的散射剂,使紫外线在纤维间发生散射,从而改变其传播方向,减少直接透过纺织品的紫外线量。
三、常用的抗紫外线材料1、天然纤维棉、麻等天然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但相对较弱。
通过对天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如采用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浸渍处理,可以提高其抗紫外线能力。
2、合成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等合成纤维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添加紫外线稳定剂或吸收剂,从而获得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纺织品的防UV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防UV性能研究纺织品的防紫外线(UV)性能研究摘要:随着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加剧,防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品行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论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纺织品防UV性能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防紫外线技术。
通过对纺织品的加工和整理方法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建议,以提高纺织品的防UV性能。
该研究对于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纺织品;防紫外线;加工和整理;研究现状;发展意义1. 引言紫外线是太阳光中的一种辐射,其波长范围在100到400纳米之间。
根据波长的不同,紫外线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100-280nm)三个区域。
其中,UVA和UVB是对人体健康最为具有威胁性的紫外线。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可能导致皮肤癌、皮肤衰老等健康问题。
纺织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
然而,普通的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阻挡能力较弱,长时间的太阳暴露会增加人体暴露在紫外线下的风险。
因此,开发和研究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通过调查和分析纺织品的加工和整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2.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和材料的选择等。
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纺织前和纺织后两种加工方法。
纺织前的加工方法主要通过改变纺织品的纤维结构和化学成分来实现,如改变原料的选择、提高纺织品的紧密度等。
纺织后的加工方法包括染色、印花和涂层等。
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指选择一些添加剂或改变纺织品原料的性能以提高其防紫外线性能。
鉴于纺织品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纺织品行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开发出更好的防紫外线纺织品。
3. 纺织品的加工和整理方法在纺织品的加工和整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防紫外线织物》课件

织物整理法
总结词
通过后整理加工,使织物获得防紫外线性能。
详细描述
织物整理法是一种常见的后处理方法。通过对已经制成的织物进行防紫外线整 理,使织物获得抗紫外线性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织物,工 艺灵活多样。
其他制造技术
总结词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造技 术也被应用于防紫外线织物的制造。
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的关注将促使企业研发 更加环保的防紫外线织物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探讨防紫外线织物 的机理和性能,为其进 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创新技术研发
积极探索新型材料和工 艺,提高防紫外线织物
的性能和舒适度。
拓展应用领域
将防紫外线织物应用于 更多领域,如医疗保健
让志愿者穿着防紫外线织物在阳光下 进行活动,通过观察志愿者皮肤晒伤 情况来评价防紫外线性能。
仪器测试法
使用紫外线透射仪、紫外线吸收仪等 仪器对织物进行测试,获取准确的防 紫外线性能数据。
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因素
织物的纤维类型
不同的纤维类型对紫外线的吸 收和反射能力不同,直接影响
防紫外线性能。
织物的厚度和密度
窗帘
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窗帘, 阻挡紫外线的进入,保护室内 家具和物品不受阳光损害。
泳装
适用于海滩、游泳池等水上活 动,提供对皮肤的全面保护。
防紫外线织物的重要性
保护皮肤健康
预防眼部疾病
紫外线过度暴露会导致皮肤晒伤、晒斑、 皮肤老化等问题,防紫外线织物可以有效 减少紫外线的伤害,保持皮肤健康。
紫外线长时间直射眼睛可能导致眼部疾病 如白内障等,防紫外线织物能够阻挡紫外 线进入眼睛,降低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1)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1)随着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
1. 紫外线的分类及其危害紫外线是太阳光的一种,按波长可分为UV-A、UV-B、UV-C三种。
其中,UV-C被臭氧层吸收,UV-B的波长长于UV-C但较短,能够直接照射人体皮肤,是引起皮肤癌和促进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
UV-A的波长较长,穿透能力较强,对人体皮肤的损害较大,能够加速皮肤老化。
(1) UPF值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是评价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示纺织品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对人体皮肤的保护能力。
UPF值越高,表示纺织品的防护能力越强。
整数UPF值由1到50+,数字越高,代表防晒效果越好。
UPF等级划分如下:* UPF 15-24:一般防护(Good UV Protection)* UPF 25-39:良好防护(Very Good UV Protection)* UPF 40-50+:优异防护(Excellent UV Protection)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评价防晒霜或防晒化妆品防紫外线性能的一个指标。
但是它不能直接用于评价纺织品的防晒效果。
(3) 漂白测试漂白测试是评价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一种实验方法。
它通过将试样放置在紫外线照射下,观察试样漂白程度来判断纺织品的防晒性能。
漂白测试能够模拟真实的使用条件,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纺织品的防晒效果。
(4) 紫外线透射率测试(1) 美国标准美国AATCC组织制定了AATCC 183-2014标准,对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要求在紫外线照射下,试验样品的UPF值应达到15以上,才能被认定为防晒产品。
(2) 澳大利亚标准中国立法机关于2011年颁布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要求和测试方法》,该标准将UPF 分为4级,分别是:UPF15-24、UPF25-39、UPF40-50、UPF50+。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应用分析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应用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具有潜在的危害,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一、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抵御紫外线的主要原理在于其对紫外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首先是吸收作用,一些纺织纤维中含有的化学基团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
例如,某些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中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线。
其次是反射作用,一些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纤维材料,如金属纤维或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纤维,可以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其穿透纺织品的程度。
再者是散射作用,纤维的微观结构和织物的组织结构会导致紫外线在纺织品中发生散射,改变其传播方向,从而减少直接穿透的紫外线量。
二、影响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因素1、纤维种类不同的纤维种类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有所差异。
天然纤维中,棉和麻的抗紫外线性能相对较弱,而羊毛和丝绸的性能稍好。
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显著提高抗紫外线性能。
2、织物结构织物的紧密度、厚度和孔隙大小都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
紧密的织物结构、较厚的织物和较小的孔隙能够更好地阻挡紫外线。
3、颜色深色织物通常比浅色织物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这是因为深色能够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减少其穿透。
4、后整理工艺通过对纺织品进行后整理,如添加抗紫外线助剂、涂层处理等,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三、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紫外线透过率法使用专业的仪器测量紫外线透过纺织品的比例,从而计算出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UPF 值越高,表明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2、分光光度计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纺织品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吸收情况,进而评估其抗紫外线性能。
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防晒、防紫外线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抗紫外线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晒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抗紫外线纳米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性能评价以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抗紫外线纳米材料的种类1.1 氧化锌纳米颗粒氧化锌纳米颗粒是一种常见的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其粒径在2-50 nm之间。
氧化锌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活性位点,能够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防晒的作用。
氧化锌纳米颗粒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1.2 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近年来,研究发现石墨烯还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石墨烯纳米片中的空穴和电子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振动,从而将紫外线转化为热能,实现防晒效果。
石墨烯还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可以作为智能涂料用于纺织品。
1.3 光催化纳米材料光催化纳米材料是指一类能够利用光能催化化学反应的纳米材料。
这类材料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产生自由基等活性物质,进而引发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实现防晒效果。
光催化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有望开发出具有良好防晒性能的新型染料和整理剂。
二、抗紫外线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2.1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抗紫外线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含有抗紫外线成分的有机物与高纯度气体反应,在高温下使气体中的分子沉积到基底上,从而形成抗紫外线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合成过程简单、可控性强,但缺点是产物的纯度和分布难以保证。
2.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适用于制备大尺寸、均匀分布的抗紫外线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含有抗紫外线成分的溶胶与凝胶模板反应,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抗紫外线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的优点是可制备出大尺寸、均匀分布的抗紫外线纳米材料,但缺点是产物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nm)、UVB(波长 280 320nm)和 UVC(波长 200 280nm)。
其中,UVC 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人体影响较小。
而 UVB 能导致皮肤晒伤、红斑等,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皮肤癌。
UVA 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产生以及黑色素沉积。
二、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吸收紫外线:某些纤维材料或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无害形式。
2、反射紫外线:通过特殊的纤维结构或后整理工艺,使纺织品表面能够反射部分紫外线,减少其穿透。
3、散射紫外线:纤维之间的空隙和织物的结构能够使紫外线发生散射,降低其直接穿透的强度。
三、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分类1、物理整理法物理整理法主要包括增加织物的厚度、紧密度和覆盖度。
例如,使用较厚的织物、高密度的编织结构或者多层织物叠加,可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增加织物的重量和成本,同时可能影响其透气性和舒适性。
2、化学整理法(1)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浸渍、涂层等方式与纺织品结合。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这些吸收剂在吸收紫外线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消耗紫外线的能量。
(2)紫外线反射剂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它们能够将紫外线反射回去,减少其进入织物内部。
这些反射剂通常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存在,通过后整理工艺附着在纺织品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天然 抗 紫外 线 纤 维 .1 2
装, 夏季在室外行走打阳伞等 , 都是人们增加遮蔽作用 ,
减少紫外线辐射 的手段 , 但普通纺织品防紫外线 的能力
与 其纤 维 材 料 、 物 的厚 度 、 密 度 、 量 、 色 等 因 素 织 紧 质 颜
腈纶为优 良的抗紫外线纤维 , 此外 , 大麻纤维 、 竹纤
中图分 类号 : S 0 . T 165 99 文 献标 识码 :B
0 引 言
随着 科 学 技术 的不 断 发 展 、 类 自我 防 护 意识 的 不 人
成的防紫外线纺织品 , 紫外线的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 对
其 紫外 线 遮蔽 率 一 般 可 达 9 %以上 ,有 的甚 至在 9 % 0 9
之一 。 近年来 , 防紫外线服装及纺织品的问世 , 就是为 了 适应上述情况而产生的 , 有些国家已有商 品出售 , 如女 衬衫 、 长袜 、 运动服 、 帽子 、 太阳伞等。
或无害低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l 2 】 。用适 当方法加工的 防紫外线纺织品 , 无论是 什么纤维材料 , 部可达到 良好 的防紫外线效果 , 而且织物 的厚度 、 色泽等 因素对紫外 线性能的影响也不再重要 。
2 防 紫外 线的 方法
2 紫 外 线屏 蔽 剂 . 1
1 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
光线与物质 的作用有透射 、 反射和吸收 3 , 种 反射 和吸收光线的功能总称为 “ 遮蔽功能” 。穿着合适的服
紫外线吸收剂 , 无机 紫外线屏蔽剂。
2 防紫 外线 纤 维 . 2
抗紫外线纤维是指本身具有抗紫外线破坏 能力 的
维本 身 也 有优 良的 防紫 外性 能 。
222 纤维 的 防 紫外加 工 ..
有关。研究表 明: 在常用的纺织纤维材料 中, 粘胶织物 、 棉织物的抗紫外线能力较差 , 而涤纶织物和羊毛织物的 抗紫外线 能力较好 ; 未经防紫外线加工的织 物 , 其厚度
不 同的纤维应采用不用的加工方法 : 锦纶抗紫外线 的能力较差 , 在制造锦纶的聚合物中加人少量的添加剂 ( 如锰盐和次磷酸、 硼酸锰 、 硅酸铝及锰盐 2 铈盐混合物 等)即能制得抗紫外线锦纶 。 紫外线涤纶是采用在聚 , 抗 酯中掺人 陶瓷紫外 线遮挡剂的方法制成。对棉纤维而 言, 可采用浸渍有机系( 如水杨酸 系 、 二苯 甲酮 系 、 苯并 三唑系 、 氰基丙烯酸酯系等 ) 紫外线的吸收剂来制作【 。
在耐 洗性 、 候性 问题 , 待提 高 。 耐 有
5 织物防紫外线效果的评定
51 织物防紫外线防护能力 . 织物防紫外线效果 的评定 , 应包括织物本身和整理 剂 的防护效果两个方面 。 织物本身对紫外线也有一定的 防护能力 , 其性能 由以下因素决定。
511 纤 维 品 种 ..
用有 机 物 质 吸 收 紫外 光 , 进行 能 量转 换 , 并 以热 能 形 式
的减少 ,太 阳光 中辐射到地面的短波长紫外线部分增 加。 虽然太 阳光 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内合成维生素并杀 灭一些微生物或病毒 , 但紫外线量增加 和短波化 . 对人 ( 包括生物界 ) 产生重大危害和影响。 保护人体避免过量 紫外线辐射成为 当今许多行业开发新 产品的重要 目标
21 00第 3 9卷 第 2期
广 西纺 织科 技
5 1
防 紫 外 线 纺 织 品
吉元 晏
( 天津 工业 大 学 ,天津 30 6 ) 0 10
【 摘要 】 主要介 绍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 防紫外线的方法以及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加工方法、 测试指标、 测试方法及
其应 用前 景 。
【 关键词】防紫外线;原理方法 ;测试 ;前景
防紫外线织物 开发伊始 , 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 可在 原设备上进行, 易于实现。整理工艺可根据用途 不同有 所差别 , 如作 为夏季服装面料 , 对柔软性 、 舒适 性要求 高, 以采用吸尽法 、 印花法或浸压法为好 ; 作为装饰 、 家 用或产业用纺织品可选用涂层法。 利用后整理方法仍存
以上 。
断加强 , 人们 已清楚地认识到皮肤是人体的一个薄弱环 节, 它容易受到各种外界 因素 的伤害 , 也易成为各种 有
、
防紫外线纺织品的作用机理有两种 : 吸收作用和反 射作用 , 相应地紫外线遮蔽剂有吸收剂和反射剂 ( 或称
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通道 ,因此是一道必须注意 的防线 。
大学本科在 读生 。
般来说 , 在纺丝 时掺人紫外线屏蔽剂 ( 第 2 9 期
机物 )用共混纺丝 、 , 芯鞘纺丝等方法纺丝。这种纤维织
成 的织物 在 风格 、 耐洗 方 面都 比后整 理 法好 。
2 织物 后整 理 . 3
的屏蔽 能 力 。归 纳起 来 有 以下 儿种 方法 。 染色 同浴 法加 工 ; 独 吸尽 法 加工 ; 花法 ; 单 印 轧烘 法 加 工 ; 层法 。 涂
3 防紫外线纺织品开发思路
3 原料 的选 择 . 1
包括不 同的天然纤维 、 各类化纤和紫外屏蔽纤维防 紫外纤维。最近国外开发的紫外屏蔽纤维 , 有时可不用
整 理 , 较 好 的防护 效果 。 也有
一
越厚 , 织物密度越大 、 织物的色泽越深 , 抗紫外线的能力 越大1 在纤维 、 ” 。 纱线和织物 中添加 了紫外线遮蔽剂而制
收 稿 日期 :0 9 1— 7 2 0 — 2 1 作者简介 : 吉元 晏 (9 6 )女 , 肃 省 山丹 县 人 , 津 工 业 18 一 , 甘 天
近年来 , 由于空气污染 , 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 , 紫外线辐 射增加 , 致使人类皮肤病发病率递增 。由于臭氧层厚度
散射剂 ) 两类 。 吸收剂和反射剂可单独使用 , 也可两者混 用。 紫外线反射剂主要是利用无机微粒的反射和散射作 用, 可起到防紫外线透过 的效应。 紫外线吸收剂 , 主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