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浅层地温能 阅读附答案.doc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绿色浅层地温能》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字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1分)2.文中“纱衣”一词引号的用法是(2分)3.用“”画出第1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比作和,形象地说明了(4分)4.文中画“”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目的在于。
(4分5.选文是从两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一方面写了地球非常另一方面写了地球非常(2分)6.读完选文,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2分)“绿色”浅层地温能(17分)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10现代文阅读(真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统编版)专题10:现代文阅读(23-24五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阅读情境类文本《“偷”字》,完成练习。
①九岁那年,苦于家境贫困,交不上学费,我迟迟得不到上学的机会。
②此后,多少个清晨,我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就心生羡慕之情。
记不得哪天,我禁不住痒痒的脚,跟随背书包的同龄人,偷偷地走进村小学。
③起初,我只是在操场上无所事事地转悠。
后来,挡不住书声的诱惑,就壮着胆子,厚着脸皮,一步步趋近教室,抻(chēn)颈探脑地趴在走廊边的窗沿上,看语文老师将一个个神秘的方块字写在黑板上。
随后,又支棱起耳朵,静静地听着语文老师将方块字一个个地念出来,我暂且忘了自己的身份,下意识地轻轻跟着念。
被老师发现后,我带着沉甸甸的获得感,走到无人处,把捡来的一截枯枝当作粉笔,把怎么也涂不完的泥地当作黑板,歪歪扭扭涂上几个自以为正确的方块字。
④后来,随着智商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我的“偷”字目标开始转向更广的空间,更多的领域。
也就是说,除了去学校“偷”字,我还会去刷着标语口号的粉墙“偷”字……⑤那年冬天,我乘坐父亲的运肥船,第一次去了苏州城。
运肥船泊在山塘街一处河埠后,父亲兴致勃勃带着我上岸去遛街,逛商场,让我开开眼界,顺便也尝尝苏州城里的风味小吃。
可是步行途中,我的兴趣和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倾注于水巷边的路牌、桥名、商店幌子等。
不用说,我又开始“偷”字了,“偷”观前街、饮马桥、拙政园等一个个方块字。
当然,那些笔画多、写得草的方块字我是没法“偷”走的。
正当我“偷”得兴致十足时,一直陪在我身边的父亲突然消失在了人民商场门口的茫茫人流里。
我急了,到处找父亲。
可是找了半天没找着。
惶恐与绝望间,我的唯一希望似乎就是独自走回泊船地。
结果呢,我把来时“偷”得的一个个方块字当作“路标”,边看边走,步步为营,最后,赫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镌刻在一座古石桥栏板上的三个方块字——“山塘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1.课内阅读。
①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②有人会说,成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③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④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⑤“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1)选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
(2)判断。
①选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去掉,因为“本来”一词准确地点明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以前的可再生性和现在的不可再生性,给人们以警示。
( )②“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写出了地球容易被破坏,旨在提醒人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 )(3)读选文的第①段,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生活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飞机的舷窗为什么是圆的黄沛然为什么飞机的舷窗是圆的?这要从飞机的演变历程说起。
其实,最初的飞机舷窗并不是圆角的,而是方形的。
1952年,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制的“彗星”喷气式客机横空出世,本以为乘坐这架飞机可以扶摇直上,但是结果惨不忍睹。
2016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

2016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2016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2.“绿色”浅层地温能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怪风揭秘邓万祥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
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纸屑旋转上升。
有一种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现的一种风。
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
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
焚风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
当受阻气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气温常有太幅度的升高,从而形成焚风。
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遇特定地形,还会引起局地风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
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
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
约10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枉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问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
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
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
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至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
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
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救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
【AB卷】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A卷)班级姓名得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6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0分)地球就像一位hé ǎi( )可亲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bǔ yù( )我们。
她无私地cìɡěi( )我们宝贵的kuànɡ cánɡ( ),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zī yuán( )。
所以我们要爱护她,保护她。
二、选词填空。
(8分)愿望盼望指望期望1.人类不能( )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漂泊海外的游子( )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3.经过努力,我的( )终于实现了。
4.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寄托着殷切的( )。
三、指出下列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9分)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
(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四、按要求写句子。
(9分)1.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改为直接引语)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
这些设想是遥远的事情。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10分)五、按要求从诗中找字。
(6分)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
在不少古诗中,有的字能一字传神,或抒发某种感情,或生动描绘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
请你找出下面诗句中能传神的字,写在括号里。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 )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六、语言运用。
(4分)方阳对刘泽说:“一些人成名后,频繁在媒体亮相,向你推荐产品,你相信那是真的吗?”刘泽说:“我不信,一些名人说的话,做的宣传都打了折。
2020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三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乘凉(chéng)海参(shēn)宁静(níng)婴儿(yīng)B.石匠(jiàng)才干(gān)将近(jiàng)冲洗(chōng)C.水珠(zhū)性子(xìng)夸奖(jiǎng)朝鲜(cháo)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陌生形壮蘑菇湿渡B.展示辩认分芳扇动C.影响飞越建造普通3.下列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组()A.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B.蜜蜂因为飞到哪里,所以能找到路回家。
C.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了“漏”了”。
4.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A.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B.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C.广场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时期,有个叫蔡伦的人发明了文字。
B.《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
C.《花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下午三点,烟草花苏醒了。
二、语言表达听力阅读。
“绿色”浅层地温能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重庆市)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题(附试卷答案)2

第六单元测试一、下面画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üè)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ū)之地。
B.地翻好,又耙(pá)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
C.丰富的矿(kuàng)产资源是地球母亲给我们的恩赐(cì)。
D.老人带上干粮扛(káng)上铁锹(qiāo)进沟上山。
二、写同音节的字,组词。
(6分)[du] ()徒()职()定耳闻目()[kang] ()慨健()土()()俪情深[ying] ()接晶()()光军()三、下面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后果滥用和蔼B.恭敬宏伟勇敢C.威胁璀璨壮观D.渺小愚蠢劲挺四、在下列句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分)1.拿矿产资源来说,它()谁的恩赐,()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3.()这些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五、按要求写句子。
(l0分)1.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要的像一片雪。
(仿写句子)秋风吹红了满山枫叶,________像________。
麦苗长得更高了,________像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生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绿色”浅层地温能阅读答案.doc

绿色”浅层地温能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绿色”浅层地温能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不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C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
“热泵’’和“水泵”类似。
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
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
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使用来储存热量。
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浅层地温能阅读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绿色浅层地温能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
热泵和水泵类似。
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
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
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
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
(3分)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3.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2分)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
(3分)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
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问题: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答案:1.①资源量丰富②可就近利用,成本低③清洁无污染④可循环利用(3分,每点1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2.D(3分)3.以人们熟悉的事物通俗易懂地说明热泵的工作原理。
(2分,意思符合即可)4.①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的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②使用热泵传递浅层地温能,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③通过管道中的水传递热能,储存热量(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返回查字典首页“绿色”物权的法定化-[摘要]当前,中国正在制定物权法与民法典。
如何将自然资源物权化是其中的热点之一。
本刊约请一批中青年学者就此进行讨论,认为物权立法应该立足于自然资源的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准物权的制度设计,并围绕着林业权、水权、狩猎权、渔业权诸类准物权的立法构建展开论述,以期能促进相关立法的进一步细化。
欢迎有识者藉此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自然资源准物权物权立法构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由于我国没有渔业权制度,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来实现,尽管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但效果不彰显。
究其原因,渔业资源作为一种再生性资源,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只要对其开发利用不超过忍受限度,就能够可持续地加以利用。
单纯的行政管理恰恰忽视了这些规律。
因此,仅靠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法律制度,这种新的法律制度就是渔业权制度。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证明,从法律上建立和实施渔业权制度,是确保国家对渔业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实现渔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在我国物权法中建立渔业权制度,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笔者就渔业权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渔业权的性质——渔业权应纳入物权法的本质原因渔业权有广狭二义。
在我国台湾地区,狭义的渔业权包括定置渔业权、区划渔业权和专用渔业权。
广义的渔业权除包括狭义渔业权外,还包括特定渔业权、入渔权等。
依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取得的在内水、滩涂和海域养殖或捕捞水生动植物的权利。
可见我国的渔业权属狭义渔业权,由养殖权和捕捞权构成。
就养殖权而言,依《渔业法(修正)》的规定,可分为两种。
其一为依行政许可取得的养殖权。
此类养殖权是建立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之上的。
但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乃公有物,既为公有物,其本应由社会公众共同自由地使用,对于使用的方法或手段在所不问。
但由于该种养殖权的行使往往涉及到渔业环境与资源的保育、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等因素,一般都对其加以限制,亦即该种权利的行使,须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
这就意味着该种养殖权仅是从事养殖行为的权利,是一种有限的“利用权”,而非直接支配水域或水产动植物的权利。
正是由于该种养殖权附属于行政法的性质,加之不符合物权的“直接支配性”的特征或构成要件,故而不属于典型的物权,而属所谓的“准物权”。
此种养殖权被视为物权的效果,就是其具有物权的性质和效力,从而适用不动产物权的有关规定。
第二种是建立在集体所有或者全民所有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上的养殖权。
这种养殖权并不依行政许可而设立,而是通过订立承包合同成立。
故而其应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在性质上应属直接支配土地的一种用益物权。
需要指出的是,《渔业法(修正)》第11条和《水法》第3条之间是存在冲突的。
根据《渔业法(修正)》第11条,水域、滩涂既有国家所有的形式,也存在集体所有的情形。
但根据《水法》第3条,水资源仅有国家所有一种形式,只不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由《水法》的规定可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水资源的使用权来源于法律的直接授权,而不必像《渔业法(修正)》第11条所规定的那样,通过签订承包经营合同而获得使用权。
如果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适用《水法》,则对第二种养殖权产生的影响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水资源使用权的途径是法律的授权而非承包,但个人仍可通过承包的方式从集体处获得使用权,无需行政许可,该种养殖权仍属用益物权的范畴。
就捕捞权而言,依我国法律规定,包括定置捕捞权和非定置捕捞权两种。
定置捕捞权和养殖权一样也是在特定水域设定的权利,不同的是,定置捕捞权是对水域中天然动植物加以捕捞并取得其所有权的权利。
定置捕捞权的权利客体为特定的水域,其权利主体对该水域享有以渔业经营为目的的排他使用权,因而该权利具有物权的属性,但由于该种权利乃依行政许可而取得,故只是被视为物权,属准物权。
相比较于定置捕捞权,非定置捕捞权虽有固定的捕捞场所,但获得此种渔业权的各主体之间对渔场的利用不存在排他性,对作为权利客体的渔业资源无法进行排他性支配,所以非定置捕捞权不具有物权属性,可排除在物权法之外。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专属经济区,国家虽对其水面不拥有所有权,但其中的水生生物资源依国际法属国家所有。
因此,该区域的捕捞权也须依行政许可而设立,该权利应属准物权。
从以上分析可知,渔业权属准物权范畴,物权立法应考虑将其纳入。
二、渔业权的变动:设立、变更及消灭所谓渔业权的变动,即指渔业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
渔业权属于准物权,应该纳入物权法,但渔业权的变动不同于典型物权,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渔业权的设立渔业权之所以是附属于行政法的准物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是依行政许可而被设立的。
因此,渔业权与典型的物权不同,一般不能依物权的通常取得方式,如法律行为、时效、先占等而取得或设立。
申言之,前文所述第一种养殖权和定置捕捞权因其附属于行政法的特征,其取得或设立的根据只能是行政许可。
可见,对其行政许可属确权行为,是渔业权的效力根据。
由于养殖证和捕捞许可证只是行政许可的书面凭证而非行政许可本身,故第一种养殖权和定置捕捞权应自作出行政许可之日而非颁发许可证之日起生效。
据此,在渔业权人获得行政许可但未取得许可证时,不能认为其未取得渔业权。
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渔业权关系到渔业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在第一种养殖权和定置捕捞权以行政许可为设立或取得的唯一根据的情况下,须对行政许可权加以约束和限制,以充分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
约束和限制的途径有二:其一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渔业权批准的顺序,确保渔民尤其是以渔业为生的渔民优先取得渔业权的资格;其二,借鉴外国成功的立法经验,规定主管部门在作出批准渔业权的决定时,应以渔业规划(该规划应是根据水域水资源的状况、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需要、渔业资源的保护、环境保护以及国防的需要等因素而制定)为根据。
否则,行政相对人对不批准的决定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至于第二种养殖权,依现行《渔业法(修正)》的规定,其实际是通过签订承包经营合同而成立的,可由土地承包经营权吸收(广义的土地包括水域、滩涂)。
故这种养殖权的设立或取得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或取得,其设立或取得的根据是法律行为。
物权设立或取得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物权公示原则。
该原则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公示要件主义和公示对抗主义。
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而言,如采用公示要件主义,则该权利的取得始于登记之日,而非承包经营合同有效成立之时;如采用公示对抗主义,则其取得始于承包合同生效,但未经登记,则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比较两种立法例,若采用公示对抗主义,则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之设立仅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为生效前提。
这种立法例虽然使得权利的取得较为容易,但由于在未经登记时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该权利不具有物权对世权的性质,难以成为真正的物权,会带来缺乏交易安全等方面的消极后果。
如果采用公示要件主义,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自登记之日而非承包合同有效成立之时起生效。
如此,该权利真正具备了物权的对世权性质,而且由于它不会受到善意第三人追夺的危险,所以就不存在交易安全与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