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第4期(总第144期)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9No .42009年12月

Che m ica 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D ec .2009

收稿日期:2009-09-02

作者简介:徐杰(1985-),男,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开发。

综述与专论

文章编号:1672-500X(2009)04-0026-05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徐 杰

(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

摘 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一大批保健的功能性纺织品在市场上很走俏,其中包括防紫外线纺织品等。本文主要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防护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防紫外线;纺织品;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前景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化合物的排放,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出现臭氧层空洞,

到达地球的紫外线量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成倍的增长。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至1999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开发最早出现在国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日本。最近几年,国内的防紫外线纺织品也可谓是蓬勃发展,目前在上

海、天津等地的许多公司已开发出具有优异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和织物。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发展

方向是提高其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不仅具有防紫外线作用,而且看起来要美观,穿起来要舒适

[1~3]

2 紫外线辐射及评定参数

紫外线约占全部光线的6%,主要由长波紫外线UV A (315~400n m )、中波紫外线UVB(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100~280nm )三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UV 射线对人类皮肤的作用

射线类型波长/n m 作 用

UVC 射线100~280含有的能量最多,但不能到达地面,因为它可以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UVB 射线280~315长时间辐射可导致皮肤变成棕褐色,引起红斑疹,严重的可灼伤皮肤,增加癌变的风险。

UVA 射线

315~400

制造维生素D ,直接导致皮肤变褐色,还可以进入到皮肤深层的真皮部分,引起皮肤过早老化。

第4期徐杰: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27

一方面,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是有好处的,

它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促进骨骼发育,消

毒杀菌,偶尔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另一方面,

紫外线对人是有害的,它可以损害细胞,并引起

皮肤发炎,最明显的后果就是晒伤皮肤,出现红

斑疹。UVA和UVB除了伤害细胞,还能引起人

类皮肤和眼睛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最严重的后果

就是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紫外线能破坏脱氧核

糖核酸(D NA),使D 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能被

完全准确的翻译出来,最后导致控制细胞分裂的

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变性,发生癌变[4,14]。

防紫外线效果的评定参数有防晒系数SPF

(Sun Protecti o n Factor)和防紫外线系数UPF(U l2

traviol e t Pr otection Factor),通常情况下,化妆品

行业采用前者,纺织行业则采用后者。根据国家

标准中的定义,UPF值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

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

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这一概念比较抽

象,为了便于理解,也可认为是有纺织品防护时

紫外线辐射使皮肤达到某一损伤(如红斑等)所

需时间与无纺织品防护时达到相同伤害程度的时

间之比。

U PF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U PF=

6K=400

K=290

E(K)@E(K)@$K

6K=400

K=290

E(K)@E(K)@T(K)@$K

式中:E(K))日光光谱辐照度,W#m-2#nm-1;

E(K))相对的红斑效应;

T(K))试样在波长为K时的光谱透射比;

$K)波长间隔,nm。

透过率也是评价防紫外线效果优劣的一个参数。紫外线透过率是指有试样时的紫外线透过辐射强度与无试样时的紫外线透过辐射强度的百分比。包括UVA透过率(T UVA)和UVB透过率(T UVB)。只有当样品的U PF值大于30,且UVA 的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之为防紫外线产品[5~8]。

3纺织品防紫外线机理

太阳光照射到纺织品上,一部分被反射回去,一部分被纺织品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纺织品照射到人的皮肤上,这部分光是伤害人类的罪魁祸首,因此,我们防紫外线就是要减少透过纺织品照射到皮肤上的紫外线量。其实,纺织品本身就可以吸收、反射和散射一部分紫外线,但是仅靠纺织品本身阻挡还是远远不够,因此在纺织品中添加一种能反射或吸收紫外线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紫外线遮蔽剂。

紫外线遮蔽剂有有机类和无机类之分。有机类紫外线遮蔽剂主要有苯酮类和苯并三唑类等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有机遮蔽剂主要吸收紫外线,并能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或其他无害低能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因此又称为紫外线吸收剂;无机类的紫外线遮蔽剂主要有二氧化钛、氧化锌和陶土等折射率很高的无机物,它们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反射和散射紫外线,又称为紫外线反射剂,它们的耐热性非常好,尤其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还有抗菌的功能,可以用来生产多功能的纺织品[9~10]。

要使织物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线功能,就要让紫外线遮蔽剂与纤维相结合,结合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遮蔽剂上的基团和纤维上的基团反应,或者利用交联剂将两者连接;另一种是将遮蔽剂机械地粘在纤维上。大部分有机遮蔽剂含有可参与反应的基团,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无机遮蔽剂没有可反应基团,通常是将其研磨成微细颗粒或者纳米级超细颗粒,利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粘合剂制成稳定的分散液,通过后整理将颗粒粘在纤维或织物上[9]。纳米级的紫外线遮蔽剂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尺寸与紫外线波长相当或更小,对紫外线的吸收增强。有研究表明并非遮蔽剂颗粒的尺寸越小越好,只有尺寸在某特定值时才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线效果[11,22]。

4影响纺织品防紫外线的因素

影响纺织品防紫外线的因素有许多,主要有织物的结构、纤维的种类和织物的颜色[5,10~14]。

4.1织物结构

织物的组织结构决定了织物的空间几何状态和多孔性,织物越紧密、越厚重,防紫外线作用越好。实质上织物的防护作用是由织物的覆盖系

28化纤与纺织技术总第144期

数(紧度)决定的,即由纱线构成的表面占织物总表面的比例决定的,总紧度越大,防护作用越好。一般来说,机织物的防紫外线作用较针织物的好;机织物中缎纹织物的比斜纹织物的好,斜纹的要好于平纹的。

4.2纤维种类

不同的纤维其防紫外线系数(UPF)也不同。因为聚酯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羊毛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这些基团可以吸收紫外线,所以涤纶、羊毛纤维等比棉、粘胶纤维的防紫外线系数大。漂白后的棉织物防紫外线作用会降低,这是因为未经漂白的棉织物中含有天然色素、果胶和蜡质等伴生物,这些伴生物都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

4.3织物的颜色

染料可以吸收光,但是有选择性。对于许多染料来说,不仅可以吸收可见光,还可以吸收紫外线,这样的染料就相当于一种紫外线吸收剂,从而提高了织物的防护作用。在织物的结构和染料的类型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颜色的加深,织物的防护作用越好,因此,黑色和深蓝色的衣物的防护作用最好,白色最差。有人用涤纶织物做过实验,黑色的涤纶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在5%以下,白色的透过率达20%左右。

4.4其他因素

水分也可以削弱织物的防紫外线作用,一件湿衣服的防护作用要比其干燥时的防护作用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在纱线和纤维的空隙中的水降低了光的分散作用,提高了紫外线的透过性,这和一件湿衬衫看起来是透明的视觉效应很相似。

5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制造方法

制造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纺丝法,将紫外线遮蔽剂与纺丝液共混,经纺丝设备制得防紫外线纤维。另一类是后整理,利用浸轧、涂层等方法将遮蔽剂附加到织物上。一般情况下,化纤厂多采用第一类方法,纺织印染厂则多采用第二类方法[2~4,9~16]。

5.1纺丝法

纺丝法有共混纺丝法和复合纺丝法两种。共混法是将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遮蔽剂,在聚合或纺丝过程中加入到纺丝液中,经过纺丝制成防紫外线纤维;复合纺丝法所生产的纤维一般为皮芯结构,芯层纤维含有遮蔽剂,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皮层是常规的纤维,或者皮芯层都含有遮蔽剂,然后将制得的防紫外线纤维制成纱线,或与普通纤维混纺成纱,织成织物,这样织物就具有防紫外线功能。此方法具有良好的长效的防紫外线效果,织物耐洗涤、耐光性能好,是目前制造具有永久性防紫外线性能织物的最好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应用于化学纤维。而且遮蔽剂颗粒的大小、均匀度和在纺丝液中的分散情况均会影响纤维的性能。

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的Lecture纤维和Es mo 纤维就是利用此方法生产。Lecture纤维由三个层组成,最里面的20%是一个空腔,中间层含有10%的钛的氧化物,用于防紫外线,最外层是含有5%陶瓷材料的PET层,其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E s mo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在纺丝过程中混入了一种可吸收紫外线、反射可见光和红外线的陶瓷微粉末。

5.2后整理

5.2.1涂层法

涂层法是将遮蔽剂与涂层剂共混,均匀分散后制得稳定的涂层胶,用涂布器(如刮刀、圆网等)涂到织物表面,烘干后形成薄膜而固着在织物上。这种方法通常在涂层机或圆网印花机上应用。这种方法对纤维种类的适用性广,处理成本低,对应用的技术和设备要求都不高。虽说现在使用了含有纳米粒子的涂层胶,涂层膜很薄,透明度也很好,但比起没有涂层的织物来说,其弯曲性能、透气性和手感均较差。不过现在透湿、透气性很好的涂层织物已经面世,这也为涂层法生产防紫外线织物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邓桦等用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对棉织物进行涂层处理,得到防紫外线效果很好的棉纺织品,而且织物手感较好,在浓度适宜的情况下,经50次水洗后,U PF值仍可达到50左右。

5.2.2吸尽法

对于一些水溶性很好的紫外线遮蔽剂,我们可以直接将其溶于水制成整理液,利用类似于染色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制得防紫外线织物。对于锦纶、涤纶等合成纤维,要在高温高压的条

第4期徐杰: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29

件下进行处理,而棉、羊毛和蚕丝等纤维在常温下直接处理。不过生产的产品耐洗性较差。对于水溶性不好的遮蔽剂,我们只能采用浸轧法。5.2.3浸轧法

大部分紫外线遮蔽剂不能直接溶于水,要让它们附加到纺织品上,必须将其加入到粘合剂中,即将遮蔽剂与粘合剂共浴,制成浸轧液,然后采用浸)轧)烘工艺制得防紫外线纺织品。不过利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功能织物在经过热处理后,可能会堵塞织物的孔眼,影响织物的部分性能。织物浸轧法可在染色设备上实施。

5.2.4其他后整理方法

微胶囊是一种特殊的包装形式,可以包裹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因此我们可以将遮蔽剂的颗粒或含有遮蔽剂的液滴放入微胶囊内,这样在穿着衣服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使胶囊外层破裂,让遮蔽剂缓慢释放,从而达到防紫外线的作用[17]。

磁控溅射是氩)氧混合气体中的等离子体在电场和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被加速的高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能量交换后,靶材表面的原子脱离原晶格而逸出,转移到基体表面而成膜。如果靶材是紫外线遮蔽剂,所成膜就具有优良的防紫外线性能[18]。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也可以生产防紫外线纺织品,此技术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纳米金属氧化物薄膜,从而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作用[19]。

6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测试方法

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测试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测试法(包括人体测试法和变色褪色法),此类方法简单快捷,但重现性差,而且人体测试法由于人体肤色的不同有很大偏差,测试过程中对人体有伤害;另一类是仪器测试法(包括紫外线强度累计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此类方法测试比较精确,可比性强,重现性好[10,20~21]。

6.1人体测试法

用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织物和无此功能的同种织物分别覆盖在人体皮肤的相近部位,然后用紫外线照射,记录并比较产生某种效应(如出现红斑)所需的时间,以时间的长短来评价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优劣,时间越长,性能越好。6.2变色褪色法

用光敏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然后将染好的织物放到标准的紫外线光源下进行照射,在染色织物上覆盖着待测织物,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染色织物的颜色变化情况,颜色变化越小,待测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越好。

6.3紫外线强度累计法

利用紫外线光源对放在紫外线累计仪和光源之间的被测织物进行照射,在给定的时间内,测试透过被测织物的累计量,然后进行计算。累计量越小,被测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越好。

6.4分光光度计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作为辐射源,产生波长范围为280~400nm的紫外线,通过单色器对织物进行照射,然后用积分球收集各个方向上透过织物的辐射量,计算出紫外线透射比。透射比越小,织物的防紫外线作用越好。此法可检测不同波长下的透射比,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和通用的方法。英国标准(BS7914)、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Z S4399)、美国A ATCC标准(AATCC 183)和中国标准(GB/T18830)均采用此法。

7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应用前景

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因而防紫外线织物表现出很好的开发前景。尤其是女士们,对自己的皮肤非常重视,如果生产出防紫外线的夏季女装,一定会受到她们的青睐。不仅是服装,遮阳帽、遮阳伞等也会因具有防紫外线功能而倍受欢迎。无论什么时候,户外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体育运动服也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职业服装更具有实用价值,如农业作业服、渔业作业服和野外作业服等。此外,防紫外线纺织品还可以应用在窗帘、广告布以及帐篷等方面,而且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的扩展中。我国南方地区,如两广地区、海南等地,日照强烈,受紫外线辐射影响较大,因此,防紫外线纺织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0化纤与纺织技术总第144期

参考文献

[1]杨玉清.防紫外线织物的开发[J].现代纺织技术,

2007(3):34-37.

[2]顾超英.防紫外线纤维的开发与应用[J].济南纺

织化纤科技,2004(2):24-25.

[3]杜艳芳,裴重华.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研究进展[J].

针织工业,2007(9):23-27.

[4]曲琨玲,金晓东,王万秀.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开发

技术及研究方向[J].针织工业,2001(2):90-

92.

[5]张玉清.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应用与发展[J].辽宁

丝绸,2006(4):18-19.

[6]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GB/T18830-2002纺织

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S].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归口.

[7]N.Abi d,i E.F.H equet,G.Abda l ah.Cotton F abr ic

and UV-P rotectio n[C].the P roceed i ngs of t he Be lt2

w i de Cotto n Conference,2001,2:1301-1302.

[8]刘晓艳,徐鹏.防紫外线辐射织物的开发现状[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3(6):21-23.

[9]黄联生.防紫外线纺织品[J].纺织导报,2001

(1):46-48.

[10]李昕.纺织品的防紫外线辐射整理[J].染整科

技,2003(4):4-11.

[11]李秀明,邓桦.纳米材料在防紫外线纺织品中的

应用[J].针织工业,2006(10):46-48.[12]王雪华.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J].四川丝绸,

2002(4):21-22.

[13]杨朝丹译.纺织品的防紫外线作用[J].辽宁丝

绸,2004(1):38-39.

[14]Rupp J.,Bo hr i nger A.,Yonenaga A.,H ilden J..

Textiles f or P rotectio n Aga i nst H ar m f u l U ltraviolet

R ad i a ti on[J].Internatio na l Textil e Bu lleti n,2001

(6):8-20.

[15]邓桦,忻浩忠,江怡怡.T i O

2

纳米材料防紫外线涂层整理[J].印染,2005(15):11-13.

[16]高光东.织物防水透湿涂层整理概述[J].纺织导

报,2006(5):79-83.

[17]张昊,吴赞敏,陈丹.芦荟微胶囊的性能分析与

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08(3):19-21. [18]洪剑寒,王鸿博.非织造布磁控溅射镀银的导电和

抗紫外性能[J].印染,2008(6):10-11,35.

[19]李芮,王明勇,毛志平.纳米Ti O

2

/Si O

2

复合溶胶处理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J].印染,2007(2):1

-3.

[20]吴军玲,崔淑玲.防紫外纺织品的性能检测[J].

印染,2005(5):41-43.

[21]高铭,汤晓蓉.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检测标准

近况[J].印染,2009(3):40-43.

[22]任宪明,赵国梁,李小宁.抗紫外纤维研究的新

进展[J].聚酯工业,2003,16(1):4-6.

OVERV IEW O F ANTI2ULTRAV IOLET TEXTILES

X U Jie

(WuyiUniversity,Ji ang m en529020,China)

Abstr act:In recent years,the standar d of peop l e.s life has been i m proved gradua ll y w ith the rapid deve l o p2 ment of econo my.N o wadays people pay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Theref ore,a lar ge number of healt h care textil e s are very popular i n the m ar ke,t i n cluding anti2u ltravi o let textiles.This paper ma i n l y gave a br i e f overvie w of pr otective mechan is m,influencing f actors,manufacturi n gmethods,testingme t h ods,and ap2 plicati o n prospects of anti2u ltraviolet textiles.

K ey w ord s:anti2ultraviole,t textil e s,mechanis m,i n fl u enci n g f actors,manu f act u ring methods,testi n gm eth2 ods,prospects

纺织品设计概述

第一章概述 一、纺织品 纺织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 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可用的原料、粗加工的纺织原料、纺织半制品、工艺流程的制品及制成品。 狭义上的纺织品一般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如用于服装、装饰、产业各方面的纺织品。 二、纺织品的分类及特征 纺织品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用途、不同使用领域、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工序状态、不同的外观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将这些方法归纳并整理后,其分类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按生产方式分类:线类纺织品、绳类纺织品、带类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编结物 (二)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分类: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三)按织物纤维原料组成分类: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织物、混交织物、交并织物、混并织物、混并交织物、包芯、包覆、包缠纱织物等。 (四)按加工工艺分 1、棉织物: 白坯织物 练漂织物 染色布 色织物 普梳织物 精梳织物 碱缩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无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丝光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强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特整织物 2、毛织物: 精梳毛织物 半精梳毛织物 粗梳毛织物。 3、丝织物: 生织丝织物(由不经过煮练的厂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厂丝是蚕丝缫出的优质丝,该丝未经加工,供后道工序使用,是生丝的一种) 熟织丝织物(丝经过漂或练漂染色后进行织造加工而成的丝织物) 半生织丝织物(经纱系统或纬纱系统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为生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 4、麻织物:一般仿照棉织物按生产工艺分类的方法。 麻织物生产的长麻纺系统是按绢纺系统或精梳毛纺系统进行的;短麻纺系统是按绸丝纺或棉纺系统进行的。

防紫外线面料资料

?那要看你用的是什么伞。 现在的很多防紫外线雨伞世界上都是晴雨两用伞。就是说既可以当太阳伞用,也可以当作雨伞使用。所需要注意的就是当作雨伞使用后,一定要注意晒干后在收起来,否则就会影响到他的防紫外线效果。 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所谓防晒伞其实并不防紫外线。阳伞只有达到UPF>30并且UVA的透过率 <5%的时候才能够称得上为防紫外线,这种产品的防护等级标示为 UPF30+;而当UPF>50时,表明该产品的紫外线防护性能极佳,防护等级标示为UPF50+。 楼主购买的时候注意看标志哦 祝您有个清爽的夏天:>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 取消 ?donglinlinil | 2009-10-31 07:17:53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据专业人员介绍,伞面是遮阳伞防紫外线效果的关键。目前,防紫外线伞面多为尼龙或涤纶面料,经防紫外线加工处理后而成。伞面名称有银胶布、金胶布、珍珠胶等。从试验结果看,银胶伞面防护效果最好。 >>>>防紫外线的原理主要是减少它的透射部分,使紫外线尽量被反射掉或吸收掉。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使它反射或散射掉。 其中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镀金属膜,这属于镜反射、规则反射;还有一种珠光效果的面料,如某些伞面,能把紫外线向反射的方向散射开。第二种方法是在织物纤维的内部掺入吸收紫外线的材料,或是在织物完成以后做后期整理,渗入一些吸收紫外线的材料,如纳米级的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 >>>当我们在选购防紫外线伞时要注意伞面质量:⑴面料薄又稀疏的伞,防紫外线能力一般较差;⑵伞面宜大不宜小;⑶颜色越深的织物,其抗紫外线的能力越好;⑷伞面在湿的情况下,由于水的光学传导作用,紫外线的透过率增加,防护效果降低。因此,湿伞不宜作为防紫外线使用;⑸遮阳伞的紫外线防护效果与价格关系不大,价格主要决定于伞骨材料、款式等;⑹在我们活动的外部环境中,紫外线从各个角度辐射到人体上,抗紫外线遮阳伞能遮挡头部,如果你能涂上防晒霜、穿上抗紫外线服装等,可对身体起到多方位保 护。 >>>>作为消费者不可能在伞面料方面十分内行,挑选时很难保证不会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中消协消费指导部的人员介绍说,最近杭州天堂伞申请使用“3•15标志”被批准,因为天堂伞的系列产品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其UVA、UVB的防护系数UPF值均达到50+,防紫外线效果最好。一旦购买天堂伞出现问题,该集团承诺,凡3000元以下的小额消费争议,其必须服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解意见,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购买风险,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的保护。

防电磁波辐射纺织品

防电磁波辐射纺织品 谭艳艳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纺织11卓越班 201100514112) 摘要纺织品的功能化,适应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追求健康、舒适、增值的预期,为人们完美的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是纺织产品技术进步的方向,是提高纺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功能性纺织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功能性纺织品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本文主要介绍的防电磁辐射纺织品以及其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开发和整理和防电磁辐射的分类等。 关键词防电磁辐射纺织品;功能化;健康;新技术产业 Anti-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extiles Tan Yanyan (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textiles outstanding class 11, 201100514112) Abstract Functional textiles, adapted to the changes in lifestyle and the pursuit of health, comfort, value-added expectations, perfect life for people more choices, textile products is the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value-added textile products one effective way.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ype of functional textiles increa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textiles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igh-tech industries. Develop and organize and anti-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uch a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lassif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extiles as well as its anti-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extiles. Key words Anti-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extiles;Functional;Health;New Technology Industry 1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基本知识 所谓电磁波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的物理现象。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及其他宇宙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及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和长波等射频电磁场和高频及低频电 磁场。常见的电磁辐射源为天然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等。 2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原理 导电织物具有优良的消除、减弱电磁波的性能,在电子工业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织物的特性,可通过对织物进粗化、敏化和敏化处理,用化学镀的方法,使织物表面均匀地覆盖一层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制得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抗静电和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导电织物,其中镀银、镍、铜或喷涂涂层的效果较好。电磁波是空间一点电磁波源产生交变的电 场或交变磁场,交变的电场在其周围激发磁场,交变的磁场又能在其周围激发漩涡形电场,这种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在空气中传播便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示意图如图1-1所示。

防电磁辐射织物及其服装发展探讨

防电磁辐射织物及其服装发展探讨 摘要:防电磁辐射面料及其效用性服装一直是当代研究者致力研究的重点。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重点阐述了防电磁辐射服装织物及面料、辐射强度测试方法,探讨了当今电磁辐射服装发展现状现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测试方法;辐射危害 1 电磁辐射的概念及其放射源 电磁辐射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它是由空间配合移动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的。换句话说:电磁辐射就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放射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电磁辐射源通常分成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 、台风、太阳的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而这种电磁辐射源常常会被我们忽视和淡化!我们所一直关注的电磁辐射源,其实只是电磁辐射源的其中一种,即:人工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频电磁辐射源及工频电磁辐射源。 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998 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五大影响但归纳起来,我们可以把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三种。 3 防电磁辐射服装织物及面料

防电磁辐射服装的面料对于电磁波的防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选用电磁辐射防护服装时,应了解防护服装所采用的面料,及其工作原理。由于电磁辐射的频率高低不同,所以我们必须按其高频和低频辐射的特点,用不同的织物及面料进行防护。对电磁辐射的防护需要材料有好的导电性或导磁性,所以不锈钢纤维、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银、镍、铜的电镀纤维或织物、填充炭黑、导电化合物和吸波添加剂的有机复合导电纤维便应运而生,而且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磁屏蔽织物和面料。 制成方法:利用金属材料,如采用金属丝网罩隔离装置和用金属粉处理过的服装;利用金属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成纱,再织成布。 3.1 防辐射织物、面料的一般分类及特点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防电磁辐射织物有三种,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基料表面所形成的良好导电性能,使其具有抗电磁波的效用。通过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而形成屏蔽作用: (1) 合金纤维混纺:采用不锈钢纤维与其他化纤、棉等纤维混纺形成电磁屏蔽织物,具有耐洗涤、耐磨、柔软、手感好、透气、抗静电、防电磁辐射等效用。 特点:透气性好、服饰感强、耐洗涤、手感好。 适用范围:这种面料目前使用最广,其可以被制成各类防辐射服装,如医护类、孕妇防护类等。 (2) 多离子织物:采用多种金属离子涂敷粘附在普通织物上,形成一定的电磁屏蔽功能的织物能保持原普通织物的性能、颜色和手感。 特点:柔软、透气、服饰感强、服饰使用范围宽。 适用范围:可以制成T恤、内衣、床单、蚊帐等。 (3) 金属化织物: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在普通织物表面牢固地“镀”上一层高导电金属层,形成电磁屏蔽织物。 特点:镀膜薄、附着力强、柔软、透气性好、使用频率宽、屏蔽效能高。其中,金属化织物是目前国内外最新一代技术产品,比前两种织物更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工作频率宽、屏蔽效能高、使用领域广。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9-08-13 查看次数:997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照射杀毒是医院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但紫外线杀菌灯具由于制造、使用方法和使用寿命等原因,造成紫外线消毒达不到规定的效果。为了确保紫外线发挥出最好的杀菌效果,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进行常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紫外线杀菌的关键因素是紫外线消毒器辐射253.7nm 波长紫外线强度和其他保障措施,所以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有工艺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一、灯管选择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已由原来的臭氧型发展为低臭氧型,紫外灯由石英玻璃抽真空制成,紫外灯的好坏决定灯管质量(有无气泡、气线)真空度和灯线灯头上工艺水平,紫外灯是不可见光,穿透力弱,直射,杀菌紫外线为c 波段,中心波长为253.7A (nm ),杀菌效果决定紫外线强度的照射时间。 (一)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杀菌灯具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常用40W 和30W 直管式热阴极低压汞灯,小型消毒柜和超净工作台内常选用20W 和15W 低臭氧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特殊消毒器内经常使用H 型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及其他专用紫外线杀菌灯具。 (二)正确的安装 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位置和照射距离对杀菌效果至关重要,用于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以采用垂直正向照射、反向照射和侧向照射。吊装即将紫外线灯吊装在天花板距离地面2.0±0.2的高度,进行垂直正向照射;将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采用可升降式吊装进行反向照射或装在移动式灯具车上进行正反向照射;侧装即将紫外线灯装载墙壁上进行侧向照射。不管何种安装方式都必须保持灯管之间距离均匀,使得空间辐射强度分布均匀。

防紫外线纺织品

防紫外线纺织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自我防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皮肤是人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它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伤害,也易成为各种有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通道,因此是一道必须注意的防线。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辐射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病发病率递增。由于臭氧层厚度的减少,太阳光中辐射到地面的短波长紫外线部分增加。虽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内合成维生素并杀灭一些微生物或病毒,但紫外线量增加和短波化,对人(包括生物界)产生重大危害和影响。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紫外线辐射成为当今许多行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防紫外线服装及纺织品的问世,就是为了适应上述情况而产生的,有些国家已有商品出售,如女衬衫、长袜、运动服、帽子、太阳伞等。 一、防紫外线织物的作用机理 光线与物体的作用有透射、反射和吸收3种,相应的紫外线遮蔽剂有反射剂(或散射剂)及吸收剂两类。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混合使用。 紫外线反射剂主要是利用无机微粒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可起到防紫外线透过的效应。常用的紫外线反射剂是不具活性且在紫外光谱区透射率很低、散射率很高的金属氧化物的超细粉体或陶瓷粉末、金属化合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利用这些无机物微粒子对入射光的反射、散射作用,可起到防止紫外线透过的效果。另外可以将这些材料制成纳米级的超细粉体,再与纤维材料共混结合后,可以增强纤维材料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防止和减少紫外线透过纤维材料。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利用有机物质吸收紫外光,并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形式或无害低辐射将能量消耗或释放。在纤维、纱线和织物中添加了此类紫外线遮蔽剂而制成的防紫外线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显著提高,其紫外线遮蔽率一般可达90%以上,有的甚至在99%]1[以上。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水杨酸酯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苯酮类以及苯并三唑类等。金属离子化合物,常作为螯合物使用,旨在提高染色物的耐光性;水杨酸酯类由于熔点低、易升华,且吸收波长分布在短波一侧,应用不多;苯酮类则价格偏高,所以紫外线吸收剂较多采用苯并三唑类。 防紫外线织物,可以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而照射到人体皮肤,同时还可以减轻纤维和染料所受到的紫外线作用,且织物各项服用性能如强力、透气性、刚柔性等应未受到不良影响,能满足使用要求。 二、防紫外线的方法 1 紫外线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无机紫外线屏蔽剂。 2 防紫外线纤维:抗紫外线纤维是指本身具有抗紫外线破坏能力的纤维或含有抗紫外线添加剂的纤维。 2.1 天然抗紫外线纤维::腈纶为优良的抗紫外线纤维,此外,大麻纤维、竹纤维本身也有优良的防紫外性能。 2.2 纤维的防紫外加工:不同的纤维应采用不用的加工方法:锦纶抗紫外线的能力较差,在制造锦纶的聚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如锰盐和次磷酸、硼酸锰、硅酸铝及锰盐2 铈盐混合物等),即能制得抗紫外线锦纶。抗紫外线涤纶是采用在聚酯中掺入陶瓷紫外线遮挡剂的方法制成。对棉纤维而言,可采用浸渍有机系(如水杨酸系、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氰基丙烯酸酯系等)紫外线的吸收剂来制作]2[。 一般来说,在纺丝时掺入紫外线屏蔽剂(有机或无机物),用共混纺丝、芯鞘纺丝等方法纺丝。这种纤维织成的织物在风格、耐洗方面都比后整理法好。 3 织物后整理 防紫外线织物开发伊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可在原设备上进行,易于实现。整理工艺可根据用途不同有所差别,如作为夏季服装面料,对柔软性、舒适性要求高,以采用吸尽法、印花法或浸压法为好;作为装饰、家用或产业用纺织品可选用涂层法。利用后整理方法仍存在耐洗性、耐候性问题,有待提高。

防紫外线纺织品研究现状

各国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增加导致大气层污染,臭氧层破坏。之前人们认为是健康的日光浴,如今却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无情杀手。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透过率增大,人类患皮肤病和皮肤癌机率增大。有专家预言,到本世纪中期,皮肤癌的发病率将跃居各类疾病之首,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因此人类正在大力研究紫外线辐射防护产品,如今抗紫外线化妆品、日用品销量激增,但它们防护能力和保护面积毕竟有限。因此,有必要利用保护面积更大、防护效果更好的纺织品来有效地阻挡对人体有害或过度紫外线。 1 紫外线简介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UVC波段,波长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UVD波段,波长100~2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UVB的照射;而防止UVA 紫外线,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 2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加工方法 2?1纺织品抗紫外线的机理 紫外线照射到织物上后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其余透过织物,因此,反射率和吸收率大,透过率就小,也即对紫外线的防护性好。紫外线的防护原理就是采用紫外线屏蔽剂或吸收剂对纤维、纱线或织物进行处理,从而紫外线的反射率和吸收率,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 2?2提高纺织品抗紫外线的途径 提高纤维和纺织品的抗紫线外性能的主要途径为纺丝、织造和后整理,染色也能适当提高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 2?2?1抗紫外线纤维 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掺入紫外线屏蔽剂,用共混、芯硝等方法加入纺丝液中,使纤维具有遮蔽紫外线的功能。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织物,抗紫外效果明显,耐久性强,手感好,并能满足服装面料的要求。缺点是处理技术要求高,成本大,不易应用于天然纤维, 在混纺时效果难以控制。 2?2?2抗紫外线整理 (1) 常用工艺方法 纤维或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工艺与整理剂特点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有关。常用的工艺方法有:高温高压吸尽法,一些不溶或难溶于水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采用类似于涤纶的高温高压染色的方法;常压吸尽法,一些水溶性的整理剂在处理羊毛、蚕丝、棉以及锦纶纺织品时只需常压下在水溶液中处理,类似水溶性染料染色;浸轧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整理后会影响织物的风格、手感、吸水性和透气性;涂层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影响耐洗牢度及手感,一般应用于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印花法, 适合于对紫外线屏蔽剂要求不高的织物。

抗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探讨

抗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2T16:33:07.2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王彦利 [导读] 摘要:在目前现状下,受到网络化带来的显著影响,各类视听设备、移动电话与电磁炉设施都在全面融入平日生活中。 西安市环境监测站陕西西安 710118 摘要:在目前现状下,受到网络化带来的显著影响,各类视听设备、移动电话与电磁炉设施都在全面融入平日生活中。然而不应忽视,上述产品很可能伴有电磁辐射,对此有必要予以相应的屏蔽。某些织物具备屏蔽性能以及抗辐射的效能,针对此类织物有必要予以相应的测试,从而全面评定其具备的屏蔽效能。 关键词:抗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测试方法 从危害性质来讲,电磁辐射具备显著的累积效应以及热效应,因此其能够伤害到人体健康。为了有效抵抗强度较高的电磁辐射,可以运用织物屏蔽的方式来抵抗辐射。但是实质上,某些织物本身并没能达到最优的屏蔽效能。因此可见,对于多种多样的抗辐射织物都应当予以全方位的效能测试,通过运用测试手段来获得精确结论,进而显著优化了织物具备的防辐射性。 一、抗辐射织物具备的基本原理 与传统织物相比,抗辐射织物具备全新的特征,这是由于此类织物包含了屏蔽性的织物材料,因此能够抵挡相应强度的外界电磁辐射。具体而言,抗辐射织物的基本特征在于电磁能传递的全面限制,从而阻断了特定空间内的电磁辐射传输。从波形衰减的角度来讲,此类织物可以实现衰减电磁波的效应,对于反射与入射的波形予以改变。在此前提下,某些电磁波即便没有受到衰减影响,则也将会被织物表层吸收,从而显著减低了人体遭受电磁波带来的伤害性。 对于织物具备的屏蔽电磁波效能具体在运算时,通常来讲都会涉及到吸收衰减比率、电磁屏蔽效果、多次反射而导致的内部衰减以及单次反射导致的表面衰减。在这其中,对于织物材质本身的屏蔽效能如果要予以精确鉴别,那么必须凭借总屏蔽效应予以全面的确定。某些情形下,如果将织物置于低频的环境下,则反射效应与屏蔽效能之间将会体现为更强的联系。由此可见,织物材料如果体现为较强的反射性,那么意味着与之有关的屏蔽性以及导电性也能够达到优良的水准。除此以外,对于潜在性的吸收损耗也要予以考虑。 经过归纳可知,织物屏蔽效能在根本上关乎电磁波频率、比电导率、材料厚度、待测电磁波的间隔距离、比磁导率、波阻抗、材质本身具备的阻抗以及其他要素。此外,衰减系数也关系到屏蔽效能。具体在选择不同种类的织物时,针对上述的各项要素都要全面予以兼顾。通过运用屏蔽测试的方式,应当能够给出各项要素给织物性能带来的某种影响。 二、测试织物屏蔽效能的具体方法 电磁辐射具备较强伤害性,因此亟待探究可行性的改进举措,通过运用相应的屏蔽方式来阻挡电磁波,避免其威胁到人体。截至目前,与抗辐射织物有关的各种检测方法正在逐步达到完善,其中的测试范围包含了高分子合成的织物、纤维与金属混纺的织物、纳米材质的织物与其他种类织物。具体而言,检测织物屏蔽效能可以用到如下的方法: (一)运用近场法进行测试 针对织物测试可以选择近场法用来实现全面的测定,其中包含双盒法与其他的测试手段。从基本特征来讲,近场法主要针对于近场范围的电磁波,对于织物能够屏蔽近场电磁辐射的具体效能予以测定。例如针对双盒检测法而言,其侧重于测试接收辐射的概率,凭借小型天线与屏蔽盒来完成上述的测试操作。因此相比而言,运用近场法来测定织物屏蔽效能的措施并不会耗费较多资金与较高成本,其具备便捷性与简易性的独特优势。但是不应忽视,如果选择了此类测试方法,那么将会受到谐振影响,对此有必要引发重视。 (二)运用远场法进行测试 远场测试法的测试对象包含远场的电磁波辐射,在此前提下测定屏蔽效能。在这其中,对于远场法可以将其分成同轴传输线、法兰同轴检测法与其他的检测方式。在全面实现远场电磁测试的前提下,主要能够测定平面波受到织物吸收与织物反射的比率。对于同轴传输线而言,应当将其置于特定强度的磁场中,然后根据织物本身具备的屏蔽效能来实现全过程的检测。因此,选择远场检测方法能够达到较宽的动态测试范围,与之有关的损耗能量相对较低,同时也无需配备某些辅助性的检测设施。 (三)运用屏蔽室法进行测试 运用屏蔽室来测定织物具有的屏蔽效能,其基本特征在于设置必要的信号接收设施,在此前提下给出功率值与场强的差值。因此可见,对于上述的差值就可以将其视作织物具备的屏蔽性。相比而言,屏蔽室法具备更高层次的精准性,然而很可能会耗费较高比例的资金。与此同时,运用此类检测方式还可能将会受到电磁泄露给其带来的某些干扰。具体在进行选择时,应当能够结合织物特征加以灵活的选择。 结束语: 经过全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抗辐射织物是否具备优良的辐射屏蔽效能,其在根本上决定于电磁波频率、材料特性、屏蔽体与辐射源的间隔距离与其他有关要素。因此在全面施行织物检测时,应当因地制宜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测试方法,在此前提下得出精确度较高的效能检测结论,为改善织物性能提供必要的参照。 参考文献: [1]吴雄英,张亚雯,袁志磊.纺织品电磁屏蔽效能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J].纺织学报,2016,37(02):170-176. [2]郑倩雪,刘哲,张永恒等.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J].纺织学报,2016,37(01):47-51. [3]王飞龙.金属混纺织物设计与屏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用纺织品,2015,33(01):34-37. [4]程明军,吴雄英,张宁等.抗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J].印染,2013(09):31-35.

LCD产业中紫外光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LCD产业中紫外光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液晶显示器(LCD )的制造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紫外光应用技术在LCD的生产中发挥 重要作用。但是当液晶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应用紫外光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同时,不应忽视紫外辐射的防护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生产中应采取的紫外辐射防护措施是有意义的。 一、紫外光对人体的危害 紫外光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影响,资料表明,除了在人体皮肤中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防 止佝偻病及杀菌外,尚未发现紫外线有其他的有益效应,但对其危害,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1紫外光对眼睛的损伤 白内障被认为过量紫外光辐射的主要原因,经紫外光照射后,射线大部分被角膜上皮细胞核蛋白吸收,导致细胞核膨胀,碎裂和细胞死亡,以至损伤眼角膜和晶状体,导致浑浊。总的说来,紫外光辐射增加,人类的白内障患者增加。 2、紫外光对人皮肤的损伤 紫外光的影响有积累作用,它的主要机理:蛋白质受紫外光照射后,形成光解产物,此 外,其溶解度和粘度,对热变性的敏感性及荧光等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均有显著的改变。紫外光对皮肤的作用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急性作用表现为红斑效应,其症状为水肿脱皮,全身症状有寒战,发烧,恶心,罕见循环衰竭。慢性作用如致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加速老化,甚至引起肿瘤。轻者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重者会出现水疱或大疱,还可伴有休克,发热,畏寒,恶心,心悸和头昏等症状。 3、紫外光对其他部位的损伤 紫外光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免疫系统的一些成分存在于皮肤中,皮肤暴露在紫外光 下,使得免疫系统受紫外光辐射,使其功能受到干扰。研究表明,紫外光辐射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导致皮肤癌,同时引起一些传染病和其他一些疾病。 LCD行业对紫外光辐射的防护措施

(完整版)产业用纺织品

1.纺织品分类(按最终用途分):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 2.产业用纺织品定义:是指用于许多非纺织行业的产品、制造过程和配套服务的经过专门设计的工程类纺织结构材料。 3.产业用纺织品也叫做:技术纺织品、高性能纺织品、高技术纺织品、工程纺织品、产业织物、技术织物 4.产业用纺织品与用于服装和装饰的普通纺织品不同,它通常由非纺织行业的专业人员用于各种性能要求高或耐用的场合 5.产业用纺织品与非产业用纺织品的区别。(9个方面): (1)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对象不同:产业用纺织品属于生产资料领域,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属于消费领域;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购买和使用对象是消费者,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对象通常不是个体户 (2)外观形态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有纤维形态、线绳结构、片状形态、三维形态;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为片状形态 (3)性能要求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高 (4)所用材料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所用原料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要广泛,会大量使用一些高性能和高功能的特殊原料,所用原料强度很高,抵抗各种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强,性能优异;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对物理机械性能要求较低,对外观以及穿着舒适性要求较高。 (5)加工方法和使用设备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所用材料比较刚硬,加工难度大;由于性能方面的要求,加工方法和使用设备也与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不同 (6)最终产品的处理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最终产品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涂层、层压或复合处理,使其更好的发挥产品特性,弥补中间产品的各种缺陷 (7)测试方法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测试具有一定难度,实验室不能完全模拟实际使用情况,所以实验结果必须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 (8)使用寿命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要长得多,流行趋势对于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没有影响 (9)价格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价格比传统纺织品高 6.产业用纺织品按最终用途分类。(中、欧、美) 中国:农业栽培用纺织品;渔业和水产养殖用纺织品;土工织物;传动、传送、通风等带管的骨架材料;蓬盖、帐篷用帆布;工业用呢、毡、垫等;产业用线、带、绳、缆,革、毡、瓦等的基布;过滤材料及筛网;隔层材料及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各类劳保、防护用材料;文娱、体育用品的基布;医疗卫生及妇婴保健材料;国防、航空、航天及尖端工业用纺织品;其他类产业用纺织品 欧洲:农业用纺织品;土木工程用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环保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防护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功能性服装用纺织品; 包装用纺织品;体育与休闲用纺织品;其他产业用纺织品 美国:农用纺织品;建筑结构用纺织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过滤用纺织品;土工织物; 医疗纺织品;军事国防用纺织品;造纸机用织物;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运动及娱乐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其他产业用纺织品

纺织品防紫外线整理

纺织品防紫外线整理 一.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继1982年10月南极观测到同温层臭氧层厚度减少和臭氧层空洞存在以来,臭氧层厚度的破坏而导致的紫外线辐射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简称UV)分为长波紫外线(UV-A,320一40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和短波紫外线(UV-C,200-280nm)。UV-B的作用是UV-A的1000倍,夏季酶斑主要是由于UV-B的作用,皮下血管吸收紫外线B后会引起扩张·使皮肤变红·生产红斑,严重时会发生炎症。它同样也可以影响到皮下弹性纤维,使皮肤失去弹性,形成粗糙的皱纹,UB-C作为一种更强的紫外线,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也对人体有害。一般地讲,紫外线C不能到达地面,但由于近年来空气中含氟量的提高,到达地面的紫外线B和C也随之增加。据研究表明,适当的紫外线对人体是有益的:它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对佝偻病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它不仅能使人体黑色素增多,使皮肤老化,严重的还会使皮肤起水泡、红斑,甚至还会引起皮肤癌。每年人们着装最少的是在夏秋季节,而同时也是使用空调量最大,氟利昂排放量最大,空气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紫外辐射最严重的季节。另外,紫外线对纺织品也有不良影响,其不仅能使纺织品褪色,也可使蚕丝,尼龙和纤维素等纤维脆化,强力下降。因此对纺织品进行防紫外整理,已成为印染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防紫外整理剂及织物整理工艺试验 山东巨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防紫外整理剂SCJ-965,具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个配万,它有着比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更高的紫外线吸收率,吸收范围广、耐水洗性能好、用量比例小,并且其价格更优。因此,我们认为选用SCJ-965对织物进行防紫外整理,无论是在整理效果方面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织物防紫外整理剂的选择 防紫外线整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类是选择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反射作用而达到屏蔽效果的无机涂料,如氧化锌、二氧化钛:另一类是紫外吸收剂,其对紫外波段的光线吸收后将高能量紫外线转化成热能或无害的低能量辐射,如水杨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及羟基苯基三嗪类等。作为纺织品用紫外吸收剂应具备以下特点:对人体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具有广谱高效的吸收紫外线能力,优良的耐洗涤性,对热、光和化学品稳定性不影响或少影响纺织品的手感、透气性、色光、白度及强度等物理指标。 2、织物防紫外整理的工艺实验 关于织物防紫外整理,我们曾作过大量的对比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1#(单位:份) 聚丙烯500 聚乙烯蜡10 2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酮10 二氧化钛10 抗氧剂1010 0·1 硬脂酸·硬脂酸钙1 钛酸酯类1 将上述各组分共混造粒,再经过熔融纺丝,卷绕拉伸等加工,制成防紫外线功能纤维,最后织成丙棉交织布(丙60/棉40 45×45 110×76) 实验2# 有机型紫外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丙酮、2-(2'-二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乳化剂、分散剂、低温固着剂SC-939(山东巨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等复配而成,其外观为乳白色

纺织品设计概述知识交流

纺织品设计概述

第一章概述 一、纺织品 纺织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 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可用的原料、粗加工的纺织原料、纺织半制品、工艺流程的制品及制成品。 狭义上的纺织品一般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如用于服装、装饰、产业各方面的纺织品。 二、纺织品的分类及特征 纺织品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用途、不同使用领域、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工序状态、不同的外观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将这些方法归纳并整理后,其分类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按生产方式分类:线类纺织品、绳类纺织品、带类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编结物 (二)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分类: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三)按织物纤维原料组成分类: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织物、混交织物、交并织物、混并织物、混并交织物、包芯、包覆、包缠纱织物等。 (四)按加工工艺分 1、棉织物: 白坯织物

染色布 色织物 普梳织物 精梳织物 碱缩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无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丝光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强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特整织物 2、毛织物: 精梳毛织物 半精梳毛织物 粗梳毛织物。 3、丝织物: 生织丝织物(由不经过煮练的厂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厂丝是蚕丝缫出的优质丝,该丝未经加工,供后道工序使用,是生丝的一种) 熟织丝织物(丝经过漂或练漂染色后进行织造加工而成的丝织物) 半生织丝织物(经纱系统或纬纱系统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为生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 4、麻织物:一般仿照棉织物按生产工艺分类的方法。 麻织物生产的长麻纺系统是按绢纺系统或精梳毛纺系统进行的;短麻纺系统是按绸丝纺或棉纺系统进行的。 5、化纤织物:化纤织物总是以不同方法仿制天然纤维织物,因此化纤织物多依据其所仿制的那类纤维的生产工艺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五)按织物的商品名分类:

紫外线辐射会引起哪些职业病

紫外线辐射会引起哪些职业病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10-400纳米的辐射线,会造成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结膜角膜炎)和职业性白内障。孕妇尤其要注意,会致使胎儿发育不正常,上了年纪以后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病症。最重要的是可能会是基因发生变异,从而遗传给后代。 电光性眼炎是因眼睛的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吸收大量而强烈的紫外线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可由长时间在冰雪、沙漠、盐田、广阔水面作业,行走时未带防护眼镜而引起,或太阳、紫外线灯等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致。潜伏期6-8小时,两眼突发烧灼感和剧痛,伴畏光、流泪、眼脸痉挛,头痛,眼睑及面部皮肤潮红和灼痛感,眼裂部结膜充血、水肿。 电光性眼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病急聚,有明显的异物感,轻者自觉眼内沙涩不适,灼热疼痛;重者疼痛剧烈,畏光羞明,胞睑紧闭难睁,泪热如汤,视物模糊,眼睑红肿或有小泡,或有出血点,白睛红赤,检查可见黑睛呈弥漫浅层点状着色,瞳神缩小,眼睑皮肤呈现红色。重复照射者可引起慢性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 职业性白内障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毒物、辐射线以及其他有害的物理因素所引起的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要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状体改变,方可诊断。 案例:吉林省某人参保鲜厂,在生产中采用紫外线空气灭菌。由于厂方缺乏卫生常识,工人无任何防护措施,在60瓦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工作7小时,致使在岗的28名工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及眼部损伤。 a.定义 位于电磁波谱紫色光之外,波长从160~400nm的辐射线,叫紫外线,其辐射为紫外辐射。 b.危害 (1).皮肤 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容易被不同皮肤层所吸收,如290nm的紫外线易被皮肤表层吸收。波长297nm的紫外线对皮肤影响能力最强,能使皮肤产生红斑、水疱和光感性皮炎等。全身症状可有头痛、乏力等。 (2).眼睛 波长250~320nm的紫外线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波场288nm的紫外线对角膜的危害最严重。 c.防护 电焊工作人员应备有绿色防护玻璃片的防护面盾,辅助焊接人员应备有透光较好的黄绿色眼镜。对上肢和脚部的皮肤暴露部位,应佩用长筒皮制手套和帆布脚面盖布,以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来自: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https://www.360docs.net/doc/976953667.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976953667.html,/html/zyjk/zybfz/725.html

纺织品的分类

纺织品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①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 ②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他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包括家居布和餐厅浴洗室用品,如:地毯、沙发套、椅子、壁毯、贴布、像罩、纺品、窗帘、毛巾、茶巾、台布、手帕等;床上用品包括床罩、床单、被面、被套、毛毯、毛巾被、枕芯、被芯、枕套等。户外用品包括人造草坪等。? ③工业用纺织品使用范围广,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蓬盖布、枪炮衣、过滤布、筛网、路基布等。? 2、按生产方式不同分为线

类、带类、绳类、机织物、纺织布等六类:①线类:纺织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纱,两根以上的纱捻合成线;②带类:窄幅或管状织物,称为带类;③绳类:多股线捻合而成绳;④机织物:采用经纬相交织造的织物称为机织物;⑤针织物:由纱线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和直接成型的衣着用品为针织物;⑥无 纺布:不经传统纺织工艺,而由纤维铺网加工处理而形成的薄片纺织,称为无纺织布。??五、织物的经纱或纬纱? 各种织品都有长度和宽度,与布边平行的长度称为匹长,匹长的方向就为织物径向;与布边相垂直的长度称其幅宽,幅宽的方向为织物的纬向。在织布时,用于径向的纱为经纱,用于纬向的纱称为纬纱。??六、织物的缩水? 1、织物的缩水率? 织物的缩水率是指织物在 洗涤或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数。一般来说,缩水率最大织物是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品。 ? 2、织品产生缩水的因素: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第4期(总第144期)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9No .42009年12月 Che m ica 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D ec .2009 收稿日期:2009-09-02 作者简介:徐杰(1985-),男,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开发。 综述与专论 文章编号:1672-500X(2009)04-0026-05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徐 杰 (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 摘 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一大批保健的功能性纺织品在市场上很走俏,其中包括防紫外线纺织品等。本文主要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防护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防紫外线;纺织品;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前景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化合物的排放,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出现臭氧层空洞, 到达地球的紫外线量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成倍的增长。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至1999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开发最早出现在国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日本。最近几年,国内的防紫外线纺织品也可谓是蓬勃发展,目前在上 海、天津等地的许多公司已开发出具有优异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和织物。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发展 方向是提高其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不仅具有防紫外线作用,而且看起来要美观,穿起来要舒适 [1~3] 。 2 紫外线辐射及评定参数 紫外线约占全部光线的6%,主要由长波紫外线UV A (315~400n m )、中波紫外线UVB(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100~280nm )三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UV 射线对人类皮肤的作用 射线类型波长/n m 作 用 UVC 射线100~280含有的能量最多,但不能到达地面,因为它可以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UVB 射线280~315长时间辐射可导致皮肤变成棕褐色,引起红斑疹,严重的可灼伤皮肤,增加癌变的风险。 UVA 射线 315~400 制造维生素D ,直接导致皮肤变褐色,还可以进入到皮肤深层的真皮部分,引起皮肤过早老化。

纺织品大全

棉、印染织物类 11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生产。 混纺织物所用经纬纱有天然纤维与天然纤维、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化学 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的各种纱线。用不同种类纤维进行混纺,可以发挥纤维 各自的优良性能,开拓织物品种,满足各种用途的不同要求。 混纺织物品种繁多,大多用于裁制服装,如棉臁、涤佛、涤骷、维佛、丙/棉等各类织物和涤倩骷三合一混纺的中长华达呢、平纹呢等。 (王德普) 混并织物mixture 用不同种类纤维的单纱并捻成线制织的织物。可利用各种纤维不同的染 色性能,通过染整形成仿色织效应。 品种如:涤粘/涤纶混并哔叽,经纬均用l9.7 tex(30英支)0涤粘中长纱 ^ 与16.7 tex(150旦)涤纶长丝并捻线制织,乞条49Cgltgl,经密283根/l0锄(72根馍寸),纬密220根/lo em(56根膜寸);涤粘/涤棉纱混并马裤呢,经纬均用18.5 rex(32英支)涤粘纱与l6.8 tex(35英支)涤棉纱混并线制织,变化急斜纹组织,经密417根/l0 CTCI(106根债寸),纬密251.5根/lo cm(64 根膜寸)。 混并织物视品种不同,可作男女西装、套装、制服、猎装等用。 (王德普) 交织织物mixed fabric 经纬用两种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成的织物。它可利用各种纤维的不同特 性,改善织物的使用性能和取得某些特殊的外观效应,满足各种不同要求。 一般常见的交织产品有棉经与涤/棉纬或棉经与维纶纬交织的闪光府绸,涤/棉经与涤纶长丝纬交织的纬长丝织物和涤/棉经与棉纬交织的牛津布等。 交织织物一般用于服装、装饰布等。 (王德普) 平布plain cloth 采用平纹组织,用线密度和密度接近或相等的经纬纱制织的织物。它具 有组织简单、结构紧密、表面平整的特征,经纬向紧度约为35%~60%,经纬向紧度比例约为1:1。 0公支制换算公式:l t既=荟1丽0夏00薮。 英支制换算公式:纯棉纱线l t戗=奠5薇83.1;其他纤维纱线1 t麒=淼;含棉混纺纱线,其换算系数应视混纺纱线的公定回潮率作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