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4-4经典综合试题(含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4-4经典综合试题(含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4-4经典综合试题(含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4-4经典综合试题(含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曲线25()12x t

t y t =-+??=-?

为参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是( ).

A .2

1(0,)(,0)52、

B .11(0,)(,0)52、

C .(0,4)(8,0)-、

D .5(0,)(8,0)9

、 2.把方程1xy =化为以t 参数的参数方程是( ).

A .121

2x t y t -?=???=?

B .sin 1sin x t y t =???=??

C .cos 1cos x t y t =???=??

D .tan 1tan x t y t =???=?? 3.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12()23x t

t y t =+??

=-?

为参数,则直线的斜率为( ).

A .

23 B .23- C .32 D .3

2

- 4.点(1,2)在圆18cos 8sin x y θ

θ

=-+??

=?的( ).

A .内部

B .外部

C .圆上

D .与θ的值有关

5.参数方程为1()2

x t t t y ?=+?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条直线

B .两条直线

C .一条射线

D .两条射线

6.两圆???+=+-=θθsin 24cos 23y x 与???==θ

θ

sin 3cos 3y x 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相离

D .内含

7

.与参数方程为)x t y ?=??

=??为参数等价的普通方程为( ). A .22

14y x += B .221(01)4

y x x +=≤≤ C .22

1(02)4y x y +=≤≤ D .22

1(01,02)4

y x x y +=≤≤≤≤

8.曲线5cos ()5sin 3

x y θπ

θπθ=?≤≤?

=?的长度是( ).

A .5π

B .10π

C .

35π D .3

10π 9.点(,)P x y 是椭圆222312x y +=上的一个动点,则2x y +的最大值为( ).

A

. B

. C

D

10

.直线112()x t t y ?

=+??

??=-??为参数和圆2216x y +=交于,A B 两点,

则AB 的中点坐标为( ).

A .(3,3)- B

.( C

.3)- D

.(3,

11.若点(3,)P m 在以点F 为焦点的抛物线2

4()4x t t y t ?=?=?

为参数上,则||PF 等于( ). A .2 B .3 C .4 D .5 12.直线2()1x t

t y t

=-+??

=-?为参数被圆22(3)(1)25x y -++=所截得的弦长为( ).

A

B .1

40

4

C 82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参数方程()2()

t t

t t

x e e

t y e e --?=+??=-??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14

.直线2()3x t y ?=-??

=??为参数上与点(2,3)A -

_______. 15.直线cos sin x t y t θθ=??

=?与圆42cos 2sin x y α

α

=+??=?相切,则θ=_______________.

16.设()y tx t =为参数,则圆2

2

40x y y +-=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求直线11:()5x t

l t y =+???

=-+??为参数

和直线2:0l x y --=的交点P 的坐标,及点P

与(1,5)Q -的距离.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过点P 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与曲线22121x y +=交于点,M N , 求||||PM PN ?的值及相应的α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BC ?中,(2,0),(0,2),(cos ,1sin )A B C θθ--+(θ为变数),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l 经过点(1,1)P ,倾斜角6

π

α=,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

(2)设l 与圆422=+y x 相交与两点,A B ,求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分别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把参数方程1()cos 2

1()sin 2

t t t t x e e y e e θθ--?=+????=-??化为普通方程:

(1)θ为参数,t 为常数;(2)t 为参数,θ为常数.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直线l 过定点3(3,)2

P --与圆C :5cos ()5sin x y θ

θθ

=??

=?为参数相交于A 、B 两点.

求:(1)若||8AB =,求直线l 的方程;

(2)若点3(3,)2

P --为弦AB 的中点,求弦AB 的方程.

答案与解析:

1.B 当0x =时,25t =

,而12y t =-,即15y =,得与y 轴的交点为1(0,)5; 当0y =时,12t =,而25x t =-+,即12x =,得与x 轴的交点为1

(,0)2

2.D 1xy =,x 取非零实数,而A ,B ,C 中的x 的范围有各自的限制. 3.D 233122

y t k x t --=

==--. 4.A ∵点(1,2)到圆心(1,0)-

8=(圆半径)

∴点(1,2)在圆的内部.

5.D 2y =表示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而2,2x x ≥≤-或,所以表示两条射线.

6.B

5=,两圆半径的和也是5,因此两圆外切.

7.D 222

22

,11,1,0,011,0244

y y x t t x x t t y ==-=-+=≥≤-≤≤≤而得. 8.D 曲线是圆2225x y +=的一段圆弧,它所对圆心角为23

3

π

π

π-

=

. 所以曲线的长度为

3

10π

. 9.D 椭圆为22

164

x y +=

,设,2sin )P θθ,

24sin )x y θθθ?+=+=+≤

10.D

221(1)()162t +

+-=,得2880t t --=,12128,42t t t t ++==,

中点为1143

2334x x y y ?

=+??=??????

=-?

??=-?? 11.C 抛物线为2

4y x =,准线为1x =-,||PF 为(3,)P m 到准线1x =-的距离,即为4.

12.C 2222212

122

x t x t y t y t ?=-+?

?=-+?????

=-??=???,把直线21x t y t =-+??=-? 代入2

2

(3)(1)25x y -++=,得2

2

2

(5)(2)25,720t t t t -++-=-+=,

12||t t -==

12|t t -=

13.2

2

1,(2)416x y x -=≥ 22()()422222

t

t t t t

t

y x e x e e y y x x y y e e x e ---?

?+==+?????+-=??=-??-=???. 14.(3,4)-,或(1,2)-

2222

1()),,22

t t +===±. 15.

6

π,或56π 直线为tan y x θ=,圆为22

(4)4x y -+=,作出图形,相切时,

易知倾斜角为

6

π,或56π.

16.22

24141t x t t

y t ?

=??+??=?+? 22

()40x tx tx +-=,当0x =时,0y =,或241t x t =+; 而y tx =,即2241t y t =+,得2

2

24141t x t t

y t ?

=??+??=?+?

. 17

.解:将15x t

y =+???

=-+??

,代入0x y --=

,得t =,

得(1P +,而(1,5)Q -,

得||43PQ =

=

18

.解:设直线为cos ()sin x t t y t αα?=

+???=?

为参数,代入曲线 并整理得2

2

3

(1sin )(10)02

t t αα+++

=, 则12232||||||1sin PM PN t t α

?==+, 所以当2

sin 1α=时,即2πα=,||||PM PN ?的最小值为34,此时2

πα=.

19.解:设C 点的坐标为(,)x y ,则cos 1sin x y θ

θ=??

=-+?

即2

2

(1)1x y ++=为以(0,1)-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 ∵(2,0),(0,2)A B -,

∴||AB == 且AB 的方程为

122

x y

+=-, 即20x y -+=,

则圆心(0,1)-到直线AB

=

∴点C 到直线AB

的最大距离为1+ ∴ABC S ?

的最大值是

1(132?=+. 20.解:(1)直线的参数方程为1cos 61sin 6x t y t ππ?=+????=+??

,即1112

x y t ?=+????=+??,

(2

)把直线1112

x y t ?=???

?=+??,代入422=+y x ,

得2221

(1)(1)4,(31)202

t t t ++=+-=, 122t t =-,则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为2.

21.解:(1)当0t =时,0,cos y x θ==,即1,0x y ≤=且; 当0t ≠时,cos ,sin 11()()2

2

t t

t t x y e e e e θθ--=

=

+-,

而22

1x y +=,

2

2

22111()()4

4

t

t t

t x y e e e e --+

=+-;

(2)当,k k Z θπ=∈时,0y =,1()2

t

t x e e -=±

+,即1,0x y ≥=且; 当,2k k Z πθπ=+∈时,0x =,1()2

t t

y e e -=±-,即0x =;

当,2k k Z πθ≠∈时,得2cos 2sin t t

t t x e e y e e θθ--?+=????-=

??

即222cos sin 222cos sin t

t x y e x y

e θθθθ-?=+????=-??,得222222(

)()cos sin cos sin t t

x y x y e e θθθθ-?=+-, 即22

2

21cos sin x y θθ

-=. 22.解:(1)由圆C 的参数方程225cos 255sin x x y y θ

θ

=??+=?

=?,

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①3cos ()3

sin 2

x t t y t αα=-+??

?=-+??为参数, 将参数方程①代入圆的方程2225x y += 得2

412(2cos sin )550t t αα-+-=, ∴△2

16[9(2cos sin )55]0αα=++>, 所以方程有两相异实数根1t 、2t ,

∴2

12||||9(2cos sin )558AB t t αα=-=++=,

化简有2

3cos 4sin cos 0ααα+=, 解之cos 0α=或3tan 4

α=-

, 从而求出直线l 的方程为30x +=或34150x y ++=.

(2)若P 为AB 的中点,所以120t t +=,

由(1)知2cos sin 0αα

+=,得tan 2α=-,

故所求弦AB 的方程为2

2

42150(25)x y x y ++=+≤.

备用题:

1.已知点00(,)P x y 在圆38cos 28sin x y θ

θ

=+??

=-+?上,则0x 、0y 的取值范围是( ).

A .0033,22x y -≤≤-≤≤

B .0038,28x y ≤≤-≤≤

C .00511,106x y -≤≤-≤≤

D .以上都不对

1.C 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知选C .

2.直线12()2x t

t y t

=+??=+?为参数被圆229x y +=截得的弦长为( ).

A .

125 B

C

D

2.B

11221x x t y t y ?

=?=+??

???

=+??=??

,把直线122x t y t =+??=+?代入 229x y +=得222(12)(2)9,5840t t t t +++=+-=,

21281612

||()555

t t -==-+=

12|t t -= 3.已知曲线2

2()2x pt t p y pt ?=?=?为参数,为正常数上的两点,M N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12,t t 和,

120t t +=且,那么||MN =_______________.

3.14||p t 显然线段MN 垂直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即x 轴,121||2||2|2|MN p t t p t =-=. 4.参数方程cos (sin cos )

()sin (sin cos )

x y θθθθθθθ=+??

=+?为参数表示什么曲线?

4.解:显然tan y x θ=,则22

222

2111,cos cos 1y y x x

θθ

+==+, 2

222112tan cos sin cos sin 2cos cos 221tan x θθθθθθθθ=+=

+=?++, 即222

2

22

2

1

112

111y y x x x y y y x

x x

+=?

+=

+++,22(1)1y y x x x +=+, 得21y y

x x x

+=+,

即220x y x y +--=.

5.已知点(,)P x y 是圆222x y y +=上的动点, (1)求2x y +的取值范围;

(2)若0x y 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5.解:(1)设圆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y θ

θ

=??

=+?,

22cos sin 1)1x y θθθ?+=++=++,

∴121x y ≤+≤.

(2)cos sin 10x y a a θθ++=+++≥, ∴(cos sin )12)14

a π

θθθ≥-+-=+

-恒成立,

即1a ≥

2016届高考数学经典例题集锦:数列(含答案)

数列题目精选精编 【典型例题】 (一)研究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1. 研究通项的性质 例题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 111,3(2)n n n a a a n --==+≥. (1)求32,a a ; (2)证明: 312n n a -= . 解:(1)2 1231,314,3413a a a =∴=+==+= . (2)证明:由已知1 13 --=-n n n a a ,故)()()(12211a a a a a a a n n n n n -++-+-=--- 1 2 1313 3 312n n n a ---+=++++= , 所以证得31 2n n a -= . 例题2.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11,1,21(1)n n n S a a S n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 (Ⅱ)等差数列{}n b 的各项为正,其前n 项和为n T ,且315T =,又112233,,a b a b a b +++成等比数列,求n T . 解:(Ⅰ)由121n n a S +=+可得121(2)n n a S n -=+≥, 两式相减得:112,3(2)n n n n n a a a a a n ++-==≥, 又21213a S =+=∴213a a = 故{}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 3 n n a -= (Ⅱ)设{}n b 的公差为d ,由315T =得,可得12315b b b ++=,可得25b = 故可设135,5b d b d =-=+,又1231,3,9a a a ===, 由题意可得2 (51)(59)(53)d d -+++=+,解得122,10d d == ∵等差数列{}n b 的各项为正,∴0d > ∴2d = ∴2(1) 3222n n n T n n n -=+ ?=+ 例题3. 已知数列{}n a 的前三项与数列{}n b 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2 12322...a a a +++ 128n n a n -+=对任意的*N n ∈都成立,数列{} n n b b -+1是等差数列. ⑴求数列{}n a 与{}n b 的通项公式; ⑵是否存在N k * ∈,使得(0,1)k k b a -∈,请说明理由. 点拨:(1)2112322...28n n a a a a n -++++=左边相当于是数列{}12n n a -前n 项和的形式,可以联想到已知n S 求n a 的方法,当2n ≥时,1n n n S S a --=. (2)把k k a b -看作一个函数,利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来研究k k a b -的取值情况. 解:(1)已知212322a a a +++ (1) 2n n a -+8n =(n ∈*N )① 2n ≥时,212322a a a +++ (2) 128(1)n n a n --+=-(n ∈*N )②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

高一数学 第八章 平面向量 第一讲 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 一.【要点精讲】 1.向量的概念 ①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几何表示法AB u u u r ,a ;坐标表示法),(y x j y i x a 。 向量的模(长度),记作|AB u u u r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规定0r 平行于任何向量。(与0的区别) ③单位向量| a |=1。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记作a ∥b ⑤相等向量记为b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211y x y x 2121y y x x 2.向量的运算(1)向量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如图,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 取一点A ,作AB u u u r a ,BC u u u r b ,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b ,即 a+b AB BC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特殊情况: a b a b a+b b a a+b (1) 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C B D C B A A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 AB BC CD PQ QR A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L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②向量减法: 同一个图中画出 a b a b r r r r 、 要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2) 三角形法则的特点是“首尾相接”,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些向量的和;差向量是从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3)实数与向量的积 3.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b =a 。 二.【典例解 析】 题型一: 向量及与向量相关的基本概念概念 例1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 (1)零向量没有方向 (2)b a 则, (3)单位向量都相等 (4) 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经典高难度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复习测试题(难题版) 1.设5log 3 1=a ,5 13=b ,3 .051??? ??=c ,则有( ) A .a b c << B .c b a << C .c a b << D .b c a << 2.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在),4(∞+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 f x =的对称轴为4x =,则( ) A .)3()2(f f > B .)5()2(f f > C .)5()3(f f > D .)6()3(f f > 3.函数lg y x = 的图象是( )

4.下列等式能够成立的是( ) A .ππ-=-3)3(66 B = C =34 ()x y =+ 5.若偶函数)(x f 在(]1,-∞-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2()1()23(f f f <-<- B .)1()2 3 ()2(-<-

6.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2f x x x =-,则()y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A . ()(2)f x x x =-+ B .()||(2)f x x x =- C .()(||2)f x x x =- D. ()||(||2)f x x x =- 7.已知函数log (2)a y ax =-在区间[0,1]上是x 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1,2) C .(0,2) D .(2,)+∞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典型例题及详细解答

新课标高中数学圆的方程典型例题 类型一:圆的方程 例1 求过两点)4,1(A 、)2,3(B 且圆心在直线0=y 上的圆的标准方程并判断点)4,2(P 与圆的关系. 分析:欲求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圆心坐标的圆的半径的大小,而要判断点P 与圆的位置关系,只须看点P 与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若距离大于半径,则点在圆外;若距离等于半径,则点在圆上;若距离小于半径,则点在圆内. 解法一:(待定系数法) 设圆的标准方程为2 2 2 )()(r b y a x =-+-. ∵圆心在0=y 上,故0=b . ∴圆的方程为2 2 2 )(r y a x =+-. 又∵该圆过)4,1(A 、)2,3(B 两点. ∴?????=+-=+-2 22 24)3(16)1(r a r a 解之得:1-=a ,202 =r .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20)1(2 2 =++y x . 解法二:(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因为圆过)4,1(A 、)2,3(B 两点,所以圆心C 必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上,又因为 13 12 4-=--= AB k ,故l 的斜率为1,又AB 的中点为)3,2(,故AB 的垂直平分线l 的方程为:23-=-x y 即01=+-y x . 又知圆心在直线0=y 上,故圆心坐标为)0,1(-C ∴半径204)11(2 2= ++==AC r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0)1(2 2 =++y x . 又点)4,2(P 到圆心)0,1(-C 的距离为 r PC d >=++==254)12(22. ∴点P 在圆外. 说明:本题利用两种方法求解了圆的方程,都围绕着求圆的圆心和半径这两个关键的量,然后根据圆心与定点之间的距离和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若将点换成直线又该如何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高一数学《数列》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强力推荐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5习题 第二章 数列 1.{a n }是首项a 1=1,公差为d =3的等差数列,如果a n =2 005,则序号n 等于( ).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前三项和为21,则a 3+a 4+a 5=( ). A .33 B .72 C .84 D .189 3.如果a 1,a 2,…,a 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 ≠0,则( ). A .a 1a 8>a 4a 5 B .a 1a 8<a 4a 5 C .a 1+a 8<a 4+a 5 D .a 1a 8=a 4a 5 4.已知方程(x 2 -2x +m )(x 2 -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4 1 的等差数列,则 |m -n |等于( ). A .1 B . 4 3 C . 2 1 D . 8 3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 003+a 2 004>0,a 2 003·a 2 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 A .4 005 B .4 006 C .4 007 D .4 008 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 则a 2=( ). A .-4 B .-6 C .-8 D . -10 8.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5a a =9 5 ,则59S S =( ). A .1 B .-1 C .2 D . 2 1 9.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2 1 2b a a 的值是( ). A . 2 1 B .- 2 1 C .- 21或2 1 D . 4 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0,a n -1-2 n a +a n +1=0(n ≥2),若S 2n -1=38,则n =( ). A .38 B .20 C .10 D .9

高一数学函数经典习题及答案

函 数 练 习 题 班级 一、 求函数的定义域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 = ⑵y = ⑶01 (21)111 y x x =+-++ - 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x ()2 的定义域为_ _ _;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3、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函数1(2)f x +的定义域为 。 4、 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1,1]-,且函数()()()F x f x m f x m =+--的定义域存在,数m 的取值围。 二、求函数的值域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 23y x x =+- ()x R ∈ ⑵2 23y x x =+- [1,2]x ∈ ⑶311x y x -=+ ⑷31 1 x y x -=+ (5)x ≥ ⑸ y =⑹ 22 5941x x y x +=-+ ⑺31y x x =-++ ⑻2y x x =- ⑼ y ⑽ 4y = ⑾y x =-

6、已知函数22 2()1 x ax b f x x ++=+的值域为[1,3],求,a b 的值。 三、求函数的解析式 1、 已知函数2 (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2、 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2 (1)(1)24f x f x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3、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f x = 。 4、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则当(,0)x ∈-∞时()f x =____ _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5、设()f x 与()g x 的定义域是{|,1}x x R x ∈≠±且,()f x 是偶函数,()g x 是奇函数,且1()()1 f x g x x +=-,求()f x 与()g x 的解析表达式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6、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 23y x x =++ ⑵y =⑶ 2 61y x x =-- 7、函数()f x 在[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则2 (1)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8、函数236 x y x -= +的递减区间是 ;函数y =的递减区间是 五、综合题 9、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 ⑴3 ) 5)(3(1+-+= x x x y , 52-=x y ; ⑵111-+=x x y , )1)(1(2-+=x x y ;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真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真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函数与方程 【知识梳理】 1、函数零点的定义 (1)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方程0)(=x f 的实数根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 (2)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0)(=x f 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函数零点的求法:解方程0)(=x f ,所得实数根就是()f x 的零点 (3)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 ①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变号零点。 ②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不变号零点。 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0)()(?)(x f y =有2个零点?0)(=x f 有两个不等实根; 0?=?)(x f y =有1个零点?0)(=x f 有两个相等实根; 0?

高中数学_经典函数试题及答案

经典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12(-=x f y 是偶函数,则函数)2(x f y =的对称轴是 ( ) A .0=x B .1-=x C .21= x D .2 1-=x 2.已知1,10-<<x 时,,log )(2x x f =则当0m D .12-<<-m 或13 2 <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经典题型全面总结版

高中数学排列与组合 (一)典型分类讲解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 先排末位共有1 3C 然后排首位共有1 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 34A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 1 3 434 288C C A =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2. 7人站成一排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可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同时对相邻元 素内部进行自排。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 522522480A A A =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题: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4枪命中恰好有3枪连在一起的情形的不同种数为 20 三.不相邻问题插空策略 例3.一个晚会的节目有4个舞蹈,2个相声,3个独唱,舞蹈节目不能连续出场,则节目的出场顺序有多少种? 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排2个相声和3个独唱共有55A 种, 第二步将4舞蹈插入第一步排好的6个元素中间包含首尾两个空位共有种 46 A 不同的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节目的不同顺序共有54 56A A 种 练习题: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新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且两个新节目不相邻,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30 四.定序问题倍缩空位插入策略 例4. 7人排队,其中甲乙丙3人顺序一定共有多少不同的排法 解:(倍缩法)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起进行排列,然后用总排列数除以这几个元素 之间的全排列数,则共有不同排法种数是: 73 73/A A (空位法)设想有7把椅子让除甲乙丙以外的四人就坐共有 47 A 种方法,其余的三个位置甲乙丙共有 1种坐法,则共有4 7A 种方法。 思考:可以先让甲乙丙就坐吗? (插入法)先排甲乙丙三个人,共有1种排法,再把其余4四人依次插入共有 方法 练习题:10人身高各不相等,排成前后排,每排5人,要求从左至右身高逐渐增加,共有多少排法? 5 10C 五.重排问题求幂策略 例5.把6名实习生分配到7个车间实习,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完成此事共分六步:把第一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有 7 种分法.把第二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也有7种分依此类推,由分步计数原 理共有6 7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题: 1. 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 法的种数为 42 4 4 3 允许重复的排列问题的特点是以元素为研究对象,元素不受位置的约束,可以逐一安排各个元素的位置,一般地n 不同的元素没有限制地安排在m 个位置上的排列数为n m 种

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经典试题

) ( ........}6,5,4,2{,}6.4.3.1{654321.1等于,则集合},,,,,{已知全集B C A B A U U ===}3,1{.A }5,2{.B }4{.C Φ.D 等于则{已知集合B A x x x B x x A },02|{},22|.22≤-=<<-=……………….....( ) )2,0(.A ]2,0(.B )2,0[.C ]2,0[.D ).......( ........................................,1},032|{.3则下列正确的是已知集合=<-=a x x P P a A ?. P a B ∈. P a C ?. P a D ∈}{. )......( ........................................)1lg(11 )(.4的定义域是函数x x x f ++-= )1,(.--∞A ),1(.∞+B ),1()1,1(.+∞- C ),(.+∞-∞D ).......(.........................................5是同一函数下列哪组中的两个函数 x y x y A ==与2)(. x y x y B ==与33)(. 2 2)(.x y x y C ==与 x x y x y D 2 3 3 .==与 )..(........................................)]}5([{)0(32)0(1 )0(0)(.6等于则已知f f f x x x x x f ??? ??<-=->= 0.A 1.-B 5.C 5.-D ).....(........................................),0(.7上是减函数的是间下列四个函数中,在区∞+ x y A 3log .= x y B 3.= x y C =. x y D 1 .= ) (则为常数)(时,上的奇函数,当为定义在=-++=≥)1(,22)(0)(8f b b x x f x R x f x 3.A 1.B 1.-C 3.-D ).....( ........................................416.9的值域是 函数x y -= ),0[.+∞A ]4,0[.B )4,0[.C )4,0(.D

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1.在画两个变量的散点图时,下面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 A 预报变量在x轴上,解释变量在y轴上 B 解释变量在x轴上,预报变量在y轴上 C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x轴上 D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y轴上 2.数列2,5,11,20,,47, x…中的x等于() A 28 B 32 C 33 D 27

3.复数2 5 -i 的共轭复数是( ) A i +2 B i -2 C -i -2 D 2 - i 4.下面框图属于( ) A 流程图 B 结构图 C 程序框图 D 工序流程图 5.设,,a b c 大于0,则3个数:1a b +,1b c +,1 c a +的值( ) A 都大于2 B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 都小于2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6.当132<

处理处理 得病32 101 133 不得病61 213 274 合计93 314 407 根据以上数据,则( ) A 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有关 B 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无关 C 种子是否经过处理决定是否生病 D 以上都是错误的 8.变量x与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当x取值16,14,12,8 时,通过观测得到y的值分别为11,9,8,5,若在实际问题中,y的预报最大取值是10,则x的最大取值不能超过( ) A 16 B 17 C 15 D 12 9.根据右边程序框图,当输入10 时,输出的是() A 12 B 19 C 14.1 D -30

高一数学集合基础经典练习题 (1)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单元综合练习(Ⅰ) 一、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 1、U ={1,2,3,4,5},若A ∩B ={2},(C U A )∩B ={4},(C U A )∩(C U B )={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错误!未指定书签。 ①、3A 且3B ;②、3A 且3B ; ③、3A 且3B ;④、3A 且3B 。 2、设集合M ={x |-1≤x <2},N ={x |x -k ≤0},若M ∩N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全集I ={x |x R },集合A ={x |x ≤1或x ≥3},集合B={x |k <x <k +1,k R },且(C I 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全集U Z =,2{1,0,1,2},{|}A B x x x =-==,则U A C B 为 5、设a b ∈R ,,集合{}10b a b a b a ??+=???? ,,,,,则b a -= 6、设集合M =},214|{},,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则M N 。(选填 、、、?、=、 N M ?、N M ?) 7、设集合{}R x x x A ∈≥-=,914, ? ?????∈≥+=R x x x x B ,03, 则A ∩B = 8、已知集合{}|1A x x a =-≤,{}2540B x x x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9、设集合S ={A 0,A 1,A 2,A 3},在S 上定义运算⊕为:A 1⊕A =A b ,其中k 为I +j 被4除的余数,I ,j =0,1,2, 3.满足关系式=(x ⊕x )⊕A 2=A 0的x (x ∈S )的个数为 10、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A =,{}0,2B =,则集合A B *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11、设集合∈<≤=x x x A 且30{N }的真子集... 的个数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满分90分)解答时要有答题过程! 12、(14分)若集合S ={}23,a ,{}|03,T x x a x Z =<+<∈且S ∩T ={}1,P =S ∪T ,求集合P 的所有子集 13、(16分)已知集合A ={}37x x ≤≤,B ={x |2

高二数学选修2-1逻辑命题经典练习题

圆梦教育高二数学选修2-1测试题 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 A 、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 B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C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D 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若x 2+y 2≠0,则x ,y 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多边形都相似”的逆命题③“若m>0,则x 2+x -m=0有实 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x -1 23是有理数,则x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x51 y 4、“a ≠1或b ≠2”是“a +b ≠3”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5、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甲是丁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6.有下述说法:①0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 ②0a b >>是b a 1 1<的充要条件. ③0a b >>是33a b >的充要条件.则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B .“a b >”与“ a c b c +>+”不等价 C .“220a b +=,则,a b 全为0”的逆否命题是“若,a b 全不为0, 则220a b +≠” D .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8、“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的否命题() A 、 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 B 、 B 、若x =a 或x =b ,则x 2-(a +b )x +ab ≠0 C 、 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 D 、 D 、若x =a 或x =b ,则x 2-(a +b )x +ab =0 9、“1 2m =”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10、命题p :存在实数m ,使方程x 2+mx +1=0有实数根,则“非p ”形式的命题是( ) A 、 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无实根 B 、不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 C 、对任意的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 D 、至多有一个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 11.若"a b c d ≥?>"和"a b e f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二经典测试题100题

A C P B 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二经典测试题100题(二) 一、填空题:本题共25题 1、设集合{}(,)1A x y y ax ==+,{}(,)B x y y x b ==+,且{}(2,5)A B =I ,则:a= b= 2、对于一个底边在x 轴上的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倍 3. 已知函数2log (0)()3 (0)x x x f x x >?=?≤?,则1 [()]4f f 的值是 4. 设1,01,x y a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1a a y x -->○2 ay ax <○3y x a a <○4 y x a a log log > 5. 函数()23x f x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6.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且对其内任意实数12,x x 均有:1212()[()()]0x x f x f x --<,则 ()f x 在(,)a b 上是 函数(增或减) 7. 在x 轴上的截距为2且倾斜角为135°的直线方程为 8. 设点M 是Z 轴上一点,且点M 到A (1,0,2)与点B (1,-3,1)的距离相等,则点M 的坐标是 9、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S 是h (0)h H ≤≤的函数,则该函数的图象 是 . 10. 将直线:210l x y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 ',则直线l l '与之间的距离为 11. 函数2 ()lg(21)5 x f x x -= +++的定义域为 12. 已知0>>b a ,则3,3,4a b a 的大小关系是 13.函数3 ()3f x x x =+-的实数解落在的区间是 14.已知(1,2),(3,1),A B 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15.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 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16. 如图,在Rt △ABC 中,∠ABC=900 ,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 PA ⊥平面ABC ,则四面体P-ABC 中共有 个直角三角形。 17.如果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的侧面积是4π,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18 .在圆2 2 4x y +=上,与直线43120x y +-=的距离最小的点的坐标为 19.用符号“∈”或“?”填空

高一数学必修一经典高难度测试题

必修一 1.设5log 3 1=a ,5 1 3=b ,3 .051??? ??=c ,则有( ) A .a b c << B .c b a << C .c a b << D .b c a << 2.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在),4(∞+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 f x =的对称轴为4x =,则( ) A .)3()2(f f > B .)5()2(f f > C .)5()3(f f > D .)6()3(f f > 3.函数lg y x = 的图象是( ) 4.下列等式能够成立的是( ) A .ππ-=-3)3(66 B .=C = 34 ()x y =+ 5.若偶函数)(x f 在(]1,-∞-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2()1()23(f f f <-<- B .)1()2 3 ()2(-<-???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1) B 1 (0,)3 C 11 [,)73 D 1 [,1)7 9.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1)()f x f x +=-,且当x ∈[1,0]-时()12x f x ?? = ??? , 则2(log 8)f 等于 (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考点及典型例题解析(全)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知识点: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⑴常见的多面体有:棱柱、棱锥、棱台;常见的旋转体有:圆柱、圆锥、圆台、 球。 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 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⑶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这 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2、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 2 2 2c b a l+ +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3 = 3、球的体积公式:3 3 4  R Vπ =,球的表面积公式:2 4 R Sπ = 4、柱体h s V? =,锥体h s V? = 3 1 ,锥体截面积比: 2 2 2 1 2 1 h h S S = 5、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⑴圆柱侧面积; l r S? ? =π2 侧面 ⑵圆锥侧面积: l r S? ? =π 侧面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棱柱的底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棱锥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C.棱柱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 D.棱锥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 ★★例2:若一个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其直观图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A 2 1 倍 B 4 2 倍 C 2倍 D 2倍 ★例3:已知一个几何体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一个组合体,其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个组合体的上、下两部分分别是() A.上部是一个圆锥,下部是一个圆柱 B.上部是一个圆锥,下部是一个四棱柱 C.上部是一个三棱锥,下部是一个四棱柱 D.上部是一个三棱锥,下部是一个圆柱

★★例4:一个体积为38cm 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是 A .28cm π B 2 12cm π. C 216cm π. D .220cm π 二、填空题 ★例1:若圆锥的表面积为a 平方米,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 ★例2: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_________ 倍.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 点的公共直线。 4、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6、线线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7、线面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相交。 8、面面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9、线面平行: ⑴判定: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称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⑵性质: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 与该直线平行(简称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10、面面平行: ⑴判定: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简称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 ⑵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简 称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11、线面垂直: 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就说这条直线 和这个平面垂直。 ⑵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 直(简称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⑶性质: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12、面面垂直: 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⑵判定: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简称线面 垂直,则面面垂直)。 ⑶性质: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

(完整word)人教版经典高一数学必修一试题

人教版经典高一数学必修一试卷 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全集U {1,2,345,6.7}, A {2,4,6}, B {1,3,5,7}.则A (QB )等于 ( ) A. {2,4,6} B. {1,3,5} C. {2,4,5} D. {2,5} 2. 已知集合A {x|x2 1 0},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 1 A ②{ 1} A ③ A ④{1, 1} A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若f : A B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A中的任一元素在B中必须有像且唯一; (2)A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中有相同的像; (3)B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中有相同的原像; (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果函数f(x) x 2(a 1)x 2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a w 3 B 、a》3 C 、a w 5 D 、a》5 5. 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① f (x) J 2x3与g(x) x42x :② f (x) x 与g(x) V x2; 1 ③ f (x) x0与g(x) 0:④ f(x) x2 2x 1 与g(t) t2 2t 1。 x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6.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e x x 2 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 )

高中数学必修一经典综合测试题一

高中数学必修一 经典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R ,A ={x |x >0},B ={x |x >1},则A ∩U B =( ). A .{x |0≤x <1} B .{x |0<x ≤1} C .{x |x <0} D .{x |x >1} 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 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 f (x )=x 2+1,那么f (a +1)的值为( ). A .a 2+a +2 B .a 2+1 C .a 2+2a +2 D .a 2+2a +1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log 2(8-4)=log 2 8-log 2 4 B .4log 8log 22=48log 2 C .log 2 23=3log 2 2 D .log 2(8+4)=log 2 8+log 2 4 5.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x |,g (x )=2x B .f (x )=lg x 2,g (x )=2lg x C .f (x )=1 -1-2x x ,g (x )=x +1 D .f (x )=1+x ·1-x ,g (x )=1-2x 6.幂函数y =x α(α是常数)的图象( ). A .一定经过点(0,0) B .一定经过点(1,1) C .一定经过点(-1,1) D .一定经过点(1,-1) 7.国内快递重量在1 000克以内的包裹邮资标准如下表:

如果某人从北京快递900克的包裹到距北京1 300 km 的某地,他应付的邮资是( ). A .5.00元 B .6.00元 C .7.00元 D .8.00元 8.方程2x =2-x 的根所在区间是( ). A .(-1,0) B .(2,3) C .(1,2) D .(0,1) 9.若log 2 a <0,b ??? ??21>1,则( ). A .a >1,b >0 B .a >1,b <0 C .0<a <1,b >0 D .0<a <1,b <0 10.函数y =x 416-的值域是( ). A .[0,+∞) B .[0,4] C .[0,4) D .(0,4) 11.下列函数f (x )中,满足“对任意x 1,x 2∈(0,+∞),当x 1<x 2时,都有f (x 1)>f (x 2)的是( ). A .f (x )=x 1 B .f (x )=(x -1)2 C .f (x )=e x D .f (x )=ln (x +1) 12.奇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若f (-1)=0,则不等式f (x )<0的解集是( ). A .(-∞,-1)∪(0,1) B .(-∞,-1)∪(1,+∞) C .(-1,0)∪(0,1) D .(-1,0)∪(1,+∞) 13.已知函数f (x )=???0≤ 30log 2x x f x x ),+(>,,则f (-10)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14.已知x 0是函数f (x )=2x +x -11 的一个零点.若x 1∈(1,x 0),x 2∈(x 0,+∞),则有( ). A .f (x 1)<0,f (x 2)<0 B .f (x 1)<0,f (x 2)>0 C .f (x 1)>0,f (x 2)<0 D .f (x 1)>0,f (x 2)>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4=16分) 13、函数x x y -++=21 1的定义域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