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及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重大意义与研究内容

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重大意义与研究内容

演替的内在机制 , 自然状态下或某些人为活动干扰下 的动 态变 在
划》 《 、 国家林 业科技 创新体 系建 设规 划纲要( 0 6 0 0 》 20 ~2 2 )等也
都 明确指 出要抓好 C E N T R 建设 , 并对森林 生态站网中长 期发展作 出了部署 , 尤其是《 国家林业局 陆地生态 系统 定位研究 网络 中长 期发展规 划(0 8 0 0年 ), 2 0 ~2 2 》 已将宁夏贺兰 山干旱风沙 区森林 生态 野外 定位研究 站列入国家林业 局森林生态 系统定位研究 网 络(F R ) C E N阶段建设 目标规 划 , 弥补 了风 沙区干旱 山地 森林 生态 效益监测 网络的空 白, 使贺兰 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的重要性
和意义更加突出。
化格局与过程 , 生态系统 自身的动态平衡 以及参与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过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的特殊作 用 , 已被众 多的研究 实践
所证明。
自 1 4 年 世界 首个定位 研究试 验 站—— 英国 洛桑试 验站 3 8
(e t o o ls i n e R t a se x e i e t lS a i n建 立 D p . f s i ce c o h m t d E p r m n a t t o )
中图 分 类 号 :7 8 5 ¥ 1.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4 2 1 )1 0 5 — 2 10 — 0 X(0 0 0 — 0 3 0
生态 系统长期定位观 测研究是 国际上为研究揭 示生态 系统
近些年来 , 我国政府把森林生态站建 设纳入 国家建 设和科技
至今 ,全世界 已有 9 0多个不 同空 间尺度和不 同观 测研究对象 的

探讨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以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

探讨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以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38探讨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以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秦丽君 刘学文 侯广华摘要:森林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场地,更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因此,森林湿地公园具有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双重功能,它有其自身特殊的建设管理方式。

关键词:城市森林湿地;生态公园;园林建设公园是城市森林的主体,其生态服务能力对整个城市森林的生态效应及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环境为主体的公园,具有湿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景观形式,湿地公园有着湿地保护、文教科普、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的功能。

森林湿地公园除了具有以上功能外,是以结合森林绿地的形式,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地的公园。

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是集森林与湿地相结合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森林和湿地生态多样性的景观,其生态作用和景观意义十分显著。

一、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基本情况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位于东营市东西城之间,园区总面积309万平方米,项目投资约70650万元,苗木以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乡土树种为主,打造了以大绿地景观为主的芳香森林、学知森林、童真森林、迷幻森林和硕果森林,建设了供游人休憩的阳光草坪,以观花为主的17万m2的樱花谷和12万m2的海棠花溪,是以实现了生态湿地、城市绿地、森林观光、运动休闲等多项功能综合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森林湿地公园。

符合东营市中心城“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大湿地”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定位并成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核心景观区,还成了生态保育、空气净化、水土保持的城市生态绿化中心。

在充分利用原有植被资源的基础上,形成5大类、38个小分类的森林植被系统,新增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打造了“城市绿肺”。

改造并建设打造了各具特点的空间区域,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游憩的空间场所更成了市民健身休闲区。

吉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与发展

吉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与发展
区 逐步 建 立 了森 林 生 态站 ,标 志着 我 国 生态 系 统 定位 观测 研 究 的
站 )。初步形成覆盖全省东部长 白山林区、中部农林复合区、西 部 荒 漠 化及 湿 地 等 主要 生态 类 型 区 ,包 括 森林 、湿 地 和 荒 漠 化 生
态 系 统 的 定位 研 究 网 络 。 并配 备 了 一批 先 进 的 观测 设施 和 实 验 室 设 备 。其 中包 括 综 合 观 测 塔 、测 流 堰 、地 表 径 流 场 、水 量 平 衡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7 —4 2 (02 0— 16 2 64 0 3 2 1 )一 50 5 —
1国外发展 现状
不 被 人们 所 认 识 。 随着 森 林 面 积 的减 少 和 生态 环 境 的 日趋 恶 化 ,
98 长期 生 态 学定 位研 究 始 于1 4 年英 国R t a se 实 验站 对 土 森 林 的价 值 和 生 态 功能 逐 步 被 人们 所 认 识 。 17 年 中 国科 学 院 沈 83 oh m t d 阳应 用 生 态研 究所 在 吉 林省 安 图 县 长 白 山 自然保 护 区 内建 设 了长 壤 肥 力与 肥 料 效益 长 期 定位 试 验 。随 后 ,世 界 上其 他 一 些主 要 国 家 相 继开 展 了定位 研 究 工作 。 目前 世 界 上 已持 续观 测 6 年 以上 的 O 长 期 定位 试 验 站 有3 多个 ,主 要 集 中在 欧 洲 、前 苏 联 、美 国 、 日 O
2 1 年 第0 期 02 5 ( 总第2 7 ) 6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吉 林 农 业
J L N AGRI II CUL TURE
N O . 5. 2 2 0 01

黑龙江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总体布局及建设思路

黑龙江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总体布局及建设思路

2015年12月防 护 林 科 技D e c .,2015第12期(总147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12(S u m N o .147)文章编号:1005-5215(2015)12-0083-02收稿日期:2015-10-28作者简介:司海忠(1966-),男,河北平泉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森林经营研究.黑龙江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总体布局及建设思路司海忠,王炜烨,肖楠,王力刚(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 要 黑龙江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2年开始申报,完成了生态站现场考察㊁专家论证咨询㊁可研报告批复及初步设计论证等工作,即将进入建设实施阶段㊂关键词 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总体布局;建设思路中图分类号:S 718.5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12.034 黑龙江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七台河森林生态站),于2012年开始申报,完成了生态站现场考察㊁专家论证咨询㊁可研报告批复及初步设计论证等工作,即将进入建设实施阶段㊂七台河森林生态站属于‘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的拟建站,地处东北温带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地区的三江平原草甸散生林区㊂七台河森林生态站建立在七台河市龙山林场㊂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8k m ,施业区总面积10328h m 2㊂龙山林场森林植被丰富㊁森林资源保护完整㊂天然林主要有硬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为蒙古栎㊁五角槭㊁黑桦㊁白桦㊁水曲柳㊁胡桃楸㊁黄波罗等)和软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为糠椴㊁紫椴㊁白桦㊁黑桦㊁山杨等),人工林主要有红松㊁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㊁樟子松㊁云杉等林分类型,是三江平原草甸散生林区植被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的生态区位重要性和特殊性㊂1 生态站建设目标建设总体目标为: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野外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㊂具备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成为三江平原草甸散生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研究基地,纳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 F E R N )所属生态站㊂主要建设目标为,采用一站两点的形式,以三江平原草甸散生林区低山丘陵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等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㊁土壤㊁气象㊁生物等方面长期定位研究,重点进行森林碳汇计量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等方面研究,为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估测及森林涵养水源㊁净化大气环境等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提供数据,为C F E R N 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做出贡献㊂2 生态站总体布局及建设思路2.1 总体布局采用一站两点的形式㊂一站是指一处综合实验楼,两点是指以蒙古栎为主要树种的天然次生林观测点及红松人工林观测点㊂包括新建科研实验用房1座㊁气象观测场2座㊁小气候观测塔1座㊁地下水位井2座㊁坡面径流场2处㊁水量平衡场2处㊁测流堰1处㊁永久性植物样地10块(其中综合观测样地2块㊁生物量观测等样地8块)㊁野外观测便道5.1k m ,购置必要的观测设备设施㊂2.2 建设思路2.2.1 科研实验用房 科研实验用房拟与七台河林业局办公业务用房合建,总建筑面积为1200.24m 2,其中首层8间办公室(分别为2间展示厅㊁4间红松研究中心㊁工人休息室㊁1间门卫室)及二层5间办公室(分别为3间生态站实验站㊁1间资料室㊁1间数据分析室)㊂2.2.2 气象观测场 观测场规格为25mˑ25m或16m (东西向)ˑ20m (南北向),场地应平整,有均匀草层(草高<20c m )㊂场内禁止种植作物,保持自然状态,铺设0.3~0.5m 宽的小路,仅在小路上行走㊂观测场四周设高度1.2m的稀疏围栏,保持气流畅通㊂2.2.3小气候观测塔设计新建设观测1座,塔高度在30m以上,观测塔大致有三角结构和脚手架构成的矩形结构,分别有拉线式和自立式2种,考虑经济因素,以三角形拉线式较为经济㊂在观测附近,搭建放置数据记录器㊁数据采集㊁收藏工具和校正用的储气瓶等小屋和箱子,搭建时不能扰乱观测环境㊂小屋应设置在观测塔外,并与观测塔有一定距离,避免屋顶可能影响净辐射㊁反射率或能量通过㊂2.2.4坡面径流场设计新建坡面径流场2处,面积均为10mˑ20m㊂第一处位于44林班5小班, 137ʎ15'E,45ʎ38'N,坡下部,树种以蒙古栎和糠椴为主㊂第二处位于8林班8小班,131ʎ15'E,45ʎ42'N,坡下部,红松人工林㊂2.2.5水量平衡场设计新建水量平衡场2处,面积均为20mˑ20m㊂第一处位于44林班5小班, 137ʎ15'E,45ʎ38'N,坡下部,树种以蒙古栎和糠椴为主㊂第二处位于8林班8小班,131ʎ15'E,45ʎ42'N,坡下部,红松人工林㊂分别在44林班5小班和8林班8小班,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封闭小区,与周围没有水平的水分交换㊂水量平衡场长20m,宽20m,四周用混凝土筑隔水墙直插入不透水层㊁地面上高出25c m;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集水槽分开装置㊂分别设1座水井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㊂2.2.6集水区测流堰设计新建测流堰1个,集水区包括44林班3㊁4㊁5小班,树种以蒙古栎㊁黑桦为主;43林班的1㊁2㊁5小班,树种以白桦㊁山杨㊁蒙古栎为主㊂集水区面积130h m2,交通便利㊂2.2.7所需仪器设备(1)分析实验室设备㊂主要包括实验室常用的精密电子天平㊁植物生长锥㊁粉碎机㊁冰箱㊁烘箱㊁试验台等㊂(2)气象观测仪器设备㊂自动气象站2套,空气负离子监测仪2台㊂(3)水文水质观测设备㊂自动水位记录仪㊁自记雨量计㊁树干径流仪等㊂(4)土壤理化性质观测设备㊂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等㊂(5)群落特殊观测设备㊂便携式叶面积仪及超声测高测距仪㊂(上接第77页)白榆:耐旱㊁耐寒㊁耐瘠薄㊁耐盐碱㊂白榆的树皮㊁叶㊁果均可食用,而且口感极佳,也具有安神,利小便,可治神经衰弱㊁失眠及体浮肿等症;木材坚硬,嫩叶和果可和面粉蒸食;鲜叶干叶皆可作饲料;当地主要用作固沙㊁建筑㊁家具木材㊂花棒:为蝶形花科岩黄耆属落叶大灌木㊂花棒适于流沙环境,喜沙埋,抗风蚀,耐严寒酷热,枝叶茂盛,萌蘖力强,防风固沙作用大㊂花棒极耐旱,在干沙层厚达40c m时,它仍能正常生长㊂同时,花棒喜沙埋,越压越旺,一般沙埋梢头达20c m时,仍能萌发新枝,穿透沙层,迅速生长㊂花棒沙埋后,不定根的萌发特别活跃,能形成新的植株与根系㊂花棒有根瘤,具有土壤固氮作用,可改良土壤;花棒枝干为优良薪柴,可用于编织,也可作为盖房压顶材料;树干可作农具柄;嫩枝叶可用于饲料;种子可榨油㊂柽柳:柽柳抗盐碱㊁耐沙埋,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生活的树种之一,在沙漠中常呈丛状生长㊂柽柳的老枝柔软坚韧,可以编筐㊂嫩枝和叶可以做药,也可用作牲畜饲料㊂沙拐枣(C a l l i g o n u m m o n g o l i c u n l):多枝丛生小灌木,萌芽性强,被流沙埋压后,仍能由茎部发生不定根㊁不定芽㊂能适宜于条件极端严酷的流沙地,是流沙地重要建群种之一㊂沙拐枣自然更新后可间伐平茬做薪柴,解决农村燃料问题㊂5小结目前项目区植被覆盖得到极大改善,从风沙滚滚的流沙地现状变为目前具有简单植被群落结构的白刺+沙蒿群落㊁苦豆子及沙蒿群落㊂植被群落区系与西北荒漠区大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达到自然演替阶段,能发挥一定的生态防护功能㊂就生态保护而言,由于人为对植物种的控制,一些有经济价值物种的介入,拓宽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渠道,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变为一种生态产业模式㊂参考文献:[1]周福生,穆青.野生植物苦豆子的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作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1-3[2]刘军,熊元君,李勇,等.苦豆子研究近况[J].新疆中医药,2006, 24(6):60-63[3]贺学林.沙生野蔬资源沙芥的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6):34-35[4]黄俊华,买买提江,杨昌友,等.沙枣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3):26-28[5]郭丽君,王玉涛.沙枣种质资源特性及利用价值[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5):32-34[6]马丽娟.沙枣的开发利用[J].宁夏科技,2000(4):3748防护林科技2015年。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9.06.20•【文号】国科办基〔2019〕55号•【施行日期】2019.06.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国科办基〔2019〕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8〕71号)的相关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办公厅2019年6月20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野外站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布局,通过长期野外定位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开展野外科学试验研究,加强科技资源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

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建设发展方案。

一、发展现状和建设需求1. 现状与成效。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野外科学观测和试验研究工作。

从1999年开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生态系统、特殊环境与大气本底、地球物理和材料腐蚀等4个方面,遴选建设了106个国家野外站。

厦门城市林业的定位与建设

厦门城市林业的定位与建设
城 郊差距 , 支撑城 市可 持续发 展 。 1 , 厦 门城市 林业建 设 内容 4
随着 经济 的 不断发 展 , 市化 浪潮 席卷 全 球 , 随城 市 城 伴 “ 口爆 炸 ” 胁 、 界 能 源危 机 、 人 威 世 资源 短 缺 困 惑 、 热 岛 效 “ 应 ” 城 市 环境 污 染加 剧 。 多科 学 家根 据 西 方 一 些 国家 经 、 许 济富 足 、 民生 活富 裕等 特 点 , 出在 市区和 郊 区发 展城 市 人 提 林业 , 利用 森林 固有 的特 点和 功能 。 决城 市 亟需 解 决 的 问 解
发 展和 城市生 态改 善及经 济 的拉动 。 厦 门地 处我 国东 南沿 海 . 位于 福建 省东 南部 、 龙 江入 九 海 处 , 我 国转 口贸 易 的 重要 特 区港 口城 市 。 有 “ 上 花 是 素 海
业, 指建 造 、 营和利 用 以林 木为 主体 的生物 群落 及 其 中的 经
城 市林 业 ( bnfrs y 的主 要 目的 是通 过 重 新建 立 Ura et ) o r
会 , 洲林 业 工 作 者提 供 经济 和技 术 援 助 。 大 利 亚 、 加 对 澳 新
坡、 日本 等 也均 致力 于城 市林业 建 设 。 相比 我 国城市林 业 建 设开 展较 晚 , 台湾 省 于 17 9 8年 在 台湾 大学森 林 系 率先 开设 城 市 森林 课 , 力 于城 市林 业 研 究 ; 林长 春市 于 1 8 致 吉 9 9年 开始 兴建 “ 森林 城 ” 来 , 后 深圳 、 以 而 珠海 、 连 等城 市 都进 大
调节。 13 厦 门 市 城 市 林 业 定 位设 、 设生 态园 林城 市 已成 为厦 f 加 建 q 生态 城 市各项 建 设 中最为 重要 的 一个组 成部 分 。 此 。 门 为 厦 市委 、 市政 府 出台 了 《 关于 加 快城 市 林 业发 展 , 设生 态 园 建 林城 市 的意见 》 。

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_李新平

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_李新平

2011年6月第40卷 第2期山西林业科技S HANX I FORESTRY SC I ENCE AND TEC HNOLOGYJun 12011V o l 140 N o 12#综 述#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李新平,李文龙(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摘 要:为推进森林城市的进一步研究,笔者阐明了国内外森林城市的概念、性质及研究现状,对我国森林城市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的区别,以期对我国正在兴起的森林城市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森林城市;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园林城市中图分类号:TU 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6X (2011)02-0033-05R esearch Progress of Forest C ityL i X i np i ng ,L iW en long(Shanx iA c ade my of F orestry Sciences ,030012Ta i yuan,C hina)Abstrac t :T o push for w ard t he st udy of forest c ity ,t h i s paper e l abo ra ted the concept ,property and research sta t us o f forest city ,discussed the resea rch stat us ,ex i sti ng proble m s and deve l op m en t trend o f the forest city ,and ana lyzed t he difference bet w een forest c it y and ga rden c ity ,hop i ng to o ffer he l p for deve l op m ent o f our risi ng f o rest c ity .K ey word s :Forest c it y ;research sta t us ;deve l op m en t tendency ;ga rden c ity收稿日期:2011-02-01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项目(山西省太行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作者简介:李新平(1958) ),男,山西高平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与规划设计创新理念

中国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与规划设计创新理念
41 观生态领 域 .景 2景观 生态 学理论 在 中国城市森 林领域 的研 究进展与 问题 41 .1明确城市森林对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 景观生态学在中国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 在城镇景观格局分析中 城市森林是涵盖建成区、市区及市域整个城市地域的林木系统 , 通 很受重视。 京 、 、 E 上海 广州等城市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开展了城市本地 过森林生态系统 网络的建立 , 森林斑块与廊道的相互连接与贯通 , 能够 特征分析 , 并在绿地系统规划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是通过景观现状分析, 使其成为整个城市地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巨大载体。 醒地认识到 : 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动物 、 植物 、 微生物等多种成 采用多样性、 均匀度 、 丰富度等景观指数分析方法 , 进行城市森林建设的 植物多样性是前提和基础 , 但更重要的是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格局分析; 二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廊道设计的原则, 对基于热岛效应 、 污染 分 , 必须满足其生存 源分布等局部环境问题进行的城市森林配置和廊道疏通设计, 以及基于 的多样性。因为动物和微生物不是靠引种就能增加的, ] 。因此 , 改变 目前 在保 护和增 加城 市生 物多样 『方 面存 要 生 污染物扩散进行的以道路和河流为主干线的廊道设计 , 确定城市森林的 的环 境条 4 如盲 盲目增加树种 f ̄ 4。但是 , l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停留在理论上和局限于建城区范围 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合理做法 , 目引进外地树种, 而从不考虑植物群落的绿量, 即群落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这些都 内的研 究 , 指数分 析的实 际生态意 义难 以与现 实 的生态过 程相 结合 数量, 景观 必须靠建立多层次 、 多树种的复层混交绿化才能实现。 进行 , 而宏观的规划又没有把城镇置于大环境背景之下 , 规划的尺度与 因此 , 要从整个城市地域的角度出发, 本着城乡—体化的原则 , 进行 城镇环境建设所要求的尺度不能完全吻合。 而从保护生物多样I 生的角度 科学的城市森林发展规划, 合理布局森林, 增加群落的多样性 , 注重乡土 来看 , 斑块的大小 、 以及连接斑块的廊道特点则是非常重要的制约 结构 树种和乡土植被的利用 , 大力保护和发展 自 然和近 自然林模式 , 提高城 因素 。 市森林生态系统 的多桦眭和稳定性 , 促进城市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 3中国城 市森林规 划方面 取得 的成就与 问题 41 .2重视城市森林斑块的形状、 ; 位置及规模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作 近 年来 , 中国城 市森 林 建设 的规划 与实践 , 鉴 了 国外 城 市森 林 既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森林对城市 生态环境 的主导作用越来越 引起人们 的特别关注,
我们 的研究成果将会被政府应用于城市建设和管 理城市环境资源工作。我们 自身将面临着不断的挑 战,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 , 包括理论知识 、
许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于 2 0 年 9 09 月开始立项规划, 0 0 7 2 1 年 月开始实施建设 , 0 1 2 1 年 5月 完成 基本建 设任 务 ,经 过 6月份 试 运行 ,7
月 正式 运行 ,开始观 测和 相关 研究 工作 。城 市森林
研究水平 、理论创新等。通过提供科学研究平台, 加快生态站的开放进程和观测数据共享程度,与高 等院校 、国内外研究机构 、 政府决策管理机构的合 作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信息交流、学术讨论 、合作 研究 等 活动 ,使 我们 有 更大 的机 会掌握 学科 的发展
2 l
土壤系统对污染物的吸收 、贮存和 净化作用 。 1 . 台建设 3平
作 为城市森林类型生态研究平台,许 昌城市森 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着重硬件和软件建设 。在硬 件建设上主要包括 4个部分 :一是建设城市地面气
城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再 次,它不是以生产木材为 主要 目的,而是 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 目的,
软件 建设 上建立完善的生态站管理 制度和 保障措 施 ,主要包括生态站运行制度 、数据观测制度 、实 验 室管理 制度 、档案样本管理和数据 资料使用制
态系统的地理范围, 初步包括 以森林梯度综合观测 塔为中心 , 辐射半径 l ~ 0 m 的城市区域及周边。 52 k 22研究方法 .
兼顾景观 、休憩 、文化等多功 能特性,促进人们健 康 、提高居民文化生活质量。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受 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比较大 。因此许 昌城市森林生
象观测场 1 ( 3 ̄2 , l3 7 ) 个 N 40 E l。 ,主要对城市 4 环境下的地面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记载。 二是建设城市森林梯度综合观 测塔 l座 ,塔高 2 7
速 、减菌 、抗污 、抗寒等指标定量分析 ; () 2 城市防护林体系构建技术与效益观测研究 ; ( )城市单元绿化体系构建 与城市森林布局、结 3 构评价 ; () 4 城市绿化优 良抗逆生态树种新品种选育; () 5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点建设研究 ; ( )城市森林 滞尘 、降风速功能构建模式技术研 6
第 3 卷第 4期 l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Vo . 4 1 3l N0 Dec. 201l
2儿 年 l 0 2月
J u n l o He a Fo e ty S i n e a T c no o y o r a f nn r s r c e c nd e h lg
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 ,目前在我
国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 。城市森林的许 多生态现 象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动 态变化过程 , 这个过程要持 续 l 0年到 10年,甚至更长时间,科学实验需要 0 个长期的研究计划和设计 。在这些时间内持续对 城市森林生态对城市的影 响观测是必要的,要克服 许多障碍 , 使零散的研究实现交叉综合 。认真详细
校培养城市森林生态专业方面的学生,利用生态站 资源提升学生生态环境方面 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水 平 。同时对公众开展城市生态 、城市森林生态知识 宣传教育工作 ,促进未来城市健康发展。
33 交流 .
( 2 许昌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效益分析 1) 研究 。
3 设想
31 发展 _

的记录实验数据和观测值 ,做到长期妥善保管 , 保 持研究工作 的长期延续性 ,很好地发挥研究平台和 纽带作用 ,为科学机构持续 可用提供完备的基础性 数据 资料 。最终 目标达到 : ( ) 1 获得城市环境对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反应 ,以及对城市森林生 态 环境 过去 、现 在和 将 来在 时 空演 变机理 的认识 。 ( 2) 利用这些知识推测城市森林生态 、 演化及人
动态,相关学科交叉应用的前沿理论 .获得更广泛 的知识 。使我们 的研究者很好地认识和预 测新任 务 ,提高研究 内容决策 的前瞻性,迎接挑战。实现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数据 共享 、 合作研究 、共同 发展 、创新提高 、决策应用的长期可持续研究战略 目标 。
34 数据 资料 管理 . 城 市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定位 观 测研 究 是一 个 长 期
基金 项 目:河南 省典型 生 态系统 研究 网 络 ( T R HN E N)中长 期建 设规 划 ( 09—22 ) 20 00 作者简介:辛国奇 ( 9 3 ,河南省长葛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及森林培育 、生态研究 16 一)
第4 期
辛国奇等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及发展方向
是其中唯一的城市森林生态类型研究站 ,主要任务 是对城市森林类型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
1城 市森林 生念站 建设 11 功能 定位 .
( 森林气候环境效应观测 :包括森林生态 4) 系统调控温湿度 、降风速 、消减紫外辐射、减缓城 市热岛效应。 ( ) 5 森林水文观i :森林区域滞水量及时空 f 4
动态变化 、土壤水蚀 、森林 区域水环境质量 、森林 的耗水量、森林生态水量平衡 。 ( ) 6 森林土壤系统观测 :包括森林凋落物量 及其养分归还 的动 态变化 、森林 土壤生化物理特 性、森林 土壤系统主要养分元素的动态变化、森林
许 昌城市森林 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功 能定位
收稿 日期 :2 1 - 1 1 0 1 l—5
动物多样性 、微生物多样性 。 ( 森林环境质量观测 :包括净化大气污染 3) 效应 、 空气负离子 、 含菌量、 植物芬 多精和干尘降、 射线及噪音等 。
长期建设规划 ( 09 22 2 0 — 00年 ),是河南省林业生 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区域森林生态 类型 , 建设覆盖全省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 站 ,目的是为林业生态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提供科技支撑 。河南省典型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管 理 中心 ( 简称 “ 生态网络管理 中心” ) 全面负责 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 生态网络管理 中心设在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 院。主要任务是开展森林生态 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 ;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
化与评估 ;退化天然林群落恢复与重建、低效生态 公益林改造 、 城市森林 与绿色通道建设 、防护林体 系建设 、农林高效复合生态系统构建 、森林可持续 经营研究和试验示范。目 前该 网络在全省范围建有 7个不 同森林生态类型定位研究站 ,许 昌城市森林 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简称 :“ 城市森林生态站” )
生态研究提供好的平台。 1 工作 目 . 4 标 依据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数据 资料 , 对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 植物种类特性、树 种选择配置 、构建方法 、区域分布 、动态演变、生 态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城市森林规划 、设计 、
森林绿地释氧 固碳 、蒸腾吸热 、滞尘、降风速 、减 菌 、抗污 、耐荫 、抗寒等指标定量分析 ; (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生境及其效应范围研 4)
2 研 究对 象 与任 务
( )城市不 同土地利用方式碳储量与碳平衡 ; 8 (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相互关系研究 ; 9) ( 0 城市森林系统生态 、景观及经济评价 1) ’ 。
24 近 期研 究项 目规 划 .
() 1 森林绿地释氧 固碳 、蒸腾吸热、滞尘 、降风
21研 究 对象 .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 1 个亚系
在3 个方面:一是积累长期的观测数据资料 。二是 建设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平台。三是根据 观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 探索城市森林生态系 统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 ,对其功能进行综合评价。 12 数 据观 测 . () 1 森林资源动态观i :包括森林群落 的种 f 0 类组成、个体和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 、垂直分布格 局、 群落结构变化 、生物量 、生产力 、 养分、植物 生长 型等 。 () 2 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 : 包括植物多样性、
采用全 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国家气象 局等相关统一规范的观测技术规程与方法, 利用现 代 自动观测技术和人工观测相结合的手段 。 对许 昌 城 市森林 生态系统及城市环境与森林复合系统 的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进行长期定位观测 、分析 和评价 ,揭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及城林复合系统的 结构与功能、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制。 23研究任务 . ( )城市环境 下森林空间分布与时间动态变化研 1 究… ;
关键词 : 市森林 ;生态 ; 城 研究站 ; 建设 ;发展 方向
中图分类号 :¥ 1 . 7 85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 6 0( 0 1 4 0 2 ~ 3 0 3 2 3 2 1 )0 — 0 0 0
河南省典型生态系统研究 网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E N) H TR 中
( )城市生物 类群 ( 2 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 ) 生物 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 (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 ;对不 同 3
度、仪器设备维护制度等 ,确保生态站工作高效 、 稳定运行 。在满足单位 自己研究需要的同时 ,为国 内外高等 院校 、研究机构 的专 家学者开展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 生态 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及发展方向
辛国奇 ,千燕军,乍 静
( 吕林业 科学研 究所 ,河 南 4 10 许 6 0 0)
摘 要 :许 昌城 市森林 生态系统定位研 究站是 《 河南省典型 生态系统研究 网络 ( T R HN E N)中长期建设规划
( 09 22 20 — 0 0)》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对城市森林生态状况 、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功 能及其 演变规律等进行 长期 系统 的定位观测研究 ,目的是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和 社会 经济可持 续发展提供科 技支撑 。 对许 昌城市森 林 生态系统 定位研究站建设 、研究规划 及发展 方向进行 了论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