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食性哺乳动物的牙齿形态对比R
人类齿式与动植物食物比例的关系探究

第三臼齿 第二臼齿 第一臼齿
第二前臼齿 第一前臼齿
齿式:表示哺乳动物上下颌 一侧的牙齿数目的式子。 人的齿式可以表示为
2·1·2·3 2·1·2·3
门齿
犬齿 门齿
1. 人类牙齿的结构与功用
各组牙齿的特点及功用
牙组 数量
特点
功用
门齿
形如铲状、咬合面有像刀刃 切缘将食物切成块
8
一样的切缘
影响发音
犬齿
牙齿粗壮、牙根最大、有锐 具有撕裂食物的功能;
随着人类进化,咀嚼器官呈现出颌骨、牙床和牙齿的变小 、牙齿更为紧密,臼齿逐渐退化,门齿与犬齿先变粗壮而 后退化的特征。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便是食物结构的变化,人类的食 物逐渐由粗糙变得更加精细。
在此过程中,古人类的食性从植食性演变为杂食性。动物 性食物为人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营养,在人类进化历程中 起到了重要作用,。
植食性
门齿锐利,可切断食物 臼齿咀嚼面宽有横嵴,可以研磨食物
杂食性
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4.动植物性食物比例分析
➢ 兔子有发达的门齿和臼齿用来切割坚硬的食物;牛、马 由于有很多臼齿,所以吃草;而老虎、狼等因为有发达 的犬齿,所以才能够大口吃肉。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的食物 与其牙齿组合紧密相连。人类的食性是杂食性,因此可 以根据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身的牙齿组合来分析膳食中动、植物性食 物的比例。
比例。
丁村人
约20万年前
齿列拥挤,每颗牙 齿随之变小; 臼齿齿尖分布呈十 字形,纹理复杂; 犬齿不比臼齿长; 门齿为铲形;
植物果实及根茎, 鹿、野兔和水生动 物等。捕猎高手, 动物性比例提高。
2. 古人类牙齿形态与食物结构
见微知著——用牙齿微痕分析覆盾甲龙类如何咬碎食物

化石新知化石揭秘见微知著——用牙齿微痕分析覆盾甲龙类如何咬碎食物郑文杰众所周知,牙齿的形态是研究古生物食性的重要证据。
如匕首状的兽脚类牙齿显示它们为肉食性恐龙,而且截面呈D 字形的暴龙类牙齿说明它们有很强的穿透力,甚至可以咬穿猎物的骨骼。
鸟臀类中呈叶状的牙齿则说明它们是植食性恐龙。
成排排列的禽龙类和角龙类的牙齿说明它们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咬合相对复杂。
而覆盾甲龙类(包括剑龙类和甲龙类及一些早期种类)和肿头龙类则被认为只能进行简单的纵向咬合,它们只有非常有限的上下牙齿接触,在嘴里只能对食物进行很少的处理。
这些恐龙的牙齿小,为典型的早期鸟臀类恐龙的叶片状牙齿,而且牙齿排列松散,加上头骨构造坚固,头骨的各骨骼愈合紧密,不能相对移动。
1971暴龙类牙齿特暴龙头骨上锋利的牙齿年,著名甲龙类研究学者沃尔特•库姆斯(Walter Coombs)在对包头龙(Euoplocephalus)、胄甲龙(Pa n o plo s a u r u s)和埃德蒙顿甲龙(Edmontonia)等甲龙类头骨的闭合肌肉研究后认为甲龙类可能不仅仅只能进行纵向咬合,可是当时甲龙类的牙齿只发现了纵向的磨痕。
这些主要是通过牙齿的宏观形态学观察对比研究得出的结果。
除了对牙齿宏观形态,牙齿表面的微观结构也与食性有关。
动物咬合和咀嚼食物时,牙齿表面会留下很微小的痕迹,通过显微镜观察牙齿的表面,可以了解牙齿表面的磨痕,包括磨痕形态和方向等。
通过对比也可以得到一些关于食性和咬合等方面的信息。
牙齿咬合面的磨痕是由于牙齿之间的咬合或者牙齿咬合时中间的矿物颗粒造成的,因此磨痕的方向与牙齿咬合时的相对方向有关。
如牙齿表面越粗糙,说明磨损越严重,日常的食物就越坚硬。
而且有些在宏观结构相近的牙齿在显微结构上却有区别,说明它们的食物或进食方式不同。
这种对牙齿表面的磨痕分析就是牙齿微痕分析。
牙齿微痕分析主要针对牙齿的磨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时先用醮过丙醇或酒精的棉签对牙齿的磨蚀面进行清洁,洗掉牙齿表面的灰尘和加固用的胶等杂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练习:5.1.7 哺乳动物

第七节哺乳动物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图5-1-43兔和狼的牙齿形态比拟示意图兔和狼的牙齿形态比拟1.请填出图中牙齿分化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比拟家兔和狼的牙齿特点:(1)一样点:二者都具有________,[①]________的生理功能是适于________食物,[③]________的生理功能适于________食物。
(2)不同点:狼是________食性的动物,因此________齿兴旺。
(3)通过比拟兔和狼的牙齿与食性,说明生物体的构造与________相适应。
3.牙齿分化的意义:牙齿具有分化,是________动物特有的重要特征。
牙齿分化既进步了动物________食物的才能,又增强了对食物的________才能。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________;胎生,________;________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读图,完成5~10题。
5.2022·石家庄以下各组动物中,两种生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A.天鹅和河马B.蝙蝠和猫C.鲸和蛇D.大象和蜥蜴6.2022·厦门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A.胎生,哺乳B.用肺呼吸C.有脊柱D.体温恒定7.2022·贺州以下哪一项不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A.体表被毛B.胎生,哺乳C.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8.以下关于哺乳动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体表被毛,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B.胎生可以进步产仔数量C.胎生、哺乳有利于进步后代成活率D.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的9.2022·柳州2022年是中国农历的猴年,猴以其乖巧敏捷、机灵敏泼的特性深受人们喜欢,它的身体被毛、胎生。
请判断猴属于()图5-1-44A.鸟类B.两栖动物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10.家兔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A.体表被毛B.胎生哺乳C.有兴旺的门齿和臼齿D.有兴旺的犬齿知识点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图5-1-45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1.请举例说出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图A中的家畜是人类食物中________的重要来源。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知识点考点总结人教版

哺乳动物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1)非洲象非洲象是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栖息于森林和稀树草原,主要吃香蕉等果实以及树叶、树皮。
(2)马马是人们熟悉的家畜。
马的骨骼和肌肉都很发达,四肢强健,每肢都只有一趾,趾末端被有大型的蹄,其余各趾都已经退化。
(3)猕猴猕猴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以野果为食,也吃鸟卵和昆虫。
(4)蓝鲸蓝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
蓝鲸体长可达30米,体重近200吨。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
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通过自身调节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胎生,哺乳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胎生。
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胎生能使胚胎发育有一个更好、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充足的营养,哺乳也可以使幼体得到较好的照顾和获得充足的营养,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哺乳动物幼体的成活率,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很大好处。
(3)哺乳动物的牙齿与食性的关系①食草动物的牙齿如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门齿似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面如锉,适于磨碎食物。
②食肉动物的牙齿如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
③意义动物的牙齿与其食性(生活习性)相适应,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适应温差大的陆地环境);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知识点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有益方面(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经济价值。
(4)人类的得力助手。
2.有害方面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小议哺乳动物的牙齿

小议哺乳动物的牙齿发表时间:2011-07-12T13:38:13.15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奇峰[导读] 根据现有的证据表明,高等脊椎动物的牙齿起源于远古鱼类的楯鳞。
刘奇峰(宜兴市宜兴中学,江苏无锡214200)一、哺乳动物牙齿的演化根据现有的证据表明,高等脊椎动物的牙齿起源于远古鱼类的楯鳞,这一点可以从现存软骨鱼类,如鲨鱼身上得到印证。
鲨鱼的楯鳞是由表皮和真皮联合而成,鲨鱼的牙齿就是楯鳞的特化。
它们有着相同的结构:都有釉质和齿质,里面有髓腔,髓腔内同样有神经和血管通入。
所以我们可以把楯鳞和牙齿看作是同源器官。
牙齿的出现是伴随着上下颌的出现而产生的。
牙齿的最初机能只是捕捉及咬住食物,当进化至哺乳类,牙齿具有切割、刺穿、撕裂和研磨等多种机能。
而哺乳动物与爬行类祖先的重要分水岭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分泌乳汁,而是牙齿的分化,以及二出齿的出现。
一般哺乳动物一生具有两套牙齿,一套为乳齿,一套为恒齿。
乳齿是暂时性的牙齿,到一定时侯脱落后换为恒齿,恒齿终生不再脱换,这种生齿类型叫做再生齿。
而爬行类等一生却可以不断换牙。
由于牙齿的分化,使得哺乳动物在咀嚼时上下牙齿的咀嚼面能够完美的闭合在一起,如果一生不断换牙,这种完美的闭合就有可能打破,致使哺乳动物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
二、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哺乳动物的牙齿着生在颔骨上。
齿根发达,深植于齿槽里,也叫做槽生齿。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牙齿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叫牙冠,埋在牙槽骨内的部分叫牙根。
牙冠的最外层就是牙釉质,牙釉质呈半透明的白色,富有光泽,是最硬的牙组织。
紧接牙釉质里面的是牙本质,牙本质构成了牙齿的大部分,颜色比牙釉质略黄,不如牙釉质硬度,主要原因是所含的无机盐较少。
牙根最表面的一层组织叫做牙骨质,其主要作用是将牙周膜纤维的一端包埋,借助牙周膜纤维使牙齿固定在牙槽窝中。
牙骨质是呈黄色的薄层组织,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当遭到破坏时,就会由结缔组织中的细胞分化而成牙骨质细胞,再形成牙骨质。
第七节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
1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哺乳动物体表大多被(pi) 毛 除了 少数水生种类 …………
定的体温,是 恒温 动物
;
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
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幼崽----
哺乳
生殖方式—— 胎生
[问题]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 的成活率?
(1)胎生比卵生更安全; (2)哺乳更有营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取 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 消化能力。
4. 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
兔的神经系统
兔的脑
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物
食物链重要的一部分,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人类得力的助手
有利的方面
烤全羊
貂皮大衣
宠物
军马
警犬
导盲犬
13
有害的方面
鼠 害
狂 犬 病
14
合理防控
当堂训练
1、下列生物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D ) A.蝴蝶 B.丹顶鹤 C.蚯蚓 D.袋鼠 2、哺乳动物能够适应在不同温度的环 境下生活,其原因是( C ) A.胎生 B.哺乳 C.恒温 D.身体被毛
39页
课本练习
P39 1、 (B)
P39 2、 (D) P39 3、因为鲸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的 P39 4、 应有效控制其数量至合理数量, 既不完全消灭,也不任其泛滥。
小议哺乳动物的牙齿

・
21 3・
新 校 闻理 论
XJ i Yl 1 i a ln.l l o a il X In
奔 涌 而 出 , 人 深 陷其 中 , 得 不 感 叹 其 构 图 的 巧妙 和 画 家们 让 不
的用 心 。
杏坛风采
所 受 的 局 限 性 比较 小 , 受 材 料 的 限 制 , 其 在 造 型上 不 受 大 不 尤
既是一种艺术 , 但更是一种精神。一副好的作 品除了外形上的
美 ,更重要的是应该画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去 ,这才是好的作
品。
( 接 第 23页) , 齿 的大 小 和 发达 程 度 往 往也 不 一 致 。 现 上 1 中 裂 代 食 肉动 物 有 着 典 型 的切 尖 型 颊 齿 , 本 上 仍 为 原 始 的 三 尖 , 基
不 同的哺乳类 , 种牙齿 的数 目是一 定的 , 各 因此 , 齿式 在
分 类 学 上 可 以作 为 一 种 重要 的依 据 。下式 横 线 的上 下 , 别 为 分
上 颌 和 下 颌 , 左 至右 半 侧 的 门 齿 、 齿 、 臼齿 和 臼齿 的 数 从 犬 前 目即 所 谓 齿式 。 齿 式 可 以 用来 描 写 哺乳 动 物 一 侧 牙齿 的数 目, : 即 ( ) 牙 数 ,上 ) 牙数 ,上 ) 臼齿 ,上 ) 齿 上 门 ( 犬 ( 前 ( 臼
们 的姿 态 不 会 过 于 僵 硬 , 奏 感 更 强 , 体 看 起 来 是 那 么 的 协 节 整
调。
去描 绘 , 而是 遵循 着 严 密 的法 则 , 据 自 己的记 忆 去 画 。《 个 根 三 女 乐 师 》 用 色 彩 平 涂 , 及 绘 画 中所 用 的色 彩 不 多 , 般 总 采 埃 一
杂食性动物的爪子和牙齿有何特征?

杂食性动物的爪子和牙齿有何特征?一、爪子的特征杂食性动物的爪子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
通过进化,它们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特征来适应不同的食物获取方式和生活环境。
1. 弯曲锋利的爪子杂食性动物通常具有弯曲锋利的爪子,这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抓住猎物或收集食物。
例如,熊类动物的爪子具有强大的抓握能力,可以轻松地撕裂树皮或挖掘昆虫,从而获取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2. 短而坚固的爪子与肉食动物相比,杂食性动物的爪子往往较短而坚固,这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地形和环境。
例如,猴子的爪子可以快速而稳定地攀爬树木,帮助它们获取树上的果实和叶子。
3. 宽而有力的爪子一些杂食性动物的爪子宽而有力,这使它们能够在地面上挖掘土壤或者翻动树木以寻找昆虫或植物的根茎。
例如,土拨鼠拥有强壮的前爪,可以迅速挖掘地洞并获取地下植物的食物。
二、牙齿的特征杂食性动物的牙齿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以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物。
1. 尖锐的犬齿杂食性动物的犬齿常常较为尖锐,使它们能够撕咬肉类食物和硬质物品。
犬齿发达的杂食性动物,例如熊和豹,可以迅速捕捉和消化肉类食物,从而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
2. 侧切齿除了犬齿之外,杂食性动物的侧切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齿齿尖较为平坦,适合咀嚼植物的纤维组织和果实。
它们通过磨擦和切割来有效地分解植物细胞壁,以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植物的营养。
3. 磨牙齿某些杂食性动物如鼠类和兔子,发展出了特殊的磨牙齿。
这些齿齿的咬合面具有明显的纵沟和横嵌突,利于磨擦和研磨食物。
它们的牙齿会不断生长,以弥补磨损和摩擦带来的损伤,确保它们能够持续地从植物中获取营养。
综上所述,杂食性动物的爪子和牙齿在形态和结构上都呈现出多样性和适应性。
这些独特的特征使它们能够更好地获取和处理不同类型的食物。
无论是爪子的柔韧度还是牙齿的形状,都是为了确保它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食性哺乳动物的牙齿基于形态的功能对比
林业杰20131983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哺乳动物食性分为食草、杂食和食肉三大类。
哺乳动物的牙齿是各齿形态相异的异型齿, 分为不同功能的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4种。
颊齿(前臼齿和臼齿合称)齿冠形态迥异, 它们和动物食性的类型[1]、结构特征和特点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牙齿的全貌结构看, 由于不同食性动物的牙齿形貌差别极大。
因此联系功能的方面,与动物咀嚼方式密切相关。
食草类哺乳动物牦牛、牛、羊、鹿等属偶蹄目牛科动物的颊齿互相联接,称之为牙齿的连体。
由于它们以植物为主要食物, 进食时上颌和下颌运动范围很大, 牙齿会受到很大的剪切力, 因此从功能上讲牙齿的连体应是为了更好抵御外部的力和牙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
杂食性哺乳动物猪既吃肉食也吃植物, 他们的臼齿有些相似, 在颌面上具有圆丘状高低不等的凸起, 而且上下臼齿能够精准地对接咬合, 为的是上下挤压研磨食物, 将食物捣细, 因此沿牙齿轴向受到的压应力较大。
若以智人的牙齿和猪的牙齿横向对比,猪牙的颌面面积比人的大很多, 且有更多的沟槽, 从功能上有利于大面积快速咀嚼食物和咀嚼力的分散。
肉食性哺乳动物狗的上颌臼齿与下颌臼齿契合排列, 且牙齿尖锐, 犬齿发达, 咀嚼时臼齿上下紧贴着咬合, 像剪刀一般有效地切割和撕咬食物, 因此沿牙齿轴向用力会较大。
与其撕咬功能相关。
发现相同食性、不同地区的动物相近位置的牙齿形状具有相似性, 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咀嚼受力方式。
同种不同地区的动物具有相同的牙齿结构和形貌, 种群特性尤为明显。
因此研究使用牙齿可作为动物分类依据[3]。
Reference:
[1] 张宇波. 2002. 有趣的牙齿[J]. 化石, (4): 24-25.
[2] 赵健魁,李金华. 2009. 不同食性哺乳动物及人的牙釉质微结构对比研究[J]. 四川动物,
28(4):505-508.
[3] 邱铸鼎,李传夔. 2004. 中国哺乳动物区系的演变与青藏高原的抬升[J]. 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 34(9):845-854.。