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冲洗结膜囊在结膜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冲洗结膜囊在结膜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实验设计
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五天后结膜炎症状的变化情况。
评价指标包括:结膜充血程度、分泌物量、疼痛程度等。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 别、症状持续时间、结膜充血程
度、分泌物量、疼痛程度等。
结膜囊治疗。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眼部疾病、 眼外伤、严重全身性疾病以及无
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研究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 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 冲洗结膜囊治疗。
冲洗结膜囊使用生理盐水, 每次冲洗量为500ml变化、不良反应等情况。
与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的样本量和 研究方法更加严谨和科学,能够提供 更加可靠的结论。
04
结论
冲洗结膜囊在结膜炎治疗中的疗效总结
冲洗结膜囊在结膜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清除炎症分泌物,减轻眼部不适症状,加 速炎症的消退。
冲洗结膜囊还可以稀释病原体浓度,减轻感染程度,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
不同的冲洗液和冲洗方式对疗效产生影响,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和冲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评估冲洗结膜囊在 结膜炎治疗中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05
参考文献
01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2020). 冲洗结膜囊在结膜炎治疗中的疗效 观察. 中华眼科杂志, 56(3), 236-241.
02
参考文献2
王五, 马六. (2019). 结膜囊冲洗对结膜炎患者生活质量 的影响. 眼科研究, 27(4), 289-294.
03

中医治疗结膜炎验方4则

中医治疗结膜炎验方4则

中医治疗结膜炎验方4则2.1茵陈防己汤【来源】朱洪文,《中国中医药报》【组成】茯苓皮10克,茵陈、防己各12克,苡仁30克,防风、白芷各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连翘各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方解】本病为一种季节性过敏性眼结膜炎,其眼部表现类似中医的“目痒证”或“椒、粟疮证”等。

《审视瑶函》中的时复证,所载症状也与此相似,多为双眼发病,常见于春夏季节,秋凉时好转。

儿童及青少年中多见,中年偶有患者,其病愈后不留痕迹。

一般认为是对热或某些物质过敏。

临床上多以脾肺湿热,外夹风邪,即脾肺湿热夹风毒所致,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法。

故方用茯苓皮、茵陈、防己、苡仁除湿利水;防风、老鹳草、乌梢蛇、地肤子疏风除湿;连翘、金银花、焦山栀、鱼腥草清热解毒;白芷祛风止痒。

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之功。

本方要因证而用,随证加减,其效始著。

【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及一切过敏性眼炎、眼睑湿疹等。

【加减】痒甚,加苦参12克;睑缘湿烂,体壮者,加石膏30克。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良效。

2.2祛风明目方【来源】丁甘仁,《新编经验方》【组成】荆芥穗、冬桑叶、密蒙花各6克,谷精草、夏枯草、甘菊花、连翘、黑山栀各9克,生甘草、竹叶各5克,煅石决明15克,桔梗、薄荷(后下)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热,清肝火。

【方解】方中以荆芥、薄荷祛风疏邪;桑叶、菊花祛风明目;连翘、山栀、竹叶清热解毒;石决明、夏枯草清肝火,主目痛;谷精草、密蒙花明目退翳,主目赤肿;桔梗为使,甘草和中。

诸药协同,外散风热、内清肝火,标本同治,功效颇著。

【主治】目暴赤肿,目矢畏光等。

可用于急性结膜炎。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2.3菊栀散热饮【来源】韦文贵,《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组成】甘菊花、焦栀子、黄芩、连翘、桑叶各6克,密蒙花9克,草决明10克。

名医名方干祖望教授独创“脱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名医名方干祖望教授独创“脱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名医名方干祖望教授独创“脱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症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随着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过敏性鼻炎。

这类人一接触冷空气,或莫名其妙不知接触到了什么,马上觉得鼻子发痒,接下来便疯狂地打喷嚏(由三四个到数十个不等),流清涕(稀水样,量多,手纸用掉一大堆),鼻子堵及一过性嗅觉障碍。

这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表现。

这种病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

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的“鼻鼽”的范畴。

鼻鼽,“鼽”即鼻出清涕之意,《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指出:鼽者,鼻出清涕也。

因此,临床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鼻流清涕。

本病的病机为肺,脾,肾虚损,身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

耳鼻喉科学创始人干祖望教授对于过敏性鼻炎有独到的理解,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制定了“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脱敏汤供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脱敏汤药物组成:紫草10克、茜草10克、墨旱莲10克、蝉衣3克、干地龙10克。

紫草甘、咸,寒。

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药典里记载单外用紫草可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茜草,味苦,气寒,阴中微阳,无毒,茜草之色与血色相同,故可入血中,通利血脉。

墨旱莲补肾,益阴,蝉蜕散风除热,利咽,透疹。

地龙,息风通经活络。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墨旱莲、乌梅: 有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蝉蜕、干地龙: 有良好的脱敏作用。

脱敏汤作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基础方,临床上辨证运用,效如桴鼓。

病案举例【病案1】蒋某,男,17岁。

初诊时间为2002年2月4日。

西医诊为过敏性鼻炎已两年,发病多在春秋之际,症见喜寒而恶热;常见鼻衄(恶燥)。

检查:皮划过敏(类似划痕症,高凸而不红);鼻腔:粘膜正常,偏红,中隔两侧有轻度嵴突,舌薄黄苔,脉平。

辨证为禀质过敏,肺金偏热。

治取清肺凉金,佐以脱敏。

处方:桑白皮10g,黄芩3g,蝉衣3g,干地龙10g,墨旱莲10g,茜草10g,紫草10g,诃子肉10g,石榴皮10g,服药1个月,鼻之过敏症状均消失。

浅析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浅析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浅析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摘要】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眼部疾病,临床表现为眼部瘙痒、红肿、泪眼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

奥洛他定滴眼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具有镇静、抗组胺和抗炎作用。

奥洛他定通过抑制组胺H1受体缓解症状,普拉洛芬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减少炎症反应,两者联合应用可互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显著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该联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医生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 奥洛他定滴眼液, 普拉洛芬滴眼液,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药理作用, 理论基础, 综合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潮红、瘙痒、异物感、泪水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局部糖皮质激素、冷敷等,但由于药物的局限性和患者个体差异,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且易复发。

奥洛他定滴眼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作为新型的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备受关注。

奥洛他定滴眼液能有效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普拉洛芬滴眼液具有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眼部炎症。

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有望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关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开展本研究,深入探讨这种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机制,以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提高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奥洛他定和普拉洛芬在过敏性结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中医眼科学如何治疗眼部过敏性疾病

中医眼科学如何治疗眼部过敏性疾病

中医眼科学如何治疗眼部过敏性疾病在现代社会中,眼部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中医眼科学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眼部过敏性疾病,常见的如过敏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主要表现为眼睛瘙痒、红肿、流泪、畏光等症状。

其发病原因往往与过敏原的接触、体质因素、环境变化等有关。

中医认为,眼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整体状态密切相关。

首先,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当人体正气虚弱,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时,就容易受到过敏原的侵袭。

其次,风邪是导致眼部过敏症状的主要邪气。

风邪善行而数变,容易引起眼睛瘙痒、红肿等症状的迅速发作和变化。

此外,湿热、血热等病理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

在治疗方法上,中医眼科学注重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象等,将眼部过敏性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型,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风邪侵袭型,治疗以祛风止痒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荆芥、防风、蝉蜕等。

这些药物具有疏散风邪、止痒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养血润燥的药物,如当归、白芍等,以防止风邪伤阴。

对于湿热内蕴型,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如茯苓、泽泻等,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对于血热生风型,治疗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赤芍、丹皮、紫草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热凉血,消除血热引起的瘙痒症状。

同时,配合一些祛风的药物,如白蒺藜、乌梢蛇等,增强疗效。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眼科学还采用多种外治法来治疗眼部过敏性疾病。

中药熏洗法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

将具有祛风、清热、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水,利用其蒸汽熏蒸眼部,然后用毛巾蘸取药液湿敷眼部。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眼部,缓解症状。

眼部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眼部气血运行,增强眼部的抵抗力。

脱敏浓缩丸止痒及抗过敏药效学研究

脱敏浓缩丸止痒及抗过敏药效学研究

脱敏浓缩丸止痒及抗过敏药效学研究目的:探讨脱敏浓缩丸抗过敏及止痒的药理作用,为其临床治疗荨麻疹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利用卵蛋白致大鼠被动过敏模型和DNCB引起的迟发超敏反应模型研究脱敏浓缩丸的抗过敏作用;采用右旋糖苷致小鼠全身瘙痒模型观察脱敏浓缩丸的止痒作用。

结果:脱敏浓缩丸能减少小鼠搔痒次数,抑制过敏反应。

结论:脱敏浓缩丸具有止痒、抗过敏的药理作用,可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标签:荨麻疹;止痒;抗过敏脱敏浓缩丸为民间自拟方,由紫草、当归、黄芪、苦参、白鲜皮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除湿止痒等作用,用于荨麻疹等疾病治疗。

临床显效率较高,受到患者好评。

荨麻疹在临床具有明显过敏、瘙痒及易复发等特点。

本实验以止痒、抗过敏为主要指标,探讨脱敏浓缩丸治疗荨麻疹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支持。

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试验药物受试药:脱敏浓缩丸,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制剂室提供,批号:100603。

阳性对照药:荨麻疹丸,由吉林龙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21007B30。

1.1.2 实验动物KM种小鼠,清洁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10-0003。

Wistar大鼠,清洁级,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10-0003。

1.1.3 试剂和仪器电子天平;72-1分光光度计;打孔器;DNCB;右旋糖苷注射液;醋酸;伊文斯蓝等。

1.2 方法1.2.1 脱敏浓缩丸对小鼠全身瘙痒的影响[1,2] 取清洁级KM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常规饲养7天,适应环境。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脱敏浓缩丸高剂量组(4.68g/kg)、中剂量组(2.34g/kg)、低剂量组(1.17g/kg)、阳性对照药组(2.6g/kg)和模型对照组。

各组按所设剂量灌胃相应浓度的药液0.2ml/10g体重,模型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实证研究

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实证研究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诊ຫໍສະໝຸດ 过程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基本信 息。
医生如何诊断为结膜炎,以及相关检 查结果。
症状表现
结膜炎的症状表现,如红肿、疼痛、 流泪等。
案例分析方法与过程
治疗方法
患者接受的中医疗法,如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
疗效评估
评估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如症状改善情况、检查 结果等。
数据分析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制定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临床指南,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加强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培训与教育
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疗效和优势,推动中医药在 国际上的认可和应用。
临床研究结论与建议
结论
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建议
在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推广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方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 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04
中医药治疗结膜炎的实证案例分析
中药成分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挥 发油类等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 病毒等作用,能够直接作用于结膜组 织,减轻炎症反应。
中医辨证施治与结膜炎的治疗
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因病 机,采用个体化的辨证施治方案,针 对不同类型的结膜炎给予不同的中药 方剂进行治疗。
对于慢性结膜炎,中医治疗以健脾利 湿、养阴明目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 有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中医药治疗结 膜炎的效果。

氯雷他定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的应用及效果

氯雷他定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的应用及效果

氯雷他定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瘙痒、发红、流泪、眼睛干涩等症状。

针对这种疾病,医生通常会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药物治疗。

布洛芬就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氯雷他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氯雷他定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氯雷他定是一种非处方的抗组胺药物,通过抑制组胺H1受体的活性起到抗过敏作用。

它能够阻断组胺的释放和作用,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此外,氯雷他定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眼部组织。

二、氯雷他定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的应用氯雷他定通常以口服片剂的形式使用,每片剂量为10毫克。

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剂量和使用频率。

一般来说,常用的剂量是每天一次,早上或晚上饭后服用。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用药,避免超量使用或过度依赖。

三、氯雷他定的治疗效果氯雷他定在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首先,它能够迅速缓解眼部瘙痒、发红和流泪等症状,使患者感到舒适。

其次,氯雷他定还能够减轻眼部干涩的感觉,增加泪液的分泌,改善眼部湿润度。

此外,氯雷他定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眼部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病情的康复。

四、注意事项及副作用虽然氯雷他定在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但患者在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其次,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此外,氯雷他定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头晕、恶心等,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结起来,氯雷他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通过抑制组胺受体的活性,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它能够迅速缓解眼部瘙痒、发红和流泪等症状,改善眼部湿润度,促进病情的康复。

然而,患者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应用脱敏止痒剂洗眼,B组患者应用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滴眼,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5例在用药初期对洗剂有轻度刺激症状,在结膜炎症状缓解后,刺激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

结论脱敏止痒剂药性平和、组成合理,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快速消除眼部症状,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标签:过敏性结膜炎;脱敏止痒剂;吡嘧司特钾滴眼液
过敏性结膜炎是临床眼科的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眼红、眼痒,部分患者眼部可伴有分泌物、灼热感、流泪等症状[1]。

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约在20%左右。

我院在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了脱敏止痒剂洗眼方法,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结膜炎诊治》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及体征:双眼红、痒,部分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结膜水肿、充血。

所有患者为过敏体质,且常发生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其中男性30例,女性36例,年龄在7~79岁,平均(4
2.0±
3.6)岁,病程在3~62 d,平均(32.5±2.6)d。

所有患者均排除青光眼、干眼症、角膜炎等眼病患者,哺乳期女性、孕妇,近期有眼科手术史者,有严重肝肾、心脏、造血系统疾病者。

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A组应用脱敏止痒剂洗眼。

将土茯苓15 g、苦参15 g、黄连10 g、蒲公英10 g、荆芥穗10 g、硼砂1 g加入500 mL温水中,浸泡30 min后,以大火煮开、文火煎煮20 min,虑去药渣后,得到200 mL药液。

使用眼药水瓶盛装50 mL药液30℃,对眼睑、结膜囊进行冲洗,50 mL药液要在20 min内用完。

将剩余药液置于冰箱保存,每次使用前要先煮沸,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再洗眼。

4次/d,1剂/d。

1.2.2 B组应用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滴眼,2滴/次,4次/d,滴眼后闭眼10 min。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

1.3疗效评价根据《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中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
的症状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流泪、眼痒、异物感、畏光、睑滤泡、眼睑乳头、结膜水肿、结膜充血、分泌物、脉象、舌象、球周水肿。

痊愈:治疗后的评分减少>95%;好转:评分减少率>70%;进步:评分减少率>30%;无效:评分减少率<30%。

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运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A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5例在用药初期对洗剂有轻度刺激症状,在结膜炎症状缓解后,刺激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

3讨论
结膜上的肥大细胞密度较大(6000个/mm3),且暴露在眼表,其具有极强的免疫活性[2]。

过敏性结膜炎,是IgE介导下产生的Ⅰ型变态反应,所以患者发病时会有明显的眼红、眼痒症状,同时还可合并过敏性哮喘、皮炎及鼻炎等[3]。

过敏性结膜炎的急性过程通常会持续10~14 d,急性期过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其复发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祖国医学理论中,过敏性结膜炎属于痒极难忍障、时复症、目痒病。

其认为该病的病机为血虚生风或肝经风热,诸痒属虚,患者多有舌苔黄腻、舌尖红,风盛则痒、热盛则红,湿邪可致水肿,所以该病有风、热、湿三邪参与,为实证。

脱敏止痒剂以土茯苓、苦参为主药,其具有解毒、燥湿、清热之功效,蒲公英、黄连为辅药,可加强主药的清热、解毒、燥湿功效。

荆芥穗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硼砂具有消肿止痒、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洗眼专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

表明脱敏止痒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达到快速消除眼部症状的目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玉平,韦东,吴淑清,陆芳.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09:851-852.
[2]刘婷,童毅,杨光.自制中药洗眼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95-96.
[3]李蓉,燕涛,薛金山,等.明目熏洗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3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3,09:1870-1871.编辑/肖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