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胸部的 x线 片没 有好转迹 象 ,必须 进行气 管插 管和机 械通
气 ,符合上述一条 即为治疗失败 。
1 . 4 统 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进 行 统 计学 分 析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 验 ,计数 资料 采用 检 验 ,P< 0 . 0 5说 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
患儿分 成对 照组 ( N C P A P组 )和 治疗 组 ( N I P P V组 ) ,每 组各 3 O名 患 儿 。对 照组 中患 儿 的平 均 胎 龄 是 3 0 . 5±1 . 8 周 ,1 4名女患 儿 ,1 6名 男 患 儿 ,出生 时 重 量 为 1 4 5 7 . 5± 4 0 2 . 5克 ;治疗组 中患儿 的平 均胎龄是 3 0 . 0± 2 . 5周 ,1 2名 女 患儿 ,l 8名 男患 儿 ,出 生 时重 量 为 1 4 1 0 . 8±4 5 1 . 7克 ,
医 疗 论 坛
Me d i c i a l Tr e a t me n t F o r u m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8 1・
血氧饱和度小 于 9 0 %。临床 表现 为轻 、中度 呼 吸窘迫 综合 征 ( R D S ) 。 两组患儿 的性别 、年龄 等一 般 资料 差异 不显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指标上 的比较
1 . 1 一般资料
将我 院 2 0 1 1年 1 2月到 2 0 1 3年 1月收治的
胎龄在 3 4周 以下 的 6 0名呼 吸窘 迫综 合 征 ( R D S ) 患儿 的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0例临床分析

【】万双林 ,赵凯,施培华,等.骨科住院病人 下肢深静脉血 9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5 例临床分析 0
王 宏
( 东省 东营 市胜 利 油 田 中心 医 院儿 科 一 区 山 27 3 5 04)
[ 摘
要] 目的 观 察 持 续 气道 正 压 通 气 ( P P)在 治 疗 新 生 儿 呼吸 衰竭 中的 作 用 。方 法 对 呼 吸 衰 竭新 生 儿在 综 合 治 疗 的 基 CA
天 ,平 均 7 6小 时 。孕周 2  ̄ 4 3  ̄ )周 ;入 院体 重 1 ~ 7 4(5 9 . 2
45(.士 .1 g 0 原 发病 分 别 为 :吸入 综 合 征 2 例 , . 1 O )k 。5 例 9 9 1
新 生 儿湿 肺 2例 ,R 、 I期 l DSI I O例 ,早 产 儿 呼 吸 暂停 9 例 ,中 、重度 缺氧 缺 血 性脑 病 8例 。新 生 儿 呼吸 衰 竭 的 诊 断
l , 平均 48天 , 应 用 NC A 3小时 后 显 效 3 2天 . PP 6例 ,有 效 5 例 ,无 效 9例 ,总 有 效 率 8%;应 用 NC A 2 小 时后 显 效 4 3 PP 4 6
例 ,有 效 2例 ,无 效 2例 ,总 有 效 率 9 %,4 5 7例病 情 稳 定 后
础上应用 C A P P给 氧 治疗 ,分 别观 察 在 应 用前 及 应 用后 3小 时 、2 4小 时的 临 床和 血 气 变化 , 了解 其 治疗 效 果 c结 果 C A PP 治 疗 后 血 气 分析 均得 到 改善 ,与 治 疗前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 )。结 论 C A 能 迅速 改善 呼 吸 衰 竭 患 儿 的 气体 交换 和 P05 0 PP 生 命 体 征 ,提 高救 治 成功 率 ,为 首 选 的通 气 支持 治 疗 手段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9O ・ 1
西部 医学 21 0 2年 5月 第 2 4卷 第 5 期 Me We t hn , y 2 1 , 12 , o 5 dJ s ia Ma 0 2 Vo. 4 疗 生儿 呼 吸窘 迫 气治 新 综 合 征 的 临 床 应 用
20 0 8年 8月 ~2 l 年 6月本 院 新 生 儿 重 症 监 护病 房 收 治的 6 O1 O例 N D R S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观 察 患 儿 的 临床 症 状及 血 气
指 标 在 治 疗 前 后 的 变化 。 结 果
6 例 忠 儿 中 ,4例 患 儿 C AP治 疗 呼 吸 困难 及 低 氧 血 症 明 显 改 善 , 治 疗 前 比 较 , O 5 P 与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O 0 ) 血 气 分 析 p P C 2 P O 值 治疗 前 后 比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尸 . 5; H、 a O 、 a 差 P< O 0 ) . 5 。6例 C AP治 P
疗 无 效 转 为 肺 表 面 物 质 活 性 +机 械 通 气 。结 论
[ src] Obet e Toe po et ec rt eefcso a a o tn o sp st ear yp e s r NC Ab ta t j ci v x lr h u ai fe t fn s l n iu u o iv i v c i wa rs u e( PAP v n i ) e t —
卓平辉 杨 钊 , 英。 , 熊
( . 江 堰 市 人 民 医 院儿 科 , 1都 四川 都 江 堰 6 13 ;2 四川 大 学 华 西第 二 医 院新 生 儿科 , 18 0 . 四川 成 都 6 0 4 ) 1 0 1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应用及护理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应用及护理沈艳红【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04(005)001【摘要】目的: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简称 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护理.方法:应用鼻塞式CPAP治疗4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观察其生命体征及治疗前后PaO2和TcSO2的变化. 结果:应用NCPAP 24 h后,33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82.5%),改善4例(1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达到92.5%.与CPAP应用前比,治疗后24h的TcSO2由(52±16.0)%上升至(93±0.5)%;PaO2由(30±12.5)mmHg上升至(56±11.5)mmHg(P<0.01). 结论:NCPAP可改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通气、换气功能及提高PaO2,临床效果显著.【总页数】2页(P78-79)【作者】沈艳红【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江西,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2;R473.72【相关文献】1.早期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张建丽;杨国颖;赵阳;王彤;李瑛瑜;王丽娟;付洪涛2.气泡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氨溴索早期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研究 [J], 王娜;张立明;张爱梅;石雁;尹延娥3.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胎龄≥32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黄丽娜;林玉波4.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J], 沈可英5.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胎龄≥32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黄丽娜;林玉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所收治的40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其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0例。
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的双鼻塞吸氧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的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是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而言,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
水平比较是明显更好的,p<0.05;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都未出现较多或较为明显的并发症情况,组间对比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结论: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患儿的血气指标更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且无明显的并发症情况,安全性较高,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属于围生医学研讨范畴之内的,不断对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各项相关防治措施进行深化与改善可以有效提升早产儿以及有着极低体重的新生儿的存活率[1]。
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起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肺部结构发育未成熟以及其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导致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6小时内发病且会在2天内有进行性的恶化,如果不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进行及时的治疗,其极有可能由于进行性的缺氧或是呼吸衰竭而死亡。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0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作为样本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给予了两组患儿不同的治疗干预进而探究分析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现作出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所收治的40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其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0例。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差异分析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差异分析目的:研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ouble-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DuoPAP)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差异,为NRDS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足月儿RDS患儿50例,采取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DouPAP组(n=25)和nCPAP组(n=25)。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NRDS 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DuoPAP和nCPAP治疗,記录两组患儿治疗后24 h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分压(PO2)及血pH,与治疗前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分析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持续通气时间及治疗后24 h吸入氧浓度(FiO2)、通气治疗失败的比例以及通气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血pH、PO2、PC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DouPAP 组治疗后24 h PO2明显高于nCPAP组,PCO2明显低于nCPAP组(P<0.05);DouPAP组治疗后24 h FiO2和持续通气时间均低于nCPAP组(P<0.05);DouPAP 组治疗后通气失败率明显低于nCPAP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且安全性较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新生儿肺表面物质缺乏所引起的疾病,是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并导致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4例的疗效观察

新 生 儿 呼 吸窘 迫 综 合 征 ( ent ep a r noa r it y M s ro
dsessnrm , R S 又 称 新 生 儿 肺 透 明 膜 病 irs ydo e N D ) t
一
( M )是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 S 缺乏而导致 的 H D , P) 系列呼吸系统症状 , 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
14 疗效判断标 准 应用 n P P6h 2 判 断疗 . C A 、4h 效。显效 : 呼吸困难、 鼻扇 、 吸气三 凹征、 呼气性呻吟 及发绀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 x线胸片、 血气分析恢 复正常 。好转 : 呼吸困难 、 鼻扇、 吸气三 凹征、 呼气性 呻吟及发绀等症状体征缓解 , x线胸片、 血气分析显
如下 。
Hale Waihona Puke 始呼吸末正压( E P 为3 4c H 0 然后根据血气 P E ) — m , 分析结果逐步调高 , 每次调 1 2c H 0, ~ m : 但最高不超 过 8c H 0 吸人氧浓度为 2 % 一 0 , m : ; l 6 % 使经皮血氧
饱和度维持在 9 % 一 3 0 9 %。气流经加温湿化后通过
【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 A ) n P P 治疗I Ⅱ 级、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 S 的疗效。方 NO ) 法 6 例 x线胸片 4 诊断为I Ⅱ N D 级、级 R S患儿, 均采用 n P P治疗, CA 观察 n P P治疗前及治疗后 6h2 CA 、 h的临床疗 4
效及 X线胸片和血气变化。结果 治疗后 6h2 、 h临床症状体征改善 , 4 总有效率分别 9.%(86 )9.% 0 6 5/4 、 9 6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配合触发压力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观察87例

图片 ,并且 记录下 回忆率 。接着 ,将 另一组 图片 ( 干扰 组图片 )与此
组图片混合 ,并随机显 现在 电脑屏 幕上 。以上述同样 的方法 ,分别 记 录负性、 中性和正性 图片的再 认正确率 。
t m e iltmpo a o e e o y s se e cs te me o yf r he da e r llb m m r y tm prditbetr m r o
2结
果
我们 比较了两组记 录 ,以图片评分 1mi 8 后 的回忆率来看 , 0 n 和4 h
1m n ,负性图片 回忆 率 ( 一03 ),4 h ,负性 和正性 图片回 0 i后 , = .1 8后 忆率 ( 03 ; = . ) ,负性 图片再认正确率 ( 03 ),这 / - . r 一0 5 =一 0 3 , =一 .1 与病 程均呈负相关 。
入研究和探索 ,记忆损害的病 因也变得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目前 ,精 神分 裂症 的记忆损害非常广泛 ,但研 究较多 的是工作记忆等。这是 以应
我 们选择 了 l张正 性 图片 、1张 中性 图片与 l张负性 图片 。正性 O 0 O
图片 主要是 一些 生活 场景 ,比如动 物和 人物 等 ; 中性 图片为 日常 用
的再次准 确率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 义。另外 ,精 神分裂症患者 的联想学
我们采 用了 图片评 分测试 ,以此作为 记忆任务 。测试 采用的是 自 由的 回忆方法 。间隔时 间分别为长 时与短时 。但是 ,再 次测试是在 长 时的间隔后。用类似 图片作为 干扰项 ,让患者辨认 。 在 测试 开始前 ,首先要 向被 试介绍 实验要求 ,告知被试 在计算 机 屏 幕中央将呈 现一些 图片,请 他们注 意观看 ,体 会图片带 来的感受 。 这3 张图片 将随机 出现 在 电脑 的屏幕上 ,每 张 图片 出现 时间为 1s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治 疗 方 法 .
采 用 N— P P4 J 呼 吸机 ( 东 鸽 子 医疗 器 械 C A , L 广
有 限公 司生 产 , 空 氧混 合 器 、 有 气体 流 量 表 、 力 调 压
有 效 : 情 改 善 . 吸 困 难 缓 解 , 吸暂 停 消 病 呼 呼 失; 心率 、 血气 稳 定在 正 常 范 围 , 皮 血 氧饱 和度 监 经 测 维 持 9 %~ 5 避 免 了气管 插 管机械 通气 。 效 : 0 9 %: 无
压伤 。
率 达 7 .%, 以往 鼻导 管或 头罩 给 氧相 比 , 效率 6 0 与 有
明显提 高 。 NCA — P P小儿呼 吸机有许 多优点 : 压力 和 吸人 氧 浓度 可根 据需要 准确调 节 , 具有 加温 湿化 功 能 , 明 能
本组5 0例患儿 : 疗有 效 3 治 8例 , 有效 率7 .%; 60 无效 1 2例 , 为机 械通气 , 改 死亡 5例 , 放弃 7例 。 — N CA P P治 疗 时 间 1 ~ 7 , 均 5 。3 2 18h 平 8h 8例有 效 患
善, 见表 1 并 发症 : 。 鼻黏膜 损 伤 1 , 现为 红肿 , 2例 表 无 破溃 ; 无腹 胀 、 气胸 。2 0 — 0 7年本 院使 用 鼻 导 0 6 20
见 的 一种 危 重 症 。 以往 常频 机 械通 气 是 治 疗 的 主要 手 段 , 年 来 无 创 通 气 倍 受 关 注 , 临床 应 用 并 取 近 在 得 显著 疗效 。本研 究 应用 经鼻 塞持 续气 通 正压 通气 ( CA ) N— P P 治疗 5 0例 早 产 儿 呼 吸窘迫 综 合 征 , 得 取
时 , a : 维 持 在 66 1 . k a 可按 每 次 01k a PO 仍 . 06 P , . P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21 0 0年 1月至 2 1 年 6月南 昌大学 第 一 附属 01
医院 收治 早 产 儿 呼 吸窘 迫综 合 征 5 O例 ,男 2 7例 , 女2 3例 。 龄 6h 2d 体 质量 15 0 25 0g 年 ~ , 0 — 0 。
理 和治 疗 , 当压 力 过 大 时气 体 可 从 口腔 逸 出 。 往 既
机 械通气撤 机过程 中常用气管插 管通气过 度 , 由
于 气 管 导 管增 加 气 流 阻力 , 加 呼 吸 功 , 逐 渐 被 增 故
性 降低 , 泡 塌 陷 , 能 残 气 量 , 脉 血 氧 分 压 降 肺 功 动 低 。 — P P的作用 机制是 多方 面 的 , 可 以使肺 泡 N CA 它 避 免 塌 陷 . 肺 泡 稳 定 扩 张 , 少肺 泡 表 面活 性 物 使 减
实用临床医学 2 1 0 2年 第 1 3卷 第 4期
P a t a Ciia M ei n ,0 2 V l 3 No4 rc cl l c l d ie2 1 , o , i n c 1
・
7 ・ 3
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
呼 吸窘 迫 综 合 征 5 0例 临床 观 察
黄 涛 ・龙 春根 , , 王 丽 z陈 , 雯
换 用 另一 消毒鼻 塞 , 可能 中 间停用 数小 时 , 受压 尽 让 的鼻 黏膜休 息 , 复正 常 。患儿 躁动 时 , 适 当应 用 恢 可 镇静剂 , 随着 N C A — P P呼吸 支持 , 氧 改善 , 吸功 缺 呼
减少 , 患儿 舒适 , 易安静 。及 时清 除 口腔分 泌 物 , 保 持 呼 吸道通 畅 ; 口腔 留置 胃管 , 排 气 防治 腹 胀 , 从 可 又可进 行鼻 饲 ; 后应 适当 控制 呼气末 压 力 , 免气 最 避
关 键词 : 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中图分 类 号 : 72 R 2.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989 (020-030 10 —14 21)40 7—2
呼吸窘 迫综 合 征 ( D ) R S 因病 理所 见 肺泡 壁有 透
明膜 , 又 称 肺 透 明 膜 病 , 现 生 后 进 行 性 的呼 吸 故 表 困难 和 呼吸 衰竭 . 主要见 于早产 J 。 新生 儿期 常 L” 是 E
显提 高 治疗 效果 , 早 产 J  ̄ 常适 用 ; 容 易 安装 , 对 LI I E 且
3 讨 论
新 生儿 R S是早 产儿 特发 性 呼 吸系统 疾病 , D 其
病 因主 要 是 肺 泡 表 面 活性 物 质缺 乏 而 导 致 肺 顺 应
所 需设 备少 , 避免 了气 管插 管引起 的并 发症 , 方便 护
呼气 末 压 力 > . P , 脉 血 气 分 析 P O < . P 08 k a 动 a 266 k a
或 P C :80 k a S O < 5 , 改 为气 管 插 管 , a O > . P ,p 2 8 % 则 常 频机 械通 气 。 4 呼吸机 的撤 离 : 呼气末 压 力 为 0 加. k a ) 当 . 3 P, 2 氧浓 度 降至 3 %以 下 , 氧饱 和 度 仍 维 持 正 常时 , 0 血 病情 稳 定 , 气保 持 正 常 , 血 可撤 离 呼 吸 机 , 改用 鼻 导 管或 头罩 吸氧 。
管 或 头罩 给 氧 治疗 早 产 儿 呼 吸 窘迫 综 合 征 患 儿 4 5 例, 有效 率为 l . 54 )二 者相 比 , 用 N C A 11 /5 , %( 使 —P P
治 疗有效 率 明显提 高 。
n3 . = 8
表 1 N— P P 治 疗 有 效者 治 疗 前 后 各 指 标 比 较 CA
气流作 用鼻腔 , 并且压 力稳定 , 呼吸功减少 ,i FO 准确 可调 . 可满足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低 浓度 氧的需求 。 因此 . 对轻 中度 R S可以使用 N C A D - P P治疗。
本 研 究显 示 , — P P治 疗早 产 儿 R S患 儿效 N CA D 果较 好 .0例 中治 疗有效 3 5 8例 , 治疗 前 与治 疗 后2h 比较 , H P C P O 均 有 明 显 改 善 , 异 有 统 R、 R、a O 、a 2 差 计 学意 义 ( P 00 ) 均 < .5 。本组使 用 N C A — P P治疗 有效
(. 1南昌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儿科 , 南昌 3 0 0 ; . 3 0 6 2宜春 市妇 幼保健 院儿科 , 西 宜春 3 6 0 ) 江 3 0 0
摘要 : 目的 观察经鼻塞 持续 气道正压通气 (— P P 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的效果 。 N CA ) 方法
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 行 N C A — P P呼 吸 支 持 治 疗 。 察 治 疗 前 后 临 床 症 状 变 化 及 转 归 情 况 。结 果 观
12 . N— P P治疗 指征 C A 1 患 儿 P C 273 P , FO > O 6 % 的 ) a O > .3 k a 在 i 25 %一 0
的梯 度递 减压 力直 至 降低 到 02 03k a .~ . P 。
3 机械通 气 : N C A ) 如 - P P治疗 2h后 ,i  ̄ 0 , F0 6 %
度提 高 FO , 可将 压 力 保 持 在 O5 06k a不 变 , i :也 .— . P 仅 提 高 FO , P O 达 到 66 1 . k a 若 P O 不 i 2使 a 2 .~ 06 P ; a 2 能维 持 6 P . k a以上 , 用机 械通 气 ; P O 持续 稳 6 改 若 a: 定 , 逐 渐 降 低 FO , 次 递 减 5 ; F0 < 0 应 i 2每 % 当 i2 4 %
1 . 疗 效标 准 4
情 况 下 ,a 26 7k a 2 患 儿 呼 吸频 率 增 快 、 凹 P O < . P ; ) 6 三 征、 吟、 呻 紫绀 或苍 白 , 明显 的 激 惹 现 象 ; ) 片 有 3胸
表 现 为 弥 漫 性 细 颗 粒 阴影 , 发 性 肺 不 张 , 气 管 多 支
导管滑 出。同时要注意鼻导管插人 的深浅 。 一般 0 m 5e 即可 , 须 全部 插 入 。持 续应 用 7 , 不能 撤 机 , 无 2h 如
合 。 同 时 N— P P的 鼻 导 管 使 患 儿 呼 气 末 通 过 CA
V nui e tr 现象 带 人 喷 射气 流维 持 恒 定 的 气 道 正压 通 气 , 气末 将 多余 的气 流从呼吸 回路分流 以减少持续 呼
质 消耗 , 加 肺功 能 残气 量 , 善肺 顺 应性 , 增 改 改善 氧
N CA — P P所代 替 。
N CA — P P治疗 最 常 见 并 发症 是 鼻 部 损 伤 , 胀 腹
和气 压伤 。为减 少 或避 免 鼻部 损 伤 , 先 用 头 帽 和 首 带子 妥善 固定好 鼻塞 , 避免 过 紧压迫 鼻梁 , 过松 导致
满 意疗 效 。报 告如 下 。
2 调 节方 法 : 用 N C A ) 使 — P P治疗 后 P O 仍 低 , a: 可逐 渐 增 加压 力 , 每次 以 O1 02 k a的梯 度 提 高 , .~ . P
最高 压力 不宜 超过 08k a 同时可 按 5 1 %的 幅 . P。 %一 0
对 5 例 危重早 O
治 疗 有 效 3 例 8
(6O , 效 1 7 .%) 无 2例 。治 疗 有 效 患 儿 使 用 N C A — P P治 疗 时 间 l 6h 平 均 5 。 发 症 为 鼻 黏 膜 损 伤 , 1 2 9 , 4h 并 共 2例 。
结论 N CA — P P治 疗 早 产 儿 呼 吸窘 迫综 合 征 效 果 显 著 , 一 种 简 便 、 行 、 创 、 全 的 治 疗 方 法 。 是 易 无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