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药物应用管理

合集下载

gmp特殊药物管理制度

gmp特殊药物管理制度

gmp特殊药物管理制度一、特殊药物的定义特殊药物是指那些在治疗某些罕见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时所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是针对特定人群而研制的,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特殊药物的特点是使用范围有限、适应病人独特的特征,有时甚至需要经过特批才能获得。

二、特殊药物管理制度的意义特殊药物管理制度是对特殊药物进行专门管理的重要举措,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患者权益。

特殊药物一般用于治疗罕见疾病或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2. 维护社会和谐。

管理特殊药物可以避免滥用、过量使用的情况发生,减少对医疗资源的浪费,维护社会和谐。

3. 促进药物研发。

特殊药物管理制度可以激励制药企业投入研发,推动药物创新,促进药物产业的发展。

三、特殊药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特殊药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药品注册与审批。

特殊药物的注册和审批程序相较普通药物更为复杂,需要经过专家评审和多部门协作。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特殊药物的生产质量要求较高,需要符合GMP的要求,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

3. 药品配送与监测。

特殊药物的配送和监测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管,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

4. 药品使用管理。

特殊药物的使用需要符合严格的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5. 药品信息管理。

特殊药物的信息管理需要有专门的平台进行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gmp特殊药物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药物管理措施,对于保障患者权益、维护社会和谐、促进药物研发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只有建立完善的特殊药物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特殊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特殊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特殊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特殊药物在医院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确保特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充分考虑医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特殊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工作,包含特殊药物的存储、配送、处方、使用、监测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

第三条定义解释1.特殊药物:指具有特殊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受限或有较高风险的药物,包含但不限于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品、罕见病药物等。

2.临床使用管理:指对特殊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掌控和管理,确保特殊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3.处方:指医师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开具特殊药物的医嘱,并加盖医疗机构的公章。

第二章特殊药物的存储和配送第四条存储环境和设施1.医院应设立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特地存储区域,保证特殊药物在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存储区域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的要求,对温度、湿度、光线等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

3.特殊药物的存储区域应设立特地的存放柜,并依照药品类别、剂型等进行分类摆放。

第五条特殊药物的配送1.特殊药物的配送应由特地的配送人员负责,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特殊药物的配送单应认真记录配送时间、药品名称、批号、数量等信息,并由医师或药剂科人员进行核对。

第三章特殊药物的处方和使用第六条特殊药物的处方1.特殊药物的处方应由经过相应培训和授权的医师开具,并依照相关要求进行书写。

2.处方的内容应明确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诊断、药物名称、用药剂量、用药频次等信息,并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第七条特殊药物的使用1.医务人员在使用特殊药物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并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关键信息。

2.在使用特殊药物时,必需依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严禁超出介绍剂量的使用。

第八条特殊药物的监测和评价1.特殊药物的使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价制度,包含患者用药情况的记录、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等。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是为了规范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二、目的1. 保障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错用和滥用的风险;2. 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适宜的特殊药品治疗;3.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用药安全意识;4. 加强特殊药品的备案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特殊药品管理,包括特殊用途药品、进口药品、高风险药品等。

四、使用管理原则1. 严格按照药品注册证的适应症使用药品;2. 审查患者的病历和体征,确保药物治疗的必要性;3. 严格按照药品的用量、用法和用时使用药品;4. 保持用药记录,便于追踪和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五、特殊药品的备案和审批1. 所有特殊药品需要提前备案并经过审批;2. 申请备案的材料包括药品说明书、注册证、药品价格等;3. 尽量选择备案的特殊药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4. 申请备案时需要提供特殊药品使用的理由和疗效评估。

六、特殊药品的存储和配发1. 特殊药品应存放在专门的药物储藏室,防止日晒、潮湿和高温;2. 特殊药品的配发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审批;3. 配发时需要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和患者信息;4. 配发记录要详细、准确,并按时提交药库。

七、特殊药品的使用监测1. 患者使用特殊药品后需要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监测;2. 观察和监测的内容包括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监测等;3. 不良反应需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4. 特殊药品的使用监测结果要及时整理、汇总和分析,定期向医务质量管理部门报告。

八、特殊药品的废弃和销毁1. 特殊药品过期或损坏后需要及时废弃;2. 废弃时需要填写废弃记录表,并由相关负责人审批;3. 废弃药品需要分类、储存并按规定销毁;4. 销毁过程需要有相关人员监督,并记录销毁的过程和数量。

九、特殊药品的培训与教育1. 医院需要定期进行特殊药品的培训和教育;2. 培训内容包括特殊药品的适应症、用法、剂量和不良反应等;3. 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知识;4. 培训和教育结果需要记录,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1、为强化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特殊管理药品的进、存、使用行为,确保合法,根据《药品管理法》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村卫生室(所)、个体医疗机构严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

3、特殊管理药品必须从指定的有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凭印签卡购进。

4、应审核特殊管理药品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并索取相关证明资料,建立档案。

5、特殊管理药品应由双人验收至最小包装,验收合格后,做好验收记录。

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验收时必须检查其特定标识。

6、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用保险柜或专库储存,专库应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保险柜和专库双人双锁管理。

第二类精神药品应存放于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

7、特殊管理药品实行专人专帐管理。

做到帐、货、票相符,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____年。

8、特殊管理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符合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由具有资格的执业医师给确需使用的患者开具。

9、对特殊管理药品处方,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审核,签署姓名,并登记;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绝发药。

处方至少保存____年。

10、对过期、破损的特殊管理药品要登记造册,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在其监督下销毁,做好记录。

11、发生特殊管理药品被盗、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情形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报告公安、药监及卫生主管部门。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2)特殊药品是指那些在临床应用中用于治疗重大疾病,药物效果好、安全性欠佳、副作用较大、应用要求特殊的药品。

由于其特殊性质,需要加强管理以确保其合理应用和安全使用。

因此,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非常重要。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五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五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____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____品和放射____品。

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实行特殊管理。

2.购用____品、精神药品、放射____品必须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除放射____品可由医技科按有关规定进行采购管理外,其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由药剂科负责。

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____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并做好记录。

3.____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存放在____有防盗门窗的专门仓库的保险柜内,严防丢失。

存放在保险柜内,交接班时当面交接清楚,手术室补充注射用____品时除有专用处方外,应同时交回____品空安瓿更换,并建立剩余注射用____品销毁记录。

医疗用毒____品要划定仓库或仓位,专柜加锁并专人保管,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

4.特殊药品仅限本院医疗和科研使用,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

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

对不合理处方,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医生不得为自己开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

5.____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处方保存三年备查;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____品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并做好逐日消耗记录和旧空安瓿等容器回收记录。

6.确因病情需要连续使用____品的危重病人,可凭区(县)以上医疗单位疾病证明、户口本和____到药品监督部门办理《____品专用卡》,到指定医疗单位按规定开方配药。

药品管理制度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____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____品和放射____品。

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实行特殊管理。

2.购用____品、精神药品、放射____品必须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除放射____品可由医技科按有关规定进行采购管理外,其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由药剂科负责。

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____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并做好记录。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殊药品的使用,确保特殊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权益。

适用范围包括我单位内所有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二、定义1. 特殊药品:指治疗严重疾病、疑难病症或需要特殊管理的药品,如重症抗生素、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2. 特殊药品使用人员:指在特殊药品的使用过程中直接参与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

三、特殊药品使用管理流程1. 开具申请:特殊药品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使用人员应填写特殊药品使用申请表,并提供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

2. 审核审批:特殊药品使用申请由医务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并在特殊药品使用审批表上签字。

3. 发放药品:特殊药品使用审批通过后,药品管理部门根据申请单发放特殊药品,并记录药品的发放情况。

4. 使用监控:特殊药品的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使用人员应按照治疗要求和剂量使用药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 副作用报告:特殊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应及时报告给上级医务部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6. 库存管理:特殊药品库存管理由药品管理部门负责,包括入库、出库、报废等工作,确保药品的储存和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四、特殊药品使用管理要求1. 特殊药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禁止擅自增减剂量和使用频率。

2. 特殊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全程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3. 特殊药品的储存和保管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4. 特殊药品的处方、发放和使用必须做好相应记录,包括病历、用药记录、副作用记录等。

5. 特殊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沟通和协作,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6. 特殊药品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五、特殊药品使用管理责任1. 医务主管部门负责特殊药品使用的审核和审批工作,确保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及程序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及程序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及程序特殊药品是指具有特殊疗效、疗效确切、临床应用需要特殊管理的药品。

由于特殊药品的特殊性质,其管理制度和程序需要更为严格和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特殊药品管理的制度和程序。

一、特殊药品管理制度1.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的上市前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包括临床试验、药品注册、审核等环节。

只有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上市销售。

2.生产质量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的生产需要符合一系列质量管理要求,包括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控制,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3.库存和配送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的库存和配送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存储和及时配送。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药品追溯体系,以便对药品进行溯源,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问题。

4.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的临床应用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临床试验、药物剂量、使用频率等方面的规定,以保证药品在临床中的正确应用和疗效。

二、特殊药品管理程序1.市场准入程序:特殊药品的市场准入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首先,药品生产企业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并提交试验数据和资料。

然后,申请企业需要向相关药品监管部门提交药品注册申请,包括药品试验报告、药品说明书等资料。

最后,药品监管部门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发放药品上市许可证。

2.生产质量控制程序:特殊药品的生产需要建立质量控制程序,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选择和控制等。

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生产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3.库存和配送程序:特殊药品的库存和配送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程序。

药品的库存管理涉及药品采购、入库、存储和出库等环节。

药品的配送需要确保药品的正确送达和及时配送。

4.临床应用程序:特殊药品的临床应用需要符合一定的程序要求。

首先,医生需要进行临床诊断并明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需求。

然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特殊药品,并遵循药品的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进行用药。

同时,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记录。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管理1. 成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2. 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院领导、医务处、药剂科、感染科、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各科室等相关人员。

3. 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监督检查、评估和处理等。

二、临床应用管理1.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指具有以下特点的抗菌药物:(1)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2)需严格控制使用,避免不合理应用;(3)针对特定病原菌,具有明确临床适应症;(4)其他需要严格管理的抗菌药物。

2.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明确指征;(2)无其他有效替代药物;(3)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4)加强监测,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3.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仅限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

4.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经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审批,并严格按照审批意见执行。

5.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培训与教育1. 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合理应用能力。

2. 培训内容应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指征、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监测与评估等。

3. 所有医务人员均应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培训和教育,并取得相应资质。

四、监督检查1. 管理小组应定期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对违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评估与处理1. 管理小组应定期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药物应用管理一、洋地黄用药规范1、用药注意事项(1)、洋地黄用药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如冠心病、重度心力衰竭、低钾低镁血症、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洋地黄较敏感,使用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

(2)注意不与奎尼丁、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定)、钙剂、胺碘酮等药物合用,以免增加药物毒性。

(3)必要时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4)严格按医嘱给药,教会病人服地高辛时应自测脉搏,当脉搏<60次/min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告诉医生;静脉使用毛花苷丙或毛花苷K时务必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使用前后须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

2、密切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1)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呈二联律或三联律,其他如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

(2)用维持量法给药时,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3)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倦怠、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十分少见。

3、洋地黄中毒的处理a、立即停用洋地黄;b、补充钾盐,可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停用排钾利尿剂;c、纠正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首选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静注或安置临时起搏器。

二、硝普钠用药规范(一)1、硝普钠应严格避光保存。

2、严格按医嘱给药。

3、硝普钠应现用现配,用5%葡萄糖液溶解。

4、持续泵入硝普钠时,应用避光空针和避光延长管,静脉滴注时应避光保存,应用避光输液器及避光袋。

5、硝普钠溶液每6h更换一次,以免放置时间过长效价降低或因光照等原因造成氰化物中毒。

6、应用硝普钠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整硝普钠泵速(或滴速)。

硝普钠用药规范(二)1、遵医嘱用药,用微量注射泵输入硝普钠,按公式配药:硝普钠(mg)=kg×3加入生理盐水50ml微量注射泵显示1ml/h=1μg/(kg·min)2、用小牌标明硝普钠的剂量,浓度。

3、按医嘱和血压情况调节硝普钠的用药。

4、硝普钠要现用现配,避光使用,每12h更换一次。

5、用硝普钠的同时,要注意补足有效循环血量。

6、要专用静脉通路,速度要恒定,避免意外中断或加快。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用药反应,如血压、末梢循环情况,并详细记录。

8、在液体用完前配好液体,以免造成中断。

9、常用量是3μg/(kg·min),成人用药极量为10μg/(kg·min),用药不宜超过72h,长期用药易产生氰化物中毒,突然停药可发生严重的反跳症状。

停用硝普钠时应逐渐减量,观察血压变化,最后撤除。

三、甘露醇用药规范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使用前应仔细检查。

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震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3、不宜加入血液和电解质溶液中使用。

4、20%甘露醇要求30~60min快速静脉滴注,以迅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速度,成人脑水肿:每次~2g/kg,30~60min滴完;小儿脑水肿:每次1~2g/kg,30~60min滴完。

5、当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防止外渗,以免引起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应用过程中注意不良反应,快速大剂量可引起心力衰竭,稀释性低血钠,大剂量久用,可有肾小管损害及血尿。

四、尼莫同(通)、(尼莫地平)用药规范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2、尼莫同注射液经静脉注射用输液泵连续静脉滴注,并通过三通阀可与任何一种液体同时输注。

如5%葡萄糖液,生理盐水,甘露醇血液等。

3、严禁将尼莫同注射液加入其他输液瓶及袋中,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

4、在输注尼莫同时应使用聚乙烯(PE)输液器,应用时避免日光直射,以防药效降低。

5、应用尼莫地平有严格的速度要求。

体重低于70㎏或血压不稳的病人,治疗开始的前2h 可按照㎎/h尼莫地平给药(相当于2..5ml尼莫地平注射液/h,剂量约为kg体重/h)。

体重大于70kg的病人,尼莫地平剂量宜从1mg/h开始(相当于5ml尼莫地平注射液/h,剂量约为15mg/kg体重/h)。

2h后无不适可增至2mg/h(相当于10ml尼莫地平注射液/h,剂量约为30mg/kg体重/h)。

6、血压下降明显的,应根据血压情况适当调整,如有必要停止用药。

五、肝素用药规范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2、按医嘱每次注射前应测定凝血时间。

3、应用肝素可致自发性出血倾向,故要加强用药后的观察。

六、顺铂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2、化疗前30min遵医嘱使用恩丹西酮8mg。

3、用顺铂前先行水化治疗,病人尿量大于每100ml/h时方可使用顺铂。

4、顺铂在3%氯化钠中才能保持顺铂氯基顺式,其毒性最小,作用最强,因此,顺铂必须加在3%氯化钠中静脉滴注。

5、顺铂应现配现用,滴速为每1mg/min,防止形成反式顺铂。

6、应用顺铂后立即进行水化治疗,补液量为2500—3000ml,持续时间为14~16h.。

7、认真观察记录病人尿量。

8、应用顺铂时要用避光输液管及避光套,以防药效降低。

七、紫杉醇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认真三查七对。

2、化疗前12h和6h口服地塞米松20mg。

3、紫杉醇滴注前30min肌肉注射苯海拉明50mg或异丙嗪25~50mg,并静脉滴注西咪替丁30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滴注时间持续15min以上。

4、化疗前遵医嘱应用止吐药。

5、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如氧气装置、监护仪、肾上腺素你、地塞米松等。

6、配置输液时,紫杉醇不应该接触聚氯乙烯塑料(PVC)装置,导管或器械。

7、换紫杉醇前要监测生命体征,首次用药者应开辟2条静脉通路。

8、遵医嘱先用生理盐水100ml加紫杉醇30mg静脉滴注,要有医生专人监护。

紫杉醇滴注开始15min,应缓慢静脉滴注,滴速在15~30滴每分,无不良反应即调节好滴速,30min内滴完。

9、如病人无过敏反应,继续应用生理盐水500ml加紫杉醇210mg静脉滴注,3h滴完。

10、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30min测血压一次。

11、紫杉醇滴注中若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胸痛等不适,应立即暂停输液,给予吸氧,测血压,做心电图,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在通知医生的同时,立即停药、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即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个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1mg,直至脱离危险。

立即开辟多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地塞米松10mg。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mg。

12、经以上处理病情不好转,且血压不回升时,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物。

呼吸受抑制者可肌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脏停搏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

13、抢救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未脱离危险不宜搬动。

八、多巴胺1、遵医嘱用药,用微量注射泵输入多巴胺,按公式配置:多巴胺(mg)=kg×3加入液体50ml,微量注射泵显示1ml/h=1μg/(kg?min)2、用小牌标明多巴胺名称剂量、浓度、速度。

3\按医嘱和血压情况调节多巴胺用量.4\从单独的深静脉通路输入多巴胺,速度要恒定,避免意外中断或加快。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用多巴胺的反应,如血压、心率、末梢循环、尿量等,并详细记录。

6、在液体输完之前,提前配好多巴胺,避免中断。

7、遵医嘱停用多巴胺,先逐渐减量,观察病情变化,最后撤除。

8、大剂量用药时,注意有无药液外渗,以防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九、异丙肾上腺素1、遵医嘱用微量注射泵输入异丙肾上腺素,按公式配药。

异丙肾上腺素(mg)=kg×加入生理盐水50ml,量泵注射显示1ml=μg/(kg·min)2、用小牌标明异丙肾上腺素名称剂量、浓度、速度。

3、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速度要恒定,避免意外中断或加快。

4、用药过程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并详细记录。

5、在液体输完之前,提前配好药物,避免中断。

6、成人心率>120次/min,小儿心率>140-160次每分时应减量或停用。

7、停用异丙肾上腺素前,遵医嘱口服心宝或舒喘灵,再根据心率情况逐渐减量,详细记录停药时间和心率变化。

十、毛花苷丙用药规范1、遵医嘱用药,将毛花苷丙或稀释剂20ml,缓慢静脉注射。

2、心率<60次每分时应慎用。

3、低血钾时心肌细胞失钾,增加对洋地黄的敏感性,易出现洋地黄对心肌的毒性作用,血钾应>每升,再静脉应用毛花苷丙。

4、毛花苷丙不能与钙剂同时应用。

5、使用毛花苷丙后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

十一、深静脉高浓度补钾1、血钾低于L为低血钾:当血钾低时,心脏兴奋性增高,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2、治疗原则:遵医嘱按公式补钾。

补钾公式:缺钾量(mmol/L)=(血清钾测得值mmol/L)××体重(㎏)血清钾﹤mmol/L时给予30‰补钾;血清钾在-L,给予15‰补钾。

3、补充高浓度钾的注意事项(1)用微量泵均匀速度泵入防止单位时间内输入过多,成人以﹤20 mmol/h,小儿以mmol/(㎏·h)的速度泵入。

(2)将缺钾量补完后半小时复查血钾,根据结果再作调整补钾浓度和速度。

(3)心脏手术后,每排出100ml尿需补充钾1~2Mep。

(4)补钾应从深静脉泵入,不能从浅静脉泵入。

(5)难以纠正的低血钾,补钾的同时要补充镁。

(6)伴有碱中毒时,应先纠正碱中毒,以利于纠正低血钾。

(7)伴有酸中毒时,应先补充钾后在纠正酸中毒。

(8)低血钾未纠正时,禁止静脉推注钙剂(9)密切观察尿量、心电图变化,详细记录补钾浓度及每小时补钾量。

十二、甲氨蝶呤1、严格按医嘱给药。

2、化疗前30min遵医嘱应用恩丹西酮8mg。

3、用甲氨蝶呤2先行水化治疗,病人尿量大于每小时100ml时方可使用甲氨蝶呤。

4、甲氨蝶呤应现用现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4~6小时滴完。

5、甲氨蝶呤滴完6小时后,应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毒,每六小时肌肉注射一次,连续十二次。

6、应用甲氨蝶呤时要用避光输液器及避光套,以防药效降低。

7、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输液部位,防止药液外渗,造成皮肤坏死。

十三、环孢素1、严格按医嘱给药,正确的服药时间为1次/12h。

2、服药前备好果汁(固定一种果汁),温开水。

3、抽吸的环孢素剂量准确,抽吸时平视空针内药物液平面,确保药量准确无误。

4、先在杯中倒入30~50ml果汁,然后缓慢抽入所服用环孢素的剂量,摇匀后喝完,再加入温开水适量喝完,以保护牙齿。

5、药瓶的盖子要盖严,以防瓶子倒时外漏,置室温阴凉处保存,2个月内服完。

6、避免胃肠功能紊乱,以免影响环孢素的吸收,造成体内环孢素浓度波动导致排异反应发生。

7、观察环孢素造成的肝和肾毒性,肝毒性表现为胆汁淤积性肝炎,化验胆红素、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与服用剂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