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石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趋势.
宁波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宁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宁波作为中国东海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其产业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
近年来,宁波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不断迈进,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本篇调研报告将从宁波产业发展的背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
一、宁波产业发展的背景宁波地处中国东海沿岸,拥有独特的自然港湾条件。
自古以来,宁波就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宁波逐渐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落户。
同时,宁波也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快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二、宁波产业发展的特点1.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宁波以制造业为主导,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制造业集群。
在汽车制造方面,宁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2.外贸依存度高:由于宁波地理优势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宁波的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
外贸对宁波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对宁波制造业的拉动效应。
3.创新驱动的发展:宁波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宁波加快了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的步伐。
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宁波兴起,为宁波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三、宁波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1.加快创新驱动:宁波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高成长潜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宁波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2.优化产业结构:宁波将继续优化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宁波将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跨境产业链、跨境合作、跨境投资等多种方式,提升宁波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宁波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在未来,宁波将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宁波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4年浙江省成品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浙江省成品油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浙江省成品油市场是浙江省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浙江省成品油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规模与消费需求浙江省成品油市场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浙江省成品油市场年销售量已超过X百万吨,并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市场主要分布于浙江省的各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温州是销售量最大的城市。
消费需求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浙江省成品油市场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是驱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工业用油和航空燃料等领域对成品油市场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浙江省成品油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国有石油企业、民营石油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组成。
国有石油企业在浙江省成品油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较完善的供应链网络。
同时,民营石油企业的发展也趋于稳定,它们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企业在浙江省成品油市场中的份额相对较小,但其在高端市场和进口产品领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价格走势与政策影响近年来,浙江省成品油市场的价格走势相对稳定。
国家对成品油市场的相关政策和调控措施对价格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调整石油税率、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等政策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环保政策也对浙江省成品油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环境pollution 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高污染燃料使用的政策。
这促使浙江省成品油市场向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转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和清洁燃料的快速发展。
发展趋势与展望未来,浙江省成品油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品油市场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环保政策的加强,清洁燃料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此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也将成为浙江省成品油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石化行业2024年总结及2024年展望分析报告

一、2024年石化行业总结2024年是石化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石化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总体来说,2024年的石化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2024年石化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过去几年的投资热潮,石化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导致供需矛盾加剧。
一些大型石化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压缩,市场竞争激烈。
其次,石化行业在环保方面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加大了对石化企业的环保要求。
一些环保标准的提高对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使得石化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另外,国内石化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
虽然国内石化企业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国内石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二、2024年石化行业展望在2024年,石化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2024年石化行业的展望:首先,石化行业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国家将大力推动石化行业的结构调整,倡导石化企业加大对科研技术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通过淘汰老旧的产能,加强市场监管,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
其次,石化行业将进一步加强环保建设。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环保要求,推动相关企业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政府也将加强对石化企业的监管,严禁造假行为,保护环境。
另外,石化行业将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石化企业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市场渠道,增加企业利润空间。
最后,石化行业将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化行业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减少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石化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2024年的展望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甬经信发〔2011〕251号关于印发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经信局(经发局、发改局)、市经信委系统有关单位:现将《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一日目录前言 (1)一、产业发展现状 (3)(一)产业发展概况 (3)(二)主要企业、产品和产能 (4)(三)发展优势 (7)(四)存在问题 (8)(五)发展机遇 (10)(六)面临挑战 (11)二、发展环境和趋势 (12)(一)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2)(二)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3)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4)(一)指导思想 (14)(二)基本原则 (15)(三)实施阶段和发展目标 (15)四、发展重点、方向和项目 (16)(一)发展重点 (16)(二)产业链发展方向 (18)(三)重点项目 (26)五、政策与措施 (29)(一)完善和落实产业政策,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29)(二)推广园区内循环经济模式,加强节能、环保和安全工作 (30)(三)加快人力要素集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30)(四)加快和完善化工园区建设,提高化工园区综合协调能力 (31)(五)完善石化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32)附表一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33)附表二重点推荐项目一览表1 (39)附表三重点推荐项目一览表2 (40)附图一宁波市三大石化区块位置示意图 (41)附图二宁波大榭开发区石化产业现状图 (41)附图三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平面规划图 (42)附图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项目图 (43)附图五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图 (44)附图六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图 (45)附图七宁波大榭开发区规划总图 (46)前言(一)编制目的宁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产业基础强、目标市场近、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全、区位条件佳。
近年来宁波市依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下称镇海炼化),石化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了规划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各项条件。
2024年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炼油化工一体化是指将石油炼制和化学工艺相结合,实现石油加工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一种综合型产业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炼油化工一体化已成为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定义和背景炼油化工一体化是将石油炼制和化学工艺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型产业模式。
通过将炼油和石化两个环节相互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的多元化生产。
这种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够降低对外部能源和原料的依赖。
3.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规模大,增长趋势明显。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投资规模逐年增长,市场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建设速度更是快速增长。
这主要受益于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主要推动因素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多种推动因素。
首先,炼油化工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源和原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炼油化工一体化可以满足市场对于石化产品的需求。
再次,政府对于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5.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模式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模式多样。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能源资源的禀赋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国家更注重石油炼制和石化产品的生产,而另一些国家则更注重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
6.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由于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排放问题成为了重要的挑战。
其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和降低成本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石化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石化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石油和石化产业是当今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重要领域,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行业之一,化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当今全球经济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石化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意义性。
一、石化产业的发展石化产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综合性产业,其整个生产链包括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加工、石化产品制造、物流运输等环节。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石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石油和化学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长,也体现了新兴经济体对于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快速发展需求。
在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以来都是以生产规模大、资源利用率低为主要特点。
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与产能过剩日益突显,石化产业迫切需要进行规模化、集约化、节约型发展。
目前,我国石化产业正在向高质量、低碳排放、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
这就打破了以往仅仅为增加产能而盲目扩张的发展模式,而是强调在生态环境、社会贡献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均衡同时提升。
二、石化产业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石化产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的石化产品更是无处不在。
炼油行业和石化生产是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燃料供应中心,同时也为其他工业领域和消费者市场提供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和技术产品。
石化产品分为能源类和化工类两大类,其中化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医药、食品、轻工等领域。
石化产品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消费品行业、机械工业和电子行业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另外,石化产业的技术和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化学品的应用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涉及到材料创新、过程工艺、能源和环境等领域。
因此,如何充分挖掘石化产业的创新潜能和应用价值,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石油化工行业具备着很高的利润和技术门槛,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中国石化行业,面对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中国石化行业的现状中国石化行业是指油气开采、加工、销售和化工等相关领域,现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国有企业占了石油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根据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石油产量达到了1911.1万吨,完成工业增加值20668.4亿元,中国的石油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但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如企业规模不够、石化项目数量不够、石化质量不高等。
二、中国石化行业的挑战1、市场需求巨大: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支撑,其中石油化工是中国的主要石化产品。
然而,目前中国石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炼油、石化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等领域,中国的依存度仍较高。
同时,进口原油成本也高企。
2、环保压力增大: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石化行业的排放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石化企业要争取补齐短板,逐步实现石化清洁高效发展。
3、国际价格变化:石油和石化产品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业绩产生很大影响,价格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性大,经营风险就很高。
三、中国石化行业的机遇1、改革政策红利:经过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石油化工行业并入市场化,许多企业推出在股票市场上的公开发行,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2、科学技术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也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研究开发,例如石油催化裂化技术、高性能新材料、降低炼制成本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为中国石化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3、以环保创新为主导:未来的石化行业将会是环保创新的主导。
强化石化产品的绿色环保性,更加注重可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将对行业的就业、贸易、环保和社会福利造成巨大的正面影响。
四、中国石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提高产业竞争力:未来石化行业将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加强国际竞争”四大战略,通过升级产业推进全面创新,实现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技术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化工科技物资管理【发文字号】甬政办发[2009]280号【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12.03【实施日期】2009.12.03【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废止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01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甬政办发〔2009〕28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制订的《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十二月三日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市发改委)石化产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主,产品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促进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加快我市石化产业调整振兴,特编制本计划,作为我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的行动方案。
计划实施期限为2009~2011年。
一、石化产业发展情况石化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已形成包括25个行业、50个品种的石化产业体系,其中炼油、合成材料、化肥农药和基本无机化工原料等行业已在全国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348家,石化产业总资产993.6亿元,当年完成石化产业总产值1714.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9.3%;部分石化产品生产能力已在国内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原油加工能力占全国6.2%,涤纶原料PTA占17%,腈纶占18.3%,ABS树脂占36.6%,聚丙烯树脂占8.7%,聚苯乙烯占15.5%,聚醚多元醇占9.0%。
(一)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石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趋势(一、宁波石化产业发展现状我市石化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宁波临港工业中产值比重最大的产业,已形成以石油加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等行业为主的石化工业体系,并已基本形成以宁波石化工业区、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区域的石化基地。
截至2004年底,宁波市拥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179家,其资产达279亿元,完成当年工业总产值577亿元。
目前,宁波市的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有:高标汽油、低硫柴油、航空煤油、石油焦、芳烃、聚丙烯、ABS、EPS、硫酸、烧碱、液氯、盐酸、合成氨、尿素、染料、涂料等。
由于宁波具有发展石化能源工业的优越条件,近些年来,外商纷纷来宁波投资。
英国BP、美国道化学、韩国LG化学、台塑、日本三菱化学好集团等企业先后投资宁波石油和化学工业,创建了诸如乐金甬兴、太平洋化学、浙江善高化学、台塑石化产业园等一大批大项目。
(二、宁波石化产业发展优势与特点1、宁波石化产业发展的优势(1港口优势石化产业的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我市港口资源丰富,利用进口资源,建设石化产业的优势明显。
宁波港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建有国内最大的原油泊位和液体化工专用码头。
经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批准,中石化集团投资建设以宁波为枢纽的进口原油输油管网,在宁波和舟山分别建设2个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形成连接浙江镇海、上海金山和江苏扬子石化的输油管网。
国家和中石化集团均在宁波建立原油储备基地。
大榭岛岛西石化工业区及其沿岛的深水区,具有建设码头良好的自然条件。
宁波目前拥有的港口条件和大榭岛良好的港口开发前景为将来宁波石化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市场优势从市场条件看,宁波处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特别是江浙和上海市是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地区,根据预测2005-2010年间,聚烯烃需求量占全国的1/4,聚酯原料乙二醇的需求量占全国80%以上,其它如苯乙烯、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等石化产品的需求量也都在50%以上,石化产品是目前全国和华东地区市场紧缺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强。
石化工业在宁波发展的市场空间极大。
(3产业基础优势从石化工业本身的产业基础看,随着改革开放日深入发展,我市的石化工业已拥有如镇海炼化公司千万等级的大炼油厂,烟台万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乐金甬兴世界级规模ABS装置以及台塑超大型的石化产业园等企业。
形成了一批利用进口石油和大宗有机原料资源建设和发展石化工业的骨干企业,其中镇海炼化公司炼油所需原油90%来自国际市场;宁波乐金甬兴化工有限公司和台塑关系企业ABS生产所需的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聚酯生产所需的PTA、乙二醇等均来自国际、国内市场。
可以说,宁波石化的产业基础已具有一定的优势。
(4产业投资资本优势从投资资本来看,宁波的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资本积累,已具有充足的投资资本,如宁波逸盛化工的民营企业家,从纺织业起步,现已转而投资30亿,新建年产2×30万吨的PTA装置。
此外,又有许多民营企业家正瞄准宁波的石化业,酝酿投资方案,如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计划在宁波化工园区投资30多亿,建设70万吨/年PX等项目。
2、宁波石化工业的特点(1具有雄厚的炼油工业基础宁波市拥有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其中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炼油生产企业,现已成为我国含硫原油加工基地,是目前国内原油加工能力最大、加工手段最齐全、加工原油品种最多、加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厂家,尤其是在进口含硫原油加工上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2产业结构上“两头大,中间小”,基础石化工业发展缓慢。
我市石化产业上游炼油业综合加工能力已达1850万吨,其下游轻纺、橡塑加工等行业也比较发达,而作为中游的传统三大合成原料生产,由于其原料基本以进口或外省采购,因而生产规模偏小,产品空白多,因此,从总体上说宁波石化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
(3后加工装置规模小、水平低,面临产业提升的巨大压力宁波市规模以上的179家石化企业中,从事专用化学产品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企业数已达63家,2004年产品销售收入只占市石化行业的3.67%。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从事涂料、粘结剂、颜料三个行业的实际生产企业至少有500多家,其中很多属家庭作坊式企业。
这些企业大多装备简陋、安全环保问题突出。
(四宁波石化产业在国内同行中的地位从产值角度讲,2004年浙江省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为1574亿元,在全国排名为第6位,宁波市石化行业销售收入为565亿元,占浙江石化省产品销售收入的35.9%,因而可以说,宁波市的石化产业在国内同行中还是具有一定地位的。
从行业内企业角度来讲,宁波还拥有几个重量级的石化企业。
1、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炼油厂----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特大型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镇海炼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之一,进入了世界炼油百强。
目前具有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为2000万吨(综合加工能力为1850万吨和尿素能力为年产60万吨。
2004年镇海炼化的炼油加工量约占中国石化的12.5%,全国的6%。
其原油加工量已连续四年保持国内首位。
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镇海炼化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盈利水平。
2004年,镇海炼化的销售收入达到419.9 亿元,创利润37.4 亿元。
多年来其吨油加工利润一直在国内炼油同行中名列前茅。
镇海炼化是我国最大的高辛烷值清洁汽油、低硫柴油、航空煤油、高等级道路沥青、液化气,苯类、尿素供应商之一。
2004年,柴油、汽油、航空煤油产量居国内各炼厂第一。
同时,镇海炼化还是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基地,汽油、航煤等产品多年出口至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
2、全国最大的ABS生产基地--宁波乐金(LG甬兴化工有限公司宁波乐金甬兴始建于1997年,为韩国LG化学和宁波甬兴化工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目前ABS树脂生产已能力达到年产30万吨,为国内最大的世界级规模的ABS树脂生产基地。
3、国内较大规模的EPS生产企业----宁波新桥/和桥化工有限公司宁波新桥/和桥化工位于北仑区,是台湾见龙化学机构等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该公司全套生产设备从日本、德国等国家引进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好,污染少,目前具有年产16万吨发泡聚苯乙烯能力。
4、国内溶剂、染料行业的领先企业----宁波龙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龙欣精细化工位于宁波化工园区,主要生产溶剂和酸性染料,7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5、浙江省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钛白粉生产的厂家----宁波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新福钛白粉公司位于宁波化工园区,年产1万吨高档非颜料钛白粉,主要应用于显像管、陶瓷、冶金、搪瓷等工业,部分外销。
(五宁波石化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宁波市化工产业具有了很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园区规划定位偏低、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等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石化基础原料供求严重失衡,产业集聚效应还没有形成。
宁波市的石化产业结构,基本是以中小化学企业和炼油业为主体。
市内几个规模较大的合成材料生产企业多数是依赖进口或从外省采购原料进行延伸加工的。
宁波市的石化龙头企业——镇海炼化主要以炼油业为主体,相对国内拥有乙烯装置的一些大型炼化企业来讲,还是显得产品品种少,产业结构单一。
我市石化工业由于没有乙烯龙头项目,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生产量也就相对较少,因而很难满足我市对石化工业原料的需求,制约了化工、轻纺等下游产业的发展。
目前已经产业化的ABS、腈纶等产品由于原料全部依赖外购,产品规模的扩大难以实现。
作为纺织工业较为发达的我市,每年所需的聚酯生产原料----精对苯二甲酸用量较大,但至2004年底市内尚无生产厂家。
2、宁波化工园区规划定位偏低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南京化学工业园是中央批准的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其中上海的漕泾石化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3.4平方公里,被列为上海市未来四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园区的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由上海市领导直接管理,按区级行政设置,区内规划有序,产业链关连性强,90万吨/年的乙烯项目已建成投产,世界各大公司纷纷落户园区。
南京化学工业园已形成21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150万吨聚酯的生产能力,园区内总量百万吨等的乙烯生产基地,为发展相关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原料条件。
相比之下,宁波化工区起步较晚,目前无论从行政管理级别还是园区的总体规划定位和招商外资力度上来说,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用地,在台塑石化工业园等企业完成“十一五”期间相关项目建设后,其土地资源将较为紧张,石化发展空间显得相对较小;宁波大榭经济开发区石化规划用地也只剩下约5平方公里;相比之下,宁波化工区土地还较有发展空间,但多数仅为围塘而成的滩涂地。
因此,土地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宁波石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
二、石化产品分类情况及区域分布特点(一、石化产品分类情况宁波规模以上石化企业中,石油加工及石油制品的企业有10家,生产各种油品;基本化工原料生产企业有29家,主要产品为硫酸、烧碱、盐酸、液氯、硝酸、邻甲苯胺、邻对硝甲苯、聚合多元醚、工业气体等;精细化工业生产企业有63家,在涂料、染料、助剂方面有一定基础,其中主要涂料生产企业有17家,主要为水性、树脂、粉末、弹性涂料等;染料生产企业有3家,品种主要有弱酸性和活性两类;合成材料生产企业有26家,主要产品有聚丙烯树脂、聚醚、EPS、ABS等;塑胶加工企业有47家,主要产品有V型带、同步微型带、橡胶杂件、薄膜等。
1、石油加工和石油制品及其主要生产企业①镇海炼化公司占宁波市石油加工和石油制品销售收入的89.4%,2004年原油实际加工量为1594.75万吨,生产汽油275.40万吨,柴油664.4万吨,煤油130万吨,石油沥青66.16万吨,液化石油气84.5万吨,合成氨34.95万吨,尿素60.34万吨。
②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现有年产150万吨高等级道路沥青装置及其相配套5万和3千吨油品码头各一座;年产75万吨中海36-1重交沥青,副产各种燃料油、化工轻油及润滑油基础油。
③宁波华东BP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是英国BP公司控股建设的,年产160万吨的LPG,并还有自备码头。
2、合成材料产品及其主要企业我市的高分子合成材料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该类生产企业目前已投产的装置主要有:金甬腈纶5万吨/年腈纶纤维、2万吨/年毛条产品、镇海炼化20万吨/年PP、甬兴化工2万吨/年PP、镇海炼化工贸公司6万吨/年PP、宁波乐金甬兴化工的30 万吨/年ABS 和6万吨/年SAN、7万吨/年丁苯胶乳、宁波新桥化工16万吨/年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台塑(宁波25万吨/年ABS、5万吨/年SAN、30万吨/年PVC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