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任国防部长简介

合集下载

元帅履历

元帅履历

元帅们建国起至评帅前的履历朱德: 1949年9月,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

10月1日,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同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1月,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54年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彭德怀: 1949年10月19日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2月2日被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

12月17日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10月8日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2月7日任中朝联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4年9月28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指定负责军事委员会日常工作。

9月29日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林彪:刘伯承:1949年9月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在会上代表第二野战军发言。

12月2日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0年11月30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1951年2月4日奉命兼任军事学院政委。

1954年6月2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文件。

在会上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0月31日被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任命为训练总监部部长。

贺龙: 1950年2月4日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

1950年7月4日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陈毅: 1949年9月7日以后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会上致词。

中国历任国防部长

中国历任国防部长

盘点:中国八位国防部长谁最硬在首都北京西长安街军事博物馆的东侧,有一幢庄严肃穆的灰白色仿古建筑,建筑的正面高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这里就是解放军举办军事外交会议、欢迎外国军方领导人、举办高级将领晋升授衔仪式等活动的“八一大楼”,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国防部大楼”。

可以说,国防部是我国最重要的军事行政机关之一。

它对内号令百万雄兵,对外则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军事形象。

国防部的政策、行为和对外形象,又主要集中在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国防部长身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防部的命运也几经波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防部长所肩负的使命各有不同。

如今的国防部,是国务院系统的军事工作机关,负责中国的各项国防事务和军事外交等事务。

建国以来,先后担任过我国国防部长的有彭德怀、林彪、叶剑英、徐向前、耿飚、张爱萍、秦基伟、迟浩田和曹刚川,现任国防部长为梁光烈。

作为国家防卫力量的重要象征,国防部长们都经历了哪些令人难忘的关键时刻?他们演绎过哪些精彩动人的国防故事?彭德怀建成首座核反应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许陈静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

建国后曾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4年9月至1959年7月任国防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众多杰出军事将领中,毛泽东提名彭德怀出任第一任国防部长。

近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当年彭德怀的军事参谋(相当于秘书)王亚志。

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回忆起在彭德怀身边工作的日子,仍然激动不已。

千里决胜一江山岛在国防部长任上,彭德怀面临的第一场硬仗,就是攻打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东部的台州湾外,是当时国民党军占据的大陈岛的北侧屏障,距解放军驻守的东矶列岛很近。

1954年7月,华东军区建议攻打一江山岛,为下一步攻占大陈岛创造条件;从长远看,解放东部沿海小岛,是为最终解放台湾做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简介徐向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徐向前生平简介徐向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他是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

徐向前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曾指挥过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

徐向前出生于1901年,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留校任排长。

1925年,参加第一次东征。

在1927年加入共产党,后来徐向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副军长,后来第一军和第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徐向成为总指挥,先后指挥了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都取得了胜利,红军因此得到发展。

1937年七七事变后,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徐向前与刘伯承、邓小平一起展开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并取得成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徐向前先后指挥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随之而来的是种种的荣誉,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徐向前被划为“二月逆流”,被抄家两次。

九一三事件后被平反。

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其实是很厉害,但是人民大多把林彪、彭德怀、刘伯承等元帅认为是杰出的军事家。

其实可以看徐向前的战役,他这个人打仗其实是有特点的,他敢打恶仗,常常以少胜多。

徐向前在临汾战役中虽然伤亡很大,但是他取得的胜利也很大,在晋中战役中也是以少胜多,以6万兵力歼灭阎锡山的10多万人。

徐向前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林彪能打仗,他是不打没把握的仗,精于算计,其实你看林彪的辽沈战役时的表现还有中南战争中打白崇禧犯下的错误,就知道林彪的军事能力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好。

刘伯承则是善于打巧仗,而且经常出奇制胜,刘伯承的军事著作也多,但是刘伯承带的部队缺乏进攻性,来不了恶仗。

历任国防部长

历任国防部长

国防部是国家中央政府中的军事部门。

通常隶属于政府首脑,负责掌管国防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防部,隶属于国务院。

历任国防部长:第一任(1954年9月——1959 年9月)彭德怀湖南湘潭人,1928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红5军军长、红3军团军团长、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954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1任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第二任(1959年9月——1971年9月)林彪湖北黄冈人,1925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历史:战争时期:红4军军长、红1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八路军115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9年9月任国防部部长。

第三任(1975年1月——1978年2月)叶剑英广东梅县人,1927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参谋部部长、瑞金卫戍区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管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军管会主任、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5年被任命为国防部部长。

第四任(1978年2月——1981年3月)徐向前山西五台人,1927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红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华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耿飚 磊落平生忠义胆

耿飚 磊落平生忠义胆

耿飚磊落平生忠义胆作者:徐欣来源:《中华儿女》 2017年第8期“秉承家风,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求问心无愧,不叫爷爷失望。

”耿巍说:“心地善良,作风正派,这是家风对我们的要求。

”“我的爷爷耿飚,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部长中唯一一位没有授予军衔的国防部长。

爷爷的一生,对人民无限热爱,对党无限忠诚,耿直坚毅,光明磊落。

他的品格风范赢得了他那一代人的信赖和尊重,同时也像教科书一样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辈,成为我家最可宝贵的精神财产和家风传承。

”耿巍如是描述爷爷耿飚。

祖训殷殷恪守不怠“说起家风传承,应该说爷爷也是自小受到了祖辈相传的那些族规家训熏陶的。

那些做人做事的规矩训戒伴随着他踏上革命道路,并成为和党规党纪一样的铁律,让他恪守了一生。

”耿巍对爷爷的生平做过细致的研究,也颇多感慨。

“人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找到根的人生才不会迷航。

”湖南醴陵黄獭嘴镇龙形坳村的云霄山下,有一座晚清民居耿传公祠,里面有两间偏房,耿飚就出生在这所公祠里。

耿传公祠的祠规祖训是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三字律令”,处处字字体现出朴实平素,看得出祖上对后人严厉的约束。

“重孝行、尽悌道……在养廉、贵知耻……务正业、慎交友、戒奢靡、崇节俭……”族规26句、78字,给耿飚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对他长大成人后的思想作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投身革命以身许国的铁血征战,到建国履新开辟大使外交新程的斡旋担当,以及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长、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多次角色转换的勇挑重担,整个革命生涯留下了一串串闪光足迹。

然而无论角色怎么转变,始终不变的是革命者的初心和军人的本色。

夫人赵兰香对他的评价是“一生保持了工人阶级、革命军人朴实无华的本色和胸怀坦荡的品格”。

“爷爷做人做事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从不居功自傲,这使得他更有亲和力,尤其从当时他作为红色中国派往西方国家的大使来说,对于打破成见,迅速打开局面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耿巍以爷爷的光辉历史为荣,“大使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爷爷做得很出色”。

中国历任国防部长

中国历任国防部长

中国历任国防部长2008-10-09 09:28第一任: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

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

1926年任营长,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冬任代理团长。

1928年1月任团长。

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

11月率领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

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

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总指挥。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他参与指挥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屡建功勋。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lO月率部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

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

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

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3年9月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华北敌后抗战。

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秦基伟

秦基伟

秦基伟百科名片秦基伟(1914 11.? - 1997 02.02),湖北省红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7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

中文名:秦基伟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红安出生日期: 1914年11月逝世日期: 1997年2月2日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信仰:辩证唯物主义秦基伟上将[编辑本段]基本资料入伍:1929年8月入党:1930年4月授衔中将职务: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授衔上将职务:中央军委委员兼国防部长[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秦基伟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监护连排长,总部手枪营连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四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游击支队司令员,晋冀豫军区参谋处长,一二九师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五军军长。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兼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等职。

[1] [编辑本段]生平年表1955授中将军衔191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区秦罗庄。

秦罗庄全村人家都姓秦,是一个世代租种罗姓地主庄田的穷苦山村,故名秦罗庄。

秦基伟8岁丧父,10岁又失去了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孤身一人守着祖辈留下的破草屋苦捱时光。

小小年纪,挖野菜、砍柴卖、放牛、打短工,什么苦事秦基伟都做过,在孤苦的生活环境中顽强成长起来,养成了勤劳、能干的品质和刚毅、勇敢的性格。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59位少将)1、新中国十大将军——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新中国十大将军——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新中国十大将军——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自:时间:2005-12-27 16:57:36
米尔军情网资料:彭德怀
湖南湘潭人,1928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红5军军长、红3军团军团长、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954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1任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林彪
湖北黄冈人,1925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历史:战争时期:红4军军长、红1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八路军115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9年9月任国防部部长。

后成为一个反党叛国分子。

叶剑英
广东梅县人,1927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参谋部部长、瑞金卫戍区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管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军管会主任、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5年被任命为国防部部长。

徐向前
山西五台人,1927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红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华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8年3月任国防部部长。

耿飚
湖南醴陵人,1928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红1军团第2师参谋长、第四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八路军385旅副旅长兼副政委兼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1978年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81年3月兼任国防部部长。

张爱萍
四川达县人,1928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总队长、军委骑兵团政委代团长、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秦基伟
湖北红安人,1930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主要任历: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团长、总部补充师师长、晋冀豫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太行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5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军长、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委、司令员,1988年3月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迟浩田
山东招远人,1946年入党,1944年参加八路军。

主要任历:第三野战军连指导员,1949年荣获华东二级人民英雄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营教导员,1952年荣立一等功。

后于1960年8月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又升任团政委、师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济南军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1993年3月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至今,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