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分析报告-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分析报告-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分析报告-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作者:————————————————————————————————日期: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061

学号13

姓名沈建明

实验名称 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日期 2009.4.20 同组者姓名 史黄亮 室温 22.5℃ 气压 101.6 kPa 成绩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古埃(Gouy )法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对一些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推算其不成对电子数,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二、基本原理

物质的磁性一般可分为三种: 顺磁性, 反磁性和铁磁性。

a .反磁性是指磁化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反时所产生的磁效应。反磁物质的χD < 0(电子的拉摩进动产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导致物质具有反磁性)。

b. 顺磁性是指磁化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同时所产生的磁效应,顺磁物质的 Xp > 0。(外磁场作用下,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固有磁矩产生的磁效应)。

c. 铁磁性是指在低外磁场中就能达到饱和磁化,去掉外磁场时,磁性并不消失,呈现出滞后现象等一些特殊的磁效应。

d. 摩尔磁化率: 古埃法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 )的原理

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均匀磁场中受到的力,求出物质的磁化率 。

把样品装于园形样品管中,悬于两磁极中间,一端位于磁极间磁场强度最大区域 H ,而另一端位于磁场强度很弱的区域 H 0,则样品在沿样品管方向所受的力F 可表示为:

M χH

F mH

Z

χ?=?P P D M χχχχ≈+=

其中:m 为样品质量,H 为磁场强度, 为沿样品管方向的磁场梯度。

本实验用摩尔氏盐(六水合硫酸亚铁铵)标定外磁场强度H 。测定亚铁氰化钾

和硫酸亚铁的摩尔磁化率,求金属离子的磁矩并考察电子配对状况。

三、仪器、试剂

MB-1A 磁天平(包括电磁铁,电光天平,励磁电源) 1套 软质玻璃样品管 1只 角匙 1只 漏斗 1只

莫尔氏盐(NH 4)2SO 4·FeSO 4·6H 2O (分析纯) FeSO 4·7H 2O (分析纯) K 4Fe(CN)6·3H 2O (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 磁场强度(H )的测定 :

用已知摩尔磁化率的莫尔氏盐标定某一固定励磁电流时的磁场强度(H ).励磁电流变化0A →3A →3.5A →4A →3.5A →3A →0A ,分别测定励磁电流在各值下的天平的读数(4A 的值可以不读,持续2分钟左右,消磁),用同一仪器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后续的测定。 具体操作如下:

(1)把样品管悬于磁场的中心位置,测定空管在加励磁电流前,后磁场中的重

量。求出空管在加磁场前,后的重量变化管 ,重复测定三次读数,取平均值。

(2)把已经研细的莫尔氏盐通过小漏斗装入样品管,样品高度约为8m (此时样

品另一端位于磁场强度H=0处)。读出样品的高度,要注意样品研磨细小,装样均匀不能有断层。测定莫尔氏盐在加励磁电流前,后磁场中的重量。求出在加磁场前后的重量变化样品+管,重复测定三次读数,取平均值。 2.样品的莫尔磁化率测定:

把测定过莫尔氏盐的试管擦洗干净,把待测样品 ,分别装在样品管中,按着上述步骤(1),(2)分别测定在加磁场前,后的重量。求出重量的变化(管和样品+管),重复测定三次读数,取

H

Z

??[]462()3K Fe CN H O

?4

2

7FeSO

H O ?

平均值。

五、原始数据

T=22.5℃ h=8cm

M FeSO4·7H2O=278.02 g/mol

M K4Fe(CN)6·3H2O=422.39 g/mol

M莫尔氏盐=392 g/mol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电流/A 0 3 3.5 3.5 3 0

空管/g 19.9507 19.9569 19.9568 19.9558 19.9562 15.9569 莫尔氏盐+管/g 25.6558 25.7470 25.7818 25.7880 25.7542 25.6560

FeSO

4·7H

2

O+管/g 25.7229 25.8470 25.8881 25.8942 25.8492 25.7232

K 4Fe(CN)

6

·3H

2

O+管/g 25.2363 25.2352 25.2346 25.2345 25.2352 25.2364 六、数据处理

室温: 22.5℃填料高度: h=8cm

空管(g)

空管+莫尔氏盐

(g) 空管+FeSO

4

·7H

2

O(g) 空管+K

4

Fe(CN)

6

·3H

2

O(g)

I

=0 19.9570 25.6558 25.7229 25.2363

I

1

=3.0 19.9569 25.7470 25.8470 25.2352

I

2

=3.5 19.9568 25.7818 25.8881 25.2346

I

2

'=3.5 19.9558 25.7880 25.8942 25.2345

I

1

'=3.0 19.9562 25.7542 25.8492 25.2352

I

'=0 19.9569 25.6560 25.7232 25.2364

△m(I

1

) 0.00040 0.09470 0.12505 0.00055

△m(I

2)

0.00065 0.12900 0.16810 0.00180

m

样品

5.69895 5.7661 5.2794

(一) 由莫尔氏盐质量磁化率和实验数据计算相应的励磁电流下的磁场强度值:

在实验温度(22.5℃=295.65K)下:

莫尔氏盐的标准χm =9500/(T+1)*4π*10-9

=9500/(295.65+1)*4π*10-9

=4.04*10-7 m 3·kg -1

所以莫尔氏盐的摩尔磁化率χM = M 莫尔氏盐*χm

=392 g/mol * 4.04*10-7 m 3·kg -1 =1.58 ×10-7 m 3·mol -1

根据公式

+2

02()m M ghM

m m H χμ?-?=

样品空管空管

求不同励磁电流下的磁场强度H :

I=3.0A 时:

[]+07751

2()m 20.094700.000409.80.080.392

1.584 3.14 5.69895

10102.2610M ghM

m H m

A m μχ---?-?=-???=

?????=??样品空管空管

同理可得,I=3.5A 时: H=2.64×105

A ·m

-1

(二) 计算FeSO 4·7H 2O 和K 4Fe(CN)6·3H 2O 的χm 再计算其μm 和未成对电子数n

χM /m 3·mol -1

μm / N ·A -2

n

Y=(μm /μB )2

I 1 I 2 FeSO 4·7H 2O(g) 1.46E-07 1.44E-07

4.85E-23 4 27.38

平均 1.45E-07

K 4Fe(CN)6·3H 2O(g) 2.92E-10 1.65E-09

3.96E-24 0 0.18

平均 9.69E-10

现以FeSO 4·7H 2O 为例做计算示例: 根据公式:+4

2

FeSO 7H O

2

02()m

M gh m M m H

χμ??-?=

样品空管

空管

求出FeSO 4·7H 2O 在两个不同的励磁电流下的χM 并取平均值, 得,

4

2

FeSO ?7H O

7

1.4510M χ-=? m 3·mol -1

再根据公式:203m M

L kT

μμχ≈

其中 -23k=1.38/10J K ?;

2316.0210L mol -=?;

720410N A πμ--=??

解得,

2324.8510m N A μ--=?? 最后利用关系式:()2m B n n μμ=+

解得,

n=4.33≈4

(三) 根据未成对电子数,讨论FeSO 4·7H 2O 和K 4Fe(CN)6·3H 2O 中Fe 2+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及由此构成的配键类型 FeSO 4·7H 2O 中Fe 2+外层电子组态:

3d 4S

4P

可知:FeSO 4·7H 2O 中配价键为电价配键。 K 4Fe(CN)6·3H 2O 中Fe 2+外层电子组态:

3d 4S

4P

可知:K 4Fe(CN)6·3H 2O 中配价键为共价配键。

七、思考题

1、不同的励磁电流测得的样品摩尔磁化率是否相同?如果测量结果不同应如何解释?

答:χM 一样。因为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性质,而与外界

条件无关,不会因为励磁电流的改变而改变。

本实验在处理数据时,求了不同励磁电流下的χM ,是为了更精确,

求得的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2、引起误差的原因?

答:1.没有把样品管底与磁极中心线平行,因磁场不均匀,测得的Δm

样+管与Δm有偏差;

2.测空管时,管内残留有少量原先无法除去的杂质;

3.样品没有研磨细小,装样不均匀或有断层;

4.环境的扰动(因为本组实验是靠门口的,进出人员带来的环境的扰

动是不可避免的);

5.仪器本身存在误差。

八、实验总结

本实验的操作部分其实并没有特别困难之处,关键在与环境及条件的控制,尽量避免系统的扰动,当然,也由于无可避免的误差的存在会给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实验难就难在数据的处理比较困难,因为其原理不易懂,造成推导得到的公式不明白,而在转换、交叉计算时产生混淆。还有在计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非常关键(起初我也有单位原因的错误)。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接近,实验还算成功。但还有一点不明

白,课本第386页上,K

4Fe(CN)

6

·3H

2

O的磁化率为什么是负值?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全集

实验六.二组分固-液体系相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热分析法测绘Sn-Bi二元合金相图 (2)掌握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 (3)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以及数字控温仪和升降温电炉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多相平衡体系中有哪些相,各相的成分如何,不同相的相对量是多少,以及它们随浓度、温度、压力等变量变化的关系图叫相图。以体系所含物质的组成为自变量,温度为应变量所得到的T-x图就是常见的一种相图。 绘制相图的方法很多,热分析法就是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按一定比例配成一两组分体系,将体系加热到熔点以上成为液态,然后使其逐渐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以体系的温度对时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步冷曲线。熔融体系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得到一条平滑的冷却曲线,当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时,放出相变热,使热损失有所抵偿,冷却曲线就会出现转折。当两组分同时析出时,冷却速度甚至变为零,冷却曲线出现水平段。转折点或平台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组成合金的相变温度。 取一系列组成不同的二元合金,测得冷却曲线,再将相应的转折点连接起来即得到二元合金相图(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所用仪器、试剂 1.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SWKY-1数字控温仪 2.编号为1-6的六个金属硬质试管依次分装:纯铋、含锡20%,42%,60%,80%的合金、纯锡。8号试管为空管。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并调整SWKY-1数字控温仪与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将控温仪与电炉用电缆连接。2号炉膛(右侧)放8号空管,将与控温仪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2)插入其中 2.1.将装有试剂的试管1放入1号炉膛(注意安全,始终用铁夹小心夹住试管),并将与电炉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1)插入炉膛旁边的另一小孔中(注:不要将传感器1插入试管中)。将2号传感器插入放有8号空管的炉膛2 2.2.调节控温仪(工作/量数按钮),将电炉温度设定为350℃,再调为工作状态,此时1号炉膛开始加热。调节定时按钮,是时间显示为30s。将电炉“冷风量调节”电压调到零,“加热量调节”调到180V(电压过低加热太慢,电压过高有损仪器使用寿命),给2号炉膛预热到200度左右(避免温度下降过快,减小试管冷却时发生过冷现象的可能) 2.3.当温度显示1号炉膛温度达到350℃时,再等10min左右。待温度稳定后将预热后的8号空管用铁夹移出去,并将1号试管夹入2号炉膛。换入2号试管加热,熔融。关闭“加热量调节”,此时控温仪显示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到310℃以上时,打开“冷风量调节”,电压调为1.5V。此时温度开始下降,当温度降到接近300℃时,开始记录温度。每隔30s,控温仪会响一声,依次记下此时的仪表读数即可。

实验讲义:磁化率的测定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古埃(Gouy)法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测定一些络合物的磁化率,求算未成对电子数和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2.实验原理 2.1 物质的磁性 根据物质在磁场下的作用情况,即物质对磁场的影响(磁性),可将物质分为抗磁性(逆磁性)和顺磁性(以及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超顺磁性和其它类型)等。简单说,抗磁性就是指物质在磁场作用下会产生对磁场的一定的微弱作用力,而顺磁性是指物质在磁场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与磁场方向相同的作用力。关于顺磁性的一种解释是顺磁性物质可以被看作是由许多微小的磁棒组成的,这些磁棒可以旋转,但是无法移动。这样的物质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后其磁棒主要顺磁力线方向排列,但是这些磁棒互相之间不影响。热振动不断地使得磁棒的方向重新排列,因此磁棒指向不排列比排列的可能性高。因此磁力线的强度越强顺磁性物质内磁棒的排列性就越强。抗磁性的成因,是当物质处在外加磁场中,外加磁场使得物质电子轨道运动产生改变的连带效应。当施加一外源磁场B 时,会对运动中的电子(电荷q)产生了磁力F:F = q v ×B。此力改变了电子所受的向心力,使得电子轨道运动或是加速,或是减慢。电子速度因此受到改变,而连带改变了其与外加磁场相反方向上的轨道磁矩。所有物质都会对外加磁场作出不同程度的抗磁性反应;但是对于同时拥有其他磁性性质的材料来说(如铁磁性和顺磁性),抗磁性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在无外加磁场时,分子内的各种微磁矩随机排列,故不显示磁性。 2.2 磁化率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物质会被磁化产生一附加磁场。物质的磁感应强度等 于: '' 00 B B B H B μ =+=+ (1) 式中B0为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附加磁感应强度;H为外磁场强度;μ0为真空磁导率,其数值等于4π×10-7N/A2。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M来描述,M也是矢量,它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1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的类型。 1.2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2.1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0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常用摩尔磁化率χ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m 。·mol -13 M、ρ分别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的单位为m式中m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当它受到=0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分子磁矩,μm,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如同线”外磁场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感应的“分子电流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表示,且χ<0。χCuHg,,Bi等。它的χ称为反磁磁化率,用m反反第二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和不等于零,分。这些杂乱取向的分子磁矩μ≠0子磁矩m Cr,其方向总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 表示。Pt等,表现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χχ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的感应磁矩,因此它的是顺磁磁化率χ。与反磁磁化率m顺之和。因|χ|?|χ|,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质,可以认为χ=χ,其值大于零,即χ>0。mm顺顺反反第三种,物质被磁化的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剧烈增强,而且在外磁场消失后其磁性并不消失。这种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对于顺磁性物质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分子磁矩μ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表示:m 为真空,J·Kμ×10)mol10),、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06×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 --1231-23 0--27可作为由实验测定磁化率来研究物质内部结构,T为热力学温度。式磁导率(4π× 10((2-136)N·A 的依据。分子磁矩由分子内未配对电子数n决定,其关系如下: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量 目的要求 一、 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和汽液两相平衡的概念,深入了解纯液体饱 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公式——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二、 用数字式真空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环己烷的饱和蒸气压。初步掌握真空实验 技术。 三、 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 点。 实验原理 通常温度下(距离临界温度较远时),纯液体与其蒸气达平衡时的蒸气压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为蒸气压。蒸发1mol 液体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摩尔气化热。 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时,蒸气压增大;温度降低时,蒸气压降低,这主要与分子的动能有关。当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便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外压不同时,液体沸点将相应改变,当外压为1atm (101.325kPa )时,液体的沸点称为该液体的正常沸点。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表示: 2 m vap d ln d RT H T p ?= (1)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Δvap H m 为在温度T 时纯液体的摩尔 气化热。 假定Δvap H m 与温度无关,或因温度范围较小,Δvap H m 可以近似作为常数,积分上式,得: C T R H p +??-=1 ln m vap (2) 其中C 为积分常数。由此式可以看出,以ln p 对1/T 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R H m vap ?- ,由斜率可求算液体的Δvap H m 。 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是指在某一温度下,直接测量饱和蒸气压,此 法一般适用于蒸气压比较大的液体。静态法测量不同温度下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升温法和降温法二种。本次实验采用升温法测定不同温度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所用仪器是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 平衡管由A 球和U 型管B 、C 组成。平衡管上接一冷凝管,以橡皮管与压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 061 学号 13 姓名沈建明

实验名称 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日期 同组者姓名 史黄亮 室温 ℃ 气压 kPa 成绩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古埃(Gouy )法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对一些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推算其不成对电子数,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二、基本原理 物质的磁性一般可分为三种: 顺磁性, 反磁性和铁磁性。 a .反磁性是指磁化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反时所产生的磁效应。反磁物质的χD < 0(电子的拉摩进动产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导致物质具有反磁性)。 b. 顺磁性是指磁化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同时所产生的磁效应,顺磁物质的 Xp > 0。(外磁场作用下,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固有磁矩产生的磁效应)。 c. 铁磁性是指在低外磁场中就能达到饱和磁化,去掉外磁场时,磁性并不消失,呈现出滞后现象等一些特殊的磁效应。 d. 摩尔磁化率: 古埃法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 )的原理 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均匀磁场中受到的力,求出物质的磁化率 。 把样品装于园形样品管中,悬于两磁极中间,一端位于磁极间磁场强度最大区域 H ,而另一端位于磁场强度很弱的区域 H 0,则样品在沿样品管方向所受的力F 可表示为: M χH F mH Z χ?=?P P D M χχχχ≈+=

其中:m 为样品质量,H 为磁场强度, 为沿样品管方向的磁场梯度。 本实验用摩尔氏盐(六水合硫酸亚铁铵)标定外磁场强度H 。测定亚铁氰化钾 和硫酸亚铁的摩尔磁化率,求金属离子的磁矩并考察电子配对状况。 三、仪器、试剂 MB-1A 磁天平(包括电磁铁,电光天平,励磁电源) 1套 软质玻璃样品管 1只 角匙 1只 漏斗 1只 莫尔氏盐(NH 4)2SO 4·FeSO 4·6H 2O (分析纯) FeSO 4·7H 2O (分析纯) K 4Fe(CN)6·3H 2O (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 磁场强度(H )的测定 : 用已知摩尔磁化率的莫尔氏盐标定某一固定励磁电流时的磁场强度(H ).励磁电流变化0A →3A →→4A →→3A →0A ,分别测定励磁电流在各值下的天平的读数(4A 的值可以不读,持续2分钟左右,消磁),用同一仪器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后续的测定。 具体操作如下: (1)把样品管悬于磁场的中心位置,测定空管在加励磁电流前,后磁场中的重 量。求出空管在加磁场前,后的重量变化管 ,重复测定三次读数,取平均值。 (2)把已经研细的莫尔氏盐通过小漏斗装入样品管,样品高度约为8m (此时样 品另一端位于磁场强度H=0处)。读出样品的高度,要注意样品研磨细小,装样均匀不能有断层。测定莫尔氏盐在加励磁电流前,后磁场中的重量。求出在加磁场前后的重量变化样品+管,重复测定三次读数,取平均值。 2.样品的莫尔磁化率测定: 把测定过莫尔氏盐的试管擦洗干净,把待测样品 ,分别装在样品管中,按着上述步骤(1) ,(2)分别测定在加磁场前,后的重量。求出重量的变化(管和样品+管),重复测定三次读数,取 H Z ??[]462()3K Fe CN H O ?4 2 7FeSO H O ?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代码:147012 学分:0.5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 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 一、教学信息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实验一磁化率的测定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古埃(Gouy)法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1.2 测定三种络合物的磁化率,求算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其配键类型。 2. 实验原理 2.1 磁化率 物质在外磁场中,会被磁化并感生一附加磁场,其磁场强度 H ′ 与外磁场强度 H 之和称为该物质的磁感应强度 B ,即 B = H + H′ (1) H ′与H 方向相同的叫顺磁性物质,相反的叫反磁性物质。还有一类物质如铁、钴、镍及其合金,H ′比H 大得多(H ′ / H )高达10 4,而且附加磁场在外磁场消失后并不立即消失,这类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I 来描述,H ′ =4πI 。对于非铁磁性物质,I 与外磁场强度H 成正比 I = KH (2) 式中,K 为物质的单位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磁性质。在化学中常用 单位质量磁化率m χ或摩尔磁化率M χ表示物质的磁性质,它的定义是 ρχ/m K = (3) ρχ/MK M = (4) 式中,ρ和M 分别是物质的密度和摩尔质量。由于K 是无量纲的量,所以m χ和M χ的单位分别是cm 3?g -1和cm 3?mol -1 。 磁感应强度 SI 单位是特[斯拉](T),而过去习惯使用的单位是高斯(G),1T=104G 。 2.2 分子磁矩与磁化率 物质的磁性与组成它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微观结构有关,在反磁性物质中,由于电子自旋已配对,故无永久磁矩。但是内部电子的轨道运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拉摩进动,会感生出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所以表示出反磁性。其M χ就等于反磁化率反χ,且 M χ< 0。在顺磁性物质中,存在自旋未配对电子,所以具有永久磁矩。在外磁场中,永久磁矩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汇总

实验一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测量氯化钾水溶液的电导率,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2、 用电导率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平衡常数。 3、 掌握恒温水槽及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根据电导公式:G=kA/l 式中k 为该电解质溶液目的电导率,其中 l/A 称为电导池常数,由于l 与A 不易精确测量,因此,试验中就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的溶液求出电导池常数k cell ,然后把欲测的溶液放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公式G=kA/l 求出摩尔电导率 , k 与 的关系为: 2、 总就是随着溶液的浓度的降低而增大的, 对于强电解质系 对于特定的电解质与溶剂来说,在一定温度下,A 就是一个常数,所以将 作图得到一 条直线,将所得的直线推至c=0可求得A m ∞。 3、对于弱电解质,其 无法用 ,由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求得,其中 A m ∞+ 与A m ∞-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它与温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在无限稀的弱电解质中: 以cAm 对 作图,根据其斜率求出K 、、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梅特勒326电导仪1台,量杯50ml 2只 ,移液管125ml 9只,洗瓶1只 ,洗耳球1只。 试剂:10、00mol/m3 KCl 溶液, 100、0 mol/m3HAC 溶液 , 电导水。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电导率仪器开关,预热5分钟。 2、 KCl 溶液电导率的测定: (1)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10、00mol/m3的KCl 溶液,置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器电 导率3次,取其平均值。 (2) 再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ml 电导水,置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器电导率3 次,取其平均值。 m c κ = Λ m m,+ m, νν+--∞ ∞ ∞ =+ΛΛΛ m Λ m Λ m Λ m m ∞ =-ΛΛ m Λ m m ∞ =-ΛΛ m m = α∞ΛΛ() 2 m m m m 2 m m m m 1c c c K c c ∞∞ ∞∞?? ??-?=-=ΛΛΛΛΛΛΛΛΛ

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

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古埃法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用古埃磁天平测定FeSO4·7H2O、K4Fe(CN)6·3H2O这两种配合物的磁化率,推算其不成对电子数,从而判断其分子的配键类型。 实验原理: (1)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物质会被磁化产生附加磁感应强度,则物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 B=B0+B‘=μ0+B’(1) 式中:B0为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物质磁化产生的附加磁感应强度;H为外磁场强度;μ0为真空磁导率,其数值等于4π*10^(-7)N*A-2。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M来描述,M也是一个矢量,它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M=χ*H (2) 式中:χ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磁性质。B‘与M的关系为 B‘=μ0M=χμ0H (3) 将式(3)代入式(1)得 B=(1+χ)μ0H=μμ0H (4) 式中μ称为物质的(相对)磁导率。 化学上常用单位质量磁化率χm或摩尔磁化率χM来表示物质的磁性质,它们的定义为χm=χ/ρ(5) χM=M*χm=M*χ/ρ(6) 式中:ρ为物质密度;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 (2)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在外磁场作用下的三种磁化现象 第一情况是物质本身不呈现磁性,但由于其内部的电子轨道运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产生拉摩进动,感应出一个诱导磁矩来,表现为一个附加磁场,磁矩的方向与外磁场相反,其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并随着外磁场的消失而消失,这类物质称为逆磁性物质,其μ<1,χM<0。 第二种情况是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本身具有永久磁矩μm,由于热运动,永久磁矩指向各个方向的机会相同,所以该磁矩的统计值等于零。但在外磁场作用下,永久磁矩会顺着外磁场方向排列,其磁化方向与外磁场相同,其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此外物质内部的电子轨道运动也会产生拉摩进动,其磁化方向与外磁场相反。我们称具有永久磁矩的物质为顺磁性物质。显然,此类物质的摩尔磁化率χM是摩尔顺磁化率χμ和摩尔逆磁化率χ0之和 χM=χμ+χ0 (7) 但由于χμ>>|χ0|,故有 χM≈χμ(8) 顺磁性物质的μ>1,χM>0。 第三种情况是物质被磁化的强度与外磁场强度之间不存在正比关系,而是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加呈剧烈增加,而外磁场消失后,这种物质的磁性并不消失,呈现出滞后的现象,这类磁性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这类物质不在本实验的讨论范围。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 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2×10/100×(52.2-91.9)=-3.94° 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 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作电导实验时需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水的电导率相对弱电解质的电导率来说是不能够忽略的。所以要测水的电导率。 2、实验中为何通常用镀铂黑电极?铂黑电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班级:2012级化学(1)班 学号:20125051163 姓名:冯亚威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古埃(Gouy)法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两种络合物的磁化率,求算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其配键类型。 二、实验原理 1、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物质会被磁化产生附加磁感应强度,则物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等于 B =B 0 +B ,=μ0H +B , ① 式中B 0为外磁场的感应强度;B ,为物质磁化产生的附加磁感应强度;H 为外磁场的强度;0μ为真空磁导率,其数值等于27104--??A N π。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M 来描述,M 也是一个矢量;它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M=χH ② 式中χ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磁性质。B ’与M 的关系为: B ’=0μM=0χμH ③ 将③式代入①式得: B=()01μχ+H=0μμH ④ 式中μ称为物质的(相对)磁导率。

化学中常用质量磁化率m χ或摩尔磁化率M χ来表示物质的磁性质,它们的定义为: ⑤ ρ χ χχ?= ?=M M m M ⑥ 式中ρ为物质密度,M 为物质的摩尔质量。m χ的单位是13-?kg m ,M χ的单位是 13-?mol m 2、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的磁化现象存在三种情况。 (1).物质本身并不呈现磁性,但由于它内部的电子轨道运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产生拉莫进动,感应出一个诱导磁矩来,表现为一个附加磁场,磁矩的方向与外磁场相反,其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并随着外磁场的消失而消失,这类物质称为逆磁性物质,其μ<1,M χ<0。 (2).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本身具有永久磁矩,由于热运动,永久磁矩的指向各个方向的机会相同,所以该磁矩的统计值等于零。但它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一方面永久磁矩会顺着外磁场方向排列,其磁化方向与外磁场相同,而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另一方面物质内部的电子轨道运动也会产生拉莫进动,其磁化方向与外磁场相反,因此这类物质在外磁场下表现的附加磁场是上述两者作用的结果,通常称具有永久磁矩的物质为顺磁性物质。显然,此类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是摩尔顺M χ磁化率μχ和摩尔逆磁化率0χ两部分之和0χχχμ+=M ⑦ 但由于μχ>>0χ,故顺磁性物质的μ>1,M χ>0,可以近似地把μχ当作M χ,即 M χ≈μχ ⑧ ρ χχ= M

络合物磁化率的测定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为表征磁场性质(即磁场强弱和方向)的两个物理量。由于磁场是电流或者说运动电荷引起的,而磁介质(除超导体以外不存在磁绝缘的概念,故一切物质均为磁介质)在磁场中发生的磁化对源磁场也有影响(场的迭加原理)。因此,磁场的强弱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 在充满均匀磁介质的情况下,若包括介质因磁化而产生的磁场在内时,用磁感应强度B 表示,其单位为特斯拉T ,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单独由电流或者运动电荷所引起的磁场(不包括介质磁化而产生的磁场时)则用磁场强度H 表示,其单位为A/m2,是一个辅助物理量。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1) Ⅰ、实验目的 ........................................................................................................................... 1 Ⅱ、实验原理 ........................................................................................................................... 1 Ⅲ、仪器与试剂 ....................................................................................................................... 5 Ⅳ、实验步骤 ........................................................................................................................... 5 Ⅴ、数据处理 ........................................................................................................................... 6 Ⅵ、思考题 ............................................................................................................................... 7 Ⅶ、实验的重点难点 ............................................................................................................... 7 Ⅷ、网上答疑 ......................................................................................................................... 10 Ⅸ、注意事项 ......................................................................................................................... 10 Ⅹ、仪器操作 ......................................................................................................................... 10 Ⅺ、在线测试 . (12) Ⅰ、实验目的 一、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通过对一些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推算其不成对电子数,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Ⅱ、实验原理 1. 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0H 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 H '。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04H H πχ=' χ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性质,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

配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实验二十八 配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物质磁性与其电子结构的关系,加深对物质结构基本原理的理解; 2. 掌握古埃(Gouy )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3. 通过测定一些络合物的磁化率,求算其未成对电子数,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二、基本原理 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磁化率的测定是研究物质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涉及物理学及物质结构中的磁化强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分子磁矩等基本概念,常用于某些有机物、稀土元素化合物、配合物、金属催化剂、磁流体、自由基等体系的研究,旨在了解物质内部电子结构、化学键、构型、立体化学等信息。 (一)物质磁性与磁化率 物质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产生一附加磁场。物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等于 00B B B H B μ=+=+G G G G G '' () II-28-1'B G 式中为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0B G 为物质磁化产生的附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H G 为外磁场强度;0μ72410N A π??×?。 为真空磁导率,其数值等于M G H G 成正比: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来描述,它与磁场强度M H χ=G G () II-28-2χ式中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磁性质,表示物质被磁化引起的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 'B G M G 的关系为: 与00H 'B M μχμ==G G G H () II-28-3将上式代入()式可得: II-28-100(1)B H χμμμ=+=G G G () II-28-41μχ=+称为物质的(相对)磁导率。 式中来表示物质的磁性质,其定义为: m χM χ 在化学上常用质量磁化率或摩尔磁化率m χχρ = () II-28-5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docx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 定 篇一: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_浙江大学 (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p实验类型:中级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无指导老师冷文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用补偿法测量原电池电动势,并用数学方法分析二、实验原理: 补偿法测电源电动势的原理: 必须严格控制电流在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因为有电流通过电极时,极化作用的存在将无法测得可逆电动势。 为此,可用一个方向相反但数值相同的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这时测得的两级的电势差就等于该电池的电动势e。 如图所示,电位差计就是根据补偿法原理的,它由工作电流回路、标准回路和测量电极回路组成。 ① 工作电流电路:首先调节可变电阻rp,使均匀划线ab上有一定的电势降。 ② 标准回路:将变换开关sw合向es,对工作电流进行标定。借助调节rp 使得ig=0来实现es=uca。③ 测量回路:sw扳回ex,调节电势测量旋钮,直到ig=0。读出ex。 uj-25高电势直流电位差计: 1、转换开关旋钮:相当于上图中sw,指在n处,即sw接通en,指在x1,即接通未知电池ex。 2、电计按钮:原理图中的k。 3、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微旋钮相当于原理图中的可变电阻rp。

-1-2-3-4-5-6 4、电势测量旋钮:中间6只旋钮,×10,×10,×10,×10,×10,×10,被测电动势由此 示出。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位差计一台,惠斯登标准电池一只,工作电源,饱和甘汞电池一支,银—氯化银电极一支,100ml容量瓶5个,50ml滴定管一支,恒温槽一套,饱和氯化钾盐桥。 -1 试剂:0.200mol·lkcl溶液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溶液。 -1-1-1-1 将0.200 mol·l的kcl溶液分别稀释成0.0100 mol·l,0.0300 mol·l,0.0500 mol·l,0.0700 -1-1 mol·l,0.0900 mol·l各100ml。 2、根据补偿法原理连接电路,恒温槽恒温至25℃。 3、将转换开关拨至n处,调节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依次按下电计旋钮粗、细,直至检流计 示数为零。 4、连好待测电池,hg |hg2cl2,kcl(饱和)‖kcl(c)|agcl |ag 5、将转换开关拨至x1位置,从大到小旋转测量旋钮,按下电计按钮,直至检流计示数为零为止,6个 小窗口的读数即为待测电极的电动势。 -1-1-1-1 6、改变电极中c依次为0.0100 mol·l,0.0300 mol·l,0.0500 mol·l,0.0700 mol·l,0.0900 -1 mol·l,测各不同浓度下的电极电势ex。

磁化率的测定

磁化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古埃(Gouy)法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三种络合物的磁化率,求算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其配键类型。 二、预习要求 1.了解磁天平的原理与测定方法。 2.熟悉特斯拉计的使用。 三、实验原理 1.磁化率 物质在外磁场中,会被磁化并感生一附加磁场,其磁场强度 H′与外磁场强度 H 之和称为该物质的磁感应强度 B,即 B = H + H′(1) H′与H方向相同的叫顺磁性物质,相反的叫反磁性物质。还有一类物质如铁、钴、镍及其合金,H′比H大得多(H′/H)高达 104,而且附加磁场在外磁场消失后并不立即消失,这类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 I 来描述,H′=4πI。对于非铁磁性物质,I 与外磁场强度 H成正比 I = KH (2) 式中,K为物质的单位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磁性质。在化学中常用单位质量磁化率χm或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物

质的磁性质,它的定义是 χm = K/ρ(3) χM = MK/ρ(4) 式中,ρ和M分别是物质的密度和摩尔质量。由于K是无量纲的量,所以χm和χM的单位分别是cm3?g-1和cm3?mol-1。 磁感应强度 SI 单位是特[斯拉](T),而过去习惯使用的单位是高斯(G),1T=104G。 2.分子磁矩与磁化率 物质的磁性与组成它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微观结构有关,在反磁性物质中,由于电子自旋已配对,故无永久磁矩。但是内部电子的轨道运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拉摩进动,会感生出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所以表示出反磁性。其χM就等于反磁化率χ反,且χM<0。在顺磁性物质中,存在自旋未配对电子,所以具有永久磁矩。在外磁场中,永久磁矩顺着外磁场方向排列,产生顺磁性。顺磁性物质的摩尔磁化率χM是摩尔顺磁化率与摩尔反磁化率之和,即 χM =χ顺 + χ反(5) 通常χ顺比χ反大约1~3个数量级,所以这类物质总表现出顺磁性,其χM>0。顺磁化率与分子永久磁矩的关系服从居里定律 (6) 式中,NA为Avogadro常数;K为Boltzmann常数(1.38×10-16erg?K-1);T为热力学温度;μm为分子永久磁矩(erg?G-1)。由此可得

实验十 配合物(络合物)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十 配合物(络合物)磁化率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Gouy 法测定配合物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计算其中心金属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并判断配合物中配键 的键型 二、实验原理 1.磁(介)质的摩尔磁化率χM 磁(介)质分为:铁磁质(Fe 、Co 、Ni 及其化合物)和非铁磁质。 非铁磁质分为:反磁质(即反磁性物质)和顺磁质(即顺磁性物质),顺磁质中含有未成对电子。 在不均匀磁场中,反磁质受到的磁场作用力很小,该作用力由磁场强度大的地方指向磁场强度小的地方。所以,本实验中反磁质处于不均匀磁场中时的质量比无外磁场时的稍小一点;而顺磁质受到的磁场作用力较大,作用力由磁场强度小的地方指向磁场强度大的地方。即,本实验中顺磁质处于不均匀磁场中时的质量比无外磁场时的质量有明显增大。 化学上人们感兴趣的是非铁磁质。非铁磁质中的反磁质具有反磁化率,顺磁质同时具顺磁化率和反磁化率,但其顺磁化率(正值)远大于其反磁化率(负值)。所以,对顺磁质而言,其摩尔磁化率: χM = χμ(摩尔顺磁化率)+ χ0(摩尔逆磁化率)≈ χμ 而)1(20 2 -= W W H gMh H M χ(在本实验中χμ的单位为:cm 3·mol -1) 上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SI 单位为:m·s -2), H 为磁场强度(单位为:Oe ,读作“奥斯特”),在本实验的计算中其值也可消去,亦不必考虑其取值的大小及单位;M 为样品的摩尔质量,在本实验的计算中其单位取g/mol ;h 为样品管中所装样品粉末的高度,在本实验的计算中其单位取cm ;W H 为有外加磁场时“样品+试管”的质量与“空试管”的质量之差,单位为g ;W 0为无外加磁场时“样品+试管”的质量与“空试管”的质量之差,单位为g 。 2.磁场强度H 的标定 若已知某样品的磁化率,则可通过实验利用下式求出对应的磁场强度。

磁化率的测定

结构化学实验报告题目:磁化率的测定 报告作者: 学号: 班级:级化教班 指导老师:彭斌老师 实验时间:年月日

磁化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古埃(Gouy )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实验原理和技术。 2.通过对一些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计算中心离子的不成对电子数.并判断d 电子的排布情况和配位体场的强弱。 二、【实验原理】 (1)物质的磁性 物质在磁场中被磁化,在外磁场强度H(A ·m-1)的作用下,产生附加磁场H'。这时该物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 为外磁场强度H 与附加磁场强度H'之和: B =H 十H'=H+4πI=H 十4πκH (1) 式中,I 称为体积磁化强度,物理意义是单位体积的磁矩,式中的κ=I/H 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磁化能力,是无量纲的物理量。I 和κ分别除以物质的密度ρ可以得到σ和χ,σ=I/ρ称为克磁化强度;χ=κ/ρ称为克磁化率或比磁化率。Χm=κM/ρ称为摩尔磁化率(M 是物质的摩尔质量)。这些实验数据都可以从实验测得,是宏观磁性质。在顺磁、反磁性研究中常用到χ和χm ,铁磁性研究中常用到I 、σ。 不少文献中按宏观磁性质,把物质分成反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以及亚铁磁性物质、反铁磁性物质几类。其中顺磁性物资的χm>0而反磁性物质的χm<0。 (2)古埃法(Gouy )测定磁化率 古埃法是一种简便的测量方法,主要用在顺磁测量。简单的装置包括磁场和测力装置两部分。调节电流大小,磁头间距离大小,可以控制磁场强度大小。测力装置可以用分析天平。为了测量不同温度的数据,要使用变温、恒温和测温装置。 样品放在一个长圆柱形玻璃管内,悬挂在磁场中,样品管下端在磁极中央处,另一端则在磁场强度为零处。 样品在磁场中受到一个作用力。 HAdH dF κ= 式中,A 表示圆柱玻璃管的截面积。 样品在空气中称量,必须考虑空气修正,即 HAdH dF )(0κκ-= κ0表示空气的体积磁化率,整个样品的受力是个积分问题: ?--==0) (21 20200H H H H A HdH A F κμκμ 因H0<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分析报告-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作者:————————————————————————————————日期: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061 学号13 姓名沈建明

实验名称 络合物的磁化率的测定 日期 2009.4.20 同组者姓名 史黄亮 室温 22.5℃ 气压 101.6 kPa 成绩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古埃(Gouy )法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对一些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推算其不成对电子数,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二、基本原理 物质的磁性一般可分为三种: 顺磁性, 反磁性和铁磁性。 a .反磁性是指磁化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反时所产生的磁效应。反磁物质的χD < 0(电子的拉摩进动产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导致物质具有反磁性)。 b. 顺磁性是指磁化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同时所产生的磁效应,顺磁物质的 Xp > 0。(外磁场作用下,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固有磁矩产生的磁效应)。 c. 铁磁性是指在低外磁场中就能达到饱和磁化,去掉外磁场时,磁性并不消失,呈现出滞后现象等一些特殊的磁效应。 d. 摩尔磁化率: 古埃法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 )的原理 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均匀磁场中受到的力,求出物质的磁化率 。 把样品装于园形样品管中,悬于两磁极中间,一端位于磁极间磁场强度最大区域 H ,而另一端位于磁场强度很弱的区域 H 0,则样品在沿样品管方向所受的力F 可表示为: M χH F mH Z χ?=?P P D M χχχχ≈+=

实验二十一磁化率测定

实验十一磁化率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Gouy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实验原理和技术。 2.通过对一些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计算中心离子的不成对电子数.并判断d 电子的排布情况和配位体场的强弱。 二、实验原理 物质在磁场中被磁化,在外磁场强度H(A·m-1)的作用下,产生附加磁场H'。这时该物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为外磁场强度H与附加磁场强度H'之和: B=H十H'=H十4πχH=μH (1) 式中χ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磁化能力,是无量纲的物理量。μ称为导磁率,与物质的磁化学性质有关。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磁化学在文献和手册中仍多半采用静电单位(CGSE),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用高斯(G),它与国际单位制中的特斯拉(T)的换算关系是 1T=10000G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不同、是反映外磁场性质的物理量.与物质的磁化学性质无关。习惯上采用的单位为奥斯特(oe).它与国际单位A·m-1的换算关系为 1oe= 1/4πX10-3 A·m-1 由于真空的导磁率被定为:μ=4π×10-7Wb·A-1·m-1,而空气的导磁率μ空≈μ0,因而 1oe=1×10-4Wb·m-2=1×10-4T=1G 这就是说1奥斯特的磁场强度在空气介质中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正好是1 高斯,二者单位虽然不同.但在量值上是等同的。习惯上用测磁仪器测得的"磁场强度"实际上都是指在某一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因而单位用高斯,测磁仪器也称为高斯计。 除χ外化学上常用单位质量磁化率χm和摩尔磁化率χM来表示物质的磁 化能力:

χm=χ/ρ(2) χM=M·χM=M·χ/ρ(3) 式中ρ和M是物质的密度(g·cm-3)和分子量,χm的单位取cm3·g-1,χM的单位取cm3·mol-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有三种情况 1.χM<o,这类物质称为逆磁性物质。 2.χM>o,这类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 3.少数的χM与外磁场H有关,其值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剧烈增加,并且还伴有剩磁现象,如铁、钴、镍等,这类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物质的磁性与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分子的性质有关。原子、离子、分子中电子自旋已配对的物质一般是逆磁性物质。这是由于电子的轨道运动受外磁场作用,感应出"分子电流",从而产生与外磁场相反的附加磁场。这个现象类似于线圈中插入磁铁会产生感应电流,并同时产生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的现象。 磁化率是物质的宏观性质,分子磁矩是物质的微观性质,用统计力学的方法可以得到摩尔顺磁化率χμ和分子永久磁矩μm之间的关系: (4) 式中N A为Avogadro常数(6.022x1023mol-1);K为Boltzmann常数 (1.3806x10-23J·K-1); T为绝对温度。通过实验可以测定物质的χM,代人(4)式求得μm(因为χM≈μm),再根据下面的(6)式求得不成对的电子数n,这对于研究配位化合物的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是很有意义的。 物质的摩尔顺磁磁化率与热力学温度成反比这一关系,称为居里定律,是P. Curie 首先在实验中发现的,C为居里常数。 原子、离子、分子中具有自旋未配对电子的物质都是顺磁性物质。这些不成对电子的自旋产生了永久磁矩μm,微观的永久磁矩与宏观的摩尔磁化率χM 之间存在联系,这一联系可以表达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