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发展史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

丰田VVT-i系统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轿车上的新技术中 的一种,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 充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 到进一步的提高。
汽车发展简史
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工业集团
汽车制造发展
22
意
大
菲亚特(FIAT)
利 旗下品牌主要有菲亚特、玛莎拉蒂、 法拉 利、 阿尔法-罗密欧、蓝旗亚。
汽文车献发综展述简史
汽模车型工建业立发展
汽实车证工研业究集团
汽结车论制局造限发展
18
日
本
丰田(Toyota) 旗下品牌主要有丰田、皇冠、凌志等。
本田(Honda) 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
汽文车献发综展述简史
汽车发展简史
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工业集团
汽车制造发展
28
谢谢
29
汽车发展简史
汽车工业发展
实证研究
结论局限
7
汽车产量相对稳定期
1998年5月7日,德国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戴姆勒 -奔驰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在 汽车业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而亚洲的韩国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成功的 实现技术跨越,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生产 基地。
这个时期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汽车 安全性和降低排气污染。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 囊、电子控制喷油和点火、三元催化器在这一时期 相继出现。
汽车发展简史
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工业集团
汽车制造发展
8
汽车发展简史
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工业集团
汽车制造发展
9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
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
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65年):汽车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托于苏联进行技术转移。
1953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轿车“红旗”;1956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军用越野车“吉普”。
在此期间,汽车产量不高,生产的车辆主要是军用和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阶段(1966年-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汽车工业陷入停滞状态。
车辆生产
量不高,质量低下,技术水平也停滞不前。
第三阶段(1979年-1992年):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开始获得快速发展。
1984年,第一辆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轿车“桑塔纳”正式投产;1985年,中国生产的汽车达到了100
万辆的里程碑;199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向汽车高技术产业转型或升级。
第四阶段(1993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主品牌开始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999年,中国产销汽车突破了万辆,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
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同时出口市场也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
竞争力的行业。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突破了28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
场和生产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推进创新和技
术升级,不断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变化。
简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

简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零部件生产到现在的全方位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
第一阶段:零部件生产和技术引进(1950年代-197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国内汽车工业基本处于零的状态,主要依赖进口。
为了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政府开始鼓励国内企业生产汽车零部件。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技术引进和吸收外国技术,以提高国内汽车工业的水平。
第二阶段:组装厂和合资企业(1980年代-1990年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组装厂和合资企业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引进国外汽车品牌,并与国外汽车厂商合作建立合资企业。
这些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汽车组装和生产,为中国市场提供各种类型的汽车。
合资企业的建立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阶段:自主品牌崛起(2000年代至今)21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自主品牌崛起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自主设计和生产汽车,推出了一系列自主品牌车型。
这些自主品牌车型在外观、性能和安全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渐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减税优惠和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和技术研发投入。
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竞争激烈的市场使得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其次,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提高,也要求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此外,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和新兴技术的涌现也对中国汽车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起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可以概括为零部件生产和技术引进阶段、组装厂和合资企业阶段以及自主品牌崛起阶段。
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汽车工业发展史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968年
①废气排出控制系统成为各种汽车上的标准设备。 ②美国累计生产了2.5亿辆汽车。 ③丰田公司年产量达到100万辆。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970年
①奔驰公司研制出模拟防抱死制动系统。 ②丰田公司建成多用汽车风洞。
③艾柯卡出任福特公司总经理。
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4、世界人均汽车保有量; 5、中国汽车发展简史;
6、中国汽车工业展望;
7、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走向全球市场;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汽车工业发展简史
1886年
①1月29日,德国 曼海姆专利局批准
卡尔· 本茨
为
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 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
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
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了近20%,其他企业也大都是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石化企业和机械企业。另外,
不管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多数汽车工业的后起 发展国家如韩国、巴西和西班牙,汽车公司往往是这些国家中最大的企业,汽车工 业产值一般都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到15%。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汽车工 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2亿,全球轿车年需求量在1000万辆以上。我们 很难找到第二个产品,能够在技术密集程度、价格和社会需求方面都达到轿车水平 的,这从客观上决定了汽车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巨大的带动作用。 从汽车产品的技术特点看,每辆汽车都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工业是应 用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最大的产业,现代轿车也运用了大量新材料,新 工艺,新设备和电子技术。汽车工业不但和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 机械、电子、纺织等产业休戚与共,而且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 业和公路建筑等行业。同时汽车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先驱,是大批量、高效率、 专业化、标准化产业的代表。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
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
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
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
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
汽车发展史完整版

ONE
KEEP VIEW
汽车发展史完整版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汽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汽车工业的黄金时代 • 汽车技术革新与变革 • 汽车造型与设计的演变 • 汽车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PART 01
汽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蒸汽机车的诞生
蒸汽机的发明
18世纪60年代,詹姆斯·瓦特改进了 蒸汽机,为蒸汽机车的诞生奠定了基 础。
福特T型车的革命性影响
福特T型车的推出
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车 ,以其简单、实用和价格适中的 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第
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汽车。
生产技术的革新
福特T型车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 品设计,更在于福特引入的生产 技术革新,如标准化零部件和流 水线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
产效率。
汽车设计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设计
环保与可持续性
个性化定制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 的发展,未来的汽车设计将更 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机交互体验 ,如语音控制、手势识别等。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未 来的汽车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性,推动电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清洁能源汽 车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需求的不断 增长将推动汽车设计向个性化 定制方向发展,汽车制造商将 提供更多可定制的选项和配置 ,以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蒸汽机车的出现
蒸汽机车的改进
随后,英国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车进 行了改进,提高了其效率和可靠性, 使得蒸汽机车逐渐在交通运输领域得 到应用。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成了 第一辆蒸汽机车,标志着蒸汽机车时 代的开始。
内燃机车的出现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1发展初期汽车工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1896年,法国的皮亚兰公司生产出第一台汽车并销售成功。
此后,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都开始投入汽车工业的研发和制造。
这些国家的汽车工业处于发展初期,生产出的汽车规模不大,技术也比较落后。
2制造商竞争加剧到了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加强了竞争,推出了更多种类的汽车。
同时,汽车的生产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的代表车型有福特T型车、雪佛兰系列、奔驰S系列等。
3汽车工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到了20世纪30年代,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国家战略产业。
德国、日本等国家开始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政府提供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使得这些国家的汽车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这一时期,汽车也开始出现了新的领域,如汽车运动、越野车等。
4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进入21世纪,汽车工业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各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大量研发智能汽车,探索无人驾驶技术,并逐渐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汽车制造中。
同时,电动汽车也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5绿色环保成为行业关注点近年来,全球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汽车工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各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加强环保意识,研发环保型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汽车制造的全球化也越来越明显,不同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全球汽车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总的来说,国外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历程。
不同历史时期的汽车,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技术和工业水平。
而现在,汽车工业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环保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新中国汽车发展史

新中国汽车发展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较为艰难的起步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本文将回顾新中国汽车发展史,介绍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几乎没有基础,大多数车辆需要依赖进口。
为了发展本土汽车工业,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建立汽车工厂、引进技术和设备,培养人才等。
然而,由于各种限制条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展缓慢。
195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当时,中国政府建立了一些汽车装配厂,开始组装汽车,以满足国内需求。
这些装配厂主要生产军用汽车和公共汽车。
然而,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这些汽车质量较低,产量也不高。
到了196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国政府开始引进汽车技术和设备,改进汽车质量,并推动汽车工业的现代化。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也开始向民用汽车领域拓展。
1965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红旗”面世,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技术和资源限制,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无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197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汽车工业,并鼓励汽车工业的现代化。
1978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汽车工业改革措施,放宽了汽车生产的限制,鼓励外国投资,并推动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和现代化。
1984年,中国第一辆国产小汽车“桑塔纳”投产,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后,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快速增长。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汽车工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汽车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
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
通用GMC
雪佛兰
通用汽 车公司
凯迪拉克
别克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 —福特
福特汽车公司创立于1903年,创始人亨利.福特,总部在底特律。 1908年福特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191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 生产线,T型车至1928年停产时共生产了1500万辆,为装在轮子上的 美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其20世纪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通用与克 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2007年才因油价高涨大型 SUV休旅车与卡车销量减少,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 三名。2001年与长安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公司。
戴姆勒
奔驰
文本
文本
迈巴赫
SMART
文本
戴姆勒 汽车公 司
文本
福莱纳
赛特拉
迈凯轮
欧洲主要汽车集团 —宝马
BMW公司的历史始于1916年,在中国大陆早年翻译为巴依尔。 公司最初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1917年还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1918年更名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并上市。BMW集团是全世 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商。2002年,公司成功销售 了超过100万部BMW和MINI品牌的汽车,销售纪录首次突破一百万辆; 在摩托车业务上,销量超过9.2万辆,再创销售新高。2001年,宝马集 团与中国华晨汽车公司组建了华晨宝马汽车公司。
大众
奥迪
宾利
大众
大众汽 车公司
保时捷
布加迪
兰博基尼
大众
西雅特
杜卡迪
大众汽 车公司
斯堪尼亚
斯柯达
欧洲主要汽车集团 —法国雷诺
1898年,路易斯·雷诺三兄弟在布洛涅-比扬古创建雷诺公司。它是 世界上最悠久的汽车公司和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生产枪支弹药、飞机和轻型坦克。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路易.雷诺。 战后雷诺公司在政府资本的支持下兼并了许多小汽车公司,开发出多 种汽车产品占领市场。1975年的年产量已达150万辆,其中大部分出 口国外,雷诺公司成为了当时法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2002年3月, 雷诺提前将在日产的持股比例提高到44.4%,而日产也在2002年5月获 得雷诺汽车15%的股权。就产量而言,雷诺-日产汽车联盟现排在通用、 丰田以及福特之后,位居全球第四。
法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早在1769年,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居尼奥就在政府的支持下试制成功了世界 上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从而引发了世界性的研究和制造汽车的热 潮。法国出现第一辆汽油汽车是在1890年,由阿尔芒·标致创立的标致公司生产。 一战前,标致的年产量达到1.2万辆,到1939年时年产量达4.8万辆.而1915年创办 的雪铁龙汽车公司发展更快,在二十年代初年产量就突破10万辆。二战后,雷 诺兼并了许多小汽车公司成为法国第一大汽车厂商,而标致汽车公司的产量也 在战后20年内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80年代更是超过雷 诺而登上榜首。雪铁龙汽车公司则因经营不善而被标致汽车公司于1976年收购。 法国汽车的总体特点就是车体较小而设计新颖,符合大众化的方向,因此在西 欧成为家庭轿车的热门。
福特
福特
文本
福特汽 车公司
文本
林肯
美国三在底特律,创始人克莱斯勒。 1998年5月6日,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合并,由 此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成为当时全美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世界第五大 汽车公司。2007年05月14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将子公司克 莱斯勒集团出售。2009年4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克莱斯勒 于美国时间4月30日正式破产,由美国政府和菲亚特接手。
世界主要汽车工业集团
现在世界汽车主要工业集团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形成了6+3 的格局。6是指通用、丰田、福特、雷诺-日产、大众以及戴克六家超 大汽车集团,3是指现代、标志-雪铁龙、宝马三家相对较小的汽车集 团。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 —通用
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廉·杜兰特创建了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 尔、庞蒂克、克尔维特、悍马等公司,使原来的小公司成为它的分部。从1927 年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2007 年,通用汽车在全球售出近 937 万辆轿车和卡车,并在当年的“全球财富500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五。 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2009年7月10日成立新通用汽车有限 公司,结束破产保护。由美国联邦政府注资而持有其60.8%的股权,新公司标 志保持不变,只保留“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和“GMC”4个核 心汽车品牌。重组之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取代通用成为新的全球汽车行业霸 主。
第二阶段:汽车全盛时期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大力发展汽车,产量从战前的80万辆增长到 了800万辆,增长了近10倍。在这个时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 代,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这一时期的汽车技术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适方向发展,流线车身, 前轮独立悬架、自动变速器、全轮驱动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三轮机动车,这被公认为世界上的第 一辆现代汽车。
汽车发展大事纪
1883年,戴姆勒发明成功了世界第一台高压缩比的内燃发动机, 成为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鼻祖。 1885年,本茨把单缸发动机装到自行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 摩托车。 在迈巴赫的协助下,在一辆四轮马车上装上自己的发动 机,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四轮汽油汽车。。 1891年,法国人勒伐索使汽车的设计脱离马车的设计,奠定了 现代汽车的设计雏形,揭开了汽车时代的序幕。 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和本茨的公司合并成戴姆勒—奔驰汽车 公司,所生产的汽车都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
宝马
宝马
MINI
宝马汽 车公司
劳斯莱斯
摩托车
欧洲主要汽车集团 —大众
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三大 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最年轻 的、同时也是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使大众公司扬名的产品是甲 壳虫(Beetle)式轿车,该车在80年代初已生产了2000万辆。从1984年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 车制造商之一。2012年 大众在全球有930万辆的销量
在1886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 人们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本茨和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工业 的鼻祖。
1895年勒伐索设计出世界上最早装有充气轮胎的标致汽车
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K型车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1885年10月,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同年戈特 利布·戴姆勒也发明了一部四轮汽油汽车。两人各自成立了自已的汽车司,1926 年两家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1901年,德国共有12家汽车厂而到1908年, 汽车厂达到53家,1914年“一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工 业部门,年产量达2万辆。1934年1月, 著名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联合34万人合 股成立了大众汽车公司,得到希特勒政府的支持,而随后开发的甲壳虫汽车令 大众迅速成为国际性的汽车厂商。1950年开始,德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超过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然而1967年日本的产量超过了德国, 以后德国便始终处在第三的位置,但增长速度很慢。总体上看,德国汽车以质 量好、安全可靠而著称,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和保时捷跑车在世界车坛享有盛 誉,经久而不衰,其品牌含金量极高。
汽车工业发展史
目录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 欧美汽车工业 亚洲汽车工业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 本。 186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成功研制出在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 “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为汽车的发明解决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 为汽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用一台两冲 程单缸0.9马力汽油机研制成第一辆
欧洲主要汽车集团 —德国戴姆勒奔驰
戴姆勒和奔驰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两家汽车公司,1926年合并成 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总部设在斯图加特。德国汽车制造业大垄断 组织之一,世界商用汽车的最大跨国制造企业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公司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在美国垄断资本的扶持下,迅速恢 复生产。50年代引进多用途卡车制造工艺,生产六缸发动机。60年代 小轿车和商用汽车的生产和经营业务继续获得发展。70年代虽多次受 到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但仍保持以往的生产盛势。主要生产 小轿车和商用汽车两大类。小轿车多侧重于制造各种中高级的梅赛德 斯-奔驰轿车。
世界汽车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奔驰、福特、通用等20 多家汽车公司相继成立,汽车生产进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 大幅度提高。 在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汽车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变速器、 四轮制动、独立悬挂技术、液压减震器都是在这个时期发明的。
前言
第三阶段: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汽车产量稳定在5000万辆左右,发达国家 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各个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欧、美、日之间贸易摩 擦不断,而韩国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成功实现了技术跨越,成为 世界汽车生产一个重要基地。 这个时期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汽车安全性和降低污染。 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喷油和点火、三原催化剂在这 一时期相继出现。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史
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开山者应是吉田真太郎,1904年他成立了东京汽车制造 厂,三年后制造出第一辆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50年代前期,美国、欧 洲生产的汽车充斥日本汽车市场,大有泛滥之趋势。特别是欧洲生产的小型廉 价汽车,对处在半毁灭状态的日本汽车工业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当时的日本政 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1960年时,日本 汽车年产量仅为16万辆,然而到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 过美国坐上了世界汽车生产的头把交椅。进入九十年,日本汽车工业渐呈颓势, 在,通用汽车在富士重工、五十铃、铃木三家公司分别拥有20%、49%、9.9 %的股份,福特汽车则拥有马自达33.4%的股份,1999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公 司日产汽车公司因亏损严重,被迫将36.8%的股权卖给法国雷诺公司,成 为日本汽车工业危机的一次大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