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饲养技术》电子教案
宠物饲养技术教案

1、营养全面2、考虑消化率3、饲料多样化4、讲究卫生5、要注意调制方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1.犬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
2.按其来源和特点,犬的饲料分为几大类?
3、犬的饲料调制考虑哪些因素?
课序
专业班级
宠物1班、2班
授课类型
理论
课时
2
6
授课日期
地点
教室
授课题目:第四节犬的饲养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
1、如何做到母犬的适时配种?
2、如何进行犬的人工辅助交配?
3、犬的腹部触诊妊娠应注意哪些事项。
导入新课:
1、提问人体、动物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
2、在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一般将饲料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新课内容:
第四节犬的饲养管理
一、犬的营养需要
(一)水分
1、水分分布:肌肉、骨骼、血液、唾液中均含有
五、宠物犬的抓抱和运输
六、宠物犬应具备的特点
(一)、体型外貌(二)、气质性格(三)、神经活动类型(四)、健康状况要求:精神状态、眼睛、鼻、口腔及牙齿、耳朵、皮肤及被毛、四肢、肛门、尾巴、体温
七、犬的年龄鉴别
(一)、体态外貌(二)、牙齿生长和磨损情况
八、养犬需要的设施和工具
犬窝、食具、出行用品、玩具和食品
导入新课:是否有训练犬的经历?
新课内容:
第5节犬的调教与训练
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
二、犬调教与训练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2、因犬制宜原则
3、巩固提高原则
4、适合应用原则
三、犬调教与训练的刺激信号
四、犬调教与训练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大班宠物饲养教案 幼儿园宠物饲养

幼儿园大班宠物饲养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进宠物饲养教育项目,这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在幼儿园大班的宠物饲养教案中,需要考虑课程设置、安全和卫生、宠物的选择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一份幼儿园大班宠物饲养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老师更好地开展宠物饲养教育。
一、课程设置1. 引入宠物饲养教育的意义:通过图片、故事、视瓶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宠物饲养的意义,引导幼儿了解宠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2. 宠物的选择:在课程中向幼儿介绍常见的宠物种类,包括狗、猫、兔子、鹦鹉等,然后由老师和家长共同选择一种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宠物。
3. 宠物的饲养知识:向幼儿传授宠物饲养的基本知识,包括饲养环境、饲养食品、日常护理等。
二、安全和卫生1. 安全措施:在选择宠物后,老师需要向幼儿详细介绍宠物的性情和习性,教育幼儿要爱护宠物,不要随意驱赶或捉弄宠物。
2. 卫生管理:老师需要向幼儿灌输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宠物饲养场所需要经常清洁、宠物食具需要定期消毒等。
三、宠物的选择和管理1. 宠物的选择:在幼儿园大班宠物饲养教案中,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园环境的宠物,如兔子、鹦鹉等,避免选择体型较大或性情较凶猛的宠物。
2. 宠物的管理:由老师和家长共同管理宠物的饲养环境,确保宠物的饲养条件达到标准,并定期带宠物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通过以上幼儿园大班宠物饲养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动物保护观念,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会照顾和尊重生命。
宠物饲养教育也能让幼儿在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幼儿园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幼儿园宠物饲养教育是培养幼儿责任感和爱心的重要途径,但在开展宠物饲养教育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和卫生问题。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的场所,宠物饲养教育的同时也要确保幼儿的安全。
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重宠物的选择,合理安排宠物与幼儿的互动时间,合理规划宠物饲养的场所等,以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宠物饲养技术课程设计

宠物饲养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宠物饲养的基本原则,掌握宠物营养、生活环境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宠物的生理特点和需求,为宠物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
3. 学生掌握宠物疾病预防与护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宠物健康水平。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宠物饲养环境的布置与维护。
2. 学生能够根据宠物需求,合理搭配食物,为宠物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
3. 学生能够观察宠物行为,分析宠物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2. 学生通过宠物饲养实践,学会承担责任,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交流、分享,提高合作意识。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教材,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宠物饲养的基本技能,提高宠物生活质量,同时培养关爱动物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宠物的选择与适应- 了解宠物种类及特点- 选择适合的宠物及其饲养环境2. 宠物饲养环境布置- 设计舒适的宠物生活环境- 学会使用宠物饲养器具3. 宠物营养与饮食- 分析宠物营养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宠物饮食计划4. 宠物日常护理- 掌握宠物清洁、美容方法- 学习宠物疾病预防与简易处理5. 宠物行为观察与分析- 观察宠物行为,了解其心理需求- 分析宠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及应对策略6. 宠物饲养道德与法律- 学习宠物饲养相关法律法规- 培养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联系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共分为六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逐一展开。
教师需指导学生结合教材,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全面掌握宠物饲养技术。
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宠物饲养的各个方面,培养其独立承担宠物饲养责任的能力。
宠物饲养教案导入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宠物的种类、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宠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宠物饲养知识,学会科学、卫生地照顾宠物。
教学重点:1. 宠物的种类和特点。
2. 宠物饲养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宠物饲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宠物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宠物吗?你们知道有哪些可爱的宠物呢?(学生回答)2. 提问:为什么人们会饲养宠物?饲养宠物有什么好处?师:饲养宠物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还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宠物饲养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1. 宠物的种类和特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宠物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展示宠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宠物的种类和特点)2. 宠物饲养的基本知识师: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卫生地照顾宠物呢?(1)食物:为宠物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不要喂食过多。
(2)饮水:保证宠物有清洁的饮用水。
(3)清洁:定期为宠物洗澡、梳理毛发,保持宠物卫生。
(4)运动:每天带宠物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宠物身体健康。
(5)防疫:按时为宠物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三、活动体验1.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如何科学、卫生地照顾宠物。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为家里的宠物做一次简单的护理。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宠物饲养的乐趣与责任,希望大家能够关爱宠物,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小主人。
2. 反思:课后,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更好地照顾宠物,让它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教学延伸:1. 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学习宠物饲养知识,提高家庭宠物饲养水平。
2. 校园宠物角:在校园内设立宠物角,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宠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小学劳动课饲养宠物教案设计

小学劳动课饲养宠物教案设计标题:小学劳动课饲养宠物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饲养宠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宠物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宠物的需求和照顾。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宠物的责任意识的培养。
2. 学生对宠物照顾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宠物饲养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2. 学生的手工制作材料。
3. 宠物饲养的相关书籍或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有养过宠物,以及宠物需要什么样的照顾和关爱。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宠物,例如狗、猫、鱼等。
2. 教师讲解宠物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清洁等方面的照顾。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宠物进行模拟饲养。
2. 学生根据所选宠物的需求,制作相应的宠物住所和饲料。
3. 学生在模拟饲养中,观察宠物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4.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出宠物的一些习性和需求。
四、讨论交流(15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宠物住所和饲料,并分享观察到的宠物行为。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宠物饲养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宠物饲养的责任和爱心。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的宠物角落里养一只小型宠物,如鱼、仓鼠等,并记录下每天的观察和照顾情况。
2.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宠物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制作宠物住所和饲料的质量,以及观察宠物行为的准确性。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对宠物饲养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宠物饲养教案导入模板范文

---课题:宠物饲养与人类生活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宠物的种类、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关爱宠物、尊重生命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宠物图片、视频资料2. 宠物饲养的相关书籍、资料3. 宠物饲养工具(如食盆、水碗、笼子等)4. 学生分组准备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景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宠物的视频,如宠物表演、宠物与主人互动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宠物吗?你们家里有宠物吗?你们对宠物有哪些了解?2. 图片展示:(1)展示各种宠物的图片,如狗、猫、鸟、鱼等。
(2)提问:这些宠物分别叫什么名字?它们有哪些特点?3. 故事导入:(1)讲述一个关于宠物与主人之间感人故事,如“小黑的故事”。
(2)提问:这个故事让你有什么感受?你如何看待宠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二、新课讲授1. 宠物种类及特点:(1)介绍宠物的种类,如狗、猫、鸟、鱼等。
(2)讲解每种宠物的特点,如性格、习性、饲养方法等。
2. 宠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分析宠物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如陪伴、娱乐、减轻压力等。
(2)讨论宠物对人类生活的消极影响,如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等。
3. 宠物饲养注意事项:(1)讲解宠物饲养的基本知识,如饮食、卫生、锻炼等。
(2)强调宠物饲养的注意事项,如定期接种疫苗、定期驱虫、保持环境卫生等。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宠物饲养的问题。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 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给宠物喂食、清理宠物笼子等。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宠物饲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爱宠物,尊重生命。
2. 作业:(1)写一篇关于自己宠物的作文。
(2)收集有关宠物饲养的资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宠物饲养技术课程设计

《宠物饲养》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一)课程的性质《宠物饲养》是特种经济动物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
是研究宠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饲养管理、场地建设、疾病防治及其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科学,是一门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课程总学时90,5学分。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宠物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调教与特殊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了解我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人兽共患病预防、相关法律等。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全部内容为四篇11章,主要介绍了:宠物犬、宠物猫、观赏鸟、观赏鱼和爬行类宠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宠物,观赏龟、观赏蜥蜴的品种介绍、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笼舍建造、疾病防治和保健以及调教等内容,同时对我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人兽共患病预防、相关法律等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实习教材附在主教材后,共列有8个实习内容(具体内容见本文四关于实验、实习要求)二、学习资源(一)本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1)学习包:内含主教材(文字教材)、学习指南册、学习指导VCD光盘(2学时)、形成性考核册(附考核说明)。
(下发到学生手中)2)录象教材:12学时(学生可到教学点收看)3)网上教学支持服务:教学辅导、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等.不定期的网上教学活动、答疑等。
(可到中央电大开放网站查询)(二)主要教学资源简介1.文字教材:《宠物饲养》,为合一型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主编陈树林教授。
本书依据教学大纲编写,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课程的全部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
分为学习内容和助学内容,我们称为“合一型”。
学习内容:第一篇哺乳类宠物第1章宠物犬主要为犬的生物学特征、品种介绍、繁育技术、营养需要与日粮、饲养管理、调教、疾病防治和保健、宠物犬繁育场建设。
第2章宠物猫主要为猫的生物学特点、主要品种、繁育、猫的营养需要与饲粮、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和保健、繁育场建设。
小班安全教育《宠物饲养》教案设计与反思

小班安全教育《宠物饲养》教案设计与反思安全教育是幼儿园防范风险、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幼儿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本文结合实际经验,设计了一堂小班(3-4岁)安全教育课《宠物饲养》,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宠物的分类和特点;2. 知道如何正确照顾和喂养宠物;3. 掌握宠物饲养的注意事项,能够避免意外伤害;4. 培养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自我介绍和预热(10分钟)老师和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和自己家中的宠物,了解大家家中都有哪些动物,并简单的谈论一下对宠物的看法和感受,让小朋友了解宠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的意义。
2. 宠物分类和特点(20分钟)向小朋友介绍宠物的分类和特点,如家猫、家狗、鸟类、鱼类等,并让小朋友试着分辨宠物,了解宠物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宠物饲养注意事项(30分钟)让小朋友了解宠物的饲养注意事项,如宠物的饮食、生活环境以及要定期带宠物看兽医等,引导幼儿学会如何正确照顾和爱护小动物。
4. 宠物活动探究(20分钟)引导小朋友亲近小动物,和它们互动游戏,比如和小狗一起玩球、和小猫玩捉迷藏、和小鸟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小朋友更深入的了解和爱护小动物。
5. 总结和提醒(10分钟)在课程让小朋友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醒孩子们:不管什么样的宠物,都需要我们去呵护和保护。
(三)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宠物饲养》2. 教学素材:宠物标本、童话故事《流浪猫的故事》、宠物食物图谱等3. 教学器材:宠物笼子、宠物饲料、食盆、猫砂盘、狗绳、球等(四)教学评价1. 了解幼儿对宠物饲养的认知情况,发现认知的误区或错误,及时改正。
2. 观察幼儿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让幼儿进行课程总结,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不足之处,进行自我评价,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宠物饲养技术课程类型:职业技术课教学进程:第1次课第1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宠物饲养技术》王锦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宠物犬饲养技术第一节犬生物学特性◆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犬的生物学特性。
2.掌握犬的常见分类标准。
◆教学重点1.犬的生活习性。
2.犬的分类标准。
◆教学难点犬的AKC分类标准。
◆教学内容一、犬的外观犬的整体结构可分为头部、躯干、四肢三部分,犬体两侧对称。
(一)头部结构头部以内眼角和颧弓下缘为界,可分为颅部和面部两部分,不同品种的犬的头型不尽相同,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楔形等。
1.颅部主要讲授耳部,包括耳及耳根,不同品种犬的耳型有所不同,有立耳、直立耳、半直立耳、垂耳、玫瑰耳、蝙蝠耳、纽扣耳等。
2.面部主要讲授眼睛和牙齿,包括眼睛的形状和牙齿的咬合形式。
眼睛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眼、杏仁眼、三角眼和椭圆眼。
犬牙有钳式咬合、剪式咬合、下颌突出式咬合、上颌突出式咬合等四种形式。
(二)躯干结构主要是体型、四肢和尾部,主要讲授体型和尾部特征。
犬的体型主要以体高(肩高)和体长来衡量,体高指从肩部最高点(鬐甲的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体长为肩胛的最前缘到坐骨结节后缘的水平距离。
尾部因犬种不同,分为卷尾、钩状尾、直立尾、螺旋尾、镰刀尾、剑状尾等。
(三)四肢结构主要讲授前肢和后肢的异常情况。
二、犬的行为特征1.捕食行为 2.排泄行为 3.嫉妒行为 4.母性行为5.表情行为为讲授重点,主要讲授犬头部、嘴部、眼睛、耳朵、尾巴和四肢等部位对其表情的正确表达。
6.修饰行为 7.结群行为 8.等级确立行为三、犬的生活习性1.共性指野性强、排汗习性(汗腺不发达)、爱吠叫、智商高等方面。
2.适应性强,归向性好 3.合群强 4.忠性强 5.嗜眠强6.感觉灵敏感觉系统的灵敏性由高到低顺序为嗅觉、听觉、视觉、味觉。
7.杂食性 8.食粪性 9.换毛的季节性 10.繁殖的季节性四、犬的分类标准(一)按体型分类1.超小型犬体重不超过4kg,身高不超过25cm。
2.小型犬体重不超过10kg,身高不超过40cm。
3.中型犬体重11~30kg,身高41~60cm。
4.大型犬体重31~40kg,身高61~70cm。
5.超大型犬体重41kg以上,身高71cm以上。
(二)AKC分类国际通用的是AKC分类标准,其标准主要包括整体外貌、体型比例、头部、颈部、背线、躯体、前躯、后躯、被毛、毛色、步态和性格等。
AKC将其承认的147种犬分为7个组别:1.运动犬组(Sporting Group)2.狩猎犬组(Hound Group)3.工作犬组(Working Group)4.爹利组或犭更犬组(Terrier Group)5.玩具犬组(Toy Group)6.非运动犬组(Non-Sporting Group)7.畜牧犬组(Herding Group)◆教法建议1.讲授犬的外部形态特征时,可借助课件展示或活体犬标本,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
2.讲授犬的生活习性时,应结合平时对宠物犬的饲养管理要求进行。
3.讲授犬AKC分类时,应结合目前的全犬种犬赛体制进行。
◆复习思考题1.举例说明犬的牙齿咬全形式有哪几种类型。
2.举例说明犬的食性是以食肉为主的杂食性。
3.简述犬的AKC分类法。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答:钳式咬合指上门齿齿尖接触下门齿齿尖(如博美犬);剪式咬合指上门齿与下门齿对齐,下门齿的齿表面微触上门齿的齿背,是绝大多数犬牙齿的咬合方式(如德国牧羊犬);下颌突出式咬合指下门齿超出上门齿(如北京犬);上颌突出式咬合指上门齿超出下门齿(如灰猎犬)。
2.答:(1)运动犬组(Sporting Group),主要犬种有金毛寻回猎犬、拉布拉多猎犬等;(2)狩猎犬组(Hound Group),主要犬种有比格犬、腊肠犬等;(3)工作犬组(Working Group),主要犬种有西伯利亚雪橇犬、萨摩耶犬等;(4)爹利组或犭更犬组(Terrier Group),主要犬种有约克夏犬、雪纳瑞犬等;(5)玩具犬组(Toy Group),主要犬种有贵宾犬、博美犬等;(6)非运动犬组(Non-Sporting Group,主要犬种有松狮犬、英国斗牛犬等;(7)畜牧犬组(Herding Group),主要犬种有德国牧羊犬、苏格兰牧羊犬等。
3.答:(1)采食速度快,属于“狼吞虎咽”的采食方式,一般要求犬食(粮)在喂后10~20min内吃完;(2)犬对动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强,能较好地消化动物性蛋白和脂肪,一般在犬的日粮中添加30%~40%的动物性饲料,通常商品型犬粮中动物性饲料含50%左右;(3)犬不可长期饲喂单一的动物性饲料或植物性饲料,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犬的健康。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宠物饲养技术课程类型:职业技术课教学进程:第2次课技能一(犬的品种识别)学时:2使用教材:《宠物饲养技术》王锦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技能一犬的品种识别◆实训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犬的AKC分类方法及其品种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快速准确地识别常见犬种的能力。
◆实训重点1.AKC品种标准的基本内容。
2.具体品种的AKC标准(以德国牧羊犬为例)。
◆实训难点犬的AKC品种标准(以德国牧羊犬为例,主要有其头部、体躯、尾部和性格特征等)。
◆实训内容一、犬的品种标准概念指由该品种犬的产地或被国家承认的某一品种专门俱乐部制定,对某一特定品种的理想成员所作出的并且得到一致公认的文字描述。
注意一个品种只能有一个品种标准。
二、AKC品种标准的基本内容其标准内容主要包括整体外貌、体型比例、头部、颈部、背线、躯体、前躯、后躯、被毛、毛色、步态和性格等。
三、品种识别示范(以德国牧羊犬为例)1.整体外观一条好的德国牧羊犬给人的印象是结实、敏捷、肌肉发达、警惕、且充满活力;非常平稳,前后躯非常和谐;体长略大于身高,身躯很深,身体轮廓的平滑曲线要胜于角度;身躯坚固而非细长,既不显得笨拙,也不显得软弱。
2.体型成年公犬理想体高60~65cm,体重30~40kg;成年母犬理想体高55~60cm,体重22~32kg。
身高与体长的最佳比例为10︰8.5。
3.头部头部高贵,线条简洁,结实而不粗笨,整体呈楔形,长度适中(约为肩部高度的40%),从正面和侧面看前额略微隆起,前额中部无明显的皱纹;眼睛中等大小,杏仁形,眼角位置略微倾斜,眼球不突,眼色深;耳朵略尖,耳间距适中,向前直立(幼犬2月龄内耳下垂,2月龄后才逐渐直立),理想的姿势是从前面观察,耳朵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地面;口吻长而结实,犬齿健康有力,有42颗牙齿,呈剪式咬合;口吻部中等长度,上唇下垂不明显,鼻黑色。
4.颈部颈部结实,肌肉发达,无下垂的皮肉,轮廓鲜明且相对较长,与头部比例协调,与躯干的倾向角度大约为45°。
5.背线及体躯躯体上部线条,由颈部到肩部,直至背部和略斜的臀部,形成自然的流线型。
背部长度适中,结实,强壮,肌肉健壮;胸深而宽,下胸应尽可能长而且线条要清晰,胸深为肩部高度的45%~48%,稍向前突出,肋骨长而扩张良好;腰部宽、短、有力,肌肉强壮;腹部稳固,适度上提;臀部应长,并向下倾斜呈23°。
6.四肢前肢从各个角度上看都应该是直的,从前看两条腿应该绝对平行,肩胛骨和上臂的长度相等,肌肉较强壮结实,肩胛骨和上臂的夹角为90°,最多不超过110°,肘关节在站立和运动时自然,前中足的长度应为下臂的1/3,前中足与下臂的夹角为20°~22°。
后肢肌肉非常宽且发达有力,一条后腿的位置略微在前,大腿与小腿的长度相等,并形成120°夹角,大腿肌肉发达、结实,踝关节结实、强壮,后中足垂直于地面,后肢狼爪必须切除,正常站立时后肢飞节向下必须与地面垂直。
足爪短,脚趾紧凑且圆拱,脚垫厚实而稳固,指甲坚硬,呈深色,7.尾部尾根低,尾毛浓密,尾椎至少延伸到飞节,但侧看不应超过小腿的垂直中线。
休息时尾巴笔直下垂,略微弯曲,呈马刀状;兴奋时或运动中,尾巴突起,曲线加强,但不超过背线。
8.被毛中等长度的双层毛,外层毛浓密而粗硬,略呈波浪状,内层毛浓密而柔软,头部、耳内、腿前、爪、脚趾上的毛较短,颈部毛长而浓密,眼后部、肩关节处、肘关节处、大腿后侧的毛较长。
9.颜色颜色多变,大多数毛色都是允许的,如黑色带有红棕色、棕色、黄色、浅灰色,但身体任何部位不能出现白毛,绝大多数为底色为黄褐色,两肩部到背部形成两个较大的黑色三角区域,故又称为黑背。
10.步伐属于小跑型,步态有弹性,非常轻松,平滑而有节奏,步幅非常大而频率很低。
小跑时,四肢的长度和角度(指肩胛骨与上臂、前中足与下臂、大腿与小腿、后中足与小脚的夹角)要协调,头微向前伸,尾巴稍微上翘以保持身体平衡,从耳尖到颈部、背部,直至尾尖,形成不中断的优美曲线。
11.性情性格坚强,神经稳定,自信,举止自然,不胆怯,同时应具备坚强、凶猛、机智与好斗的性格。
12.缺陷和失格条件(1)严重缺陷耳朵间的距离较大、折耳、耳窝浅、耳朵软(耳朵起立的不好);鼻端明显地缺少黑色素沉淀;躯体明显不结实、不强壮等。
(2)牙齿缺陷任何非剪式咬合的牙齿结构都是缺陷,但不属于下面所指出的“淘汰缺陷”。
(3)淘汰缺陷性格软弱,好咬人,神经不稳定的犬;被证实有严重的髋部障碍;公犬单侧隐睾或双侧隐睾;犬耳或尾巴受损伤造成外观的缺陷;畸形的犬;有三颗以上牙齿缺失;颌骨的缺陷;先天的完全没有或缺少色素沉淀;白色的犬;长而软的表面皮毛,且不紧贴,耳朵和腿部的毛很长,腹部、尾巴的毛丛生;长而软的表面皮毛,且没有底部绒毛,背部的毛从中间向两侧分开,耳朵、腿、尾巴的毛丛生。
四、学生独立对所提供的犬种进行品种识别1.实训材料计算机、投影仪、犬种图片(或实物犬)、测杖、软尺等。
2.操作步骤对每种犬分别按整体外貌、体型比例、头部、颈部、背线、躯体、前躯、后躯、被毛、毛色、步态和性格等方面进行有秩序的检查。
◆教法建议1.讲授德国牧羊犬的AKC品种标准时,应采用多媒体课件并按AKC品种标准规定内容的顺序进行讲授,同时可将其缺陷和失格条件单独列出进行讲授。
2.也可带领学生到大型宠物交易市场或宠物繁育中心,对现场宠物实物进行识别评估。
面对实物犬进行识别时,应保持安静,以防犬只受惊后出现伤人事件。
3.选择提供目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30种左右的犬种图片供学生学习识别,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在10min内准确地说出某一种犬的主要外貌特征。
◆复习思考题1.犬的品种标准概念。
2.AKC品种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学会对常见犬品种的识别。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答:品种标准指由该品种犬的产地或被国家承认的某一品种专门俱乐部制定,对某一特定品种的理想成员所作出的并且得到一致公认的文字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