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先成论(Preformation) :生物个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早已存在于胚胎中,只随胚胎发育过程而长大。
2. 后成论(Epigenesis):胚胎各部分在发育中逐渐形成。
3. 嵌合生长(Mosaic Development) :合子因子不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发育命运的分化,4. 调节生长(Regulative Development) :胚胎局部受损或被排除后仍能正常发育。
5. 诱导(Induction) :一种组织指导另一种相邻组织的发育——By Spemann and Mangold ,NP。
6. Pattern Formation :细胞特性发生时空分化,胚胎形成有序结构,包括体轴形成和胚层形成。
7. Morphoge nesis :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其立体形态显著改变,最突出的在原肠作用开始后。
8. 生长(Growth):胚胎在体积显著增加,原因是细胞数量体积增加,胞外基质增加体腔形成。
9. House keeping gene (protein):所有细胞中都有。
10. Tissue-specific gene (protein) :特殊细胞中赋予细胞特殊活性。
11. 细胞命运(Fate of Cell) :正常情况下细胞的发育方向,可被改变。
12. 决定(Determination) :细胞特性发生了不可逆改变,发育潜力已经单一化。
13. Specification :中性环境下离体培养,细胞仍按正常命运发育。
14. 形态素(Morphogen) :信号分子或转录因子沿一定方向形成浓度梯度和活性梯度,从而使胚胎获得精确的位置信息,影响细胞命运和生物发育图式。
15. 侧向抑制(Lateral Inhibition) :一组细胞具有相同的分化命运,其中一个细胞开始分化时,就会分泌抑制信号抑制相邻细胞向同一命运分化。
侧向抑制可以产生间距模式(Spacing Pattern),如头发和神经元的发育。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的生殖、生长和细胞分化等发育本质的科学。
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
个体发育:从受精卵 (合子)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产生有机体的所有细胞过程。
胚胎发育:从受精到出生之间有机体的发育。
分化: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所有的细胞表型,这些细胞差异性产生的过程称为分化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生长:则指生物个体大小的增加。
有机体通过生长发育成为成熟个体,再经过衰老,最后死亡。
卵裂: 受精后,受精卵立即开始一系列迅速的有丝分裂,分裂成许多小细胞即分裂球。
囊胚: 到卵裂后期,这些分裂球聚集构成圆球形囊泡状的胚胎。
原肠胚形成:囊胚后期,胚胎产生一系列广泛的、戏剧性的细胞运动,细胞之间的位置信息发生改变。
图式形成: 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分化: 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特化: 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命运已经特化了。
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命运已经决定了。
自主特化: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胚中,分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调整型发育:对细胞呈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那么剩余的胚胎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所留下的空缺。
名词解释:发育生物学

名词解释: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开始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生物体从单细胞阶段到多细胞体的组织和器官发育的各个阶段。
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生物体是如何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生长和分化的。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受精、发育和成熟。
受精是指雌性生物的卵子和雄性生物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发育是指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逐渐形成多细胞体的过程。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会通过特定的分裂和分化方式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成熟是指生物体达到其最终形态和功能的阶段。
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
实验研究可以通过改变遗传和环境因素来探究其对发育过程的影响。
观察研究则通过观察和记录发育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来理解生物体的发育机制。
现代发育生物学中还应用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
发育生物学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发育生物学是研究胚胎发育和生长的基础,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领域中,发育生物学可以帮助改良作物品种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此外,发育生物学还对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的科学领域,通过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形成、生长和分化的机制,对于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名词解释——精选推荐

一、名词解释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形成、生长、衰老和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复杂变化和变化机制的科学。
2、发育:包括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是自受精卵开始到形成成熟个体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系统发育是同一起源的生物群的形成历史。
3、生殖细胞:是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体内承担繁殖后代任务的细胞的总称。
包括原始生殖细胞到最终分化的精子和卵子。
(不是性腺产生的,其前体为原始生殖细胞。
)4、生殖质: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特殊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决定原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
(线虫的生殖质通常称为P颗粒,果蝇——极质)5、精子发生:指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为精原细胞,再发育到精子成熟并排出体外这一过程。
6、卵子发生:指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卵原细胞,再由卵原细胞发育到排出成熟卵子这一完整过程。
7、生发泡:生长期的卵母细胞核内核仁增大增多、合成活跃,细胞核膨大,称为生发泡。
8、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9、皮层颗粒反应:指精卵质膜融合时受精卵被激活,皮层颗粒膜与其外的卵质膜发生融合,导致皮层颗粒的胞吐作用。
10、灰色新月区:在动物极皮层含有大量黑色素的物种中,皮层旋转使精子进入位点对面的卵表面形成“新月形”的灰色区域,该区域称为灰色新月区。
11、卵裂:受精卵经过多次重复的有丝分裂形成很多细胞的过程。
12、卵裂球:卵裂所产生的子细胞。
13、桑椹胚:卵裂晚期,哺乳动物等形成的实心多细胞球体。
已经发生致密化,尚未形成中空的哺乳动物囊胚。
14、囊胚:多数动物晚期的卵裂球产生卵裂腔,即囊胚。
15、卵裂期: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的过程。
16、孵化:海胆囊胚的细胞外表面具有纤毛,纤毛的摆动使胚胎在受精膜内转动。
动物极细胞分泌孵化酶消化外面的受精膜,使胚胎能进入外界环境的过程就叫孵化。
17、细胞宗系:研究无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一种方法。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Chapter 11. 先成论:生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早就存在于胚胎中,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长大。
后成论:胚胎的各个部分是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 嵌合发育:合子中的特殊因子在细胞分裂中的不均等分裂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它们有各自的发育命运。
调节发育:胚胎被部分移除或损失后仍能正常发育,说明胚胎发育具有可调节性。
3. 图式形成:指胚胎中细胞特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分化,形成有序的结构。
4. 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 胚胎的立体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的过程,最明显的发生在原肠作用开始之后。
5. 形态素:在胚胎中形成浓度梯度分布,以影响胚胎图式发生的物质。
6. 侧向抑制作用:在有相同发育命运的一组细胞中,如果有一个细胞开始分化为该命运时,它会分泌某种抑制物质抑制其相邻细胞向同一方向分化。
7. 发育的可靠性:指发育程序必须不因环境或是个别物质浓度的暂时变化而发生本质改变。
Chapter 2、31. 卵裂期: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2. 囊胚期:是指从囊胚形成到原肠作用开始的发育阶段的时期。
哺乳动物的专属名词:3. 桑椹胚:已发生致密化、尚未形成中空的囊胚腔的哺乳动物囊胚4. 胚泡:已形成中空囊胚腔、未着床的哺乳动物囊胚。
5.原肠作用: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使细胞重排,将要发育成中胚层和内胚层器官的细胞迁入胚胎内部,将发育成外胚层器官的细胞铺展在胚胎表面。
通过原肠作用使胚胎建立起三个胚层。
6. 表皮细胞:细胞形状规则,呈方形或柱状。
细胞与细胞紧密连接成管状或片层状结构,局部或整体一起运动。
间质细胞: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间松散相连,每个细胞都为一个运动单位。
7. Spemann organizer:在原肠作用开始时,位于胚孔背唇、可诱导胚轴形成的一个信号中心组织中心内的细胞自身可以产生中轴组织如notochord、prechordal mesoderm、floor plate、dorsal endoderm组织和协调背腹和前后轴线组织的形成和分化,指导其周围细胞分化为体节、神经组织、肝、胰脏等8.胚盾(embryonic shield):因深层细胞的内卷和会聚扩展而在germ ring的某处形成的加厚区,它是斑马鱼的组织中心。
发育的名词解释

发育的名词解释发育,是指生物体由原始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成熟形态的过程。
发育是生物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揭示了生物个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机制。
它涉及生物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幼年、青年、成熟的不同阶段和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最终形成成熟个体的全过程。
一、发育的基本概念发育是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全过程。
发育过程中包括了细胞分化、器官形成和功能发挥等一系列重要的事件。
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是通过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增殖和生理学变化来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器官。
二、发育的动力发育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内部的遗传机制,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遗传机制方面,各种基因和基因调控网络在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组,但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会通过基因表达的调控逐渐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这涉及到基因激活和基因沉默、基因转录和基因翻译等复杂的分子机制。
外部环境因素对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温度、光照、营养、氧气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器官形成和个体生长产生影响。
比如,孤独成长的幼儿可能在社交方面发育缓慢,而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导致某些发育缺陷。
三、不同生物的发育特点不同生物有着不同的发育特点。
以下以动物和植物为例进行说明。
1. 动物的发育动物的发育可以分为两类: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
直接发育是指胚胎在母体内孵化,发展成为与成体形态相似的个体。
这种发育特点多见于脊椎动物,如人类。
人类的发育过程中,从受精卵到胚胎,再到幼年期和青年期的过程中,个体逐渐发育成为与成人相似的形态。
间接发育是指通过幼虫阶段的发育来形成成熟个体。
这种发育特点多见于节肢动物,如昆虫。
例如,蝴蝶的发育过程中,从卵到幼虫,再到蛹,最终成长为成虫,形态经历了多次蜕皮和变态过程。
2. 植物的发育植物的发育过程涉及到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和成株的发育。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并长成幼苗的过程。
名词解释发育生物学

名词解释发育生物学1. 嘿,你知道什么是发育生物学吗?发育生物学呀,就像是生命的建筑师,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开始,一点点搭建出我们复杂而奇妙的身体结构!就好比盖房子,从一块基石慢慢变成高楼大厦。
想想看,我们是怎么从那么一点点长成现在这样的呢!2. 发育生物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生命如何成长和变化的学科呀!这就像看着一颗种子慢慢发芽、长大、开花结果一样神奇。
比如说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这过程不就是发育生物学在起作用嘛!3. 哎呀呀,发育生物学可是很重要的哦!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导演,指挥着生物体的发育过程。
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每个情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
青蛙从蝌蚪变成青蛙,不就是这个神奇导演的杰作嘛!4. 你想过吗,发育生物学其实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能让小小的胚胎变出各种器官和组织。
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厉害。
你看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点点发育,不就是魔法在施展嘛!5. 嘿,发育生物学呀,就如同一位细心的工匠,精心雕琢着生命的模样。
就好像制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鸟宝宝是怎么长出羽毛学会飞翔的,这都得靠发育生物学呀!6. 哇塞,发育生物学可有意思啦!它是生命成长的密码锁。
就跟破解一个超级大谜团一样刺激。
比如我们的五官是怎么形成的,不就是这密码锁里的秘密嘛!7. 发育生物学,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生命的导航仪!指引着生物体沿着正确的道路发育。
就像我们出门有导航不会迷路一样。
植物是怎么从幼苗长成大树的,不就是有导航仪在指引嘛!8. 嘿呀,发育生物学不就是在研究生命怎么变得这么神奇的嘛!它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就好像我们探索未知世界一样充满惊喜。
小海龟从蛋里出来后怎么找到大海的,这背后就是发育生物学在起作用啊!9. 哎呀,发育生物学可是关乎我们每一个生命的呀!它就像是一个无声的守护者。
就像夜晚的星星默默守护着我们。
我们身体的每一次成长和变化,不都有它的功劳嘛!10. 发育生物学,简单点说就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学科呀!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生命奇迹的大门。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发生发育规律和机理的学科,是现代生
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发育生物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下面对一些
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
1. 细胞分化:指同一细胞群中某些未分化细胞在遇到一定的刺激后,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化,成为特定细胞类型的过程。
2. 细胞增殖:指细胞个体数量的增加,可以是细胞大小、体积的增加或细胞数的增加。
3. 重编程:通过人工手段改变體細胞某些表現,使它们重新具有胚胎发育潜力的过程。
4. 间充质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成体组织中且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多种特定细胞类型的细胞。
5. 基因激活:指一个或多个基因的特定序列启动并表达的过程,从而产生基因产物或功能。
6. 空间分化: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本身状态和受到环境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细胞之间功能和结构差异逐渐显现的过程。
7. 时序分化:在发育过程中,由于不同基因的逐渐表达、调控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同一类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渐进性的发
生差异的过程。
8. 原胚层: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形成于受精卵分裂后初次分化形成的外围细胞群,形成了胚层的外源性细胞,包括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9. 转录因子:是指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能够通过结合到DNA 上的特定序列来调控基因的启动和表达。
10. 表观遗传学:指非遗传性改变导致表观基因组发生变化的现象和机制的研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调控性RNA等。
以上是发育生物学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这些名词的解释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发育规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的生殖、生长和细胞分化等发育本质的科学。
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
个体发育:从受精卵 (合子)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产生有机体的所有细胞过程。
胚胎发育:从受精到出生之间有机体的发育。
分化: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所有的细胞表型,这些细胞差异性产生的过程称为分化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生长 :则指生物个体大小的增加。
有机体通过生长发育成为成熟个体,再经过衰老,最后死亡。
卵裂: 受精后,受精卵立即开始一系列迅速的有丝分裂,分裂成许多小细胞即分裂球。
囊胚: 到卵裂后期,这些分裂球聚集构成圆球形囊泡状的胚胎。
原肠胚形成:囊胚后期,胚胎产生一系列广泛的、戏剧性的细胞运动,细胞之间的位置信息发生改变。
图式形成: 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分化: 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特化: 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命运已经特化了。
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命运已经决定了。
自主特化: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胚中,分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调整型发育:对细胞呈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那么剩余的胚胎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所留下的空缺。
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
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为成形素,或胞质决定子。
化学本质通常是一些转录因子或者它们的mRNA.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也称为胞质隔离或胞质区域化或胞质重排。
细胞分化:指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从简单、原始的状态到复杂化、异样化方向发展的过程,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结构和功能具有稳定差异的过程。
全能细胞:能够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的细胞。
如合子、海胆和有些动物的早期分裂球等。
分化细胞:由多潜能细胞通过一系列分裂和分化发育成的特殊细胞表型。
多潜能细胞:基因表达受到一定的限制,发育潜能具有一定局限性,仅能分化为特定范围内的细胞。
如多潜能生血干细胞仅能分化成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等。
转化:已分化的细胞转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称为转化。
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是指某些基因只在发育的某个特定时期或某些时期有活性,在其他时期则是无功能的基因。
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是指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基因:是能够产生一条多肽链或者功能性RNA所必需的核苷酸序列增强子:是另一类具有顺式调控作用的DNA序列。
转录因子:是基因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是能与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的蛋白质。
激素效应元件:能与激素受体蛋白特异结合的DNA序列核RNA 又称为异质性核RNA (hnRNA)。
Hn RNA 相对分子量比mRNA 大,半衰期也较短。
动物基因组DNA 转录较大的细胞核RNA (nRNA) 作为胞质mRNA 的前体。
同种细胞nRNA的复杂性明显大于mRNA的复杂性翻译过程:是以mRNA核酸序列所包含的信息来指导特定多肽的过程。
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起始、延伸和终止。
分别被称为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终止因子等可溶性蛋白所调控。
前体原生殖细胞 (复数为 PGC s ):生殖细胞的前体。
生殖嵴 (genital ridge):生殖腺原基 (genital anlage) 原生殖细胞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嵴才能分化成为生殖细胞。
生殖质: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特殊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月经周期:灵长类卵子的成熟和排卵的阶段性称为月经周期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生殖道中若干获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吸附于精子膜表面的精液蛋白的去除,膜表面蛋白的重组等),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
获能后精子穿越卵细胞周围的滤泡细胞透明带的能力提高,这是精子发生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fertilization):两性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卵激活: 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异卵双生:是两个卵分别受精的结果。
同卵双生:同卵双生则源于同一胚胎,早期胚胎细胞由于不明原因相互分离导致产生双胞胎。
内陷(invagination):胚胎某一个区域内的细胞同时向内凹入。
外包(epiboly):表皮层作为一个整体扩展,使胚胎的内层被覆盖。
内卷 (involution):指正在扩展的外层细胞向内卷折。
内移(ingression):胚胎表层细胞单个向内迁移。
分层(delamination):一层细胞分裂形成两层或多层相互平行的细胞层。
集中延伸(convergent extension):细胞向背部中轴线迁移,通过穿插重排,使前后轴逐渐伸长。
胚胎诱导:在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变化的过程。
诱导者:在胚胎诱导相互作用的两种组织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另外的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变化的细胞或组织。
(诱导者的作用是激活那些对分化所必需的特异蛋白质编码的基因。
)反应组织:接受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组织。
(反应组织必须具有感受性,才能接受诱导者的刺激,从而发生分化的变化。
)诱导: 胚胎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发生影响,并使后者沿着一条新途经分化的作用。
初级胚胎诱导: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这一关键的胚胎诱导作用。
(诱导产物如视杯)次级胚胎诱导:初级胚胎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通过与另一种组织相互作用,特异地指定它的命运的诱导作用。
诱导产物如晶状体三级胚胎诱导:次级胚胎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通过与相邻组织的相互作用进行的诱导作用。
诱导产物如角膜组织者:早期原肠胚的胚孔背唇能诱导次级胚胎的形成,并将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自动神经化:指在没有诱导组织或不具备诱导活性的化学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外胚层移植块出现神经化的现象。
索前板:在神经板眼原基下面的中胚层,具有控制眼发育数目的作用。
角膜诱导:在胚胎发育期间,覆盖于视杯和晶状体表面的外胚层受二者的诱导作用形成透明角膜的过程。
转分化:是指一种部分分化了的组织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组织类型的充分分化的细胞。
初级性别决定:初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的决定。
哺乳动物性别由染色体决定,不受环境的影响。
次级性别决定:次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之外的身体表现型。
第二性征是由性腺分泌的激素决定的。
附肢域:能形成一个附肢的所有细胞,包括位于中央的、产生附肢本身的中胚层细胞(附肢盘)以及形成周围的躯干组织和肩带/腰带的细胞,称为附肢域。
顶外胚层嵴(AER):鸟类和哺乳类中胚层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的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
远端转变的规律:附肢总是在远端的方向再生,不管截肢残桩的极性。
这一现象被称为远端转变的规律。
插入再生:将截断前肢形成的芽基移植到只含一个肱骨的残桩上,产生的附肢含有所有失去的中间部分。
这是一个明显的调节再生的例子,称为插入再生。
激素: 一些可扩散的发育调节因子能通过血液移动引起其他组织的分化和形态发生的分子。
变态:激素控制发育引起细胞分化主要集中于发育明显的重新编排中。
半变态:一种不经过蛹期的变态形式,又称为简单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若虫:半变态昆虫的幼虫形式统称为若虫。
稚虫: 半变态昆虫的若虫皆为水生,经鳃为呼吸器官,称为稚虫。
(蜉游、蜻蜓)全变态: 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和成虫期之间有一个明显突然转变的蛹期,称为全变态。
组织分解: 在昆虫变态中,即使在每次蜕皮时其前后变化不大,但总不可避免地出现表皮的破坏和修补,这时一部分无用细胞死亡分解,另一部分新细胞生成并进行分裂。
乳腺嵴:雌性小鼠的正常发育中,在妊娠11天两条隆起的表皮组织带出现在小鼠腹中线的两侧,称为乳腺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分离:指组成胚胎的各个部分的发育并非彼此紧密联系,而是可以分开进行的。
异时性:是指与亲代相比,子代胚胎发育中两个发育事件的相对时序的改变。
异速生长:有机体不同部分相对生长速度发生改变而以不同于固有的生长速度生长的现象。
征用:既存元件可以被征募作其他用途,也就是进化形成不同的新功能。
发育限制:不同发育模块之间都能彼此相互作用。
发育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但限制了模块可能形成的各种表型,而且使它们更容易朝某一表型变化。
这些对表型发育的限制总体称为发育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