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原理与成像技术简要介绍

合集下载

热成像原理介绍

热成像原理介绍

热成像原理介绍热成像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原理来实现热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依靠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显示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物体在室温下会产生一定的热辐射,这种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外波段。

热成像相机通过感应和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这些电信号被转换为热图像,在显示器上以不同的颜色表示物体的温度。

热成像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的温度与其红外辐射有关。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热成像相机通过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

具体来说,热成像相机利用红外探测器(通常是一种感光元件)来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会通过光学系统,如透镜或反射镜,聚焦在红外探测器上。

红外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值,表示物体的温度。

这些数值经过处理和转换后,可以转化为热图像,显示在相机的显示器上。

通常,温度越高的区域显示为亮点或暖色调(如红色),而温度较低的区域显示为暗点或冷色调(如蓝色)。

热成像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热成像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中用于探测敌方人员和设备的热辐射,以实现夜视和监控。

在工业领域,热成像可用于检测设备的故障和热机械性能。

此外,热成像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建筑和环保等领域。

总的来说,热成像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原理来测量和显示物体温度分布的成像技术。

它通过感应和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图像,以不同颜色表示物体的温度。

热成像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温度检测和观察方法。

红外热成像仪的介绍及工作原理

红外热成像仪的介绍及工作原理

1.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成像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中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红外成像是以设备的热状态分布为依据对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与否进行诊断,它具有不停运、不接触、远距离、快速、直观地对设备的热状态进行成像。

由于设备的热像图是设备运行状态下热状态及其温度分布的真实描写,而电力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热分布正常与否是判断设备状态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此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热像图的分析来诊断设备的状态及其隐患缺陷。

2.什么是红外热像图一般我们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

通常我们将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是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或者说,红外热图像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3.红外热像仪的原理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红外热像仪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能够在不影响轧辊工作的同时测量其实时温度,并随时采取降温措施。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4.红外热成像的特点自然界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

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却是透明的。

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我们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恶劣环境,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

5.在线式红外热像仪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我们称为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一、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得以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是一种重要的热力学检测工具,其可以通过红外线热辐射捕捉物体表面温度分布信息,实现对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无损检测和图像显示。

二、原理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大于0.75μm小于1000μm的中红外光线,其在材料中的传播是基于物体热能的辐射传输方式,其中物体表面温度越高,其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能量越大。

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热红外波段的红外线辐射进行测量,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变化,然后将检测结果反映到热成像仪中,输出一张反映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热成像图。

三、分类根据热成像仪的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不同,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是通过激励器来产生红外线辐射以供检测的技术。

常见的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有激光探测器、偏置探测器和光纤传感器等。

2. 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依靠被检测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来进行测量的技术。

常见的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有基于微波红外成像仪、红外线放射成像仪和红外线热像仪等。

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大范围、非接触、高精度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工业制造中的检测应用在工业制造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工艺中产生的温度变化来了解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及时预防它产生异常状况。

比如,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汽车轮胎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到轮胎胎面与路面接触部位是否存在磨损、裂缝、脱胎等异常情况。

(2)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能耗分析和建筑物检测。

通过测量建筑物表面温度分布,可以判断建筑物的保温效果,有助于建筑物节能和减排。

除此之外,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建筑缺陷探测,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与应用1. 红外热成像的基本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本身所辐射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非接触式测温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体的温度不同,会辐射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捕获物体所辐射的红外辐射图像并进行处理,得到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图。

2. 红外热成像的工作原理红外热成像仪利用红外传感器接收物体所辐射的红外辐射能量,并通过电子元件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最终将物体的红外辐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上。

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红外辐射接收红外热成像仪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不同温度的物体会辐射出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

•步骤2:辐射能量转换红外辐射能量通过光学系统传导到红外传感器上,红外传感器会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

•步骤3:信号处理红外热成像仪对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等处理,以提高信号质量。

•步骤4: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物体的红外辐射图像。

可以根据图像的灰度变化来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

•步骤5:图像显示将物体的红外辐射图像显示在热成像仪的显示屏上,便于用户进行观察和分析。

3. 红外热成像的应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电力行业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电力设备和线路存在的异常问题,如过热、短路等,避免了因电力故障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中的热桥、漏水、隔热材料缺陷等问题,帮助人们提前发现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工业行业在工业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分布,提前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设备损坏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医疗行业在医疗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辅助诊断疾病,如检测体表温度异常、血液供应不足等,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原理

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原理

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原理红外线热成像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仪器,其原理基于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线热成像仪利用光学系统将物体的红外辐射聚焦到探测器上,然后通过电子系统处理信号,最终在显示器上呈现物体的热图像。

一、红外辐射原理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这是由于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的振动和运动产生的。

温度越高,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的强度越高。

红外线热成像仪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来推断物体的温度。

二、工作原理红外线热成像仪由光学系统、探测器和电子系统三部分组成。

1.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作用是将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聚焦到探测器上。

它通常由透镜或反射镜组成,具有过滤和聚焦的功能。

通过过滤器,光学系统只允许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入,以减少其他干扰信号的影响。

2.探测器探测器是红外线热成像仪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测量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

探测器通常由一系列的热电偶或热电阻组成,能够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探测器的性能决定了红外线热成像仪的灵敏度和精度。

3.电子系统电子系统负责处理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将其转换为可显示的图像。

电子系统通常包括放大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件。

放大器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放大,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和修正,最后在显示器上呈现目标物体的热图像。

三、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

在军事领域,红外线热成像仪用于夜视侦查和瞄准目标;在工业领域,红外线热成像仪用于设备故障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在医疗领域,红外线热成像仪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总之,红外线热成像仪是一种基于物体红外辐射特性的温度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学系统、探测器和电子系统三部分。

由于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特点,红外线热成像仪在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红外热成像测温原理与技术

红外热成像测温原理与技术

红外热成像测温原理与技术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温方法,它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

这种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因此在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测温的原理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物体的热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而与物体的表面积成反比。

因此,当物体表面温度升高时,它发射的红外辐射也会增加。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利用红外相机来检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然后将这些辐射转换成温度值,从而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因此可以避免对物体造成损伤或污染。

此外,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还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内进行测量,因此可以应用于一些难以接近的物体。

此外,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测,因此可以在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它可以用于检测机器设备的温度,以及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在医疗领域,它可以用于检测人体表面的温度,以及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在安防领域,它可以用于监测人员的体温,以及检测火灾等安全隐
患。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温方法,它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生成热图的技术。

它能够实时、无接触地检测和记录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为许多领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物体的温度与其发射的红外辐射之间的关系。

根据Planck的辐射定律,物体的红外辐射与其温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强度,可以推算出物体的温度。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设备、机器以及电路板的异常热点,从而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做到预防性维护,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建筑物的热漏点和隐蔽的漏水问题,帮助修复和改善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在医学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人体的体温分布,辅助诊断疾病,如乳腺癌、关节炎等。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监测、消防等领域。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拓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不断提高,仪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小,价格也逐渐下降。

这使得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更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天气条件的要求较高,在夜晚、多云或高湿度的环境中,会受到大气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导致成像质量下降。

此外,由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只能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对于深层或内部温度分布的测量较为困难。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红外热成像仪器的进步。

近年来,热成像仪器实现了数字化、便携化和多功能化的发展。

便携式热成像仪器使得红外热成像技术得以在户外和场地条件下进行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同时,数字化的热成像仪器也提供了更多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功能,使得数据的获取和解读更加准确和方便。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应急救援、安全监测和预防性维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火灾逃生过程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人员,并判断其活动状态。

植物红外热成像

植物红外热成像

植物红外热成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植物红外热成像是一种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植物研究的方法。

通过采集植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可以观察到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热分布情况,从而揭示植物的生理状态、应对环境压力的机制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特征。

植物红外热成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适应性研究、病虫害监测等领域,为植物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一、植物红外热成像原理及技术1.1 红外热像仪:植物红外热成像的核心设备是红外热像仪,它能够检测并记录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形成红外热像。

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红外热像仪有热成像仪和红外线摄像机两种类型,它们能够探测波长范围在3-14微米的红外辐射,并转换成数字图像。

1.2 红外辐射原理:植物表面温度会影响其向外辐射的红外辐射量,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基于植物表面温度与红外辐射之间的关系。

植物表面温度较高时,其红外辐射量也较高,形成明亮的热点;反之,植物表面温度较低时,红外辐射量较低,形成暗淡的热点。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到的红外热像图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植物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信息。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温度校正、温度计算、温度分布图制作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红外热像图进行特征提取和定量分析。

二、植物红外热成像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的应用2.1 植物生理状态监测:植物红外热成像可以实时监测植物表面温度变化,反映植物的生理状态。

比如在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植物表面温度分布会发生变化,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及时监测到这些变化,为植物生理状态的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2.2 环境适应性研究:植物红外热成像可以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比如在高温胁迫下,植物表面温度会显著增加,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研究植物采取的热适应策略,为研究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提供重要参考。

2.3 生长发育过程监测: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伴随着体内代谢活动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植物表面温度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热成像原理与成像技术简要介绍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前途广阔的高新技术。

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称为
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

是指波长为0.78~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2.0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
外,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
测量目标本身与背景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热红外线形成的红外图像。

目标的热图像和目标的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表面温度分布图像。

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表面温度分布,变成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所有温
℃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发出热红外线。

红外线(或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度在绝对零度(-273)
的辐射,它还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性:(1)物体的热辐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体表面的温度相关。

热辐射的
这个特点使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对物体进行无需接触的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从而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

(2) 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
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热红外线却是透明的。

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热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

利用
这两个窗口,使人们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战场,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

由于这个特
点,热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上提供了先进的夜视装备,并为飞机、舰艇和坦克装上了全天候前视系统。


些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红外热像仪应用的范围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愈来愈广泛: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十分快捷,探测电
气设备的不良接触,以及过热的机械部件,以免引起严重短路和火灾。

对于所有可以直接看见的设备,红
外热成像产品都能够确定所有连接点的热隐患。

对于那些由于屏蔽而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则可以根据其
热量传导到外面的部件上的情况,来发现其热隐患,这种情况对传统的方法来说,除了解体检查和清洁接
头外,是没有其它的办法。

断路器、导体、母线及其它部件的运行测试,红外热成像产品是无法取代的。

然而红外热成像产品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回路过载或三相负载的不平衡。

在红外热像预知维护领域,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所有电气设备、配电系统,包括高压接触器、熔断器盘、
主电源断路器盘、接触器、以及所有的配电线、电动机、变压器等等,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以保证所有
运行的电气设备不存在潜伏性的热隐患,有效防止火灾、停机等事故发生。

下面是需要进行红外热成像产
品检查的部分设施:
1、电气装置:可发现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不平衡负荷,过载,过热等隐患。

这些隐患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是产生电弧、短路、烧毁、起火。

2、变压器:可以发现的隐患有接头松动,套管过热,接触不良(抽头变换器),过载,三相负载不平衡,冷却管堵塞不畅。

其影响为产生电弧、短路、烧毁、起火。

3、电动机、发电机:可以发现的隐患是轴承温度过高,不平衡负载,绕组短路或开路,碳刷、滑环和集流环发热,过载过热,冷却管路堵塞。

其影响为有问题的轴承可以引起铁芯或绕组线圈的损坏;有毛病的碳刷可以损坏滑环和集流环,进而损坏绕组线圈。

还可能引起驱动目标的损坏。

4、电气设备维修检查,屋顶查漏,节能检测,环保检查,安全防盗,森林防火,无损探伤,质量控制,医疗领域检查等等也很有效益。

5、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利用超高的热灵敏度(NETD),能够灵敏、准确的感应出被测物表面发生微小温度变化,并通过非接触检测方式实现对太阳能电池片或组件缺陷的检测。

将产品缺陷位置直观准确地显示在红外热图中,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快速的检测方案。

也使得红外热像仪在光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冰箱领域的应用。

在科研领域主要应用包括:汽车研究发展-射出成型、模温控制、剎车盘、引擎活塞、电子电路设计、烤漆; 电机、电子业-印制电路板热分布设计、产品可靠性测试、电子零组件温度测试、笔记本电脑散热测试、微小零组件测试;引擎燃烧试验风洞实验; 目标物特征分析; 复合材料检测; 建筑物隔热、受潮检测;热传导研究; 动植物生态研究;模具铸造温度测量;金属熔焊研究; 地表/海洋热分布研究等。

红外热成像仪已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系统中,并成为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明星。

由于具有隐蔽探测功能,不需要可见光,可以使犯罪份子不知其工作地点和存在,进而产生错误判断,导致犯罪行为被发现。

在某些重要单位,例如:重要的行政中心、银行金库、机要室、档案室、军事要地、监狱等,用红外热成像仪24小时监控,并随时对背景资料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变化,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的处理,对有关情况进行自动处理,并随时将情况上报,取得进一步的处理意见。

常见问题:
什么是红外能量?
红外能量是和可见光类似的一种电磁波。

它不仅能够以光速的速度传播还具有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特性。

红外线光谱区波长大约在0.7-1000微米。

其他种类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等等。

什么是电磁光谱?
众所周知红外线也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的光波要长.其他种类的电磁波包括X射线,紫外线,无线电等。

电磁波通常按照波长或者频率来分成几类。

无线电广播站按照波的频率分成千赫兹或兆赫兹(简写为KHz或者MHz)其他的电磁波按照波长来分,波长的单位通常可取为微米(1微米=0.000001米)。

可见光波长约在0.4-0.75微米之间,人的肉眼能够分辨一定范围的波长,因此我们才会看到五颜六色的世界。

红外热相仪探头的探测范围在介于8-12微米的长波到3-5微米的短波之间。

如今商业领域内的红外探测仪一般是用长波来检测。

什么是红外辐射?
任何事物都包含一定的热能,因此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红外能量就是就是从材料边界面发射的某种能量。

这种能量俗称红外线。

这种来自物体的,以一定波长发射的的射线表征了物体的温度。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射的红外线来测量它的温度。

怎么样利用红外线来发现问题?
红外热像仪中的探测器能够通过接收红外能量把红外光谱转换成可见光谱,也就是我们人眼所能识别的图片。

这些可见光图片能够描述来自物体的能量强度或者颜色的数量。

参考其它的参数,我们能够通过获得辐射的数量,计算出目标物体实际的表面温度。

利用这种能够区分很小幅度变化的温度的非常敏感的探测器,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红外热像仪的检验师检测的结果是非常精确和有价值的。

什么是异常热量区?
温度的差别构成规则的热量场,任何背离物体表面温度形成的热量梯度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异常热量区。

什么是红外热成像法?
红外热像仪,通过接收被测物体所发射的红外能量把不可见(相对于人的肉眼)图象转换成可见光图片。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发射的能量越多。

典型的红外热像仪类似标准的便携式摄像机,能够实时拍摄来自物体的热辐射。

它可以提供基本的温度范围,用不同的颜色图象更容易的阐述温度图谱。

越来越多的红外热像仪也能够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由热像仪拍摄的这种图像我们称为红外热图。

什么是辐射率?
辐射率是一个术语,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物体相对于理论上该物体所能发射红外能量的能力。

辐射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因素,它依赖于物质的属性,对象表面的特征以及温度。

用热像仪来测量温度时,辐射率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