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油杏果实糖酸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摘要】本文旨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为山杏内种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论述了样品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的优化。
接着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通过研究,揭示了分析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的可行性,同时探讨了研究的意义和展望。
本研究为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对山杏内种皮的质量评价和药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样品处理,色谱条件优化,方法验证,结果分析,分析可行性,研究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杏是一种常见的果实,其内种皮含有丰富的磷脂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对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的准确测定一直是一个挑战。
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分析时间长、灵敏度低等问题,且对于不同样品的分析结果不稳定。
通过对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以为山杏的营养分析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为山杏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山杏内种皮磷脂类化合物的分析可为其他果实的成分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山杏内种皮是一种富含磷脂类化合物的天然植物材料,其中的磷脂类化合物在保健食品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目前对山杏内种皮中磷脂类化合物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分析。
本研究旨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杏内种皮中的磷脂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检测。
具体目的包括:1.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山杏内种皮中的磷脂类化合物;2.优化样品处理方法,提高磷脂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和分析灵敏度;3.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条件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离分析效果;4.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和重复性;5.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山杏内种皮中磷脂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成分特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味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味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调味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
含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和步骤,并利用该方法对调味茶饮料样品中
甜味剂和防腐剂进行了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采用液相(即溶液)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
它主要由溶液泵、进样器、柱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样品溶液通过一根
填充了固定相的柱子(色谱柱),在柱子中分离出不同组分,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并且由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在测定调味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首先准备样品溶液。
样品
溶液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所测定的具体甜味剂和防腐剂进行选择。
常见的方法包括简单溶解、稀释等。
接下来,将样品溶液通过进样器进入色谱柱。
色谱柱中的固定相能够将样品
溶液中的甜味剂和防腐剂分离出来。
然后,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检测。
根据不
同组分的特征峰,可以确定每种组分的含量。
利用数据处理系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
计算,得到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选择性好、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在调味茶饮料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口感和防止细
菌污染,通常会添加甜味剂和防腐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含量进行
测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可以快速、准确地得
到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含量信息,并且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适用性广泛。
两个杏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_质谱分析_陈美霞

园艺学报2004,31(5):663~665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两个杏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陈美霞陈学森*冯宝春(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泰安271018)摘要:对两个杏品种-新世纪.、-红丰.成熟期果实采用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
新世纪检测出74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31604%;红丰检测出72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441677%。
主要成分为醇类、醛类、内酯类、酮类化合物。
相同成分有紫罗酮、己醛、己醇、己烯醛、己烯醇、内酯类、萜烯醇类等,这些成分共同构成杏果实的香味,但其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杏;果实;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中图分类号:S66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3-353X(2004)05-0663-03GC-MS Analysis of Fruit Aroma Components of Two Apricot CultivarsChen Meixia,Chen Xuesen*,and Feng Baochun(Pomology Biological Labor atory,Shandong A gr icultur al University,T ai p an271018,China)Abstract:T his curr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aroma components which present in tw o different apricot cultivars fruit at the commercial ripe stage.T he fruit was sampled by steam distillation-extraction.T he con-centrated ex tracts w ere analyzed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 total of74compounds w ere identified in Xinshiji,representing731604%of the total peak area and72compounds in Hongfeng, representing441677%.Alcohols,aldehydes,lactones,ketones w ere the major constituents in the two extracts.T he common constituents included ionone,hexanal,hexanol,hexenal,hexenol,lactones,terpenic alcohols,etc,w hich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apricot aroma,but their contents are different in two cultivars.Key words:Apricot;Fruit;Aroma component;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 S)1目的、材料与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在果树不同树种香气物质测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1~52。
杏酒中有机酸类化合物的RP—HPLC法测定

摘 要 : 建 立 了反 相 高效液相 色谱 测定 杏酒 中有机 酸 类化 合 物 的 方法. 以金 太 阳杏 为原料 , 经 液体 发酵 法精 心 酿制成 的低 度 杏 酒作 为检 测 样 品 , 测 定 了杏 酒 中 9种 有 机 酸 类化 合 物. 采用
关键 词 : 反 相 高 效 液 相 ;杏 酒 ;有 机 酸 类 化 合 物 中 图法分 类号 : TS 2 6 1 .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De t e r mi na t i o n o f o r g a ni c a c i d s c o m po u nd s i n a br i c o t i n e b y
g r a p h i c c o l u mn ( 4 .6 mm × 2 5 0 mm ) , mo b i l e p h a s e i s 2
me t h a n o l 一 0 .0 l mo l / I
( NH4 ) 2 HPO4 ( p H2 . 8 ) ,t h e f l o w r a t e o f 1 mI / mi n,d e t e c t o r wa v e l e n g t h o f 2 1 0 n m ,3 0℃
2 O 1 3年 l 2月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5 8 1 1 ( 2 0 1 3 ) 0 6 0 1 2 4 — 0 4
杏 酒 中有 机 酸 类 化 合 物 的 RP — HP L C法 测 定
贺 小 贤 ,彭 光杰 ,郑 茂 奎 ,赵 会 芳 ,刘 昌蒙 ,孙福 林
r e v e r s e d — ph a s e hi g h pe r f o r ma nc e l i qu i d c hr o ma t o g r a p h y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眼果实中ATP、ADP、AMP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眼果实中ATP、ADP、AMP的含量杨子琴;王惠聪;付欣雨;李建国;黄旭明【摘要】摸索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仪快速测定龙眼果实腺苷三磷酸(ATP)、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一磷酸(AMP)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作为单一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 mL/min,停止时间13 min,检测波长254 nm,无参比波长.ATP、ADP和AMP浓度在5~50 mg/L范围内与相应的色谱峰面积呈完美的直线关系(决定系数R2均为1.000),回收率95.2%~97.5%,保留时间分别为8.651、9.844和11.457 min.该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果实腺苷含量水平分别为30.0、6.5和2.0μg/g,能荷值为0.86.%A rapid metho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explor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adenosine di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in longan fruit.The method used 0.1 mol/L KH2PO4 (pH7.0) as the single mobile phase with a flow rate of 1 mL/min,stop time 13 min,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254 nm,without reference wavelength.The retention time for ATP,ADP and AMP was 8.651,9.844 and 11.457 min,respectively.Within 0~50 mg/L,ATP,ADP and AMP concentrations all displayed perfect linear correlation (R2=1.000) with their peak areas.The recovery rate reached95.2%~97.5%.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levels of adenosine phosphates in young longan fruit,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ATP,ADP and AMP were 30.0,6.5 and 2.0 μg/g,respectively,with an energy charge of 0.86 in young fruit.【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3(034)007【总页数】3页(P1381-1383)【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龙眼;腺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一磷酸【作者】杨子琴;王惠聪;付欣雨;李建国;黄旭明【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7.2细胞能量代谢是维持植物组织中生理生化活动的基础,细胞的生物合成、物质转运、跨膜电位维持、膜脂质的降解及恢复等均依赖于能量代谢[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果中有机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果中有机酸的含量有机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各种植物的果实酸味的主要来源。
一些有机酸还是生物体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有机酸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气相色谱法需对有机酸进行皂化衍生,操作繁琐;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同时测定多种有机酸,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优点,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银杏果中有机酸的方法,并对银杏果中几种有机酸进行了分析。
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1实验部分1.1仪器、试剂与材料Waters600-2489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配备四元梯度泵,在线真空脱气机,紫外-可见检测器,手动进样器;数显酸度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准确称取草酸、抗坏血酸各5mg,酒石酸25mg,苹果酸、柠檬酸各50mg,乳酸、乙酸各100m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mL容量瓶中作为标准储备液,保存于冰箱中(4°C)。
实验用标准溶液由储备液混合稀释而得。
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分析纯,);甲醇(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纯水由Milli-Q超纯水系统制备。
1.2色谱条件色谱柱:ultimate-C18柱(300×4.6mm×5μm,美国月旭公司);柱温为室温;流动相:3%甲醇-0.01mol/LK2HPO4溶液,用磷酸调节pH=2.0,流速:0.5mL/min;进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210nm。
2结果与讨论2.1色谱条件的优化有机酸的分离一般以水加入适量甲醇作为流动相,但有机酸在水中能发生电离,造成色谱峰变宽且对称性变差。
为抑制有机酸的解离,需加入酸抑制剂调节流动相的pH值。
由于实验采用210nm的波长作为检测波长,为避免干扰有机酸的检测,选择在紫外区几乎无吸收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调节剂。
实验考察了流动相pH为3.0、2.8、2.6、2.4、2.2、2.0时的分离结果,发现随pH的降低,有机酸的分离度和峰的形状越好,但过低的pH对色谱柱有很大损害,因此选择流动相的pH为2.0,并加入3%的甲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果山楂果实中6种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果山楂果实中6种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霍华珍;蔡爱华;谢运昌【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24(45)13【摘要】建立同时测定大果山楂果实中蔷薇酸、2α,19α-二羟基-3-羰基-12-烯-28-乌苏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并对这6种三萜酸在广西6个产地大果山楂果实中的分布及含量进行分析。
采用Diamonsil C_(18)(2)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v/v)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结果表明:6种三萜酸在线性范围内质量浓度与色谱峰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0,检出限0.46~2.00μg/mL,定量下限1.53~6.67μg/mL,变异系数均<5.0%,加标回收率99.2%~101.3%;6个产地的大果山楂果实中三萜酸含量丰富,均检出蔷薇酸、2α,19α-二羟基-3-羰基-12-烯-28-乌苏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6种三萜酸,均为五环三萜酸化合物,其中蔷薇酸、2α,19α-二羟基-3-羰基-12-烯-28-乌苏酸首次检出,以熊果酸、蔷薇酸、2α,19α-二羟基-3-羰基-12-烯-28-乌苏酸为主,三者含量之和占总三萜酸的71.82%~81.38%,总三萜酸含量在808.74~1090.75μg/g FM之间,其中柳州柳江区和桂林平乐县的果实总三萜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达到1090.75μg/g FM和1045.20μg/g FM。
本研究的HPLC法可作为大果山楂果实中三萜酸含量的检测方法,为大果山楂果原料和产品的品质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总页数】9页(P272-280)【作者】霍华珍;蔡爱华;谢运昌【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7【相关文献】1.HPLC法测定大果山楂果实中八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果实中槲皮素的含量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醒脾养儿颗粒中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含量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徐长卿提取物中6种酚酸类成分含量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余甘子叶中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变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香精中13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香精中13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王玉健;黄惠玲;徐志伟;庄鹏;董存柱【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16(000)004【摘要】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食用香精中γ-丁内酯、γ-戊内酯、γ-己内酯、γ-庚内酯、γ-辛内酯、γ-壬内酯、δ-壬内酯、γ-癸内酯、δ-癸内酯、γ-十一内酯、δ-十一内酯、γ-十二内酯、δ-十二内酯等13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对13种饱和内酯化合物可能的质谱断裂机理进行了推测,并使用该法对市面常见4种食用香精中饱和内酯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种食用香精中均不同程度地含有饱和内酯类化合物,其中γ-壬内酯和γ-辛内酯普遍含量较高.【总页数】10页(P166-175)【作者】王玉健;黄惠玲;徐志伟;庄鹏;董存柱【作者单位】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海口570311;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海口570311;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海口570311;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海口57031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口 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TS207.3【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香精中高氯酸盐的含量 [J], 邓其馨;刘泽春;黄朝章;黄华发;张廷贵;谢卫;蔡国华;柯艺萍;汪金珠2.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茶类中2,4-表芸苔素内酯残留 [J], 诸力;陈红平;柴云峰;马桂岑;郝振霞;王晨;刘新;鲁成银3.氧化锌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7种林可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兽药残留 [J], 杨明;刘坤;王冬梅;胡筱静;卢跃鹏;江小明;涂凤琴;伊鋆;陈丹;王梦颖;许晴;田甜;管卓龙;侯靖;周原4.QuP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28-表高芸苔素内酯残留量 [J], 杜功名;查欣欣;吴甜甜;陈刘阳;王洪雷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沼液中的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J], 仲伶俐;郑幸果;赵珊;雷欣宇;黄世群;秦琳;郭灵安;李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以山东省珍稀地方名产珍珠油杏为试材 , 采用高效液 相色谱技术对其果 实的糖酸组分进行 了分
析 。结果 表明 : 珍珠油杏果实含有 3种糖组分 : 果糖、 葡萄糖 、 蔗糖 ; 5种有机 酸组分 : 草酸 、 苹果酸 、 乙酸、 柠檬 酸 、 珀酸 。糖组分以蔗糖含量最高 , 琥 占糖总量 的7 .3 , 0 5 % 其次为葡萄糖 , 果糖含量最低 ; 有机酸组分 以苹果 酸较高 , 占酸总量的 5 . 8 , 85 % 柠檬 酸次之 , 珀酸、 琥 乙酸 、 草酸含量较低。珍珠油杏属于苹果酸型杏品种 。 关键词 : 珍珠油杏 ; 果实 ; 糖酸组分 ; 高效液相色谱
s o e a e s l b e s g r h r i f s n l d d s c o e l c s n r co e h o tn f u r s h w d t t o u l u a si t efu t l h i cu e u r s ,gu o e a d f t s .T e c n e t c o e h t h n e u o s tk n p 7 . 3 o tl u a s ss b tn il ih rt a ec n e t o e oh r w u a s h ra — a i g u 0 5 % f o a g r u sa t l h g e n t o tn s f h t e o s g r .T e o g n t s wa ay h h t t
山东农 业 科 学
2 1 , :0 0 15 1 2~14 0
S a dn gi l r cecs hn o gA r ut a S i e c ul n
珍珠油杏果实糖 酸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王海波 , 杨建 明 , 慧峰 , 林 光 李 李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山指标 由糖 、 、 酸 挥发 性成分 、 颜色 、 形状 和质 地 构 成 ¨ 其 中糖 、 和挥 发 性 成 分 组 , 酸
成 的风 昧物质 对果实 内在 品质有着 重要影 响 。研 究 表 明 , 的果实 风 味 和质 地是 影 响 消 费者 购 买 杏 倾 向的两个 最 重 要 的 品 质 性 状 口 。风 味 物 质 作 J 为果实 品质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究 其 构成 和 含 量 研 对 杏品质调 控、 品质 育 种 及 深 加 工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国 内外关 于 杏 风 味 物 质 中糖 酸 组 分 的 研 究 已有 较 多 报道 , o 等 对 欧 洲 生态 品种 群 杏 Vi 果实糖 酸 成 分 进 行 了研 究 ; 美 霞 等 研 究 了 陈 华北 品种群 和 欧洲品种 群杏果 实糖酸组 成及其 遗
中图 分 类 号 :6 77 0 5. 2 文 献标 识 号 : A 文 章 编 号 :0 1 4 4 (0 1 0 00 — 3 10 — 9 2 2 1 )5— 12 0
An l ss o u a s a d Or a i i s i ui fZh n hu o x n a y i fS g r n g n c Acd n Fr t o e z y u i g s Ap i o y Hi h Pe f r a e Li u d Ch o a o r p y r c t b g r o m nc q i r m t g a h
W AN Ha —b ,YANG Ja G i o in—mig IHu —fn n ,L i e g,L i IL n—g a g un (h n ogl i e fP m / y a n2 10 , hn ) S adn mt ̄ o o g ,T / 70 0 C i t o o a a
Absr c Z e z u 0 xn p c twa a el c lv rey i h n o g Prv n e ta t h n h y u i g a r o sar r o a a t n S a d n o i c .Th u a sa d o g n c i i es g r n r a i
ai h p c t ri eea a zd b i e om n el u ho t r h H L . h eut c si t ar o f t w r nl e yhg pr r a c i i crma ga y( P C) T e r l d n e i us y h f qd o p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