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共28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天然产物课程论文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设计论文摘要海洋天然产物由于新颖奇特的化学结、强烈而特异的生物活性,是近年来天然药物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海洋天然药物的开发种类,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未来研究方向作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海洋天然药物;种类;活性药源;传统中药;展望AbstractThe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are a new field of natural medicine due to the novel and p eculiar chemical junction, strong and specific biological activit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ypes of marine natural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a 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on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 ndition.Keywords: marine natural types of drug;type; the source of active drugs; traditional C hinese medicine;Outlook前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生物量占地球总生物量的87%,海洋药用资源涉及海洋生物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20278种。
我国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海域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40年代,国外少数科学家开始开发海洋天然产物,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直到70年代后,特别是80年代,随着二维核磁技术以及FAB-MS的逐渐应用,才大大加快了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才成为可能。
文档 天然产物结课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山药中多糖的提取工艺。
方法采取水浸法从新鲜山药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粗多糖提取液的影响。
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g:9ml,提取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3h,此时,山药多糖的提取量多达0.905%,采用水浸法提取多糖的量比文献所述增加了近2.7倍。
关键词:山药,多糖,水浸提取法Abstract: Aim To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 from Dioscorea opposita Thumb. Methods The polysaccharide are extracted from fresh Dioscorea opposita Thumb with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is used to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extraction yield and content, such 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the ratio of water to Dioscorea opposita Thumb. Results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 The ratio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mb to water is 1g:9ml,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50℃, extraction time is 3 hour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is up to 0.905%. Conclusion 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by water extraction increase nearly 2.7times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previous literature.Key words: Dioscorea opposita Thumb, polysaccharide,water extraction method目录摘要 (1)目录 (2)前言 (3)第一章:概论 (3)第二章:多糖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的研究 (4)2.1多糖的提取分离 (4)2.2多糖的纯化方法 (4)第三章:实验部分 (5)3.1实验材料与仪器 (5)3.2怀山药的预处理 (5)3.3山药多糖的提取 (5)3.4多糖含量的测定 (5)3.5多糖提取方法得优化 (5)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6)4.1实验结论 (6)4.2展望 (7)致谢 (7)参考文献 (8)前言:多糖(polysaeeharide)是指10个以上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包括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分子。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谷维素和阿魏酸对喂食高脂食物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Myoung Jin Son, Catherine W. Rico, Seok Hyun Nam, and Mi Young KangAbstract:实验探究了谷维素和阿魏酸对膳食高脂肪食物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C57BL/6N 型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NC 组喂食正常饮食,HF 组喂食高脂膳食,HF-O组和HF-FA组喂食高脂膳食同时在饲料分别加谷维素和阿魏酸。
所有老鼠可以自由取食取水。
经测量实验结束后,HF-O组和HF-FA组比NC组和HF组小鼠血糖水平、G6pas、 PEPCK活性显著降低,而糖原、胰岛素浓度以及GK活性显著降低。
此研究表明谷维素和阿魏酸能减少胰岛素和控制一些酶的活性。
Keywords:糖尿病, 阿魏酸,高脂肪喂食小鼠, 降血糖功能,谷维素简介:长期食用高脂肪食品与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产生密切相关。
科学研究表明脂肪的过多摄入导致肥胖并影响血糖调节。
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而高血糖会使机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从而导致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特别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少运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像流行一般迅速增高。
2001年世界范围内被报道的糖尿病病例大约1.71亿例,然而这个数字到2030年将会达到3.66亿例。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普遍性增加使研发治疗该疾病的药剂显得更加强烈和迫切。
目前大量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然而各种副作用和高比例失效影响了当前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有效性。
因此,找到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天然药物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焦点。
最近植物素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成为科研的热点。
天然的酚类化合物,如谷维素和阿魏酸,已知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谷维素是阿魏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脂和植物固醇的混合物,最初是由大米麸皮中提取。
阿魏酸广泛的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包括香蕉、西兰花、米糠以及柑橘类水果中。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摘要茶是东方人的饮料,在以前我们就知道它有很多好处如提神,美容,防辐射等功效。
在海南这样炎热的城市,我们都离不开各种茶。
这次考试,老师要求了解家乡主要的天然产物,刚好给了我这样的一个进一步了解它机会。
在我的家乡--贵州一带有一种茶分布很广的茶-老鹰茶老鹰茶除了具有一般茶叶拥有的益思、明目、生津、止渴、利尿、防病、除病等功效以外,其叶内多酚类物质含量较茶叶低,不含咖啡因,无兴奋作甩,不影响睡眠,无刺激性,具健胃养胃的特殊功效,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妇女及肠胃功能较弱者饮用。
具有很高的饮用安全性和开发利用价值。
但是已有报道称老鹰茶原料植物豹皮樟由于被过度采摘,基本丧失种子更新能力,种群数量濒于灭绝这一现状。
基于这两点我选择了它为研究对象。
本文分为对老鹰茶的简介,即茶多酚中主要成分--儿茶素的作用,将将老鹰茶与一些同类物质作某方面的功能的比较,再谈一些研究前景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老鹰茶,茶多酚,儿茶素,药理作用,比较,研究前景。
正文一,老鹰茶简介:它一般是生长在老鹰茶原产我省大娄山,始饮于大娄山。
据说它需要生长在深山老林中,老鹰爱去觅食,因此而得名。
目前还处于半野生状态,为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
它是以毛豹皮樟的嫩梢和叶片为原料制作的饮品。
其幼嫩枝叶,采摘后,经过翻炒杀青、揉搓、发酵、烤十等制作过程而得的茶叶产品。
毛豹皮樟(老鹰茶)是常绿小乔木,树皮呈鹿斑状剥落。
老鹰茶多数是花多籽少,而且种籽成熟期不一致,是一粒一粒的成熟脱落,采集种籽比较困难,须多次采种。
有消暑解渴、理气健脾、和胃一种深受欢迎的饮料怡神之功效。
药理学研究表明老鹰茶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炎及免疫调节等功效, 老鹰茶成分:老鹰茶中含有黄酮、皂苷、有机酸、香豆素和鞣质等成分。
以老鹰茶粉末运用回流提取和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方法从中提取和纯化多酚类化合物。
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多酚洗脱率达到97.20;洗脱液经浓缩后,冷冻真空干燥得到纯度为92.80的多酚类化合物,多酚提取率为18.06其干酚提取率为10.3%。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科类理科学号 2010312199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烟叶中烟碱的研究现状Research Advances of Nicotine in T obacco in China黄奥雄指导教师:邓维萍职称: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学院: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年级:2010级论文提交日期: 2012.12.11 答辩日期: 2012.12.11答辩委员会主任:邓维萍云南农业大学2012年 12 月我国烟叶中烟碱的研究现状黄奥雄(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昆明 650201)摘要总结了我国烟草废弃物的概况和利用状况,对烟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简要概括,重点介绍了烟碱的物理化学性质,综述了目前国内烟草研究所使用的提取分离、检测方法,并对烟草的研究利用价值进行了展望,论述了我国低次烟叶综合利用的重大意义,为烟草和烟碱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废弃物;生物碱;烟碱;提取检测Research Advances of Nicotine in T obacco in ChinaHuangAoxiong(College of Basic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 of Y 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Kunming 650201)ABSTRACTThe overviews and utilizations of nicotion in tobacco waste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tobacco we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nicotine were highlighted. The methods of extracting and detection of tobacco recently in domestic were reviewed.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ue of using and rearching of tobacco was prospected.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 of discarded tobacco leaves was probed, 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obacco and nicotine.Keywords:tobaccowastes;alkaloids;nicotine;extractanddetect1 前言 (5)2 我国烟草废弃物现状 (5)3 烟草中生物碱及其性质 (6)4 烟碱的提取、检测方法 (6)4.1 提取方法 (6)4.1.1 水蒸气蒸馏法 (6)4.1.2 溶剂萃取法 (7)4.1.3 超临界萃取 (7)4.1.4 连续逆流提取法 (7)4.2 辅助提取手段 (8)4.2.1 超声波辅助浸提 (8)4.2.2 微波辅助浸提 (8)4.2.3加酶辅助浸提 (9)4.3 分析检测方法 (9)4.3.1 重量分析法 (9)4.3.2 分光光度法 (10)4.3.3 滴定分析法............................................................. (10)4.3.4 色谱分析法 (10)5 前景展望 (10)6 参考文献 (11)我国烟叶中烟碱的研究现状1 前言烟草(Nicotianatabacum L),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设计

《天然产物化学基础》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青蒿素的提取与检测工艺专业化学姓名梁小丽学号1108040540042摘要青蒿是常用的功能性植物,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有效成分,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它具有低毒、高效、速效的特点 ,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 应用及经济前景十分看好。
本论文结合超提取技术和常规结晶法研究了从青篙中提取、分离纯化青篙素的工艺。
通临界CO2过比较的方法,对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青蒿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方向。
青蒿素提取方法主要有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青蒿素检测技术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等。
关键词:黄花蒿; 青蒿素; 提取; 含量检测;微波预处理;目录前言 (1)第1章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1)1.1 传统有机溶剂提取 (1)1.1.1 冷浸提取 (1)1.1.2 回流提取 (2)1.2 超临界CO2萃取 (4)1.3 微波萃取技术.................................................................................1.4 超声波强化石油醚提取............................................................... 第2章青蒿素的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2.3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及前景摘要昆虫信息素是昆虫种内或种间个体传递信息的微量行为调控物质。
具备昆虫种群内的刺激、抑制或取食、交配、引诱、集合、报警、产卵、防御等功能。
在病虫害防治和在昆虫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昆虫信息素虫害防治昆虫学研究昆虫信息素的应用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insect pheromone071140139 WANG YUAbstract ;Insect pheromones are trace behavior regulation of material transfer information of insect specific or specific individual.Have the insect population within thestimulation,inhibition ,or feeding, mating,luring, colle ction,alarm, spawning, defense and other functions.In pest control and is widely appliedin entomological research.Key words ;Insect pheromone; Pest control ; Entomological Research ; Application昆虫信息素又可称为昆虫外激素,是昆虫自身产生并释放到体外的用于种内或种间传递信息的微量行为调控物质。
多数昆虫信息素是几种或者多种化合物按照严格比例的混合物,每种信息素都具有特定的立体化学结构。
其作为昆虫信息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可分为告警信息素、示踪信息素、性信息素、疏散信息素、协同素等。
具有对昆虫敏感而专一,作用距离远,诱惑力强等特点。
它们在农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化学农药和有机农药的长期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昆虫产生了抗药性,致使农业生产者被迫增加农药使用的药量和浓度,形成恶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姓名:子发学号: 019 院系:材料与化工专业: 13应用化学完成日期:2016 年 05月 16 日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测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槲皮素的结构和各种物化性质及其药理作用,继而对槲皮素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还叙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后续提出实验方案,对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以及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萃取的方法从香椿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然后再运用聚酰胺色谱柱法分离出槲皮素。
接着对分离出的物质测定与结构鉴定。
关键词:槲皮素;紫外光谱;超声提取法;香椿叶;萃取;聚酰胺色谱法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and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quercetin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then for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methods of quercetin were summarized, also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flavonoids. Subsequent experi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 the cedrela sinensis leaves i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querceti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were studied, with the extraction method to extract flavonoid compounds from cedrela sinensis leaves, and then using the method of polyamide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of quercetin. And then to isolate the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Keywords:Quercetin;ultraviolet spectrum;ultrasonic extraction;cedar leaf;extraction;polyamide column chromatography1. 文献综述1.1 槲皮素结构及物化性质槲皮素是一种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为3,3’,4’,5,7- 五羟基黄酮,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及很高的药用价值。
槲皮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叶、果实中,已知有 100 多种中草药中含有槲皮素,如槐米、槐花、图1丹皮、香椿叶、菊花、田基黄、车前子、桑寄生、仙鹤草、杠板归、绞股蓝、山楂、贯叶连翘、菟丝子、银杏叶、刺五加、白花蛇舌草、鸡冠花、鱼腥草、余甘子、三白草、番石榴叶、蜜柑草、紫花地丁、垂盆草等。
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溶于冰醋酸,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
二水合物为黄色针状结晶(稀乙醇),在95-97°C成为无水物,熔点314°C(分解)。
能溶于冷乙醇(1:290),易溶于热乙醇(1:23),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不溶于水、苯、乙醚、氯仿、石油醚等,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
黄色针状结晶, 槲皮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的形式存在,经酸水解可得到槲皮素。
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栎精为五羟黄酮,其分子中2、3位间有双键,37、47位处有2个羟基故具有能作为金属螯合作用或油脂等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团接受体的功能,可作为油脂、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剂。
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1.2槲皮素等中药的基本提取方法与原理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指利用溶剂对中药不同成分的溶解性差异,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对不需要的成分尽量少的溶解,从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溶解出来的方法。
现今中药部分的有效成分,均可以采用溶剂提取法来进行提取。
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很简单。
将中药浸泡于溶剂中,溶剂通过扩散和渗透作用进入到药物的细胞,将可溶性物质溶解。
此时细胞外形成了目标成分的浓度差,于是目标成分在细胞外间不断交换,直至细胞外浓度达到动态平衡。
将此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的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包括煎煮法、浸渍法、渗流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升华法等'。
但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工艺复杂、流程长,具有许多固有的缺点。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传统的溶剂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
煎煮法,是将经过处理的药材,加入适量水加热煮沸次,使其有效成分煎出,这也是一种简便、常用的方法。
该法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分,但煎出液杂质较多,容易霉变、腐败,并且一些不耐热或挥发性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易被破坏、挥发而损失。
浸渍法,是最常见的简便浸出方法。
除特别规定外,浸渍法一般在常温下进行。
其最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挥发或易被破坏的药材。
缺点是操作时间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浸出有效成分。
渗渡法,是用流动的溶剂渗过药粉而进行提取。
由于随时保持相对大的浓度差,故提取效率高,浸出液比较澄清,缺点是溶剂消耗量太大,费时,且操作较为麻烦。
回流法,是在应用乙醇等易挥发有机溶剂时,为减少溶剂消耗,提高效率而采用的方法。
在回流时要加热,故对受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且溶剂消耗量仍大,操作较麻烦。
连续回流法,又称索氏提取法。
索氏提取器由冷凝器、烧瓶以及带有虹吸管的提取器这三部分组成。
此种方法克服了简单回流法提取时溶剂量大、操作繁琐的缺点,但仍需较长时间加热,对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适用。
升华法,是利用中药中有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直接对固体加热,将可升华的成分气化,气体遇冷又凝固为固体,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
但此种方法仅限具有升华性质的某些成分使用,并且在升华过程中常伴有挥发性焦油状物产生,并粘附在升华物上,不易除去。
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分离技术己开始引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中。
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包括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酶法、反胶团溶剂提取法、双水相提取技术、空气爆破法、破碎提取法和液泛法等。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这些技术有产率高、纯度高、速度快、物耗能耗少等特点,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本节将对超声提取法和超高压提取法进行较深入的介绍。
1.3微波提取法微波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此法在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它的原理是利用磁控管所产生的每秒24.5亿次超高频率的快速震动,使药材分子间相互碰撞、挤压,这样有利于药材有效成份的浸出。
龚盛昭等用微波协同提取槐米中芦丁的研究表明,协同提取10 min,其提取率94.1%。
在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用60%乙醇溶液做萃取溶剂,仅仅用微波处理15 min,用70℃水浴浸提1 h便可与70℃水裕浸提4h的黄酮得率相当,这大降低了成本和时间。
微波在提取过程中具有反应高效性和强选择性等特点,而且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产率高及产物易提纯等优点;并且浸出过程中药材细粉不凝聚,不糊化,克服了热水法易凝聚易糊化的不足。
但微波技术不适于热敏性物质的提取,而且高频电场和微波辐射对人体机能有不利影响,使用时应防止微波泄露,注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此外微波提取是否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疗效等尚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1.4超声提取法中药中许多有效化学成分为细胞成分,提取时需要破碎细胞壁或细胞膜,而现有的化学和机械方法破碎细胞往往很难起到理想的破碎效果,从而影响提取结果。
超声提取法因其独特的提取机制与理想的提取效果,在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中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超声提取法一是近年来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一种手段。
1.4.1超声提取法的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机械波,一般其频率高于。
现普遍认为超声技术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作用是其在中药提取中的三论依据。
空化作用。
液体中存在一些真空的或含有少量气体或蒸汽的小气泡,当一定频率的超声波作用于液体时,尺寸适宜的小泡便能发生共振现象,大于共振尺寸的小泡被赶出液体,而小于共振尺寸的小泡在超声作用下会逐渐变大。
小泡长大到接近共振尺寸时,声波的稀疏阶段使小泡迅速胀大,在声波的压缩阶段,小泡又突然被绝热压缩,直至湮灭。
湮灭过程中,小泡部温度可达几千度,压力可达几千个大气压,上述现象称为空化现象。
空化作用被用于清洗、雾化、乳化及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等方面。
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由于介质吸收超声波以及摩擦消耗,分子产生剧烈振动,超声波的机械能转化为介质的能,引起介质温度升高。
超声波的强度愈大,产生的热作用愈强。
在提取中,控制超声强度,可使药物组织部的温度瞬间升高,加速有效成分的溶出,并且不改变其性质。
机械作用。
超声波是机械波,可在液体中形成有效的搅动与流动,破坏介质的结构,击碎液体中的颗粒,其效果是普通低频机械搅动所达不到的'“。
机械作用常用于击碎、切割、凝集等方面。
超声波可以使常温常压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在空化作用下发生,甚至使非常坚硬的固体被粉碎。
控制一定的超声频率和强度,空化作用产生的极大压力造成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碎过程在瞬间完成,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加强了胞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
被浸提的物质在被破碎瞬间生物活性保持不变,同时提高破碎速度和提取率。
1.5超高压提取法超高压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达到灭菌、灭酶、改变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目的守勤等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超高压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为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新工艺。
超高压提取法的基本原理。
超高压提取,也称超高冷等静压提取,它是在常温下用一的液体静压力作用于药液上,使提取溶剂渗透到药物细胞,在预定压力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有效成分达到溶解平衡后迅速卸压,由于细胞外渗透压力差突然增大,细胞的有效成分转移到细胞外的提取液中,于是达到了提取有效成分的目的。
1.6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与含量分析随着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开发利用,其分析方法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分析对象有天然产物(如中草药、水果、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如药品、功能食品)、人体液(如血液、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