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资源公报2010
2010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

2010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广州市环境保护局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空气、水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惠民生”,成功举办“绿色亚运”,圆满实现“到2010年一大变”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主要任务,“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的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一、2010年广州市环境质量情况2010年,广州市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环境空气质量在2009年持续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继续好转,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辐射环境质量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环境空气1.城市空气2010年,广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年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天数共计357天,优良率为97.8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降尘符合广东省暂行标准。
与2009年相比,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天数增加10天,优良率上升2.74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5.4%、5.4%和1.4%,月平均降尘量下降5.4%。
图1广州市城市空气优良率变化趋势图2广州市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指标变化趋势(1)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污染指数(API)范围为15~124,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有113天,为良的天数有244天,合计357天;优良率为97.81%。
图32010年广州市空气质量日报统计结果(2)二氧化硫全市年平均浓度为0.033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平均标准,10个测点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24~0.040毫克/立方米之间,均达标。
与2009年相比,全市年平均浓度下降15.4%,除九龙镇镇龙测点(该测点为2010年新增测点,不作对比)外,其余9个测点平均浓度都比2009年有所下降,降幅在5.6~21.1%之间,广东商学院测点降幅最大,其次是第五中学,降幅为15.8%,天河职中幼儿园和第86中学测点降幅分别为13.2%和13.0%,花都师范学校测点降幅最小。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穗府办[2010]36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穗府办[2010]36号](https://img.taocdn.com/s3/m/095e806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1.png)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穗府办〔2010〕36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四月十八日广州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广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穗文〔2009〕11号),设立广州市水务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和调整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职责交给区、县级市政府;将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职责,以及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职责交给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三)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农村通水、改水管理的职责,以及原市建设委员会城市供水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审核及资金管理等职责。
(四)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水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有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统筹城区、农村水务建设和管理。
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审核供水建设等水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中有关水务的论证工作。
2010年广州市气候公报(新闻通稿)

2010年广州市气候公报(新闻通稿)2010年广州市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暴雨频频强度大、西多东少不均匀,台风虽少影响大,高温天气依旧多”。
全市年平均气温22.3℃,较常年平均值偏高0.4℃;年降水量2145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多18.6%,汛期开汛晚、雨量多,龙舟水偏少;热带气旋登陆少,但对广州影响频繁;阶段性高温过程明显,年头和年尾遭遇寒潮天气过程。
2010年总体气候属较好年景。
一、基本气候概况1、气温偏高2010年,广州市平均气温(截至12月23日)22.3℃,各区(市)平均气温21.3~23.0℃,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图1)。
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市平均偏高0.4℃,除从化略偏低0.2℃,其余各区(市)均偏高,花都和番禺分别偏高0.9℃和0.8℃(图2)。
全市逐月平均气温变化(图3):除4月、6月和11月的平均气温偏低外,其余各月均偏高。
4月,降水过程较多,各区(市)平均气温偏低1.3~2.6℃,其中花都、从化和增城偏低1.9~2.4℃,居历史同期第2低,广州偏低1.8℃,居历史同期第4低;6月,各区平均气温偏低0.4~1.5℃,其中从化偏低1.5℃,居历史同期最低,而增城偏低1.1℃,居历史同期第2低。
气温偏高的月份中,1~3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幅度都在1℃以上,7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0.8℃,其中花都和番禺偏高1.2℃,居历史同期第3位,广州偏高1.0℃,居历史同期第5位;8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0.7℃,其中花都和番禺分别偏高1.1℃和1.0℃,居历史同期第5位;9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0.8℃,其中花都和番禺分别偏高1.3℃和1.2℃,居历史同期第4位。
2010年各区(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6~37.3℃,出现在8月4日或8月5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6~3.0℃,出现在12月17日。
2、降水偏多2010年广州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截至12月23日)为2145.3毫米,各区(市)年降水量1929.9~2348.6毫米,呈西多东少分布格局(图4)。
广东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广东省水利厅二〇一一年一月目录一、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4)(一)地下水资源状况 (4)(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6)(三)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3)(四)地下水超采状况 (17)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8)(一)指导思想 (18)(二)基本原则 (18)(三)主要目标 (20)三、地下水利用总量控制方案 (21)(一)规划地下水开采控制量 (21)(二)未超采区开采方案 (22)(二)超采区压采方案 (30)四、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措施 (32)(一)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 (32)(二)地下水保护工程 (34)(三)地下水治理与修复工程 (35)(四)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 (36)五、重大工程项目 (37)(一)地下水监控工程 (37)(二)地下水源替代工程 (40)(三)地下水修复工程 (41)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一)加强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42)(二)加强地下水资源法制建设,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 (42)(三)加强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和超采区的压采管理 (43)(四)强化执行地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 (43)(五)加强基础研究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保护水资源氛围 (44)(六)构建保障规划实施的投入机制 (44)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地下水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按照水利部《关于做好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规计函 [2007]409 号)要求,编制《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水利部颁发的《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大纲》为依据,按照地下水保护优先原则,在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和省人民政府2009 年批复同意实施的《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基础上,以地下水功能区为单元,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制定地下水保护与利用方案,提出地下水治理、保护与管理措施。
2010年珠海市水资源公报.

珠海市水资源公报ZHUHAI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0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2010年珠海市水资源公报审定:郭仲秋审查:窦永强杨旻主办单位: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编辑单位: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编辑主任:胡建文副主任:郭志强郭家圣主编:刘幼萍副主编:童娟李远青责任编辑:陈慧莎编辑:邵檀彭靖徐国富吕爱琴何敏红李勤志封底:资料来源: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广东省水文局广东省水资源公报编辑部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广东省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佛山分中心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统计局珠海市气象局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珠海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珠海市水资源公报》,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公告年度的来水、用水、水质等动态状况,反映水资源供需现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指导,为提高珠海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
同时,借此进行宣传,增强全民爱水、节水的意识,为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创造必要的条件。
目录综述 (1)第一章水资源量 (2)第二章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9)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 (10)第四章用水分析 (13)第五章水资源质量状况 (18)第六章重要水事 (21)综述珠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濒临南海,境内河流众多,西江诸分流水道与当地河涌纵横交织,水流相互贯通,最后经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注入南海,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
珠海市下辖香洲、斗门、金湾3个行政区,并下设横琴、高新、高栏港、万山、保税、航空产业园六个经济功能区。
本公报按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三个行政分区分别统计分析2010年珠海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00广东水资源公报

2000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发布时间:2003-10-21概述广东省国土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珠江流域的东江、西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流域和粤东、粤西沿海诸河共7大流域。
全省分广州、韶关、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潮州、揭阳、云浮、顺德22个市。
本公报分别按上述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对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2000年我省降水为平水年,全省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5.2%,比上年增加11.6%,地表水资源量受前期雨量小和降水量较分散的影响,比多年平均偏少11.2%,比上年增加7.6%。
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8%,总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约1成。
上游流入我省的过境客水量比上年减少10%。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比上年末有所增加。
全省供水量比上年略有减少,工业用水比上年相比有所减少,生活用水有所增加。
全省江河水库的水质总体状况与上年基本一致,局部河段水质有所恶化。
2000年全省洪涝、台风灾害较轻,但仍造成一定损失。
广东省珠江河口整治工程指挥部成立,开始对珠江河口进行综合整治。
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东深供水将得到彻底改善。
一、来水分析降雨总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属平水年份2000年全省平均降雨量1684毫米,折合降雨总量为297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11.6%,比多年平均值少5.2%,属平水年,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各市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增加最多为深圳,达18.1%,减少最多为阳江,达21.3%;其中减少1~2成的有:江门、茂名、肇庆、阳江、清远、云浮6市。
各流域区降雨状况是:除东江、韩江流域比多年平均值有增加外,其余均比多年平均值减少,其中减少1成以上的有西江、北江和粤西沿海区。
2000年降雨的地区分布不均,总的特点是东部大于西部。
全省降雨有三个高值区、一个低值区,与多年平均状况大体一致。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深入贯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工作纲要(2001-2010)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深入贯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工作纲要(2001-201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1.09•【字号】穗府[2002]6号•【施行日期】2002.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深入贯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工作纲要(2001-2010)的通知(穗府〔2002〕6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广州市深入贯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工作纲要(2001-2010)》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与市环保局联系。
广州市人民政府二00二年一月九日广州市深入贯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工作纲要(2001-2010年)一、实施条例工作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提出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后,我市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
2000年,广州市确立了要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把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但是,广州市的水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生活污水处理滞后、珠江广州河段和城区部分河段河涌有机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999年12月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2001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出《转发省环保局关于〈深入贯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的意见的通知》(省府办〔2001〕6号,下称《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污染。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调动全市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贯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下称《条例》),保证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010水资源公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水资源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目录综述 (2)一、水资源量 (3)(一)降水量 (3)(二)地表水资源量 (6)(三)出入境、入海水量 (9)(四)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10)(五)水资源总量 (10)二、蓄水动态 (13)三、供用耗排水量 (14)(一)供水量 (14)(二)用水量 (14)(三)耗水量 (16)(四)废污水排放量 (16)四、用水指标 (17)五、江河水库水质 (18)(一)主要水系水质状况 (18)(二)水库水质状况 (21)(三)国际(界)、省际(界)和地级市交接断面水质状况 (21)(四)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22)(五)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 (25)(六)设区市河流交界断面的水资源质量达标考核状况 (25)(七)主要水污染事件 (28)六、重要水事 (29)- 1综述2010年,广西平均降水量1580.3mm,降水总量3740.0亿m3,比多年均值偏多2.82%;水资源总量1823.6亿m3,比多年均值偏少3.62%,为平水年份。
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244.4亿m3,比年初增加49.4亿m3。
2010年广西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多发突发重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持续特大干旱灾害和频繁的洪涝灾害。
1~4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各地降雨严重偏少,部分江河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不足。
2010年广西共发生了10次洪涝灾害。
由于降雨集中、来势猛、强度大,一些地方发生严重内涝,并引发了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蒙江、洛清江支流石榴河、盘阳河、贝江等中小河流发生超过10年一遇以上的较大洪水。
2010年广西总供水量301.58亿m3,比上年减少1.76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89.32亿m3;地下水供水量11.15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1.11亿m3。
2010年广西总用水量为301.58亿m3,其中生产用水量267.02亿m3,生活用水量29.24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5.32亿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按中心区(包括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和黄埔六区)、萝岗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和
从化市、增城市进行统计。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下同)增
长 16.37%。 其 中 , 第 一 产 业 增 加 值 189.05亿 元 , 增 长 9.56%;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3950.64亿 元 , 增 长
审
核 :王质军 罗力谦
主
编 :何 玲 甄渝涓 苏建成 罗颖琳 何文华
责 任 编 辑 :王 宁 朱昆鹏 王 进 王 宁(女)
特 别 鸣 谢 :广州市统计局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区(县级市)水务(水利)局
目录
综述
1
水资源量
2
蓄水动态
10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1
水环境状况
19
重要水事
21
综述
本公报采用行政分区和水资源分区分别对全市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行政分
1.90
06-27 13:35
1.80
06-27 12:55
3.48
06-16 06:24
8.50
05-07 07:55
17.00
06-26 11:40
1.80
05-01 08:25
1.90
单位:m(冻结基面)
超警戒水位 0.70 0.06 0.54 0.31
从化市 1983 403507 2034.8 293379 1479.5 414050 2088.0 37.5 -2.5
增城市 1617 330957 2046.7 265766 1643.6 305157 1887.2 24.5 8.5
番禺区 783 132132 1687.5 103434 1321.0 124896 1595.1 27.7 5.8
2 0 1 0年 , 全 市 继 续 加 强 水 资 源 工 作 , 对 珠 江 三 角 洲 网 河 区 、 流 溪 河 流 域 和 增 江 流 域 水 功 能 区 实 施 水
质 和 水 量 监 测 。 全 市 主 要 水 体 水 质 与2 0 0 9年 比 有 继 续 好 转 的 趋 势 , 江 河 上 游 河 段 和 来 水 量 较 大 的 三 角 洲
16.38%;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6.58%。
2 0 1 0年 , 全 市 平 均 年 降 雨 量1 9 7 8 . 2 m m, 水 资 源 总 量 为8 0 . 8 0亿m 3, 其 中 地 表 水 资 源 量7 9 . 9 0亿m 3,
3
地 下 水 资 源 量15.64亿m 。 水 资 源 总 量 较 全 市 多 年 平 均 值 偏 多1.25%, 比2009年 增 加33.44%, 属 偏 丰
3
3
位6 . 4 1 m, 相 应 流 量9 7 3 m / s;5月7日8时 出 现 洪 峰 流 量1 2 0 0 m / s, 1 0时 出 现6 . 0 5 m的 洪 峰 水
位 ;6月1 6日6时2 4分 出 现6 . 4 9 m的 洪 峰 水 位 , 水 位 涨 幅 达 到1 . 5 9 m;6月2 8日2时 出 现 洪 峰 流 量
3
3
3
业用水20.47亿m ,占27.5%;农业用水11.08亿m ,占14.9%;生活用水9.81亿m ,占13.2%;其他用水
占9.7%。
3
3
2010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70.11m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7.8m (不包含火电用水),农田灌
3
溉亩均用水量512.5m ,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225升,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48升。
3
水资源量
降雨量(mm)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1月
降雨量(mm) 600.0
500.0
2010年 多年平均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增江2010年各月份降雨量与多年平均降雨量比较图
2010年 多年平均
400.0
300.0
200.0
100.0
0.0 1月
降雨量(mm)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流溪河2010年各月份降雨量与多年平均降雨量比较图
开闭幕式场地、各比赛场馆以及亚运村等重要地方的用水安全,通过实施水资源调配确保枯水期珠江水
环境满足亚运要求,在亚运会的举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1
水资源量
降雨量
2 0 1 0年 全 市 平 均 降 雨 量1 9 7 8 . 2 m m, 折 合 年 降 雨 总 量1 4 2 . 8 7亿m 3, 较2 0 0 9年 ( 枯 水 年 ) 增 加 32.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7.2%,属偏丰年。
年 。2 0 1 0年 降 雨 地 区 分 布 较 不 均 匀 , 其 中 增 城 市 和 从 化 市 降 雨 量 偏 大 , 番 禺 区 降 雨 量 偏 少 , 其 他 各 区 基
本相同。4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6.4%, 5月~8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54.5%,6月~7月的降雨量占全年
的25.8%,汛期雨量与非汛期雨量差别很大。
500.0
0.0 西北江三角洲广州
北江大坑口以下广州
东江三角洲广州
2010年各水资源分区总雨量与2009年、多年平均对比
2
广州市水资源公报
各分区2010年降雨量与2009年、多年平均比较表
行政 分区
中心区
计算 面积
2
km
2010年降雨量
3
万m
mm
2009年降雨量
3
万m
mm
多年平均
3
万m
mm
与2009 与多年 年比较 比较
%
%
1081 218065 2017.3 160979 1489.2 186092 1721.5 35.5 17.2
萝岗区 389 78846 2026.9 59890 1539.6 69069 1775.6 31.7 14.2
花都区 969 188703 1947.4 138003 1424.2 171804 1773.0 36.7 9.8
3
1 2 4 0 m / s; 9月 4日 2时 出 现 7 7 7 m ³ / s的 洪 峰 流 量 。 流 溪 河 太 平 场 站 5月 7日 7时 3 0分 出 现
1 5 . 4 9 m的 洪 峰 水 位 , 同 时 也 是 今 年 最 高 水 位 , 水 位 涨 幅 达5 . 1 4 m;9月4日4时 出 现1 4 . 0 9 m的 洪
广州市水资源公报
GUANGZHOU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0年
广州市水资源公报
GUANGZHOU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0年
广州市水务局
主 办 单 位 :广州市水务局
承 办 单 位 :广东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
审
定 :吴学伟
审
查 :李志威 李 明 江 鹰 周国平 卢宝光
峰 水 位 , 水 位 涨 幅 达 到3 . 7 4 m。
2 0 1 0年 受 天 文 大 潮 和 西 北 江 来 水 以 及 强 降 雨 的 影 响 , 我 市 部 分 站 点 出 现 超 警 戒 水 位 , 各
江 河 主 要 站 点 的 年 最 高 水 位 均 出 现 在5、6月 份 , 具 体 如 下 :
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
2 0 1 0年 我 市 主 要 江 河 未 出 现 大 洪 水 , 北 江 出 现 了 少 有 的 枯 季 汛 情 , 增 江 和 流 溪 河 分 别 出
现 了 几 次 小 规 模 洪 水 过 程 , 部 分 河 流 出 现 超 警 戒 水 位 。 增 江 麒 麟 咀 站4月2 3日6时 , 出 现 洪 峰 水
降雨量(mm)
2500.0
4-9月份降雨量 年降雨量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0 广州蒸发 黄埔
南沙 芙蓉嶂 麒麟咀 太平场镇
2010年各代表站汛期与全年降雨量比较
2010年 全 市 降 雨 量 比 多 年 平 均 值 偏 多 7 . 2 %, 属 偏 丰 年 份 , 降 雨 量 年 内 分 配 不 均 匀 。 全年降雨量集中在汛期(4~9月),占全年总 降 雨 量 的86.4%, 汛 期 总 雨 量 为1685.3mm, 比 多 年 同 期 偏 多18.7%。 最 大1小 时 降 雨 是5月 6日2 3时 至5月7日0时 增 城 市 荔 城 镇 下 莲 塘 村 麒 麟 咀 站 累 计 降 雨152.5mm, 最 大 日 雨 量 是9月 3日 花 都 区 雅 瑶 镇 雅 瑶 站369.0mm。 枯 水 期 降 雨 量 占 全 年 的1 3 . 6% , 降 雨 量 丰 、 枯 水 期 相 差 比2009年大,年内分配相对不均匀。
2010年 多年平均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三角洲2010年各月份降雨量与多年平均降雨量比较图
4
广州市水资源公报
1800 2000 2200
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