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趋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技巧。
1.2 课程目标(1)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基本方法。
(3)熟悉当前主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2.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实验课,每次实验课2小时。
2.2 实验内容(1)第1-4次课: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第5-8次课:主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3)第9-12次课: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施。
(4)第13-16次课: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方法3.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能。
3.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分享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4.1 实验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作者:王丽丽,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4.2 实验工具(1)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
(2)主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如ERP、CRM等)。
五、课程评价5.1 平时成绩学生平时实验课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将计入最终成绩。
5.2 期末考核课程结束后,将进行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相结合,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和
分析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的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浪潮,管理信息系统
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20世
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快速发展,逐渐应用于商业和
政府机构中,成为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管理信息系统得以迅速发展和应用。
其次,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和信息化需求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者需要更多更准确的信
息来进行决策和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正是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存储
和传递,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内外部的情况,提高决策效率和准
确性。
再者,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也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提供了有利
条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需要更加高效的信息系统来
应对跨国经营和国际竞争。
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一
步拓展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功能,促进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
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的需求、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等因素相互交织,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普及。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企业管理的得力助手。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为组织中各层管理者提供有关其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和管理活动的系统。
本文将从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密切相连。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环境的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依赖于环境提供的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比如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等。
其次,环境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
在不同的环境下,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对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分析,以满足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
因此,只有与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和适应,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存储、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决策的支持与执行等。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存储。
通过数据的收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取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并将其进行分类和存储,以供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其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信息的处理与分析。
在获得大量的数据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从而生成有用的信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
最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决策的支持与执行提供帮助。
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并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执行决策,提升企业的绩效。
三、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技术环境和组织环境。
首先,技术环境的变化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涌现出来,如云计算、大数据等。
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不仅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将组织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储存、加工、传输以及生成报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控制和协调支持的一套系统。
它通过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为组织提供决策所需的各种支持。
在毕业设计中,我将设计一个基于Web的MIS系统。
该系统将使用现代的Web技术,例如HTML、CSS、JavaScript等,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对组织内部信息的管理和分析。
系统将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数据的采集与储存:通过Web界面,用户可以方便地输入和修改组织内部的各种数据,例如销售数据、客户数据、库存数据等。
这些数据将被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报告生成。
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系统将使用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挖掘算法对销售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也可以使用聚类算法对客户数据进行分类,帮助组织了解不同类型客户的特点和需求。
3. 报告的生成与展示:系统将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生成各种报告和图表。
例如,可以生成销售报告、库存报告、客户分析报告等。
这些报告和图表将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4. 决策支持:系统将根据分析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在销售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可以给出推荐的产品组合和价格策略,帮助管理者制定更有效的销售策略;在客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可以给出推荐的客户服务措施,帮助管理者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设计和实现这个MIS系统,我希望能够提高组织内部数据的管理效率,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组织的业务情况,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同时,我也将通过这个毕业设计项目,锻炼自己的Web开发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mis是什么概念的简称

MIS是什么概念的简称MIS是信息管理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是指为了管理组织中的信息资源而采用的一种系统化的方法。
它结合了信息技术、管理学以及决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旨在管理和支持组织内部的决策和运营。
MIS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准确、及时、高效的信息,以帮助管理层做出决策、制定战略,并为组织的日常运营提供支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大量的信息对于一个组织的成功非常重要。
MIS为管理层提供了一种完善的信息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组织内外的环境,并能够预测和应对各种挑战。
一个完善的MIS系统通常包含几个关键组成部分: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信息展示和交流。
首先,MIS系统需要收集和存储各种与组织管理相关的数据,包括战略计划、市场情报、财务数据、销售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内部的各个部门,也可以来自外部的供应商、客户以及市场调研等渠道。
其次,MIS系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洞察。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建模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MIS系统可以帮助管理层发现问题、识别趋势,并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MIS系统需要将得到的信息有效地展示和传递给管理层。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制作报告、生成图表、设计仪表盘等方式。
这些信息展示的形式通常是直观和易于理解的,以便管理层能够迅速把握关键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MI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中。
无论是政府部门、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需要一个高效的MIS系统来管理和支持组织的日常运营。
MIS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做出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竞争优势。
对于管理层来说,一个好的MIS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组织内外的环境。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MIS系统可以揭示出隐藏在庞大数据背后的关联性和规律,帮助管理层发现潜在的机会和风险。
管理信息系统的近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的近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在管理层面上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支持管理者决策、管理和业务活动的系统。
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管理理论、经营活动、企业管理等为背景,以支持管理决策为目的。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更新,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管理信息系统的近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近况1.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信息系统得到了更多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数据库管理系统到今天的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整合各种数据来源,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管理功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
2.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主流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从数据中获取洞察成为可能。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海量数据进行精准的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
3.信息安全成为挑战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挑战。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给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点。
1.大数据时代带来挑战和机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技术和功能,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大数据也为管理信息系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为管理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这将大大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价值和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英语结构表达法

管理信息系统英语结构表达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在组织中使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系统。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和人员组成,旨在支持管理决策和组织运营。
MIS的英语结构表达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进行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MIS相关术语及其解释: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MIS refers to a comprehensive system that utilizes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collect, process, store, and transmit information within an organization. It comprises hardware, software, databases, networks, and personnel, and is designed to support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and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2. HardwareHardware refers to the physical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 such a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memory, storage devices, input devices (e.g., keyboard, mouse), and output devices (e.g., monitor, printer). It provides the necessary infrastructure for running softwareand storing data.3. SoftwareSoftware refers to the programs, instructions, and data that control and operate computer hardware. It includes operating systems,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utility programs. Operating systems manage computer resources, while application software enables specific tasks or functions to be performed, such as word processing or data analysis.4. DatabaseA database is an organized collection of data that is stored and accessed electronically. It consists of tables, records, and fields, where tables represent entities, records represent individual instances, and fields represent specific data elements. Databases enable efficient storage, retrieval, and manipulation of data for use in MIS.5. NetworkA network is a collection of interconnected devices, such as computers, servers, and routers, that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Networks can be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connecting devices within a limited geographical area, or wide area networks (WANs), connecting devices across larger distances. They enable datatransmiss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among users in an MIS.6. PersonnelPersonnel in an MIS context refer to the individuals who operate, maintain, and utilize the system. They include IT professionals responsible for system administration, database manage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user support. Personnel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effective functioning and utilization of MIS within an organization.以上是对管理信息系统英语结构表达法的解释,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论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为组织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支持的信息系统。
MIS建设是企业效能提高的基础,它通过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递信息来支持管理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MIS建设通常包括规划、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六个阶段。
规划阶段是MIS建设的起点,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确定MIS建设的目标和需求、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确立项目组织和资源,以及评估建设风险等。
此阶段的工作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环境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确保MIS能够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适应。
分析阶段是对现有系统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把握企业管理需求。
此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建模和分析,对现有信息系统的评估和问题识别,以及用户需求的收集和整理。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需求和用户期望,可准确确定MIS的功能需求和系统规划。
设计阶段是根据分析阶段得出的需求,对MIS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
此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和功能规划,数据库设计和界面设计等。
设计阶段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确保MIS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开发阶段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系统,一般包括编码、系统测试和集成等工作。
此阶段需要项目开发团队的紧密合作和高效配合,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开发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编写程序代码、建立数据库、进行系统测试和修复漏洞等。
测试阶段是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等。
通过测试,发现和修复系统的潜在问题,确保系统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维护阶段是系统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系统的部署和运行、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系统性能监控和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第 44页页
6.1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1.1 数据管理概念
美国学者詹姆斯•马丁提出数据环境的概念,认为只要企业的性质和 目标不变,尽管企业的数据加工处理过程是多变,但数据是稳定的 ,企业任何业务活动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存取。
MIS是有目的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组 织、加工处理,直至生成信息的系统。管理人员则利用信息控制企 业各项经营活动并作出决策。
构造E-R模型
构造E-R模型实质上就是根据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关系 所给出的语义要求,组合基本E-R图形为E-R模型。它包括如下步骤 :标识实体集;标识联系集;标识属性值集;标识关键字。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88页页
6.4 数据模型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2200页页
6.5关系模式规范化
6.5.1 问题的提出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一个企业销售记录的关系模式PEQ(订单代码、订购日期、客户、发货日
期、产品、单价、数量、雇员),如表6.12所示。如果关系模式设计得不好 会带来以下问题 :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99页页
本讲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1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6.2 文件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4数据模型 6.5关系模式规范化 6.6数据视图概念 6.7数据库设计 6.8面向对象及其他高级数据库系统 6.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需要有效的数据库技术 需要稳定的数据基础 需要良好的数据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77页页
本讲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1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6.2 文件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4数据模型 6.5关系模式规范化 6.6数据视图概念 6.7数据库设计 6.8面向对象及其他高级数据库系统 6.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表 6.12 销售记录关系模式
订单代码 11022 11022 11022 11023 11023 11024 11024 11024 11024 11025
订购日期 3/5/1998 3/5/1998 3/5/1998 3/5/1998 3/5/1998 3/5/1998 3/5/1998 3/5/1998 3/5/1998 3/6/1998
信息世界
信息是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的头脑对于 这些事物经过认识、选择、描述之后进入信息世界。它包括:实体 、属性、域、实体型、实体集、码、联系等概念。
数据世界
数据世界中研究的对象是数据,数据是对信息的符号化表示。
计算机世界
数据世界中的数据经过编码、加工后就进入计算机世界。
数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DBA)、系统分析员和 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44页页
本讲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1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6.2 文件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4数据模型 6.5关系模式规范化 6.6数据视图概念 6.7数据库设计 6.8面向对象及其他高级数据库系统 6.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6.5.1 问题的提出
冗余度高
如果“雇员”与客户的联系是固定的,而当该客户每购买一种产品时,“雇 员”就重复存放一次。
第第 33页页
本讲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1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6.2 文件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4数据模型 6.5关系模式规范化 6.6数据视图概念 6.7数据库设计 6.8面向对象及其他高级数据库系统 6.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11页页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3.1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的定义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 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 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DBMS的分类
按数据模型、按所支持的用户数、按允许数据库可以 分布的站点数、按用途。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或查询)语 言及其编译(或解释)程序;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33页页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倒排文件
如果按某非关键字项值的大小排列,并将该值对应的记录地址一并列入索引表中 ,这种表称为倒排表,这样组成的文件称为倒排文件。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00页页
本讲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1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6.2 文件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4数据模型 6.5关系模式规范化 6.6数据视图概念 6.7数据库设计 6.8面向对象及其他高级数据库系统 6.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88页页
6.2 文件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2.1 文件的基本概念
数据项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处理对象的最小单位,如表中的订单代码、 订单日期等
记录
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项所组成。记录是描述一个客观事物或 对象的属性值的总和,也是计算机一次处理的数据逻辑单元。
数据库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数据独立性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22页页
6.3 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3.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 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文件
具有相同性质的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99页页
6.2 文件环境下的数据组织
6.2.2 文件组织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顺序组织
顺序组织方式是指文件中的记录的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相一致的形式。
索引文件
组织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将逻辑存储结构转换成计算机物理存储 结构,以及根据需要准确、迅速地存取数据等,这些问题都是数据 管理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55页页
6.1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1.1 数据管理概念
加
工 、 转 换
数 实体: 据 相关属性集合 集
数据世界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66页页
6.4 数据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6.4.1 信息描述
现实世界
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事物及其相互间联系就处在这个世界 之中。
10:03:24 AM,Monday,July 26,2004
第第 1155页页
6.4 数据模型
6.4.1信息描述
现实世界
认识、选择 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信息世界
客观 世界
事物: 相关性质集合 世界
存 储 计算机的数据集合 结 构
计算机世界
实 实体: 体 相关属性集合
加工、转换
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用外码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见表6.9、6.10、6.11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中对象(Object)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模型化,与记录( 元组)对应。每个对象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把属性和行为封装在一起。类( Class)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集合。系统中所有类构成一个有向无环 图。类之间有继承关系,见图6.7
客户 皮鞋厂 皮鞋厂 皮鞋厂 自行车厂 自行车厂 缝纫机厂 缝纫机厂 缝纫机厂 缝纫机厂 自行车厂
发货日期 3/7/1998 3/7/1998 3/7/1998 3/6/1998 3/6/1998 3/6/1998 3/6/1998 3/6/1998 3/6/1998 3/8/1998
产品 笔记本 台灯 灯泡 磁盘 灯泡 笔记本 钢笔 花盆 磁盘 钢笔
6.4.3 数据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
层次模型
用树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叫层次模型。树由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代 表实体型,连线表示两实体型间的一对多联系,见图6.6(a)
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是一个满足条件的有向图,条件是:可以有一个以上的节点无父节点 ;至少有一个节点有多于一个的父节点(排除树结构);节点代表实体型,有 向边(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两实体型间的一对多联系,见图6.6(b)层次模型
第第 22页页
学习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