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总结

康复医学总结
康复医学总结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1.康复:(名解)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手段:综合手段(医学、教育、职业、社会)

对象:病/伤/残的功能障碍

方式:训练/再训练

目标:使功能恢复到尽可能高的水平,重返社会

康复分为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康复工程

康复包括疾病,还包括整个人,即生理、心理、社会、经济能力上的全面康复。

2.康复医学:定义,对象,范围。

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

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服务对象:①残疾人②老年人③慢性病患者④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和⑤亚健康人群

常见的临床范畴

1.神经系统疾病:脑瘫、截瘫/四肢瘫、偏瘫、儿麻、外周神经损伤等。

2.骨关节损伤/手术/疾病: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软组织损伤和病变

3.内科: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老年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等。

4.慢性疼痛:躯体性、神经性、内脏性、幻觉性;慢性疼痛综合症等。

3.残疾:(名解)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是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4.残疾学:(名解)

残疾学是针对残疾人及残疾状态,研究残疾病因、流行规律、表现特点、发展规律、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

5.残障:(名解)

现改称为“参与限制”,是因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患者发挥正常的(按年龄、性别、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社会作用,是社会水平的残疾。

残疾者:是指生理,心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6.康复评定:(名解)

康复功能评定是康复医学领域内一门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的专门诊断技术,是指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病、伤、残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并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7.康复医学工作模式(简答)

(1)康复团队模式

(2)康复团队的组成:学科间团队、学科内团队

(3)团队会议、多学科合作

(4)康复团队的工作特点:康复团队组成的康复治疗组

①初评:各种专业人员对患者检查评定,康复医师归纳总结治疗计划,各专业组分别实施计划;

②中评:治疗中期,各治疗组再检查评定,康复医师修改、补充、调整治疗计划,各专业组分别实施计划;

③末评:治疗结束,康复团队共同对康复效果总结,提出下阶段或出院后康复治疗意见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知识

1.最大摄氧量VO2max:(名解)

在运动中,一般是随功率的加大每分摄氧量逐渐增加,但当功率加大到一定值时,每分摄氧量达到最大而不再增加,此值称为最大摄氧量(VO2max)VO2max绝对值:L/min,VO2max相对值:mL/kg·min 。

2.肌肉的收缩形式:(简答or名解)

(1)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特

点: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长度改变。作用:使物体发生位移。)

①等张向心性收缩:收缩时肌纤维向肌腹中央收缩,长度变短,肌肉的起止点相接近。

②等张离心性收缩: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变长,肌肉的起止端远离,此时肌肉收缩是为了控制肢体

的运动速度。

(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变现为肌张力增高,但不产生关节的运动。(特

点:张力等于外加阻力,肌长度不变。作用:支持、固定、维持某种身体姿势。其固定功能还可为

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条件。)人体骨骼肌的收缩通常为等张收缩+等长收缩

(3)等速收缩: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可变,但关节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也分为向心性和离心性收

缩。等速收缩产生的运动称为等速运动。

3.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简答)

定义:为了主动适应和反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神经系统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就是可塑性。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了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行为改变的反应能力。

(1)大脑的可塑性

①发育期可塑性现象:

发育早期的可塑性最大,更易受内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中枢神经可塑性一般有一关键期,此期前神经对各种因素最敏感,此期以后则敏感程度大大降低。在此期间单位皮质的神经元突触数量最大。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在发育期或幼年期,则其功能恢复情况比同样损伤发生在成年期预后好许多。

另外在胚胎发育期,神经回路的联系相对过量,这种过量的神经连接是形成成熟神经网络的必须基础。它决定环境因素和基因因素调控其可塑性。

②成年损伤后可塑性(功能和结构):

在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中,神经回路与突触结构都能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突触更新和突触重排。

结构可塑性:轴突和树突发芽,突触数量增多;

功能的可塑性:脑功能的重组、潜伏神经通路的启用及神经联系效率增强。

(2)突触的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的形式有强直后增强;习惯化和敏感化;长时程抑制和长时程增强。

(3)脊髓的可塑性:

①脊髓的可塑性的表现形式:主要为附近未受伤神经元轴突的侧枝先出芽,以增加其在去传入靶区的投射密度,随后与靶细胞建立突性联系。

②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出芽形式:再生性出芽、侧枝出芽、代偿性出芽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1.肌张力: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2.肌力:机体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4.MMT肌张力分级

MMT=徒手肌力检查

5.关节活动度测定和肌力测定的主要目的(简答)

肌力评定的目的

1.判断有否肌力低下以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

2.发现导致肌肉低下的原因。

3.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4.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

5.判定治疗方法的优劣。

6.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

肌张力评定的目的

1.判断有否肌张力改变以及肌张力改变的范围与程度。

2.发现导致肌张力改变的原因。

3.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4.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

5.判定治疗方法的优劣。

6.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

6.代谢当量METs(名解):

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

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

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热标题局部和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式.

共同运动: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与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由意志诱

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

1.运动治疗的范畴:

(1)动力来源(运动学):

主动运动;被动运动

(2)肌肉收缩形式(组织学):

等长运动;等张运动;等速运动

(3)治疗时是否使用器械:

徒手运动;器械运动

(4)治疗目的分:

改善关节活动技术;增强肌肉力量技术;肌肉牵拉技术;神经发育疗法

2.运动治疗的分类:(简答)

(1)关节活动技术:

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包括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

(2)软组织牵伸技术:

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短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作轻微超过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

(3)肌力训练技术:

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力量。

等长运动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而肌纤维不缩短,即可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等长收缩产生的运动

称为等长运动。

肌力:(名解)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肌肉耐力:(名解)

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的能力。

等长训练: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没有改变,也不产生关节活动,但肌肉能产生相当大的张力,又称静力性训练。动作不复杂、易掌握,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

等张训练: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并产生关节活动的一种训练方法。分类: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

等速训练:

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速度运动。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进行运动。

等长肌力测试:测定肌肉等长收缩的能力,适用于 3 级以上肌力的检查。常用的方法有握力测试,捏力

测试,背肌力测试,四肢肌群肌力测试。

等张肌力测试:测定肌肉克服阻力收缩做功的能力。测出 1 次全关节活动度运动过程中所抵抗的最大阻

力值称为该被测者该关节运动的最大负荷量(1RM)

等速肌力测试:常用特定的等速测试仪来完成,使运动的角速度保持恒定,记录不同运动速度下,不同

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个关节周围拮抗肌的一系列数据。

(4)神经发育疗法(名解)

治疗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

(5)运动再学习疗法:

通过分析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异常表现或缺失成分,针对性地设计并引导患者主动练习运动缺失成分和功能性活动,促进脑功能重建,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运动技能。

(6)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

在生活环境中限制脑损伤患者使用健侧上肢,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上肢。主要运用于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治疗。(7)运动处方:

指根据患者的临床和功能状况评估结果,以处方形式为患者安排的运动治疗方案。

3.西方关节松动技术

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特点:针对性强,见效快;实用、有效;病人容易接受

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或疼痛

4.作业治疗的定义与目的:(名解)

作业疗法是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第五章: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1.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的康复目标及措施(论述)

Brunnstrom将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恢复分6期:

1期——患者无随意运动;

2期——患者开始出现随意运动, 并能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3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明显增高,可随意出现共同运动;

4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开始下降,其共同运动模式被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5期——患者的肌张力逐渐恢复,并出现精细运动;

6期——患者的运动能力接近正常水平,但其运动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1)急性期康复治疗

急性期是指发病后1~2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1~2期,此期患者从患侧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

本期康复目标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摆放和体位的转换(如翻身等),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并发症。

①体位与肢体摆放:

偏瘫侧卧:偏瘫上肢应呈肩前屈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下肢呈伸髋、膝稍屈、踝背屈90°,健肢放在舒适的位置。

仰卧位: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垫枕,偏瘫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或伸髋、伸膝、踝背屈90°,健肢放在舒适的位置。

健侧卧:偏瘫上肢有支撑(垫枕),肩关节呈前屈90°,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有支撑,呈迈步状。

②偏瘫肢体被动活动:肩关节被动活动、肘关节被动活动、肩胛骨被动活动、下肢被动活动

③床上活动:双手叉握上举运动、翻身:分向健侧翻身和向患侧翻身、桥式运动。

④物理因子治疗:常用的有局部机械性刺激、冰刺激、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局部气压治疗等

⑤传统疗法:常用的有按摩和针刺治疗等。

(2)恢复早期康复治疗

恢复早期,又称为亚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3~4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2~3期,患者从患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患肢,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

本期的康复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和脑卒中二级预防以外,应抑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注意减轻偏瘫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同时, 针对患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障碍配合相应的康复治疗。

①床上与床边活动:双手叉握上举、双下肢交替屈伸

②坐位活动:上肢功能活动:坐位平衡训练、患侧上肢负重、下肢功能活动

③站立活动:站立平衡训练、偏瘫下肢负重、上下台阶运动,步行训练

④平衡杠内行走

⑤室内行走与户外活动

⑥物理因子治疗:常用方法有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低中频电刺激等

⑦传统康复疗法:常用的有针刺和按摩等方法。部位宜选择偏瘫侧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以改善其相应的功能

⑧作业治疗:一般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移动、进食、卫生、更衣、洗澡、步行和用厕等)和应用性日常生活活动(如家务、使用交通工具、认知与交流等)都应包括在内。运动性功能活动:通过相应的功能活动增加患者的肌力、耐力、平衡与协调能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辅助用具或假肢使用训练: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功能可配置辅助用具或假肢,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功能活动能力

⑨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

对于年龄较大,步行能力相对较差,为了确保安全,可使用步行架以增加支撑面,提高行走的稳定性。若下肢瘫痪程度严重,无独立行走能力者可用轮椅代步,以扩大患者的活动范围。

⑩言语治疗:包括构音障碍和失语症的言语功能训练。

(3)恢复中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中期是指发病后的4~12周,相当于Brunstrom 分期3~4期,此期患者从患肢肌肉痉挛明显,能主动活动患肢,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到肌肉痉挛减轻,开始出现选择性肌肉活动。

本期的康复目标是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为主,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上肢和下肢实用功能的强化训练,同时注意抑制异常的肌张力。

①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在偏瘫侧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中,尤要重视“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的恢复规律,近端关节的主动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到该肢体远端关节的功能恢复。

②下肢的治疗性活动:腰椎旋转、偏瘫侧躯干肌的持续牵伸、跟腱持续牵拉、跟膝胫踝运动

③作业性治疗活动:针对患者的功能状况选择适合的功能活动内容,如书写练习、画图、下棋、打毛线、粗线打结;系鞋带、穿脱衣裤和鞋袜、家务活动、社区行走,使用交通通讯工具等

④认知功能训练:认知功能障碍有碍于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因此,认知功能训练应与其他功能训练同步

(4)恢复后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后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6月,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5~6期,此期患者大多数肌肉活动为选择性的,能自主活动,不受肢体共同运动影响直至肢体肌肉痉挛消失,肌肉活动为选择性的,分离运动平稳,协调性良好,但速度较慢

本期的康复目标是抑制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改善运动控制能力,促进精细运动,提高运动速度和实用性步行能力,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生存质量

①下肢功能训练

②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

③言语和认知训练

④心理治疗

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五)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期是指脑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经过各种治疗受损的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

善,此时为进入后遗症期,临床上有的在发病后 6~12 月,但多在发病后 1~2 年

本期康复主要是加强残存和已有的功能,即代偿性功能训练,以及环境改造和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同

时,注意防止异常肌张力和挛缩的进一步加重。避免废用综合征、骨质疏松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帮助患者下床活动和适当的户外活动,注意多与患者交流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意

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第六章: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1.骨折固定期与愈合期的康复治疗(论述)

(1)骨折固定期(早期)

目的:消肿、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①不宜做大幅度运动

②抬高患肢

③主动运动:有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

骨折近远程的关节运动

骨折固定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

关节骨折面2-3周时开始进行不负重的主动运动

维持健侧和躯干的正常活动

④物理因子治疗

温热疗法:传导热疗(如蜡烛、热敷包)、辐射热疗(如红外线、远红外线治疗仪)

短波或低频磁疗

超声波疗法:减少瘢痕和粘连

(2)骨折愈合期(后期)

目的:消除残余肿胀,软化和牵伸挛缩的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重新训练肌肉的协调性和灵巧性。

①恢复关节活动度:主动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

②恢复肌力:无痛范围内增加肌肉训练强度至适度疲劳。

③恢复ADL及工作能力:作业治疗和职业前训练。

④物理因子治疗:促进钙质沉积:局部紫外线;软化瘢痕:超声波疗法、深层摩擦按摩技术DFM

⑤恢复ADL和工作能力:作业治疗和职业前训练

⑥操作治疗:软组织放松术、结缔组织按摩术、牵拉技术、关节松动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肌内效贴布法、肌耐力训练

补充的重点:

1.卧位变换的注意事项(PPT 打不开,百度的)

1.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2.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

3.如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翻身前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防止脱落、扭曲等,保持引流通畅。

4.手术后病人翻身前,应先换药后再行翻身;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压迫脑干,

导致突然死亡,故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颈椎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石膏

固定或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患处位置,防止受压。

5.翻身时让病人尽量靠近护士,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达到节力的目的。

2.康复预防是指通过下列有效手段预防各类残疾的发生,延缓残疾的发展。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

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的损伤和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是指伤病发展造成残疾。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是二级预防的重点。三级预防是指预防早期疾病发展成为严重疾病。

3.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

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

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4.神经再生:无论中枢或外周神经,神经再生是指突起主要是轴突的再生,其再生的前提是必须有能行使

功能的胞体存在。有效的再生包括构筑、重建、代谢再现、功能修复。

5.日常生活活动(ADL)定义 p94

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需的一

系列的基本活动。

6.Barthel 指数p95:

是用于 PADL(基本 ADL)的评定指数,共包括 10 项评定内容,满分 100 分。

分级:

>60 分良,生活基本自理

60 ~ 41 分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

20 ~ 40 分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

>20 分,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7.关节活动

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为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的运动治疗技术。

①主动运动:是要求患者主动参与的运动,如关节的运动、肌肉力量的训练、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等。

最常用的是各种徒手体操

②被动运动:是利用机械力或徒手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不需或不能主动活动,如牵引、按摩、关节松

动手法、肌肉牵拉。一种是借助外力或器具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被动运动;一种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

治疗人员完成的被动运动

8.心电运动试验禁忌 p59

病情不稳定属于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未控制的心衰或急性心衰、严重左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不稳的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

性心绞痛、增剧型心绞痛、近期心梗后非稳定期、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未控制的

高血压、急性肺动脉栓塞或肺梗死、全身急性炎症、传染病和下肢功能障碍、确诊或怀疑的主动脉

瘤、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精神疾病发作期或严重神经官能症

相对禁忌症:严重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中度瓣膜病变和心肌病,明显心动过速或过缓,中至重度主动

脉瓣狭窄或严重阻塞性心肌病,心脏明显扩大,高度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严重冠状动脉左主干狭

窄或类似病变,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贫血,未控制的糖尿病、甲亢、骨关节病,电解质紊乱,慢性

感染性疾病,运动会导致恶化的神经肌肉疾病,骨骼肌肉疾病或风湿性疾病。晚期妊娠或有妊娠合

并症者。

9.1RM一次最大阻力:等张肌力测试时,被测肌肉收缩,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所克服的阻力值

不变。测出一次全关节活动度运动过程中所抵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该被测者该关节运动的最大负荷量

(1RM)

10.脑老化:指脑生长、发育、成熟到衰老过程中的后一阶段,包括生理、心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表现以脑功能的降低、减弱和消失为特征

11. 肌肉长度-张力关系: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能影响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肌力。当肌肉收缩时肌肉处于适宜的预先拉长状态,才能产生最大肌力。肌肉收缩时初长度已处于缩短状态或过分拉长状态,其收缩

效果下降。

12.治疗性作业活动(Therapeutic Activities)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区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777号)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卫发〔2011〕1098号)文件精神,充分整合和利用***区康复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康复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需求,按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要求。2012年3月,***区卫生局、***区残联联合召开了“***区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启动会”,

拟定“原***区疗养院”整体改制,组建“***区康复医院”。从 纳入大局、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总体工作部署。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残联与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在康复服务体 系建设、康复机构功能定位、双向转诊制度、康复人才培养、社 区康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目标是要建立“防、治、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实现分层级医疗 和分阶段康复。***区疗养院主要承担患者稳定期和恢复期的康复 医疗服务。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将对残联系统康复机 构建设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如何以此为契机,完善康复机构 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对于残疾人 康复机构的发展尤为关键。 二、工作成效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残联、卫生局积极与相关 部门协作,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开创了全面合作、全员行动的 良好局面。

(一)纳入大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卫生与残联等部门共 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卫生事业和 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借助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等文件,制定有利于康复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由卫生局和残联就建立完 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联合下发了文件,召开了有关工作会议,明确了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 (二)资源共享,促进康复医疗机构发展。 按照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 系的工作目标,借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契机,明确各级各类医 疗机构康复治疗的功能定位。目前,***区疗养院与辖区各级各类 医疗机构已开展双向合作。

康复医学科各级医师职责

康复医学科各级医师职责 康复科工作职责 一、按照康复医学要求,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或解剖受损、环境限制和生活计划相称的躯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及教育潜能,提高生存质量。 二、与其它相关科室一起负责包括预防、早期识别、以及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医疗服务,通过康复,应能达到患者住院日缩短,功能独立性增高和生存质量改善。 三、认真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具有躯体与认知受损与残疾的病人的评定,诊断与处理工作,做好导致疼痛或功能受限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种并发疾病与损伤的处理,以及诊断与治疗性注射方法和电诊断医学方法的应用。 四、在开传统针灸、中药、血经注射、抵舒等方法的同时,融合中西医学的诊断,治疗思路,创立开放新技术、新方法。 康复科主任(副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教学、预防、人才培养、考核及行政管理工作。抓好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纪律教育。充分利用科室人、财、物资源,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根据院长任期目标和医院改革总体方案,组织全科人员实施院呈下达的各项定量定标要求,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组织制定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并督促检查本科室人员执行;加强安全医疗教育,组织或参加本科室总查房、重

大抢救、院外会诊及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定期检查门诊,住院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并及时处理科室医疗差错事故。 四、制定本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以及培训计划,组织对各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合理安排本科人员专业进修及院外活动。重视培养技术骨干及新生力量,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人才。 五、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分管的工作及委托的临时性工作,并及时向主任汇报。副主任除应履行本职责外,还应努力履行本人相应技术职务的岗位职责。 二、康复科主治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科事实上范围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工作。 (二)按时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三)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四)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五)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转)院、出(转)科、审签出(转)院病历。 (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和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2016康复医学笔记汇总

康复医学笔记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一、康复 概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使残疾者从反社会。 内涵:①医疗康复②教育康复③社会康复④职业康复 服务方式:①康复机构②上门康复服务③社区康复、 二、康复医学 概念: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方法。 对象、范围:(疾病损伤导致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 ①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②各类残疾者 ③各种慢性病患者④年老体弱者 康复医学的主要病种:截肢,关节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骨科、神经科疾病。 康复医学的组成:㈠康复医学理论基础:解剖、运动、生理、病理、生物力学 ㈡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基础,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㈢康复治疗技术:①物理疗法(PT)②作业疗法(DT)③言语疗法(ST) ④心理疗法⑤文体疗法(RT)⑥中国传统疗法 ⑦康复工程(RE)⑧康复护理(RN)⑨社会服务(SW) ㈣临床康复 三、康复医学的原则: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四、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特点——→团队协作。 五.康复流程:①急性康复期(1~2周)②慢性阶段康复治疗(数周至数月)③回归家庭或社会 六、残疾问题 概念:残疾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是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导致障碍的原因:①疾病②营养不良③遗传因素④意外事故⑤物理、化学因素⑥社会心理因素 残疾分类:(ICIDH):病损、残疾、残障。 ①病损是指生物器官系统水平上的残疾。 ②残疾是指个体水平上的残疾。(活动受限) ③残障是社会水平上的残疾。(参与受限) (ICF)功能损伤、活动受限、参与受限。 残疾标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 残疾康复目标: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使残疾人能在某种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过着积极、生产性的生活。 残疾预防:①一级预防: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预防接种) ②二级预防: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高血压病) ③三级预防:防治残疾转化成残障。(假肢) 第二章:康复评定 一、康复评定 概念: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地、准确地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过程。 重要性:①康复医疗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②康复评定决定康复医疗。 ③没有康复评定就没有康复医学。 目的:①明确功能障碍情况 ②制定目标确定方案 ③判定效果,修正治疗

康复医学科各人员职责(全)

康复医学科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教学、预防、人才培养、考核及行政管理工作。抓好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纪律教育。充分利用科室人、财、物资源,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根据院长任期目标和医院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主任任期目标和本科室改革计划,组织全科人员实施院呈下达的各项定量定标要求,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定期接受院领导综合考评检查。 (三)组织制定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并督促检查本科室人员执行;加强安全医疗教育,组织或参加本科室总查房、重大抢救、院外会诊及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定期检查门诊,住院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并及时处理科室医疗差错事故。 (四)领导和组织全科人员运用国处先进经验,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 (五)制定本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以及培训计划,组织对各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合理安排本科人员专业进修,外语学习及院外活动。重视培养技术骨干及新生力量,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人才。 (六)每月定期召开科务会议,讨论决定科室重大问题,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和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总结、布置工作。 (七)为适用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室医疗、科研同步改革的新格局。定期研讨本科室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组织制定本科室及所属单位及各级人员奖金,劳务费的分配原则,并审核与协调其分配方案。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科事实上围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工作。 (二)按时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三)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四)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五)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转)院、出(转)科、审签出(转)院病历。 (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和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七)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八)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九)完成领交办的临时医疗任务。

康复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第四章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领导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报告。 3.督促本科各级医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4.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要组织科室与院内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本科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疾病、损伤急性期的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防止二级残疾发生,改善功能障碍。 5.建立相关各级康复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关系。 6.领导和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做好各项医疗工作质量管理,亲自参与指导急、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定期举行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会,督促执行医疗差错事故(的)预防、处理、讨论和等级制度。 7.组织和负责安排本科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帮助下级医师提高专业理论,技术操作水平和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负责安排落实本科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研究生、进修生等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9.督促科内有关人员对仪器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负责新仪器的验收工作。 10.组织、带领全科人员实现科室的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医教研、人才梯队培养及学科建设。 11.负责全科设备及财产的监督保管和安全。 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并参与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或受科主任委托负责某一方面工作。 2.按科室安排,参加病房、门诊工作、院内外会诊,并负有指导责任。定期按时查房,每周1-2次,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组织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并督促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治疗和操作常规。 4.指导和担任各级各类教学任务。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创新技术,提高康复医疗治疗质量。 6.积极申请科研项目,负责主持该项目的相关工作,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如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负责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课题工作,包括立题、开题、工作指导、论文修改、论文答辩等。 8.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指导进修、住院、实习医师工作。 2.参加和帮助、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机特殊治疗操作,对分管住院病员按时每日查房一次。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是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汇报。 4.做好康复组讨论会的主持人,每1-2周召集由住院医师、治疗师、护士参加的讨论会,根据对病员评定的结果具体制定或修改康复治疗的方案。 5.参加值班、会诊和完成一定的门诊工作量。

康复医学试题含答案汇总(供参考)

感谢协和班同学收集试题,由Yahoo M.D.整理输入答案。有的东西实在很难翻到,答案大部分需手工输入,所以耗费时间较长,祝考试顺利! 048 一系康复医学 一、选择题30个。不定项选择。 二、名词解释: Rehabilitation: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理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Neurotmesis:神经断裂,指神经的连续性中断,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Dysarthria:构音障碍,构音是指将已经组成的词转变成声音的过程,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音、共鸣、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患者通常听理解正常并能正确地选择词汇以及按语法排列词句,但不能很好地控制重音、音量和音调。 Kinesis therapy: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属于物理疗法。 作业治疗处方:康复医生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生活环境、个人爱好、身体状况、残疾程度的评定结果,拟定作业治疗计划或阶段性实施方案,如增加手的抓握功能、增加上肢的协调性、增强下肢的肌力,改善和调整心理状态等,称作业治疗处方。包括作业治疗的项目、目的、方法、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三、问答: 1、CVA不同阶段的康复目标和措施(脑血管意外即中风) (1)急性期:指发病后的1~3周,相当于Brunnstorm分期1~2期。此期患者从偏瘫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康复治疗实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此期的康复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同时,偏瘫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1肢体摆放和体位转换○2偏瘫肢体被动运动○3床上活动○4物理因子治疗○5传统疗法 (2)恢复早期:指发病后的3~4周,相当于Brunnstorm分期2~3期。此期患者从偏瘫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偏瘫肢体,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本期的主要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外,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偏瘫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同时注意减轻偏瘫肢体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 ○1床上与床边活动○2座位运动○3站立活动○4平行杠内行走○5室内行走与户外活动○6物理因子治疗○7传统康复治疗○8作业治疗○9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10言语治疗 (3)恢复中期:一般指发病后4~12周,相当于Brunstorm分期3~4期。此期患者从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明显,能主动活动主动活动偏瘫侧肢体,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到肌肉痉挛减轻,开始出现选择性肌肉活动。本期主要治疗目标是以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为主,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上肢和下肢实用功能的强化训练,同时注意抑制异常的肌张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上。相当一部分偏瘫患者的运动障碍与感觉缺失有关,因此,改善各种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对运动恢复十分重要。 ○1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2下肢的治疗性活动○3作业性治疗活动○4认知功能训练

(完整word版)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 一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一)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病患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的意识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供方互利的关系 以上八项原则为实施标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 (三)康复医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习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是学科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保障 1 康复医学科要想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良好的管理是先决条件,其中康复医学科的日常治疗活动,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及各相关人员科内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要在科室理念指导下,以科室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人性化管理指导下积极向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前进。 我们的科室理念是“积极、认真、主动、和气、厚德载物”“一丝不苟”“大医精诚” 2 康复医学科应紧密合作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医护就是组织中的要素,各要素 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科室的整体功能。

三康复管理作用表现在实现整体目标上 1 康复治疗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组织整体的治疗目 标。 2 有效的管理能使组织整体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它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整体中 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起到扩大整体功能的作用。 3 有效的管理,能使有关的组织要素、各个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各项政 策法规及各种治疗方法最佳的有机结合,进行最有效的组合。通过合理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康复医学科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康复管理是否正规化的体现, 5 《JCI标准》按照医院重要职能将内容分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个部分。它的基本理念是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强调患者的安全。 管理制度建设 一建立康复医学科的相关服务流程 (一)建立康复病人的收治标准化入院程序 1 医院应有完善的康复筛查制度,以确认哪些人群需要康复治疗,要有相应标准,明确规定哪些患者可以优先应用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康复科应向患者提供康复医学信息的流程,提供的康复信息,包括康复治疗的初步计划、康复预期效果、康复治疗患者所必须缴纳的治疗费用等情况。 2 康复治疗流程:

康复科岗位职责

康复科工作职责 1. 按照康复医学要求,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或解剖受损、环境限制和生活计划相称的躯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及教育潜能,提高生存质量。 2. 在设备科领导下与其它相关科室一起负责包括预防、早期识别、以及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医疗服务,通过康复,应能达到患者住院日缩短,功能独立性增高和生存质量改善。 3. 认真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具有躯体与认知受损与残疾的病人的评定,诊断与处理工作,做好导致疼痛或功能受限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种并发疾病与损伤的处理,以及诊断与治疗性注射方法和电诊断医学方法的应用。 4. 在开传统针灸、中药、血经注射、抵舒等方法的同时,融合中西医学的诊断,治疗思路,创立开放新技术、新方法。 康复科主任(副主任)职责 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教学、预防、人才培养、考核及行政管理工作。抓好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纪律教育。充分利用科室人、财、物资源,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根据院长任期目标和医院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主任任期目标和本科室改革计划,组织全科人员实施院呈下达的各项定量定标要求,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定期接受院领导综合考评检查。 3. 组织制定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并督促检查本科室人员执行;加强安全医疗教育,组织或参加本科室总查房、重大抢救、院外会诊及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定期检查门诊,住院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并及时处理科室医疗差错事故。 4. 领导和组织全科人员运用国内处先进经验,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 5. 制定本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以及培训计划,组织对各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合理安排本科人员专业进修,外语学习及院外活动。重视培养技术骨干及新生力量,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人才。 6. 每月定期召开科务会议,讨论决定科室重大问题,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和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总结、布置工作。 7. 为适用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室医疗、科研同步改革的新格局。定期研讨本科室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组织制定本科室及所属单位及各级人员奖金,劳务费的分配原则,并审核与协调其分配方案。

最新康复科康复医疗试点工作总结

康复科康复医疗试点工作总结 一、医院康复科建设及业务情况 康复医学科现有医师3名,护士1名,延安医院多点执业康复医师1名,科室将现代康复医学、传统中医特色治疗、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以针灸、推拿、理疗、运动训练等康复治疗为主,重点开展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康复治疗。目前治疗设备包括:肋木、姿势矫正镜、哑铃、训练用扶梯、网架、综合训练台、角度尺、TDP烤灯、等张肌力训练仪、腰椎治疗牵引床、六合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等。康复医学科业务收入:5-6万元/月,门诊量:600-700人次/月,且在逐月稳步递增。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 1.患者住院难:患者多数行动不便,因为未设病房,患者只能依靠门诊接送治疗,难以持续康复治疗; 2.康复人员不足:现科室无康复专业的康复医生及康复治疗师; 3.康复设备不足:需要进一步购置,尤其是理疗设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引进多种中医特色治疗的相关设备:痉挛肌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多功能艾灸仪、电针仪以及疼痛透疗仪等。2.调整治疗时间,根据病人需要,确保病人治疗的连续性。3.继续充实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法:如小针刀等。 4.争取扩充更多病种的相关理疗方法

**市**区人民医院 **市儿童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总结 我院康复医学科在各级领导的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全面关注、监测儿童发育,为各类发育迟缓儿及残疾儿童康复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支持为服务宗旨,从高危儿随访开始关注特殊问题儿童的康复医学服务,在监测儿童发育的工作上发现特殊问题儿童,及早开展儿童康复,最大限度降低儿童的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并紧紧围绕我院“云南省儿童康复医学研究中心”、“儿童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市嗓音言语疾病诊治研究室”三个省市级研究机构,充分利用康复科、语音科、儿童保健科等学科业务相关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开展涉及康复治疗、心理、教育、发育监测等多个领域的跨领域联合康复治疗,对推动**地区及云南省儿童康复医学的发展做着积极的工作。 一、学科建设及康复医疗服务开展情况: 学科严格按照预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充分利用我院的专科优势和市场优势,继续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研究方向明确稳定,特色鲜明。脑瘫及肢残康复方面:紧紧围绕高危儿监测

2016年康复医学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2016年康复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优质护理服务重在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要实施整体护理,倡导人性化服务,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2016年在康复科继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1、2016年根据护理部下发的质控新标准,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讨论,解读中有疑问的向护理部反馈,对5名质控人员重点辅导,再针对性深入研讨,达到人人掌握质控标准,工作中以标准为指南严格自律,检查以标准为准绳客观评价。 2、按质控新标准的项目对质控人员进行分组,认真对所质控的项目按护理部的要求的频次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反馈,提出整改

意见,护士长每月将科室护理质量检查及整改情况在护士会议上反馈,提出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期整改,持续追踪。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重质保量。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高危圧疮、高危跌倒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将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在护理工作中,保障患者安全。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分析讨论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参加科教科及院感办组织的院感知识培训,切实落实院感的各项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安全防范,保障患者安全。 (三)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落实专科护理工作。结合中医护理方案,护士长对护士的中医护理操作进行满意度的调查。 2、在科室继续开展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落实基础护理。满足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基本生活照顾需要,增加晨晚间护理时段的护理人员,主动帮助患者进食、饮水、服药、翻身、拍背等,实行关爱式的基本生活照顾,切实让患者体会到优质服务。 4、落实专业化服务。责任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照顾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能运用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

康复医学科岗位职责(最全)(修订版)

康复医学科岗位职责(最全) 1、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2)贯彻执行医院、学校各项方针、政策 (3)完成医院、学校下达的各项医疗、教学、科研任务 (4)制定中心发展策略和规划 (5)制定中心人才选拨和培养计划并负责实施 (6)保持科室总收入以每年15%速度递增 (7)每周一次医疗查房,严把医疗、教学、科研质量关。 (8)每半年组织科室实物盘存一次 (9)主持发放科室奖金和津贴。 2、中心副主任岗位职责 (1)协助中心主任完成上述各项职责 (2)具体执行并实施中心主任的各项医、教、研及行政任务 (3)中心主任不在时,代理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3、护士长岗位职责 (1)协助主任完成科室各项医、教、研及行政工作。 (2)负责本中心护理人员的选拨、培养、素质教育,严把护理质量关。 (3)负责病房管理、床位安排调整、住院病人费用结算、查对(每周2次)及主持每月一次工休会。 (4)每周一次护理查房:重点检查护理质量(态度)、院内感染及褥疮预防、病区防火防盗安全状况。 (5)每月一次各治疗室收费情况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漏收、多收、错收。 (6)根据医疗、教学、科研需要有计划报领各种消耗材料及用品,实施各治疗部、室领用物品登记制。 (7)负责实物库房安全防火、防盗。 (8)每年组织二次护理常规考试。 4、住院总职责 (1)同住院康复医师职责 (2)负责院内科间会诊。 (3)负责病区医疗、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及进修生、实习生带

教。 (4)每晚9时查房一次,负责住院人心理疏导治疗。 (5)24小时在岗,每周休息一天,节假日不休,待住院总期满,按医院规定处理有关假期。 5、物理治疗师岗位职责 物理治疗师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本室治疗、带教、设备维护、安全、工作计量等全部工作统筹。 (1)遵守医院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严守作息时间。上午8~12:00,下午2~6:00,冬季顺延。中级以下职称者7:40上班。 (2)对病员要热心、耐心、细心、关心,坚持服务第一、质量第一。 (3)加强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康复医疗操作规范。 (4)医疗质量控制 ●实行教授(或科主任)、主任(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三级负责制。 ●治疗师与主管医师在病员和/或病员家属参与下负责病员治疗方案的确定。

康复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 失语:是指因脑损伤引起的原以习得的言语—语言功能丧失或损伤所出现的种种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脑可塑性脑具有适应能力,能够修改自身而适应损伤的现实。 脊髓休克: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消失.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偶有数月之久。 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等的专门学科。 药物导入疗法:利用电场、磁场或超声场的作用将药物分子或离子从外部导入人体内的过程。 超声作用的空化作用:超声所致介质中气体或充气空隙形成,即当液体处于强大负压作用下,拉力超过内聚力时出现微小空泡 超声作用的触变作用:超声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瘢痕等均有软化作用 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康复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物理治疗学―理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的学科。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的一种状态。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与转归,包括器官和系统功能、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的综合评定。理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等的独立学科,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中康复治疗手段之一。 最小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以最小红斑量表示( MED)即,某一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下垂直照射人体一定部位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的时间。MED 反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故又称生物剂量(BD),其计量单位为秒(s) 等长收缩:运动时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但肌肉的张力明显增加;为了维持特定的体位和姿势。术后固定肢体的和肌肉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变短,起点和止点两短的距离相互靠近,。如屈肘是肱二头肌的收缩,屈膝—腘绳肌,肩外展时—三角肌 半吸收层(半价层):指超声波在某种介质中衰减至原来能量一半时的厚度,表明一种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超声波在某一介质中的穿透能力),半吸收层(厚度)越大,表示穿透能力越强而吸收能力越弱。 超声波治疗:研究超声波对机体组织的作用机制、应用方法、使用强度、操作技术、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的科学,构成超声治疗学。 光疗法:利用日光或人工光辐射能量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 康复:合理、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轻病、伤、残者身体、心理和社会活动的功能障碍,使其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提高生存质量作业疗法:作业治疗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疾病、损伤、情绪障碍、先天性或发育上残疾、老化而造成的生活和劳动技能上的障碍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以便使患者掌握良好的活动技能和职业能力,预防病残发展,保持健康。 脑卒中: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24小时以上或引起死亡。 联合反应: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当健侧肢体用力时,兴奋波及至患侧,引起患侧肢体的肌肉收缩。在上肢为对称性活动,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屈曲伸展为相反性。 共同运动(又称连带运动)由意志引起的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只能按一种固定模式进行的运动,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为主。 痉挛:发生在皮质或内囊部位,常在病后的1—3周,上肢的屈肌痉挛和下肢的伸肌痉挛。 健康: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状态的扭转。 填空: 脊髓损伤恢复期步态训练的原则?(1)有的放矢(2)循序渐进(3)量力而行(4)注意全身。 当颈椎牵引的重量达到6~7kg,椎间盘内部的压力减小70 %。牵引时的颈椎位置有1.前屈 2.后伸 3.中立位 尿潴留患者可听指导尿的条件是残余尿量<100ml或少于膀胱容量20%以下 脊髓损伤按受伤性质可分为1.创伤性脊髓损伤 2.非创伤性脊髓损伤 人体的脊柱共有33块椎体。其中颈椎7 块,胸椎(12块,腰椎5 块,骶5块,尾椎4块。 系统间功能重组,包括由脑古旧部分所代偿 ,由对侧半球所代偿,由功能完全不同的系统所代偿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假说有功能在神经系统不同等级上再现说,功能替代说,功能与形态联系不能说 偏瘫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脑外伤 脊髓损伤按受伤性质可分为创伤性脊髓损伤和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紫外线红斑反应的特点是照射后经大约2-6小时的潜伏期,辐射区的红斑界限清楚。红斑的病理表现其实是皮肤粘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可兴奋组织兴奋性增高是发生在阴极下,组织酸性增高变化是发生在阳极下,组织内含水量减少发生在阳极下,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发生在阴极下。 在直流电作用下,组织含水量增多发生在阴极下,碱性代谢产物增多发生在阴极下,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发生在阳极下,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发生在阴极下。水化膜的厚度,(1)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2)与溶液的温度成反比. (3)与被水化离子的原子量成反比.(4)与被水化离子的化合价成正比Bobath疗法的常用技术包括:因人而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 针对功能障碍作业疗法又分为:功能性作业训练,技能性作业训练 康复医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的障碍者 物理因子的特异性作用效应在使用小剂量的条件下表现最明显,小剂量超短波作用有明显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而大剂量超短波则有某种程度免疫抑制作用。 认知障碍的康复:(1)改善自知力的康复训练(2)注意障碍的康复(3)记忆障碍的康复(4)思维障碍的康复训练(5)感知障碍的康复 大题: "肩痛”就是肩周炎吗?除了肩周炎之外还有疾病可引起严重的肩痛?(请列出2-3种疾病)“肩痛”就是肩周炎。急性颈神经根炎,泮柯斯托综合症,化脓性肩关节炎。 简述胸腰椎骨折的康复治疗?胸腰椎骨折后应仰卧木板床上,并在骨折后突出垫一约10cm高软枕,3~5天后可开始卧位保健体操。当急性症状缓解后2周,可鼓励患者在床上做腰部过身和翻身练习。6周后可起床活动,进行记住后伸.侧弯及旋转练习。 脊髓性颈椎病的诊断要点?临床症状多从下肢开始逐步发展至上肢,开始有下肢无力,小腿发紧.步态笨拙.上下肢麻木.手足颤抖。严重者大小便障碍。体查中有腱反射增强,病理征阳性,X线片.CT.MRI显示椎间隙变窄.椎管狭窄.椎间盘脱出.脊髓受压变形。 简述胸腰椎骨折的康复治疗?胸腰椎骨折后应仰卧木板床上,并在骨折后突出垫一约10cm高软枕,3~5天后可开始卧位保健体操。当急性症状缓解后2周,可鼓励患者在床上做腰部过身和翻身练习。6周后可起床活动,进行记住后伸.侧弯及旋转练习。 脊髓损伤的主要康复问题有那些,如何处理?1)肌肉瘫痪可以来源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失能,也可以由于长期不活动导致废用性萎缩。肌肉瘫痪是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口 才可以通过功能训练,矫形器应用、步行辅助器、功能性电刺激等到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2)关节挛缩畸形长期缺乏活动后由于肌肉纵向萎缩和肌腱弹力纤维的缩短,常导致关节挛缩,甚至骨关节畸形,从而影响口才的步行和活动。纠正挛缩畸形是应用矫形器的必要前提。牵张训练、理疗、手法治疗等都是纠正挛缩的有效方法。 (3)肌肉痉挛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往往合并脊髓中枢兴奋性失控,导致肌肉张力过高、活动过度活跃或痉挛。痉挛的特点:①导致较强的皮肤剪力,从而造成皮肤损伤或压疮。②关节活动限制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③股内收肌痉挛影响大小便及会阴部卫生。④诱发疼痛或不适。痉挛的优点:①股四头肌痉挛有助于患者的站立和行走。②膀胱和腹部肌肉痉挛有助于排尿。③下肢肌肉痉挛有助于防止起立性低血压。④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痉挛作用的双重性,因此痉挛处理是康复治疗艺术性的体现。 (4)压疮压疮是最觉的合并症,与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障碍、身体活动障碍、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等有密切关系。压疮的皮肤损害往往是感染的来源,同时也使患者比较难以保持必要的训练姿势,甚至影响卧位。康复治疗可以使大多数压疮问题得以解决。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训练有哪些?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训练有 (1)肌力训练:肌力训练的重点是肌力三级的肌肉,可以采用渐进抗阻练习;肌力二级时可以采用滑板运动或助力运动;肌力一级时 只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肌肉训练的目标是使肌力达到三级以上,以恢复使用肌肉功能。 (2)肌肉与关节牵张:包括腘绳肌牵张、内收肌牵张和跟腱牵张。腘绳肌牵张是为了使患者直腿抬高大于90度,以实现独立坐。内收肌牵张是为了避免患者因内收肌痉挛而造成会阴部清洁困难。跟腱牵张是为了保证跟腱不发生挛

最新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奖金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 2、对伤残病人,行动困难或卧床患者,应坚持床边会诊及治疗,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所需,以极大的爱心,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3、坚持周会制度,贯彻医院工作方针。科室工作,每月有总结、有计划。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拒收红包,不开大处方,不期瞒病人。加强科室各室间的协作。同志间的团结,以大局为重,不搞小团体。 4、坚持专业学习制度,每周组织业务交流,专人主讲,提出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制定新的操作方案,以患者为本,不断提高科室医技人员业务水平。 5、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消除火、电隐患,各治疗室明确责任人,出现意外事故,按医院奖惩条例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康复医学科工作制度 (一)运动治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运动治疗患者,由康复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 2、运动治疗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运动治疗方案。 3、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患者的问题,拟定治疗目标修正及治疗方案。 4、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反应,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的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5、管理好运动治疗室的普通装备及功能训练器械,经常维修、保养、确保治疗安全。 6、运动治疗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治疗水平。保持治疗室清洁,不得在治疗室内吸烟、喧哗。 (二)理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理疗患者,由康复医师检查并填写治疗申请单,确定理疗种类与疗程。 2、理疗室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康复名词解释大题总结(完整版)

康复医学答疑(看起来挺多的,但其实还好啦~ 大家好好看,肯定会对康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的~ ) 考试题型:单选题:60*1分=60分 简答题:5*5分=25分 病例分析题:1*15分=15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章:(基本上已选择题为主,大题可能是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定义) 1.康复的定义(要掌握):采取一切措施,减轻残疾和残疾带来的后果,提高才智和功能,使他们重新回到社会中去。(WHO 对康复的定义) 2.什么是康复医学(要掌握):康复医学是一门关于功能障碍和残疾的预防、评估诊断、治疗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它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功能障碍,帮助伤病员和残疾者根据其实际需要和身体潜力,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上、心理上、职业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提高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使重返社会。 3.残疾国际的分类是:残疾,残损,残障。 4.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和因伤病造成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急慢性病患者及老年病患者(由于康复医学措施的早期介入,康复医学的对象已经由残疾人、老年病或者慢性病所致的功能障碍者,扩展到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伤病人) 5.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6.残疾的三级预防(不要求背下来,但要知道):P4【PS :给出一个措施要知道是哪级预防】 (1)一级预防(预防能致残的病损和发育缺陷等的发生):免疫接种、预防性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和顺产、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性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遵守安全规则养成安全习惯、维护安全环境 (2)二级预防(发生伤病后预防“活动受限”的发生):疾病早期筛检、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 (3)三级预防(发生残疾后采取措施,预防“参与局限”):康复功能训练、使用假肢或矫形器、辅助功能用品和生活、辅助用具、步行用具的使用、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护理(预防合并症等)、手术治疗 项目 康复医学 治疗医学 对象 暂时和永久躯体残疾者及功能障碍者 患者及疾病 目的 克服功能障碍及残疾 治疗疾病 方法 PT 、OT 、ST 、心理治疗、P&O 等方法,辅以其他方 法 药物、手术等方法 人员 康复医学人员,治疗师,康复工程人员 临床医师、护士、技术人员 结果 全面康复 痊愈

康复科岗位职责

康复医学科工作人员职责 康复医学科主任职责 1、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得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科室工作计划,经常督促检查并及时总结。根据科室工作与人员情况,对医疗、教学、科研、业务培训等进行科学分工,以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得完成。 3、定期参加本科门诊、病房得诊疗工作,解决医疗上得疑难问题。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与临床科室交流治疗经验。指导并协助患者得康复治疗,了解康复效果。 4、组织开展科室人员得业务培训与技术考核,提出晋升、调配、奖罚意见。 5、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制定科研规划,指导科研工作,完成科研任务。 6、指导与担任下级医师与进修实习人员得教学工作。 7、决定科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会议以及人员轮换、值班、出诊、会诊等工作。 8、审签本科室得器材请领与报销,并检查使用与保管情况。 9、领导与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10、加强与省内外得业务协作与交流。 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得工作 康复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理论提高等工作。 2、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工作,主持与参加本科疑难病例讨论与诊疗,参加院内会诊与病例讨论。 3、定期参加门诊与病房工作。 4、担任实习、进修人员得教学工作。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主持科研工作,完成科研任务,撰写科研论文。 7、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与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帮助并指导住院医师工作。 2、担任具体得诊疗工作,负责病员得检查与功能评定,确定康复方案。 3、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与临床科研工作。 4、主持康复治疗小组工作,领导治疗小组完成康复治疗各项任务与目标。 5、参加疑难病例得讨论与诊疗,参与院内会诊,提出建设性建议。 6、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病房总住院医师职责 1、总住院医师实行24小时负责制,任职时间6—12个月。 2、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病房、门诊管理等各项日常医疗业务工作。 3、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程得贯彻执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得发生。 4、负责本科室(专业)一线听班:负责全院本专业得急症会诊,并按医院规定及时到位。 5、总住院医师值班、听班时间不得离开医院,保证医院各科室在任何时间与之联系通畅;按医院规定时间遇一线值班请示或请求,应及时接通联络。在医 院规定时间及时到位。 康复医学科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与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接诊病人、采集病史、并做体格检查;经功能评估后列出患者存在得有待康复得问题,制定进一步检查与拟定治疗方案,执行康复治疗计划,观察康复治疗效果。 3、具体负责住院患者得康复医疗工作,开具康复治疗医嘱与实施康复治疗。对门诊患者进行复查及处理。 4、指导、协调康复治疗部门得具体治疗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